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他和乔海鹏聊了几句,就打量起会议室的陈设,发现对面的墙上竟然挂着一幅幕布,桌子的前面还摆着一台投影机。
正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又走进来几个人,李明回头一看,发现是空军部的李元聪和丁为国,还有兵工厂的张江和几个技术人员。
看到这样的场面,李明就更好奇了,难道空军要研制飞机了吗。不能这么早吧,他看了眼身边的乔海鹏,发现他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
高建国看到大家到齐了,就笑着道:“今天把大家叫来,是因为空军部最近研究出了一套关于未来空军作战的可行性报告,我简单的看了下,觉得很有想法。现在我们请空军部的同志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
李元聪推了旁边的丁为国一把,丁为国小脸通红的走了上去,这样的场合对他还是第一次,别看他平时屁话连篇的,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还真有些不适应。
但是他一不留神被李元聪推了出来,想再回去已经不可能了。他只好暗骂了一声李元聪暗算他,然后打开投影仪,硬着头皮为大家介绍起空军部的计划。
开始还有些磕磕绊绊的,没说几句就进入了状态,毕竟和大家熬了几个通宵,而且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他心里对这个计划认识的更深刻,什么东西都在心里面装着呢,所以介绍起空军部的计划也是非常的流畅。
李明听完了丁为国的讲解,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这个想法,三角翼飞机还可以这么用。但是李明更看重那个大飞艇的长远规划,一旦远东公司制造出大型飞艇,对部队的帮助可太大了。
不说别的,光是后勤补给就能解决战线漫长带来的难题,像轰炸、侦察、巡逻预警那更是了不得啊。一艘巨大的飞艇携带几十吨炸弹,李明想起来就感觉不寒而栗。
而且巨型飞艇的留空时间长,十几个小时都是小意思,行程几千公里,载重几十吨。李明越想兴奋,如果真的能制造出来巨大的飞艇,哪怕只有几艘,就能让军委会的战斗力提高几倍。
高建国首先开口说道:“看来空军部一直都没有闲着啊,说明你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空军部的这个大飞艇计划很有想法,不管这个计划能否施行,我们还是要表彰空军部为部队做出的贡献。老张,你也谈谈想法,看看空军部这个计划有多少可行性。”
张江苦笑道:“空军部他们昨天就去找我们了,这个大飞艇计划,弄的我们技术部的员一夜没睡,都聚在一起讨论这个计划书。三角翼飞机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解决导航的办法有很多,我们已经拿出了几个方案,留待以后慢慢研究。而且有的技术人员还提出了改造三角翼飞机的想法,方案都拿出来了几套。总之,这个计划绝对可行,这个以后再说。我们昨晚一直在讨论空军部提出的大飞艇计划。说实话,我们昨晚熬了一夜,各方面的资料也找了很多。唉……你们空军部算是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啊。”
李明想了下道:“大飞艇计划就这么难以实施吗?”
张江苦笑的摇了摇头道:“何止是难以实施啊,简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大家自从看了这份大飞艇计划,他们算是说什么也睡不着了。明知道这份计划困难重重,可还是反复论证了一宿。我们曾经也有过飞艇计划,但是真没敢想过研制这么大的飞艇,我们把飞艇一直定义在小型化的软式飞艇上,充其量就是在海参崴周围巡逻警戒的层面上,没想到小丁这么敢想,居然弄出了这样的一个数据。”
乔海鹏也感慨道:“如果真能实现这个设想,海军部也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就算是集中公司的所有资源,也是值得的。”
高建国皱着眉头道:“老张,这个计划都有哪些困难。”
听了高建国的话,张江说道:“1928年9月18日,著名的‘齐柏林伯爵’号飞艇首飞成功。长达236。6米,最大直径30。5米,高35米,相当于八九层的楼房建筑,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艇。
1929年8月8日,‘齐柏林伯爵’号载着16名乘客,从新泽西州的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出发,历时21天5小时31分、行程31400公里,完成飞艇史上首次环球飞行。1929年至1937年的8年间,这艘飞艇执行了590次飞行,包括144次越洋飞行(143次飞越大西洋,1次飞越太平洋),总计170万公里,安全运送旅客3万4千多人次。
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在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站着陆时,飞艇在离地面近百米的空中起火,这场灾难共造成艇上35人及地面上的1人丧生,61人生还,成为当时航空界最惨重的灾难之一。随后英、美也有多艘大型飞艇大都相继失事,此后飞艇的发展陷于停滞状态。巨型飞艇的时代宣告终结。
飞艇之所以退出历史的舞台,主要是因为飞艇所用的气态燃料要么太危险,要么太稀有:氢气,充足却危险;氦气,安全但稀少。最终,这类燃料输给了现代飞行器采用的石油。”
第226章 大飞艇计划(二)
张江说完看了眼大家,又接着道:“我说了这么多,大家对巨型硬式飞艇也应该大致有了些了解。飞艇相对于飞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无与伦比的滞空时间。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以小时为基本单位来计算的,而飞艇则是以天来计算。
虽然飞艇有着这样那样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不少。首先就是他受天气因素影响非常大,风雨雪雾天气都会为出航带来影响,而影响最大的则是风。巨型飞艇的体积大,对侧风比较敏感,难于操纵。
飞艇地面抛锚、系留的地面操作难度大。飞艇载重大量货物,单程运输卸货以后,需要等量的压舱物。飞艇大多是选用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所使用的发动机,其效率受限于飞艇的低航速而不能达到较高的效率值。
但以上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现在主要的问题有那么几个,首先是艇身的设计工作,浮力体、机翼、机身、尾翼、推进系统等一体化设计技术。这一点虽然麻烦,但是我们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资料库里对于飞艇资料相当全面,所以这个问题倒是最好解决。
其次就是动力的选择,我们肯定没有能力新设计一款发动机,来作为飞艇的动力系统。但是我们在俄军仓库里弄到了大量卡玛斯备用发动机,包括卡玛斯V…8型柴油发动机:10。85升欧I型用于4×4(240马力)和6×6(260马力)底盘,11。76升欧II型功率360马力这几种。这几款发动机经过适当改造,都可以成为飞艇的动力系统。
下面我要说的是我们研制巨型飞艇遇到的最大困难。那就是飞艇的燃料气体的选择,如果选择氢气,不光大家无法满意,就算是我都不能同意。氢气易燃这个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安全隐患绝对不能让它出现。
但是问题来了,氦气是极具重要工业价值的稀有气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全球大多数的氦气都是从大型天然气井中提取,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天然气氦气含量高达0。22%…0。26%,虽然库页岛的天然气含氦的标准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估计问题不大。
虽然提取氦气在技术上我们没有问题,但是以我们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形成那么大的生产规模。巨型飞艇所需要的氦气,是以几万立方米来计算的,这才是我们研制巨型飞艇最大的难题。”
张江的话顿时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如果没有足够的氦气,巨型飞艇根本无从谈起。大家都沉默了,一时间都没有了主意。
李明想了下道:“如果使用氢气,依靠我们自己生产的话,能否满足巨型飞艇的需要?”
张江点了点头道:“氢气工业制法比较简单,方法也很多,如果使用氢气当然没有问题。只是氢气的缺点很多,安全储藏和运输并不容易,它重量轻难捉摸、扩散速度快,需低温液化,会导致阀门堵塞并形成不必要的压力。”
李明想了下道:“那我们换个思路,从解决氢气安全性入手,在技术上对氢气储存入手进行研究,是否有希望消除这个隐患。”
张江摇了摇头道:“我们没把握,这个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谁也不敢打这个包票。”
高建国说道:“这样吧,老张你们回去先着手进行设计,把其他的问题都解决了,然后在集中力量研究气体燃料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像空军部说的那样,设计一艘小型的飞艇,让空军部先行训练,从中积累一些经验,反正小型飞艇以后也要搞,大家一步一步慢慢来嘛。”
等兵工厂的人走了以后,李元聪和丁为国都变得无精打采,看来他们对自己提出的大飞艇计划都丧失了信心。
高建国安慰道:“没关系,你们不要灰心,不行我们就发展氢气飞艇,人家齐柏林飞艇飞了那么长时间,不也是屁事没有嘛。何况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还能比他们差吗。你们先回去,继续完善你们的计划。”
张江回到兵工厂,马上召集技术部的人员,布置了大量的工作,组成了公关小组,对巨型硬式飞艇的各项技术难关加以攻克。
其实也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很多东西技术部的资料库里都有很多,现在他们的难关不是技术,而是把他们掌握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还有就是巨型飞艇需要的材料是海量的,包括框架、外蒙步、气囊,反正他们从现代社会带来的资源肯定是不够。
这次大飞艇计划对远东公司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张江知道仅凭兵工厂单独完成这项计划那是天方夜谭,所以他拿着空军部的计划,直接去了科委。
一帮科委的老家伙看了计划也很受触动,科技工作者的劲头要是上来,那是谁也挡不住啊。他们二话没说就把公司各部门的领导和技术部门的负责人都找了来。
公司技术人员一连开了几天的会,虽然他们都认识到了飞艇的价值,但是意见却并不统一,很多人认为这项工程可以搞,但不是现在,可以在公司基础工业有了一定基础的时候再启动这个项目。
还有人认为飞艇只是过渡的科技产物,最后还是要回到飞机航空业的方向上来,现在搞飞艇不光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还会影响以后公司对飞机产业的投入,还是要以飞机航空业作为发展方向。
科委副主任刘贺对这个计划是最支持的,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空军部的这个计划很有前瞻性,大家可能认为这项计划只有军事价值,那大家就错了。我认为这项计划对我们远东公司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甚至相当于我们在现代社会搞的那个大飞机计划。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坐船去马尼拉要多久。如果我们有了飞艇速度至少提高5倍以上,航程就更不用说了,以后我们甚至可以坐着巨型飞艇飞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当然,巨型飞艇的研制对我们公司是一项艰巨的考验,甚至会耗费大量的资源,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搞,就算是搞一万年也要把它搞出来。”
科委和公司的技术人员,聚在一起争论了几天,双方僵持不下,就把官司打到了董事局的几个常务董事那里。这帮知识分子要求召开董事局全体董事大会,对大飞艇计划进行表决。
公司董事局的几个常务董事对这件事非常重视,马上召集了董事局委员会的所有委员,研究筹备公司的第一次全体董事大会,对大飞艇计划进行表决。
高建国和李明也是摇头苦笑,没想到空军部的一个计划,竟然惹出来了这么大的事。公司自从来到这个时空,通过董事会全体董事表决一项计划这还是第一次。
公司办公厅组建了董事大会的筹备委员会,将空军部的大飞艇计划编印成两千多份,发到了公司所有员工的手中,并在一处空置的钢结构厂房中布置了会场。
科委持各种意见的老家伙,深入公司各个技术部门,寻找一些和他们持相同理念的专家技术人员,现在已经逐渐形成了三种声音。
一个是绝对支持的这个大飞艇计划,另一个是坚决反对的,还有一种是支持这个计划,但是主张缓几年,等公司的基础工业达到一定规模再去着手研发。
经过筹备委员会的统计,他们也相应的做了一份全体董事大会表决方案,就是把公司的这三种意见分别拿出来,供全体董事投票表决。
在投票表决前,持三种意见的各方将派出一个代表,他们各有三十分钟的时间来陈述他们的论点,争取取得更多的董事支持。
十几天后公司全体员工都聚集到董事大会的现场,就连远在济州岛和东方镇的员工,都只留下少数几个人值班,其余人全都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整个钢结构厂房里摆满了长条椅子,这次的主角是全体董事,董事局的几位常委也都坐在了下面,会场前面放着几张桌子,桌前站着几个筹备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还摆着一个票箱。
三个不同的团体则是坐在了会场的前排,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个区域。这些天他们都在业余时间研究策略,争取在发言陈诉论点的时候,能打动更多的董事支持他们。
现在的形式,稳进派占据上风,他们都同意搞飞艇,但是不主张现在搞,这也代表了公司绝大多数员工的想法,所以稳进派占据了绝大多数。
支持这个计划的激进派,因为得到了军委会绝大多数干部战士的支持,所以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他们表示了支持。
反对这个计划的狂想派,则是人员最少,但是其中不乏李铁熊等几个唯武器论的主导者,这些天他们四处宣扬他们的观念,倒是也拉了一些人,但是和其它两派相比就势孤力单了。
第227章 想要回到老家看一眼
整个会场的前排,激进派和狂想派已经有些剑拔弩张了,幸亏他们之间坐着的是稳进派,这才多少缓和了些气氛,因为稳进派是他们双方都在积极争取的阵营。
两方人马彼此间还是不断的交锋,一道道锐利的眼神,相互交错碰撞。坐在中间的稳进派都感觉到头上的刀光剑影,让他们浑身这个不自在啊。
李明、宋涛和军委会的一帮兵痞坐在一起,看着会场前方的气氛,都是嘿嘿直笑。
“哥们,我估计今天还是稳进派会占上风,激进派的观点不符合公司稳步发展的方针,狂想派就是一群不切合实际的中二,按他们的想法,现在就应该打进沈阳,呵呵……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也不管打完了怎么办。”
李明看了宋涛一眼,满脸惊奇的道:“我们小宋什么时候也关心起正事儿了,你今天没扯淡,我怎么觉得好像不是你呢。”
旁边一帮兵痞听了嘿嘿的笑了起来。宋涛被李明说得有些不乐意了。
“难道我在你们眼中就是这个印象?”
他说完就看向了周围的人,大家都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而且还是很肯定的样子,这把宋涛气的啊。
“你们……你们还是不了解我,我对小事儿当然不关心了,但这件事是关系到我们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的大事,喂喂……你们怎么都走了,你们听我说完啊……”
还没等他讲完呢,身边已经快没人了,他一把拉住站起来的李明急道:“大哥,你们什么意思,我就不能说点正经事……”
李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兄弟,病还是得治,药不能停……”
这时,办公厅副主任乔韩声拿着话筒,对着下面喊道:“现在请我们各个代表上前面抽取发言的前后顺序,确定顺序了以后,各位代表就可以发言陈述了。”
三个代表陆续走上前,开始抽取发言顺序,结果狂想派抽到了第一轮,激进派排到了最后。狂想派发言的代表是李子雄,他满脸悲愤的站在大家的面前,冲着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开始了他深情并茂的演说。
李子雄对公司有些人居然选择研发落后的飞艇,感到很悲愤。他始终认为未来的天空,飞机才是主宰,以公司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把发展飞机工业作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尽情的描述着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对公司有些人落后的观念感到捶胸顿足。
最后,李子雄几乎声泪俱下地喊道:“同志们啊,我认为公司现在的方针政策太保守,中原的百姓正在遭受煎熬,辽东的人民也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而我们在干什么呢,闷头呆在这个屁大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不去收复沈阳,占领整个辽东,甚至整个外东北,然后挥师中原。以我们的实力,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谁也阻挡不了我们征服世界的步伐。”
他的发言足有四十分钟,但是并没有什么人回应,只是几个狂想派的骨干热烈的鼓掌,然后满脸悲愤的站起来,挨个和李子雄握手拥抱,弄的跟最后一课似的。
宋涛碰了李明一下,笑着道:“北极熊是一点儿没变啊,典型的狂想症。”
李明也笑了下道:“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