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蚪侥戏狡铰胰チ耍

    从忠勇伯爵到靖西侯,这其中的意味那是再明显不过了,一个只是表彰忠勇,以示恩宠,而另一个却是实打实的领兵总统!

    虽然仍旧有贾似道作为监军,死死控住了杨璟,让他无法随心所欲,这十万禁军与其说在杨璟的手中,倒不如说是在贾似道这个监军的手中。

    可朝堂之人只要眼睛不瞎,都应该知道,杨璟非但重新得到了重用,而且还进入了实权核心之中!

    于是又有人传出消息,说是朝会之前,董槐便已经用迎接亲王的待遇来迎接杨璟,官家要给瑞国公主和杨璟赐婚的消息,也渐渐进入了议论的话题之中。

    朝臣们又开始往忠勇伯爵府跑,不对,眼下不再是忠勇伯爵府,而是靖西侯府了!

    只是杨璟一如往常,闭门谢客,只是招待了徐佛和董槐等一些熟识的人,而贾似道让人送去家宴的拜帖,竟然让杨璟给回绝了,这就有些让人玩味了!

    杨璟也知道贾似道的心思,更清楚这些朝臣的意图,只是他本来就不擅长政治,干脆不要去碰触的好。

    就如同不善饮酒之人,从一开始就要表明自己不喝酒的立场,否则开了先例之后,劝酒的就涌上来,自己想不醉都不成了。

    虽然没有接见这些人,但杨璟却并没有闲着,这段时间他也是做足了准备。

    他让鹿白鱼先江陵,召集苗疆和侗寨的土兵,以朝廷的名义征募,给予极其宽厚的待遇,加上鹿白鱼的号召力,以及杨璟对这些人的恩情,这件事也并不难办。

    当然了,杨璟也明白,这个世界上绝不存在什么恩情,能够让一群人为你去卖命,说到底还是要拿出足够的利益来。

    为此,他已经向朝廷请命,用安置夜郎人的那套办法,来安置这些被朝廷视为蛮人的少数民族弟兄们。

    赵昀之所以要用杨璟,就是因为杨璟在西南以及南方有着这样的影响力,用这些蛮人来镇守南疆,也是他定下的策略,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今番忽必烈领着蒙古大军,闪电一般攻陷大理,却被西南挡住了脚步,只能绕道越南。

    这越南可不是后世的越南,其包括了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一些地区,东汉时候称交州,隋改回交趾,到了北宋,接受了太祖赵匡胤交趾郡王的册封,称其国为交趾,到了南宋,便开始称为安南,后来又改成了越南。

    忽必烈绕道越南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西南和川蜀有余阶这个门神在守着。

    余阶将他的砦堡战术,也延伸到了西南部,这些地区多山,道路崎岖,不利于骑兵行动,忽必烈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在他看来,越南的陈氏王朝的人经常骚扰大宋边境,甚至到两广内陆去烧杀抢夺,必定痛恨宋人,应该很容易降服。

    他本以为越南的陈氏王朝会纳头便拜,谁知道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陈朝人,根本就没将蒙古大军当一回事儿!

    那个地方气候炎热潮湿,丛林里头全是毒蛇猛兽,瘴气弥散,又多暗沼深坑,稍有不慎就会丧命。

    北方的士兵根本就受不了如此炎热潮湿的天气,许多人水土不服,病死了很大一部分。

    而这里的地形比西南更加复杂,漫说骑兵冲锋,骑马行军都很难,这些陈朝蛮兵不知道从哪个林子里钻出来,哇哇怪叫着杀了一通,又如同鬼怪一般隐入山林之中,蒙古大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再者,广西以及广西南部,自古以来民风彪悍,黑衣壮等少数民族更是凶蛮,藤牌兵那是古来有名的狼兵,即便忽必烈降服了越南,想要从广西打入大宋腹地,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从收到消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个月,可越南沦落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广南西路也没有军情急报,说明忽必烈还没有收拾掉越南。

    虽然拖延到现在才出兵,大部分原因是宫中发生麻风疫情,也因为朝堂上的官员认为北方才是主战场,宗云的义军才是最大的隐患和威胁,不同意往南边发兵。

    但赵昀最终却选择在五月发兵,又何尝不是因为他其实早已做好了准备,他对南方的优势很熟悉,五六月份正值酷暑,若说要打败蒙古人,这就是最佳的时机!

    只从这一点,便能够看得出,赵昀的心里对整个军事计划其实早就有了底,可笑的是朝堂上那些官员,竟然还在到底该不该发兵而争论不休,甚至在杨璟的任命下达之后,还仍旧有人在吵吵嚷嚷。

    杨璟让鹿白鱼提前回去招募土兵和联络广南西路的黑衣壮等少数民族弟兄,又让陆长安到矩州去,将夜郎人的两万洛魔人,调到了横山寨附近。

    自打杨璟决定与宗云一北一南之后,他便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曾经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宗云的义军,包括自己的情报网络,包括后来招纳的马木留克佣兵团和维京铁骨者,他对待义军永远那么的无私。

    可当他终于要像宗云那样,成为一军主帅之时,他却没有了预想的那些忧虑。

    在人人都想要拜访这位新晋靖西侯,广南西路总节制的时候,杨璟却换了便服,偷偷溜了出来。

    姒锦的肚子已经大了,虽然她坚持要跟着杨璟,但杨璟还是说服她留在家中养胎。

    鹿白鱼已经赶回江陵,也就只有风若尘和阿什莉伯爵夫人,以及小妮茉能够跟着杨璟办事。

    不过阿什莉伯爵夫人是个西方异族人,妮茉又是蒙古人,两人的武功都不算太好,是以杨璟也没有带着她们。

    杨璟带着风若尘离开侯爵府之后,便在李彧的带领下,来到了武林门西北面的万国宾馆。

    这里专门接待各国使节,不过也分个三六九等,许多小国的使节,是没有资格受到朝廷优待的,只能自行解决使节团的生活,连何时能够受到召见,也需要打通关节。

    这里头也有政治需要,比如国中争夺皇位,如果其中一方能够得到大宋皇朝的册封,那便稳操胜券了。

    是以许多小国也有好几个使节团,为了得到皇帝陛下的召见,也是施展浑身解数,给礼部和鸿胪寺的人送了大批礼物等等,各种走关系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的。

    当然了,使节团里头也有些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送礼不巴结,夜郎自大,只是在临安耗着,比如来自越南的陈氏王朝的使节!

    穷山恶水出刁民,越南还不叫越南,而叫交趾和安南之时,国内就连年战乱,越穷越闹腾,越闹腾又越穷。

    越南也经历了李氏王朝,黎王朝以及陈氏王朝,如今国内又有个胡氏在崛起,弹丸之地偏生又争来争去,百姓从未得过喘息之机,更漫提休养生息了。

    越南也是不甘寂寞,时常到广南西路烧杀掠夺,与邕州等地的壮民发生过不少战争。

    北宋之时的名将狄青狄天使,便在昆仑关大破越南人,当时的越南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声势也是吓人,最终不也灰溜溜回去了么。

    有鉴于越南就是爱折腾的猴子,朝廷方面对他们的使节团也是爱理不理,使节团受到极大的冷落,却又自娱自乐,自欺欺人,相信大宋皇帝总有一天会看到他们的诚意,会看到他们的用处,是以使节团便一直赖在这里。

    眼下大宋北方也是战火连天,横空出世的义军横扫关北,朝廷的重心都放在了北方,越南使节团也安心坐着冷板凳。

    本以为要将冷板凳坐穿之时,杨璟的到来,也就让使节团有些受宠若惊了!

    这世间最不缺的就是锦上添花,最缺的则是雪中送炭,杨璟的到来,对于使节团而言,无疑就是雪中送炭!

    他们虽然没有像其他使节团那样,到处送礼走关系,但并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做,对于朝堂上的动态,他们与其他使节团一样,都非常的清楚。

    杨璟身为新晋的贵人,又是靖西侯,身份尊贵自不必言说,更重要的是,杨璟手里捏着大权柄,足以决定越南百姓生死的大权柄!

    若杨璟在抵御蒙古人的同时,趁机将越南给收了,越南夹在大宋和蒙古中间,只怕连骨头都被啃得一干二净!

    而越南使节团之所以如此硬气,最大的底气和自信,也正是来源于此!

    他们可以选择投降,要么投降蒙古人,给蒙古人带路,帮着打大宋,要么帮着大宋,阻挡蒙古人的战争脚步!

    可惜整个大宋朝廷,似乎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即便认识到了,也没人来与使节团的人接洽商谈,也不知道出于何种政治目的,又或者这其中没有什么油水和私利。

    不过现在,终于来了个有识之士,而且还是眼下最炙手可热的靖西侯爷,杨璟!

    杨璟的格局要比那些朝臣更大,视野也更加开阔,对于具体如何指挥大军,杨璟或许不擅长,但要说到战争大局势的走向,他却比任何人都要熟悉!

    历史上的蒙古大军,曾经三次攻打越南,可三次都没能成功,直到明朝的时候,中国之地才真正收复了越南。

    也就是说,如果杨璟能够争取到越南的支持,忽必烈绝不可能穿越这个险恶之地,而威胁到大宋的国土安全!

    如果野心再大一些,或许能够凭借这一点,将忽必烈的兵马,彻底葬送在丛林之中,又有何不可!

 第七百一十三章 安南正使满心疑惑

    身为安南使节团的正使,侬池高始终有着这样的觉悟,他是为陈氏王朝谋求利益的,而不是来依附大宋的。这熙熙攘攘皆因一个利字,安南乃中原汉人眼中的南蛮之地,从来都是山高皇帝远,即便接受了大宋的册封,事实上也只是附属国与宗主国的关系。

    他们并不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只是用一个虚名,让大宋赢得面子,而他们则获得双方互市等各种利好。

    安南的气候适合种稻,种出来的稻米颗粒饱满,又甜又糯,可惜却无法贩卖到大宋来。

    大宋这边早先也算是后世所说那苏湖熟天下足,可迁都临安之后,又渐渐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原本对于粮食的需求还算能够自给自足。

    可朝廷对百姓盘剥很重,因为需要养冗余庞大的官员阶级,需要养那些腐败不堪的军中将士,各种苛捐杂税早已压垮了百姓的生活。

    加上蒙古不断大军压境,军粮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是以侬池高相信,眼下这种状况,大宋肯定是缺粮的。

    谁都知道大宋不缺钱,稻米如果能够卖到大宋来,安南的民生肯定能够得到巨大的改善。

    当然了,他们也曾经无数次想侵占大宋南边的土地,毕竟大宋皇帝和官员们一直都认为,广西西南部和黔东南之类的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不开化的南蛮之地,朝廷根本就不想要这些地方。

    所以安南也曾经好几次发动侵扰,想要得到这些地方,这些地区对于大宋而言是鸡肋,可对于安南而言却已经算是丰饶富庶之地了!

    安南之所以派出使者,进贡大宋朝廷,讨要册封,是为了得到名正言顺渗入大宋南部的便利。

    安南人的适应能力极强,而且狡猾奸诈,只要让他们渗入到大宋南部,他们就能够从中作梗,渐渐蚕食这些地区。

    可惜他们到底还是想岔了。

    若是以往,大宋确实不在乎这些地区,就像太祖的时候,大理和黔西南的大部地区,纷纷投递国书,愿意臣服于大宋,可太祖皇帝却认为这些地区不过是莽荒之地,又山高路远,根本无法实际管辖,只是随手给了个册封,根本就懒得理会。

    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蒙古人不断压缩南宋的生存空间,若非宗云义军收复了两淮,只怕大宋的疆域会越来越往南收缩。

    若不是杨璟在西南做了大布局,若非余阶一直死守着四川,大理早早被攻陷,蒙古人又从西南方不断挤压,大宋的疆域就会更小!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广南西路等野蛮之地,即便官家和文武朝臣们仍旧没有改变他们对这些地区的印象,但他们却是如何都不会放弃这些地方的了。

    侬池高认为安南如今成了大宋与蒙古大军之间的屏障,甚至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是以颇有奇货可居,有恃无恐的态势。

    即便朝廷的人对他们不冷不热不理不睬,他们仍旧保持着自己的高傲态度。

    如今听说靖西侯杨璟亲自来拜访,足以说明大宋朝廷终于意识到他们有多么的重要,若没有安南,蒙古人从南边打上来,大宋还不得跟金国一样被蒙古人给灭了?

    大宋固然可以出兵,可安南这种地方,也就广南西路的蛮兵能够适应,大宋禁军想要在安南打仗,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到头来还得借助安南的军队。

    有了这个筹码在手,还怕他大宋皇帝陛下看不起安南?这次还不是狮子大开口?

    如今蒙古人在安南也是骑虎难下,不断派人到安南来招降,安南完全可以两头摇摆,坐地起价,谁出价更高,安南就往哪边倒!

    若是往常,高高在上的靖西侯杨璟亲自拜访,侬池高只怕也坐不住,恨不得倒履相迎。

    可今次却不同了,对方有求于安南,身为正使,侬池高自认该端的架子,还是要端得高高的,让这些鼻孔朝天的大宋人,也得低下高贵的头颅!

    侬池高收到门子的消息之后,激动得要跳起来,可很快就故作镇定,大手一挥,让身边又黑又矮的侍女取来袍服,正儿八经穿戴整齐,高坐于堂上,就等着看杨璟低三下四来说软话了!

    坐了一会儿之后,侬池高已经有些忍不住,朝旁边的侍卫道:“出去探一探,那位靖西侯到哪了。”

    “是!”

    侍卫出去之后,却是久久不见回来,侬池高又有些坐不住,把那侍女也赶出门口去,但有消息,马上回报。

    过得约莫一刻钟,侍卫慌慌张张便走了进来,脸色极其难看,朝侬池高禀报道。

    “大人,那靖西侯…那靖西侯说…”

    “说甚么,还不赶紧说出来,等着熬烂你的肚子不成!”侬池高气不打一处来,指着那侍卫骂道。

    那侍卫再不敢隐瞒,朝侬池高道:“大宋的靖西侯说了,让咱们使节团所有人,出门恭迎,便是洒扫的老妈子,也不能落下!”

    “甚么?他疯了么!”侬池高一脸的难以置信,他来临安也不止一年半载了,知道杨璟在大宋就是个传奇人物,不满三十便做到侯爵,可谓前无古人的壮举,民间更是不断传颂着这位神探侯爷的事迹!

    他本以为杨璟是个懂得审时度势,识时务的俊杰人物,谁知道这杨璟竟然也跟那些无知的朝廷官员一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大宋的危机必须靠着安南,才有可能解除!

    这都什么时候了,难道不是该来求他侬池高么?为何还要如此倨傲,如此的目中无人!

    侬池高心中竟然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心思,朝那侍卫道:“便是不出迎,又当如何!”

    侍卫惶恐地回答道:“那位靖西侯爷说了,若正使不率团出迎,他…他就…就要不客气了…”

    “他敢!”

    侬池高腾地站起来,一掌拍在桌子上,忿忿地骂道:“吾乃安南使节,他虽然位高权重,但没有大宋皇帝陛下的旨意,他敢对使节如何!”

    虽然口中如此叫嚣着,但侬池高早已收到消息,靖西侯杨璟便是今次出兵南下的主帅,而他是安南使节,双方进行商谈,那是应有之谊,可如果杨璟要驱逐他这个使节,无疑就是宣战!

    若驱逐安南使节,只能让安南倒向蒙古,危若累卵的大宋,岂非更加的凶险?

    侬池高既然能够当上正使,自然是睿智之人,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通杨璟这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可身为正使,他就是为安南争取权益的,若今番全员出迎,又哪里再能够坐地起价,还不得任由杨璟拿捏?

    他可不相信杨璟真会驱逐他们,杨璟既然亲自前来,此举不过是虚张声势,想要得些面子罢了。

    于是,侬池高便朝侍卫下令道:“让外头的知客都给我退回来,他们的人不来请,连门都不准开,给我把外头的仪门闭起来!”

    由于大宋朝廷一直没看得上他们,加上双方早先也有过不少摩擦,安南在广南西路小动作不断,是以他们并非能够住进万国宾馆,而是在附近租了一座大宅院。

    这寸土寸金的临安城之中,能够租赁这么一座宅院,他们也是心头滴血,不过好歹需要撑门面,这些钱也是必须要出的。

    眼下侬池高便让人把大门都给关了,既然你杨璟想要摆架子耍威风,我侬池高也决不能落了下风,毕竟形势比人强,不怕你杨璟不低头!

    使节团的人都回到大厅来,人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各怀心思,都不晓得这位最火热的侯爷,会做出些什么事情来。

    过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