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葛亮微笑道:“此许微末之技,也登不得大雅之堂。都督教我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枝箭来,工匠料物,都不应手,分明便是假托军令想害我性命,只是这老天也看不过,方才降下大雾,某也不过学得些阴阳之术,略识得些皮毛,料算到今日有大雾,才敢行此险棋。老天相佑,亮才算是逃得一劫。”

鲁肃叹服。

船到岸之后,周瑜早已引军在岸上相候。周瑜专程赶到江边,就是要看诸葛亮如何交这十万枝箭的差事,若是他交不出箭,周瑜便可依军令斩之。

远远地看着二十艘如同刺猬一般的快船靠岸,不光是周瑜,就连陪同周瑜而来的吕蒙、陆逊、凌统等人也都是惊得目瞪口呆。

诸葛亮率先下船,丰神飘洒,气宇轩昂,行至周瑜面前,长揖一礼道:“亮幸不辱命,特向都督交验差事。每船大约有箭五六千枝,二十艘船足够十万枝箭了,请都督查点。”

周瑜惊愕不已,鲁肃上前具道取箭之事,周瑜叹服:“孔明神机妙算,佩服佩服。”

诸葛亮道:“诡谲小计,何足为奇,亮不过是倚仗天时,偷机取巧而已,算不得什么。与刘军决战,还是仰仗都督运筹帷幄才是,北军势大,你我当同心协力,以报吴侯。”

周瑜面上含笑应了,心中却是忌恨无比,诸葛亮居然识阴阳断天机之能,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一点,他周瑜是万万也比不了的。这次虽然没有扳倒诸葛亮,但周瑜并不甘心就此罢休,暗暗思忖将来再找机会。

看着军士们搬运一捆捆的箭矢,周瑜自觉无趣的很,推托营中军务繁忙,将清点箭矢的任务交给鲁肃,同吕蒙等人率先回营去了。

鲁肃却是乐不知疲,很有耐心地清点着数目,一丝不苟。

诸葛亮手摇羽扇,闲庭信步,最是游闲自在。

这时,两个士兵的对话飘入了他的耳中:“这几枝箭好生奇怪,箭身上居然有一个鼓包,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就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箭,真是奇怪了。”

诸葛亮一听,也莫名好奇,停住脚步,对那两名士兵道:“是何异样的箭,取来与我瞧瞧。”

那士兵立即双手捧了箭只,递到了诸葛亮的手中。

那枝箭初看那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普通箭矢的箭头后面的箭杆上,绑着一个小小的布包,诸葛亮端祥了片刻,笑容从他的嘴角消失了,脸色陡然变得冷峻起来。虽然大雾已散,在江面之上依然轻烟笼罩,薄雾弥漫,北岸的景致朦胧模糊,亦真亦幻……

鲁肃也好奇地围了上来,奇道:“好奇怪的箭矢,先生可否知道它的用途?”

诸葛亮没有开口,手中紧紧地握着那枝箭,目光迟滞,凝望着长江北岸。

第528章铁锁横舟

刘泽坐回到了王帐之中,赵云高顺诸将还再为江东方才使得狡诈诡计使靖军白白损失了十五六万枝箭而忿忿不平,唯独贾诩却是半眯了眼,坐在那儿,仿佛还没睡醒一般。

“文和今日为何一言不发?”刘泽打趣道。

贾诩拈须微微一笑,道:“主公愿意将这十余万的箭当做人情送人,臣自无话可说。也幸得是主公,若换了旁人,岂非有赠箭通敌之嫌。”

刘泽大笑道:“姜还是老的辣,什么也瞒不过你这只老狐狸。”

贾诩呵呵一笑,对刘泽给他的这个外号一点也不介意。“重雾迷江,草船借箭,就算是臣也想不出如此绝妙之计。只是这思量出计策的人也漏算了一点,他不知主公手中有一杀手锏,草船虽不惧箭,却是怕火,主公只要火箭一枝,江东草船顷刻之间便可化为无有,船上之人死亦无葬身之地。但主公显然已识破了对方的草船借箭之计,为何却又手下留情,白白让江东赚走这十几万的箭矢,此中用意,臣却也是猜不透。”

刘泽神秘的一笑,道:“文和不妨猜猜施此计的是何人?”

贾诩拈须沉吟道:“巧断阴阳,心思慎密,胆识过人,奇谋妙想,纵然是周郎也未必能想得出来,现在江东诸人之中,恐怕也只有一人有此能耐了。”

“文和以为何人,说来听听?”

“能施此妙计的,也只有值得主公纡尊屈驾亲顾草庐而不得的诸葛卧龙了。主公爱其才,不忍其葬身江底,故而才放其一马。”贾诩心思聪慧,既明白施计者何人,便清楚刘泽的用心所在。

刘泽微微颔首道:“诸葛孔明乃天纵奇才,如果就此而葬身江底岂不可惜,周瑜忌贤妒能,逼着孔明铤而走险,如果我不赠送这十万枝箭给他,回江南之后。也必定逃不过周瑜的军法惩处。十万枝箭呐。白白送人,我也是心疼啊,但能与诸葛孔明结个善缘,倒也值了。”

贾诩道:“但愿诸葛亮能知主公用心良苦。不负主公相知之望才是。”

刘泽自信地一笑道:“诸葛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江东只要有周瑜一日。就绝对没有孔明的用武之地,明珠蒙尘,黄金土掩。千里之马骈死于槽吏之手。不过赤壁之战后,也许就会有所不同了,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

贾诩皱眉道:“江东计谋频出,先施离间计,后用草船计,我方殊为被动,还不知周瑜等人还有何计策,决战在即,我方全处下风也不是良策,不知主公有何破敌之策?”

刘泽微微一笑,看来江东的套路还是依旧没变,离间计草船计之后,就该是苦肉计诈降计粉墨登场了,对了,还应该有个庞统的连环计,将散成一片的战船连在一起,然后借得来东风,一把火把赤壁烧出个千古之名来。

正思量间,徐庶在帐下道:“启禀主公,臣有事要奏。”

“元直有事直管讲来。”

“臣昔日荆州之时,结识庞德公之侄庞士元,此人有旷世之逸才,今臣幸得寻访,故而举荐给主公,望主公亲之幸之。”

“昔日水镜先生曾有云;‘伏龙凤雏,二者得其一可安天下’,此人莫不就是凤雏庞统?”

“正是。庞士元素有贤名,有匡济之才,其才十倍于庶,主公若得凤雏相助,何愁天下不定?”

刘泽微微一笑,心想说曹操曹操就到,刚刚想到了庞统的连环计,庞统这就现身出来了。至于这庞统是真的投奔还是借投奔为名准备来祸害自己的,刘泽倒也没吃准,立即吩咐请庞统进来。

很快地,庞统就来了,冲着刘泽长揖一礼。刘泽打眼一瞧,你别说,这庞统还是长得真够丑陋无比,五短身材,大脑袋,粗鼻孔,在汉代常常以貌取人的官场,庞统还真不是招人待见的主,历史上庞统就是因为长得太丑没能巴结上孙权,就连刘备第一眼都没有看上。刘泽虽然没有见过诸葛亮,但传说中的诸葛亮仪表非凡气宇轩昂,都说这伏龙凤雏齐名天下,但庞统也长得太寒碜了点,跟诸葛亮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辜负了凤雏之美名。

不过刘泽倒没有丝毫以貌取人的意思,外貌是爹娘给的,才学可是自己肚里装的,庞统在三国时代那也可是一等一的谋士,不管他此来安的是何居心,既然来了,刘泽就未必能让他从自己的手中再溜走。

“久闻凤雏先生大名,今日始得相见,真乃三生有幸。”刘泽亲自起身相迎,含笑道。

庞统道:“统一介书生浪得虚名,蒙靖王如此看重,好生惭愧。”

双方寒喧片刻,分宾主落座,刘泽吩咐置酒席款待庞统。觥筹交错,酒至半酣,刘泽道:“素闻先生乃荆襄高士,才高八斗,腹有良谋,如今泽与周瑜交兵于赤壁,苦思良久,也无破敌之策,今得先生惠顾,乞不吝赐教。”

庞统含笑道:“靖王殿下用兵如神,自西征以来,淮南破袁术,江夏擒黄祖,纵横江淮,驰骋荆襄,试问天下英雄,谁可挡之?统乃山野俗人,粗通兵法,安敢在靖王面前班门弄斧。”

刘泽大笑道:“若论步骑争雄天下,泽自不遑多让,天下绝我几人是某之对手,只是某麾下之猛士,多是北方出身,步战骑战样样在行,唯独水战,却是短项。可惜这大江隔阻,某空有一身气力也无处施展,先生久居荆襄,必有破敌之良策,望先生曲赐教诲。”

庞统显然是早有准备,从容地道:“某有一策,可使靖王步骑渡江如履平地,江东唾手可得。”

刘泽大喜,道:“先生有何高论,某愿洗耳恭听。”

庞统道:“大江之上,潮生潮落,风浪生生不息。北兵惯用车骑,不惯乘船,战船颠簸起伏,北兵晕船者比比皆是,如何能战。某有一策,若以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相连,上铺木板,不光是军士踏之如履平地,就算是战马也能在船上往来驰骋。乘此而行,就算是大风大浪,也无法撼动,大军齐出,势如破竹,何患江东不定!”

刘泽在心底之中暗笑一声,连环计?庞统果真献上了他的连环计,看来庞统绝无降己之心,此番献计,就是为周瑜火烧赤壁做好基础,战船相连,一旦遭遇火攻,绝无逃生之希望,庞统的连环计可谓是歹毒无比,欲将这荆州七万水军,烧个干干净净。想想庞统也是荆襄人,可惜对这些同胞手足却无半点乡情可言,欲置自己于死地,却也不惜陪上荆州万千军民之性命。

刘泽心中暗暗一叹,看来庞统作为荆襄士人阶层的代表,全然走在与自己对立的一面上,得荆州易,得荆州人心难,得荆州士家之心更是难上加难,真正要平服天下,路真得还很漫长。

虽然心如明镜,但刘泽面上依然是不动声色,佯装欣喜地道:“高,实在是高!先生妙计,可安天下。”

遂令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将大小船只俱都锁在一处,大船十艘二十艘一排,小船三五十艘一排,以铁环相锁,铺上木板,用大钉钉死,联结在一起。不出数日,便已完工,但见战船之上宽阔平坦,骑着战马都可以往来奔驰,平稳如陆地,关羽、赵云、高顺等北方出身的将领都欣喜不已,连称妙计。

庞统见诡计得逞,遂向刘泽辞道:“某曾游历江东,与江东诸多豪杰皆有往来,周瑜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江东能人异士许多都被他轻弃之而不得重用,某单凭三寸不烂之舌,过江说之,必使贤者来降。同时也可为靖王打探消息,早定出兵之期。”

想开溜?恐怕没那容易吧!刘泽心底冷笑两声,庞统打得如意算盘倒也不错,可惜他撞见的是洞悉一切的自己,凡此种种,还没有逃得出自己的如炬慧眼,虽然强行地将庞统留下来未必肯真心归降,但庞统可是三国之中顶尖的智谋之士,真要让他去相助周瑜,可不是件妙的事情,所以不管庞统是何居心,暂时绝不能让他逃出自己的控制范围。

“赤壁之上,战云密布,危机重重,大战一触即发,先生此时前往江东,某甚是担忧,江东贤士某虽然寤寐求之,但先生万万不可亲身涉险。何况当务之急是先如何破掉赤壁之敌,至于江东贤士,周瑜落败之后自然会趋之若鹜,何劳先生亲自过江。至于打探消息,某早已有了人选,先生就不必为此事操劳了。“

庞统本欲急着脱身,但刘泽执意不许,为了不泄露本意,他也只得无可奈何地留下了,暗中再思索脱身之计。刘泽封庞统为典军校尉,暂留在中军候命。

随后,刘泽传蔡中蔡和前来。

第529章蔡氏诈降

蔡瑁张允被杀之后,蔡中蔡和一直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掉了脑袋。甘宁王威主管水军以后,蔡中蔡和的官衔虽然没变,但真正的权力半点也没有了,只能是挂个闲职,拿一份干饷。听得刘泽召唤,冷汗刷地就流了下来,但他们如何敢不去,只得硬着头皮,忐忑不安地前往王帐。

刘泽看到蔡中蔡和惶惶不可自立的模样,轻笑一声,和颜悦色地道:“令兄蔡瑁图谋不轨暗藏祸心,自是罪有应得,你二人虽系蔡氏宗族,但并未与之同谋,本王自当不会追究尔等罪责。今日召你二人前来,自是有军务商议,不必紧张。”

蔡中蔡和道:“多谢靖王不罪之恩,某等愿肝脑涂,报效殿下。”

刘泽道:“大江之上,消息往来甚是不便,你二人可领本部少许人马,去东吴诈降,借托令兄蔡瑁被诛为借口,周瑜必不生疑。江东那边但有动静,可使人密报之。事成之后,定有封赏,不过你二人若是敢投靠周瑜假传消息,本王必诛你九族!”

蔡中蔡和惶恐不甚,伏地拜道:“我二人定当竭心尽力为靖王效命,如有异心,天诛地灭。”

刘泽面色稍缓,好言宽慰道:“只要尔等用心做事,本王必定厚赏之。”

蔡中蔡和领命,趁夜引了二三百军士,乘几条小船,离了靖军水寨,投赤壁而去。比及天色微明之际。方行自江中,就听后面水声哗哗,几艘战船追了上来,当前一船上所立者,正是水军副都督王威,高声喝道:“蔡中蔡和,尔等背主投敌,往哪里逃?”

蔡和急了,不是说靖王让我们去诈降么,怎么有会派王威来追杀?正欲分辨。倒是蔡中头脑比他灵活。一把将他拉住,指着江南不远处有东吴的战船往来巡弋,道:“靖王定然是派王威来作戏,好让江东以为我们的诈降是真。”

蔡和心领神会。高声反骂道:“刘泽杀我兄长。我兄弟二人岂肯再为之效命!王威匹夫。我兄长在世之日,也待你不薄,如何苦苦相逼?”

王威冷笑道:“蔡瑁通敌叛主。咎由自取,靖王宽仁,早已恕尔等之罪,你二人还敢再生叛心,快些与我回去请罪,否则休怪我不念往昔袍泽之谊!”

蔡中蔡和如何肯停船,令军士满扯风帆,直望南岸而行。王威在后率船紧追不舍,见蔡中蔡和不肯停船,便令弓箭兵急射之。

乱箭如飞,蔡瑁船上的军士好几人中箭,一支羽箭甚至擦着蔡和的头皮就飞了过去,惊得蔡和魂飞魄散,心里暗暗咒骂王威,这假戏也做得太真了吧!

今日在江上担任巡查的是凌统,远远地就瞧见了北面江上的异常现象,见两支船队你逐我赶,箭矢如飞,便迎了去,远远地喝道:“来者何人?”

蔡中慌忙道:“我乃荆州水军都督蔡瑁之弟,因兄长被刘泽所杀,故而投奔贵处,后面追兵甚急,请将军救我!”

凌统一听,原来是蔡瑁的弟弟来降,显然行迹败露,才会遭到靖军的追杀,虽然未知真伪,凌统决计还是先将蔡氏兄弟救下来再说。于是放过蔡中蔡和的船队,迎着王威的船队而上,列出了战斗队型。

王威见江东方面船多,自然不敢应战,急令转舵回航,不与凌统相争。凌统见王威退走,冷笑一声,也不追赶,收船回赤壁,引蔡中蔡和去见周瑜。

王威返回水寨之后,离船登岸,径直去见刘泽,如实地向刘泽禀明情况。

刘泽点头应了,王威本来就是刘泽派去故意追杀蔡中蔡和的,给江东方面造一个假象,有利于蔡中蔡和的诈降,王威表现得倒也十分卖力,戏也演得十足逼真,还伤了好几名蔡中手下的兵士,所幸没有伤到蔡中蔡和,否则真就过火了。

贾诩倒是不置可否,认为单凭蔡中蔡和被追杀不一样能瞒得过奸滑的周瑜。“周瑜生性多疑,狡诈奸滑,蔡中蔡和此去诈降,未必能不让周瑜疑心,主公想让他们过江套取有价值的情报,未必能如愿。”

刘泽轻轻一笑道:“想获取江东方面的情报,有锦鹰卫足矣,此番派蔡中蔡和二人前往东吴,我还真没指望他们可以探听到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只不过让他们给周瑜传递些消息罢了。”

“给周瑜传递些消息?”贾诩饶是聪明如斯,也猜不透刘泽此刻的用心所在。

刘泽没有一直纠结在这个问题之上,转而道:“庞统自到军中,可生安好?”刘泽任命庞统为典军校尉,暂时便安排在贾诩的手下当差。

听得刘泽提及庞统,贾诩便道:“庞士元初至,尚未熟悉军务,臣已安排他先接触些初浅之事,以熟悉军中程仪。说到庞统,臣以为其所献之连环之策似乎也有些问题,船体相连,固然平稳,有利于北军在船上行动,但周瑜若施以火攻之计,难以回避,一船着火,余船皆受牵连,主公不得不防。”

刘泽大笑道:“文和见识卓远,此番却也有漏算之处。”

时陈登亦在座,道:“文和先生之言甚是,船船相连,彼用火攻,难以回避,主公缘何笑之?”

刘泽道:“凡火攻者,莫有不借助风力而成功者,所谓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周瑜想火烧连营,没有风力那是万万不能成事。方今隆冬时节,常刮的只有西北风,如何有东南风?我军居于西北之上,江东水军尽在东南,彼用火攻,只能烧自己之军,何足惧哉?真若是年初春暖之际,才该用心提防。”

众将拜服,皆道:“主公高见,我等心服。”

刘泽微微颔首,其实他心如明镜,赤壁这把火,终究还是要烧起来的,不过刘泽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做一个套,一个大大的套,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想要引周瑜上钩,至少也得下一块份量足够的饵才行。至于这个计划,还一直地藏在刘泽的心里,与手下的谋臣武将只字未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