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炮灰表妹-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大奶奶,可听得清老身说话?”
    “嗯……”章莹虽然觉得人快虚脱了,但还是勉力点了点头。
    王婆子笑着转身道:“太太,还请将炖好的薏仁儿甜汤端来给杨大奶奶喝。”
    俞氏懵懵的应了,身后一个媳妇子快步走了出去。
    没一会儿,张德家的亲自端了甜汤来。
    “太太,您要的甜汤。”
    张德家的嘴上说着,心里却泛起了嘀咕:这当口儿的,太太喝啥甜汤呀?
    却见俞氏接了那汤,转身往产房里去了,张德家的惊得嘴都张得有一个鸡蛋大。
    这谁家的女人生了孩子都是要吃麻油炖鸡的呀!这大姑奶奶可是太太的亲生女儿,咋就一碗甜汤打发了?
    张德家的打了个冷战,心道:太太看着是个和善面软的,没想到是这么嘴甜心苦的主儿,生了女孩儿连口鸡汤都不给喝……这要是他们家阿金……
    张德家的心里转了好几个念头,章莹已把甜汤吃下去半碗。
    那边王婆子已把孩子抱了起来,凑到章莹身边,温言道:“杨大奶奶,令千金有些瘦弱,最好是吃些母亲的初乳才好。这几天没事就多让她吸吮一下,能早些出奶。”

  ☆、第六十三章

完了又对俞氏道:“太太,杨大奶奶身子弱,这头三天别吃下奶的食物,多吃些清露的吃食。等杨大奶奶开了奶再吃下奶的,免得堵在ru房里,容易得病。”
    俞氏此时已经缓过劲儿来,听到王婆子迥异于人的言论,一时不敢应下。
    王婆子也不着恼,只一笑道:“太太放心,就连武安侯夫人都是这般做的,您看武安侯世子小时候可不也是身子弱?现在不也越来越健壮了?”
    俞氏想着自家闺女自然不能跟侯夫人比,便点点头,封了厚厚的银子给王婆子。
    王婆子拿了银子,便领了两个媳妇子告退出去。
    孩子已经顺利生下来了,她也是时候功成身退了。
    俞氏送走了王婆子,这才想起来应该再给女婿送个信。
    可是围场进出不易,这不,前头派去的小哥儿还没回来呢。
    俞氏没管那么多,又派了个小哥儿去报喜。
    这前头一个是报信,后头一个是报喜。报信是个常活儿,报喜却是美差。只是看着自家主母头胎生的是个女儿,便没有小子自告奋勇,而是都低眉顺眼的等着俞氏指派。
    俞氏心中有气,此时却也不好发作,只随便指了个看着年轻,面相忠厚老实的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子见自己被点到名,不由两眼一闭,又一睁。但是主子问话他不敢不答,便躬着身子答道:“小的叫杨三。是个三等杂役。”
    俞氏点头道:“就你吧!家里的车马给杨大牛赶去了,你就外头雇一个吧!”
    那杨三应了,领了车马费匆匆出了门。
    俞氏想着,原本生了孩子是要报喜的,可是杨家上头几乎都死绝了,满打满算,自己居然就是女婿最亲的亲戚了,不由唏嘘了一阵。
    眼下暂时无事,俞氏叫过张德家的,细细嘱咐了一通,便放她归了家,而后自己净了手脸来到产房旁边的月子房看女儿和外孙女。
    “莹儿,你也别难过,这先开花后结果也挺好。”
    章莹养了一会儿,有了几分精神,道:“娘,女儿也好,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呢!”
    俞氏打量了她几眼,见她脸上并无伤感之色,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很好。回头姑爷那儿……还是软乎点儿,等过个一两年的,再生个哥儿,姑爷也不会太怪罪的。”
    提到自家夫婿,章莹脸上笑容淡淡的,随口应了俞氏的话,便看着孩子。
    俞氏见她这样,摇了摇头。
    杨玉桓这孩子,也算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初起觉得虽然家世太孤苦了些,好歹人品不错,怎么一得了功名,就变成这样贪图享乐?
    若是自家夫君能在这儿,好生规劝着,也许会好些吧?
    “章大人。你快来看!”
    章致远正远在千里之外的黄河北岸探视堤坝的情况。
    “怎么?有情况?”
    北岸风呼呼的吹着,那小吏却满头大汗,喘着粗气道:“大人,这冰是结上了,可是您看呐大人!这土……”
    章致远定睛一看,可不是?这土虽然冻上了,但是看得出来明显缺了一块儿。
    也算他们运气好,在堤土缺失的瞬间,河水慢慢凝成了冰。若非河水结了冰,以河水的激奔速度来说,非得破堤不可!
    章致远下了几个命令,慢慢往回走。
    他这回出来已经快一年了,莹儿的孩子怕是生出来了吧?也不知是男是女……
    章致远正想着,就见远处滚来一个人。
    “陈督头!”
    那陈督头是此地河工的头儿,生得肥胖圆润,白白胖胖的,水上功夫却极好。方才就是他从远处跑来,老远了看就像一只皮球在滚。
    “章大人!”
    二人见过礼,章致远就邀陈督头坐下。
    “陈督头今日怎会前来?所为何事啊?”
    那陈督头憨憨一笑,道:“却不是为了咱的事,是为了大人。”
    “哦?”章致远奇了。
    “前两日咱们在临县,有人一路打听大人,咱手下的弟兄问清他是大人家的下人,便把那人一路领了来。只是这河边沟坎多,小的便让他候在城里,自己亲来告知。”
    “大人,您家大姑奶奶生了个千金!”
    章致远听到这消息,愣了愣,脸上浮出个笑意:“唔,倒是个好消息。”
    陈督头察言观色,知其并不着恼,反倒有几分欣喜,便脸上堆了笑问:“大人现在若无事,回城写封回信吧?”
    章致远看了看西沉的金乌,点头道:“也好。”
    待章致远进了城,见了俞氏派来的下人,问了几声,又写了封简短的回信,便打发人下去休息。
    “路途遥远,往来不易。歇过一晚再走吧!”
    那人忙领了命下去了。
    章致远想了想,提笔又写了封较长的信,这信却不是给俞氏,而是给杨玉桓的。他也不把信交给俞氏派来的下人,而是另叫了个长随:“林全,你把这信务必交到我女婿杨家,今晚就走!”
    那人领了命,回去随意收拾了两套换洗衣裳和盘缠,连夜出了城,往东北方向的都城而去。
    章致远捋着胡须看着远方许久,这才回房歇下。
    章莹生了女儿,其实未必是件坏事。
    虽然可能在夫家的会不好过些,但杨玉桓家本就没长辈了,唯一的长辈还是自己的岳父,章致远怕他个鸟!倒是宁亲王有个庶子,今年三岁,已是站得稳了,看样子日后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个福薄的。若是自己的外孙女儿和他订了亲……
    章致远觉得,既然是要搏一个从龙之功,就别给自己留后路。若他现在死死的绑在宁亲王的战车上,就不会留给自己墙头草的机会。
    至于不成功……哼,他章致远好歹是河氏六姓的子孙。
    若有人问这个世界有无鬼神?章致远会说:不知道。但若问他这个世界有没有神秘的近神的力量,章致远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有!
    在没来到黄河边前,章致远一直觉得自己不过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要规定什么河氏六姓,但当他某次下水后产生过奇妙感受后,他才恍然大悟。

  ☆、第六十四章

没过几日,熙德帝结束了秋猎,随着大队人马的还朝,杨玉桓才回到家中。
    俞氏只在孩子出生三日后回过一趟章宅,便又把孩子们拜托给冯姨娘,自己去帮女儿坐月子去了。
    杨玉桓回来的时候,俞氏心里有些不喜。
    女婿再能耐,不过是一个亲王的属官,家中主母生产时职责所在不在身边也就罢了,派了两拨人去报信,也不见他回来。虽说就这么几天时间,可反过来思考,就这么几天不能早点回来么?
    但是俞氏是个温柔的妇人,便没有多说什么。
    杨玉桓再对章莹不上心,那也是自己的正头娘子,从围场回来后,他也是温柔小意,站在月子房外柔声问询了一番,俞氏便没有提这一茬儿。
    毕竟生的不是个哥儿,很多事也就只能算了。
    对于丈夫的晚归,章莹却不大在乎,反而还劝着俞氏:“玉郎公事在身,怕是不好擅离。娘您宽宽心,不过几天工夫,女儿倒没放在心上。”顿了顿,道,“倒是有一事,还请娘亲作主。”
    俞氏忙问:“何事?你尽管说来!”
    章莹笑道:“玉郎原对蕾儿有意,原本女儿也想过此事。只是蕾儿是舅舅唯一的骨血,若是与姐夫作妾,除非咱们章、俞二家的家风都不要了。女儿孕中的时候曾想过,若是女儿不好了,让蕾儿进门当继室,这样也能拢住玉郎。若是女儿的孩儿侥幸存活,想来蕾儿也能善待于她……可是娘,女儿现在方知,此前都是想岔了。”
    俞氏嗔怪道:“可不是想岔了么?你瞧你现在不是好好儿的?”
    章莹又道:“上回娘您不是跟女儿说,让女儿给蕾儿物色一个如意郎君么?娘,女儿想,蕾儿如今越长越妍丽,这半年来更是慢慢长开了,比之咱们刚进都时的西山之行犹甚,一般的人家怕是护不住她——娘您不也是近一年了没把蕾儿带出去么?”
    按理到了订亲年龄的未嫁姑娘,当家主母都会严加教导,学了规矩、管事等本领,平日出去应酬也多半带着,好让各家的夫人老爷们知道,自家有女初长成,可以来说亲了。
    可是自上回西山之行是由清宁大长公主亲下了帖子让阖府姑娘都来外,旁的这些聚会,俞氏就没把俞蕾带出去过。
    原因不外乎一样:俞蕾长得太好了。
    西山之行后,其实有不少人家也来探问过俞氏的口风。但俞氏咬死了孩子还太小,慢慢看着,一来二去,人家便歇了念头。
    俞氏只是单纯,并不是蠢,那些托人上门问消息的,泰半是家中有了正妻的,想着俞家这小娘子年纪尚小,又生得漂亮,打听得她家中无人,依附着姑父过活,便想纳她作小。
    别说姑父了,亲爹都有将女儿与人当小的,满以为就俞氏这样的村妇肯定满口应了好将这在家吃白饭的娘家侄女儿打发出去,没曾想这俞家小娘子倒是个有手段的,把姑姑牢牢粘在手里,得了她几分真心,要为着她好好谋划一门亲事,只肯当正妻呢!
    俞氏也不着恼,反正她也不想和那些人接触应酬,人家冷了脸她也看不见,就这么平安过了一年。
    倒是章璟的亲事顺利订下了。
    俞氏忙催章莹:“确是如此。蕾儿生得委实太好了些,可是女儿大了,总要出嫁的,莹儿你心中可有了人选?”
    章莹淡淡笑道:“玉郎在出发前,倒和女儿提过一个人。”
    “谁?”
    “今科探花郎。”
    “霆儿的好友,卫公子?”
    章莹却摇了摇头:“今科探花郎原有两位,玉郎提的人,却不是卫公子。”
    俞氏相了会儿,才想起来:“可是那与女婿同为宁亲王属官的胡公子?”
    章莹应道:“正是。不过……”
    “不过什么?”
    章莹垂下眼睑,眸中滑过一丝鄙夷:“胡公子却并非良配!”
    俞氏追问:“这又怎么说?”
    章莹细细与她讲:“按说这今科探花郎胡公子虽是二甲,进士出身,年方十八,家中无妻妾,又生得一副好相貌,虽说家中贫寒,却也不失为一门好亲。”
    “女儿虽然不才,但也隐约觉得,这此间问题重重。”
    “那胡公子……怕是不喜女色。”
    轻轻说出这句话,章莹便不看俞氏,自顾闭眼假寐。
    俞氏果然目瞪口呆的反应了好一会儿,这才急急扯了扯章莹的衣衫:“这可如何使得!”
    章莹眼也不睁,笑道:“娘啊,探花郎虽有两位,可女儿跟娘说的却是另一人。”
    俞氏呆愣道:“谁?”
    章莹睁开眼睛,神色坚定,缓缓道:“娘您觉得,表哥如何?”
    俞氏想了想,摇头道:“不妥不妥。你姑妈原本是订了你当儿媳妇的,虽说后来变了卦,但若咱们现在去提把蕾儿许过去,她定然不会同意。此事不妥。”
    章莹却狡黠一笑:“但若是表哥有意呢?”
    俞氏又是一愣:“霆儿对蕾儿有意?”
    章莹点头,应对自然:“是呀。”
    俞氏想了半天,也没觉得从前二人间有何不妥,当下摇了摇头:“这事娘怎么没听说?再说了,就算霆儿有意,那他的亲事也得你姑丈和姑妈作主。”
    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小儿女自己作主的。
    俞氏忽然恍了恍神:要说自己作主,倒也不是没有,若在农家,相熟的小儿女确定了心意,若求得双方父母同意结为亲家,也是常有的。想当年她可不就是从农家走出来的么……
    没等俞氏回过神来,章莹半掩了嘴将家中发生的一应事都告诉了她。
    “……就是这样了。我瞧着表哥也不是个浪荡的,他若是接了蕾儿的话,又说那事儿包在他身上,那必然是存着坦荡荡的心思。娘您就别责怪他们私下传话儿了。”
    俞氏消化了一下章莹说的事,不禁说道:“怎么章家的事,你知道的还比为娘清楚。”说着神色怅然。她这个当家主母,还不如一个出嫁女。

  ☆、第六十五章

章莹见母亲如此,不由宽慰道:“娘,这些事您本来就不擅长,有什么值得难过的?反正现在孩子都大了,两位姨娘又算本份,娘您也不需要太操心。倒是哥哥的亲事得看准了,”
    “哥哥性子跳脱,没个定性,却又是章家唯一的男丁,嫂子迟早是要当家的,娘,您可得看准了,太温柔小意的怕是照管不住,性子端方持重为要。”
    听着自家女儿说这些,俞氏却也不着恼,一一应了,还讨论了一番儿媳人选,这才作罢。
    “莹儿,你也累了,先休息吧!眼下姑爷回来了,娘也得回家一趟,过两天再来。”
    “娘,女儿跟您说的话,您可千万要记得!”
    俞氏点头道:“放心,忘不了。”
    俞氏一回家,就被两个女孩子簇拥着。
    章璟说:“母亲,姐姐可好?小外甥女儿可好?”
    俞氏应道:“好,好,好。”
    俞蕾问:“姑姑,小宝宝起名字没有?”
    这……
    俞氏脚下一顿,又继续往前走:“还未满月呢,你姐姐便先起了个小名叫着。叫芸豆儿。”
    芸豆儿?
    俞蕾只觉得眉心一跳。
    这名字咋这么耳熟呢?
    送了俞氏进正房更衣,俞蕾和章璟坐在外间等着,俞蕾正喝着茶,突然想起来,当初那个关于自己亲事的梦里,杨玉桓把自己的女儿,一个叫天芸的小姑娘许给了宁亲王的儿子作媳妇。
    莫非说的就是表姐生的女儿?
    俞蕾想着,这可不妙得很。若是两家成了儿女亲家,就更撕掳不开了。
    可是怎么办呢?她人微言轻,再者说她自己因着亲事未定,尚且自顾不暇呢!又如何去插手外甥女儿的婚事?
    正想着,俞氏从里间换了衣裳出来了。
    二女忙迎上去:“母亲。”
    “姑姑。”
    俞氏看着二人,笑着点头:“这几日娘不在家,倒是辛苦你们了。”
    俞蕾快言快语道:“姑姑又要照顾表姐,又要照顾小宝宝,还要帮表姐管家,才叫辛苦。咱们不过帮着冯姨娘管些家里吃用,哪里累着了?”
    俞氏笑了笑,问了些事,又叫来冯姨娘多问了几句章璟的嫁妆,便放她们母女回去。
    “好了你们有好多事要做,先回房去吧。蕾儿留一下。”
    冯姨娘和章璟相携而去,俞蕾坐在那儿等着俞氏的话。
    俞氏沉吟半晌,这才开口:“你表姐夫给你寻了门亲事,对方乃是今科探花郎。”
    啥?还真有这破事儿啊!
    俞蕾凤目圆睁,脱口而出:“什么?”
    俞氏见她形容,也不知她是因为觉得这件事奇怪而惊讶,还是因为心里有杨玉桓所以觉得对方竟然想为她说亲这件事震惊。
    “姑姑没答应。”
    俞蕾松了口气:没答应就好。
    俞氏打量着她的神情,道:“那胡公子人品虽好,却实非良配。”
    “胡公子?”俞蕾又是一惊,“不是卫东庭吗?”
    俞氏嗔了她一眼:“你这孩子!怎好直呼外男名姓?不是卫公子,是胡公子。”顿了顿道,“蕾儿,你该不会心系卫公子吧?”
    俞蕾忙表明态度:“姑姑想哪儿去了!不过听说是探花郎,所以就以为是卫公子。不过,姑姑,探花郎不是卫公子吗?怎么又冒出一个胡公子?”
    俞氏盯了她一眼:“你哟!平日看着怪聪明的,一到关键大事就糊涂。金榜上的探花只有卫公子一人没错,可是御上钦点的探花郎却还有位胡公子啊!”
    呃……俞蕾依稀仿佛想起,似乎游街的时候是有这么一项活动,除了探花外,皇上还会点一名前二甲的年轻俊俏的郎君一起担当这个探花郎的职位。
    咳,干咳两声掩去尴尬,俞蕾眨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