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女配不上岗-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嬷嬷被韩氏亲自迎进后院,她抬头,冷眼端详了站在房门边的周文倩一番,挑唇一笑,领着两个小丫鬟直接进屋。
  周文倩刚见过秦立轩,身上衣裙未换下,一身打扮很是娇俏柔美。
  她梳了个垂鬟分肖髻,圆润珠串缠绕其间;一袭湖蓝色镶边绣梅花大袖襦裙,袖口裙摆绣纹不多,但很是精致;同色腰封要纤腰一束,配上她天生柔弱的娇美面庞,更显其弱不胜衣,娇娇怯怯。
  陈嬷嬷挑唇讽笑,谁能想到,这么个外表柔弱的的女子,却是个极能勾搭男人的狐媚子。
  她算是看着秦立轩长大的人,秦二自小孝顺,陈嬷嬷是头一回见他把姜氏气到在床,且已时过一年,要娶这女子进门的心始终不改。
  这女子手段不错,只可惜胃口太大了些,要是她想进门做妾,陈嬷嬷估计,主子早就同意了。
  陈嬷嬷直接举步向前,走到主座上一屁股坐下。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表情动作,韩氏与周文倩将陈嬷嬷的情状尽收眼底,两人心下立即一沉。
  陈嬷嬷身为卖身的下仆,此刻却大喇喇坐在首位上,实在让二人如鲠在喉,但韩氏却不得不硬撑了笑脸,上前坐在首座另一侧,问道:“不知嬷嬷今日光临寒舍,所谓何事?”
  陈嬷嬷没有回答韩氏,她抬眼看着已经坐在左侧下手的周文倩,直截了当说道:“想来,你便是我家二爷那小情儿,周氏文倩了吧。”
  小情儿一词,一般就是说些伶人戏子之类的人物,安在一个未出阁的闺秀身上简直侮辱至极,陈嬷嬷话一出口,韩氏周文倩母女面上勃然色变。
  饶是周文倩城府不浅,又有了心理准备,面色也马上沉了下来,她猛地抬起一直微垂的头颅,一双方才看似娇怯的柔情目,此刻迸射处凌厉光芒。
  陈嬷嬷挑唇一笑,这才对嘛,刚才就是太装了,未婚女子勾搭男人这活儿,她就不信一个真娇怯的女子能干得出来。
  她抬手,止住身边韩氏尖利得几乎变调的质问声,对周文倩说道:“我家太夫人让我给你传一句话,你可听好了。”
  周文倩面沉如水,唤了还在厉声喝骂的韩氏一声:“母亲。”
  韩氏胸。膛剧烈起伏,粗粗喘着气。
  她也听见了刚才陈嬷嬷的话,韩氏勉强收住怒骂,闭口不言,狠狠地瞪着对方,看陈嬷嬷能带来什么话。
  陈嬷嬷压根没搭理韩氏,她站起身,睨着周文倩,抬起下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家太夫人让我告诉你,二爷马上就要定亲,你要是识相的,便不要再耽误好韵华。”
  “我家主子是不可能让你进门的,二爷是男人,再耽搁一两年也无妨,只不过主子想早日抱孙子,干脆就便宜你了。”陈嬷嬷面带鄙夷,最后说道:“我看你也是个聪明人,咱侯府不是你等平民能招惹,识相的,便把事情抹个圆满,要不然,……”
  陈嬷嬷冷哼一声,“日后想不想过太平日子,便看你如何跟二爷说话。”
  话罢,陈嬷嬷一拂衣袖,领着两个小丫鬟,扬长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亲亲的大力支持撒,么么~
  还要感谢给文文灌溉营养液的亲亲们,么么哒~


第46章 
  陈嬷嬷来去匆匆,从进门到离去耗时不足一盏茶功夫; 但她带来的短短一席话; 却颠覆了韩氏周文倩母女的生活。
  韩氏重重喘着气; 一手撑着首座方几,持帕的另一手则捂着急剧起伏的胸。口。
  她一为愤恨陈嬷嬷之言,二则,概因韩氏这几月以来一直暗下担忧的事情,最终是发生了。
  韩氏不算聪明; 但也不是傻子; 陈嬷嬷看那模样,必然就是宣平侯府太夫人的心腹嬷嬷; 由仆可见主; 那姜氏太夫人对她们的态度,从这老仆妇便可窥一斑。
  主子得有多么蔑视她们母女,这老仆妇才敢如此行事。
  周文倩想要嫁给秦立远为妻,估计有姜氏在一天,都没任何可行性。
  韩氏愤怒之余,心底却涌出一阵阵寒意; 让她手足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为了秦二; 为了让周文倩嫁进宣平侯府; 韩氏母女牺牲了太多,其中就包括她们的大靠山安国公府,以及周文倩本人的青春年华。
  对于未定亲女子来说,十六到十七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
  孤注一掷却满盘皆输; 这后果不是韩氏母女能担得起的。
  堂上死寂一片,几个丫鬟低头退到角落,尽量减轻自己的存在感。
  “倩儿”,一开口说话,韩氏才察觉到自己牙关有些颤抖,她抬起发虚的脚步,走到周文倩身边,扶着椅子坐下,喃喃道:“咱们该如何是好?”
  韩氏眼神发虚,表情有些彷徨,像是问女儿,又像是问自己。
  周文倩垂目,面无表情,半响没有说话。
  片刻后,她抬起头,侧脸看向母亲,说道:“母亲,女儿不孝,又要烦劳母亲了。”
  周文倩声音虽轻,但却坚定有力,她神情一改平日娇怯,目光冷静,神色毅然,清丽的五官一扫平日的柔弱的气,看着分外坚决。
  韩氏立时便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她精神一振,忙道:“文倩我儿,你是我唯一一点骨血,若你能有个好归宿,娘做什么都是无妨的。”
  “娘”,周文倩声音很轻,她抬眼看着韩氏,缓缓说道:“秦二这边是不可能了。”
  韩氏能想到的事情,周文倩心底也很清楚,她比母亲更清晰地意识到,嫁进宣平侯府已绝无可能。
  周文倩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她立即便开始思考出路。
  她快十七了,再不赶紧就来不及了。
  周文倩并不后悔当日赶赴桃林,她只叹自己运气不好,秦二性情软弱,并不是能扛住母亲重压之人。
  “娘,你找个日子,登安国公府门,恳求老太太做主,为我择一门婚事吧。”周文倩注视着母亲,冷静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殷实进士对于昔日的周文倩而言,犹如鸡肋,她要攒住秦二,自然会舍弃鸡肋,但现在秦二这条路走不通了,她立即便想起这事。
  周文倩将母女二人的处境顺了一遍,发觉舍弃秦二后,就要数殷实进士这条路最为好,她当机立断,立即让母亲近日出面,上安国公府恳求韩老太君。
  幸好她年纪不算太大,紧着定下婚事,还是来得及的。
  “安国公府?”韩氏语气有些迟疑,当初她们与郑家不欢而散,母女二人可以说是被扫地出门了,现在回头去找,这能行吗?
  “那老太太能答应?”韩氏回想当初韩老太君的神情语气,她摇摇头,觉得不太可能。
  “娘,若你就这般直说,老太太大约是不乐意的。”周文倩抬眼看着韩氏,接着说:“但你早年不是说过,老太太自小母亲就常年卧病,外祖母在世掌家时,很照拂于她。”
  “老太太与外祖母感情极佳,娘曾说过,外祖母病逝前,忧心膝下儿女,修书一封于老太太,请她多多照拂 。”周文倩眼神清明,往日柔弱的面容很是凌厉,她眯了眯眼眸,继续往下说。
  “老太太为此力排众议,做主让二表舅续弦姨母,又多次使人关照舅舅。”说道这里,周文倩想起那个扶不起的亲舅,冷哼了一声,若不是亲舅无能又无情,她们母女未必就要千里赴京。
  “外祖母膝下一子二女,就只剩下娘了,娘匆匆出嫁,老太太消息不通,因此历年来只偶尔往来书信罢了。”周文倩看着韩氏,说道:“若娘见到老太太时,将外祖母的嘱托说起,想来,老太太无论如何都会搭上一把手的。”
  韩氏闻言恍然大悟,确实,她母亲临终前,确实来了一封书信,将前因后果说了个分明,最后嘱咐道,让她若有事无法支应,可寻找安国公府的姑母施以援手。
  这也是韩氏夫丧后,第一时间想到投奔京城的原因。
  “倩儿,只是如此,那咱们跟安国公府的情分,怕是会尽数了断绝。”韩氏想了想,随后眉心紧蹙说道。
  韩氏这人是不聪明,但也没昏聩到不知人事的地步,她到底是知道,这种挟恩义求回报的举动一旦做出,哪怕能成功,日后她母女二人与安国公府之间,大概便会形如陌路了。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恩义两消。
  “要不,咱们悄悄找你姨母?”韩氏又想了想,犹豫说道。
  在韩氏心里,她虽然与安国公府不欢而散,但内心深处到底把郑家当最后的靠山,这也是她居住在这陌生的京城中,依旧十分有底气的根本原因。
  不到迫不得已,韩氏不想与安国公府彻底两清。
  “娘”,周文倩微叹,她的母亲就是这样,该糊涂的时候会装糊涂,但该清醒的时候就未必能清醒,她顿了顿说道:“姨母不会帮你了。”
  韩氏闻言一怔,有些恍惚,那天姐妹翻脸的诘问讥讽言犹在耳,她此刻方想起,妹妹小韩氏是个性格刚强的人。
  女儿说得没错,小韩氏自小如此,一旦翻脸就没有挽回的机会。
  周文倩盯着韩氏有些颓然的面容,缓缓接着说:“老太太也是个精明人,不是能轻易糊弄的。”
  “咱们守着那么一点面子情也没用,不如干脆使一把劲,多得些好处。”周文倩面色沉凝,眉目清冷一片。
  好钢要使在刀刃上,这话虽糙,但理却不糙。
  只要她嫁好了,才能照拂母亲,老是依仗别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殷实进士并不是周文倩满意的对象,只是她想过一遍后,已无更好的前程,只能往这处使劲了。
  周文倩年岁不算小,就算能幸运再寻得一个大户子弟,若到底如秦二般不能成,耽搁下去她就真成老姑娘了。
  况且,这大户子弟,也不是说寻就寻到的。
  说到底,这一年来,秦二虽对她痴心一片,但有姜太夫人阻碍,两人最终还是成不了,这事对周文倩的青云志打压不可谓不大。
  周文倩头一回这么清晰地意识到,要嫁入勋贵高门之家,远比她想象中要困难多了。
  明明好像就差了那么一步,但回头细看,方觉离彼岸仿若有千里之遥。
  看得到触碰不到,也无处使力。
  因此今天陈嬷嬷出现后,周文倩方会当机立断,立即转移目标舍弃秦立轩。
  她欢喜秦立轩,但她更看重自己的人生。
  周文倩隐隐有预感,继续僵持下去,她与秦立轩也不会有结果,正如姜太夫人的传话一般,她不能继续辜负自己好韵华。
  韩氏想了想,觉得女儿说得对,于是她应道:“好,倩儿你说得是,娘找个日子就去安国公府。”
  她叹了口气,又说:“希望这事能顺顺当当。”
  “娘”周文倩握着母亲的手,垂眸道:“是女儿无用,要让娘受委屈了。”
  “傻孩子”,韩氏拍拍周文倩的手,说道:“你能过得好,娘就一点不委屈。”
  母女商定此事后,韩氏突然想起一事,她又对秦二燃起些许希望,她立即开口说道:“倩儿,你大表妹日前不是嫁到宣平侯府去吗?她夫君是宣平侯,要不,让她给斡旋一番,让那姜太夫人同意你进门?”
  前几天安国公独女出嫁,红妆十里,半城喜庆,韩氏得到风声后前去围观过,那声势浩荡的迎亲队伍,描金绘彩的八抬大喜轿,让她依旧记忆犹新。
  话罢,韩氏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若能说动韩老太君,与其让她帮忙另寻找人家,不如就往秦二那边努力,郑玉薇现下是秦氏宗妇,宣平侯夫人,若她肯使力,或许能成不一定。
  韩老太君开口,对方一个孙辈,总不好拂祖母意思吧。
  韩氏越想越美,唇畔不觉扬起笑意,神情有些兴奋。
  “娘”,周文倩唤了一声,神色有些阴霾,她冷冷说道:“你不必想这些了,郑玉薇是不会如此做的。”
  “她是个刚进门的小媳妇,就算她再厉害,也越不过姜太夫人做决定的。”周文倩抿了抿唇,“况且,就算姜太夫人听她的,她亦是不会帮忙。”
  时隔一年,周文倩仍能清楚记得,郑玉薇在潭拓寺后山阻拦她的情状。
  她冷哼一声,对方绝对不会帮这个忙。
  “娘,咱们还是不要自取其辱吧。”周文倩面色阴沉,抬头对韩氏说道。
  想到那个天生金尊玉贵的大表妹,周文倩本来晦暗的心情雪上加霜。
  有的人就是命这般好,锦衣玉食长大,轻易便能嫁予侯府当家人,当上超品候夫人,而她孜孜以求,却还是无法与个不承爵的次子成婚。
  偏偏她与这人,还是表姐妹。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各位亲亲的大力支持撒,么么~
  还要感谢给文文灌溉营养液的亲亲们,么么哒~


第47章 
  安国公府。
  “回禀夫人; ”一个身穿深紫色比甲的管事媳妇子上前; 福身禀报道:“周家太太又登门了; 奴婢让人引她到小花厅用茶。”
  杨氏闻言微蹙眉心,这韩氏怎么就这样没玩没了; 连续几天登她家门,老太太都拒见几回了,对方依旧风雨不改,准时得像是应卯。
  她一阵厌烦。
  本来杨氏心情就不大好,她前几日听夫君说,女婿家正式投向三皇子,而自家是铁杆保皇党; 必须立即与宣平侯府划清界线。
  杨氏如遭雷击; 她当场落了泪; 她家薇儿才刚刚出嫁,自己竟是不能与爱女联系了吗?
  郑明成细心安抚妻子; 又给分析了一番; 说能笃定两位长皇子垮台就在不远; 而三皇子便是居长,他有贤名有能力; 又有孝名,最重要老皇帝对他印象很好,三皇子登上大宝可能性很大。
  郑明成浸淫朝堂多年,他敏锐地察觉到,三皇子绝非如平日示于人前的一般无害。
  况且郑明成颇为欣赏女婿秦立远; 这种牵连全族的大事,依对方为人能力,不可能不慎之又慎。
  秦立远刚娶了郑明成的宝贝女儿后,立即便支撑不住投向三皇子,说明了两点,一个就是他早就投向三皇子了,二是他确实苦心求娶郑玉薇。
  郑明成早有猜测,身处于女婿那位置,他早晚也得站队。早在许嫁爱女时,他便刺探过此事,秦立远心灵神会,权衡一番,到底是隐晦地称赞了三皇子几句。
  这个答案,也是郑明成同意许嫁爱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最妙的是,宣平侯府表面中立,在秦立远出言前,他也不知道对方的政治倾向。
  郑明成是今上心腹,他不参与其中,皇子们也不敢拉拢他,因此他看问题很客观。
  他其实也最看好三皇子。
  现在的京城,想找一家没有站队的人家,真的极难。这场夺嫡的狂风暴雨之下,想要不被打垮,勋贵官宦们不管主动被动,都得有个依仗。
  秦立远已算很不错的东床快婿对象了,于是,郑明成同意了。
  老实说,今日结果一如他当初所料。
  郑明成是个男人,他虽然心疼爱女,不过归根到底,却没太过于耿耿于怀,纠结一阵就过去了。
  于是,郑明成今日娓娓道来,想要安抚妻子一番,只不过对于杨氏来说,效果却不太大。
  很大可能,意思就是不一定了。
  杨氏知道自己是钻牛角尖了,只是事关爱女,她无法不在意。
  而且哪怕三皇子成功称帝,也不知道是几年后的事了,老皇帝常生病,但也挨了不少年了,人家说病歪歪才长寿,万一他再活个十年八载,那她与薇儿,岂不是一直不得联络。
  这话杨氏不敢说出口,但也并不妨碍她心里这般想着。
  只可惜,女儿已经嫁出去了,她亦无计可施,只能在家里生闷气。
  就是因为这事,安国公府连日来,已是沉浸在分外低迷的气氛中,来往的仆役个个蹑手蹑脚,不敢多发一言。
  偏偏又有一个韩氏蒙着脑袋撞上来。
  管事媳妇偷偷撩起眼皮子,窥了眼上首主母面色,见杨氏柳眉微蹙,她不禁暗咒一声韩氏,真是的,自己不知招人烦,天天找上门,还带累其他人。
  这是哪门子的太太,简直就是一块狗皮膏药,管事媳妇低眉垂目,心下暗啐一口。
  “行了,”杨氏终于开口,她不耐烦地挥挥手,道:“去世安堂禀报老太太吧。”
  “若老太太再不见,下次她再来,你便直接往世安堂报去,不必到我跟前来了。”杨氏挥手示意仆妇退下,她不耐烦搭理这韩氏。
  “是,奴婢告退。”管事媳妇不敢多留,连忙福身退下,匆匆赶往世安堂去了。
  到了世安堂,管事媳妇得知韩老太君午睡未醒,她松了一口气,这回总算不用她硬着头皮上了。
  管事将这事禀报给韩老太君的贴身嬷嬷,便安静等在廊下。
  一直过了半个时辰,在暖阁午睡的韩老太君方醒了过来,丫鬟婆子鱼贯而入,伺候她洗漱穿戴妥当。
  待韩老太君吃过一盏新茶,贴身嬷嬷戴氏上前禀报道:“启禀老太君,周家太太午后又过来了。”
  这嬷嬷头发花白,已伺候韩老太君数十年,她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本来主子早让她回家含饴弄孙,但她舍不得伺候了一辈子的姑娘,于是便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