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璟,这事儿发生在我的营区,凭什么由你调查,难道我贾似道就没权力自个儿调查不成!”

    杨璟瞥了他一眼,毫不掩饰眼中的鄙夷,朝贾似道反驳道:“督军大人不是怀疑是我那恶蛟所为么?既然督军心存质疑,本殿自然要查清楚真相,还督军大人一个说法,若督军大人执意要调查,也不是不可以,本殿即刻发出奏本,让官家排下专人来调查也便罢了,只是耽误了行军,你我都要受问责!”

    “本殿新领大军,经验有限,小事还能做主,但大战略上,终究是督军大人在把持,若官家怪罪下来,本殿倒是无所谓,就是不知道督军大人能不能应付官家的怒火了。。。”

    杨璟如此一说,贾似道终于脸皮抽搐,心中却是气得肺都要炸了,发泄一般朝身后的将领们瞪了一眼,才压低声音朝杨璟叫板道。

    “好!杨侯爷果真好霸气,咱们且走着瞧!”

    贾似道丢下这么一句狠话,便拂袖而去,临行之前还不忘朝身边的亲兵道。

    “人死为大,入土为安,把这些枉死的弟兄给抬回去,都好生安葬,抚恤军属,本督军自会为他们求个好名声!”

    亲兵们听得此言,知道贾似道要暂避杨璟锋芒,但好歹没有爆发冲突,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便纷纷上前要去搬尸。

    然而这个时候,杨璟却大喝一声道:“且慢来!本殿还未查明真相之前,谁都不准动这些尸体!”

 第七百四十四章 争夺军权调查纵火

    杨璟只身归来,却未见那头如影随形的恶蛟,在场之人都该想到,杨璟要么已经降服恶蛟,要么就已经将之斩杀了!无论是哪一种,都足见杨璟的实力有多么的强大!

    人总是患得患失的,早先因为有了恶蛟的助势而士气大振,随后又忌惮恶蛟所带来的恐惧,恨不得杨璟马上将这恶蛟给处理了。

    如今杨璟身边没有了恶蛟,他们却又觉得遗憾和可惜,也实在是难以伺候。

    但他们也都知道,杨璟为了这条恶蛟,想必是付出了不少代价的,身为主帅,被这种情势所逼迫,不得不抛弃身边最为强势的助力,杨璟的蕴怒,他们也都能够感觉到。

    或许正是因此,贾似道也没敢再胡来,见得杨璟如此,只好暂避锋芒,打算息事宁人了。

    可杨璟眼下却喝住了这些人!

    杨璟好歹是主帅,若不遵军法军令,主帅真要砍你脑袋,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了!

    贾似道自然是不怕杨璟,他乃是监军,职权就是用来监察和制约杨璟的。

    可当杨璟此时开口,贾似道的脸色也有些难看起来,朝杨璟道:“杨侯爷,弟兄们可都遭罪了一夜,你要调查兀自调查便罢了,这些兄弟就放回去歇息了吧。”

    杨璟却笑了笑,朝贾似道说:“这营房发生火灾,国舅言之凿凿,已经确认是人为纵火,自然要调查清楚,还诸位弟兄一个清白,若诸位回去了,嫌疑反而更大,国舅以为如何?”

    贾似道顿时语塞,彼时他也只是为了栽赃到恶蛟的头上,才下了并非意外失火的定论,如今却让杨璟拿捏到这一点,还将之称为人为纵火。

    这人为纵火,自然是人干的,恶蛟可不是人,他们这些匆忙忙想要离开的人,自然就成了嫌疑犯,因为张长陵等人连何时起火都不清楚,直到灭了火才过来的!

    事到如今,贾似道也很清楚,杨璟若不调查清楚,这件事是如何都不可能会放过他们,当即朝杨璟道:“侯爷想怎么个查法?”

    贾似道如此一说,杨璟不置可否地呵了一声,而后朝张长陵下令道:“国舅爷乃是南军总督,金枝玉叶,要紧得很,竟然有人敢纵火,妄图伤害国舅爷,本殿又岂能坐视!”

    “尔等对国舅都是崇敬备至的,相信你们是如何都不会陷害国舅,本殿也相信尔等的清白,为了洗脱嫌疑,只能委屈尔等了。”

    杨璟如此一说,贾似道也不由心头一冷,其他人脸色顿时发白,而杨璟果真朝张长陵道。

    “带诸位将军下去歇息,另行安置,没有查清楚案子之前,将军们就不必回营了!”

    杨璟如此一说,众人也不由一片哗然!

    这些将领可都是南征大军里头的中坚力量,一直被贾似道说掌控着,如今杨璟将他们变相收监,软禁起来,这军中事务又该如何措置!

    “侯爷,这么做未免有些不妥,他们都是军中将校,平日里需要处置军务,不是我不相信侯爷的能力,只是这案子调查起来,难免费时耗力,三天五日只怕是要拖延耽搁了,将这些弟兄们都拘起来,军务又该如何措置?”

    贾似道也慌了,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倚仗,没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他这个监军还不得让杨璟玩得团团转?

    虽然监军的权柄很大,但若没有军中实权校尉和参将的支持,让主帅压得死死的,他这个监军还有什么意义?

    杨璟自然听得出贾似道的紧张,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国舅不必担心,这些弟兄涉及到国舅受刺的案子,这可是大案,若不查清楚,只怕国舅也寝食难安,诸位弟兄若就这么走了,谁都有嫌疑,便是国舅放心,本殿却再也不放心用他们了,试问谁敢用嫌疑不清的人来领兵打仗?”

    杨璟说得滴水不漏,贾似道也是脸色铁青,一时半会儿竟然想不出应对之言,而杨璟则继续抢白道。

    “国舅爷放心,本殿查案的能力还是可以的,给我几天时间,相信案子就能真相大白了,当然了,若诸位将军能够多加配合,时间上自是缩短很多的,甚至于很大程度上,诸位将军是否坦诚,决定了这案子的调查时日,诸位可明白?”

    这些个将校早先不敢主动请缨,跟着贾似道去斩杀恶蛟,如今

    出了事又想溜之大吉,想想便知道是何种货色,哪里受得了杨璟如此暗示,当即纷纷表示要配合调查。

    连他们自己都表态了,贾似道也就不好再替他们说项求情,只能在心里暗骂这些人没脑子,让杨璟三言两语就给吓住了!

    “既然弟兄们都这么配合,本督也不好说些什么了,诸位兄弟安心配合查案子,军务便暂时交给老夫去担着吧。”

    贾似道轻叹一声,如是说道。

    然而杨璟却摇头道:“国舅爷今夜差点命丧火场,眼下一身狼藉,该当好生休养,军务便交给张长陵吧,他也是老将,对军务比在场各位都熟悉,为了大局着想,国舅爷应该能理解吧?”

    “什么?”贾似道不由惊愕,本以为杨璟拿捏这些将领,只是为了给他好看,没想到杨璟打的竟然是这个主意!

    他杨璟虽然威望很高,军士对他又敬又畏,可军士到底只是听命行事,在管理层中,杨璟也便只有张长陵这么一个死忠亲信,起码在决策上,他是无法与贾似道抗衡的。

    虽然看着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但杨璟在管理层里可是势单力孤的,原来他想趁着这个机会,扫除这些中坚将校,为自己安插势力!

    “想得倒美!”贾似道心中也是愤怒到冷笑,杨璟竟然敢借着此事跟他争权,简直就是不知所谓!

    “老夫深受皇恩,自该为官家分忧,身为监军,自然要多担待这些军务,杨侯爷就不需多操心了。”

    贾似道说得很冷漠,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姿态,可杨璟却和煦一笑,朝贾似道回答说。

    “如果我没记的话,国舅爷身为总督,职权乃是督察军将,管的是人,而军中一应事务该由我这个总节制来统筹调配,管的是事,军中事务,该由我这个主帅来承担吧?除非国舅爷认为杨某这个主帅不称职,向官家上了折子,官家扯掉我这个主帅,否则这件事还是本殿说了算数的吧?”

    “你...你很好!”贾似道听得杨璟说到这个份上,哪里还敢强词夺理,这是大宋军事制度的压制,若换了其他主帅,他完全可以一手遮天,可杨璟跟他不对付,墨守成规,用这些规矩来争辩,却又合情合理!

    若是其他人担任主帅,谁人不知这些规矩都是死的,官家让贾似道来监军,事实上就是让贾似道来主持大局,这种不成文的官场规矩,谁敢不遵守?

    可惜他碰上了杨璟,别人或许认为贾似道如日中天,都想着巴结,可杨璟却知道他贾似道迟早会变成奸佞,还是早早把他摁下去的好!

    贾似道为之气结,只能拂袖而去,杨璟让人将这些将校都给收监了,便让张长陵挑选信得过的人来分摊军务,安抚诸军将士。

    除了这些贾似道亲信将校之外,军中还有不少保持中立的将领,不管他们是一心想要打仗,还是蒙混了事,他们都不想掺和进来。

    杨璟对此自然是无所谓的,可贾似道却容不得他们对自己不敬,所以平日里对这些中立将校也没有什么好脸色,无论是后勤补给还是武备兵丁,这些将校都没拿过什么好处,对贾似道早已怀恨在心。

    如今杨璟将这些将校都拘了起来,空出不少肥缺,中立派也开始倒向杨璟,张长陵当了副帅之后,心理定位一直没有转变过来,今夜终于重新找回了当年的王霸之气,眼下也就毫不客气了。

    他那些老兄弟都是信得过的,而且都是当年端平入洛的主力,个个都是主战的得力干将,张长陵一直苦于无法给他们好处,眼下便将那些个实权肥缺都交给了老弟兄们!

    当然了,这是在战时的临时安置,大宋的军制对将领制约很大,谁在什么位置,该干什么事,都有着死规定,即便杨璟将那些将校拘起来,也不可能大范围更改兵部和枢密院的任命,只是权宜之计,暂时署理罢了。

    可即便是暂时署理,也足以让杨璟和张长陵收买人心了,因为眼下才开始行军到三分之一的路程,距离打仗还有不少时日,而这种战争也不可能三天两日就打完,这么长的时间里,谁敢说署理的不会变成正主?

    人员的安插自然有张长陵和李彧等人去操心,杨璟送走这些人之后,终于可以安心下来查案子了。

    这两起案子虽然看着关联很大,而且贾似道乃是幕后指使的嫌疑也很大,但杨璟却认为,这是两起独立的案子,或者说起码要独立调查。

    因为无论从作案方式,还是作案手法,都截然不同,便是张长陵等人早先考虑的作案动机,也经不起推敲。

    若贾似道是为了坐实隔离营案,将罪责推到恶蛟的头上,牺牲十几个军士的性命,借此来压制和排挤杨璟,那么也太过拙劣了。

    贾似道如此精明老辣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表现得如此肆无忌惮,虽然他被权势熏昏了头脑,有些自我膨胀,可谓一家独大,但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

    他明知道杨璟的破案能力连官家都非常的肯定,甚至早先专门设立了折狱郎这个官衔,放眼整个朝廷,便只有杨璟拥有这样的殊荣,试问贾似道又怎么可能设下如此粗陋的布局?

    可如果不是贾似道,他为何又要刻意掩盖?他到底想要掩盖些什么?

    整个救火过程之中,贾似道这边就没传出过什么动静,一直在封锁消息,军士严阵以待,水桶甚至于水龙都备好了,如何看都是贾似道在故意放火啊!

    杨璟扫视着营区,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七百四十五章 火场勘查发现细作

    杨璟在营区巡视观察了几遍,很快就找到了破案的思路。

    虽然在贾似道面前言之凿凿,杨璟心中对这案子也已经有了大体的推测,但推测终究是推测,想要证明是人为纵火,就必须找到相关的证据。

    洪州濒临彭蠡湖,夜里倒也不是很干燥,只是这夏季酷热无风,想要找出起火点,却有些不太容易。

    若是有风,便能够从焚烧的严重程度以及火势蔓延的方向等,反推出起火点,对起火点进行调查,应该能够确认是否人为纵火。

    可今夜无风,营区大火烈烈,又被军士扑灭,灭火过程之中人数众多不说,还用到了火龙这种器械,现场痕迹早就被破坏得一干二净,想要找出起火点或许不难,可贾似道有心掩盖,杨璟也没指望能够从起火点调查到什么。

    杨璟扫视了一圈,便登上了营区外头的箭楼,此时天色已经亮了,借着晨光,杨璟俯瞰整个营区,很快便找到了起火点的大体位置。

    到了起火点之后,情况果真如杨璟所想,若是有木头之类的东西,他还能够从木头的燃烧情况,推断出一些有勘查价值的东西,可营区都是帐篷,外头的寨栅和拒马之类的东西没任何法医价值,烧了也就烧了,一了百了。

    火场调查是痕迹调查员的工作,杨璟对此也只是大体了解,想要细致入微的调查,耗时耗力不说,结论上还不一定有所帮助,杨璟便暂时放弃了火场的调查,目标转向了那些尸体。

    李准和宋伯仁几个已经将隔离营区的口供都拿过来,与杨璟见面叙旧之后,便开始辅佐杨璟调查案子。

    虽然他们没有宋风雅这么得心应手,但好歹跟着宋慈不短时日,又深谙杨璟的调查思路,熟悉杨璟的调查方式,当即分头检查那些烧死的尸体。

    这些尸体表面焦黑,皮开肉绽,呲牙咧嘴,露出黄白色的裂痕,渗着脂肪和血水,与灰烬混合,又被灭火的军士用水浇过,简直惨不忍睹。

    杨璟让他们撬开死者的嘴巴,查看里头的烟灰,确认这些都是生前死亡的痕迹,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活活被烧死的。

    加上他们的肢体形态,抵御火烧的挣扎状态等等,只消粗通刑狱断案,都能够看得出来,调查结果与军中仵作填写的尸格,并没有太大的出入。

    张长陵也已经让人去排查这些人的身份,很快就将报告卷宗送到了杨璟的手里。

    这份卷宗也没有太大的出入,毕竟这些人都是贾似道的亲兵,贾似道有心掩盖,自然做得滴水不漏。

    可杨璟终究还是看出了问题来!

    这些死者都是军士,身上都有刺青,但有两具尸体上的刺青,却引起了杨璟的关注!

    宋人喜欢称军士为贼配军,对军士很是看不起,就是因为军士脖颈上手上甚至是脸上,会刺字。

    有的是在身上刺上“指挥”二字,也有些直接将营团的番号刺上去,算是一种身份识别。

    但这种刺青可跟江湖绿林人士的刺青不同,似浪子燕青之类的风流人物,会在身上刺大团锦鲤鲜花之类的刺青,而军士被刺字那是情非得已,没有谁愿意往身上刺这些东西。

    毕竟古人受礼法教化,所谓身体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毁之,军士只是为了识别身份,才刺了字。

    可这两具尸体上面除了某某营的刺字之外,胸前竟然还有刺青,这种刺青可就跟纹身差不多了!

    若是宋人的纹身刺青,图案上也是有讲究的,比如适才提到的燕青,身上便是锦鲤和花团等等,都有着吉祥寓意或者是自己认为是命运图腾之类的东西。

    而这两具尸体的身上,刺的却是豺狼和鹰隼!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差别,通常也表现在他们信仰的图腾上面,农耕民族,尤其是宋朝这样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国度,便是要纹身,也会纹绣一些比较贵气或者温和的东西,花鸟鱼虫神兽灵物等等。

    而游牧民族的信仰比较原生态,刺上去的图腾也就往原生态的方向靠近,借着这两个刺青,杨璟已经初步能够断定,这两个人并非宋人!

    在后世,能够利用基因技术等等手段和方法,来确定不明尸体的人种等等情况,可在古代,没有这样的手段,单凭身材骨架脸型轮廓手脚长短之类的元素,很难确定人种。

    杨璟也不敢说百分百确定他们就是外族人,可这也至少是个线索,给杨璟提供了一个方向。

    在杨璟的叮嘱之下,李准等人开始有意搜集相关方面的线索,这一番查找之后,果真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这两位死者虽然都是宋军的装扮,但他们的脖颈上带着一些兽牙,牙齿的磨损程度也很严重!

    宋人虽然也有数不清的穷人,但军士们整体上来说,日子还是购得不的。

    由于饮食结构不同,游牧民族经常吃肉食,牙齿的磨损程度自然要严重一些。

    而且宋人早早就明了牙刷,便是寻常人家,没钱买牙刷,也会用杨柳枝之类的东西来清洁牙齿,至于牙膏牙盐之类的东西,在宋朝也只是寻常物件,如果穿越客想要凭借明牙刷牙膏来制霸天下,展商业帝国,还是提早死了这条心。

    而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人,生性豪迈,生活环境和条件比不得宋人这般优渥,刷牙什么的,自然也就成了奢望。

    结合他们佩戴的兽牙和牙齿的状况等等因素,杨璟已经可以确认,这两个人不一定就是自己推测的蒙古人,但绝不是宋人的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