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郡主,我理解你,希望你也能体谅我,这件事便是你我只见得 秘密,便当从未发生过,你不该因此而后悔,真正该后悔的,其实应该是当初决定来大宋,你…你好自为之吧…”

    杨璟如此说着,便站起身来,擦了擦小腹,整理好衣物,见段初荷生无可恋,双眼呆滞,又帮她把衣裙拉了下来,这才往门口走去。

    “杨璟!你不能走!你不能就这么走了!”段初荷陡然醒过来,愤怒地朝杨璟咆哮道,根本就没有以往的端庄与贤淑了!

    杨璟无动于衷,轻轻打开了门口,但见得那老僧满脸怒容,眸光如冰冷的刀子一般,在杨璟的身上来回切割!

    “大师傅,杀了他!我想杀了他!”段初荷恼羞成怒,指着杨璟的后背,朝那老僧哭喊着。

    老和尚看着痛哭的段初荷,朝杨璟道:“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快就冲破了穴道,竟然还能扛住屋里的心猿香,可惜啊,有小到大,没人敢让郡主这等样哭过!”

    老和尚话音未落,便朝杨璟推出一掌来:“回去!”

    杨璟虽然没带臂甲等武器,但三教同修,又从未断过,虽然起步晚了些,但笨鸟先飞,从未松懈过,大黄庭如同河道一般将金关玉锁和血脉论融合为一体。

    若血脉论是河道里的泥沙,金关玉锁便是河道里的浪潮,此时大黄庭喷薄而出,那磅礴的浪潮化为无穷的力量,灌注到了杨璟的身体之中,涌入杨璟的手臂和手掌!

    杨璟只觉得力量充沛几乎要将他的身体撑爆,面对自己曾经毫无还手之力的老和尚,杨璟竟然生出一股勇往无前的自信来!

    “嘭!”

    大摧碑手与老僧对了一掌,杨璟蹬蹬蹬后退了三步,而老僧竟然同样后退了三步!

    “怎么可能!这…这是胡命桥的功夫!”老僧先前将杨璟推入房中之时,杨璟猝不及防,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老僧自然无法探查到杨璟的虚实。

    眼下杨璟一出手,他才发现杨璟竟然习得胡命桥的绝学,而且融合了杨璟的功夫,内力竟然异常浑厚!

    他与胡命桥不相上下,两人也曾经交过手,都是知根知底,而他对杨璟的印象,仍旧保留在大理之时,那时候的杨璟还未走火入魔,也没有将内功全部融合!

    这些内功的融合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颗炸弹加上另一颗炸弹!

    当然了,杨璟毕竟需要时间来积累,想要击败老僧,或许不太可能,但老僧总不能杀了杨璟!

    因为他知道,段初荷只是气话,段初荷确实需要杨璟的帮助,如果杨璟不愿意,那便绑了硬来也就罢了。

    老僧在大理虽然地位尊崇,但大宋皇帝不可能让他入宫陪伴段初荷,往后如何生存,只能看段初荷自己的本事和造化,大理王段兴智也需要他及时赶回去保护。

    他很清楚段初荷的心思,杨璟绝对是最佳的人选,所以他总不能跟杨璟拼命。

    如此一来,心中便有了顾虑,可谓投鼠忌器,想要轻松击败杨璟,那是不太可能的了。

    杨璟一掌击退老僧,心中也是暗自狂喜,因为他终于验证了自己的力量,见证了自己一路的成长,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杨璟,距离武道宗师,也不过半步之遥!

    “大和尚,又何必强人所难,这件事杨某实在做不来,并非不喜欢郡主,而是对那个未来的孩子不公平…”

    杨璟并不想与老和尚死拼,更不想伤害段初荷的自尊心,也只能不厌其烦地解释着。

    可老和尚被杨璟击退,打扫颜面,急于找回尊严,也不听杨璟唠叨,大红僧袍鼓荡起来,甩手便大步踏了过来,朝杨璟的胸腹轰出一拳来!

    杨璟内功催吐,一手搭在老僧手腕上,来了个引河入海,左手肘却撞向老僧软肋!

    老僧的拳头瞬间变成鹰爪,扣住杨璟手腕,便要将杨璟抡出去!

    两人便如同绑在绳子两端的两个铁球一般摔飞出去,拳脚如电,眨眼间便交手十几合,僧舍轰隆啪啦被撞烂了好大一片!

    正如杨璟所想,除非拼命,否则老僧根本拿不住杨璟!

    老僧本不想为难杨璟,可接二连三拿杨璟毫无办法,他也是彻底怒了,拳脚越发凌厉,势若奔雷,排山倒海,而杨璟则以柔克刚,两人便如同铁锤和柳絮的交锋一般!

    杨璟却又虚虚实实,有时候分明是缥缈的虚招,可真正打在身上,力量喷薄而出,却又将老僧击飞出去!

    老僧这才刚落地,又如反弹的炮弹一般冲撞过来,周遭的廊柱都断了两根!

    段初荷见得二人难解难分,终究还是喊着屈服且悲愤的泪水道:“够了!让他走!”

    “让他走…”段初荷说出此话来,眼泪忍不住大颗大颗滚落下来,双眸通红地朝杨璟道。

    “杨璟,你好狠心,我段初荷还没下贱到这等地步,这天底下并非只有你杨璟一个男人,你送给我的那句话,本郡主原封不动奉还给你,希望你以后别后悔!”

    杨璟看着段初荷那充满了愤恨的眸光,心里也是有苦难言,这算是由爱生恨吗?

    没想到啊,繁花的威胁还没排除,如今又多了一个敌人…而且还是自己如何都想不到,也如何都不愿意面对的敌人!

 第五百一十章 官家差遣结束休沐

    老和尚终究没有与杨璟拼命,也占不到杨璟甚么便宜,杨璟安全回到了府邸,但心里却堵得发慌。

    他早知道段初荷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她的敌人。

    不过与老僧的交手,也让杨璟对自己目前的功力,进行了检验,心里也有了底,杨璟的信心也更足,为了保护自己和守护身边的人,杨璟也收拾了心情,打算利用剩余的假期,专心练功。

    然而他到底还是失算了,这才刚过了午后,宫里便再度宣召,杨璟不得不赶到宫里去。

    赵昀的身体已经无碍,有齐悬济在调理,又有杨璟的烟斗给了他心里暗示和安慰,赵昀也渐渐摆脱了丹瘾。

    “杨璟,你可是好福气啊!”赵昀一见面便突然开口说道,笑容意味深长,杨璟不由心头咯噔,难道段初荷的事情败露了么!

    见得杨璟有些惊慌,赵昀也摇头道:“连朕都没享受过这么长的休沐,可不是好福气么?”

    杨璟一听,原来是说休沐之时,不由松了一口气,朝赵昀行礼道:“那也是圣恩眷顾,杨璟是受宠若惊了。。。”

    古时休沐便是休假的意思,历朝历代的官员都有这样的法定假日,顾名思义就是让你休息,好让你洗个澡。

    在汉朝的时候,一般上班四五天,就休息一天,而到了隋唐,则变成了十天一休,当然了,一些重大节日也可以休息,而且还能与家人团聚。

    宋朝对官员是最为宽容与优待的,虽然是旬休制度,但春节、寒食、冬至都放假七天,又有上元节、天圣节(也就是皇帝父母的生日)、夏至立春之类七七八八加起来,宋朝官员一年的假期能够达到一百多天!

    到了明清时代可就不同了,休沐被取消,明太祖朱元璋把废除了宰相制度,政务亲力亲为,连皇帝本人都没假期,官员也就不用垫高枕头想休息了,而且明朝是对官员最为苛刻的一个朝代,贪污一些银子就要被剥皮做成稻草人,放在衙门口展览。

    闲话也休提了,赵昀与杨璟寒暄一番之后,便让杨璟帮他检查了身体,确认身体恢复不之后,也就进入了正题。

    “杨璟,你可知丁大全一直给朕进献金丹?”

    杨璟听得如此敏感的话题,心里也有些紧张,不知该如何应答,过得许久,才朝赵昀谏言道。

    “陛下,恕臣直言,丹鼎一道确实有其奥妙,但此物乃道家门人修真所用,需要配合道家内功,才能化去药力,寻常人长久服丹,没有内功散去残余的丹毒,对身体实是有害无益。。。”

    这些天朝廷对丁大全的抄家行动已经结束,杨璟还以为赵昀一如抄家阎立春一般,找不到丁大全暗藏的丹药,才想让杨璟去调查。

    杨璟已经三番四次向赵昀解释过丹药的毒害作用,见得杨璟旧事重提,赵昀也是哭笑不得,朝杨璟道。

    “难为杨卿家如此关切朕的身子,你放心,朕不是让你去寻丁大全的金丹。。。”

    杨璟不由松了一口气,又听得赵昀继续道:“眼下徐佛和董槐正在清查丁大全的党羽,一时间抽不开身,所以朕想让你这个闲人出去办这桩事情。”

    “朕要你去把丁大全的丹方给我找回来!”

    “找丹方?”

    “是极。”

    见得杨璟一脸不解,似乎在怀疑自己还要重蹈覆辙,赵昀便朝齐悬济使了个眼色,后者朝杨璟道。

    “杨爵爷,官家体内的丹毒靠着调理虽然也能够渐渐清除,但毕竟缓慢,这些丹毒留在体内,对身体伤害很大,如果大人能够寻得丹方,老朽便能够照着那丹方,给官家配制解药,如此一来,丹毒也就能很快散去了。”

    齐悬济这么一解释,杨璟顿时明白了过来。

    经过了这些天的休息,杨璟也恢复了精力,正想找些事情做,便朝赵昀道:“臣定不辱命!”

    见得杨璟如此欣快便答应了,赵昀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朝杨璟道。

    “杨璟,莫以为朕故意那些小差事故意打发你,你刚上任不久,对政务还不甚熟悉,总归需要个过程,朝堂上的事情,大小都关乎千万百姓,儿戏不得,眼下有董槐这个老家伙管着,朕也放心,你便先上下看一看,往后才能给朕卖命。”

    杨璟其实对朝堂政治并不感兴趣,勾心斗角的事情也厌烦,更没有太大的野心,还是查查案子来得畅快,赵昀这么一解释,杨璟也看得出他的诚意,便朝赵昀道。

    “臣知道自己的斤两,寻找丹方事关陛下龙体安恙,又岂是小差事。。。”

    赵昀听得杨璟如此回答,也满意地点了点头道:“你能作如此想法,自然是最好的了。”

    “那丁大全本是龙山观的提点,相信炼丹之人应该就在龙山观里头,朕早先擢你为洞宵宫提举其实也想让你管一管这些方外之人,如今便由你往龙山观走一遭吧。”

    杨璟当即领命,赵昀又说道:“那龙山观里头有几个老人与太后有些关系,是杨家的宗族,早年间与。。。总之遇到麻烦的话,找董宋臣去太后那里说项说项便罢了。”

    杨璟一听,顿时觉得有些不妙,本以为寻找丹方能够避免政治,没想到里头竟然还有这么一层。

    难怪赵昀会让杨璟出马,感情这龙山观背后是杨太后在撑腰,其他人利益牵扯太大,反倒不好出面,没有任何根基的杨璟,倒是最适合不过。

    只是杨璟想了想,又不是将整个道观给铲了,不过是进去找找丁大全的老相好,把丹方问出来,应该不会有甚么麻烦。

    不过赵昀特意提起董宋臣,似乎也已经知道,董宋臣和丁大全应该是一条船上的,至于赵昀有些什么用意,杨璟还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做出判断来。

    莫看这些个宫观闲职没什么实权,这实权也仅仅是相对于朝政而言的。

    这些个提点提举宫观官,其实就是管理天下道士的官职,因为道士和僧人都实行免除徭役和赋税,还有天下信众养着,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得到道士的身份证明。

    约莫在唐代前后,道士的管理制度开始渐渐成形,唐代是比较开明的朝代,佛教和道教相互更替,成为百姓的精神信仰,所以僧人和道士通常由宗正寺之类的机构负责管理。

    往后的各朝各代,也都有类似于道录司之流的管理机构,到了宋朝,便是这些宫观官了。

    道教在宋朝之所以兴盛,除了丘处机被成吉思汗册封之外,还有着另一个原因,那便是佛教才刚刚经历过一场浩劫。

    五代十国信佛的不少,因为常年战乱,许多人都躲入寺庙之中,寻求庇护,如此一来,寺庙遍地,从事劳作和生产的人也就少了,经济也就受到了影响,甚至于连铸造钱币的铜都很紧缺。

    到了后周世宗柴荣的时代,这位雄主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取缔寺庙,将佛像上的金和铜全都融了,用来铸币,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而后周世宗的时代并没能持续太久,因为太祖赵匡胤就从柴荣那年幼的儿子手里,把江山给夺了过来。

    可以说,周世宗柴荣灭佛所取得的成果,直接奠定了宋朝的兴盛开局,再加上全真道的兴起,道教也就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了。

    别的不说,便只是在临安城内,便有洞宵宫、景灵宫等十三大宫观,这景灵宫本是太祖出身之地,又来南迁临安,便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府邸,改建成了景灵宫,以奉祀大宋的历代帝后。

    除此之外,还有万寿观、太一宫、延祥观、显应观、佑圣观和宁寿观等等。

    这些皇家道观香火鼎盛,人流往来如织,周边形成了大规模的商业区,热闹非凡,里头其实有很多油水可捞。

    再者,道观周边的田产和林地也是相当的大,这些土地能够为道观带来极其可观的收入。

    比如杨璟所提举的洞宵宫,本来名唤宗阳宫,后来才改名洞宵宫,其周边便有十八里的林地,里头有溪流有山洞有山崖和水池等等,几乎就是个皇家园林的规格了!

    这些个大宋官员们,连秦楼楚馆勾栏瓦子都各自霸占,这些宫观自然是不会放过。

    除了景灵宫和洞宵宫等太过重要,有着皇家奉祀作用的宫观之外,其他的宫观,其实都已经被利益所浸染,满满都是铜臭味了。

    不过宋朝皇帝对道教素来是大力提倡的,真宗时便开始封禅活动,大臣们对天降祥瑞之类的把戏乐此不彼,而宋徽宗甚至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所以即便北方佛宗和道教正在争得死去活来,南边宋朝却没半点动静,道教仍旧稳坐钓鱼台。

    这也正是赵昀想让杨璟统领道教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道教中人,其实还是有着不少可堪大用的人才的,如果北面的辩论不利,道教必定会遭到取缔和驱逐,南宋便成为了接纳这些逃难道士们的最佳选择。

    如果杨璟能够趁机将这些人搜罗筛选,何尝不是为朝廷选拔人才?

    今番让杨璟去龙山观,除了寻找丹方之外,赵昀其实也想先试试水,看看杨璟到底有没有这个能耐,能够将临安的这些个道观全都给收服了。

    如果连这些道观都搞不定,杨璟又拿什么来接纳北面逃过来的道士?

    杨璟对此也有着自己的考量,也正是因此,他才利索地将这桩差事答应了下来。

    从福宁殿出来之后,杨璟便返回府邸,将刀枪都带上,高采芝还在宫里头陪着瑞国公主,杨璟便带着风若尘以及陈密等几个人,往龙山观去了。

    龙山观位于临安城的北面,已经远离城市的喧嚣,同样坐落在凤凰山南麓的龙尾上,需要绕过皇城,才能够到达。

    杨璟与风若尘等人,坐了小半个时辰的马车,才抵达了龙山观,只是没想到,这才刚来,杨璟便吃了个下马威!

 第五百一十一章 长生殿里戏弄道童

    江南之地多仙山秀水,凤凰山脉延绵如凤雏,飞烟雨,举雾霞,青松葱翠,山中涧水清泉叮咚如乐,飞禽走兽时隐时现,长吟啸叫,风起云涌之时,山下竹海泛起绿潮,凉风扑面,馨香阵阵,清爽怡人。 。。

    这凤凰山脚除了大宋的皇城之外,还有诸多名寺和道观,香客檀越踏访形胜,往来不绝,楼阁大殿于云霞之中展峥嵘,露飞檐,似极了仙家洞天福地。

    山脚西南有一处道场,就挨着磅礴大气的龙山观,只是这小道观却无人问津,人迹罕至,破败不堪,铜鼎泛绿,塑像斑驳,虽然相较于山上那些大寺名观,也算路途平坦,却香火寂寥。

    杨璟等人来到山脚之时,已经迟暮,时维五月,山中潮湿,又不知不觉有些阴冷,山间有夜雾笼罩,也不知是雨太轻,还是雾太重。

    横竖没法子登山,杨璟几个便打算在这小道观歇息一晚,翌日再登上龙山观。

    这小道观似乎已经荒废许久,杨璟几个一路到了后山,但见得后山的飞鹤坪上,一行白鹤从天而降,落于平台之上。

    据陈密所说,此观名唤长生观,眼前的飞鹤坪据说乃是某位天师的飞升台,奈何长生观早已没落,青石平台上遍地长草,白鹤纷纷落于其间,啄食草籽。

    这些白羽丹顶的白鹤或引颈啸叫,或梳理雪羽,或跃上坪侧的青松之上,怡然自得。

    杨璟修炼的也是道家内功,似乎与此地有着感应一般,进入这长生观,整个人都觉着通体舒泰,心说这才是道家真人修炼的洞天福地,完全不是那些充满了市井和铜臭味的高宫大观所能相比的。

    天色黑下来,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