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旁边的警卫员接连催促了几次,才把他从外面拉了进来。参谋长商明走了上来,帮着他扫掉了身上的雪,然后笑着道:“司令员,现在你就是再急也没有用,这雪不停,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祈求老天保佑,别再下雪啦。”
宋涛把大衣交给了身后的警卫员,坐在炉火的旁边,伸出已经冻僵的双手用炉火烤着。
“麻痹的,这场雪真不小啊。这还没到十二月份呢,气温就下降得这么快,那寒冬腊月还特么让不让人活了。”
商明为宋涛接了一杯热水,然后笑道:“其实其他地区虽然也有降雪,但都属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只有巴尔喀什湖周围的广大地区和漠北阿尔泰山东北部的大片草原,受灾情况最严重。从当地驻军的电报来看,各个驻军部队的情况也不太好。”
宋涛站了起来,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沙盘前,盯着两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摇了摇头道:“我记得巴尔喀什湖周围地区是西部兵团的最前沿了,那力的驻军部队和游牧支队不少吧。如果这雪要是再下几天的话,别说游牧支队的牛羊啊,就算是牧民和当地驻军都要面临危险。”
巴尔喀什湖位于亚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是世界第四长湖。它东西长约605公里,南北宽8至70公里,西部宽74千米,面积1。83万平方公里。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有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因为湖东西两部分有湖峡水道相连,所以在定义上是一个湖。
古为中国领土,19世纪中叶,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中国西境的3个大湖,包括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连同周围广大地区,共达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占为己有。
此次战役西北野战军的西进兵团的前锋部队,一路西进至巴尔喀什湖,并控制了巴尔喀什湖周围地区,才停下了脚步。
所以远东军西部兵团的大批部队都选择在巴尔喀什湖沿岸地区越冬。巴尔喀什湖周围也遍布着各个在次越冬的游牧支队,准备在明年春天继续西进至里海东岸地区。
这一次严重的“白灾”,也把附近的驻军部队和游牧支队,几乎一网打尽,西部兵团近三成的部队都被困在了灾区。
而且巴尔喀什湖沿岸地区,还建有几个大型的冬训营地,数万西部蒙古诸部的俘虏,已经在这几个营地里接受了两个多月的冬训。
那日图是一名准噶尔部的部落牧民,其实也就是一个小部落里的破落户,激励人早就死光了。每次和部落那颜出去打仗,仗着身体强壮,敢拼命,倒也能饥一顿饱一顿的过着苦逼的日子。
他自从被远东俘虏了以后,就开始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可是进了俘虏营没几天,竟然天天都能吃上了两顿饭,虽然每顿只能分到硬邦邦的粗面饼子,可是苦逼的那日图,长这么大还没有过天天吃两顿饭的时候呢。
有时候跟着出去干一些重活,还能分到一大碗羊肉汤、几条咸菜和管够了吃饼子。早知道来这里过这样的日子,那他还跑个屁啊。
让那日图赶到惊讶的是,这个远东部落的实力太强大了。部落的勇士手里居然拿着汉人的火器,而且身上穿的用的的东西,都非常的精贵,几乎每天都吃肉。
就算是他被抓到这里,都分了一套崭新的粗布衣服,还有帽子、鞋子、挎包和一个木质水壶。对他这样的草原上的苦逼牧民来说,这些东西他连见都没见过。
尤其是当他看到空中那一艘艘巨大神舟的时候,把他震撼的目瞪口呆。他和一帮草原上的穷苦牧民,都冲着那几艘巨大的神舟跪下,不断的朝拜。
在他们看来,这个远东的部落,就是伟大的长生天派来的使者,来拯救他们这样的苦逼牧民,让他们天天能吃到两顿饼子,让他们有新衣服穿。
第1020章 你们归老子管了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那日图开始在冬训营地进行地狱般的冬训。每天的训练极为繁重,清早睁开眼,刚起来就得去营地的外面跑五公里越野。
蒙古俘虏在规定的路线上咬着牙拼命的狂奔,旁边有很多骑着战马的教官在四处巡视,参训的蒙古俘虏想怎么跑随便,反正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早饭是不用想了,而且还得重跑一遍。
就算你想趁机逃出这里,也一样没人管你,但是跑出去就别想再回来了。当然,根本不会有人这么做,一个人想在草原上熬过几个月的冬天,那特么就是找死。
白天训练更是残酷,全天十个小时排得满满的,除了中午半个小时吃饭,剩下的时间就是各种走啊走,练啊练的,主要是队列和体能训练。晚上也不闲着还得学习汉语、背条令,以及全方位的政治思想教育。
训练他们的教官,一个个凶得很,训练中稍有一点错误,马上得挨收拾,轻者一顿喝骂踢打,若是再犯就是一顿鞭子,最狠的是饿一顿不让吃饭。
这帮草原上的苦逼,皮粗肉厚,脸皮更厚,挨顿骂,挨顿打真的不怎么当回事,可若是饿他们一顿,那可就要了亲命了。如今每天那可是三顿饭,顿顿还是粗粮,但是还能吃饱。
新部落还发给了他们成套的棉衣棉裤、帽子手套和棉鞋,每人还有一张毛毡和崭新得棉被铺盖。漠西蒙古地处偏僻,和漠南、漠北草原不同,因为频临中原,每年有大批的大明商人,通过互市和走私,会经常有大批的商队来到草原。
可是漠西蒙古这里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原始。游牧于天山南北的漠西蒙古诸部的底层苦逼牧民,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好东西啊。
那日图和其他蒙古苦逼相比,脑袋还算是灵光,所以两个多月的训练下来,各方面做的都不错,除了开始的时候挨了不少的打骂,后来基本就没有了。
他和其他的蒙古牧民一样,在冬训期间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就是政治思想教育了。诉苦大会、那颜批斗会等活动,那日图都参加了不少,每一次他浑身上下的血液,都几乎沸腾了。
那日图活了二十多年,头一次如此的激动。以前受了那么多的苦,从来都没有找过原因,可是现在他终于知道,他为什么受了这么多的苦,是那些贵族那颜对他们的剥削,才让他们过得如此的苦逼。
如果不是那些万恶的那颜贵族,他的家人也不会在白灾中被活活的饿死。他永远也忘不了,当时爹、娘和弟弟妹妹活生生的死在他的眼前的情景。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那日图和无数漠西蒙古的底层牧民,都有了脱胎换骨得变化,感觉自己推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不同以往的天地。
整个冬训营地得训练热情也格外高涨,虽然很苦很累,但是那日图和众多蒙古牧民,天天都非常积极的投入到辛苦的训练之中,并且积极参与远东公司开展的各种轰轰烈烈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感觉天天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但是两个多月的好日子还没过够呢,草原上突然接连下起了暴雪。那日图所在的冬训营地也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足足过膝深的积雪,让营地里的蒙古牧民,全都变得忧心忡忡了起来。
草原上最可怕的“白灾”来了,以往每次“白灾”的到来,都意味着部落里要饿死很多人,老人、孩子,甚至青壮都无法熬过这个漫长的严冬。
大批的牛羊马群也会被饿死、冻死,所以每到这个时候,部落里的底层苦逼牧民,都会无助的等待着长生天的眷顾,祈求能让他们活下来。但是他们的祈求,往往换来的是亲人和牛羊的相继死去,挨饿受冻也会时刻伴随着他们,直到春天的来临。
如今他们刚刚加入新部落,按照草原的规则,首先要饿死的就是他们。毕竟如此严重的“白灾”,即便新的部落再富足,也养不活他们这些人。
原本热闹的冬训营地变得沉寂了起来,所有参加冬训的蒙古牧民,天天都是满脸的忧虑,生怕断了他们伙食。吃了两个多月饱饭的他们,真的再也不想挨饿了。
看着屋外疯狂肆虐的“白毛风”,那日图又一次想起了那个他一直不愿意回忆的冬天,一场白灾让他眼睁睁的看着家人一个个饿死在他的面前。
正在一帮蒙古俘虏天天提心吊胆的时候,肆虐了三天的暴风雪终于停了下来。雪后的天空,格外的湛蓝,碧空如洗一般的纯净而美丽。
那日图和身边的人全都欢呼了起来,这场肆虐了三天的暴雪终于停了下来。如果再这么下上几天,营地里的人一个也别想活下来。
“呜……呜……”
突然,一阵刺耳的警报声传来,整个冬训营地的蒙古俘虏下意识的开始准备,那日图穿上了棉衣,戴上了棉帽子和手套,踩着过膝的积雪,费尽力气的来到了操场,按照平时他们出操时的队列整理好了队伍。
整个过程非常迅速,虽然操场上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但是两个多月严苛训练的成果,确实效果明显。原本一帮散漫的漠西蒙古的部落牧民,都具备了基本的组织纪律性。
一名身材粗壮的远东军军官,带领着百余名远东官兵来到了那日图他们支队的面前。满脸阴冷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声音无比宏亮地喊道:“老子叫巴根,你们支队现在归老子管了。我的要求不高,我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别特么找不自在,若是哪个敢偷懒,老子宰了他。”
那日图听了这位将军的喊声,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对面这个家伙他见过,就是他率领一帮勇士攻破了他所在的部落,当时这个家伙凶悍的很,很多部落的骑兵都已经下马投降了,可还是被这个家伙给杀了。
当时的情景,令那日图至今想起来,依然是心有余悸。
“好了,各单位马上去领物资,动作要快……都别特么墨迹……”
第1021章 雪地行军
或许巴根给人的感觉太凶悍了,所有人的动作部不自觉的快了不少。巴根身后都是预备役民兵旅的干部骨干,白灾来了,他也成了光杆司令,因为手下的民兵都被大雪困在了各自的部落,根本无法集结。
他接管了这个冬训支队,组建了救灾队伍。并迅速的构建了新的组织结构,民兵旅干部骨干直接承担起冬训支队大队长、中队长。原来支队的教官都转为副职,政工干部不变。
他们第一个任务,就是率领那日图他们一帮蒙古俘虏,拿着各种工具把通往附近的几个仓库的道路清理了出来,然后各单位开始依次领取各种物资。
那日图他们支队的任务很重,要在积雪深厚的草原上走很远的路,去几个较远的游牧支队救灾。所以他们领取的物资比较多,包括五份野战食品包,每份有两包共四块压缩饼干、一盒鲸肉罐头、一包榨菜、一包肉干和干菜组合包。
另外,每人还领到了一份野外行军包,一管防冻油脂,可以涂抹在脸上等露在外面的部位;一瓶二两装的高度白酒;几根动物脂肪油调制的寒区营养棒,在极寒天气的状态下食用,可以快速的增加热量。还有火柴、急救包、冻伤膏等寒区必备的装备。
因为现在草原雪后的气温,已经接近零下四十度,每个人还领取了一个羊毛头套和翻毛羊皮护腿,羊毛头套就是那种戴在头上只露出眼睛和嘴的保暖头套,再冷的天气都能防止脸部被冻伤。羊皮护腿就是裹在脚面以上,大腿以下的一块羔羊原皮,也是极寒天气的野外装备。
为了便于在齐膝深的雪地上行走,每人还配备了一双雪屐,也就是所谓的雪板鞋,也有叫“熊掌鞋”的。就是用一块木板,把皮绳固定在棉鞋上,可以将人体的重量分散在更大的区域,能够避免脚完全陷入雪中。穿着雪屐可以轻松的在积雪深厚的雪地越野。
那日图他们领取完了装备,然后穿戴整齐。又去马场牵出大批的战马和大批的雪橇。每四匹战马套上一个雪橇,再往雪橇上装满各种救灾物资。
这种雪橇是公司为北方部队装备的一种冬季的雪地装备,可以在雪地、冰面自由行走。采取钢制车架,木质车身,不但坚固耐用,而且科学的利用了现代力学的设计,可以装载更多的物资和装备,在北方的冬季任何环境里都能在雪原上,或是结冰的河面上极速奔驰。
他们还拿出一袋袋精饲料给战马好好的喂了一遍,这一路估计要走上好几天。一路都是积雪深厚的雪原,虽然蒙古马体力好,还耐酷寒,可是依然是一段极为艰辛的旅程。
经过一个小时的准备,各个救灾支队终于整装待发。在临走前,那日图他们又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午饭,大锅煮好的羊肉、各种肉罐头和热气腾腾的细面饼子,全都管够了吃,每人还分了一碗烈酒。
一帮蒙古苦逼看着一个个热气腾腾的行军锅,里面都是已经煮好的羊肉骨头。那日图眼睛当时就红了,这一顿饭吃完,撑得几乎都走不动道了。他不知道吃了多少羊肉,喝了多少碗油腻腻的羊杂汤,反正他这辈子第一次吃得这么过瘾。
特别是那一碗烈酒喝下肚子以后,喉咙下面一条都是火辣辣的,整个身子也都被暖暖的包裹住了,由里向外的赶到热乎。
虽然大家吃得很爽,但是大家心里清楚,这一次出去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他们深知草原冬天的可怕,在这样滴水成冰的天气里出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夜里,气温甚至能达到零下四五十度,简直就是玩命。
“嘀嘀……嘀嘀……”
随着一阵阵的哨音响起,那日图他们纷纷整理装束,然后赶着马车雪橇,艰难的向营区外走去。刚一出营区,原本热乎乎的身体,瞬间被呼啸而来的北风扫了个通透,那日图不由得打了个寒战。好在草原上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他们一路都在艰苦的跋涉,走了一会儿,就开始冒汗了。
几千人的队伍在白茫茫的雪原上穿行,几百辆马拉雪橇车循着前面队列踩出的脚印艰难的行进,无论人还是战马,全都经受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呼啸的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割着那日图的脸颊,抹在脸上的油脂早已干涸,羊毛头套和棉帽子的边沿布满了一层厚厚的寒霜。
虽然双脚穿着雪屐,可以让他轻松的在齐膝深的雪地里穿行,但是仅走了一天,他的双腿就像是灌了铅似的,几乎没有了感觉,只能机械的拖着双腿向前挪动。
如果没有两个多月的体能和越野训练,那日图可能早就摊在地上了。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可以在马背上长途行军十几天,可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走上一天,就算再强悍的部落勇士也扛不住。
这时,一个粗壮的身影从他的旁边急匆匆的走过,一边走一边大喊道:“都特么快点儿,这才走了一天,就特么熊了。真不知道你们都练什么了,一帮子窝囊废的玩意儿……”
那日图看着那个雄壮身板的家伙,他走了一天愣是屁事没有,而且尽是看他在队列前前后后的来回乱窜,大冷的天,这个家伙连帽子都不戴,光秃秃的脑袋瓜子上冒着腾腾的热气。他还不断的用宏亮的大嗓门喝骂大家。
“真不知道这个家伙是吃什么长大的,简直就是一头野兽!”
那日图腹诽了一句,深吸了口气,然后拿出酒瓶仰头喝了一口。辛辣的酒水烧灼着他的喉咙,原本冻僵了的身体,瞬间暖和了不少,身体也仿佛有了力气。
他揣好了酒壶,咬牙紧走了几步追上了队伍,顶着呼啸的寒风,低着头快速的向前走着。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大家都已经快要挺不住了,但是草原上的牧民,意志没得说,都咬着牙坚持着。
终于,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已经有些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了。此时的那日图,就像个行尸走肉,几乎失去了意识,随时都可能摔倒在雪地上。
“嘀嘀……嘀嘀……”
一阵急促的号声响起,所有人听到了这个悦耳的声音,全都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很多人干脆直接栽倒在齐膝高的雪地里,呼呼的喘着粗气,再也不想起来了。
第1022章 救灾
整个队伍东倒西歪的瘫在雪地上,大家累得根本不顾天寒地冻,躺在地上呼呼的喘着粗气。这一天下来,可要了亲命了,一个个都累傻了。
“都特么起来,想冻死啊……快点……都特么起来……”
巴根带着一帮民兵旅的干部骨干,连踢代打的吧他们从地上拎了起来,然后招呼大家马上扎帐篷、生活做饭。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躺在雪地上,现在天色已经黑了,气温达到了近零下四十度,大家浑身大汗淋漓,哪怕躺上一会儿,就都得被冻硬了,时间长了非点冻死不可。
那日图他们挣扎着从雪地上爬了起来,在各自中队长和大队长的带领下,从雪橇马车上卸下各种物资,在雪地上扎起了帐篷。
每个野战行军帐篷可以住二十人,搭建过程非常简单,只需几个人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搭建完毕。帐篷都是耐磨的帆布,内衬一层防寒的保温的塑料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