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士无双-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子锟知道这是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曾在苏联生活多年,经历颇多,不禁用俄语和他对话起来,两人谈起来就停不下,蒋经国讲了自己在苏联留学、工作、结婚的经历,其中坎坷苦楚,令人心酸,也可从中得见斯大林之无耻卑劣。

    飞机在迪化稍停,代表团下机参观,到处都有浓郁的苏联气息,盛世才经营新疆多年,趁着中原混乱倒向苏联,新疆驻扎着大批苏联军队,连飞机制造厂都有,若不是斯大林有其他顾虑,新疆早成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新疆叛乱迭起,在44年战局危难之时拖累了几十万**,全因苏联从中作祟,中国有此强邻,实属不幸。

    经历漫长的飞行,终于抵达苏联首都莫斯科,七月的莫斯科气候凉爽,红场壮丽,克林姆林宫塔尖高耸,气势恢宏,红军战士在列宁墓前换岗仪式庄严肃穆,不过这些都和代表团无关,他们一到就投入到紧张的谈判中。

    斯大林接见了他们,这是一个身材不高,留着八字胡的格鲁吉亚汉子,穿深灰色的类似中山装的制服,叼一根烟斗,说话的时候喜欢踱步,身上散发出一种上位者的气息,这种气息与罗斯福不同,和蒋介石倒是有些类似,不过更加强烈一些,陈子锟明白,那是手上沾了千万条性命的政治屠夫的气息。

    苏联方面的意思很明确,一切以雅尔塔协定为根据,划旅顺、大连给苏联,中东铁路,南满铁路以及附属事业归苏联,中国必须承认外****。

    代表团表示,可以给予外蒙古高度自治,允许苏联驻军,但不能独立。

    就此问题双方拉锯谈判,斯大林傲慢无比,没丝毫退让的意思,宋子文无能为力,问计陈子锟,陈子锟是临时抱佛脚,苦思半天终于有一缓兵之计,让苏联作出保证东三省领土主权完整,不支持**割据,不鼓励新疆叛乱,中国承诺抗日战争胜利后,允许外蒙古公民投票决定是否独立。

    谈判再度开始,事实证明,在苏联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花招都是虚弱无力的,斯大林当场拒绝,说:“是你们求我出兵,不是我要出兵,经历残酷的卫国战争后,苏联的人力资源已经枯竭,而关东军精锐尚在,为什么苏联要牺牲自己的小伙子帮你们打仗?如果你们自己有力量,尽管去打好了,既然要求苏联出兵,就要接受条件,这是很合乎道理的交换。”

    陈子锟道:“外蒙古是中国的领土,领土是不能谈的,如果苏联不愿尽盟国的义务,那我们还是自己出兵好了,否则我们无法向四万万人民交代。”

    他说的是俄语,彼得堡口音,斯大林有些惊诧,仔细看了看,用烟斗指着陈子锟问宋子文:“他是谁?”

    宋子文急得冒汗,苏联可不比美国,斯大林乃是说一不二的**者,惹怒了他,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他急忙解释:“这位是陈子锟将军,代表团成员之一。”

    外交场合,斯大林还是保持了一定的风度,他看着这个敢于顶撞自己的家伙,忽然道:“我见过你,在摩洛哥。”

    陈子锟道:“阁下记忆力很好,我是参加过摩洛哥会议。”

    斯大林踱了两步,道:“你说中国自己出兵?”

    陈子锟道:“中国组建新的军队,全部美式武器,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支持下解决东北的日军,不是没有可能,只不过多死一些人而已,东北沦丧已经十二年了,死了千百万人,再死一些也没什么。”

    斯大林哈哈大笑:“有魄力,果然是军人,但你以为这样就能将外蒙古留在中国么,不,这是苏联不允许发生的事情,不管你们答应与否,苏联都会出兵满洲,一直打到山海关,不,打到北平。”

    蒋经国道:“斯大林同志,我看不出外蒙古对苏联有多么重要,会让你冒着与盟国开战的危险作出这样的决定。”

    斯大林道:“如果有人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只要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远东就完了,所以,外蒙古必须独立,并置于苏联的保护之下。”

    蒋经国道:“日本战败之后,没人会占领外蒙古,中国和苏联是友邦,不会打你们,退一万步说,中国也没有这样的力量。”

    斯大林道:“日本这个民族韧性很强,早晚还是要复兴的,至于中国,只要你们统一了,会发展的很快,即便中国不攻打苏联,也难以保证美国不借道出兵。”

    谈判再度陷入僵局,苏联人丝毫不讲外交辞令,谈判都是直白的语言,形同强盗,代表团困居莫斯科,一筹莫展,宋子文对陈子锟说:“我现在深深体会到李鸿章的无力和耻辱,中国和欧战时一样,虽然名义上是战胜国,但依然免不了割地赔款,外蒙古保不住了,东三省也危在旦夕,这个条约签与不签,后果差不多,签了的话,至少还有一点点的约束力,如果不签,后果不堪设想。”

    陈子锟道:“你打算签字?”

    宋子文摇摇头:“我不愿做民族罪人,在出卖领土的条约上签字,谁愿意做这个外交部长就来做吧,我辞职不干了。”

第三十二章 胜利之前

    中苏和谈就在破裂的边缘,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来访,劝说代表团在外蒙问题上让步,外蒙早已被苏联掌控,木已成舟,就算不允其独立也无法改变现状,反而激怒苏联,倘若斯大林支持新疆叛乱,出兵东北长久驻军,就算是美国也奈何不得他。

    中国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美国,靠山都发话了,宋子文再无招数,当夜抽着烟斗静坐许久,次日再见,人仿佛老了十岁,憔悴不堪,步履蹒跚,从**惊,上前相扶,宋子文摆摆手:“没事,胃病犯了,气急攻心。”

    陈子锟见他这副模样,知道他已经考虑好了,便道:“子文打算签字了?”

    宋子文苦笑:“签与不签,外蒙他都要拿去,还是先保住新疆和东北吧,不过在签字之前,还要请示中央。”

    陈子锟黯然神伤,不禁想到了当年死在自己手里的徐树铮,外蒙古一度被北洋收复,而今日竟然要拱手相让,自己身在代表团中却无能为力,真有一种挫败感。

    “子锟,想什么呢?”宋子文道。

    “想起一位老友,一晃二十年了,不知他泉下有知,会不会跳出来骂我。”

    ……

    就在谈判即将达成共识之时,盟国召开波茨坦会议,斯大林要与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开会,中苏会谈不得不告一段落,代表团趁机返回重庆,暂得喘息之机。

    宋子文一到重庆,即辞去了外交部长的职务,这种临时撂挑子的行为让陈子锟苦笑不已,难道不亲自签字,历史就会遗忘么。

    莫斯科之行让陈子锟消沉了一段时间,大街上到处悬挂着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的巨幅画像,号称世界四大领袖,老百姓也都陶醉其中,以为中国真的扬眉吐气,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了,只有办外交的人才知道,中国不过是跟着凑数而已,蒋委员长在别人眼里就跟无赖小丑一般。

    七月底,美英中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陈子锟注意到公告并无苏联参与,心中便知美苏之间有了分歧,而且问题关键就在于苏联是否对日作战,罗斯福总统是一直期望苏联参战的,而新任总统杜鲁门未必这样看。

    八月初的一天,陈子锟正在书房看报纸,院子里小南正和薛斌家的两个孩子玩耍,在重庆住了许久,孩子们都学了满嘴的四川话,家里更是南腔北调,北平上海河北福建话都有,薛文薛武年龄和嫣儿差不多大,已经十八岁了,都参加了青年军,一身卡其制服,威武的很。

    忽然电话铃响起,陈子锟拿起听筒:“哪里?”

    “子锟,是我,好消息,特大好消息,我们不用在卖国条约上签字了!”那边传来的是宋子文激动的声音。

    陈子锟站了起来,握紧了话筒:“你说什么,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剧变?”

    宋子文道:“今天早上,一架美国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原子弹,炸掉了整个广岛!日本投降在即,不用苏联出兵了!”

    “原子弹!”陈子锟大为震惊,他在美国的时候隐隐听说过一个神秘的曼哈顿计划,据说耗用大量人力物力,没想到研制出来的武器如此凶猛,一颗炸弹就能毁掉一座城市,照这样打法,十几颗炸弹下去,日本的战争潜力就全完了,战争有望在近期结束。

    电话什么时候挂掉的他都不知道,一直沉浸在兴奋中,美国有了原子弹,苏联势必胆怯,欧战结束后苏美直接从盟友变成劲敌,冲突一触即发,皆因双方旗鼓相当,现在美国有了强大武器,平衡被打破,战争反而不会发生了,东北三省的盘踞日军,也不需要苏联动手解决了,实在是一大幸事。

    但谁也没有料到苏联的无耻,在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后,次日苏联即迫不及待的对日宣战,百万大军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所谓精锐关东军早已腐朽不堪,病弱残兵而已,被强大的苏军秋风扫落叶一般消灭殆尽。

    东北既被苏联占领,中国瞬间处于下风,这条约是不签也得签了,八月十四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由中国外交部长王世杰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正式签订。

    八月十日,日本照会盟国,愿接受波茨坦公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已经结束,但日本并未正式投降,普通百姓还蒙在鼓里。

    陈子锟连夜召集在重庆的所有老部下来家里开会,告诉他们,胜利在即,立刻准备行装回江东。

    “这么急?”阎肃奇道,“日本不是还没投降么?”

    陈子锟道:“正式公告就在这几天,日本一投降,沦陷区马上沦为真空地带,谁抢到算谁的,咱们不赶紧杀回去就被别人占了先机,丢了地盘,谈什么都是虚的,这样的日子你们还没过够么。”

    众人一听,摩拳擦掌,精神百倍。

    会议结束,众人连家也来不及回,匆匆上车直奔机场,陈子锟换上戎装准备出发,家中妻儿在客厅中列队送他,陈子锟的目光划过每一个人,姚依蕾、鉴冰、林文静、夏小青,刘婷,还有小南和姣儿,他隔三岔五出差,家人早就习以为常,但这次不同,因为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踏上征途。

    每一次出发,陈子锟都会说一句,等我回来,但这次没说,他说:“再过一段时间,咱们就回家了。“最小的小女儿姣儿已经六岁半了,歪着脑袋道:“爸爸,这不是咱家么?”

    陈子锟捏捏她的小脸蛋:“重庆不是我们的家,江东才是家乡,过几天爸爸来接你,去看咱家的城堡。”

    北泰的滨江别墅美轮美奂,沦陷之后就成为陈家人心中永远的痛,姣儿只在大人的叙述中知道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家,还从未亲眼见过,自然充满好奇。

    “爸爸,你早点来接我。”

    “嗯,知道了。”陈子锟亲亲女儿,摸摸小南的脑袋,这个捡来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听力渐渐恢复,语言功能也与一般少年无异,伙伴们都参加了青年军,他也闹着要参军,被妈妈训了一顿才消停。

    告别了家人,陈子锟出门上车,车队呼啸而去,直奔白市驿空军基地,机场上空,运输机往来穿梭,不光陈子锟一个人有先见之明,重庆的大员们都在忙着联系接收事宜,沦陷区大把的票子金子房子车子和娘们等着被接收呢,此时不未雨绸缪,临到关头可就晚了。

    陈子锟有自己的私人飞机,这架dc3已经服役多年,往来重庆上海之间,一直承担干私活的重任,任何标识涂装都没有,现在紧急喷涂上了青天白日机徽,旅客登机完毕,关上舱门,满载着胜利的喜悦腾空而去。

    数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江北野战机场,抗日救**众将云集,陈子锟召开紧急会议,阎肃、陈启麟、盖龙泉、陈寿、曾蛟、双喜、梁茂才等干将全部到场。

    陈子锟环视众人,铿锵有力道:“弟兄们,不出一周,日本就会正式宣告投降,***八路军已经发布公告,称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重庆方面也紧急调派兵力准备接收,沦陷区的日军实力尚在,军火物资甚至是兵员,都是争抢的对象别的地方咱不管,江东是咱的老地盘,弟兄们浴血抗战八年,死伤了那么多人,临了,能让别人把咱的地方抢去么!”

    “不能!”下面一片回应。

    “谁敢抢,就和他干!”梁茂才站起来道。

    陈子锟双手压一压,道:“江东的情势比较复杂,在江北,咱们要和八路军抢,在江南,要和顾祝同的人马抢,一边是***,一边是国府正规军,咱们能干过他们么?”

    下面一片哄笑,笑声带着骄傲与自信,江东抗日救**虽然挂着杂牌军的番号,但装备比远征军还好,与驻印军持平,一水的美国货,真打起来肯定占上风。

    陈子锟进行了一番部署,兵分两路,一路在陈寿的带领下收复北泰,一路在陈启麟的带领下在江南平推,还有一路人马由自己亲率,接收省城。

    ……

    大青山地区,八路军根据地,纵队首长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叶雪峰政委表情严肃,道:“同志们,党中央**发布了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苏联红军已经打进了东北,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一阵热烈的掌声,武长青道:“同志们,虽然胜利就在眼前,但我们必须留意国民党反动派的举动,他们势必抢夺我们的胜利果实,现在我命令,部队向北泰挺进,抢在国民党之前接收这座城市!”

第三十三章 日本投降

    江北,陈寿率军向北泰挺进,抗日救**已经实现了半机械化,半骡马化,行进速度极其迅速,部队沿着日本人修造的公路浩浩荡荡前行,陈寿戴着墨镜坐在吉普车里,两只穿着美**靴的脚高高翘着,不可一世。

    大路上尘土飞扬,道奇十轮卡上坐满了抱着卡宾枪的士兵,沉重的m1钢盔顶在脑袋上,卡其军服帅气无比,看起来很有些美军的感觉了,陈寿感觉很良好,一时间他甚至希望八路军来拦路,好名正言顺的干一仗,教训教训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忽然间,乌云盖顶,暴雨说来就来,转瞬间铺天盖地尽是豆大的雨点,天地间连成一线,五步之内不能视物,勤务兵慌忙把吉普车的雨篷拉上,传令兵跑来请示:“司令,前锋请求指示。”

    陈寿说:“妈逼的,汽车又不是没篷,给我往前开,谁也不准停。”

    部队继续前行,不过由于能见度太低,高歌猛进变成了龟速爬行,向前移动了不到一公里,就有两辆汽车栽进沟里,三辆汽车追尾,伤了十几个士兵,军官们怨声载道,说这么大的雨根本无法行军,眼瞅就要天黑,不知道要出多少车祸,不如暂且扎营休息,等雨停了再走。

    陈寿考虑片刻还是答应了,这些美国卡车可是宝贝蛋,损失不起,于是部队在雨中扎营,支起帐篷,用美国汽油炉子煮起咖啡,陈寿坐在帆布行军床上喝着咖啡,抽着骆驼香烟,问参谋人员:“八路那边有什么动静?”

    参谋说:“这么大的雨,八路肯定动弹不了,再说了,他们要去北泰,必然要经过大王河,河上没桥,也没足够的船,够他们喝一壶的。”

    陈寿道:“这样我就放心了,来人呐,让炊事班开饭,把我的白兰地拿来。”

    与此同时,大王河西岸,一支八路军纵队正在冒雨行进,倾盆大雨瓢泼而下,淋得人睁不开眼睛,战士们举着松油火把指路,用毛巾拴着前面的战友,尽力不掉队,但是道路湿滑,还是很多战士落了下来。

    路边,几个文工团的女战士正在打着竹板给战士们加油鼓劲,暴雨将她们单薄的军装淋得精湿,贴在身上曲线毕露,雨声太大,女战士们说快板说的声音都嘶哑了,依然坚守着岗位。

    一辆吉普车驶到跟前,车上坐着的是江北纵队的司令员武长青和政委叶雪峰,叶雪峰对警卫员道:“小李,把雨衣给文工团的战士们送过去。”

    “是!”小李拿起首长的橡胶雨衣钻进了雨中。

    “老武,这雨太大了,老天在帮我们呐。”叶雪峰意味深长的说道。

    武长青道:“国民党美式装备,行军都是汽车,可这么大的雨,汽车也得趴窝,反而是我们战士的铁脚板,风雨无阻啊。”

    叶雪峰点点头:“这是红军传下来的革命精神,国民党这种腐朽反动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