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狱-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昀也故作尴尬地笑了笑道:“太后教训得是,儿子这就让人去办。。。”

    杨太后点头微笑,似乎很欣慰,又朝赵昀道:“你才刚恢复过来,杨大人还要留在宫里照看你,哪有时间给你当官差使,这事儿你记着就行,也急不得的,还有啊,官复原职可不成,该多给杨大人一些赏赐才对。”

    杨太后见得赵昀发笑,又朝杨璟道:“杨大人想要些什么赏赐?”

    按说这只是客套话,哪有人自己主动要赏赐这么不要脸皮的,不过杨璟确实有些心动,想要趁机取得案子的调查权,免得这场本不该掀起的政治风波,会变得越发不可收拾,牵连到更多的人。

    杨璟心中还在犹豫,赵昀却开口道:“好了,太后就不要操心这些了,朕知道杨卿家想要甚么,一会便交代国舅爷去办。”

    杨璟不由抬头,但见得赵昀正看着他,笑容有些耐人寻味,杨璟心里也有些打鼓。

    此时瑞国公主和高采芝带着御膳局的人进来,杨太后和谢皇后等人也都出去了。

    临走之时,杨太后朝赵昀道:“对了,大官啊,有个事情,为娘的还想跟你打个商量。”

    赵昀已经饥肠辘辘,但老太太也不能不应付,便装作不耐烦地问道:“说甚么商量不商量的,太后又有何事?”

    杨太后想了想,朝赵昀道:“大官沉珂得愈,为娘的想给你找个贵妃,也好冲冲喜。”

    赵昀子嗣不旺,所以才一直服用乱七八糟的丹药来调理身体,杨太后和皇后贵妃们,也经常给他找一些好生养的宫女或者秀女,赵昀也没觉得有何奇怪。

    但杨太后说的可不是简单的女人,而是贵妃,贵妃在后宫之中便仅次于皇后,阎贵妃等人利用权柄混乱后宫,这可是前车之鉴,不能不防的!

    “太后想要升谁为贵妃?”

    “不是升谁为贵妃,而是为官家新纳一位贵妃。”杨太后神秘一笑道。

    “新纳一位贵妃?”这可不合常理,因为进入宫中的秀女,与外朝官员一样,除非有官家的特别旨意,否则都需要按照等级不断晋升,岂有一进来就当贵妃的!

    所有人的眸光都集中在了杨太后的身上,这老太太呵呵一笑道:“正是,为娘想为官家纳大理郡主为妃!”

    “甚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高采芝的身上,瑞国公主更是难以置信,这可是她的好姐姐,怎么就变成自己的后妈了?

    绝对不可以啊!

    赵昀更是有些哭笑不得,他正难得有高采芝这么个精灵女孩子,陪着宝贝女儿,许久未曾见过女儿这么开心了,又怎可能让高采芝当妃子。

    再说了,冲喜归冲喜,自己身子骨才刚刚有所好转,如今纳妃是不是太急了些?

    场中怕是只有杨璟并没有感到奇怪,他看着杨太后,果然听得杨太后得意地环视一圈,而后神秘兮兮地说道。

    “可不是这位大理高氏的郡主,而是大理段氏的郡主,王女段初荷!”

 第四百九十五章 圣恩赏赐执掌大权

    南宋理宗皇帝本名赵与莒,虽然是赵匡胤一脉赵德昭的九世孙,但已经沦落民间,成为庶人,因为父亲是保长里正之类的村官,家境还算不。

    后来权奸史弥远无意找到了赵与莒,说是惊艳于他的才华,又认为他乃天命所归,便将赵与莒带回了京城,改名为赵贵诚。

    当然了,也有人质疑赵与莒的皇族身份,认为他只不过是史弥远从民间随便找来的傀儡。

    无论如何,史弥远在宁宗死后,便废除了一直想要对付他的皇太子赵竑,与杨太后一道,将赵与莒改名赵昀,推上帝位,是为理宗。

    另外,关于宋宁宗之死,史料上并无记载,据说并非正常死亡,也有人说宁宗听信了太子赵竑的建议,打算除掉史弥远,不过这太子是个藏不住事的,到处与人说,往后有机会一定要办了史弥远这个大奸臣,于是史弥远便给宁宗进献了百颗金丹,宁宗就这么稀里糊涂死了。

    宁宗死后,赵竑被废,赵昀却没能独掌朝政,他要继位,必须经过杨太后,也就是宁宗皇帝的杨皇后的同意,而杨太后也换取了垂帘听政的权柄!

    大宋朝虽然自真宗刘皇后以来,也有垂帘的先例,但大多是皇帝年幼,不能处理朝政的情况下,才由太皇太后或者皇太后代行天子之职。

    可理宗赵昀登基即位之时已经二十岁,在这种情况下,杨太后还要垂帘听政,便违背了后妃不得干政的祖宗家法。

    赵昀是个励精图治,有大抱负的人,否则也不会有“端平更化”这样的小盛世局面,“端平入洛”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起码证明,赵昀其实是有心想要振兴国家的。

    这样的一个人,想要规规矩矩让杨太后和史弥远把持朝政,是不太可能的。

    赵昀也与杨太后明争暗斗了许久,在八个月之后,杨太后终于撤帘,不再搞垂帘听政那一套,不过赵昀的处境也不好,因为他即将要正面史弥远这个奸臣。

    他十八岁的时候才被史弥远带到京城来,又是庶人出身,根本就没有什么根基和支持者。

    为了扳倒史弥远,赵昀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才终于独掌朝政,虽然感恩于史弥远,并没有杀他,但却将石弥远的党羽彻底剪除,任用真德秀等贤良之士,端平更化期间任用过三十七名宰相,大部分都是一时之选,展示了赵昀任人唯贤以及高明的御人之术。

    从赵昀的经历可以看得出来,杨太后在赵昀的人生当中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

    虽然她曾经垂帘听政,想要把持朝政,但后来也能够审时度势,主动撤帘,而赵昀的皇家出身得到承认,能够名正言顺登基即位,都拜杨太后所赐。

    赵昀连史弥远都没有杀,自然也不会亏待杨太后,反而对杨太后恭敬有加,毕竟有杨太后在,赵氏天下就是正统。

    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皇家更是如此,这是祖宗家法留下来的规矩,就好像瑞国公主乃贾贵妃所生,却必须喊谢皇后为母亲一样。

    所以对于杨太后,赵昀始终保持着敬意,而且杨太后对赵昀的事业也算支持,并没有阻挠过赵昀施展抱负,有她这个太后坐镇后宫,赵昀也能够心无旁骛地支持朝政。

    冲喜是好事,端平入洛失败之后,赵昀的抱负受挫,曾经沉迷于酒色,又急于生育子女,对女人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

    所以当杨太后提出要给他纳妃之时,赵昀并没有抵触,可要纳的是大理段氏清河郡主段初荷,这就让赵昀有些意外了!

    使节团以西海侯段智实为首,在临安也住了一段时间,赵昀也曾经召见过段智实等人,并初步给出了与大理进行战略经济层面的合作框架。

    但让赵昀没想到的是,这大理段氏,竟然暗中走了杨太后的路子,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求亲。

    通常来说求亲一般都是皇子皇女级别,极少有向皇帝求亲的,可赵昀只有一个瑞国公主,并无其他儿女,如果向其他宗室王子求亲,又彰显不出大理的重要性,所以大理向赵昀求亲,让郡主当妃子,也是情有可原。

    若是往常,赵昀肯定要有所忌惮,但如今他的健康状况堪忧,说得不好听一些,若自己撒手而去,主持大局的便是杨太后,而绝不会是谢皇后!

    谢皇后为人纯良,倒也信得过,也值得托付,但由杨太后在上头压着,凡事自然要以太后的意见为主。

    杨太后只怕也是等待这样的时机才提出来的,赵昀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拒绝她,当即便朝杨太后道。

    “单凭太后做主便是了。”

    赵昀如此一说,这个事情便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杨璟听闻,也不由心中唏嘘,想起段初荷,再想想秘密召见自己的段兴智,只能暗中摇了摇头。

    高采芝并不知道段初荷秘密来到大宋,此时望着杨璟,眼中满是疑惑和惊诧。

    因为她是高泰祥的女儿,深知段初荷当了大宋贵妃之后,大宋对大理的政策,必定要偏向于段氏,必定会影响到高氏在大理的实际掌权。

    她与段初荷也算是熟识,没想到那个柔柔弱弱的清河郡主,竟然能够为大理王族做出这等牺牲,担忧归担忧,对于段初荷,她也是满心佩服的。

    杨太后走了之后,瑞国公主便亲自给赵昀喂食,因为赵昀刚刚恢复过来,肠胃的承受能力比较差,也不敢吃太多。

    赵昀吃了个五六分饱,便摆了摆手,示意瑞国公主和高采芝先行告退,却将贾似道等人留了下来。

    “国舅,传朕旨意,杨璟有功于朝廷,有恩于朕,恢复忠勇伯爵位,除洞宵宫提举,另授勋四品上轻车都尉。”

    贾似道得旨,赶忙记了下来,心里对杨璟也再无轻视,忠勇伯爵位倒也罢了,杨璟原本只是提点应灵观,如今却提举洞宵宫,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虽然同样是宫观闲职,但这种宫观闲职也是有自己的等级系统的,通常来说,只有退下去的宰辅等高官,才有资格提举洞宵宫等宫殿,而杨璟只不过二十来的年轻人!

    虽然闲人之中的大闲人仍旧是没有实权的闲人,但足以看出官家对杨璟的态度了!

    贾似道还在暗中思考这任命的深意,赵昀又继续下旨道:“另外,徐佛眼下正在自省,便让杨璟提点皇城司公事官,特授折狱郎,品秩参同从三品,负责监察审刑等一概司法事务。”

    赵昀如此一开口,贾似道的笔尖都在颤抖了!

    宋慈早先便提议要设置一个新衙门,有权监察刑部和大理寺的终审大案要案,当初提出的便是折狱郎的官职,只是诸方阻力太大,赵昀也不敢施行,没想到竟然授予了杨璟,而且还是等同于从三品的官秩!

    更为重要的是,给了杨璟负责监察审刑等权柄,就意味着朝中文武百官,杨璟想查谁就查谁!

    虽然皇城司公事官并非皇城司提举,但在提举徐佛被散放的时候,杨璟这个提点公事官,完全可以调动皇城司的人手!

    这朝廷里头哪个屁股干净?若杨璟想要查谁,那还不是一查一个准?

    这就相当于赵昀给了杨璟一道护身符和尚方宝剑,谁脑子让驴踢了才敢去招惹杨璟啊!

    而且贾似道也联想到了昨夜的事情,不由吓出一身冷汗来!

    果不其然,杨璟还未来得及谢恩,赵昀便继续说道:“杨璟,我知你办案谨小慎微,也知道杨镇和董登州一案另有内情,眼下朕给了你新任命,你可以放心去办这个案子了。”

    这就是赵昀口中所说,其实他一直知道杨璟想要甚么样的赏赐,听得如此,杨璟也赶忙谢恩道:“谢官家圣恩,臣必精诚以报!”

    赵昀也是个注重细节的人,毕竟他的皇权之路并不平坦,也是经过了多年争斗的,他也曾经励精图治,是个有才能的皇帝,杨璟一直称呼他为陛下,直到如今才称呼他为官家,赵昀也是笑着摇了摇头,手指点了点杨璟。

    “你也是个不服气的滑头孙,不过朕可警告你,这个案子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你可要抓紧了。”

    “一天一夜?”杨璟也不由惊诧。

    “正是,想必你也已经知道,殿中侍御史丁大全联合言台官员,集体弹劾右相兼枢密使董槐以权谋私,意图不轨,又放纵儿子,与杨镇杀害榜眼谢英棠,朕当时不堪其烦,已经批点,交由左相吴潜行文查办,到时如果你还不查清楚,杨镇和董登州便要定案了。”

    赵昀虽然面色如常,但杨璟也能听得出他的懊悔之意,可见他是真心想让杨璟来拨乱反正了。

    其实这个案子已经很明朗,便只剩下一些细节没能推敲出来,所以杨璟也有信心,一天一夜已经足够,便朝赵昀道:“臣比不辱命!”

    赵昀见得杨璟如此坚毅,也点了点头,过得许久,似乎经过了内心争斗,这才朝杨璟道。

    “杨璟,也不怕告诉你,经过这生死一线,朕也看清楚了不少人和事,有些事情,朕不方便去做,你想做,便放心大胆去做吧。”

    说完这句话,赵昀眼中又萎靡了下来,仿佛一个孩子将自己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沙堡,一下子全都踩烂了一般,有些沮丧,有些不舍,却又不得不去做。

    这句话说得很隐晦,但杨璟已经听明白,而旁边的贾似道自然也听得明明白白,此时他的后背都被冷汗湿透了!

    “国舅,你也是朕身边的老人了,朕一向倚你为股肱,今次你要好好协助杨璟。”

    虽然赵昀看似随口一提,并未给予具体的任务职责,但贾似道却如蒙大赦,朝赵昀道:“臣必竭尽所能,配合折狱郎杨大人!”

    贾似道果然是简在帝心,知晓赵昀有心推行折狱,却又担心朝廷阻力太大,只好取了个权宜,先加了杨璟身上的官职,并不设立新衙门,让杨璟渐渐去发展。

    所以他刻意称杨璟为折狱郎,也表明了他支持赵昀的立场和态度。

    见得贾似道如此,赵昀也满意地点了点头,朝他说道:“你们都出去吧,把朕的旨意都带下去,朕还有些话要跟杨璟说。”

    “是,臣等告退。。。”

 第四百九十六章 官家倾诉离宫办案

    赵昀封赏杨璟的勋位上轻车都尉,乃是四品的勋位,这勋位指的是嘉奖有重大功勋的人,没有实权,却是一种荣誉头衔。

    上轻车都尉往上就是护军、上护军、柱国和上柱国等勋职,遵循古制,虽然没有实权,但也是彰显功勋的一种荣耀。

    而杨璟的爵位已经是伯爵,在往上便是侯爵,以及国公爷之类的公爵,想要再往上,便只能异姓封王了。

    虽然有些意外,但在出使过程中取得龙首关大捷,杨璟没能得到相关的功勋赏赐,此次替赵昀看病,却好像有种一次性补偿给杨璟的意思。

    无论如何,赵昀为了给杨璟封赏,也算是花了不少心思,毕竟杨璟不是正经进士出身,又并非武将世家子弟,一个草根庶民能够爬到现在的位置,而且只是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这已经堪称传奇了!

    当然了,赵昀也明白,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杨璟没有足够稳固的根基之前,将他捧得越高,便摔得越痛,所以必须给杨璟一些护身符和特权,如此才能保护杨璟。

    如果杨璟继续停留在宫观闲职上,并无实权,对其他人的威胁也就没有这么大,自然也是保护杨璟的最佳方式。

    但赵昀眼下需要杨璟这样的得力干将,与其将杨璟豢养起来,如温室之中的花朵一般栽培,倒不如让他如雨燕和鹰隼,搏击长空而激斗风雨,只有在逆境之中成长起来,往后才能委以重任。

    杨璟也隐约知道,赵昀将自己留下来的意图是什么,果不其然,待得董宋臣等人都离开之后,便只有胡命桥贴身护卫着了。

    赵昀看了看胡命桥,朝这位死士说道:“莲花真人近日辛苦,也赐坐吧。”

    胡命桥似乎已经习惯了,私底下赵昀对他可算是毕恭毕敬的,眼下虽然只有杨璟在场,但这位武当山的莲花真人还是摇了摇头。

    “臣站着就好。”

    赵昀知晓胡命桥的性子,也就不再勉强,转而朝杨璟道:“杨璟,你实话与朕说,你给朕镇痛所用,到底是为何物,何以与阎妃进献的金丹有着一般的功效,药力竟比那金丹要强如此之多?”

    杨璟就知道,赵昀的病其实大半来自于生鸦片的戒断反应,也亏得齐悬济这些时日都用别的法子来压制,又有董宋臣和丁大全进献别的灵丹来做代替品,才让他熬了过来。

    如今赵昀算是食髓知味,杨璟知道是逃不过的,便将鸦片的功效和毒副作用都据实以告。

    本以为赵昀会因此知难而退,因为杨璟还为他提供了戒断治疗的方案,并不需要烟枪,其实也能够让赵昀继续健康地活下去。

    可没想到赵昀只是意味深长地朝杨璟笑道:“杨璟,你以为朕不知道这些金丹都是有害之物?”

    杨璟微微一愕,没想到赵昀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既然知晓了害处,官家为何还要服用这些金丹丸散?”

    赵昀苦笑了一声道:“我赵昀也曾想要雄才伟略,也想要完成祖辈未竟之大业,收复河北,光复开封,乃至于将蒙古蛮子都赶走!”

    “可如今呢?我赵昀竟然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即便苦苦打拼下来,又能如何?”

    “你以为朕会不知道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如何看待朕,如何评议朕的么?”

    杨璟本不想听,毕竟知道得越多,就意味着他会更危险,许多秘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

    但赵昀此时全无帝王尊威,更像是个经历中年危机的老男人,仿佛急于向人倾诉他的苦闷一般。

    他并不算太糟糕的皇帝,起码也曾经努力过,但到头来呢,军事上失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