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东南亚-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又是达沃!阿方索心惊肉跳。达沃市位于棉兰老岛东南角,反政府武装经常滋事,两年前一度沦陷,差点燃起席卷整个棉兰老岛的烈火,后幸得花旗国海军支援,才勉强镇压成功。昨天又出现数百名武装分子袭击镇外一座警所,数十名警察受困。当地军事指挥官墨菲旅长闻报亲率两个营步兵和直属装甲连驰援,随后展开追击。闻报当时阿方索并未放在心上,棉兰老岛的剿匪故事每年总上演那么几次,家常便饭。谁知武装分子有备而来,精心策划,诱使墨菲部上钩。更可怕的是,沉寂一年多的反政府武装,竟积攒下如此深厚力量,人数之多装备之精良,完全有实力一次吞下政府军两个营。
  知兵者最清楚,十则围之。以墨菲部1200人推算可知武装分子的数量——没一万也有八九千。
  完了,完了。
  阿方索哀叹,心疼的不是墨菲部,而是渐行渐远的航母编队和现代化战机。内战吞金兽出笼,20多亿花旗元转眼烧掉,化作灰炽……


第359章 棉兰烈火
  雨后的天空清朗。天空,一架黑鹰直升机盘旋飞舞。机舱边缘,重机枪手操纵外悬的重机枪疯狂向茂密的树林倾泻弹药,打出一道道火链,左右甩动着,无情收割生命,摧残万物。
  地面,热带植被茂密,人影幢幢,触目所及或是热兵器射击产生的闪光、青烟;或是装甲车和直升机的残骸冒出的滚滚浓烟;又或是爆炸腾起的黑色蘑菇云团。
  过去的两天里,菲国政府军深入摩伊组织的根据地不幸中伏,双方随即打成一团,战况胶着。经过数十小时的血战,政府军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最后的三百人退缩一处地形复杂的热带雨林稳住阵脚,并顽强熬到援军出现。
  8架“休伊”运输直升机从西面缓缓靠近,在战场外围降低高度,放下绳梯。顺着绳梯,一名名全副武装的政府军士兵鱼贯而下,猫腰快速进入树林。
  墨菲旅惨遭屠戮,总统下令达沃市守军不惜代价支援,同时抽调一支特种兵部队,由最精锐的第252直升机中队接应投送到战场。
  第252直升机中队表现出色,接到国防部长命令,反应快,集结快,一天之内,从中部岛屿的军镇宿务转场到达沃市,在达沃市装上102名特种兵,然后精准实施机降,对武装分子造成很大的威胁。
  “妈的,都挺尸了吗?炮击,给我炸死他们!”
  摩伊指挥官干纳兰通过步话机催促炮兵营营长。
  步话机另一头传来声嘶力竭的回应:“将军,黑鹰凶猛,炮兵营折损过半,无法炮击……”
  干纳兰抬头寻找空中那架令人恐惧的杀神,恶狠狠咒骂了一句。
  “努尔上校,快点干掉讨厌的苍蝇!”
  此刻的努尔仿佛猎人附体,正专心致志于与黑鹰的单挑,根本没收到上司的命令。
  努尔是大秦国罗兴族支援摩伊组织的“志愿军”之一,两年前受军情七处派遣,秘赴棉兰老岛。与其它“志愿军”战士一样,努尔精通一样军事技能——善于使用前卫单兵防空导弹。因此被干纳兰委任为防空导弹营营长。昨天一仗,正是他指挥部下击落政府军的两架“休伊”侦察直升机,表现可圈可点。
  但是复制昨日的辉煌非常困难,政府军派来的这架“黑鹰”加装了干扰系统,导致前卫1单兵导弹屡屡脱锁,勉强发射出去的一枚导弹只击中红外诱饵。
  努尔自觉失职,又愧又怒,亲自扛着防空导弹钻入树林追踪“黑鹰”。
  与足球场上的跑位大同小异,绝杀的背后凝聚着灵感与运气。努尔的直觉与经验为他赢得了一次良机。如他所愿,黑鹰闯入从他角度出发的一片开阔视野之中。
  努尔大喜,黑鹰悬停射击,尾部正对着他,毫无防备。
  该出手时就出手。
  短短十秒内,瞄准,锁定,扣发,一气呵成。导弹喷火出鞘,斜冲苍穹,直奔目标。
  努尔紧张地盯着目标,期待最赏心悦目的焰火绽放于蓝天之下。
  偏偏天意弄人,眼看黑鹰在劫难逃,不知从哪又射来一枚防空导弹。
  糟糕!蠢驴!努尔脸上的期待之色被一股愤怒情绪覆盖。由于采用红外制导,前卫1防空导弹最忌讳朝同一方向两弹连发,寻热导弹的智能极低,认死理,哪儿温度最高朝哪儿撞。
  果然,努尔先发射的导弹被后发追上,在击中敌机之前轰然粉身碎骨。
  黑鹰踉跄着从烟团中冲出,受惊不小,又是释放红外诱饵,又是高速机动。
  努尔的肠子都悔青了,只注重武器的数量,忽略了通讯器材的重要性,想起在大秦国时,每一个防空小组都佩戴耳麦,互通实时信息,极具效率。
  功亏一篑。不过,两发导弹还是取得了意外效果。“黑鹰”鬼门关前走一回,小命是留下了,胆魄却丧失殆尽。匆匆转了半圈,胡乱喷射数百发子弹,黑鹰拉高离开,扔下包围圈中的陆军同僚。
  黑鹰的离开,地面的政府军顿时面临钢铁火雨的洗礼。迫击炮炮弹,107火箭弹,再度活跃,炸得他们无法抬头。尤其空降的特种部队,受到重点关注,干纳兰将军甚至调动了十数挺皮卡高射机枪围追堵截他们。
  摩伊武装终究业余,没能拦住敌人的援军,让两支政府军部队汇合。干纳兰气得大骂,包围圈中的两百余残兵弹尽粮绝,只是凭仗着火山岩的地利负隅顽抗着,覆灭在即,关键时刻漏了数十名菲军精锐进去,前面的攻势无疑白费了。
  政府军残军占据的阵地让进攻者胆寒。那是一处火山熔岩地貌,赤红的巨石突兀而起,交错而立,构筑成天然的防守屏障。布置伏击战役时,干纳兰注意到了这块奇葩地形,也派出了一个300名士兵驻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守军营长贪功,眼看同袍痛宰政府军,头脑一发热就忘记身上所负之责,放弃阵地抢功劳去了,结果这块怪石嶙峋的荒芜之地给政府军残军提供了苟延残喘的空间,并消耗了干纳兰百余名部下的性命。
  火山岩坚固异常,能打坦克的40火甚至咬不动,大口径机枪更是如挠痒痒。
  数十名政府军特种兵的加入,浇灭了干纳兰发动总攻的欲望。
  “反坦克导弹,上!”
  干纳兰麾下有一支可观的反坦克导弹力量,装备大量的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昨天的伏击战斗,他们创下傲人战绩,一举击毁政府军12辆装甲车,全歼墨菲旅直属装甲连。
  红箭73属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性能落后,难以对抗先进坦克,但是侍候菲律宾的古董级铁甲绰绰有余,顺便客串些打碉堡和据点的活。菲律宾战场再度赋予了它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蓬勃的生命力。
  红箭73弹重略超11公斤,适合单兵作战,通常以班排为单位,每班8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携带4枚,用于攻击500米至3000米之间的目标。
  之前的激战炸倒了大片树木,为红箭73扫清了射界。一个红箭73小组进入射击阵地。士兵们忙碌着捣鼓反坦克导弹,十数分钟过去,四枚反坦克导弹战斗状态就绪。
  干纳兰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况,敌人藏身于巨石后,枪口从石头缝隙中伸出,几乎全是短点射,奉命佯攻的“弯刀连”短时间内倒下了十数名士兵。
  特种兵就是凶悍,射击强度稀疏,但精度惊人,枪抢见血。
  11点钟方向的一个火力点引起了努尔的注意,那是一挺轻机枪,躲匿于一个天然地堡里,肆无忌惮地扫射,操控机枪的战士经验丰富,三两发的短点射,枪法又刁又狠。
  “轰掉它!”
  干纳兰恶狠狠一吼,挥手直指着对方的轻机枪阵地。
  应命的是一名连级军官,他亲自操作反坦克导弹直瞄目标。
  嗤!
  导弹发射,喷火飞行,白烟滚滚。
  轰!
  正中地堡,威力恐怖。火光浓烟处,无数碎石漫天激射。在干纳兰的望远镜里,隐隐还能分辨冲天而起的气浪浪尖翻滚着一支扭曲的枪管。
  干得好!
  扬眉吐气。
  “英勇无敌的战士们,给我轰,全部轰掉!”干纳兰为找到克制敌人的方法而振奋。
  又一枚导弹出鞘,击中一块巨石,巨石应声碎裂,以爆炸中心为半径,十数米范围里,充斥着高速的石块流,血肉之躯遇着皆亡。两名政府军特种兵瞬间血肉模糊。
  “英雄连,准备突击!”
  干纳兰想一鼓作气吃掉最后一股残兵败将,结束战斗。
  “将军,等等,”参谋长格巴尔进谏,“丧家之犬不足为患,他们,”格巴尔指着包围圈中的敌军阵地,“他们最大的价值在于吸引更多的政府军士兵出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战果。”
  干纳兰挠着光秃秃的头顶,咧着嘴笑,“妈的,差点忘了这一茬。哈斯旅与塔赫旅那边有什么情况?”
  格巴尔说:“他们潜伏得很好,就等大鱼吞诱饵。”
  大鱼,来自达沃市。按常理,向来轻视摩伊组织的菲军绝不会坐视墨菲部的覆灭,达沃市驻军必定分兵前来营救。
  摩伊组织蓄谋已久,蛰伏一年多为的是今天的爆发。策划二次达沃战役的主要负责人是参谋长格巴尔,格巴尔曾经在大秦国训练营进修半年,战术修养与见识提高了好几个层次。此番的诱敌深入、围点打援和乘胜追击的连环计正是由他一手策划。
  第一招诱敌深入已使出,溅起鲜血无数。第二招围点打援接踵而来,由兵力最雄厚的两支劲旅埋伏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完成。打援,关系到第三招的顺利施展,按他的计划,哈斯旅与塔赫旅务必击溃重创达沃市出援的政府军,而后换上政府军军服尾随混入达沃市,与随后的主力内外合击,一举攻占达沃市。
  俩人正说着,通讯兵气喘吁吁送来一份电报。哈斯旅长发来的,达沃市外,伏击战打响,摩伊三千兵拦腰痛击政府军的两千援军。
  “哈斯旅长请求防空兵支援。”第二名通讯兵很快送来另一份电报。
  干纳兰皱起眉头,“我不是拨了100枚反直升机地雷给他了吗?”
  除此之外,哈斯旅还拥有一个单兵防空导弹连,足以应付政府军的直升机,毕竟菲律宾政府军在棉兰老岛部署的空军力量有限。
  格巴尔笑道:“哈斯旅长很聪明,懂得鼓舞士气。”
  干纳兰一愣,继而开窍,“妈的,狗娘养的居然耍我。好,如他所愿,回电,主力驰援中!”
  达沃市外,摩伊哈斯旅官兵们听说主力正赶来,士气大振……
  马尼拉距离棉兰老岛千里之遥,但是在棉兰老岛熊熊燃烧的战火感染到了马尼拉。棉兰局势急速恶化,摩伊组织通电全球独立,成立摩洛王国,新政府号召岛内居民对菲律宾占领军开战。
  根据高空侦察反馈的信息,反政府武装组织了上万名士兵进攻当地驻军,来势汹汹,而政府军缺乏准备,伤亡惨重,墨菲旅长与所部官兵魂断疆场,紧接着另一位旅长多明尼哥少将在前往支援途中也中伏殉国,麾下2200名官兵各自为战,溃败在即。
  棉兰老岛南部有两个重镇,达沃与三宝颜,菲律宾106步兵师一分为二,一东一西布防,其中106师师部驻扎达沃市,拥兵6000余人。两天来,达沃守军两战损失过半,形势严峻。达沃一旦失守,棉兰告急,进而威胁到整个菲律宾。
  深夜,马尼拉罕有地进入宵禁状态,气氛紧张。街头街尾与各处路口,布满荷枪实弹的军警;装甲车停在路边,枕戈待旦;军车或装满士兵,或装满物资鱼贯而过,向海军码头集结。
  总统府,灯火通明。阿基诺内阁成员汇聚一堂。
  “全军补发了欠薪,其中第111步兵师与25装甲营预支三个月薪酬。两支部队的前锋营300名官兵今夜装船,明早离港,预计后天午时可登陆达沃市。”
  国防部长阿方索的声音,他口中的第111步兵师与25装甲营正是此次支援棉兰老岛的部队。
  “能否具体些?到底需要多少预算?”
  财政部部长费迪南德举手提问。
  阿方索望一眼总统,得到的是询问的目光。都关心钱粮问题,菲律宾贫穷,政府连续二十多年财政赤字,债台高筑,突如其来的内战给本已拮据的财政雪上加霜,严重困扰着当政者。
  阿方索硬着头皮,说:“保守估计15亿花旗元。”
  什么?!
  惊愣一片高官。那是打仗吗,根本是烧钱。
  阿方索耸耸肩膀,解释:“军队调动、采购弹药医药等作战物资、运输费用、发放薪酬、战死负伤官兵的抚恤金,还有战机军舰战车的油耗以及零配件损耗更换等等,样样要钱。此番不同以往,摩伊组织势大,平叛难度超乎我们的想像,到目前为止,仅仅是抚恤金和医疗费用,按我的估算已经高达5000万花旗元。15亿只是三个月的预算,如果战火旷日持久,费用还将节节攀高。”
  还有一样阿方索选择性遗漏了,那就是达沃市毁于战火的重建费用。根据战情发展态势看,他认为是大概率事件。
  财政部长满脸愁容,以菲律宾的国力,怎能同时应对两场战争?上半年的南洋战役已经榨尽了国库,为此不得不冻结全国公务员三个的工资。现在莫说让他拿出15亿花旗元,哪怕是1美元都能把他难倒。
  数度犹豫,终于鼓起勇气,他说:“我建议改变地平线计划,将总统秘密基金转作平叛使用。”
  所谓的地平线计划,实质就是菲律宾的掠夺梦与强军梦的结合体,利用开采海底油气资源所得的一部份收入为军队购买先进装备,如战机战舰等等,再以先进装备进军南洋掠夺更多的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虽然阿基诺有此打算,真到作决定时,内心还是充满痛苦,为失去航母遗憾,为到了嘴边又飞走的巨额回扣心疼。
  涉及到老大的发财大计,其余部长纷纷装傻充愣,明哲保身。
  费迪南德身在其位,只能谋其政,说完,眼巴巴看着总统,心里直嘀咕,老大咋犯糊涂了?救火得分主次先后,南洋舰队属远火,顶多伤皮毛,叛军则是体内病毒,致命!反正已经从秘密基金中拨付军队的薪酬了,一万是挪用,百万也是挪用,送佛送到西,做事总得有始有终吧?
  一时间,总统府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气氛诡异。
  敲门声。众人循声望去,总统秘书陈显南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
  “电报。”陈显南走到总统身边,低声说道。
  在场众人立刻明白是达沃106师发来的。摩伊组织破坏了有线电话网络和移动基站,甚至干扰卫星信号,前线与首都只能通过无线电联系。
  阿基诺接过文件夹,打开,眉头瞬间出现一个川字。
  经过半天激战,多明尼哥旅溃败,散兵游勇逃回市内,反政府武装穿上政府军军服混杂其中,攻破了守军的防线,市内大乱,106师师部受袭,师长玛格西诺中将负伤。
  战报仿佛砸到阿基诺头上的大棒,将他砸醒,生疼生疼的,让他意识到存亡危机。他环视会议桌的与会者,最后停留在费迪南德身上,“我接受你的意见,明天一早向国会提出改变秘密基金的用途,调拨20亿花旗元补充国库,不过,这笔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用于平叛上。谁若敢从中截留,无论官职,无论出身,一律以战时条例处理!”
  接着,他看向阿方索,“命令宿务空军211直升机中队,两小时内务必就绪,连夜将陆战队第3旅1营运至达沃市!告诉弗洛尔将军,我不要听困难,明天12前点若是未完成任务,等着上军事法庭。”
  急了,动真格了。海军陆战队第3旅1营原本计划在明天早上8点装船,傍晚赶到达沃港的,总统一下子提前了8个小时,改用空运方式,罔顾空军的直升机状态和夜间飞行的危险性。上帝保佑弗洛尔将军吧,总统当他是反应神速的花旗军了,恐怕第3旅1营那边正鸡飞狗跳……
  怨不得阿基诺乱下命令,前线势如累卵,危在旦夕。反政府武装熟悉达沃市布防情况,一刀直插106步兵师的心脏——师部。
  达沃市是叛乱的重灾区,防守严密,师部更是重中之重。
  地势上,师部所在乃上世纪殖民时期山姆大叔修建的一座教堂,以教堂为中心,修筑了大量坚固的立体防御工事,堡垒林立;兵力上,齐装满员的警卫营,500人之多;火力上,部署三挺重机枪、两挺高射机枪和两门迫击炮。
  够厉害的,按说易守难攻。老天偏偏与106师开了个玩笑,出援的费迪南德旅溃散而回,混乱之中,费旅长的专车直闯师部大门,未等卫兵反应过来,那辆吉普车轰然剧爆。爆炸威力匪夷所思,师部大门被夷为平地,百米半径内,无一幸存者,在门前严阵以待的警卫营一连,连同两挺重机枪眨眼间灰飞湮灭。
  反政府武装差点一举攻陷师部,幸亏布防在后的两挺高射机枪及时开火,击退他们的攻势,才保住师长大人的性命。
  可随后一幕令守军肝胆碎裂,武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