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瑜大笑道:“如此,我便心安矣。”

鲁肃奇道:“都督缘何独对宜城驻军如此上心?”

周瑜道:“刘泽诸路人马,我都没放在眼里,唯有这铁甲重骑,才让我忌惮三分!倘若雷骑在,我必不敢存过江之心,刘泽聪明一世,居然有糊涂之时,将雷骑放在了八百里之外的宜城,纵然是胁生双翅,这些铁骑也不可能两天之内赶到乌林,真乃天助我也,合当刘泽命中该绝!”

第536章东风乍起

乌林大寨之中,刘泽也在召集诸谋士议事,布署决战事宜。

中军匆匆入帐,向刘泽禀道:“启禀主公,江东黄盖差人送信来。”说着将书信呈上。

刘泽早就屈指掐算,这两日周瑜也该有所行动了,正思量间,黄盖就差人送书信过来,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刘泽拆信视之,信中写道:“周瑜防备得紧,因而无脱身之计,明日柴桑有军粮运到,周瑜已差某巡江押运,已然得便。明日三更之后,某即率粮船来投,船上遍插青旗,以灯火为号,便是黄盖到也。”

“好,来得好!”刘泽抚掌大笑。

贾诩取信一看,略带疑虑地道:“过了明日即是冬至,阴极而阳至,臣观这几日西风渐衰,冬至时或恐有东风刮来,黄盖此时来投,多有蹊跷,主公须得小心其使诈才是。”

刘泽呵呵一笑,道:“岂止有蹊跷,此番黄盖来降,那里有什么粮船,那些船只之上,分明必是些硫磺焰硝引火之物,周瑜便想趁着东风劲吹之际,在赤壁江上放得一把好火。”

在座诸人皆大惊失色,陈登道:“主公既已了然周瑜诈谋,为何还要许黄盖来降?何不遣水军在江中将黄盖拦截,勿使其靠近水寨?”

刘泽淡然一笑道:“周瑜既想火烧赤壁,我便遂他所愿,为何要拦之?”

陈登大惑不解地道:“黄盖若率火船进入水寨,一旦点火。我军战船相连,如何可避?倘若刮起东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不光是水寨,恐怕就连旱寨也要殃及,我军岂不是要大祸临头?”

贾诩却是半眯了鼠眼,拈须道:“主公所谋,臣已了然了七八分,如此胆略和胸襟实是我等臣僚不敢做想的。舍得之间。的确是大手笔,大手笔啊!”

刘泽微微一笑,道:“先前我未曾透露半句,倒不是想瞒着诸位。实是此计的成败非我一人可定。自与对东吴对垒赤壁以来。东吴阵营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奇谋百出,一出离间计使得蔡瑁张允人头落地。二来草船借箭,诳去我军十万羽箭,连环计、苦肉计、诈降计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应对周瑜,我只用了一计——将计就计!庞统献来连环计,铁索联舟,看似完美无比,但却有着无穷的隐患,一旦遭遇火攻,完全是自取灭亡之道。这些小小的伎俩又岂是能瞒得过我,我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长江水阔,我军步骑虽然骁勇,但也却无用武之地,江东水军强盛,若用诸葛亮的划江而治之计,我军几无半点可能拿下江南寸土。周瑜自恃聪明,刚愎自用,不用诸葛亮的计谋,妄图与我军决战于长江之上,此正中我之下怀。欲胜周瑜,必须要诱其上岸,请君入瓮。想诱其上岸,必得设下香饵,若无大饵,又岂能钓到大鱼。周瑜想要火烧赤壁,我便遂他之愿,鱼儿吞钩,再想吐出来,可未必就那么容易了。”

徐庶拱手道:“主公真乃大智慧,只是如此这般,却要牺牲掉整个荆州水军,我军纵然能胜,也是惨胜。”

刘泽道:“荆州水军战力与江东水军相去甚远,若单凭水战,万无一胜的可能,周瑜的胃口很大,不止只想消灭荆州水军,而是想着鲸吞荆襄九郡,荆州水军既为鸡肋,留之无用,倒不如做诱敌之饵。何况此番被烧掉的,也将不过是那些连在一起的战船而已,前些时候,我早已令甘宁安排撤退通道,只待水寨火起,七万水军即可从安全通道全数撤离,只要人在,重组水军亦不是难事,区区几千条船而已,花个一两年时间,足以能再打造出来了。”

陈登喜道:“主公深谋远虑,早已洞悉一切,可笑那周瑜如跳梁小丑一般,上窜下跳,使什么苦肉计、诈降计,煞费苦心,却不知一切早在主公的预料之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周瑜机关算尽,也逃不出败亡之数。”

刘泽对徐庶道:“元直,你即刻向翼德飞鸽传书,令他率第三军团即刻出发,星夜兼程,务必于冬至日凌晨子时三刻赶到聚铁山下。”徐庶是第三军团的参军,不过刘泽大军进发乌林之后,徐庶并没有同第三军团驻守在宜城,而是被刘泽征调到中军来做参谋。

徐庶领命而退,下去安排了。

陈登略有些担忧地道:“主公,三将军统领的雷骑此刻尚在八百里之外的宜城,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能否准时赶到聚铁山?”弓骑兵的速度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从八百里之外调轻骑前来,陈登倒是不曾怀疑,但雷骑可是重甲骑兵,人马皆覆重铠,长途行军的话速度自然大打折扣,两天之内赶到乌林,陈登都感觉到很悬。

刘泽微微一笑,雷骑兵的神秘程度不光对外,就是对内只要不是第三军团的人,对雷骑还真是不熟悉。建军伊始,刘泽便对雷骑有一个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能在战场之上披坚执锐所向无敌,在行军速度上也要求快速机动,拥有不亚于轻骑兵的行进速度。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刘泽专门创立了一套雷骑兵远程战场投送系统,第三军团的每个重骑师,不光配备用于作战的汗血宝马,而且按战马和后勤马匹二比一的比例配备运输马匹和马车,作战时,人着铠甲马覆马铠,行军之时则是轻骑布衣,铠甲马铠皆由后勤马车运输。如此一来,在行军时,雷骑就完全同轻骑一般全无负担,而且汗血宝马的品质,完全是优于北地马的,所以雷骑在长途行进上,完全比轻骑更快。其次,担任运输的马匹也不是随随便便选的,为了不拖雷骑的后腿,拉车马也是百里挑一的,只有那些善于长力脚程快的马才可以胜任。

这一套远程雷骑投送系统极大的保障了雷骑的战斗能力,而且做为一个秘密武器,那是完全不为外人所知的,刘泽将雷骑布署在宜城,就是要给周瑜一个错觉,让他觉得雷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投入到赤壁之战中来的,没有了雷骑的威胁,周瑜也才敢放心大胆地渡江发起攻击。周瑜千算万算,他怎么也不会算到这些重甲骑兵会从天而降,对于周瑜而言,这将完全是一场噩梦。

至于选择聚铁山作为主战场,刘泽是经过实地勘测的,聚铁山前左临一条连绵不断的山峦,右傍古云泽一块残存的沼泽,只有一条宽不及两里的平路可以通向聚铁山,这条路长达十余里,左边的山峦虽不甚高大,但处处皆是断崖,极难攀爬,右面的沼泽更是恶梦,步骑一旦陷入治泽之中,绝无生还的希望。只要将雷骑布署在聚铁山前,就算是千军万马,也只有被碾压的份。

刘泽精心选择了此处为决战之所,完全可以发挥雷骑兵的长处,不管江东兵来多少,在无坚不摧的雷骑面前,都将是不堪一击的,而且狭长的道路使得江东兵几乎没有逃生的可能,这里将会成为东吴兵马万劫不复的修罗场,惨绝人寰的阿鼻地狱。

至于周瑜会不会中招,刘泽倒是不担心,他将粮草大营屯扎在了聚铁山,本身就是对周瑜一个巨大的诱惑,曹操奇袭乌巢的袁绍粮仓而拿下官渡之战的胜利,周瑜又何尝不想复制这种胜利。只要战火烧起来后,刘泽本人主动地率军撤往聚铁山,周瑜急功近利,缘何不会上钩?

刘泽很快地下达了作战命令,水寨被烧之后,甘宁要率军立即从安全通道撤离,在北岸集结,由关羽率第二军团保护,向横桑口方向退却,水寨中的一应战船物资,皆可弃之。为了不致于撤退时出现拥挤淤寨现象,刘泽要求甘宁接到军令之后,便可组织疏散水军,但为了迷惑江东军,水寨之内也必须至少要保留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兵,只待火起之后,再行完全撤离。由于水军的陆上作战能力差,在退向横桑口的过程中,关羽的第二军团将给予护送,以免受到江东军的追歼。

刘泽又令赵云率第一第七骑兵师暗伏在汉阳川,等周瑜兵败之后,就势掩杀。令巴丘的徐荣,留一个师守巴丘,率一个师沿长江南岸奔袭东吴的赤壁军营。其余诸将及诸参谋,随同中军出发,待火起之时,第一时间向聚铁山撤退。

最后,刘泽又唤过潘凤来,对他耳提面命一番,再三仔细叮嘱,潘凤不敢怠慢,领命下去安排。

到了第二日晚间的时候,靖军诸路人马已是安排安毕,静候命令。比及二更时分,就见垂落在那儿寂然不动的靖王王旗扬起了旗角,鬼使神差般地飘向了西北方向。

“起东风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但看靖军营寨中的旗帜,全部都呼拉拉地飘向西北,狂风大作,旗帜皆在风中猎猎招展。

第537章火烧赤壁

夜幕垂江,暗夜沉沉,江面上漆黑一团,只有北岸遥遥可望几点星火。

周瑜的心情,恰如这静谥的夜般压抑,他仗剑立于码头,时不时抬头看看立在岸上的那面帅旗,硕大的周字了无生气地耸拉在那儿,周瑜不禁皱了皱眉头。

他虽然熟读兵书,满腹韬略,但对阴阳天象一道,却是不甚了解的,虽然庞统信誓旦旦地表示,今夜必有东南风,可眼看着已过二更天,压根儿就没有点刮风的迹象,不光没有东南风,就连寻常天天有的西北风都不见了。不,西北风没用,要刮就必须刮东南风,只有东南风才可以助他周瑜一臂之力,成就这不世之功。

“士元,你真得算准了吗,今夜定然会有东南风?”周瑜压低了声音对身边的庞统道。

庞统倒是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地道:“都督放心,今夜必有东南风相助,此时天交二更,统推算不到三更必然风至,如若不至,可斩统之人头来祭风。”

周瑜没有了言语,他倒真没有稀罕庞统的这颗人头,就算今夜东风未至,周瑜决计不会要他的脑袋,但倘若真的没风,可就要让周瑜大失所望了。前面的计谋周瑜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失败了的离间计让周瑜是心有不甘,不是他无能,只是机缘不太巧合了,蔡瑁的降书只差那么一点点,让他错失了一个最好的良机。但苦肉计可谓是神来之笔,也是周瑜最自负得意之作。如此良谋,刘泽就算是再聪明如厮,也未必能参得透其中的玄机。只要东风一起,黄盖的二十条火船便可冲入靖军水寨,到时刘泽就算有天神相助,也无法逃出生天。

东风,周瑜现在最渴求的就是东风,没有东风,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东风。他所有的努力都将会付之东流。都说人定胜天,但老天都不肯相助的话,又谈何而成功。周瑜闭上了眼,暗暗地在心中祷祝。愿上天辟佑。赐之以东风。勿使其功败垂成。

“起风了——起风了——”周瑜身边的随从欣喜地叫唤着。

周瑜睁眼一看,那帅旗果然向西北方向飘去,初时只是微微掀动旗角。少顷之后便是狂风大作,江面上波涛汹涌。

“来人,带蔡中蔡和来!”周瑜面沉如水,喝令将蔡中蔡和带上来。

蔡中蔡和自来到了东吴营中,也只暗暗地向江北传递过一两次消息,便是关于黄盖被周瑜折打的消息,此后周瑜便令加强了沿江的防卫,二人便再无机会向江北通报消息,眼瞅着周瑜在赤壁集结兵马,蔡中蔡和却无法将消息传出,忧心冲冲,担心家人的安全。就在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听得周瑜传唤,自是不敢怠慢,连忙到帅帐之中参拜。

“都督可是要进军江北,为我兄报仇吗?”看到东吴的这般架式,就算是傻子也明白周瑜的意思了,蔡中虽然心里情楚,但却也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周瑜冷冷一笑道:“不错,本都督今日便要亲渡长江,与刘泽决战于赤壁,不过大军出征之时,尚缺一物祭旗,这旗要是祭得不好,恐难成功。”

“不知都督所缺何物?”

“你二人的项上人头!”

蔡中蔡和吓得面如土色,嗑头如捣蒜,连声道:“我二人真心投效都督,绝无二志,望都督明鉴。”

周瑜冷笑道:“你二人受刘泽指派,前来诈降,岂能瞒过本督之眼。实话告诉你们吧,自你二人投奔之后,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在本督的掌握之中,黄盖受刑,若不是本督授意,你二人如何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刘泽。说来本督也要谢谢你二人了,若非你二人通风报信,刘泽又如何轻易地能接受黄盖的诈降,你二人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蔡中蔡和面面相觑,敢情周瑜早已猜忌,自己的行动早就落入了周瑜的慧眼之中,反而被周瑜所利用,假传消息,他们不禁是懊悔不迭,只是一昧地求饶:“都督恕罪,我二人与刘泽有杀兄的血海深仇,只是刘泽挟我家小,我二人这才不得不从,求都督恕罪。”

周瑜不为所动,冷哼道:“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如何可饶尔等性命。来人,将蔡中蔡和斩首祭旗!”

左右不容分说,上前就将蔡中蔡和擒下,“喀嚓”两刀,两颗人头就滚落了下来,血流一地。

祭完帅旗,周瑜下令黄盖立即进发。黄盖早已候在江边,瞧得东风乍起,都督军令已下,立刻扬帆北进,望靖军水寨而去。此时江面上波涛汹涌,浪击千层,黄盖立在首船之上,全束装备,铠甲覆体,倒持一柄环首大刀,面沉似水。二十条快船满鼓风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午夜时分,黄盖的船队离靖军已是不远,但月尽之日,天穹之中只有繁星满点,别无一点光亮,黄盖按约定快船之上遍插青旗,但黑暗之中也是无可分辨,黄盖遂令手下兵士举灯火为号,三明三暗。对方很快做出了回应,同样是三明三暗,这是双方约定好的暗号。

片刻之后,靖军水寨的大门吱吱呀呀地打了开了来,黄盖大喜,暗道:“都督计成也!”下令二十条快船鱼贯而入,进入靖军水寨之中。

黄盖冷眼打瞧,水寨之内靖军的船只俱是三二十艘大船相连,四五十艘小船相结,排列井然有序,气势雄壮,果然是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成也,黄盖暗笑道:“庞士元当真是好计谋,稍候一火发起,靖军绝无逃生之望!”

连舟之上有人大喝:“可是黄盖将军么?奉靖王令,请黄盖将军率船靠岸之后,登岸见驾!”

黄盖冷笑两声,并不回话,只是令手下将二十条快船散了开去,各自瞄准目标快速地冲了上了去,在距离靖军舰船尚有十余丈之时,同时点火。

二十条快船所载之物,皆是些硫磺硝焰火油芦草等引火之物,一经点燃,借助着东南风势,船首火焰立即窜起数丈之高,原本漆黑一团的江面顷刻间照如白昼一般,烈焰腾腾,烟焰涨天,黄盖及众军士立在船尾,架船直冲过去。

靖军的战船俱都被铁索连着,此时火船撞了上来,避无可避,很快就被点着了,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转眼之间,满江便是通红一片。

此时甘宁尚在水寨之中,按刘泽的命令,早在一天之前,水军士兵已经撤走了三分之二的人数,目前水寨之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兵力,虽然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甘宁亲眼目睹水寨被烈火吞噬,还是心痛如绞,这么多的战船被付之一炬,甘宁如何肯甘休,恨得目眦欲裂。

火起之后,王威已经在指挥剩余的水军官兵撤退了,但这火势来得太过迅猛,许多来不及撤退的士兵被烈火焚身,痛不欲生地呼喊救命,其状惨不忍睹。王威急劝甘宁道:“甘都督快撤吧,这烈火无情,再不走可就迟了。”

甘宁正欲抽身而走,瞧见了火光中的黄盖。黄盖所乘的火船虽然只点着了前半部分,而且趁着东南风,火苗是向前扑的,船后的位置尚没有着火,不过,这只能是暂时的,满船的烈火还是很快就蔓延了过来,黄盖等大在船尾,也渐无容身之地。

这时,陈武率接应的船队已经赶了上来,此时满江通红,照如白昼,虽然浓烟滚滚,但陈武还是远远地瞧见了黄盖,看到黄盖情势危急,便喝令船只快速地向黄盖靠了过去,大叫道:“黄将军快上船。”

黄盖站在了船舷之上,烈火已在将整只快船给吞没了,陈武的船靠了过来,黄盖急欲跳船逃生,两船相距七八尺,如果在平时,这点距离黄盖只要大喝一声,奋力一跃,足可以跳过去。但由于黄盖背伤未愈,方一使力,就觉得后背痛不可当,根本没有力气跃过去,陈武急令船再靠过去一点。

就在黄盖犹豫迟疑之际,那边的甘宁早已是拈弓搭箭,瞄准了黄盖的后心。甘宁的箭技可谓是神乎其乎,一弓三箭把把红心的绝技放眼天下也是无人能及的,此时他没有用三箭绝计,只搭了一枝箭,其准度可想而知。

陈武的船又靠过来一点,距离黄盖只有三四尺之遥,黄盖纵身一跃,向对面船上跳了过去,但甘宁的箭更快地追了上来,一箭正中黄盖的后心。甘宁力大,使得是四石弓,威力比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