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风再起时)-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此战,朱灵无必胜之心,哪怕他有两万人而对手麹义只有一万。朱灵与麹义相识数载,深知其能,其用兵之健,绝不弱于公孙瓒、徐荣、盖胤、马腾等正值壮年的国朝名将,可惜身在冀州,无用武之地,本为猛虎,君皆以犬待之,可悲可叹。

    而今猛虎挣脱绳索,归入山林,谁能制之?

    主将朱灵尚且如此,何论冀州士卒,麹义在州七年,威名鼎盛,人人戒惧。

    斥候回报麹义率众北上搦战,朱灵苦笑,心道连立营的时间都不给我吗?麹义用兵就是这样,无论处于优势抑或劣势,皆是一往无前,乃下令摆阵应战。

    麹义望见冀州大军,二话不说,发起进攻。

    世祖光武帝因何得天下?无他,幽州突骑、冀州弩耳,此二者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东汉地方不宁,常取二州骑、弩镇之,百试不爽。

    麴义在冀州呆了七年,自然知道冀州弩士的厉害,命士卒持大楯冲之,弩手在后施射,双方箭雨铺天盖地倾斜向对手,每时每刻都有人哀号倒下。

    麴军至数十步,朱灵示意弩士退后,以戟代之。冀州大戟士虽不如弩士享有盛名,亦有值得称道处。麴义则是以千余凉州旧部代替弩手。

    昔年冀州牧皇甫嵩因为西疆之乱调任长安,当时冀州遍地寇盗,所以并未带走全部凉州籍汉胡士卒,留冀者约三千余人,交由麹义统帅。这七年来陆续战死、病死数百人,如今仅剩下两千七百余人,其中骑兵一千。西疆出来的人若说不会骑马岂非笑掉人的大牙,无奈冀州认为马匹太过耗费钱粮,仅供千骑所用。

    麴义军大楯士率先撞上朱灵军大戟士,一瞬间巨大的冲击力将对方阵势撞得歪歪斜斜,千余凉州步卒看准时机,大叫跳出,刀矟齐下,一突而入。

    世祖光武重塑汉室百余年,从来没有哪一个州会像凉州这般动荡,仅激战数年、十数年的羌人大叛乱就经历三次之多,小规模战事更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连妇女都号称“载戟挟矛,弦弓负矢”,说句不客气的话,随便拎出一个凉州男子,放到中原就是精兵悍卒的代名词。

    麴义麾下这千余凉州步卒堪称精锐中的精锐,兼且羌胡混杂其中,打起仗来悍不畏死,首先就在气势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是以交战时无不以一当十。

    朱灵军数千前锋虽然不断后退,可是仍在苦苦抵挡着凉州人的刀矟锋口,然而随着一名司马被凉州人割掉脑袋挂在腰上,前军数千士卒立时崩溃了,掉头逃向中军。

    面对十倍于己的对手,凉州人不知畏惧为何物,追着败军脚步,一头撞入中军,疯狂搏杀。麹义军冀州籍士卒信心倍增,随在凉州人后面竭力嘶喊,向里猛冲。

    朱灵眼见劣势,以四千后军绕向侧翼,企图夹击之,麹义立刻亲率一千骑出击,将走到半路上的四千步卒截为两段,而后反复冲杀,冀州士卒死伤惨重,一哄而散。

    前军、后军相继败北,中军将士肝胆俱裂,竞相奔走,朱灵不能制。

    麹义将兵追杀数里,随后带着两千降卒掉头而走。

    朱灵狂奔十余里,停下收拢败卒,得一万两千余人,见麹义不曾追来,暗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麹义是看在两人共事多年的份上,没有斩尽杀绝,否则上千凉州精骑紧咬不放,数百里路程,有几人能安全回到邺城?

    “校尉……”

    朱灵看着一脸血污的手下,摇摇头道:“走吧,回邺。”

    麹义带着大军南下到达黎阳,一战克之,传书黄河对面延津的袁绍过河相会。

    袁绍回信说目前数万大军乞食于兖州,过河无以为继。麹义复写信言大军只要携带十日粮草,长驱直入邺城,韩馥必降。袁绍再度拒绝。

    袁绍倘若过河,就意味着将和韩馥彻底决裂,双方可能爆发大战,倒不是他害怕对方,韩馥,无能之辈,擒之易也。然他虽有霸占冀州之念,却不想给世人留下抢夺他人基业的印象,他要让韩馥心甘情愿的奉上冀州牧大印,一如尧舜禹禅让故事。其实说白了他就是既想当*子又要立牌坊。

    ……………………………………………………………………………

    幽州,渔阳郡。

    鲍丘水前,两万大军牵引着一万五千匹战马排列整齐,以屯为单位,有条不紊渡河,对岸雍奴百姓满眼好奇的看着这支身上装备简陋,却透着猎猎杀气的汉军。

    “看,是白马将军……”有人伸出手指着远方,悄悄地说道。不怪他能够一眼认出,三千匹白色战马聚在一起,太壮观了,予人以无穷的视觉冲击力,纵然不是幽州人,也能第一时间猜出这支汉军的主帅。

    “这是去哪啊?讨伐国贼董卓吗?”

    “八成是,中原人都不敢打董卓,世间也惟有白马将军可以与董卓较量一下了。”显然,这人是公孙瓒的狂热崇拜者,像他这样的人在幽州很多,比比皆是。没办法,公孙瓒长得高大英俊,又屡抗胡族,保卫幽州民众,想不得到爱戴也难。

    有人提出疑义道:“我怎么听说盖子英把董卓打得连连求饶呢?”

    “传言不足信也,盖子英若真有本事,董卓怎么还活得好好的?”

    另一个人插话道:“盖子英纵横天下,未尝一败,岂是浪得虚名之辈,君不见盖子英南下,董卓急忙以并州牧、骠骑将军安其心,后又割河东、河内抚之。”

    “你到底是幽州人还是凉州人?”

    “……”

    公孙瓒自然不知道百姓的议论,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南方,一片火热。

    幽州牧刘虞是个敦厚长者,主张怀柔,颇有刀柄入库、马放南山的意思,他麾下数万大军一度锐减到万人,他费尽心机才恢复到两万人的规模。

    可是,幽州两年来无战事,大军再多又能如何?他无比怀念在幽、冀、青、徐各地征讨张纯、张举、乌丸人的日子。

    去年末,袁绍给他写了一封信,言南来冀州,你我共利。

    共利?公孙瓒失笑,他又非傻子,岂能看不出其中利用的味道,不过他不在乎,他实在受不了右北平平淡的生活了,急需出来透透气。况且,自己是那么好利用的吗?谁欲利用自己,都要付出代价。

    他虽然贵为奋武将军、蓟侯,但仍要听从大司马、幽州牧刘虞的命令,对于此次出兵,刘虞并没有阻止他,看来袁绍和他有所勾通。

    中原,我公孙瓒来了

    等到两万大军全部渡过鲍丘水,公孙瓒一声令下,行向西南,穿广阳、涿郡入冀州河间国。河间国相良就大骇,他手中只有数千郡兵,如何能抗数万边边,一面派人火速通报冀州牧韩馥,一面紧守治所乐成。

    公孙瓒如是仅仅为助袁绍逼迫韩馥倒也不用非和良就过不去,然而他的目的是抢地盘,所以与幽州紧邻的河间国是非要拿下不可,以充作自己的大后方。

    公孙瓒派人劝降不行,立刻围攻之,十数日攻克城池,生擒河间国相良就,问曰:“我南下讨董,拳拳之心,天地可鉴,相国何以将我拒之门外?”

    良就无言以对,公孙瓒欲杀之震慑冀州,长史关靖苦劝乃罢。关靖字士起,并州太原人,年约三十四五岁间,额头宽阔,鼻梁挺拔,目光坚毅,无不显示他性格的强势。他本为幽州右北平无终县丞,其用法严峻,打击富商,剪除豪强,一县无人不惧,以诬告免,后投入公孙瓒麾下,任奋武将军长史一职。

    公孙瓒顺利取得河间国控制权,乘势突入安平国。

    安平国相孔彪自谓孔子之后,负有高气,集郡兵万余人至下博,同公孙瓒对峙漳水河畔。公孙瓒以正面吸引孔彪注意,两翼数千轻骑偷渡,而后夹攻,大破之。

    孔彪逃命的速度非常快,火速回到治所信都,即刻带上一家人奔向巨鹿郡,冀州名将张颌驻扎于此也无法让他感到安心,再奔魏郡,一直逃入邺城。然而不等他放下一直吊着的心,忽闻骠骑将军盖俊亲率数万大军横穿恒山进入魏郡,距邺城不到三百里。

    不想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孔彪暗道一声苦也。

    比他更苦的是冀州牧韩馥,麹义叛变,连势袁绍,公孙北来,盖俊东至,他在冀州老老实实呆着,没招谁没惹谁,怎么都打我?

    为什么打他?盖俊很快写信说明了原因,冀州欠着并州三年(今年也算进去了)钱粮不给,孤这次是来要钱粮的。本来孤去年就该找你讨要,可是想到你参加讨董联盟,其中肯定出力甚多,为了国家,并州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可是呢?你韩文节根本就不是真心讨董,整日在冀州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宁愿铜钱烂掉,粮食发霉也不给并州,你是不是以为我盖子英好欺负?

    三年合计四亿五千万钱,粮食嘛,因为过去一直没有定数,就打一年三十万石,三年九十万石好了。由于你韩文节不识抬举,孤这次亲提十万虎贲前来问罪,兵法云“凡兴师十万,出兵千里,日费千金”,凑个整数,拿出十亿钱,两百万石粮,双方言好如初。在孤到达邺城之前准备好,缺一枚铜钱,一粒粮谷,后果自负。

    韩馥看得目瞪口呆,十亿钱,两百万石粮,把他卖了也筹不到这么多啊。

    冀州形势恶劣到极点,韩馥当真是吓得六神无主,紧急召集幕僚商讨对策。颍川籍荀谌、郭图、辛评等人老神在在,一言不发,现在不是他们发言的时候,等到韩馥什么时候走投无路了,才是他们开口的最佳时机。

    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三人堪称冀州最有权柄的人,之所以如此全赖韩馥,和他称得上荣辱与共。长史耿武率先开口道:“将军看似危险重重,实则不然,袁本初至今不过黄河,可知心有顾忌,此路暂时无虑。张(颌)儁乂,赵之名将也,拥兵两万,当可阻挡公孙瓒南下,此路亦可除去。惟有盖俊近在咫尺,最是急迫,然只要破去此路,公孙、袁氏必会丧胆,危机自解。”

    韩馥忧心忡忡道:“盖子英,世之名将也……”

    别驾闵纯道:“盖俊虽称十万兵马,依我看来,最多三四万,邺内盛兵六万,倍于对方,何愁无胜?”

    韩馥斜睨闵纯一眼,邺城哪里有六万兵马,连看守城门的都算上也只有不到五万人,且不能倾巢而出,免得被公孙、袁氏偷袭,最多出兵四万。不过就此让韩馥束手就擒他也不愿,拍案而起道:“盖子英无义,侵袭冀州,孤当破之,以警天下。”

    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纷纷起身抱拳道:“愿随将军共赴疆场。”

    荀谌、郭图、辛评等人相视一眼,嘴角浮出一丝不屑的笑意……

    ''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一章 争分夺秒

    第二百六十一章争分夺秒

    盖俊为了准备攻打冀州,早在去年就开始在上党壶关、潞县囤积粮草,即使冬季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动用这笔粮食的打算,不仅如此,恒山诸山谷亦有不少屯粮之所。四万大军全无后顾之忧,在张白骑的带领下横穿恒山,到达冀州魏郡涉国县境内。

    涉国县尚属于恒山区域,大军在山中休整一夜,士饱马腾,顺山而下,开始渡清漳水。涉国县长登城眺望河西岸数之不尽的大军,吓得身体似筛糠,数百守城士卒更是毫无半点抵抗的意思,一哄而散。

    “将军……”涉国县长带着县中官吏跪于河岸东侧恭迎。

    盖俊骑着高头大马,面无表情的冲他们点点头,这些人地位太低,根本没有必要和他们废话,命人接管县城,作为屯粮之所,而后带着大军穿城而过,径直向东。

    涉国县类似于上党的潞县,处于山谷之中,只有东北方一条峡谷可以通往冀州治所邺城,毫无疑问,这里设有驻兵的关隘。并州对冀州有着天然的优势,北雁门、中太原、南上党,均居高临下,俯临冀州,并州举兵向东,直如泰山压顶。由于冀州治所在南方魏郡邺城,所以盖俊此次从并南上党过来,便是要擒贼擒王。涉国此处关隘是冀州治所邺城西方唯一的屏障,一旦被突破,就犹如美女光着身子站在恶汉面前。

    这里地理位置虽然对冀州无比重要,然冀、并二州素来无仇无怨,韩馥并不是很重视此关隘,只有一个千人部,由一名校尉统领。

    当盖俊大军出现,无边无际,黑压压蔓延而来,守隘校尉顿时懵了,半晌才吼道:“快,关门、关门……快,通报使君,并州人杀来了,十万众、十万众……”

    盖俊马鞭指向关隘,谓身旁的马超道:“去,孟起,派人告诉守将,马上献隘投降,否则杀无赦。”马超今年才满十六岁,但他已是挂司马衔,目前担任射虎营亲卫曲队率一职,掌管五十人,是以先行取字。

    “何用旁人,我去。”马超匹马出阵,直抵隘下,奋声吼道:“骠骑将军临冀,尔等速速开门恭迎,不然大兵一起,天崩地裂,死尸满隘。”

    “射死他……”守将校尉冲身边之人吼道。

    三人应命,或弯弓或举弩,嘣嘣几响,三道流星般的箭矢顺隘而下,疾速射向马超,马超手拽缰绳,坐骑几至通灵,敏捷地跳向一旁,尽数躲过箭矢。此马乃是其父度辽将军马腾去年末闻他在恒山数立功劳,心怀大慰,特意从匈奴中挑选的千里驹。

    “岂独尔等善射?”马超勃然大怒,卸下二石强弓,持弓之手握着三箭,抽出一支挂在弓上,口中大喝一声“着”,锋利的箭簇瞬间射穿一名偷袭者的额头。

    马超犹不解气,再拽一支长箭,搭弓射出,这次箭矢是从对方眼中钻入,同样爆脑而亡。当他第三次开弓,最后一名偷袭者急忙趴在隘内,不敢露头,唯恐自己步两位同伴后尘。

    开弓岂有回头箭?马超随便找上一人射杀之,然后才气呼呼的拨马回转。

    “砰砰砰威武……砰砰砰威武……”数万汉军兵器互击,跺脚呼喝。

    盖俊抚掌笑道:“这小子的射术与日俱增啊,大有赶超孤之趋势。这两年孤被粮食逼得焦头烂额,少有游猎,这次要回冀州亏欠并州的钱粮,孤便有闲暇了。”守将拒绝投降并未影响到他的心情,莫说区区一座关隘、千把兵,便是集冀州十万兵马,盖俊也不认为能阻止自己的脚步。

    盖俊此次征冀,身边的文官带有农都尉、骠骑将军长史武威人贾诩,主薄河内人杨俊,太原郡功曹、骠骑将军掾河内人司马朗,别驾吏、骠骑将军掾太原人孙资,傅干今年十七岁,盖俊亦给他安了一个骠骑将军掾的名头。当然,文官绝不止这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皆开府,骠骑将军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盖俊由于兼任并州牧,骠骑将军府的作用大打折扣,人员并未招满,不过犹有三十余人。

    “度辽将军虎威北方,匈、胡畏惧,虎父岂有犬子?”主薄杨俊回了一句,随后面容一肃,长揖谏道:“闻将军素喜春秋左传,每每手不释卷,劝导诸将“匹夫之勇不可取,为将不可不知书”,然将军岂能不知鲁隐公到棠观鱼,《春秋》讥之,《尚书》亦有戒劝游猎之语,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也。今董卓弑杀天子,汉室蒙难,将军为一州之君,负天下所望,正该诛杀国贼,振奋社稷,怎可痴缠于田猎?”

    盖俊笑容一僵,面色微微显得有些不自然。

    盖俊身边诸将纷纷露出愤怒之色,恶狠狠盯着杨俊,怪其无礼。

    杨俊丝毫不惧,坐在马上挺直背脊,其形貌瑰奇,风神疏朗,目光如剑,义形于色。他是为盖俊好,若是对方连这样的话也听不进去,就证明他不是自己心目中拯救天下社稷的人,未值辅也,不如归家。

    贾诩狭长的双眸眯成一条缝眺望远方,看似心神不属,其实心如明镜,他认为杨俊说得对,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规劝盖俊就很不明智了,这不是当众打盖俊的脸么。

    “我想射猎你也管?”盖俊心里不悦,面上却扯出一丝笑,“杨主薄所言有理。”

    杨俊再揖道:“将军如真能这般想,此为并州百姓之福,天下百姓所愿。”

    马超回来后盖俊立刻把气撒到对方身上,命令进攻,捞到首战的人竟然是折冲校尉徐晃及其五千大军,大大出乎众人意料,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徐晃面色平静的接令,跃上战马,从容而去。

    贾诩目视徐晃背影,说道:“徐公明真有良将之风。幸而得遇将军,不然委身杨奉,不免明珠暗投。”

    “文和所言甚是,徐公明,非杨奉所能尽用也,此子异日必为我麾下有数大将。”盖俊微微一笑,魏之五子,堪称三国时代最好的良将了,可惜另一人张辽失之交臂。盖俊擦了擦下巴,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效法曹操之于太史慈故事,给张辽寄去草药“当归”。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