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4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赵昀根本就舍不得杀杨璟,即便杨璟用平起平坐的姿态,不再像臣子那般对他恭恭敬敬,他也必须暂时忍耐。

    又或许,他心里到底还是对杨璟有着理解和爱惜,可问题是,身为帝王,他的爱才和理解,根本一点意义也没有,因为帝王从来没有个人感情,只有大局得失,那才是个合格的皇帝!

    想通了这些,杨璟也终于平复了心态,朝董槐道:“我已经准备好再次入宫了。。。”

 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对奏各怀心思

    早在哈尔和林之时,杨璟见到雅勒泰伦等人,却一直没有能见到忽必烈,便是蒙哥与贵由争斗得如火如荼,身为拖雷一系的重要成员,忽必烈却很少有消息传出来。

    当时杨璟就觉得有些不同寻常,可惜人手不足,无法深入调查,杨璟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没想到回到南方来,便听到让人如此震惊的消息!

    忽必烈比他的兄长们,要更加的深沉阴险,野心也更大,却又懂得隐忍,心中的野望越是膨胀,表现得却越是谨小慎微,这样的人,才是做大事的人!

    他不声不响攻陷了大理,又扶植大理段氏,为了段氏,他们可以将女儿送到南宋来,寻求南宋皇帝的支持,而相对南宋朝廷,蒙古人和忽必烈更加的强力!

    虽然大理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但不愿投降的反抗派高泰祥,族中精锐大部分死绝,段氏又趁机进行血腥清洗,高氏政权荡然无存,段氏却受封于蒙古,又成为了大理的实际管理者,他们又何乐而不为?

    至于段初荷,她本来就是个棋子,又是个女人,如今又怀了龙种,赵昀即便再如何憎恨段氏的出尔反尔,也不会为难她。

    高氏在大理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即便段氏重掌朝政,杨氏也趁机分一杯羹,百姓们却不买账。

    一个誓死捍卫家园,守卫百姓的相国高泰祥,一个出卖国家的傀儡大王段兴智,百姓心里头敬重哪一个,那是自不必说的。

    所以当段氏动员和召集举国兵马,侵扰大宋西南之时,将士和百姓们的心里其实是非常抵触的,在行动上也就出工不出力了。

    试问谁乐意为践踏了自己的家园,毁灭了自己生活的敌人,去抛头颅洒热血?

    虽然段氏采取了高压铁血的镇压手腕,但可惜效果却并不大,大理百姓仍旧记得杨璟和刘汉在龙关的绝世传奇,西南推行各种新政,包括试种和推广红薯,安置夜郎人等等。

    杨敬亭判矩州之后,将杨璟和赵宗昌的政策坚决执行下去,夜郎人得到了休养生息,借着白牛教的武备,积极练兵,甚至将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都联合起来。

    这些少数民族自古有之,尤其西南地区的,与夜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甚至以夜郎王为尊。

    夜郎人的地盘越来越大,比先前窃据西南的韦镇仙还要强大,因为韦镇仙靠残酷的镇压来统治,而夜郎人用的却是先祖的崇敬与召唤,比韦镇仙的统治要更加的牢固!

    杨璟早就嘱托过杨敬亭,要与夜郎人保持友好的往来,竹王和大贤者也是投桃报李,杨敬亭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和援助,竹王和大贤者则对官府听调不听宣。

    西南的改变,也让大理人很是羡慕,加上杨璟和刘汉的号召力,十数万大理百姓便纷纷涌入西南来逃难。

    杨敬亭赶忙上报朝廷,朝堂官员们争争吵吵,认为接收这些难民,会削弱西南的防御,增加很大的支出,而且蒙古人和大理的探子细作会轻而易举混进来,危及西南的安全。

    有鉴于此,朝廷便下令,以大理撕毁盟约,投降蒙虏为由,拒绝接收和安置这些难民!

    而大理的百姓多半是白族瑶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朝廷不接收不安置,夜郎人却不一样,他们将这些人都偷偷安置到山里,整个仙云山脉延绵百里,山峰峡谷无数,想要安置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赵昀虽然气愤于杨璟对义军的偏袒,杨璟也曾经自认失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西南地区能够抵挡蒙古大军,并没有像大理那般陷落,靠的就是杨璟早先在西南地区的经营和布局!

    董槐的情报,加上两人将近三个时辰的商谈,终于让杨璟想清楚了眼下的形势,也终于做出了选择。

    宗云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志向远不在南方,他会一路向北,会将蒙古人赶回草原,甚至赶到更北方的苦寒之地,他会为此而奋斗,哪怕拼尽最后一个人。

    杨璟如果留在他身边,只能分去他的威望,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杨璟若投靠义军,或许会带去很大的帮助,但也会带来不少掣肘和分化。

    既然宗云向北,那么杨璟就往南吧!

    当杨璟与董槐再度入宫之时,赵昀的态度也缓和了很多,因为杨璟若是没有想清楚,此时只怕早已离开临安,赵昀或许能够将他强行留下来,但一点意义都没有。

    杨璟不适合搞政治,也不适合官场,但绝对是个不可缺失的人才,他的创意,会为这个时代带来各种变革,这种变革是古板守旧的朝臣们极力抗拒的,但同样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会为这个暮气沉沉的大宋朝,到来生机与活力!

    “你想好了?”

    “是,臣想好了。”

    “那就好。”赵昀似乎松了一口气,但脸色仍旧有些阴沉,接着朝杨璟道。

    “除了忠勇伯的爵位,提举洞宵宫也给你留着,其他官职你也不必再兼任了,过段时间,我会委派新的差事给你,你且休息休息,闲暇了便去神火营和龙山观转转吧。”

    杨璟当即谢恩,不过却摇头道:“事态紧急,臣还是抓紧时间往南巡视吧。”

    赵昀也笑了:“你呀,实在不是当官的料,朕有意让你去做这件事,但也需要时间给你腾出个位置来,总不能让朕现在就把那些南边的官儿全都踢开,这些个贪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可不能寒了人心,你以为朕这朝廷是为你杨璟一个人开的么?”

    赵昀有些哭笑不得,其实他对杨璟之所以如此放心,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杨璟不热衷于政治,也没有太多争权夺利的野心和手段,不像那些老狐狸,一个个狡猾如狐,奸诈似鬼。

    杨璟听得如此,也只能讪讪一笑,气氛也就融洽了不少。

    赵昀毕竟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度量还是还有的,但威严也必不可少,杨璟可曾经拿枪顶着他的!

    “你也别高兴太早,你的俸禄和封邑暂时停了,御书房的事情朕可跟你没完,不过眼下南疆势危,朕以后再跟你算总账!”

    杨璟也嘿嘿一笑,朝赵昀行礼道:“陛下宽仁,臣实是惶恐…”

    赵昀走下御座,点了点杨璟道:“你呀,拿枪的时候可没见你惶恐,也别挑这些好听的来说了,南疆的事情确实得抓紧,朕差了殿前司颜明直给你,这些天好生准备,别把这件事搞砸就成。”

    “南蛮之地素来凶险,烟瘴弥漫,毒虫肆虐,气候又着实恶劣,禁军那些娇滴滴的赌钱鬼和酒徒,去了也要吃大苦头,你好生看着些,蒙古蛮子必定会纠集南蛮酋长,联军来攻,切不可大意了。”

    “漫以为朕住在这深宫里头,便瞎了双眼,底下那些个腌臜事情,朕可都是一清二楚的,这些禁军懒散得不成样子,朕已经让人训诫,也加紧练兵,但能用成什么样子,可就看你了。”

    杨璟心说,刘汉都已经跟着宗云干革命去了,他身边也没了得力的干将,想要整饬军队,可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但赵昀既然已经说出来,想必也有着他的考量了,杨璟当下也没有提出异议。

    赵昀见得杨璟如此,也不由点了点头,心说杨璟还是沉得住气的,这小子有着千般才华,可惜就是与那些乱臣贼子牵扯不清,让人不得不惋惜。

    杨璟当然不会知道赵昀的心思,今番让杨璟到南疆,也只是为了救急,只怕卸磨杀驴的事情,早就已经开始筹划,甚至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不过赵昀也绝不会知道,杨璟其实在入宫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打算,赵昀想要鸟尽弓藏,也不太容易得手。

    君臣二人各怀鬼胎,面上却又融融恰恰,看得董槐一头的冷汗,却又不得不在一旁陪笑着。

    赵昀见得时候差不多了,便朝杨璟道:“段妃的事情,想必杨卿已经知道了吧?”

    杨璟故作惊愕道:“段妃?段妃怎么了?这内宫之事,臣只是个外人,可不敢胡乱打听…”

    “行了,别装模作样了,段妃是你从大理带来的,这么大的喜事,你能不知道?”赵昀见得杨璟这般做派,嘴上虽然这么质疑,但心里其实却很放心。

    心说杨璟除了与宗云情同手足,如何都割舍不下义军,其他还是让人非常放心的。

    “臣刚刚才回来,确实不知道段妃的事情,不过…臣斗胆,看陛下容光焕,紫气冲宵,对臣又是格外开恩,该是后宫有天大喜事,想必段妃已经怀了龙种…”

    赵昀哈哈大笑,心说杨璟不愧是推吏出身,这许久以来,他做了太多事情,以致于大家都忘了他还是个神探,这点事情,说得如此明显,自然是瞒不过他了。

    “你说的不,朕烦于政务,疏离后宫,以致于血嗣不旺,幸得上天眷顾,也算是晚年得子,只是段妃体弱,这些日子不得安恙,齐悬济这些御医馆的老东西也不敢胡乱用药,听说你身边有个姓鹿的丫头,你就带她进去给段妃看看吧。”

    杨璟毕竟是外臣,又不是御医,即便是御医,也只能通过医女或者女官来看诊,毕竟是有所顾忌的,杨璟自然也不能免俗。

    虽然段初荷与那邪僧的手段不甚光彩,但杨璟心里有着推测,终究是放心不下,眼下也就答应了下来,不过杨璟也留了个心眼,朝赵昀建议道。

    “臣在外野惯了,怕坏了内宫规矩,若能得瑞国公主引着,臣也能安心给段妃看诊,陛下您看…”

    杨璟这么一说,便彻底打消了赵昀心中的疑虑,他果然呵呵笑了笑。

    “都说你胆大包天,怎地又畏畏尾了,行了,我让天孙儿陪着便是了。”

    杨璟自是谢恩,出了勤政殿,早有宦官去传鹿白鱼,杨璟坐了一会儿,瑞国公主便欢欢喜喜寻了过来。

 第七百零零八章 深宫拜访却遇恶疾

    瑞国公主乃是贾贵妃所生,虽然由赵昀和皇后谢道清抚养,但生母过世,她也尤其悲痛,宫里也没什么消遣,若是往常,还能与段妃交交心。

    可段妃生产之后,除了赵昀,很少有人能够亲近,这个龙子得来不易,赵昀也是当成了宝贝。

    当然了,也有人在赵昀耳旁煽风点火,暗示瑞国公主备受恩宠,难免一些有心之人会因此而陷害皇子,赵昀虽然严惩了造谣者,却又很少让瑞国公主再来看望段妃和这个小皇子。

    瑞国公主金枝玉叶,乃是赵昀的心头肉,宫里那些妇人,自然想要巴结她,可赵昀在这件事上是零容忍,决不允许妇人们借瑞国公主的恩宠来争斗。

    这久而久之,宫内之人对瑞国公主也就敬而远之,她也活得很是孤寂,后来高采芝进宫,她得到了少有的快乐,只是高采芝又回大理去了。

    再后来,因为打听高采芝的事情,她又跟段初荷走得近了,赵昀倒也没怎么反对。

    杨璟离开临安之时,生怕唐安安会暗害段初荷,也曾经暗示过瑞国公主,让她好生照料段初荷。

    段初荷能够得到皇后娘娘的疼爱,大半也归功于段初荷从中帮忙。

    只是如今段初荷身染重病,瑞国公主却没能每日探望,心里自然是过意不去的。

    许多人其实也都非常清楚,虽说母凭子贵,但段初荷乃是大理清河郡主,是段氏的女儿,段氏反叛大宋,投降了蒙古人,段初荷若非生了个儿子,指不定早打入冷宫了。

    天家无亲情,无论谁生的孩子,不也都是皇帝和皇后的儿子么,即便段初荷因此郁郁而终,英年早逝,想要养活这个孩子,也不一定非得段初荷自己动手。

    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孩子是段初荷所生,但连她自己也没见过孩子几次,皆由乳母来喂养,有专人伺候,上百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打个喷嚏整个临安都要抖三下。

    或许段初荷就是因为无法见到自己的孩子,才抑郁成病,那也是说不准的事。

    无论如何,瑞国公主也算是沾了杨璟的光,今日能够去见一见段初荷,心里也很是高兴。

    两人聊了一阵,杨璟不敢打听宫里头的事,瑞国公主却主动说了不少,其中不乏唐妃和阎妃之间的争斗,总之该说不该说的也都说了,至于不该听的,杨璟也不敢搭话罢了。

    过得半个时辰,鹿白鱼在内卫和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殿中,三人便到福宁殿旁边的天恩殿。

    这里本来叫做坤宁殿,因为有了皇子,乃是天恩,所以改名为天恩殿,段初荷只不过是妃子的级别,却住在皇后的隔壁,那坤宁殿本来也是皇后的寝宫。

    据说赵昀本来打算举国同庆,大赦天下,为这皇子积德,期盼他能够平安长大,可因为撞着贾贵妃薨逝,这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

    段初荷搬到天恩殿,本来也是为了方便她到福宁殿去看儿子,可自打她染病之后,就不被允许探视儿子了。

    到了天恩殿之后,内卫女官上前来阻拦,要搜查杨璟等人,瑞国公主本想斥退,但杨璟却摆了摆手,自愿接受了搜查。

    毕竟他与赵昀已经生出裂隙,也不想让赵昀有其他想法。

    当女官搜查鹿白鱼之时,杨璟只是看了鹿白鱼一眼,女官仔细搜查了药箱等物,才放人入殿。

    天恩殿本是皇后的寝殿,是以很宽大,殿后也是亭台楼阁,房间更是数不过来,不过有瑞国公主在前面带路,倒也很是轻快。

    段初荷的寝宫外头守着十来名宫女和医女,小心翼翼地低着头,房中时不时传来咳嗽,仿佛这些宫女的性命就是一线残烛,段初荷的每一下咳嗽,都会让她们人头落地一般。

    宫女赶忙进去通报,不多时便让杨璟三人进了殿中,杨璟在外等着,瑞国公主带着鹿白鱼进去诊查病情。

    可就在这个时候,杨璟却朝瑞国公主道:“天孙儿,你丢杨哥哥一个人在这里,着实有些不便,还是让鹿姐姐一个人进去吧。”

    瑞国公主听得杨璟称呼她乳名,言语间又恢复了往日的亲近,不由心头一甜,要知道这乳名可不是随便能叫的,杨璟叫出天孙儿三个字时,那些个宫女可都跪了下来。

    除了官家和皇后娘娘以及贾贵妃和国舅爷这几个人,试问满朝文武以及皇亲国戚,谁敢这么称呼赵昀的掌上明珠,整个大宋朝最尊贵最受宠的瑞国公主?

    瑞国公主见得这些奴婢一个个吓得发抖,好气又好笑地挥了挥手:“你们都出去吧,别妨碍我跟杨哥哥说话!”

    宫女们如蒙大赦,逃命也似的快步离开,又将宫门关了起来。

    鹿白鱼转入内寝,顿时嗅到一股浓浓的艾叶熏气,混着各种香料和熏香的气味,让人透不过气来。

    便是白日里,这寝宫也是紧闭门窗,用黑布遮盖,整个房间如同墓穴一般,想必是那些庸医,认为段妃不能透风着凉的原因。

    鹿白鱼眉头皱了起来,御医们可都是整个大宋最了得的一撮人,怎会犯这么低级的误?

    鹿白鱼将药箱放下,扯下黑布,就要打开窗户,段初荷却从床上坐起来,朝她惊叫道:“别开!”

    鹿白鱼仍旧还是打开了一点窗户,房中烟气从窗户滚滚而出,空气都为之清新。

    可扭头看时,鹿白鱼不由吓了一跳!

    但见得段初荷赤身裸=体,缩在被子里头,脸上是慌乱戴上的黑色面纱,即便如此,鹿白鱼仍旧能够看到她下巴和脖颈,乃至于手脚上的红疮!

    鹿白鱼走到床边,段初荷便往床里头缩,如同受伤的幼兽一般,可鹿白鱼是甚么人,她可是大蛊师,一双眼眸拥有着毋庸置疑的权威,段初荷也就不再抗拒了。

    鹿白鱼将头纱摘下来,但见得段初荷脸上全是红疮,上头敷着药散,可黄色的脓水仍旧渗透出来,面容狰狞,如同恶鬼!

    “是大疯!”

    鹿白鱼不由吓了一跳,难怪御医们关门闭户,不敢透风,外头的宫女只怕一点也不知情,这可是天罚之症!

    所谓大疯,就是麻疯,也就是后世的麻风病,在后世基本上已经灭绝,但古时却被视为不治之症,而且只有品行败坏之人,遭受天谴,才会得这种病!

    古人对这种病那是避之不及的,也有人说麻疯是女人可以传给男人,但男人不会传给女人,对这个病总之是众说纷纭。

    在一些地方,有些麻疯女病人,会找一个男人来交合,通过交合,将麻疯病传给那个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