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食中国-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屠狗出身。樊哙做屠户时,刘邦还是个未发迹的小混混,没事经常到樊哙那里蹭狗肉吃,天长日久这哥俩还吃出一道名菜——沛公狗肉。有一次他俩从市场回来,在护城河里捉到一只大鳖,宰杀后与狗肉同煮,食之滋味异常鲜美。后来刘邦坐了天下,荣归故里,大摆宴席请众乡亲吃饭,厨师投其所好,将甲鱼和狗肉同烹,深得刘邦喜欢。此菜遂冠以“沛公狗肉”而闻名全国。
  所谓上行下效,由于刘邦喜好狗肉,举国上下,从宫廷官臣至市井百姓无不把狗肉当成美味佳馔,食狗之风在汉朝大为盛行。可是为什么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又很少吃狗肉了,甚至出现了“狗肉不上席”的说法呢?据宋朝朱弁《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本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宋徽宗听后,便立刻下令禁绝了,看来是迷信思想在作怪。

  今人还以“地羊肉”为狗的蔑称,认为狗肉不入大雅之堂。其实地羊肉不过是《本草纲目》中对狗肉的别称,并无贬低的意思。李时珍还明确地说:“食犬,体肥供馔。凡本草所用,皆食犬也。”在医家看来,吃狗肉有很多好处:安五脏、轻身、益气、补肾、和胃、暖腰膝、状力气、补五劳七伤、补血脉、实下焦等等。特别在寒冷的冬天,经常吃狗肉对身体大有补益。
  我国还有不少喜食狗肉的少数民族,他们制作的狗肉菜肴,烹饪方法独特,味道鲜美,吃起来别有风味。比如闽西长汀客家人烹制的“麒麟脱胎”就别具一格。制作时先将人参塞入麻雀腹内,再将麻雀塞入鸽子腹内,鸽子塞入小母鸡腹内,小母鸡塞入乳狗腹内,最后将狗塞入猪肚内,用线缝好后,将这个“连环套”放入锅中,投以各种作料蒸制。在各种滋味的浸润下,由“麒麟”腹中“脱胎”而出的狗肉,滋味自是非同凡响,吃过的人甚至将它称为狗馔中的精品。
  狗肉好吃,但并不是所有的狗都可以入馔的,城市里的宠物狗就不配,它们既无勇猛雄壮之姿,又无看家护院之本领,常常蜷缩于床榻之上,偎依在人的怀抱之中,煮来想必一股腥臭之气。如此无用,真算是狗家族中之最差者。


风流雅致吃螃蟹(图)



  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吃它呢?”既然勇士的头衔送给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接下来吃的人只能靠螃蟹来博取儒雅之名了。于是乎,吟咏螃蟹的华章丽词迭出不穷,几千年来边吃边吟,吃出了中国绵绵不绝的蟹文化。
  中国人吃螃蟹有着久远的历史。根据《逸周书》和《周礼》的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有用蟹制成的酱,称作“蟹胥”。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录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南齐书》有何曾嗜食“糖蟹”的记录。《东京梦华录》则记载了炒蟹、洗手蟹、酒蟹等多种食用方法。再后来发展到靠一两个篇章已无法容纳人们对螃蟹的研究成果,于是自唐代至清代,陆续出现了《蟹志》、《蟹谱》、《蟹略》、《蟹录》等许多关于螃蟹的专门著作。
  从晋朝开始,人们渐渐将吃蟹当成一件风流雅致的饮食消遣,并把吃蟹和饮酒、赏菊、赋诗联系起来,于金秋时节汇聚亲朋好友,饮酒食蟹,成为抒发闲情逸致的一种文化享受。而文人墨客便是这一时尚的积极倡导者。《后山诗话》中有“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说,可见文人骚客对螃蟹何等的推崇了。更有甚者,还有人因恋成癖,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以《闲情偶记》一书名噪天下的李渔便是头等的“蟹痴”,他自称以蟹为命,“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每年蟹还没有上市,他便早早准备下买蟹钱,自呼其钱为“买命钱”。从螃蟹上市之日直至断市,他家七七四十九口大缸盛满螃蟹,每天用鸡蛋白喂养催肥,一天不食蟹便觉虚度。今日吃了还惦记着明日,为了断季后仍能有的吃,还要用绍兴雕花酒腌制“醉蟹”,以备冬天食用。而腌蟹的酒也自有妙用,这酒可以供他一直饮用到来年螃蟹上市时。真称得上“蟹痴”中的完美主义者。

  著名中医施今墨曾将蟹按味分为六等:一湖蟹,二江蟹,三河蟹,四溪蟹,五沟蟹,六海蟹。湖蟹中名气最大,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了。章太炎夫人曾有“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的极赞之言。
  今日的“蟹痴”,恐非能与古人媲美,然而能够做到举城皆痴的要算上海人了。上海人吃蟹七尖八脐、吃公吃母都要分出个时间顺序。上海有一道著名的菜肴叫炒蟹黄油,是用大闸蟹的蟹黄和蟹油炒制而成。
  然而很多人却认为,最能保持螃蟹鲜味的做法还是清蒸,这种吃法简便易行,自剥自吃,自在有趣。食尽吮指之时,便知李渔所言不虚了——“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道法自然的叫花鸡(图)



  据传,清代年间,在常熟虞山脚下,一个饿了好几天的叫花子在草丛中捉到一只鸡,欲以充饥。但一无锅灶二无调料,甚至连褪毛的开水都找不到,无奈之下,将鸡宰掉,取出内脏后,用几张荷叶包起来,外面裹上泥巴,堆积些枯枝败叶点火烤了起来。待烤得泥巴发黄干透时,往地上一摔,鸡毛随之脱落,扑鼻的香气四散开来。附近张大户的仆人恰巧经过,香气吸引,向叫花子讨得煨鸡之法,回去禀告了主人。主人如法炮制,邀亲友品尝,众人吃过赞不绝口,询问主人菜名,主人以“叫花子鸡”回之。
  常熟百年老店山景园菜馆名厨朱阿二据此传说加以改进,在鸡腹内填加各种配料,以猪网油、荷叶包裹,以黄泥糊于包裹外,然后烧烤,味道更为鲜美,并美其名曰“黄泥煨鸡”。此菜现为江苏风味名菜,享誉国内外,日本还将此菜视为最珍贵的中国菜之一。
  黄泥煨鸡的制作有不少讲究处。其一,去内脏是在翅膀腋下开3厘米的刀口,由刀口取出内脏,再将各种调制好了的配料从刀口塞入腹内,最后将鸡头塞进开口处;其二,包裹时先以切成细茸的葱拌少许猪油抹遍鸡身,然后用猪网油、荷叶包裹,用绳子扎成椭圆形;其三,使用的黄泥为封酒坛之泥,将黄泥敲碎,加食盐、绍酒和水拌成厚泥,涂于荷叶包,入烘箱烘四五个小时方可。成菜色泽金黄,鸡肉酥嫩,滋味非常鲜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鸡的国家,据考古学家推算至少有六七千年的历史。鸡被制为菜肴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礼记》,《齐民要术》中记有“五味脯”、“鸡羹”、“蒸鸡”等鸡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鸡烹制的菜肴越来越丰富,至清代《随园食单》记有30种,《调鼎集》则达到108种。而且除毛外,鸡身上其他部分皆可入馔成菜。以鸡制成的名菜各菜系均有所称——北京的白露鸡,山东的德州扒鸡、黄焖鸡块,广东的白斩鸡,四川的棒棒鸡、怪味鸡块等等。有趣的是虽然制法各有其妙,但说起来还是叫花鸡最有创意。
  “道法自然”,叫花子在饥不可耐的情况下,得到大自然的点化,就地取材,成就了人间的一道美味。
  


无锡肉骨头(图)



  到过无锡的人大概都知道“无锡肉骨头”这一名吃吧。当你徜徉于无锡的闹市街头,不时会有一股股肉香随风飘来,令人胃口大开。循着这扑鼻的香气向前走,准会找到一家卖肉骨头的熟食店;只要你耐心地排一会儿队,就能吃到有近千年历史的无锡肉骨头了。
  无锡肉骨头又称酱排骨。相传宋代时无锡有家熟食店,该店以猪肋肉排加五香料、酱油制成酱排骨出售,滋味鲜美,受到人们的喜爱。到了清代,无锡南门莫兴盛经营的酱肉排骨制作独特,颇负盛名。后来,无锡三凤桥附近的余慎肉店专门聘请了几位技艺高超的烧肉师傅,在选料、调味、操作等方面吸取众家所长,并加以改进,使肉骨头的味道更加美味。至清末,三凤桥肉骨头与无锡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一同成为无锡的三大名产而名声大噪。
  三凤桥的肉骨头首先讲究选料精细,其原料为无锡出产的细皮白肉的猪大排和方肉,肉质细嫩,入锅一煮即熟;其次选用纯黄豆制的酱油、上品老酒、糖等为调料,量大味足。烹制的时候,则加入一定比例的方肉与排骨同煮,以肉汁滋润;煮熟后,不仅肉松骨酥,鲜味浓郁,而且鲜中带甜,异常入味,食之满口留香。在无锡,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吃肉骨头,将其当作节日宴会必备之佳肴。

  不知从何时起,街上突然冒出许许多多“骨头居”。原以为是无锡派系,品尝之后才知并非如此。一次与朋友到酒店吃饭,一进门先看见墙上贴着许多“肉骨头”广告。轮到我点菜,便点了一大盘,请示朋友,朋友有些犹豫地点了点头,便感到有些奇怪。骨头最后上的桌,一看跟座小山似的,并非猪排,而是“棒子骨”,被斩成一段一段,骨结有拳头大小。味道尚好,只是肉太少,仿佛剔肉时剔剩的。举着这么大一块,翻过来覆过去舔食一遍,肉没吃着,倒蹭了满手满嘴的油腻,餐巾也擦不去。吃完肉我自觉纳闷:不会这么简单吧,是否还有别的名堂。这时想起骨头髓腔内还有点骨髓,便捧起一根,正准备把嘴对上去吸吮,朋友却递过一根吸管来,原来上菜时便配了吸管,于是大家“哧溜哧溜”一阵猛吸。吃完,我才知道点菜时朋友因何犹豫了——本来吃炒菜时大家都正正经经,一副斯文相,等啃起骨头来,却不得不原形毕露,吃相甚是不雅。大庭广众之下,怎么说也有几分尴尬。
  这种“敲骨吸髓”的吃法大概是从无锡肉骨头派生出来的吧。其创新意识以及骨头味道都值得嘉许,我只不过觉得这种吃法不适合引入酒店,倒适合在家中独享。
  “割不正不食。”不独是君子之礼仪,也是食用方便的需要。


镇江水晶肴肉(图)



  古人云:“五味调和百味香。”中国烹饪历来讲究调味,认为善于调和各种味道,使之相济相和,才能达到美食的最高境界。同时古人又认为调和五味是一件非常微妙玄通之事,并不容易做到。《吕氏春秋·本味》说:“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普通人品尝菜肴时,常常为厨师的精湛技艺所叹服,为菜味的美妙丰富所诧异,以至吃过一次,而终生难以忘怀。
  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菜肴有许多,这些菜肴的发明,大多来自厨师的聪明才智和对烹饪技艺淋漓尽致的发挥。但也有很多来自大自然的点悟与恩赐,甚至,有的是由于人们误打误撞,操作错误所致。江苏有道风味名菜叫水晶肴肉,又称镇江肴肉,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味道芳香鲜润,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道风味独特的菜肴便产生于一个错误。
  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小酒店,一天店主买回来几只猪蹄,预备过几天煮吃,因天气闷热怕变质,就想先用盐腌制一下,谁知误将一包硝撒了进去。硝是妻子买来给父亲做鞭炮用的。第二天,妻子到处找硝,店主才发觉犯了错,连忙打开缸盖子看,却发现不但肉质未变,猪蹄反而肉质硬结,色泽红润鲜艳。夫妻俩担心有毒,为了去除硝味,反复用清水浸泡,再于沸水中焯,多次换水。看看差不多了,便加葱、姜、花椒、茴香等调料放入锅中焖煮,过了不久,锅中的猪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香气飘到街上,引来邻居品尝,吃过后大家都觉得滋味非常鲜美,远过于一般的烹制。店主见众人喜爱,从此便用这种方法制作猪蹄,不久名声就传出去了。因为该菜肴的卤冻晶莹剔透,明净如水晶,人们便将它称作“水晶肴肉”。

  “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江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这是一位食客品尝之后的即席咏赞。水晶肴肉问世至今,赞誉自四面八方涌来,可谓名满天下。镇江人对它更是倍加喜爱,并且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这个故事自然是杜撰无疑,但也可以看作一个比喻——水晶肴肉之美,足可让神仙动心。水晶肴肉的烹制,在近几十年中经名师不断创新,加工方法与花色都有很大改进和提高。最有名的水晶肴肉皮色洁白,光滑透明似水晶,肉色鲜红像火腿,稍带咸味,酥香适口,肥而不腻,瘦不嵌齿。食时加蘸姜丝和香醋,更感到芳香鲜润。看来错误的操作只可成就一时之美,要想使菜肴的魅力长存,还需人们不断地努力求精。


爽口诱人扬州煮干丝(图)



  清朝乾隆皇帝可算是一个风流快活的皇帝,其在位之时,国富民安,天下太平。政治上没有烦心之事。闲暇之余,乾隆皇帝便专事游玩,兴致所至,便会起驾出宫,离京出游。所到之处,在民间留下许多趣味典故,不管真假,被今天的影视导演们一股脑拿来,添油加醋,烹制成廉价的电影、电视快餐。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每到一处,地方官必献以珠玉宝贝,飨之以珍馐美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浙一带风光秀丽,美景数说不尽,乾隆皇帝自然特别留恋此地。当时扬州的地方官员为了取悦皇帝,将本地酒楼的烹饪高手重金聘请来,专门为乾隆烹制菜肴。厨师们也都不敢懈怠,一个个拿出看家本领,精心调制出花样繁多的菜品。其中有一道菜名叫九丝汤,是用豆腐干和鸡丝等烩煮而成,因为豆腐干切得极细,经过鸡汤烩煮,汇入了各种鲜味,食之软糯可口,别有一番滋味。乾隆吃过大为满意。皇帝的夸赞比做什么广告都强,这道菜从此名声大振,清代《调鼎集》便有关于此菜的记载。

  九丝汤现在被人们叫做煮干丝。在不断的制作食用过程中,人们在用料上不断开拓,陆续推出一些新菜品:有以鸡丝、火腿丝加干丝制成的鸡火干丝;以开洋加干丝制成的开洋干丝;以虾仁加干丝制成的虾仁干丝等。其中鸡火干丝特别受到青睐,有国外宾客品尝后,称许它为“东亚名肴”。
  清人惺庵居士在《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这词像一幅旧时扬州风俗画,描绘了食客们一边喝酒抽烟,一边吃肴肉和煮干丝的情景。应当说,昔日的煮干丝与今日鸡火干丝相比,在制作精致方面恐怕要略逊一筹了。
  除鸡火干丝外,扬州还有一种烫干丝。是将干丝用沸水多次浸泡后,挤干入盘,浇以麻酱油,撒上开洋、嫩姜丝而成的,食之清新爽口,为广大食众所喜爱。由于鸡火干丝和烫干丝既富有营养,又清淡美味,所以成为人们餐桌上常有的菜品。如今,到扬州酒店、茶楼进餐的顾客,每每要点上一盘鸡火干丝或烫干丝。有些老食客干脆一瓶酒一盘干丝便心满意足,足见扬州煮干丝的诱人魅力了。
  



乾隆与云片糕的传说(图)



  云片糕是大众化的传统食品,老少皆宜,人人爱吃。它怎么与云片两字联系得上呢?原来它的起名有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淮安府城西北的河下镇。河下镇紧靠大运河,是盐商富贵的聚居之地。而且私宅园林甚多,结构精巧,争奇斗胜,驰名全国。乾隆的龙舟到达这里,盐商们纷纷接驾,叩请皇帝上岸盘桓几日。结果,乾隆被一个姓汪的大盐商迎接到他家的花园驻跸了。
  这天下午,正是大雪纷飞的时候。乾隆在汪家花园的暖厅里凭窗赏雪。他这个人向来是喜欢卖弄文才的。赏雪之际,免不了要吟一两首诗。所以,他哼哼唧唧地做起《雪景》诗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嘴里光是片儿片儿的,可那第四句再也接不下去了。他望着窗外飞舞的鹅毛大雪发愁,急得脑门子直冒汗。这首诗不过四句头,做不出真够塌台的!就在这当儿,汪盐商棒着一只细花玛瑙盘子,前来跪献茶点。乾隆一看,正中下怀,趁这吃茶点的岔儿,便把窘相遮盖过去了。

  乾隆这时的眼光,全被玛瑙盘子里两碟同样的细点吸引住了。这细点,一碟小长方块,都是切成的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