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风再起时)-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军眼看敌人越来越多,已经过了百人,立刻发起冲锋,试图将他们全部歼灭,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羌人不甘示弱,只要给与相对公平的环境,他们相信自己的战力绝对在汉人之上。双方胶着厮杀,脚下一片血红,全是双方的鲜血染成。

    以数百人攻击百人,并非所有人都能插上手,城防多为寻常百姓,一见打不着敌人,呆立原地,不知所措,傅燮赶紧命令道:“别愣着,继续向外射击,别让羌人轻易上来。”

    众人恍然,弯弓疾射,边地之人,人人善射,虽因紧张过度大失往日水准,却架不住距离近,杀伤很是客观。

    看着城头战成一团的双方,傅燮皱起眉头,汉军杀敌速度明显赶不上登城者,大略一数,羌人已有二百余人,竟是比方才多了一倍。

    “不行,我方人少,僵持下去只会对我方更加不利……”傅燮一咬牙,命汉军撤退,守城士卒听到这个怪异的命令皆是一怔,但无暇细想,再一次猛烈的攻击后,蓦然而退。

    羌人们一脸迷惑,继而大喜,狰狞着脸挥舞兵器而上,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弩雨,顿时倒下一大片,伤亡过百。

    “快……趁机将羌人赶下去,快……”傅燮边喊边挥刀而上,当先砍中一个羌人,一把夹杂着呼号之声的战刀临头而下,傅燮怡然不惧,左手弩发,再毙一人。傅氏子弟、部曲紧随其后,护住左右,刀矛齐上,拼死杀敌。

    就在汉军即将成功之际,驴掌登上城墙,他武力高强,带领十几名亲卫状若疯虎的冲向汉军,两把战刀舞得跟风车似的,刀刀见血,从不落空,转瞬间周围两丈之内再无站着的对手。

    “呼……呼……”驴掌像是一头发情的公牛那般站在原地喘息,充满野性的眼睛环视周围,县兵无有敢与其对视者,都是浑身战栗,面色惊慌。

    “功亏一篑!”傅燮暗暗可惜,急吼道:“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诸人听我号令——行——偃月阵……”

    傅氏子弟、曲部率先行动,以傅燮为中心,呈弧形排列,形如弯月,仿佛张开两翼的苍鹰。县兵回头瞭望死寂般的城内,那里是我们的家园,那里有我们的家人,暗道绝不能让羌狗进去,纷纷鼓起勇气响应傅燮。

    羌人不懂什么阵不阵的,他们只懂得一个道理:谁最狠,谁就赢!

    双方狠狠撞到一起,金铁交鸣声,破口大骂声,刀剑入肉声,惨叫哀嚎声连成一片。

    驴掌挥刀疾进,酣呼鏖战,身上沾满了血浆,这些血大部分都是汉人的,至于杀了多少,他记不清了,反正超过两只手就是了。驴掌不断收割着人命,眼睛却一眨不眨盯着偃月阵中心的傅燮,他断定此人必是汉人的首领,只要杀死他,城就算拿下了。

    浓郁的杀机在驴掌眸中熊熊燃烧,刀头一转,大步冲向傅燮,战刀狠狠剁向他的头。

    傅燮直面刀口,浑然不惧。

    驴掌很佩服对方,连死都不怕,是条汉子,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数柄长矛从旁刺出,伴随有弩箭。驴掌双刀乱舞,矛头尽折,大腿却挨了一记弩箭,身体一个踉跄摔倒地上。刹那间刀矛临头,驴掌使出懒驴打滚,以背后添上一条刀口为代价逃得性命。

    被部下强拖着向后退,驴掌口中犹叫嚣道:“暗箭伤人,卑鄙!无耻!汉人都是胆小鬼,有本事你与我一对一!”

    “蛮夷——”傅燮不屑地看了他一眼,目光转向大战场,心里一悲:“我们真的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吗?”

正文 第九十九章 施计却敌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路上,盖俊得知青年骑士姓郭名锐,年二十,他长得不类汉人,一口一个“羌狗”,盖俊初时还以为他是北地屠各或杂胡,没想到他身上有一半羌人血统,按羌人的说法他属于“获”,即羌人与奴隶所生的儿子,家庭地位极低,与奴隶相当。其母是灵州县汉人,少时正逢西羌之乱,被羌人掠走奸污,生下他。其父性格粗暴,且不拿他当亲子,郭锐从小受尽各种磨难。当他七岁时,其所在部落被汉军击破,他和母亲得以回到灵州家乡,母亲又另嫁给一个汉族军士,继父对他说不上好,却也不坏,至少比生父强出百倍,郭锐这个名字就是继父为他取的。在灵州生活五年后,羌人再度入侵,继父被杀,母亲不愿再入羌地,咬舌自尽,他和同母异父弟妹躲在井中逃过一劫。由于这时西羌之乱早已平定,州府反应迅速,入侵的羌人无一漏网,尽数被歼,然而这却不能消除郭锐心中的滔天怒火,他从来没有这么恨过羌人。长大后成为灵州县兵,以杀羌人为志,可惜近些年来边境颇为太平,他无有机会。

    “长史欲以何法破敌?”郭锐固然是恨羌人入骨,但不代表他没脑子,以千人乌合之众硬碰三、五千善战羌人乃是取死之道。

    不仅是他,所有人都份外关心这个问题。

    盖俊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此处距灵州县还有多远?”

    郭锐道:“约四十里。”

    “三十里白我。”

    “诺。”

    郭锐满头雾水,至三十里出声提醒,马队顿时停下。

    盖俊下了马,谓盖胤、关羽道:“读过左传未?”他实际上问的是后者,前者他曾数度逼其苦读。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关羽居然摇头。后世一手执青龙偃月刀,一手握《春秋》的关公像极为深入人心,他本人现在告诉我说没读过——没读过——

    盖俊叹了一口气,对盖胤道:“还记得城濮之战吗?”

    “记得。”盖胤答道,关羽、郭锐好一阵羡慕不提。

    “背诵一遍。”

    “这个……”盖胤一脸难色。

    盖俊哭笑不得道:“晋大夫栾枝以何计破楚军?”

    盖胤道:“这个我记得。栾枝在战车的尾部绑上柴草,假装败逃。柴草拖在地上,烟尘四起,楚军以为对手真败,落入陷阱被晋军伏击。”

    “今日我欲反其道而为之。”

    关羽不愧是未来的名将,一点就透:“盖射虎的意思是令骑曳柴扬尘,伪作盛兵,从而吓退羌人?妙、妙啊——此计大妙!”

    城墙上的羌人越聚越多,已经是汉人的两倍有余,汉兵列阵抵消了对方一部分人数优势,但己方倒下一人就少一人,而对方帮手还在源源不断的涌上来。

    羌人持续的猛攻下,汉军偃月阵左翼终是崩裂。

    “完了——”傅燮苦痛的发出一声呻吟。

    忽而如雷般的战鼓声响起,两百名汉家儿郎有若出闸猛虎,斜插入羌人右肋,很快击破其翼,封堵上了偃月阵的缺口,双方再次陷入僵持之中。

    傅燮稍稍松了一口气,却无喜色,这两队人马不是预备队,更不是无中生有来的,而是他族弟率领卫守北城门的人。

    傅燮看着满脸鲜血的族弟傅琦,皱眉道:“你来了北面怎么办?”

    “从兄不必担心,北门的羌人两次强攻皆被我迎头痛击,已是不敢再攻,何况方才乡亲又组成了两个百人队用来接替我等,否则我也不敢冒然支援。”

    傅燮摇摇头,城里有多少壮丁他还能不清楚?那两个百人队必是老弱无疑。北门如今只有百人堪战,对方一旦洞悉内情,一个冲锋就可拿下。

    芒封气得暴跳如雷,攻打大半天,儿郎死伤六百,大将驴掌受创,一座小小的县城竟是这般难啃。

    驴掌草草止住血,单膝跪在芒封面前道:“王,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把城拿下来。”

    芒封稍稍止住怒气,道:“你腿部有伤,就别上去了。”

    “王——”

    芒封扬声厉色道:“你敢忤逆我?”

    驴掌额头触地,不敢再言。

    芒封冲左右喝道:“在太阳落山前,我要住进县府——”其时,距日落只有不到两个时辰。

    低沉的牛角号再次传出,声震四野。

    城墙上的羌人受此激励,越发疯狂,酣呼鏖战,舍生忘死。

    一个时辰后,偃月阵再次被撕开一道口子,这次是右翼。羌人憨直不假,可不代表傻,汉军左路是生力军,中间则防守严密,唯有右翼相对薄弱,他们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冲击,终获成功。这是一条致命的缺口,汉军崩溃在即。

    “要进行巷战吗?”傅燮用力握紧环首刀,手背浮现一条条青筋。

    眼见胜利在望,羌人高兴得嗷嗷乱叫,他们仿佛看到了无数的女人、奴隶、金银在向他们招手。

    羌人士兵举着刀追砍一个腿部受伤的汉人,像是猫逗老鼠一样,左一刀,右一刀,看着对方一边惨叫一边躲闪,眼睛里绽放出兴奋的光芒。那汉人身上挨了十余刀,血都流干了,再也爬不动了。羌人战士对他失去了兴趣,正要一刀结果他,猛然发觉四周喊杀声弱了许多,族人们纷纷停下来,回首眺望。

    “有什么可看的?”羌人战士缓缓回头,然后就看到了让他惊恐万分的一幕——漫天的烟尘以及风中一丝若有若无的马蹄声。渐渐地,马蹄声越来越响,有若雷鸣,看其威势,足有万骑之众。

    傅燮颤抖着举起钢刀,歇斯底里地吼道:“援军——我大汉的援军来了——擂鼓——擂鼓——”

    战鼓声瞬时间响彻全城。

    近乎绝望的守城者在他们行将崩溃的一刻发现援军来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力气似乎一下子回到体内,他们狂吼着反扑羌人,而羌人胆魄尽丧,一战即溃,丢盔卸甲,狼狈逃跑。所谓上来容易下去难,云梯就那么些,能安全着陆的羌人恐怕都占不到一半。

    “为什么?汉军为什么来的这么快?为什么在我破城之际到来?”芒封瞪着猩红的眼睛,拎着滴血的战刀,脚边一名侍卫仰面躺在地上,眼瞳睁得老大,至死也想不通王为何杀他,可谓死不瞑目。

    驴掌硬着头皮道:“王,咱们走吧。”

    芒封狞脸恶狠狠道:“你说什么?你让我逃跑?让我回去受尽族人的耻笑?”

    “王,您注定是未来先零之主。一次失败算什么,我们很快就会补充回损失,到时再找汉人报仇。”

    “驴掌说得对,我不能死,我还肩负着复兴先零的重任。”芒封气喘如牛,看到城墙上不住往下跌落的族人,心疼得脸都扭曲了,咬牙生生挤出一个“撤”字。

    羌人如蒙大赦,随着芒封落荒而逃,连他们带来的牛羊、毡帐也顾不上了。赶到北门会合八百余骑,羌人全军只剩下两千三四百,要知道他们来时可是有整整四千骑,折损至此,凄惨至此。

正文 第一百章 好一伙乌合之众

    ***本章节来源 请到阅读最新章节***

    第一百章,很有纪念意义,大家别藏着掖着了,把推荐票都拿出来吧。

    傅燮跌坐城墙边,周围到处是死去的尸体,地上漂浮的血水浸湿了他的衣裤,素来洁净的他懒得理会,他只想休息一会,他太累了,身心具乏,疲惫欲死。如不是还有许多事等着他,真想合目美美睡上一觉。

    方才看到漫天烟尘时正是生死存亡之际,无暇细思,如今静下来一想才发觉不对,便是北地郡都尉兵,郡兵,县兵三者相加也凑不满万骑,其中必然有诈。另外,时间上也不对,郡里反应再迅速也不可能这时赶到,最快也要两日……

    半晌,一名士卒面色古怪地呼唤傅燮:“傅君……援军到了,明廷已去出城迎接。”

    傅燮抬起手,被搀扶着起来,举目向下一看,登时目瞪口呆,援军只有千人,且半数人衣着兵器五花八门——好一伙乌合之众!

    盖俊自是不知傅燮把他形容成乌合之首,面对灵州县众官吏的千恩万谢,他仅是点点头,眉宇紧锁。

    灵州人无分男女老少,尽皆奔出家门,喜极而泣的迎接援军的到来,看着近乎疯癫的民众,被强征而来的戈居人纷纷鼓起胸膛,心底那一丝怨气早就消失无踪。

    进入县府,众官吏散去,修补城墙、搬运尸体、治疗伤员、安抚百姓,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只剩下县长一人陪同左右。

    盖俊方一落座就问:“羌人跑了多少?”

    灵州县长答道:“两三千。”

    盖俊又问道:“那你们杀了多少?”

    “近半。”

    盖俊诧异地瞥了灵州县长一眼,看不出他文文弱弱的居然还有武才,后者受不住他的目光,讪笑道:“不敢隐瞒长史,此役非我之功,全赖傅君。无傅君恐怕灵州坚持不到长史来援。”

    傅承插话道:“可是我从兄傅南容?”

    “正是。”

    傅承点点头。也无怪他料得准,傅燮以知兵闻名,舍他其谁?

    盖俊恍然,傅燮名气很大,更在傅巽之上,在太学时常听傅巽提起。对县长道:“期间固然有傅君之功,但你也不用妄自菲薄,我会如实禀明府君。”

    灵州县长心里一喜,面上说道:“如非长史来得及时,灵州必被羌人所破,下官何功之有?”

    盖俊摆摆手,正欲开口,只见一个浑身脏兮兮的高大文士走进来,想必他就是傅南容了。

    “愚拜见盖长史。”傅燮弯腰拜道,盖俊很好认,衣着、佩饰、座位、气势无不彰显了他的身份。

    盖俊急忙止住他的下拜之势,说道:“傅君以一介布衣之身保全一地百姓,盖某何敢受拜?”

    傅燮毫不相让,正色道:“我此拜是为灵州百姓,盖长史莫要阻拦。”

    盖俊不能屈其志,只好受了一拜。

    各就座位,傅燮道:“尝闻盖射虎之名,今日才知盛名之下无虚士,愚深感敬佩。扬尘却敌,可入史籍,流芳百代。”

    “过奖、过奖。”盖俊神情一肃道:“灵州伤亡几何?”

    傅燮面色惨然道:“亡四百余,人人带伤。”

    盖俊狠狠一拍案几,喝道:“蛮夷小儿,敢杀我这些百姓——不屠尽来寇,我气不能平!”

    “长史息怒。”灵州县长和傅承一同劝道。

    傅燮道:“对方死伤更重,且敌尚存两三千骑,盖长史万万不可意气用事。”还有一个原因,盖俊带来的援兵半数不堪一战,只是不好说出来。

    “嗯?”盖俊一怒起来气势滔天,有屠虎之威,傅燮却不惧,四目相撞,不肯退让。

    傅承与灵州县长夹在中间,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傅君刚直,盖某佩服。”盖俊忽然大笑,继而说道:“羌人闻大兵至,仓皇逃窜,一应牛马,尽数遗弃,狼狈由此可知。我领兵尾随其后,待众贼困饿疲惫之际,施展雷霆一击,必可收全功。”见傅燮还要开口劝说,又道:“勿劝,我意已决。”而后一拱手,离开了房间。

    傅燮轻轻一叹,督邮傅承道:“盖长史用兵如神,未必会败。”

    傅燮摇摇头,太险了。

    灵州县长让他在此休息,快步追上盖俊。

    “你们县有多少干糒?”盖俊问道。干糒即米、粟经过炒熟加工过的粮食,是汉军行军时的主要干粮。

    “一千斛。”

    盖俊皱着眉头说道:“这么少?”

    这还少?灵州县长老脸一苦,心道:“千人一日所费也不过六十斛,一千斛足够上千人吃十六、七天的了。你只是去追敌,又不是去和先零羌开战,给你一万斛你装得下吗?”

    “都给我装上,运到城北。”

    “诺。”

    县府外,千余骑士兴高采烈的谈论着盖射虎过往和智退羌人之计,及盖俊行出,相继闭口,目光满是崇拜的看向他。

    盖俊一步步走下台阶,扫视众人,顷刻扬声问道:“我欲追敌,敢赴否?”

    盖胤、关羽齐声暴喝道:“有何不敢?”

    “愿效死力!”众人吼声如雷,直冲云霄。

    “好。”盖俊豪气干云的跃上踏云,纵马疾呼:“欲报仇雪恨而会骑乘者,速来北门!”

    “欲报仇雪恨而会骑乘者,速来北门……”

    千余人的吼声瞬间传遍灵州县每个角落。

    城西角一个破落的房屋前,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怔怔看着被拖回的父亲,其身体布满了刀痕,骨碴外露,惨不忍睹。父亲为什么会死?因为每家都要出一个壮丁,父亲跛脚,本来应该是他去!本来应该死的人是他啊!

    “欲报仇雪恨而会骑乘者,速来北门……”

    城东,王老汉年不到六旬,头发却全白了,浑浊的眼睛布满了干涩的泪水。他曾是汉军的一员,受他影响,两个儿子先后成为了大汉士卒,大儿子早年死在西羌之乱,如今,小儿子也死了,他一个人孤零零留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

    “欲报仇雪恨而会骑乘者,速来北门……”

    县兵什长蛮横地推开为自己包扎伤口的医师,迈着僵硬的双腿翻开一具具尸体,寻找着自己什下的士卒。一个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