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1628-第5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个参与“远洋训练”的分舰队,都由四五艘机帆战舰组成,平时不但要客串海盗,还要为运输黑奴的船队护航。
  李少杰和贺五、刘守友等人,已经在一帮西方海盗的引领下,对大西洋、加勒比海等海域非常的熟悉,而且这几年没少各个海域做买卖,所以大西洋舰队的“远洋训练”任务进行的非常顺利。
  大西洋舰队各个分舰队,不断的洗劫大西洋上进行三角贸易的欧洲各国商船。而且在公司情报部驻加勒比海情报部的支援下,大西洋舰队经过周密的策划,再一次成功截获了一支西班牙人的珍宝船队,缴获十几艘装满了金银的西班牙大帆船。
  大西洋舰队不但组织各个分舰队游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等地区,还经常组织舰队南下。从弗罗厄德角,跨过海况恶劣的麦哲伦海峡,到南美洲西海岸游猎。
  舰队一边熟悉掌握南美洲西海岸的情况,还对沿岸西班牙人殖民地进行侦察,为以后驱逐美洲的西班牙人做着积极的准备。
  而且对于西班牙人控制的殖民地,大西洋舰队当然不会客气。经常组织舰队搭载着陆战部队,在西班牙的秘鲁、智利、阿根廷和中美洲等殖民地登陆劫掠。
  每次都能缴获大批的金银、风帆船、农产品、火绳枪、前装火炮、火药、铠甲和冷兵器等战利品。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巴西控制区补给,还能不断的将大批的金银等贵重物资运回中原。火枪火炮和冷兵器、铠甲则是都运到非洲,与各个部落的酋长进行交易,换取黑人奴隶。
  这也让巴西控制区建设的初期,非但没有成为远东公司的包袱,每年还能组织几次远洋船队,装满粮食烟草、矿产资源和金银宝石等物资,支援公司在中原地区的建设。


第1444章 儒家血脉
  一六四六年的春天,远东各个控制区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东至中亚里海东岸,西至外东北黑龙江出海口,南至南洋爪哇岛,北至河套等控制区,都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做准备。
  今年对于中原地区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远东公司将宣布建国,并颁布中华共和国宪法和各类法律,并要进行土地和税务方面的改革。
  对于中原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来说,远东即将开展的土地和税法改革,会触动他们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说,远东公司必然会与中原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发生决裂,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这些以封建士大夫为基础组成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而士人阶层免税更是他们最为核心的利益。
  中原历代传统封建统治阶层享有特权,却不承担丝毫的社会责任,读书人认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种治理结构,来源于儒家“道统”。
  传统士大夫把自己看成是与皇帝一样的特权阶层。尽管明代文官集团和皇权作斗争,被后世描绘的如何可歌可泣,也无法掩盖士大夫集团的封建本质。
  这不是西方君主立宪制下新兴工商业阶层与王权的斗争,只是一个旧体制下的食利阶层为保护自身利益的原始冲动,只享有特权而不承担义务。
  中小自耕农的奉献,在士大夫集团看来是理所应当,他们就像一群社会的蛀虫,享受自耕农的献祭,其实和欧洲中世纪教会没什么根本区别。
  以明朝为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的不断开垦,但是朝廷所能赖以征收的赋役,不但不能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垦的实际情况而增长,反倒是有所下降。
  这与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极不相衬,究其根源就是明朝传统士大夫集团疯狂的兼并土地,抵制商税,大部分税赋都被转嫁到了中小自耕农的身上,导致大批中小自耕农破产。地方上官绅勾结,大量兼并土地,却享受免税特权。
  而增加税收的阻力主要就来自于士绅阶层,文官集团是士绅阶层的利益代言人。这也使得明朝后期中小自耕农纷纷破产,税源枯竭。而士大夫阶层却家家户户富可敌国。
  所以有人戏说,明朝的灭亡,其实是穷死的,这个真的一点都不夸张。根子还在土地和税赋这两个方面。
  这帮不要逼脸的士绅阶层,自诩是社会的精英,朝廷的栋梁,满口空谈报国,可是一旦涉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瞬间就表现出极度贪婪和自私。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远东公司对这两个方面下手动刀,那双方的矛盾就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远东公司进入中原之初,之所以没有触动士绅阶层的核心利益,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为了社会的稳定。
  如果在这个时候与明朝传统的社会精英,也就是中原地方的官僚地主发生冲突,必然会遭到中原传统封建统治阶层的疯狂反扑。
  因为远东刚刚进入中原,还没有站稳脚跟取得民心的情况下,再加上中原各地的百姓对远东并不了解,若是各地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在中原各地煽动、鼓噪不明真相的百姓闹事,远东公司势必会陷入极端被动的境地。
  而且中原北方刚刚经历了连年的旱灾,各地流贼四起,很多地方败坏的极为严重。中原各地遍布着流民灾民、兵痞流贼、山匪水贼、地痞恶霸、土豪劣绅,一旦社会局势动荡,必然会变得糜烂不堪。
  如果在海外其他控制区发生这样混乱的局势,远东公司当然求之不得,正好趁此机会来一场血腥的镇压,利用远东军的刺刀就能在短时间解决问题。
  可是中原却不同,总不能让远东暴力机器对付同文同种的骨肉同胞吧。
  所以远东董事局委员会经过研究决定,暂时不与中原各地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发生冲突,而是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在不触动士绅阶层核心利益的情况下,稳定中原各地的社会局势,然后深入基层踏踏实实的从头做起。
  广泛的发动群众,为广大底层穷苦的百姓做实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百姓的认可,得到中原百姓的拥护,将中原的基层权力牢牢的抓在手中。
  与此同时,远东公司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以后,组织力量发动声势浩大的严打行动,不但可以有效的震慑中原传统封建统治阶层,还能取得天下百姓的民心。
  而且在严打的过程中,将社会的黑恶势力、官府的不良胥吏清扫一空,斩断士绅基层的爪牙和左膀右臂,进一步孤立他们,为接下来的土地、税法改革奠定基础。
  而另一方面,公司也不想采取太过极端的手段,用来对付中原的传统封建统治阶层。因为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实都是由传统的士大夫所继承发扬。
  至少在这个时代,若是消灭了所有的士绅阶层,华夏传统的文化必然会遭到一场浩劫。
  想要彻底的消灭儒家文化是不现实的,就算在现代中国,虽然整个社会充斥着西方社会的舶来品,但只要他是中国人,骨子里却依然深深的铭刻着儒家的传统价值观,血液里也依然流淌着儒家的传统观念。
  无论是政府高层在处理国际事务,还是普通百姓在处理社交问题,都被儒家的传统观念影响着,即便社会充斥着各种丑恶现象,可我们都在下意识的用儒家传统的思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衡量对错。
  其实儒家思想本身并没有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儒家文化都是这个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思想。只是因为时代变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儒家思想被传统的封建势力和皇权所利用。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就算杀光所有的读书人,烧毁所有的儒家书籍,砸碎所有的孔庙,也无法从根本上斩断儒家的血脉。
  远东公司当然深深的明白这一点,所谓堵不如疏,既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莫不如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让传承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清除糟粕,继续传承下去。
  毕竟儒家思想是最符合华夏民族的思想,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更加先进的思想来替代它,因为我们都是儒家的信徒,虽然很多人都不这么认为,但事实就是如此。


第1445章 中华共和国的版图
  除了中原地区,远东公司的印度、中南半岛、南洋、吕宋等海外控制区,发展速度也非常快,这几个控制区都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所以也是中原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安置地区。
  经过多年合理的规划,来自中原的众多移民不断的在这些地区定居,星罗棋布遍布着一座座村镇,炊烟袅袅升起,鸡犬听闻,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然而,在这些地区的另一边,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另外一番景象。无数来自中原的移民,不断蚕食挤压着当地人的生存空间。
  印度当地的各个土邦的老爷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把远东海外开发公司的各种苛捐杂税,都转嫁给他们治下的百姓,丝毫不顾及这些当地人的死活。
  大批印度当地百姓的生活暗无天日,还经常伴随着瘟疫、洪涝和饥荒,光是有记载的大面积饥荒和瘟疫就有几十次之多。
  远东海外开发公司还通过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不断在各个土邦国之间挑拨、制造矛盾,使得各个土邦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原本几百个印度土邦自治领,现在已经近一半都消失不见了。有的被别的土邦兼并,有的因为暴政和饥荒被治下的人民推翻,还有的被远东海外开发公司以莫须有的罪名收回。
  但是这些消失的土邦,统治者的财富,治下的土地和百姓,绝大部分都落到了海外开发公司的手中。然后慢慢的成为中原移民的安置点。
  原来遍布南洋各岛的一个个部落和王国,如今早就今非昔比,很多王国的土王权力被架空、暗杀,王国的土地也越来越小,最后干脆被南洋开发公司吞并。
  远东海外开发公司的在南洋海外控制区,实行的也是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当地的土著百姓纷纷被送进一座座死亡矿坑,一个个黑暗种植园,人口正在急剧的缩减。
  中南半岛就更简单了,暹罗、安南、真腊、缅甸和南掌等国的王室和上层统治阶级,都被远东军敢死军部队灭了,几个人口密集的地区,也被屠杀殆尽。
  所以远东海外开发公司在中南半岛的工作,和印度、南洋相比要简单的多。本地的百姓基本都被集中起来进行管理。
  在中原移民大规模来到中南半岛之前,他们都在一个个农场和种植园内劳动。随着中原移民的到来,中南半岛的当地百姓也逐步被迁走。
  除了上述地区,还有吕宋、朝鲜、日本、波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当地百姓,他们的命运也都差不多。
  他们失去了肥沃的土地,像牲口似的被海外开发公司的安保队员,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中被驱赶出去,然后踏上漫长艰辛的旅途,最后被成批成批的送进各个矿坑和种植园。
  当然,中原地区的大规模移民行动,还没有正式开始。今后十年远东公司才会逐年增加移民的规模,未来可能将会有数千万人离开中原,被送往远东各个海外控制区进行妥善安置。
  远东公司开发不久的南华州,发展速度正在逐年增长,沿海地区各个重要的矿区都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
  每年都有大批海外劳工被送到这里,包括印度、中亚、南洋和中南半岛为主,从去年开始,来自东欧和高加索地区的白人劳工也逐渐增多。
  未来公司对南华州的规划,主要以矿产资源和农牧业为主,所以公司并没有向南华州控制区大规模移民的打算。
  中华共和国版图,将包括中原、印度、中南半岛、吕宋、南洋、东欧的乌克兰、伏尔加河流域几个农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以及中东、中亚、西伯利亚、南华州等几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
  未来远东公司还将不断开疆扩土,南美、北美、中北美、非洲等地区也将是远东公司主要的开拓方向。
  当然,这些地区因为距离中华共和国比较遥远,未来也许会以殖民地或是中华联邦的形式存在,但是当地的人口都是华人为主体,并以华夏文化为主。
  就算以后中华共和国的国力衰弱,失去了这些海外的殖民地和中华联邦地区的影响力,使得这些地区相继独立,但这些地区依然是以华人为主体,传承的也是华夏的传统文化,属于华语区的国家政权。
  总之,今后的历史将会改变,未来华语将作为国际第一通用语言和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没有将华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通常也会将华语列为首门需要学习的第二语言,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远东公司建国以后,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对所有内部员工做出过承诺,允许他们在公司的帮助下去海外自主创业。
  为了防止现代科技的传播,公司的专家、技术人员不得申请离开公司自主创业。其实公司的技术流团体,还真没有一个人想离开的,毕竟在这个时代,离开了远东这块土壤,任他们有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做不成什么事情。
  另外,选择去海外自主创业的公司员工,只能在公司规定的地区进行选择,反正公司已经圈定的地区是没他们的份了。而且只允许他们从公司借贷物资,雇佣公司的外籍员工和远东军退伍老兵。
  远东将对他们实行技术封锁,只允许他们从公司进口工业制成品。他们也不得向任何国家和地区传播先进的科学概念,以及各种超越这个时代的理论和科技知识。
  他们决定离开公司的那一天起,将自动退出公司董事局,并不再享有公司的一切福利。但是他们在公司的产业,以及在海外开发公司的股份将得以保留,而且他们极其后代将永远拥有中华共和国的国籍。
  总之一句话,他们可以去海外自主创业,也可以得到公司的大力支援,但是离开了公司,远东对待他们和其他国家没什么两样,只能享受优惠待遇,能够得到公司扶持,但是却不能从公司带走任何领先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


第1446章 波兰备战
  春季的塔曼湾沿岸冰层已经逐渐褪去,海面上浮冰已经非常稀少。武士集团军近十万主力部队已经整装待发。
  去年里海舰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利用西部运输后勤补给线,将大批物资运抵塔曼湾沿岸地区,有力的保障了武士集团军即将发动的克里米亚战役。
  去年奥斯曼帝国特使专程赶到了北京,向远东公司表达了奥斯曼帝国的立场,一再警告可克里米亚汗国问题不容谈判,如果远东公司一意孤行,奥斯曼帝国必将做出激烈的反应。
  与此同时,大批奥斯曼帝国的十万精锐,也东进至波斯地区的西部边境,对波斯的远东军采取军事威压。
  驻守在波斯地区的四个海外师和四个敢死军师团,严守军委会的命令,对大兵压境的奥斯曼军队不作理会,但要随时注意他们的动静,随时听候军委会的命令。
  乌克兰基辅地区和南部的波斯相比,每年的春天都要晚上一些。西部战区司令部的各个主力部队也开始集结。其中四个主力骑兵师和部分蒙古预备役民兵旅,部署在了斯模棱斯克一线。
  今年即将发动的西进战役,远东军将分兵两路,南部是波兰方向,北部则是白俄罗斯方向。南北两个骑兵集团同时向西进攻,一路杀至华沙城下会师。
  他们的后方和两翼则是三十余个蒙古预备役民兵旅,在后面就是铺天盖地蝗虫般的蒙古游牧支队的无数蒙古牧民,呼啸着向西冲杀。
  可是对面的波兰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应有军事准备,因为波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葩政治制度,也就是贵族民主制,不但国王由贵族议会选举,而且未经议会同意和授权,国王不得擅自征召民团、征税,以及对外宣战或媾和。
  更奇葩的是自由否决权制度,贵族议会里只要一个议员反对,议案就无法成立的恶劣先例,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否决权。整个波兰贵族议会几百个议员,由此可见贵族议会在制定法律的时候,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其实波兰军队还是非常强悍的,波兰人对骑兵的运用及运动战颇有心得,与当时西方注重攻守城池的战法相比,波军的战术风格显得很豪放。
  波兰人借鉴了蒙古人的战术,更注重在野战环境下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轻骑兵的彪悍作风,很受欧洲其他军队的赞赏。
  波兰的步兵也不错。当时在数量相等的情况下,波兰步兵要强于土耳其步兵和俄国步兵。波兰步兵的勇猛也是很有名的,不管在官方记录还是民间野史中,他们还和轻骑兵一样是波兰军中纪律最严明的部队之一。
  1410年7月15日,在著名的格隆瓦尔德会战中,波兰立陶宛罗斯联军几乎全歼了条顿骑士团军。1454年,双方再战,史称十三年战争,到1466年骑士团彻底战败求和。
  1673年,波军在杨·索别斯基率领下进入土耳其属国摩尔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