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渣男洗白手册[快穿]-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勋贵子弟们一个个被拘在府中苦哈哈的练武的时候,天气也愈发的冷下来了,今年的冬天仿佛比前些年要冷好些,只是初冬而已,便冷的一盆水出去转瞬便能结冰。
  勋贵们还好说,家中有火盆,还有木棉被子可以换,更有丫鬟小厮们照顾,平民百姓们却是吃了大苦头,他们往往没多的钱买那么多的木棉被子,而木棉这东西,又是一压下便实,实下去之后,就再也蓬不起来了,往往人躺在里面,如同盖着一个硬邦邦的木板一般难受。
  难受也就罢了,偏偏一点热乎气都留不下,寒冬还未冒头,便已经冻死了好几个。
  几位大人也睡的不舒坦,他们的年龄都足以做爷爷了,自然年老体弱,晚上若是不小心压了被子透风进来,就算门窗关严实了也是能生生冻醒过来的,若是点燃了火盆,也是绝对不敢点整整一|夜的,之前便有官贪热,活活闷死在了屋中。
  他们只能用着动物皮毛制成的毛毯,可一层层的盖上,暖和是暖和了,却连转个身都困难,被压得心悸不已。
  连续这么几天下来,上朝的大人们脸色都不怎么好看,或是苍白,或是青紫,再加上一路从府中到皇宫路程中受的冻,说起话来都是有气无力的。
  作为一国之君的卫明言倒是没受到冻,见站在前面的几位老大人们都是一脸的虚弱,好心的问询了几句。
  得到答案后,玄衣帝王恍然,立刻表示要赐给他们可以御寒的宝物。
  散朝后,几位大臣一人得了一床晒得暖暖和和蓬松无比的棉花被子。
  他们被这被子温暖了一路,却根本来不及享受,直接聚在了酒楼中。
  在激烈的一番探讨后,几人回想着赵丞相那面色红润,完全不像是受冻了的模样,俱都冷哼一声。
  “丞相必定早就知道了这宝物,居然还瞒的如此严实。”
  “陛下刚才说这里面叫做棉花的物什可用来做棉衣御寒,若是哪里压到,只要晒一晒便能恢复柔软。”
  “还有这棉被,若是送往边关……”
  “之前我还道陛下特地派人去买那番邦的玻璃方子养花草是玩物丧志,看来,养花是假,种植这棉花才是真。”
  “果然,丞相这走一步算十步的性子从来都没变过。”
  “若不是我等早早发现不对,怕是还要被瞒了过去。”
  “你们说,丞相还有没有后手?”
  几人都沉默了一会,随即,又都十分确认的道,“必定还有,若是只有御寒的宝物可远远不够,丞相必定准备了其他物什。”
  他们思来想去,最终得出结论。
  边关养着那么多的将士,往年每次发粮食衣物时都要边关催了多次,朝廷才慢吞吞的将不怎么够的粮饷发去,可看今年这般模样,朝廷必定不会亏待了将士们。
  “是粮草!”
  其中一位大臣笃定道,“丞相必定在这粮草上做了什么,否则,他绝对不会撺掇着陛下与匈奴开战。”
  粮草啊……
  可就算是有了化肥,今年是严冬,他又如何弄出这能养活大军的粮草呢?
  丞相府
  辛辛苦苦费心研究许久的赵树清终于根据现代记忆与古代的天才大脑,彻底将这古代的土豆研究了个清楚。
  是没有现代那样高的产量,但比起柳国原本的作物来说,绝对是惊人的。
  尤其是,土豆味道不错,无论是烤着吃蒸着吃还是煮着吃都不难吃,成年人吃上几个就能饱腹,吃多了也不会像是观音土那样不好消化。
  赵树清吃着面前的辣椒土豆丝,感动的几乎要哭出来。
  土豆可比化肥能救活的人多了。
  说不定,还能载入史册。
  这一次,总能当个王爷什么的了吧?
  穿着一身绒毛衣服,在这一群被操练的小郎君中肤色难得白皙的清秀郎君迎来了又来他府中看热闹的帝王。
  在赵树清看似冷漠,实则期待的目光下,纡尊降贵的品尝了一口他研究出来的辣椒土豆丝。
  吃完后,他艰难的咽了下去,只吐出了一个字。
  “疼。”
  张元如临大敌,几乎要立刻宣太医来看陛下是不是中毒。
  赵树清安安静静坐在俊美帝王的对面,望着他微红的眼尾,与丝毫没有顾忌形象的不停张嘴吸气,平静的道:“陛下,您是被辣到了。”
  “辣?”
  卫明言喝了张元急急忙忙端来的水,这才算是勉强平复下来,“树清说的是,的确与疼不一样。”
  他艰难的道,“树清要用朕的温室,便是要栽种这马铃薯?”
  赵树清激动不已,却相当矜持的点了点头。
  王位,他的了。
  卫明言却摇了摇头,完全没有思考的拒绝,“朕不要。”
  “此物太过丑陋,朕不想让它种在温室中。”
  赵树清点头的动作一顿。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穿越剧里面不说清楚皇帝还有颜控这个属性。
  他努力的解释着马铃薯产量高,发放给百姓后,能够让原本吃不饱饭的他们吃饱。
  “这是利于陛下子民的宝物。”
  以这句结尾后,赵树清坐的端正,白皙清秀的面容上平静不已,静静等着面前帝王激动不已立刻施行活人无数最后封他当王爷。
  服务一条龙,很好,很完美。
  “那就将这些发给百姓,为何要占用朕的温室,朕那些花若是没了温室,岂不要枯萎,不行,朕不答应。”
  赵树清:“……天气寒冷,百姓得了种子也无法种活。”
  “可以等到天气不冷后再发放,这有什么。”
  任性的帝王翻来覆去就一句话,“朕这一寒冬便指着那些花过了,树清莫要再说,朕不答应。”
  他想了想,似是怕赵树清觉得他小气一般,又加了一句,“朕之前已经答应分出地方来种植棉花了,那些花原本就被缩了地盘,现在又要缩,该多难受。”
  赵树清从来了古代过了那十年之后,便一直觉得自己心静如水,即使被退婚,被传脑袋有问题,都坚强的没有丝毫波动,可现在面对着眼前这个爱花入民却对政事各种不通的皇帝,他那静水直接就被龙卷风给扰的不得安宁,时不时还要掉下几个板砖来,砸的人生疼。
  柳国有这样一个皇帝,真的要完。
  最终,在赵树清拿出了沙盘这个大型手游游戏后,终于成功贿赂的卫明言答应将那些花腾出来种马铃薯。
  等到他心满意足带着好玩的沙盘点子回了宫,赵树清为自己终于说服了这个只知道玩乐的皇帝而松了一口气。
  他这个现代人智商果然吊打古代人。
  “郎君可还要看书?”
  “嗯,拿来。”
  赵树清舒舒服服坐在了书桌前,身上围着被子望着手中的书,完全没有注意到,他已经从‘立了功要当王爷’变成了‘死活求着皇帝拿走马铃薯 ’。
  总之,他的心情很愉快就是了。
  ***
  次日,被召见到宫中,接连被马铃薯与沙盘刺激了一番的丞相迫不及待的站在了前列。
  他最近忙于推广化肥与处理取消海禁后的事务,都好久没与几个好友一同在酒楼谈论国事了,等到今日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后,定要好好与他们喝上几杯。
  正式上朝后,卫明言直接将这些东西抛了出来。
  产量极高,还可一年种植两次的马铃薯,与行兵作战时可方便兵将运作的沙盘,比起木棉更加轻便好种植,太阳晒一晒便可重新蓬松起来,甚至还可以止血的棉花,能够让粮食快速生长的化肥,再加上一个寒冬中依旧可以保持种植的温室。
  粮食,沙盘,保暖用品,止血棉花。
  几位大臣在震惊过后,互相对了个眼神。
  陛下与丞相之心,昭然若揭啊。
  他们出了列,“如此宝物,定为陛下得天助。”
  “如此天时地利,何不出兵,夺回我柳国被匈奴掠去城池。”
  坐在龙椅上的玄衣帝王想也不想,答应了下来,“准了。”
  果然如此。
  几位大臣得意的回列,对上了一脸不可置信回头望向他们的赵丞相视线。
  想不到吧。
  我们可抢在你前面了。


第245章 我是好皇帝(6)
  赵丞相懵了。
  可还不等他提出‘等一下陛下我们不能打匈奴’; 龙椅上的卫明言已经宣布下朝了。
  一群文武百官都还站着没怎么动。
  他们也都被这奇怪的走向给惊呆了。
  几位老大人理直气壮的去叫赵丞相。
  “丞相啊,你怎么看上去不太高兴?”
  “是啊,看着好像很难受一样。”
  他们嘴上说着关心的话,互相对视的几眼却满是狡猾。
  这个说一句,“我柳国已经不再如往日那般弱气,何故就不能与他匈奴对战了?”
  那个来一句,“想想那些被匈奴欺压的百姓,丞相你于心何忍。”
  “粮草住行都不缺,攻打匈奴,势在必行。”
  他们这样的慷慨激昂,几乎要让丞相以为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早就当了爷辈的老家伙,而是刚刚入职,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了。
  他一说攻打匈奴的各种弊端,这几位老大臣就能挨个的给他反驳回来; 赵丞相就算是再怎么能说,一个对上几个,也是没有胜算的。
  甚至,最后反被他们给说服了去。
  是啊; 他们柳国曾经败给匈奴; 只要一日不雪前耻,这份屈辱就一日在柳国身上压着; 柳国皇室也要一直被匈奴勒索欺压; 就连理应该地位尊崇的公主,都要被逼着到匈奴和亲。
  京中贵女; 若有被那匈奴人看上的,更加是逃脱不开。
  曾经他们没有底气,可现在,粮食,衣物,再加上化肥分发下去,国库必定丰盈,柳国怎么就没有底气攻打匈奴了。
  赵丞相定了定心,被瞒着的怒意不知不觉已经全部消了下来,但还是带着些许抱怨的道,“何故这样突然。”
  还不是因为要赶在你前面。
  几位老大人呵呵笑着摸胡子,打哈哈道,“也是临时决定,临时,临时。”
  柳国要与匈奴对战,夺回昔日被匈奴抢夺走城池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让赵丞相欣慰的是,从来都只顾着自己玩乐的陛下,这一次居然也难得的认真了起来,他甚至将他的那些宝贝花都从玻璃温室中搬出,好方便种植土豆棉花。
  按照赵树清的推算,二月份,这些东西全面成熟,便可以立刻供给军中。
  而这段时间,他们要做的便是蛰伏。
  柳国朝廷向着匈奴发了要回城池的信件,最终果然是石沉大海,再没了音讯。
  匈奴这样的态度激怒了不少人,大批量的物资被送往边关,战事一触即发。
  先帝还在时,柳国一共被抢走了七座城池,而里面原本的百姓们当初逃的逃死的死,最终剩下来的柳国人被匈奴人当做了奴隶,女子遭遇侮辱,男子如同牲畜,就连孩童都要被当做他们练习骑射的靶子。
  年纪尚幼的孩童们被送往密林中,四周拉了大大的网,匈奴的孩子们骑在马上,拿着弓箭,比赛谁杀的柳国人最多。
  过了这么多年,原本的柳国长辈活下来的都是少数,现在被那些匈奴人驱使的,都是当初活下来的孩童与后来柳国人生下来的孩子。
  匈奴人不善耕种,打下来的这七个城池也只有地位崇高的几大部落中的位高权重着带着手下人住进来,在这里,柳国人命连地上的蚂蚁都不如。
  他们几乎不会互相交谈,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死命的劳作,否则那些匈奴人的鞭子便会毫不客气的挥打在身上。
  即使现在天气寒冷,他们也得不到御寒的东西,只能靠着家中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早就硬邦邦的木棉被子来取暖,吃的东西还是有的,毕竟匈奴人还要他们干活耕种。
  虽然味道难闻,有的匈奴人还毫不避讳的往里面丢沙土,这些被欺压了十几年的柳国人也只能忍着吃下。
  七座城里面,个个都是曾经繁荣不已,而现在,七座城池里活下来的人加起来都没有千人。
  冻死,饿死,被活活打死,就算是怀孕,也可能在母体腹中便夭折,若是生了下来,不巧生在寒冬,那也几乎不可能会活下来。
  曾经的柳国将这七座城视为禁词,不光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曾经那样强大的柳国连自己的城池都保不住,还因为有些人的姻亲便在里面,他们不敢去想,那里面的生活到底是怎样。
  当初先帝曾经派人去,要将七座城池中的勋贵带回,匈奴却根本不愿放人。
  准确的说,他们找不出人来还给柳国。
  匈奴入城,先受其害的往往就是住在大宅中,一看便知道有钱的勋贵家中。
  他们都知道,这里面一定藏着金银珠宝,粮食满屋,就连女人,都要比平民家中的美丽许多。
  匈奴人那时哪里有什么俘虏的念头,见了男人便杀,漂亮的女人就捉起来侮辱,年幼的孩子们也是一般待遇。
  等到了最后,能活下来的勋贵们,也屈指可数了。
  那七座城中,与京都中的官宦们总有联姻的,这么多年过去,京都中一片繁华盛世,却对于七座城只字不提。
  年纪轻的郎君们只知道先帝在时,割让了七座城给匈奴,却根本不知道,那城池里面,也许还有他们的血脉亲人。
  在郎府中的范远才原本还在郎素的督促下硬着头皮跟武师傅学,等到知道朝廷已经绝对与匈奴开战后,就死活也不肯练了。
  “我不练,陛下说了,若是练好了,我们都要去边关的,匈奴人残暴至极,去了哪里有什么活路!”
  这一次,无论郎素是用激将法还是直接上手打,范远才都吓得死活躲在房中不肯再去练武场了。
  他自小就是被捧在手心中养大的,从来都是想要什么跟母亲说一声便好,其他的郎君们被家中逼着念书,他却从来都没有这样的烦恼,这么一直顺顺畅畅的长大,哪里想得到自己还要到边关这样着可怕的地方去。
  就算武师傅们按照之前对待郎素那般,将他直接捉到练武场上挨打,范远才也死活不肯练。
  郎素被他气得不轻,“你怎么如此没有出息,就算是碰上匈奴人又怎么样,我们堂堂七尺男儿,还怕他区区匈奴人不成?”
  “你武艺高强,自然是不怕了,我自小体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抗,若是被送去边关,不等匈奴人来,大病一场怎么办?”
  范远才刚才挨了一顿打,此刻鼻青脸肿,几乎称得上是泪眼汪汪的抱着郎素的胳膊哀求,“郎素,你帮我跟陛下说说情,我真的不想去……”
  两人原本因为同病相怜再加上朝夕相对多出了几分情谊,也在此刻被郎素直接丢开了,他残忍的拖着范远才上了练武场,“不行!你若不练,我岂不是也要一直被困在府中,快点练!”
  “我不要,我不练——”
  到了黄昏时刻,范远才才从两位武师傅的魔爪中逃了出来,他也不与郎素一起回屋子,躲在郎府中的假山中抹眼泪。
  他不想练武,练武又累又痛,还要上战场。
  若是去了战场上,被人砍了手剁了脚,眼珠子再掉一颗下来,以后还如何与小娘子说亲。
  再不走运一点,小命都要落在那里带不回来。
  越想越害怕,范远才小心翼翼伸出哭的通红的眼,悄悄望了望四周,见四下无人,连忙从假山中钻出来,窜到墙边,试探着摸了摸,蹬了几下爬上了墙。
  他这段时间的练习也还算是有点效果,至少爬墙爬的很顺畅,没一会就在外面落地。
  范远才心中其实还有些害怕的,毕竟是陛下让他来的郎府,他偷偷跑出去,那便是抗旨不尊,可这丝害怕也还是抵抗不过对于面对匈奴人的恐惧,他咬了咬牙,抹了把脸上被风一吹,干巴巴挂在上面的泪,向着家里的方向走去。
  他回家去找母亲,母亲最疼他,肯定会跟爹爹说,让爹爹向陛下求情的。
  若这些是他对陛下不尊的惩罚,这么长时间,也该够了吧。
  范远才抹着眼泪抽抽搭搭往前走,身后,两名武师傅却也熟练的从墙内翻了出来,对视一眼,默不作声的跟在了他后面。
  他们可不是范远才这样的半吊子,一直到到了范家,范远才都没有发现自己身后跟了人。
  现在天色已经微微暗下了,范家大门紧闭,他正要上前去拍门,突然想到自己因为陛下旨意去郎府的事早就被那些郎君们传了出去,若是现在光明正大的回去肯定是不行的,被瞧见了,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想到若是陛下怪罪下来,他会落到个什么样的下场,原本凭借着心中委屈偷跑出来的范远才又害怕起来。
  可一动弹,白日里挨打过的地方就抽痛了一下,范远才细皮嫩肉,无论挨了多少次打都被疼的龇牙咧嘴,被这股疼痛给带着,心中的畏惧好像都泄了不少。
  他先瞧瞧进府,寻到母亲,让她跟父亲求情。
  打定主意后,范远才熟门熟路的找了一个比较矮小一点的墙,蹬着翻了进去。
  范远才自小是在这里长大的,自然对范家十分熟悉,秉承着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