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终南)-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军的防御设施都是面对河滩修筑,此时徐晃从他们的背后杀至,加之又刚好是袁军士兵辛苦了一夜刚刚倒头睡觉的时候,可想而知场面会有多么的混乱。

徐晃手持两把长柄的宽刃大斧,一马当先地冲在前面,遇到拦路的袁军。兜头便是一记开瓢斧,一时之间根本无人能够阻拦。

袁军主将高平刚刚睡下,忽然听到营地外人呼马嘶,急忙抄起一柄长锤出了大帐,直奔徐晃而来。

徐晃借着微露的晨曦,看到有个身材高大的家伙挥动长锤要来砸自己的马头,急忙将右手中的长斧猛地掷了出去,结果便听到“哎呀”一声惨叫,然后就没有了动静。

徐晃杀得更加起劲,冲入敌营之内如同虎入羊群。再无人敢上前阻拦。

营地里乱起来的时候,李孚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混乱吓得手足无措。正在这时,随他一同出城的小将郝昭披挂整齐的冲到李孚面前,然后大声喊道:“大人,快快随我前去营寨东南角的弓弩营稳住军心,否则大军威矣!”

李孚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主意,见到郝昭前来救援,哪里还有话说,只会拼命的点头。然后跟在郝昭身后一口气逃到了弓弩营内。

“李大人亲自过来压阵啦!只不过是小股敌军前来骚扰,大家莫要惊慌!这边的兄弟们立即将营地里的笨重器械搬运到这里,临时构筑一道拒马防线;那边的兄弟赶紧将弓弩上弦,待会不论见到任何人朝这边涌过来。都往死里射,不许任何人靠近我们的营盘!”

原本有些混乱的弓弩营,在郝昭的安抚下很快平静下来,士兵们按照郝昭的临时指挥。紧急构筑起一道防线,然后手持弓弩缩在营地之内,不许任何人靠近。包括己方逃命过来的士兵。

杀至中军的徐晃,忽然接到手下报告,说在营地的东南角遇到了袁军的顽强抵抗,约莫有近千袁兵借助于营寨的掩护,不停地向外发射弓矢,使人无法靠近。

徐晃立即驱马赶制营地东南角,然后在朝霞中看到了一位身材高大的将领正有条不紊的指挥着营寨内的士兵进行防守。

“里面的兄弟听着,吾乃虎贲中郎将刘世仁公子麾下偏将徐公明,你们已经被困在了汾水东岸!若是此时本将命令手下发射火箭,你们就会被活活烧死在营内。兵势如此,人力难为。公子一向仁慈,只要你们放下兵刃,本将保证不伤你们其中一人!”

徐晃向偏据一角的这股袁军喊话,不想多造杀孽。

“徐公明,莫要说大话吓人,你倒是让手下发射火箭看看!我们的身后便是汾水,我已让兄弟们打湿了衣服和被褥,你若舍得让骑兵靠近放箭,我就让你的手下有来无回!”

郝昭隔着营寨向徐晃喊话,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

徐晃对于营内年轻小将的沉着机智很是钦佩,于是又说:“敢问营内说话的是何人?今日徐某受教了!”

“某乃太原郝伯道,今日让尔等偷袭得手,不过是小小失误而已,来日郝某一定加倍奉还!”

徐晃闻听此言,不怒反喜,立即率军撤离此地,并于次日夜间安然返回了龙山大营。

刘和听说徐晃在汾水东岸获得大胜,自然非常开心,正欲赏赐徐晃,结果徐晃却对刘和说道:“公子,末将在那敌营之中发现了一位上将之才,若是能将此子收服,必能助您一臂之力!”

“哦,小小晋阳竟然还有此等人物?说来听听!”

“此人名叫郝伯道,乃太原本地人氏,年纪约莫二十出头,现在袁军营内做个小头领。”

“郝伯道?难道是他!”

刘和心头一动,想起了历史上那位仅凭一千士兵便能守住陈仓,抵御敌军数万大军将近一个月猛攻的牛人。

可不是牛人咋滴,能让诸葛孔明几万大军吃瘪的牛人,历史上还真没有几个呢!

第二二五章马城在望

刘和对于徐晃在汾水东岸没有跟郝昭硬拼的做法很是认可,觉得徐晃果然有成长为大将的潜质,懂得取舍和进退之道。郝昭虽然令刘和很是眼馋,但现在显然不是捉人的时机,所以刘和听过之后也就算了,并未将精力放在此人身上。

虽然没有干涉徐晃这几日的行动,但刘和一直关注着徐晃的进展,暗中让田畴每日都向他报告徐晃的动作,并且与郭嘉和赵云等人分析徐晃的每一步部署到底有什么样的动机和意图。

一开始,徐晃让士兵上山砍伐松枝制作简易火把,立即就把众人的好奇心给吊了起来。刘和给徐晃下的命令是寻歼汾水岸边的袁军,徐晃却反其道而行,竟然命令士兵上山砍树,这实在是出乎了众人的预料。

后来,徐晃逐次增兵,在夜间前往晋阳城下惊扰守城的袁军,刘和就独自琢磨徐晃这么做的用意,得出的结论是徐晃还未找到城外袁军的踪迹,因此才要通过这种打草惊蛇的办法引诱城外的那支伏兵现身。

但是,郭嘉却不同意刘和的这个观点,认为徐晃这么做是想麻痹袁军,使他们坚信幽州骑兵必然会选择从汾水西岸渡河。

事后据徐晃本人的解释,当时他在晋阳城外连续两夜扰敌,确实是想让高干通知城外的伏兵,好让城外隐藏的伏兵做好伏击准备,实际上却是一种麻痹敌军的做法。

刘和自讨无趣,于是又问徐晃他是怎么知道袁军是在汾水东岸那一片地带设伏的,因为徐晃派出去的哨骑似乎并未渡河侦察。

徐晃很实在的告诉刘和,他根本就不知道城外袁军的具体伏击地点,所以他不惜绕到汾水很上游的地方,然后一寸一寸地搜查过来。在徐晃看来,虽然这种地毯式的搜寻比较费力,但却能保证最大可能的发现敌踪。以免出现了疏忽和失误。

刘和听完之后,由衷地感到名将果然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就看徐晃为了这次任务所动的脑筋,一般人早就被他给绕懵了。

徐晃这边刚刚投效刘和,便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一举让刘和的众多手下刮目相看。反观高干那边,却是一片心惊胆颤和愁云惨淡。

五千出城设伏的步兵,被徐晃一次偷袭便杀伤了两千多人,除了弓弩营基本上囫囵的返回了晋阳城,其他的几营都是损失惨重。彻底报废。更加令城中诸人上火的是高平竟然被徐晃掷出的一斧削掉了半边脖子,当场就丧命在汾水岸边。

若非小将郝昭临危不惧,指挥若定,这次出城伏击刘和的五千袁军只怕损失更加惨重,李孚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两说。

不过令城中袁军觉得意外的是,刘和在取得了这场反伏击的胜利之后,依然没有离开晋阳的打算,似乎一直就在图谋后勤补给充足的晋阳城。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刘和把来去如风的近万幽州骑兵驻扎在龙山以西。这让高干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如今他已经获悉界休一带南匈奴人的悲惨下场,所以对于刘和的狠辣无情有了充分的认识。

高干估摸前往高柳报讯的快马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如果颜良和文丑听招呼。就该赶紧率领大军返回并州,争取在并州境内将刘和围死,然后一举解决了这个大祸害。

相对于拿下高柳和班氏等城池,毫无疑问解决刘和以及他麾下这支最为精锐的骑兵。才是最大的一份功劳。

高干在汾水东岸伏击刘和的计划虽然破产,但刘和竟然不知死活的将主意打到晋阳城头上,不趁着这个空档时间赶紧跑路。倒也省去了高干继续派兵出城迟滞刘和的行军。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面,高干便躲在晋阳城内当起了缩头乌龟,对城外连日搦战的徐晃和李蒙等人视而不见,任凭他们在外面羞辱和骂娘,就是据城死守不出。

时间又过去五日,高干收到颜良和文丑传回的急报,得知围攻高柳的主力部队已经火速撤回并州,如今大军已经赶至阳曲,三日之后便可抵达晋阳城下。

高干获悉这个情报的时候,刘和派出去的细作也传回了情报,不仅报告了颜良和文丑军的大概位置,还向刘和报告了高柳、北平邑和班氏三城至今依然未曾被袁军突破的好消息。

只要袁军未曾攻入代郡,那么刘和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后勤装备基地就依然安全无虞,这让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对于挫败袁绍、公孙瓒和公孙度几路势力联手攻打幽州更加的有信心。

既然颜良和文丑已经被顺利“牵”回了并州,刘和于是不再滞留龙山,立即下令全军在当日夜间按照既定的行军路线向西河郡全速转移。当初从界休押解数百名南匈奴俘虏前往襄陵城的五百骑兵已经完成了任务,并于三日之前就赶至龙山与主力汇合,所以刘和的兵力并未分散。

为了迷惑高干,刘和留下了大量从南匈奴人哪里掠来的大件破烂,使得整个营盘在大军悄悄撤走之后看不出什么变化。刘和还让慕容平殿后,率领五百轻骑藏在营地内按时按灶坑起火,制造大军人员未减,顿顿生火做饭的假象。

等到三日之后颜良和文丑终于率军返回晋阳城下时,刘和已经一口气跑出了四百多里,进入了定襄郡境内。如果不是因为照顾蔡邕父女和随行的一群文士,以幽州骑兵的疾行速度,只怕都要跑到云中郡去了。

颜良和文丑回援晋阳的第二日,便率领两万精锐步兵出城来战刘和,结果却发现龙山脚下只剩下一座空空的营盘,幽州骑兵早就不见了影踪。

慕容平在前一天夜里已经率领断后的五百骑兵安全撤离,如今按照田畴一路上留下的暗号和标记追赶主力部队,就算遇到小股的鲜卑人,也无法拦下他们。

实际上,慕容平在追赶大部队的一路上根本就没有遇到任何威胁,因为沿路上所有的牛鬼蛇神早就被赵云、张郃、徐晃、李蒙、牵招和田畴等将领率领的狩猎小队杀破了胆,这些乱七八糟的游牧部落要么没命的逃往北方,要么渡过黄河流窜到了河西羌人的地盘,总之是头也不敢回的从定襄和云中郡撤走了。

颜良和文丑扑了一个空之后,自然是非常的恼怒和纳闷,于是急忙派出大量的探马疯狂搜索刘和下落,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袁军之中有人猜测刘和可能是害怕了颜良和文丑,所以率领大军沿着来时的道路退回到河东境内;也有人推测刘和如今可能率领部下躲进了界山一带,只等颜良和文丑再度率军北上时,就会冲出来攻打晋阳。还有人推测刘和可能借道西河向北方大漠而去,准备穿越漠南的大片草原返回幽州。

不管如何猜测,反正颜良和文丑这回真是白忙活了一场,就算他们现在立即率军北上再度攻打高柳,也给高柳守军留出了足够补充兵力和后勤补给的难得喘息机会。

军师逢纪建议颜良和文丑索性不要去管刘和的下落,趁着刘和还未返回幽州之际,赶紧率军偷袭井陉关,从并州直插冀州后背,先协助袁绍一举夺下冀州被卢植所把控的三郡再说。

围攻高柳迟迟未果的颜良,已经被徐荣搞怕了,他实在不想再跟徐荣在高柳城下磨磨唧唧,所以采纳了逢纪的意见,率领一万精悍步兵抄山中小道直扑井陉关而去。

文丑则率领剩余的一万五千多士兵前往雁门郡紧邻高柳的白登城,防范幽州方面的反扑。

经过五日疾行,慕容平在弹汗山的南麓追上了刘和率领的主力部队。大军稍事休整,立即顺着歠仇水向东而行,又过了一日,终于看到了边塞重镇马城那高耸坚硬的城墙。

近万士兵望着远处的马城城墙,一片欢呼雀跃,打马狂奔的劲头更足。

马城之上负责瞭望和警戒的士兵,忽见西北方一片浑黄的尘土滚滚而来,赶紧向城内的最高长官刘惠报告。刘惠闻讯大惊,急忙登上城头眺望。如今幽州三路受敌,防守高柳的将士伤亡严重,马城方面刚刚挤出两千人马紧急驰援高柳,若是此时北方的恶邻再来进犯,本就岌岌可危的西北防线很有可能彻底崩溃,而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刘惠都不敢去想象。

“传我号令,各门守军全部进入战斗状态,随时抗击来犯之敌!”刘惠果断下令,脸上毫无惧色。

不怪刘惠看不清远处的大军是友非敌,这个年代可没有望远镜这种高档的观察工具,所以隔着十数里时,肉眼所见到只是密匝匝一大片奔腾的骑士,根本无法辨别敌我。

待那擎旗的骑兵将那面绣着“劉”字的大旗打到距离马城还有一里之地时,城头的守军忽然楞了一地,他们面面相觑,实在搞不懂这支声势浩大的骑兵居然打出了一面刘字大旗。

等到近万大军终于在城外一里处汇合完毕时,城头的守军已经欢呼着冲下城头,打开了城门前来迎接率军回援的大公子。

中军帅旗之下,刘和看着出城相迎的刘惠和城中大小官吏,意气风发地大喊了一声:“幽州,我刘世仁回来啦!”

ps:感谢书友“笑对疯人院”和“羽飘雪雨”的持续打赏,感谢书友“笑对疯人院”和“一万一万年”的月票支持!

第二二六章形势紧迫

刘和与留守马城的忠诚下属刘惠相见之后,少不得一番情真意切的相互问候。因为城外人多口杂,所以很多话暂时不便多问多说,刘和只是让众多手下跟刘惠打个照面,便立即率军入城。

骑马走在干净整洁的城内主道上时,刘和有种恍惚的感觉。

三年前,他曾穿着普通士兵的军服在这条道路上巡逻,也曾在城门口边一丝不苟的站岗,还曾与道路两旁的商铺老板们一起喝点小酒,说点荤腥不忌的笑话,再吃个铜炉火锅什么的。

那时候的马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原本惊慌失措准备迁徙的城中百姓,听说太傅的儿子前来守城,于是安下心来,积极的参与到了战后各项秩序的恢复,终于使得马城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便恢复了盎然的生机。

想一想当初自己来到马城干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大扫除”,刘和的嘴角就翘了起来。现在看来,留在马城主政的刘惠,分明是继承了自己的做法,把城内拾掇的干净清爽,让人看上去很是舒心悦目。

坐在马车中的蔡琰,好奇地挑起车帘,不时东张西望,丝毫不顾及维持自己的淑女形象。

“爹爹,马城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呢!”蔡琰兴奋地对同乘一车的蔡邕说道。

“哦?你倒是说说看,你想象中的马城是个什么样子?”向来疼爱女儿的大学士,一脸饶有兴趣的看着女儿。

“女儿想象中的马城,一片肃杀阴冷,城头燃放着狼烟,城内的居民战战兢兢度日如年,道路上不时会有疾行的探马来回传递着战报……”

到底是大汉第一才女,就连幻想起来都像作画一样,很有立体感。

蔡邕捋着颌下的胡须。慢条斯理地说:“大汉多数边塞城池,都像昭姬描述的那般,可这马城不同啊!此城当年乃是你那夫君亲自镇守,自从鲜卑酋长轲比能在马城大败之后,这几年此地再也没有胡人敢来侵犯,城中的百姓自然不会栖栖遑遑的过日子了。”

“爹爹,休要取笑女儿!人家还未拜堂成亲,哪里来的夫君!”蔡琰拽着蔡邕的袖子,一副不依不饶的娇羞模样。

“也快啦!等到了蓟城,见过太傅大人。你们就该拜堂成亲了。”

蔡琰摇头,有些忧虑地说:“如今三路大军进犯幽州,蓟城岌岌可危,太傅大人哪里还有心思顾忌这些事情。”

蔡邕一脸的笃定,自信满满的说:“这你就不明白了吧!只要世仁安然返回幽州,公孙瓒之流败亡的时间很快就要来到,他们是奈何不了蓟城的。”

蔡琰撇嘴,不信老爹的这些鬼话。

“小瞧你爹了不是!老夫学贯古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近来我夜观天象,发现幽州上空紫薇显现,这分明是帝王出幽州的吉兆。了不得啊!”

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古时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所以命宫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蔡邕博学多才,不仅是当时的大文豪。大书法家,也好辞章、数术和天文,既然他说紫微星降临幽州。那还真不会有假。

马城本就是边塞屯兵重镇,虽然一下子涌进来了近万骑兵,但却秩序井然,一点也不显得拥挤逼仄,所有的士兵都有营房可以居住,所有的战马也有整洁干爽的圈厩可供容纳。

随刘和北上幽州的文士,被刘惠安顿在了城中最大的一家客栈之内,蔡邕父女二人则被安顿在刘和当初下榻的那座小院之中,刘和本人则被刘惠请进了军营里面。

“公子,请恕卑职招待不周,如今幽州形势紧迫,作战乃是第一要务,因此我只好把办公的地方搬进军营,这样便于调动和指挥部队,也安全一些。”刘惠向刘和解释为何在军营之中办公的原因。

刘和摆手说:“子惠先生不必跟我客套,若非幽州形势紧迫,我也不会冒着风险紧急返回。幽州的形势一路上我也有所掌握,但一些深层的东西不便在情报中体现,所以总是觉得不够全面深刻,还请先生给我述说一二。”

刘惠看了看刘和身边的郭嘉、田畴等人,欲言又止。

“呵呵,差点忘了向先生介绍奉孝和子泰了。”刘和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然后将郭嘉和田畴的过往经历向刘惠做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