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涣车墓Ь础

“那林国相有何打算?”刘泽不动声色地问道。

“本相原本就是袁氏门生故吏,此番本初公举义旗讨贼兴汉,理当义不容辞马前驱策。”林海义正严辞地说道。

刘泽淡然一笑道:“董卓倒行逆施、欺天罔地,人人得尔诛之,林国相肯响应义举,乃是顺应天意,下官也是全力支持。只可惜下官重病缠身,不能亲临战场讨贼报国,恕为可叹!”

林海有些急眼。“本相乃是文官,上不得马,抬不得枪,这行军打仗可是一窍不通,就算出兵,也得仰仗刘都尉才是。”

这两年来黄巾屡犯平原,也正是由于刘泽,平原国才保无虞,林海一想到出兵打仗,自然首先得和刘泽商议。

“讨贼兴汉,本是为将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是下官现在身染沉疴,纵是有心亦是无力。这样吧,林国相前去军营调上个三五千人,速速起兵,赶往酸枣,去晚了的话恐本初公那里可不好交待。”刘泽一推六二五,兵可以给你,但这仗你得自己去打。

“这……”林海有些犯愁,真要让他领兵打仗,那可是两眼漆黑摸不着北。

刘泽悠然地道:“不过下官还得提醒一下林国相,西凉兵的凶残暴戾可是出了名的。前几日西凉兵进犯豫州,大败豫州刺史孔伷,生擒了颖川太守李旻……”

“后来怎样?”

“那李旻被西凉兵扔到了大锅里,活活地烹了,然后分而食之,连骨头都被啃光了。”

第237章林海交印

“啊——”林海惊得是目瞪口呆,面如土色,虽然说秦汉以前烹人的例子不少见,比如项羽便烹了说他沐猴而冠的韩生,郦生也被齐王烹了,但汉朝以儒治天下,立国四百年来这种惨酷的刑法已经很少用了,更别说煮了吃人。颖川太守的地位与林海相同,给林海的震憾可想而知,真要是落入西凉军的手中,下场只怕与李旻差不了多少。

刘泽心中暗暗发笑,只稍稍地恐吓了一下,林海便吓得快尿裤子。“所以林国相上战场之后要万般小心才是,千万别落入西凉军的手中。不过……西凉铁骑名震天下,万骑齐出,声如惊雷,势不可挡。林国相是没见识过西凉铁骑的威力,此番西去,倒也是可以领略一下了。”

林海的双腿明显地在颤抖,虽然尚在隆冬,但他两颊和额头上已是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汗珠。

“战场之上,竟然如此的凶险,看来此番出兵,本相还得再斟酌一下。”

听到林海打退堂鼓,刘泽暗笑一声,道:“林国相,你既然是袁家的门生故吏,袁绍此番起兵,倘若不你出兵相助,将来袁绍得胜而还,恐怕也不肯于你善罢甘休吧?说轻了,那是袖手旁观,置身事外,说重了那可就是罔顾大义,纵容逆贼,真要有人追究起来,可就不是丢官去职那么简单了。”

林海此时面色惨淡如纸,躇踌再三。迟疑不决。

“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该如何是好?”

这时,刘泽突然地问了他一句:“林国相贵庚几何?”

林海也是愣了一下神,好端端地刘泽为何问起他的年纪来了,不过奇怪归奇怪,他还是如实以告。“本相今天五十有二,已是过了知天命之年了。”

刘泽语重心长地道:“林相已是知天命之人,理当应是膝下承欢共享天伦之时,战场之上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又如何是林相此等尊贵之人亲临之地?何况刀箭无眼。真若有个三长两短,林相的妻儿、爱妾,恐怕真要伤心欲绝了。西凉兵的残暴,乃是下官亲眼所见。绝非是危言耸听。林相真要应檄而去。就连下官也担心林相的安危呐。”

“可……若是不出兵的话,本初公那边如何交待?”

“林相,方今的世道。您难道还悟不出点什么来吗?董卓擅行废立,视天子为无物,诸侯蜂起,雄霸一方,朝庭的号令无所施行,乱世之势,昭然若揭。林相若是归袁,必受董氏所忌,若是顺董,必为袁氏所恨,欲求左右逢源,到头来只能是左右维艰,在这乱世中想当个中庸的官的,难呐!”

林海苦思冥想,低头沉吟多时,忽然道:“我若是辞官归隐,不趟这浑水,岂不免了左右为难?”

刘泽微微笑道:“林相已是知天命之年,人生苦短,能有几个知天命?乱世之中,强者为尊,做不得强者,只能做别人刀俎下的鱼肉。林海为官多年,此中之道,自然不需要在下多言,激流涌退,安享富贵,确实是上上之策。”

林海恍然而悟,说不出有多么的轻松,对着刘泽一拜道:“刘都尉金玉良言,让林某茅塞顿开,受益非浅呐。退而避其祸,的确是上上之选。林某回去便向朝庭上疏告老还乡,这印绶权且由林都尉代为保管,国中之事也请林都尉暂为署理,林某也将在奏章中力荐林都尉出任国相之职。”说着,林海中腰间解下印绶,交给刘泽。

刘泽赶忙推托,道:“在下才浅德薄,如何敢受这一国之印?何况这国相之职出自朝庭任命,下官岂敢擅越?”

林海苦笑道:“现在朝政被董卓把持,乱政祸国,朝庭律令形同虚设。以刘都尉的资望,接林某的国相之位乃实至名归,还请林都尉不要推托才是。”

刘泽可没相信林海的话是出自肺腑,不过情势所逼,林海不得不让位,当下接过印绶,含笑道:“如此下官暂且代为保管,等朝庭新任国相到职再行交接。”

林海神色之间颇有戚惶,寒喧了几句,告辞而去。

刘平自从被刺史龚景撤职之后,一直闲赋在家,虽然大半的田产被刘泽给没收了,但刘家家道殷实,倒也无需为生计发愁,但心中的郁结却是久久难以消散。几次找林海商议,次次皆被林海劝慰,让他安心等候。刘平无奈,只能是每日借酒浇愁。

钱乡绅和孙乡绅找他来的时候,刘平正喝得醉意朦胧。

“刘……老爷,大事不好了,林国相将印绶交了出去,准备告老还乡!”

“什么?”刘平的酒腾地就醒了,林海可是他们在平原唯一的指望了。“当真?”

“这还能假的了?林国相已将印绶交给了刘泽,此时已在收拾行李准备回乡。”钱乡绅一脸苦哈哈地道。

刘平腾地站了起来,胡乱地披上外衣,急匆匆地向国相府赶去。众乡绅也是紧跟其后。

一进国相府的门,刘平就看到了一大堆地家丁在那儿忙活地收拾着东西,一辆辆的大车满载待发。

“林国相,这是怎么回事?”刘平找到了林海,劈头便问。

“噢,是刘老弟呀,坐。来人,上茶。”林海倒是挺从容。

刘平可没闲工夫喝茶,急急地问道:“刘某听说林国相欲辞官归乡,究竟是何缘由?”

林海平静的面容下也泛起一丝凄惶,叹口气道:“时局艰难呐,刘老弟想必也听说了董卓乱政之事吧?”

刘平点点头道:“在下略有耳闻,不过那是朝庭上的事,与平原国有何干系?”

“本初公自渤海起兵,发下讨董檄文,天下各州各郡莫不响应,本官亦是袁氏门生故吏,接获檄文岂敢不遵。”

“本**事,皆在刘泽手中,国相如何不命他率兵出征?”

林海苦笑道:“本官又如何想不到这个法子,昨日我亲自前往刘泽府里,不料他却是抱病在榻,起不得身。”

“这早不病晚不病的,偏生在这个节骨眼上生病,依在下之见,刘泽定然是在装病!”

“本官在官场上混迹了这么多年,这点小伎俩又岂能瞒得了本官?只是本国的兵马皆在其掌中,其营中也是他的亲信之人,他若是不肯出马,本官决计调动不得一兵一卒。何况这战场之上凶险万分,本官老矣,经不起折腾了。本官尚有八十岁的高堂老母需侍奉,几个犬子尚不成器,这思来想去,还是明哲保身才是。”

“林国相主政平原这么些年,难道真是甘心就此引退?”

“不甘心又能怎样?鄙人一介文官,上不得马拉不开弓,能不成真要到战场上送死,去步颖川太守的后尘?”

“那林国相何不坐山观虎斗,天下郡国无数,未必个个都出兵吧?”

“刘老弟,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袁绍其人,外宽内忌,这次我若不出兵相助,他若得胜而还,定然要找我算账。倘若讨董联军败了,就算我未曾出兵,做为袁氏门人,董卓也未必肯放过我。所以此番退隐,虽本官不情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就算林国相辞官归隐,也犯不着将印绶交给刘泽那竖子?”

“舍此之外,本官还有别的选择吗?”林海的目光投向了门外的几十辆大车上,“现在只能求刘泽看在我主动献出印绶的份上,能不能放我一马了?”

刘平也看了一眼林海的那些大车,不得不说,林海这十来年为相平原可是搜刮了不少的油水,也难怪他会贪生怕死。他的神色也有些黯然。

“林国相此番退隐,刘泽在平原必然是无人约束,愈发横行无忌了。”

“林国相,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我们大半的田产还被刘泽吞没着,如何是好?”钱乡绅一脸的苦相,先前林海可是答应过为他们做主了,可这过了两三年的光景,非但没有赶跑刘泽,反倒是林海先告老还乡了。

林海也是一脸的无奈,叹了口气道:“诸位,本官也是爱莫能助了,时局动荡,出人意料呐。”

钱乡绅等人急得直跺脚,却也是无可奈何,毕意此时林海已是离官去职,平原的政事再也与他无关了。

林海拉过刘平,语重心长的道:“刘老弟,临行愚兄有一言相送,这刘泽可不是一般人,其志也不在一国一郡,我劝你千万别与之争执,小不忍则乱大谋。”

刘平却是恨声连连,道:“林相惧怕于他,我又有何惧哉?大不了和他拼个鱼死网破!”

林海知道刘平的脾气,摇头苦笑道:“言既与此,诸位就好之为之吧,告辞了。”

刘平及众乡绅无奈,只得与林海作别,一起回到刘平府上。

“刘兄,这林国相倒了,平原国刘泽可是一手遮天,这该如何是好?”众乡绅眼巴巴地着着刘平。

刘平重重地一拳砸在了几案上,眸光中闪烁着暴戾的光芒。

“刘泽!他不让我们好过,他也休想安生!”

第238章以骑制骑

此时的刘泽正在召集贾诩、关羽、张飞、管亥、陈到、潘凤等人商议军情。

“大哥就是不听俺的,当年要是让俺一刀砍了那姓董的,又何来今日之事?”张飞对当年刘泽拦着他的事还耿耿于怀。

“三弟说的轻巧,董卓当年是北中郎将,朝庭命官,你一刀杀了他倒是痛快,可后果呢?”刘泽瞄了他一眼,一个鞭打督邮的事处理起来就让刘泽大费周章了,何况董卓当年还是平定黄巾叛乱的主帅,杀了他岂不惹上天大的官司。

张飞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不过他心直口快惯了,闻言不禁嘟囔了几句,也没再开口。

刘泽道:“今日召大家来便是商议一下出兵讨伐董卓的事。文和,你是凉州人,对西凉兵应该是有所了解,说说你的看法?”

贾诩答道:“凉州与匈奴、羌、氐等异族接壤,西凉兵经常与这些异族交战,比之内地的郡国兵要勇悍得多,而且凉州乃产马之地,西凉兵中的骑兵占据相当大的比例,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内地的郡国兵很难与之匹敌。不过西凉兵军纪涣散,胜则斗志昂扬,败则一哄而散,主公若能挫其锐气,不愁破之。”

“那文和认为以平原目前的兵力,迎战西凉兵有几成胜算?”

“以诩看来,不足两成。”

张飞兀自不服,嚷道:“文和先生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俺看那个董卓带兵打仗就不咋地。几年前打黄巾的时候,还不是让黄巾兵打得他屁滚尿流?”

贾诩摇头笑道:“三爷有所不知,这董卓出身西凉,擅打骑战,让他去指挥北军五校,焉有不败之理?”

“就算西凉骑兵再厉害,关东诸侯怎么说也有几十万人马,还打不过他吗?”张飞依旧不服。

贾诩微笑道:“不错,关东诸侯人马是不少,但谁又能保证他们都是一条心呢?若能万众一心。誓死破贼。再多的西凉兵也是无惧的。但这十几路诸侯,各有各的小算盘,各有各的一本账,只怕未必能尽心竭力。如此离心离德。人马再多也是枉然。”

刘泽顿时心折。贾诩的目光的确毒,一眼就看穿了关东诸侯的本质,而事实与他所料的完全吻合。“那文和认为我们该如何对抗西凉兵?”

“以骑制骑!”贾诩一脸笃定。从容地道,“董卓自从吞并了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属,收降了吕布之后,更是如虎添翼。自古并凉多劲旅,若以单兵的能力而言,也唯有丹阳兵可与之争锋。主公的平原郡国兵大多为新募之士,虽然与黄巾对战之中战绩赫然,但真要与西凉铁骑开战的话,难有胜算。唯今之计也只有调用芒砀山的骑兵,方可有能力与西凉骑兵一战。”

刘泽的弓骑兵强在军容严整,训练有素,娴熟而默契的配合是这支队伍克敌制胜的法宝。刘泽点点头,贾诩以骑制骑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也是该子龙这把宝剑出鞘的时候了!”刘泽回头吩咐道,“子仪,你速飞鸽传信于芒砀山,命子龙率两千五百名弓骑兵即刻来平原。同时命子龙将我和翼德、云长的座骑带来,另外挑上十匹上等的汗血马一并带过来。”

此番进讨董卓,刘泽准备了最精锐的力量,没有了朝中那些阉宦的觎觑,汗血宝马也可以有驰骋沙场的一日了。吕布有赤兔马,刘泽又岂肯让他专美?至于怕不怕其他诸侯的垂涎,刘泽倒是无惧,真要有人敢从他这儿抢走汗血马,那就得问他手下三千的弓骑兵答不答应了。

张飞一脸的兴奋,刘泽终于同意将踢雪乌骓带过来,那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诺。”潘凤立即领命,下去安排。

这时,锦鹰卫行动组都统肖狼前来禀报:“启禀主公,林海已举家离开了平原城,前往东莱故里。林海此行携众百人,大车十余辆,所载货物,皆是金银细软。”

“这个狗贪官,搜刮了这么多的民脂民膏,就这么让他走了,岂不便宜了他?”张飞率先嚷嚷道。

刘泽摆摆手,道:“算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吧,林海也算是个识时务的人,看在他主动献出国相印绶的份上,那些贪赃之事就不必追究了。”

“大哥,这可不是你的风格呀?”张飞大眼珠子瞪得贼圆。

“林海这个人虽说处世奸滑,但这两年来却也与我们没有什么过节,且就放他一马吧。肖狼,你派一队人马暗中护送一下吧,路上不太平,希望他不要有失才是。”看在往日同僚的情分上,刘泽没有再为难林海,反而派人暗中保护,也充分体现了刘泽的容人之雅。

第三天午后,赵云率骑兵已是抵达了平原城。一来全是骑兵,速度极快,二来赵云在芒砀山憋闷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接到了主公的命令,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地便赶了过来。

刘泽看到赵云一身甲胄蒙着厚厚的尘土,目光却是炯炯明亮,比之当年初见之时健硕了许多,虎臂蜂腰,孔武有力。

“赵云见过主公!”赵云一见到刘泽便欠身而拜。

“子龙是不是埋怨我破黄巾时不让你出马呀?”刘泽打趣道。

“云岂敢埋怨主公,主公如此安排自有主公的道理,云遵命便是。”

刘泽微微一笑道:“此番调子龙过来,便是有紧急军务。董卓乱政,关东诸侯纷纷起兵勤王,我平原也不能落后于人。此次带来的,可是芒砀山最精锐的骑兵吗?”

“正是。依主公的命令,此次云带来的二千五百弓骑兵全是芒砀山最精锐的骑兵。另外主公、二爷、三爷的坐骑及主公要的十匹上等汗血马也全数带了过来。”

张飞一听就兴奋地叫了起来,也顾不上和赵云打招呼便窜了出去寻他的踢雪乌骓了。

刘泽命人给贾诩、管亥、潘凤、陈到、武安国、周仓、方悦、穆顺、俞涉、于毒每人送去一匹汗血马作为座骑。自从刘泽任职都尉以后,于毒也被任命为军侯,不过对外他可不敢再叫于毒而改名叫于金。

刘泽又详细地问询了一下芒砀山的情况,赵云一一相告。这几年黄巾乱起,赵云在刘泽的授意之下广纳流民,芒砀山的总人口已达十万之众。按刘泽的要求,对流民的选择也是极为严格的,除了体格健壮可以征召入伍的之外,其他的流民皆要求有一技之长,或可识文断字,或会打铁制木,所以这些流民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芒砀山的总兵力也由原先的五千余人扩充到了两万多人,在赵云严格地督导之下,朝夕训练,这支队伍已远非是当年的山贼土匪那般的游兵散勇,就是朝庭的正规军队也不遑多让,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就在几日前,刘泽专门给曹操送去一封信,信上自然不免对曹操的义举赞叹一番,同时刘泽表示愿尽起平原郡国之兵响应曹操的檄文,共讨国贼董卓。

曹操很快地回信了,现在他已经率军抵达了酸枣,请刘泽火速率兵前往酸枣与各路诸侯会盟。可以看得出这封回信是曹操亲笔所书,文字激扬,言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