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妇贵-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欣颜点头,表示赞赏:“是得有雇用文书,这个让账房的人拟定。出徒后,需要在广厦营造做满五年,之后才允许辞工。”
  “才五年啊?”袁尚有点遗憾。广厦营造费力气教出来文武全才的工匠,做五年就能离开,凭借广厦营造学来的手艺给他们自己谋生,着实有些不划算。
  叶欣颜明白袁尚的意思,这个时代不讲究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神马的。能给碗饭吃的东家就是好东家,带徒弟就更不用说了,师父有个父字,教出来的徒弟,一辈子孝顺师父都说得过去。
  叶欣颜说道:“咱们带徒弟,那是为了广厦营造以后有人可用。人性各不相同,若是出徒做满五年不愿留下,咱们却强制不放人,不但他个人做事不尽心,咱们也不敢把他用在关键地方。还不如各行其道,好聚好散。”
  再说的难听点儿,天赋手艺和人品,并不是成正比的。叶欣颜是从千年之后过来的,对这些事情还算看得开。
  若真遇到个手艺奇好、而人品奇渣的工匠,人家不愿意留,那就赶紧放人家走,强留那都是祸患。
  还不如让他自去,说不定人家能在别的地方做出什么大事。
  千年后那个世界的很多事实证明,很多对人类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载入人类发展史的人,人品低劣的不能提。
  那些人之所以没有被拍死,只因人家有别人没有的本事,能在资本社会上给资本家创造财富。在实现个人价值和资本家基本积累的基础上,更推进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叶欣颜虽然有时会小心眼,但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先给自己做做思想工作,应该能避免自己遇到气死人的事情时,因忍不下一口气,仗着自己身后的强大靠山把人拍死,从而导致无可挽回的事情发生。
  “还有,给那些带徒弟的工匠们渗渗话,若是徒弟一年之内学不到手艺,营造行会给学徒换师傅。再有,广厦营造以后是要往大里做的,自家徒弟以后有出息,那份面子和好处,可比现在压着徒弟,以后师徒俱都灰头土脸要好。”
  敝帚自珍的毛病不是一下子能改得了的,但敲打敲打总能有些用处。希望这些孩子能出几个人才,成为广厦营造以后的支柱。
  “那工匠呢?还是招五个工匠吗?”袁尚问道。
  “多招些吧。只要手艺能过关,家世清白的,先都招进来。之前不是有些小活儿,咱们做不过来挡了吗?之后人手够就接下来。入冬也不歇工了,承业寺和邻县那个宅子的木工和石雕活儿,都可以改在室内提前做。”
  之前,考虑七月份正是各种工程赶工的时候,工匠们都有着落,其中牵扯到工钱结算什么的,怕招不到工人,所以才没敢多招。免得招的人数太多,而应聘人数太少,反而被同行拿出来说事,抹黑广厦营造。
  现在有人上赶着来,那当然要多招一些。手里的师傅多,又不愁没活儿做,谁还会嫌银子赚的多啊?
  叶欣颜这里一松口,袁尚还真招了十八个工匠师傅,学徒也招够三十人。
  能撑起工程的工匠有了,小工就不愁了。单子不论大小,只要上门,基本都能谈下来,广厦营造的生意再次火红起来。
  另一边的东泽营造行,原本想着用唐潜的园子打开局面,能把生意支撑起来。没想到反而被那四季景给带累了。
  不提四季景,还有人上门询问。一旦得知四季景是东泽营造行做的,再知道四季景现在冷清的无以复加,连主家都嫌心堵,不愿意过去看一眼。稍稍有点体面的人家,都会退走。

  第九百四十三章 坑儿子的道路

  去年,东泽营造行靠着四季景做噱头,还接了个工程。可是今年除了开春时接的活儿,之后都是小户人家搭建房屋,活儿小、赚的更少,完全养不起一个营造行。
  东泽营造行的大作头刘昌盛,这几天已经很着急上火了。这个月还能勉强维持,下个月别说工钱,就是维持营造行的基本开销都难。
  而季四奶奶和一个什么合伙人派来的管事,不但是外行,完全不管事,更是不再垫付流水银子,反而把日日他们这些做事的人骂的狗血淋头。
  刘昌盛承认季四奶奶买这个营造行,是花了些银子的。他也承认,出色的营造行作头,也应该有手艺、有门路。
  可那样的作头,早就自己当家做生意了,哪里会受雇于没什么势力的东家?
  通常情况下,他们这样不怎么有人脉工匠聚集起来的营造行,靠的是东家的门路,他们只管中规中矩的做事、保证工程质量就成。
  原来的东家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门路,手中工匠也没有特别出彩的,才沦落到做不下去,忍痛转手的地步。
  季四奶奶既然敢花银子买这个营造行,理应有改变原有状况底气才是。若她毫无改变原有状况的能力,甚至还不如原来的东家有门路,经营不下去就是必然结果,难道还能怪道他们这些工匠头上不成?
  问题是,代表东家的两位管事不管这些,生意做不下去,就只管拿他们出气。他们挣人家工钱的人,还真没别的办法,只能任人喝骂。
  广厦营造招足十八个工匠,就对外宣布暂时不缺人手了。可是两天之后,顶着大热的天,袁尚急急跑来,问叶欣颜还要不要招工。
  东泽营造行有四个工匠,两个泥水匠、一个画匠和一个木匠,悄悄找袁尚询问,广厦营造可还招收工匠师傅。
  看袁尚那样子,很有些跃跃欲试的兴奋感。
  他已经看过那几个师傅的手艺,虽然算不上顶尖,可是也是中上的水平。
  在袁尚看来,这几人既然手上的活儿过硬,又是东泽营造行的人,广厦营造顺便挖挖东泽营造行的墙角,也算给自家出口气。
  袁尚抹着汗,说道:“如今东则营造行的日子很艰难,据说这个月的工钱已经没了着落。这几个工匠想提早辞工出来,另谋生路。”
  之前叶欣仪找叶欣颜麻烦,挖广厦营造墙脚神马的,和东泽营造行的工匠没什么关系,可是叶欣颜却不想淌这趟浑水。
  对着这样的袁尚,叶欣颜很有些无语,她都不打算追着叶欣仪打击报复,他们这些人却不甘心,很是咽不下这口气。
  她无奈说道:“若是别家营造行的人,咱们用也就用了,不怕他什么。可东则营造行,我看还是算了。原本咱们和东泽营造行因为两个园子,就被外人念叨。如今咱们照常招收工匠,却会被人说,有意挖东泽营造行的墙角。咱们好端端的做生意,犯不着。”
  袁尚怔了怔,随即哑然失笑。这事……说起来还真犯不着。虽说东泽营造行做事不地道,可最后却是他们吃了大亏,自家赢的那叫一个敞亮,真没必要担那小肚鸡肠的名声。
  他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了那几个工匠的手艺,只能在东泽营造行耗着了。实在撑不住,就得出来做散工糊口。”
  七月时节,营造行固然不容易招工,工匠在这个时间段想依附营造行却也不容易。落单的工匠只能打散工,有一天的活儿,赚一天的工钱糊口。想依附营造行,找个固定的活计,只怕得等到来年开春。
  叶欣颜说道:“等等吧,若这些人手艺果然很好,等到东泽营造行关门大吉之后,他们还想来咱们这里做事,咱也接纳。”
  估计东泽营造行关门大吉的时候不远了。不过,照着瑾融的意思,叶欣仪必须欠了工匠工钱才能关门。
  那时候,才能有人顺理成章的去季府闹事,才能让人知道,算计他禹王罩着的人是不能一直躲在幕后的。
  …………
  随着葛文杰的话本子一天天写下来,渐渐已经切入主题,进入了金盆洗手的环节。
  叶欣颜度量着,再过几天,通过书中小尼姑的口述,把主角光环彻底展示在众人面前,故事的第一个**就到了。
  那时,她就去找郑鹏飞摊牌。
  照着郑鹏飞这几日的样子,虽然看起来还算克制,不是很急迫的样子。可识书说,他送话本子的时候,看见郑爷桌上放置的话本子,已经有了很明显无数次翻阅的痕迹。
  原本平平整整,看着很薄的一叠叠册子,已经被翻的显出了厚度。
  这就是说,马上就到了骆驼不堪负重,再加一根稻草,就会彻底把它压垮的时候。也就到了郑鹏飞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去太傅府,偷盗女子内衣的时候了。
  每每想到这个,叶欣颜就止不住的得意。想想那画面,一个很有原则的江洋大盗,因为对武侠小说的热爱,彻底沉沦,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当做变/态……
  那画面……是真的辣眼睛啊!
  就在叶欣颜计划用画本子谋算郑鹏飞的时候,七月下旬,朝廷接到原州快报,原州地区下了第一场雨。
  当地的赈灾官员在落雨的第一时间,就用八百里加急往皇城送信。
  信里说,虽然当时雨下的不大,可天却没有放晴。据当地有经验的老人说,若云气不散,一两天可能还有降雨。
  皇帝接到传信,大喜之下,急招阁部、户部和兵部官员,询问荞麦种子的发放情况。在确定各州县全部储备有一定数量的荞麦种子之后,皇帝听了刘成之的建议,召禹王瑾融觐见。
  瑾融是知道自家老子的,这个时候找他,准没好事。之前那几件事让瑾融深切知道,皇帝老子在坑儿子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大有绝不回头的趋势。
  瑾融一进御书房,就看见皇帝神清气爽,笑吟吟的对着他招手:“小六啊,来,坐。朕近日得了一罐好茶,喝着不错,你也来品品看。”
  说着,吩咐侍立一旁的小太监:“给禹王泡壶白毫来。”
  瑾融心里又是咯噔一下,皇帝老子这说话的语气,客气得超出常理。他几乎能看到皇帝那吟吟笑容中透出的刀光剑影。
  “父皇,您有什么事尽管说,儿臣若能做主、能做到,一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父皇对儿臣如此客套,儿臣这心,可是慌得厉害。”
  他也就是有些银子,若是有个合理的理由、合适的条件,银子他能出。至于别的东西,大都是和江一凡媳妇合作的。那女子太难缠,他可做不了主。
  皇帝呵呵的笑着:“皇儿,你看你说的是什么话?朕一向觉得你心性豁达,每每看着你,朕就心情舒畅,”很突兀的,原本让瑾融寒毛倒立的话锋立时就变了,“所以,你才是个能替朕分忧的好孩子。”
  这就明晃晃飞舞起大刀片子了啊。

  第九百四十四章 农具推广

  瑾融认命的点头,能被皇帝老子惦记上,也算是好事,只要别太过分就好。
  皇帝继续说道:“这几年,你的乳酪生意不错,听说养牛场也扩大了很多。距离旱灾地域最近的养牛场是哪个?”
  “豫远郡南部有一个乳酪作坊,距离原州最近。”瑾融大概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说到正事,皇帝也没了调侃的心情,正色说道:“持续了近一年的旱灾,虽然有降雨,可土地板结严重,加上灾民长时间吃不饱肚子,体力很是跟不上。朕想调用你养牛场里的牛,赶时节抢种荞麦。你看可行?”
  瑾融皱了皱眉,乳酪作坊是他和叶欣颜合作的,当初建养牛场时,是他和江一凡各出一半银子办起来的,之后一直照着这个形式延续的。
  江一凡倒是好说,可事关乳酪制作,牵扯到叶欣颜,就不那么容易了。而且,如今,叶欣颜可是江一凡的媳妇,怎么也得说通了叶欣颜才好。
  皇帝见瑾融也会为难,不由问道:“怎么?很难办吗?”
  瑾融道:“当初做这个事,是在豫远郡的清河村,是叶欣颜提议做起来的,其中有叶欣颜的几成股。”
  这么一说皇帝就明白了,“你只管找她去说,朕看她是个有心胸的女子,事关天下苍生,想来她能体谅其中的重要性。”
  瑾融看着皇帝不说话,天下是皇家的天下,空口白牙让叶欣颜放弃家当,去体谅天下苍生,指不定她就会说出什么噎人的话来,这个差事他可做不来。
  皇帝大概也觉得这么做很不好意思,又想起广厦营造资助原州的活动板房和帐篷,说道:“广厦营造不是想承揽原州地区的寺庙修建吗?若是发往旱灾地域的耕牛安排得当,原州和周边地区修建寺庙的工程全部交给广厦营造。”
  “行。儿臣这就找叶欣颜商量。”瑾融当即应允。
  说起来,叶欣颜进京这两年没怎么赚钱。去年广厦营造最主要的工程是铺设轨道,建造了两个园子。其中的大头就是轨道工程,还被皇帝抹去了一半利润。
  为了扳倒福王,任由福王的内应使用劣质材料,导致广厦营造今年对木质轨道返工。两个月时间,众多工人、工匠和材料垫进去,却没有半分收益。
  若是原州等地的七座寺庙能交给广厦营造建造,不但能赚钱,还能顺利让广厦营造分号在原州站住脚。
  有这个前提,叶欣颜一定会答应资助灾区耕牛。养牛场和乳酪生意是两家合伙的,可营造行却是齐家的独家买卖,叶欣颜在这里面下的辛苦是最多的。
  果然,瑾融找叶欣颜把皇帝的意思一说,叶欣颜立即就答应了。
  事实上,叶欣颜对这件事情看的很开。
  这是她有安国公这个便宜祖父,安国公是国之栋梁,就算皇帝对老爷子也多有依仗,没有人敢等闲视之,叶欣颜经商自然也不会被强取豪夺。
  若是遇到平常商家,朝廷需要养牛场的牛,说征用就征用了。顾点面子的,会给个名义上的补偿。若不顾面子,强行把整个养牛场的牛赶走,一个布衣商人,又哪里会有反抗的余地?
  再有,这么大范围的使用耕牛,那么机械作坊那些新式农具,是不是也能趁势推广一下?
  还是在广厦营造的会客厅,谈话有临时被瑾融拉来的江一凡作陪,叶欣颜对瑾融说道:“既然是抢时间播种,顺道可以把机械作坊几种新式农具也一同运去,和牛一道,借给农户使用。如此大规模的使用,若是使用效果好,农具会很快扬名,接下来的生意就好做了。”
  机械作坊有瑾融三分之一的股,也有他派去的管事和账房。可是机械作坊具体做的东西,他倒不是很了解。
  听闻新式农具,不觉诧异:“机械作坊还做农具?不是都在研制营造器械吗?还有那个什么蒸汽机,也是要紧的物什,不好耽搁的。”
  “高效农具是之前就在做的,”叶欣颜解释道,“有耕地的,也有播种的,无论耕地深度还是速度,是普通农户劳力的几倍不止。播种机的速度也很快,抢节令的话,这些农具极具优势。若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对开荒和扩大耕种面积很有好处。”
  在农耕为主的中原地区,发展农具很有必要,而且,别的东西还会牵扯到电和能源什么的。农具的话,没有现代动力,若是农具的结构好,就是使用牛和骡子牵引,在人力的协助下,一样能发挥效率。
  叶欣颜说着,忽然想到现在传话到清河村,只怕时间不赶趟了。
  她很有点遗憾自己缺乏前瞻性,“只是,现在派人赶去清河村,组织农具运送,只怕就耽误事了。”
  若是明年再推广,没有朝廷的组织、没有灾害当前的理由,只靠民间商行的力量搞大范围借用,只怕不容易控制。没准儿就能把那许多农具打了水漂,追不回来了。
  江一凡看了瑾融一眼,瑾融度量片刻。若农具真的具有高效,及时投入使用,不但能给机械作坊创收,最主要的,能保证旱灾地区赶节令耕种。
  灾区有了收成,民心就稳了,朝廷的压力就会大减。
  瑾融点头,道:“远凡手下有人手,是用鸽子在固定地点之间传递简单讯息的。此事事关百姓今年仅有的收成,用鸽子给豫远郡带信吧,连带耕牛的组织和转运,也用信鸽。由信鸽接受地的人把讯息转达到清河村,不会耽误事。”
  叶欣颜原本就和机械作坊的杜大中通讯,计划推广试制成功的几样农具,只是这种古代商户性质的推广很缓慢。
  有这个机会就不一样了,官府出面借出去的东西,妥妥的能收回来,不怕有人藏匿抵赖。还能让使用过的人知道农具的好处,再大范围的口口相传……效果仅次于电视广告。
  “我们联系是有印信的,我这就去拿给你。”有这么美好的前景,叶欣颜乐呵呵起身取印信去。
  她和江一凡在机械作坊有三分之二的股,农具的利润不如营造器具,但架不住农具使用广泛啊。如果农家能富裕一些,一家拥有一套农具都是可以的。
  到时候,不但能大把的赚钱,还能提高农家劳力的耕种效率,多好的事儿!
  叶欣颜走出房间,玖钰和宋平家的也跟了出去,瑾融低声问江一凡道:“替郑鹏飞脱身的事安排的怎样了?”

  第九百四十五章 江一凡很为难

  瑾融这话问的,很让江一凡汗颜。
  他无奈笑笑,说道:“正吊着郑大哥呢。阿颜说就这一两天了,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