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的第四军团来势极快,很快就攻破了寿春东面唯一的屏障西曲阳,兵临肥水东岸,兵锋直指寿春。

消息传到寿春皇宫,朝堂之上一片慌乱,现在寿春的主要兵力都集中淮水南岸,拒守屯兵在淮北的刘泽,现在张辽突然地长驱直入,兵指寿春,而张勋兵败阴陵之后,寿春以东几无可御敌之兵,如何才能抵挡得住张辽的人马,众臣是议论纷纷。

司徒杨弘道:“刘泽挟胜而来,南北两路夹攻,寿春孤城已是芨芨可危,倘若再坚守下去,难免会重蹈阴陵的覆辙,不如陛下弃了寿春,南投庐江郡。庐江太守刘勋乃是陛下的心腹之臣,定可保陛下周全。”

司隶校尉桥蕤大声道:“陛下万万不可轻弃都城,刘泽自徐州远来,虽然连番获胜,但其粮草短缺,必不能久留,寿春城垣高大,防御严密,寿春城内外尚有甲兵八万,刘泽所率徐州军全部也不过才七万余人,有何惧哉?何况庐江山野粗鄙之地,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涉足?臣以为,我军只要撤淮水之兵而固守寿春,坚壁清野,刘泽粮尽必然自退。”

袁术也不想去庐江的山沟里,听了桥蕤之言,点头称是,于是撤掉了淮水南岸的守军,将全部人马都集中到寿春城内,然后大肆搜刮粮草抓夫拉丁,在寿春方圆五十里之内坚壁清野,砍光所有的树木,烧光所有的民房。寿春附近的百姓都遭了殃,哭绝哀号,交塞与路。

刘泽在淮北横扫了袁术的势力,屯兵下蔡,与寿春隔河对峙。籍着义成大捷的余威,许多将领纷纷主动请缨,要求渡淮作战,直捣寿春。刘泽却没有同意,在下蔡按兵不动。两路合围寿春是刘泽的既定计划,第一军团在义成全歼纪灵部,寿春之敌已成为惊弓之鸟,必然会据淮严守,第一军团孤军深入的话,也并非良策,所以刘泽还是要等第四军团在阴陵获胜之后,按原计划再实施渡河行动。

阴陵之战结束之后,第四军团长驱直入,直指防守空虚的寿春城,袁术再也坐不住了,急忙地撤淮河沿线驻防的军队,以充实寿春的防卫力量。如此一来,淮水一线的防御也就形同虚设了,刘泽抓住时机,在淮水上架设浮桥,第一军团长驱而进,浩浩荡荡地渡过了淮水,向寿春全力挺进。

与此同时,张辽率领第四军团也强渡肥水,与第一军团在寿春城下完成会师。徐州军在寿春城下扎下了东西两座大营,第一军团驻守西大营,第四军团驻守东大营,将寿春城团团围困住。

第443章兵围寿春

张辽与刘泽见面,具述阴陵之战详情,张辽对自己如何谋划攻城之事倒是轻描淡写,对孙观血战南城墙却是讲得很详细,同时对太史慈、高览、于毒、郝萌等人的功绩也是一一细述,无有遗漏。

刘泽微微颔首,虽然张辽没有将自己摆在首功的位置上,但刘泽却是心知肚明,此役若不是张辽运筹得当指挥有方,又如何能轻取得了阴陵城。前期阴陵城屡攻不克,众生怨言,张辽能顶着流言蜚语,任毁任谤,功成之后,虚怀若谷,不居功自傲,直让刘泽暗地里直竖拇指,张辽真乃大将之才,自己的眼光果然丝毫不差,曹魏历史上能排在五子良将首席那真不是盖的。

虽然张辽竭力推辞,刘泽还是为张辽记下了首功一份,同样获得殊荣的还有在南城墙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以一个师的兵力独力抗住袁军四万人疯狂反扑的第七师总兵孙观。正是由于孙观的英勇表现,吸引了袁军大部分的主力,为太史慈高览攻破阴陵北门创造了条件,所以孙观的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同时被通令嘉奖的还有太史慈、高览、于毒、郝萌等人,第四军团荣记三等功勋一次,第七师荣记二等功勋一次。

军功的赏赐是极为优厚的,刘泽规定,凡荣记三等功勋的集体,所有将士的月俸粮饷双倍发放,而且军功将会记录在个人的履历当中,积功会获得升迁。二等以上的功勋除了双倍薪俸之外。还会额外到了钱帛的奖励。

嘉奖令通传到第四军团的军营之中,整个营地都沸腾了,个个笑逐颜开,欢欣鼓舞。

徐州军的奖罚条例是透明公开的,在义成之战中取得大胜的第一军团虽然没有荣膺集体功勋,但凡是战场之上杀敌立功的人,都获得了相应的个人功勋,所以第一军团对第四军团获得的殊荣也没有什么眼馋妒忌的,反而是更加激发了第一军团将士的斗志,寿春就在眼前。那个军团先拿下寿春。自然这首功是跑不了的。

中军帐中,诸将都在纷纷向刘泽请战,都想担任主攻寿春的任务,群情激昂。你争我抢。互不相让。

刘泽微笑着摆摆手。示意诸将稍安勿躁,说道:“寿春不比阴陵,不是架起几架投石车轰他个几天几夜就可以攻下来的。寿春是袁术的老巢,城防坚固,城中防卫部队又多是袁术的嫡系,跟着袁术转战豫宛,战力不俗,我军若是强攻寿春,袁术必然会做困兽犹斗,拼个鱼死网破。这个结果是谁愿意见的?自然是曹操!曹操借天子之名发诏给我们,就是要借刀杀人,借我们这把刀,来杀掉袁术。最好的结局就是让我们和袁术拼个两败俱伤,曹操再从中渔利,我军若是强攻寿春,岂不正中曹操下怀?”

众将皆是面面相觑,若论行军打仗,他们都是行家里手,但玩政治,他们显然都不擅长,寿春已经被徐州军团团围困了,众将一门心思所想的,就是如何以最快地速度攻破城池,擒拿袁术,那里还会想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现在听刘泽如此说来,敢情这打仗之外还有这么多的考量,的确是在他们的思虑之外。

管亥瞧着寿春就在眼前却不能强攻硬取,不禁有些气馁,道:“那我们就眼睁睁地瞧着袁术在寿春城里逍遥快活、作威作福,真是气煞人也!”

刘泽呵呵一笑,道:“袁术的日子也未必好过,我大军压境,寿春已是孤城一座,外无援兵相救,内无粮草为继,袁术现在可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了,寿春城里尚有几十万人口,这些人每日要吃要喝,就算袁术储备再多的粮草,也有吃尽之日。孤城不可守,袁术困守孤城,只能是自取灭亡,我军无须强攻,只须围而不打,假以时日,寿春必定军心涣散,不攻自破。”

赵云略有所思地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但袁术粮草无以为继,我军长途征进,粮草转运困难,若相持日久,恐怕也难为继。”七万大军,再加上数万降兵,十几万人马的粮草供应对徐州军的后勤保障体系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不过显然刘泽已经有过深思熟虑了,现在的粮草运输,基本上靠陆路,如果速战速决的话,粮草供应基本问题不大,但如果准备打持久战围困战的话,仅靠陆路运输,是很难保证十几万人的供给的,于是刘泽想到了利用水运,淮河就是最好的漕运通道,从下邳沿泗水而下转道淮水,便是一条完整的漕运通道。

于是刘泽传令负责后勤事务的糜竺立即组织船只,沿着泗水和淮水向寿春前线运送粮草,同时命令第一军团和第四军团挖深壕立坚寨,断绝寿春的内外交通,做好长期围困寿春的准备。同时派遣大量细作潜入寿春,进行策反活动。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就被冲破的,袁术骄奢淫逸,军民怨声载道,早已是离心离德,肯死心塌地为袁术卖命的人已经不多了,长期的围困下去,寿春既无粮草来源,又无救兵可待,寿春军民在绝望之中必然会自寻出路。

在寿春城内的袁术本来已经做了鱼死网破的打算,但一连多日,围城的徐州军没有半点攻城的动静,这让袁术和他手下的那班朝臣深感诧异,摸不清刘泽的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按常理,接连拿下义成和阴陵两战胜利的徐州军就应该乘胜而进,一鼓作气地拿下寿春才是,可刘泽偏偏对寿春是围而不攻,隔而不打,这可是大背兵家之道。

“陛下,这刘泽肯定是畏惧我大陈天威,如蚍蜉摇大树,自感不自量力,故而才在寿春城下裹足不前。我大陈基业千秋万代,仲家皇帝天命所归,岂是此等宵小之辈可以撼动得了?”朝议之时,司空张炯对着袁术一脸谄笑地道。

众人皆是一脸鄙夷之色,张炯全无半点真才实学,全仗着阿谀奉承拍马溜须的本事才坐到了三公的位子上,是袁术身边出了名的弄臣,此时谀词如潮涌,就连脸皮一向很厚的袁术都听得有些脸红了。

谏议大夫阎象出班道:“非也,张司空此言大谬。刘泽乘胜而来,在寿春城外挖壕筑垒,分明有长期困守之意,寿春孤城一座,虽有兵粮,但未可久守,望陛下三思。”

杨弘立即道:“阎大夫所言极是,孤城不可自守,寿春虽然薄有存粮,但人口众多,日耗粮万斛,如今内外交通断绝,粮草只耗不进,终有粮尽之日。一旦粮尽,寿春城必定沦陷,依臣之见,寿春早晚不保,陛下还应当早做打算。”杨弘先前就曾力主弃寿春而奔庐江以避徐州军的锋芒,上次袁术没有同意,此次不过是旧话重提而已。在杨弘看来,寿春肯定是守不住的,迟走不如早走,等到将来山穷水尽之时,再想走未必就能那么如意。

桥蕤依然是坚定的留守派,凛然地道:“刘泽不过才几万人马而己,待某亲自领兵出战,必定杀他个片甲不留,寿春之围便可立解!”

张勋摇头道:“桥校尉没有和刘泽交过手,不知徐州兵的厉害,纪灵将军轻兵冒进,便是中了刘泽的计谋,一战而全军覆灭,依某之见,依城固守才是上策,刘泽也深知寿春城防坚固,守备森严,故而才不敢轻举妄动,桥校尉率军出击,恐怕才是正中刘泽下怀。”

桥蕤冷笑一声,反唇相讥道:“张大将军倒是固守阴陵,可结果呢?一昧死守只能是自取灭亡!”

张勋同样冷笑道:“笑话!就凭现在寿春这点家底,经得起桥校尉的这般折腾吗?固守尚有一线生机,倘若出战的话,只怕桥校尉会死得更惨!”

“你——”桥蕤勃然大怒,瞪着大眼怒目而视。虽然张勋身为大将军比他的位置要高,但张勋在阴陵惨败之后威望已是大不如前了,所以桥蕤才敢在朝堂上与张勋公然相对,但张勋似乎并不买他的帐,与他是争锋相对。

袁术被他们吵得是心烦意躁,杨弘阎象主张要跑,张勋的意见是守,桥蕤却是要打,袁术本来也不是一个特别有主意的人,这个时候也不知该听谁的了,不禁有些恼羞成怒地道:“放肆!朕要你们出主意想办法,你们倒好,一个个掐起架来,有本事你们把刘泽的兵给退了,省得在这儿聒噪!”

诸官一看袁术发怒了,都吓得不敢再吭声了,退缩回自己原来的位置,低头不语。

袁术更火了,道:“一群废物!关键时刻就连给朕分忧的人都没有了吗?”

诸人皆是面有愧色,皆不能答。

这时,朝班的最后位置有一人出班道:“陛下勿忧,臣有一计,可退刘泽!”

第444章江东孙策

袁术及众人视之,却是排在诸臣末尾的少府丞秦宜禄。

秦宜禄原本是吕布的部下主薄,徐州被围之际,奉吕布之命前来寿春向袁术求援,秦宜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利,用徐州的下邳广陵二郡为诱饵,劝说动了本来没有半点心思出兵的袁术。可惜的是,袁术刚刚在整点兵马,徐州方面就传来了吕布已经败亡的消息,秦宜禄给袁术画的这张大饼最后还是泡了汤。不过袁术倒是挺赏识秦宜禄的,反正吕布也死了,秦宜禄也自然回不去了,袁术便封秦宜禄为奉车都尉,将其留在了寿春,还将一个汉家宗室的女子许配给了秦宜禄为妻。

虽然说汉室宗亲到现在已经是大不如前了,但象秦宜禄这样身份的人蒙袁术如此器重自然是受宠若惊,秦宜禄便将还远在郯城的妻子抛之脑后,志得意满地做起宗室新婿来了。袁术称帝之后,秦宜禄又被晋封为九卿之一的少府卿的副手少府丞,堂而皇之地列入了大陈朝的朝班之中,不过他的地位可不能跟袁术手下的那帮重臣相比,是以站在了朝班的最后位置。

原本在这朝堂之上,秦宜禄是不够资格发表意见的,不过秦宜禄却另有打算,就在众人都沉默之时,他挺身而出,一语惊四座,袁术都不禁为之侧目,略带惊喜地道:“秦爱卿,你有何妙计,快快与朕说来。”

秦宜禄没有理会众人的不屑与白眼,持芴躬身道:“臣以为无论死守或冒险出兵皆非良策。死守都城只能是坐以待毙,冒然出击更是速死之道,至于迁都庐江,陛下未战而逃诚为天下笑柄,何况庐江穷山恶水,地瘠民贫,安能久居?所以臣以为此三策皆不可行。”

秦宜禄不开口便罢,一开口便将杨弘、张勋、桥蕤三人都得罪光了,三人皆有愠色,表面上不敢发作。心底里都在盘算着下来怎么给秦宜禄小鞋穿。

袁术一听倒是来了兴趣。急问道:“既然秦爱卿认为这三策不妥,必定是另有良策,朕愿闻其详。”

秦宜禄道:“陛下,刘泽挟胜而来。兵势再盛。我军恐难与之匹敌。若想要破刘泽,非得搬请救兵才是。”

本来兴致挺高的袁术一听这话就蔫了,杨弘张勋等人则是一付兴灾乐祸嘲讽的表情。搬请救兵?真是天大的笑话。袁术僭号称帝之后,与四邻诸侯皆为仇敌,许都的曹操、荆州的刘表,这两们自打讨董卓之后跟袁术就结下了仇怨,相互这间攻伐不断。河北的袁绍虽然跟袁术是一个爹生的,但从小到大的嫡庶之争早就让这对亲兄弟貌合神离,到了后来更是分道扬镳,何况河北与淮南远隔千山万水,别说袁绍没心思派救兵,就算有那也是鞭长莫及。唯一能靠得上的江东孙策前些日子毁书逐使,与大陈朝一刀两断。秦宜禄的想法是不错,可到那儿去搬救兵?

杨弘冷冷一笑道:“秦府丞倒真有好计策,却不知你这救兵从何处搬来?难不成你有通天的法力,能搬得来天兵天将?”

众人皆是哄堂大笑,面带讥讽之色。

秦宜禄却不以为意,向袁术道:“陛下,孙策在江东连取吴郡、丹阳、会稽诸郡,兵强马壮其势正盛,也唯有孙策能与刘泽一较高下。众所周之,孙策之所以能横行江东,盖是向陛下借得兵马三千方成就的这一番霸业,饮水思源,他也应当报恩于陛下。陛下可遣一能言善辨之士,动之以情、晓之以义,劝说孙策出兵救援寿春。”

提起孙策,袁术就恨得牙根直咬,重重地一掌拍在了龙床的扶手上,切齿道:“孙策小儿,最为叵信,枉朕资助他兵马粮草,今得了江东,羽翼丰满,竟然公然违抗朕的旨意,朕早有伐逆之心,此时却要向他求援,你让朕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去!”

秦宜禄只在心里苦笑,这位仲家皇帝坐到了龙床上,还真把自个儿当成了君临天下的皇帝,还想着去讨伐别人,你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个问题。不过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说,恭声道:“值此危难之际,陛下还当有海内百川的胸襟才是,韩信尚能忍得了胯下之辱,陛下也应既往不咎才是,只要孙策肯出兵淮南,寿春之围便可化解。”

袁术也是嘴上逞快而已,现在他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去讨伐江东,不过想让孙策派来来救,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断交书孙策刚刚递到寿春来,纸上的墨迹还未干透呢。袁术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声道:“就算朕低声下气地去求孙策,只怕那竖子也不会出兵!”

秦宜禄道:“陛下过虑了,孙策尚自年青,血气方刚,毁书绝交不过是一时义气之举。今天下数分,诸侯各守其土,相互掣肘,刘泽想吞并淮南而坐大,最忌惮的便是江东的孙策了,淮南既亡,焉不知刘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江东?淮南与江东,那是唇亡齿寒,孙策是精明之人,这个道理他不会不知。陛下,臣愿亲赴江东,向孙策陈说利害,必说服其出兵救援准南。”

袁术大喜,遂令秦宜禄为特使,前往江东去搬请救兵。

城外徐州军将寿春围得是水泄不通,秦宜禄想出城去江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的突破徐州军的封锁线。不过秦宜禄却是不慌不忙,干这种事他有经验,当时吕布被围在郯城,秦宜禄不就是突破了刘军的防线到的寿春吗?这一回他故伎重施,又扮作了商人。其实秦宜禄扮成商人挺像的,一付圆滑奸诈的模样细皮嫩肉的,真要是扮个难民什么的,一眼就让人给识破了。

果然在通过徐州军关卡之时,秦宜禄装扮的商人维妙维肖,轻易地就骗过了守兵的缉查,穿过了徐州军的封锁线。徐州军虽然在寿春城外设立卡哨,不过也是防范淮南军队的,对从寿春城里偷出来的难民流民以及客商贾旅,还是网开一面的,除了缉查有没有携带违禁物品之外,对人员的管控并不是太严格,所以秦宜禄很是安全地出了城。

看着寿春城消失在视野之中,秦宜禄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不过他的眼神开始阴郁起来,凝视着刘泽的大营方向,咬牙切齿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