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贼(风再起时)-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完正事,接下来就轻松的多了,三人话些家常,得知盖俊第三个孩子大概三月就会出生,袁绍许攸道喜。许攸道:“本初三子皆在左右,子英要不要看一看?”

    “好啊。”盖俊含笑点头。他记得上次看到袁谭、袁熙、袁尚三兄弟还是五年前在京中任羽林中郎将时,那时袁谭、袁熙已经是翩翩少年郎了,现在应该成年了吧……

    袁绍微微一笑,招来一名侯立门外的苍头,叫他带三子前来。

    果然不出盖俊所料,袁谭、袁熙一身宽袍,头竖进贤冠,表明二人成年,不过与少年时代的清秀相比,年成后的二人虽然不能说其貌不扬,但也和俊朗不沾边,被身旁束发之年的三弟袁尚狠狠比了下去。袁尚身材修长健壮,模样异常秀美,很有几分其父袁本初昔年风采。

    袁谭、袁熙之母是士人领袖“天下楷模李元礼”之女,党锢之祸时病故,袁尚之母则是兖州刺史刘岱之妹。

    盖俊并未过多注意三子袁尚,袁尚空得袁绍之型,而未得其神,得其神的是袁谭,由于他乃袁绍长子,又为党人领袖李膺外孙,易得党人欢心,从十岁起就开始协助袁绍接待宾客,小小年纪饱经历练,曾给盖俊留下深刻的印象。五载再见,盖俊发觉他更加沉静了。次子袁熙也不差,亦为佳儿,只是稍逊袁谭一筹。

    袁谭字显思、袁熙字显奕,两人并不比盖俊小多少,却因父亲的关系口呼盖俊世叔,态度恭敬。盖俊高坐蒲席,轻轻颔首,也没觉得异样,他被长其三岁的盖胤叫了十几年小族叔,早就习惯了。

    三位长辈闲聊家事国事天下事,袁谭很少开口,但每次开口都直指关键处,屡屡让人眼前一亮,袁熙却是从不开口,一直安静的坐在一旁听大家谈话。三子中袁尚最放得开,言谈无忌,显然平日很受袁绍宠爱。老子历来喜欢酷似自己的儿子,人之常情。

    盖俊酒量确实远远比不上从前,才喝下半石多酒就感头晕目眩,袁绍、许攸好一番嘲笑,尤以后者为最,以前在京师的时候,被盖俊灌醉的次数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次。今日两人掉转,许攸开始灌得盖俊苦不堪言。

    期间袁尚、袁熙先后离开,前者年纪小,后者不善饮酒,只有长子袁谭留下作陪。

    袁绍也有些小醉,拉着袁谭的手道:“显思,国贼董卓杀我京中袁氏一脉,你从父绝嗣,我想把你过继给他,可乎?”袁谭从父即袁逢长子、袁术长兄太仆袁基。

    此事连外人盖俊、许攸都觉愕然,何况当事人袁谭,他脸上努力的维持着镇定,可是脸色惨白,呼吸沉重等等出卖了他内心真实想法。过了良久,袁谭深深吸了一口气,平复汹涌澎湃的心绪,恭敬道:“此事何须儿子意见?全凭父亲做主。”

    “嗯。”袁绍拍拍儿子的手,道:“你下去吧。”

    望着袁谭略显失神的背影,袁绍目光深邃到了极点。

    盖俊本来心里有些怪异,一见袁绍模样,心里顿时明悟过来,说道:“大兄对显思期望很深呐”

    袁绍乃是袁逢庶长子,出生后过继给死去的伯父袁成,幼年饱经磨练的袁绍,一步一个脚印,终成士人领袖。现今袁绍把长子袁谭过继给从兄袁基,就是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凭借着自己的才华打出一片天地,而不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比如袁术,这厮依旧窝在南阳,兵不满万,什么忙也帮不上,太让人失望了。

    “就是不知他能不能理解我心?”袁绍收回目光,默默饮下美酒。

    …………………………………………………………………………………

    袁绍来到河内郡,头顶关东联军盟主头衔,急需发出自己的声音,首先以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的身份承制(所谓承制,即秉承天子旨意随意行事,说白了就是让大家不听天子、董卓而听他的命令。西汉末窦融曾干过这事。)拜关东诸侯为杂号将军,如骁骑校尉曹操为奋武将军,济北相鲍信为破虏将军,鲍信弟鲍韬为裨将军等等,连冀州牧韩馥都没放过……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将众人置于自己车骑将军之下,方便指挥。

    其次袁绍组织联军,准备向董卓发动一次试探性进攻,预期目标是攻克成皋、旋门关三月十日誓师西征,盖俊也准备起程离开朝歌,回到野王,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一封来自并州的急信,看过后当即目瞪口呆,并州朔方诸胡聚集数万骑,突然冲出,直入五原、西河二郡。

    见袁绍充满狐疑的目光,许攸也是一脸诧异,盖俊露出一个苦笑,他发誓,这绝对不是他糊弄袁绍故意玩出的把戏。

    盖俊忧心忡忡,使匈奴中郎将马腾是今年才上任的,并且手下只有三千骑,至于度辽将军耿祉虽然有五千兵,但他纯粹就是一个废物,马腾独木难支啊,莫说打击诸胡,能不能压住桀骜不驯的匈奴还是两说。

    诸胡一定是得知他大举南下,使匈奴中郎将部兵力严重不足才趁机杀出来,是谁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们的?

    盖俊首先想到了匈奴呼厨泉单于,盖俊和他有害兄之仇,其次是董卓,但盖俊很快把他排除脑海,时间对不上。还有谁值得怀疑呢?度辽将军耿祉?也不像。盐利受到损害的并州豪族?胡类四下劫掠,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盖俊摇摇头,再次否决。

    盖俊想来想去,以匈奴呼厨泉单于的嫌疑最大。如果是他,马腾就危险了。希望他能够挺到上郡都尉鲍出、西河都尉卞秉的援军,不过盖俊对此不抱太大希望。

    后院起火,盖俊作为并州牧,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留在河内,必须尽快赶回去主持大局。袁绍对此不便明言,许攸却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对盖俊的离开表示担心。

    盖俊冷静下来后已经想好对策,他带两万人马回返,典军中郎将黄忠、厉锋校尉张杨率一万步骑留于野王,这样做既安了袁绍之心,又保住他在河内取得的利益,两全其美。另外河东盖胤、关羽数万大军不动,持续对董卓施加压力。

    许攸闻言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是盖俊能够做到的极限,袁绍亦觉满意。

    分手当日,满怀伤感,盖俊别过陈琳、逢纪等人,捉着袁绍之手说道:“大兄放心,弟平息叛乱后,必会再度南下,配合大兄除去董卓。”

    “我等候子英归来的一日。”袁绍淡笑说道,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许攸难得收起嬉皮笑脸,郑重道:“子英,保重。”

    盖俊愕然道:“你这是什么表情?又非生离死别,我很快就会回来的。”说罢抱拳转圈,礼别送行诸人,飞身上马,在百余精锐骑士的护卫下扬尘而去。

    ………………………………………………………………………………

    过四千字了,吐吐槽。

    历史记载关东诸侯不敢打董卓,曹操独自攻击,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但《九州春秋》记载:“未久而袁、曹二公与卓将战于荥阳,败绩,”显示袁绍是参加了此战的。史书一直极力告诉大家,曹操和袁绍没关系,事实呢?在曹操挟天子前,一直算作袁绍手下,这是怎么掩也掩不住的。

    另外兵力也是个问题,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一文中说当时仅有数千人参战,然而历史明确记载曹操有兵五千,陈留太守张邈给兵三千,参与此战的鲍信有两万兵,七百骑,五千余辆车,加一起快三万人了。

    所以根据我的推测,即正月关东酸枣会盟,二月董卓迁都,三月袁绍漳水会盟,被韩馥放鸽子,继而进驻河内,组织关东联军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

    韩馥这个人,真的是既无能又无耻,没有办法形容这个人。真的。依我看,他在厕所用刻刀自杀实在太便宜他了。

    写书也是要发泄的,不知道吐槽影不影响大家的心情。

    <;hr />;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一章 联军惨败

    第二百四十一章联军惨败

    大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九日,袁绍一万大军顺朝歌南下入关东联军酸枣大营,次日,东拼西凑而成的讨董军举行誓师大典。说来惭愧,自去岁末东郡太守桥瑁伪作三公书传告天下,正月酸枣会盟,时至今日,未敢与国贼董卓交战一次,反倒是被董卓军杀进颍川阳城县,戮民无数。当时豫州刺史孔伷就在颍川治所阳翟,距离阳城只有百余里,一日可至,却闭门不出,做起鸵鸟,有失天下望。

    有感于此,讨董军主帅曹操登上点将台,拔刀出鞘,高举向天,当着所有人的面发出不杀国贼,绝不回头的誓言,霎时间校场内的数万战士发出山呼海啸似的呐喊声。

    曹操眸中射出异样的光彩,竟是将略显平凡的容貌遮盖,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誓师完毕,曹操躬擐甲胄,整军出酸枣,众数万,舟数百,沿黄河一路向西入河南尹,经原武、卷县,来到汴水河前。

    曹操拂过茂密的芦苇,遥望对岸,过了此河,即为荥阳境敖仓,敖仓以位于敖山旁得名。曹操不仅于地理一道熟悉,历史亦甚为精通,敖仓乃是秦时天下著名粮仓,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为争夺此处,打了近两年时间。

    高祖建立汉国,一直沿用至今,昔年汉武帝有言:“洛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冲院,汉国之大都也。”东汉定都雒阳,此处更显重要,粮食囤积之多,堪为天下第一。

    所以不难想象,大军一过此河,必有血战。

    “我曹操,首次为帅,胜负如何?”曹操思绪散发,心神不属。

    “将军……”相貌短小的乐进轻轻呼唤失神的曹操。

    “嗯……”曹操回过神来,指着对面说道:“命军士安营扎寨,明日一早渡河,另派探骑过河查探周围方圆五十里。”

    “诺。”乐进抱拳而退。

    次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曹操便下令全军上下乘舟依次渡河,为了起到表率作用,率先登上船之甲板,鲍信、鲍韬也不甘落后,紧紧随在曹操身边。

    五万人渡河非是一件小事,即使曹操手里大小船只数百艘,也用了大半天时间。值得庆幸的是,这期间一直很安静,游弋于数十里外的探骑没有发现敌军的踪影。

    略做休整,曹操马鞭西指,大军轰然而动,未走出二十里,探骑忽然来报西凉军正在疾速向这边扑来,预计一个时辰后就可到达。

    曹操询问对方人数,探骑回答两三万众,曹操闻言松了一口气,还好,己方人数占优。只是,他曾与盖子英部联合对战黄巾大帅波才,亲眼目睹了凉州人善战无前的风姿,那绝对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骁勇的士卒。在他看来,董卓军纵然不及盖俊军,也不会差太多,仓促纠集起来的关东乌合之众会是对方的对手吗?

    现在可没有时间给曹操想心事,他即刻命令大军停下,排列阵势,静待凉州军。

    曹军以西十数里外,一支由一万五千步卒、五千骑兵组成的长龙鱼贯而行,一员玄甲青绶的大将行在中央,他年约四旬,躯体粗壮,脸如紫铜,身上散发着一种冷若冰霜的气质,一看就是拙于言行之人。

    他便是幽州辽东人徐荣徐子盛,黄巾之乱时随汉军副帅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南下冀州,多有战功,后从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赴西疆,以后四五年一直留于长安抗击韩遂。

    由于他和董卓曾共事讨张角,早有交情,本身又是幽州籍,孤立无援,行事低调,董卓夺皇甫嵩军权后,大力提拔之,以其为中郎将,都督一方。

    对于关东联军,徐荣没有恶感,但也没有好感,忠君事而已。

    十数里距离,应该建营,以为根本,不过徐荣认为山东承平日欠,民不习战,对手虽众,不足虑也,一战可破之。徐荣毫不停歇,率军长驱直入,对手已然遥遥在望。

    所谓行则鱼贯,立则雁行,一点不假,徐荣派出数千骑游弋于两军之间,快速布置步卒列雁行阵。

    曹操毫不迟疑,命令全军向前推进,不过他在时间的判断上出现偏差,凉州军良将精兵,很短的时间内就布好阵势,看得曹操倒吸一口冷气,背冒凉风。

    号角声呜呜响起,两军中央的凉州铁骑一分为二,绕向曹军两翼骚扰。

    曹操不以为意,目光死死盯着对面,由于他是以逸待劳,颇多时间准备,两翼皆有大车阻拦,西凉铁骑冲不进来,除非不计伤亡。

    徐荣企图一战而胜,曹操何尝不是,后方十数里即是汴水,汴水甚深,惟有依船渡之,因此此战只许胜,莫说败阵,平手都不能接受。

    双方抱着相同的心思,发起进攻。曹军共为三部,前部五千凸起,中军一万五千,后军三万,无边无岸,一旦展开攻击,犹如大河之水滔滔而下。凉州军不甘示弱,针尖对麦芒的迎面相遇,矢如雨下,双方不管不顾,喊杀着交织到一起。

    徐荣面无表情,抬头看了一眼天时,转首对一将道:“日落前击败叛军。”

    麾下将大声应诺,打马而走,此刻距日落还有两个时辰。

    不怪徐荣如此自信,凉州军至少比关东军高上两、三个档次,也就是说凉州军一条命可以换取两三名对手。关东军有五万人,对手只有两万,步卒一万五千,相差三倍,按说这样做关东军也不亏,问题是这是战争,残酷的战争,绝对不能用数字推断。

    一个时辰后,战事更加炽烈,关东军不断后退,曹操心下一急,以乐进将千骑直突之。乐进跃马扬戟,率领众骑穿阵而出,一头撞上凉州军。

    望着对方骑兵挫折己方攻势,徐荣眯着眼睛道:“豫州荡骑吗?”

    中原不以骑兵见长,徐荣没太在意,大汉国可能再也没有哪个地方比凉、幽边地更了解骑兵的优缺点,他相信这点人马翻不出大浪来。

    “咦?”徐荣微微诧异地看向叛军骑兵首领,由于离得太远看不清相貌,看其隐于鞍甲之中,就知其身躯矮小,充其量也就六尺余,此人使得一杆大戟,所过之处,无有全者,勇不可挡。徐荣感慨叹道:“素闻中原无勇者,今日方知此言差矣。此子身高矮樊孟广数头,而勇岂逊乎?”樊孟广即董卓麾下第一猛将樊稠。

    乐进被甲持戟,往来冲杀,斩首数十级,杀两员骑将,英勇无敌,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随着身边骑士越来越少,乐进身被数创,率众狼狈退回本方军阵。

    曹操对乐进夸赞有加,方才局势岌岌可危,他得以重整旗鼓,多赖乐进之力。

    曹操面上沉着冷静,其实心里忐忑不安,经过一番较量,他已知战胜不了对手,他现在只剩下一个想法,那就是把大家安全带回酸枣,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只要拖到天黑……”曹操下意识眺望夕阳,其红如火,美态万千。

    夕阳一点点下沉,光辉渐渐收拢,与越战越勇的凉州士卒相比,关东军士心神俱惫,有些人承受不住长时间的厮杀,弃兵逃跑,曹操连斩百人才遏制住这种势头。

    靠杀人手段震慑得了一时,绝非长久之计,曹操御马直驱前线,把帅旗插在两阵间。关东军见主帅亲当矢石,士气稍振,可惜终究是无法挽回劣势。

    天黑前的一刻,徐荣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下令总攻,士卒欢悦,突然发力,前仆后继,两翼铁骑夹攻之,关东军轰然崩溃,狼奔豕突,抱头鼠窜。还在抵抗的人瞬间被凉州人淹没,曹操得以聚合徒众的贵人,陈留卫兹战死,裨将军鲍韬亦战死,其兄副帅鲍信被凉州人长矛刺中,部曲不计伤亡,拼死救出重围。主帅曹操被流矢射中,战马倒闭,从弟曹洪让出己马,并说出传诵后世的名言:“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

    徐荣见天色黑暗,鸣金收兵,此战他以阵亡四千,伤三千为代价击溃五万关东军,斩首两万余,俘虏两万余,堪称大获全胜,然而他却高兴不起来,边军每一个人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可以,他宁愿以两万余俘虏来换四千边军。

    曹操在曹洪等人的护送下逃过汴水,惶惶有如丧家之犬,次日天明,陆续过河归来者不满两千人,这其中就有副帅鲍信,两人各失亲爱,抱头痛哭。

    酸枣诸侯闻曹操、鲍信五万人马全军覆没,面无人色,从此不敢西顾一眼。

    袁绍得悉曹操战败,久久无言,盖子英以五万众入河东,横扫千军如席卷,攻占半壁江山,逼得董卓忍气吞声,堆笑言和,何其威风,两者对比,天地之别。惟一让袁绍稍稍释怀的是,曹操虽败不屈,犹敢言战。

    袁绍问明经过,断定中原兵不堪一战,令曹操去扬州丹阳募兵。扬州刺史陈温是袁绍汝南同乡,丹阳太守周昕乃是党人领袖陈蕃的学生,党人出身,素来与袁绍交厚,有此二人相助,曹操此行必谐。

    曹操应命出酸枣大营,直奔扬州,路上憧憬着未来麾下丹阳兵能够为国家带来一丝曙光,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当他再次回来时,酸枣联军已经粮尽人散。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