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原相林海似乎早接到了刘泽兼任平原国都尉的通报,非常客气地向刘泽道贺,但刘泽依然还是能感受到他身上所透出来的那一丝怏怏不快。林海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有时候还真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

不过刘泽也懒得理会他,返回平原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整平原的郡国兵。

刘平虽然被撤职查办,但自从林海将几个死囚冒充黄巾贼匪押送到临淄之后,青州刺史府也就没再追究他的责任了,正当刘平准备花钱活动谋求复职之时,却传来了刘泽就任平原都尉的消息。新仇旧恨交织,如何不令他怒火中烧。刘平授意那军中的几个司马军侯,故意给刘泽点难堪。

第229章玩物丧志

可刘平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的却是刘泽不仅当了平原都尉,而且手中还有龚刺史授命的任免赏罚权力,第一天在军营中点卯之时,将那几个拒不应卯的司马和军侯各自狠狠地揍了八十军棍,革除了军职,逐出了军营。

而后刘泽任命关羽、张飞为军司马,贾诩为行军参赞,陈到、管亥为别部司马,武安国等人为军侯,将平原国的军事大权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

不过平原郡兵的羸弱倒是让刘泽很是头疼,这刘平原本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带出来的兵素质可想而知。还好管亥担任过凤凰谷的总教头,陈到也久任都尉,这两个人都算得上是练兵好手,将郡兵的操练交给他们刘泽很放心。

今年的棉花种植扩大到了数百亩,仅仅依靠自己安排人手种植已经是无法满足。刘泽想到了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的方法,自己免费给农户提供种子,并给保底价格回收献棉花。初时农户们都不愿意种这不能吃的玩意,但看到刘泽开出来的条件诱人,最低的收购价格比丰产一亩谷子的价格还要高,而且刘泽承诺无论是天旱雨涝,只要签了协议保证可以拿到保底价。想想刘县令信誉卓著,许多的农户和刘泽签订了种植棉花的协议。

清闲下来的刘泽将大把的时间放在了饲弄鸽子上,经过一年的培育,刘泽已经拥有了一大群的鸽子,由于种鸽选的好。这些鸽子培育出来,个个都具备成为信鸽的实力。

贾诩却不禁长嘘短叹,在他看来,刘泽这是典型的玩物丧志,整天泡在鸽舍里,将军政事务抛之脑后。认识刘泽好几年了,贾诩的印象中主公怎么也不会是那种喜欢飞鹰走狗玩物丧志的纨绔子弟,怎么自从出平原王府回来,刘泽便迷恋上了鸽子,而且还乐此不疲。难不成是沾染了平原王的恶习不成?

思量再三。贾诩还是准备好好地劝说刘泽一番,毕竟主公事业是否有成和他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主公,这些鸽子虽好,但终究只是些玩物。主公乃成就大事之人。岂可因小失大?”

刘泽正在逗弄一羽白鸽。看着贾诩一脸严肃的模样,忍俊不禁,笑道:“文和可是要劝我莫要玩物丧志?”

贾诩的面上略略一红。道:“主公每每行事,都有匪意所思之举,只是诩愚顿,不解其意。”

“那文和看看这些鸽子如何?”刘泽将那只白鸽递到贾诩的面前。

贾诩对鸽子那是一窍不通,如何能识别出鸽子的优劣来,讪讪一笑道:“诩对鸽子一无所知,又如何看得出好坏优劣来。”

“我是想问文和可否知晓鸽子有何用途?”

“用途?”贾诩更是一怔,“除了赏玩之外,诩常见的便是将这鸽子清蒸烧烤来吃,主公之言莫非这鸽子还另有妙用?”

刘泽不禁大笑,饶是贾诩聪明如斯,也断然不会想到用鸽子来传信,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信鸽还是在唐朝,汉代恐怕还无一人可知鸽子的妙用,这也就怪不得贾诩了。

“文和随便在这纸条上写几个字。”刘泽递给贾诩纸条和毛笔。

贾诩虽然大惑不解,但还是提笔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刘泽接了过来,将纸条卷起来,用细绳系到了那羽白鸽的脚上,将白鸽交给了身后的潘凤,道:“子仪,你速带人赶住鬲县,在鬲县的城门口放飞这只白鸽,不得有误。”

“诺!”潘凤领命,二话不说,抱着白鸽就出去了。

鬲县在平原正北,相隔百十余里,潘凤就是快马加鞭,也得一个时辰才能到。刘泽命人在鸽舍外摆了一付棋,笑着对贾诩说道:“久闻文和是手谈高手,我们对奕一局如何?”

贾诩虽是一头雾水,却也不好再问什么,便和刘泽下起围棋来。

刘泽在前世略懂些围棋,不过也就是业余水平,登不得大雅之堂,好在汉代的围棋水平也不算太高,刘泽这个臭棋篓子也算能装模作样地来几盘,毕竟后世的什么中国流韩国流武宫流刘泽还是懂一些的,就算和三国时有名的围棋高手对奕也不至于输得很难看。

围棋讲究的是心止如水,贾诩此刻心有旁鹜,自然无法凝神静气,章法全乱,一条大龙生生地被刘泽给屠掉了。

“文和,这一局你可输了。”刘泽笑意盈盈地道。

贾诩颓然地扔掉棋子,道:“主公之举,诩难解其意,还望不吝赐教。”

刘泽看了看日头,约摸着已经过了一个时辰,笑道:“文和莫急,少顷自知。”

正说话间,那一羽白鸽盘旋而下,径直在刘泽的肩头停落下来,刘泽抱起白鸽,轻柔地抚摸着它光滑的羽毛,解开它脚上的细绳,将那一卷小纸递了贾诩。

贾诩打开一看,正是自己方才所写的那张纸条,这纸条不正是被绑在鸽子脚上被潘凤带到了鬲县吗?鬲县距此百十里有余,算算潘凤快马也就是最多一刻钟之前才能到达。仅仅一刻钟之后,这张纸条便如鬼使神差地回到了平原,而且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刘泽的手中,这太令人匪意所思了!

难不成潘凤并没有将它带往鬲县?这个念头一闪而过,贾诩立刻就否定了,刘泽给潘凤下达的命令是去鬲县,那潘凤执行起来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少一里都不会。用途?这便是主公所提及的用途了?贾诩一瞬间似乎明白了许多,很是惊讶和兴奋。

贾诩一抬头,刘泽正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他,含笑道:“文和想必已经猜出了鸽子的用途了,不错,我培育这些鸽子,正是要用来传信。鸽子具有识巢能力,那怕是在千里之外,一样都可以识别巢穴的位置,一旦放飞,它们会不遗余力地返回巢穴。而且鸽子的飞行速度一日可达四五千里,战场之上讯息万变,谁能先掌握战况情报,谁必将占据战场上的主动权,文和可以想像一样将讯息传递提高数倍之后的效果。”

不用刘泽提醒,贾诩早就已经在琢磨这鸽子的妙处了,一日四五千里,就算是千里马也和它相形见拙,更别说一日行六百里的驿马了,战场之上的先机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刘泽拥有信鸽,无疑将拥有绝对的先机,足可以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了,贾诩聪明绝顶,如何看不出来此中奥妙所在?

贾诩起身长揖而拜:“主公大智,实是前无古人,诩先前还想劝主公莫要玩物丧志,实是诩愚顿至极,惭愧惭愧!”

刘泽笑道:“世上本无此物,文和又如何知晓?我亦不过是从鸽子善归巢之特点悟出些道理,善加利用罢了。这批鸽子经过百里试飞,全部归巢,下一步我将计划千里试飞,从中麟选优秀鸽子作为种鸽,再行培养。相信数年之后,锦鹰卫的每个分署,都将可以配备信鸽,构建一个信鸽通信网,天下讯息,也只在须臾之间。”

数日之后,刘泽命潘凤带人将鸽子全部带到幽州放飞,与百里放飞全部归巢的结果不同,这次千里放飞,只有三成左右的鸽子飞了回来。

虽然损失高达七成,但刘泽还是很满意,通过这次的优胜劣汰,剩下的鸽子已经完全具备了成为信鸽的能力,在这些鸽子中择优培育,相信新一代的鸽子会飞得更远,飞得更快。

入伏以来,久旱无雨,阳光肆意地炽烤着大地,黄河水的水位都下降到了最低线,裸露出大片大片干涸的淤泥滩涂来,一些小的河流就已经完全断流了,人畜饮水都困难无比,干旱的土地龟裂着,禾苗都枯萎了,眼看着今年的收成就要归零了。

汉代的农民耕种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月聊可糊口,一旦受灾,便饱受饥荒,饿死的人比比皆是,要不然汉末的黄巾起义会此起彼伏,绵延了二十多年,还不就是老百姓实在没有了活路被逼着揭竿而起。

刘泽这段时间可有得忙了,拿出钱粮来赈济灾民安抚百姓,不过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真正想让百姓丰衣足食,还得在抗旱减灾上想想办法。

刘泽视察了黄河,现在黄河水水位低下,引黄灌溉的可能性为零,无奈之下刘泽也只好放弃了这个方案。不过还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打井取水,还好现在地下水没有象后代那样超采严重,虽然饱经天旱,水位下降地厉害,但在地下挖上十几丈深,还是可以见到水的。

但打井可是个费力耗钱的营生,打少了不抵事,打多了对于平原县署的经济可算是毁灭性的打击,本来已将大笔钱粮拿去救济灾民了,县署又如何有能力支付这么一笔庞大的打井费用。刘泽只好命关羽从青州钱庄分号取过两亿钱来应急,还好这笔钱是今年年初帮龚景运送税赋所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吧。

第230章惊见石油

有了庞大的资金支持,刘泽得以招募到更多的民夫,同时他严令各乡各村将今年的徭役都派发到打井上来,全力打好抗旱救灾这一仗。

按照每百亩田打一口井计算,光平原一县,打井数量就得数千口,这堪称是平原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了。刘泽吃住都在工地上,严格监督着工程进度,庄稼不等人,再怎么旱下去,今年真可就颗粒无收了。

经过不分昼夜地奋战,第一眼的水井终于打出了水,着着清澈甘甜的井水,许多的老百姓都是喜极而泣,对着刘泽长跪不起,叩首谢恩。

刘泽又“发明”了一种子简易的汲水装置,让百姓们免除了从深井中拨水之苦,大大提高了水井的出水率。其实这种汲水装置很简单,在后世缺水的农村几乎家家必备,刘泽不过是巧为借用而已,老百姓已将他奉为天人了。

许多的水井陆续地打出了水,久旱的农田也得到了灌溉,第一阶段的保苗保墒顺利完成,刘泽虽是略略地松了一口气,但后续地形势依然很严峻,他已经下令加大打井的力度,力争打出更多的水井,抗旱保丰收。

在平原县挨近安德的顺义乡,民夫们向前来巡视的刘泽报告,有一口井已经打了三十余丈深了,也没见出水,很是奇怪,而附近的水井一般都是打到十几丈最多二十余丈即可出水。

“你们一群笨蛋,这里打不出水你们就不会重找个地方打吗?”张飞不禁喝骂道。

负责在此处打井的亭长被张飞骂得面红耳赤。不敢反驳,讷讷地应了。

刘泽阻止了张飞,他知道打一口井不容易,尤其是已经打了三十余丈深了,肯定舍不得放弃,也许下一尺就可以打出水来,真要是放弃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古代打井没有机械设备,只能靠人力来完成,先将砖石砌成一个八角形的筒状结构,一点点地挖掉筒子下部的泥土。筒子便会沉到下面。再将上面砌上几层的砖石,如此循序渐进,一尺一尺地挖下去。幸得平原县土质基本上是以黄土为主,如果是砂石岩层的话。一天根本就挖不了几尺。

由于工作面狭窄的缘故。每次也只有一名民夫可以下到井底。每隔一刻钟轮换一次,能挖到三十多丈深也实属不易。

刘泽看了一眼黑黝黝深不见底的深井,道:“再打上一两丈深试试。倘若真得出不了水,就放弃吧。”深井底下严重缺氧,估计现在的氧气浓度已不足地上面的一半了,人在缺氧的环境下根本就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否则很容易窒息死亡。

不过这氧气理论刘泽可没敢说出来,只是吩咐再住深里面打一两丈,真要是没有出水的希望便弃掉。

就在此时,那条通往井底的绳索上系着的铃铛急骤地闪了起来,亭长大喜,叫道:“出水了,快拉绳子!”

井深了之后,通话就只能靠系在绳子上的铃铛来完成了,底下民夫摇一下铃铛意思是萝筐里的土满了,上面的人便拉动另一条系着萝筐的绳子将萝筐拉上来将土倒掉;摇两声的意思是民夫体力耗尽,需要把他拉上来换班;如果铃铛响个不停的话,就表示井底下出水了。

如果正好挖到地下暗河之类的水,只需要转达瞬之间便可将井底淹没,这个时候便需要上面的人快速地将井下的民夫拉上来,稍有迟缓地话井下民夫很可能会被溺死。

众人一听铃铛狂响,便七手八脚地将井下的民夫拽了上来,等民夫上来之后,众人不禁愣住了,民夫的身上沾满了似泥非泥似油非油的东西,黑乎乎油光发亮,还不停地从他身上淌下来。民夫吐掉口中的黑泥,大口地喘息着,道:“底下根本就没有水,也不知从那里涌出这么些黑乎乎的东西,差点把俺给淹死了。”

刘泽就在边上,见状悚然一惊,用手指沾了一点闻了闻,心头不禁狂喜——石油!一点也没错,这真的是石油!

平原国所处的这片地域,便是后世胜利油田的所在地,真要是在这里找到石油,倒也不算稀奇。不过让刘泽感到奇怪的是石油一般是深藏于地下四五千米,就算埋藏最浅处也有一两千米,以汉代人的技术条件,根本就不可能打那么深的井。

为何此处只打了几十丈深就找到了石油?刘泽百思不得其解,看来估计是地壳运动的作用,将深藏在地下几千米的石油挤压抬升到了接近地表的位置。历史上最早记载石油的是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书中记录了在陕北一带发现露天石油的事,既然露天石油都有的话,藏在地表下几十丈深的石油也就不稀奇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刘泽无意中发现了石油,怎不令他惊喜万分,立即差专人看护好这口井,井中所产的石油,要全数地封装在木桶之内,运往平原城郊的一处庄园。

石油可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提炼出汽油柴油煤油来,虽然现在不可能造出汽车来,但汽油的用途广泛的很,光是利用其易燃的特性制成的燃烧罐,就比目前军队中使用的用獾油制成的猛油火罐威力大上不止数倍,若是大规模的使用的话,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一片火海,有效地杀伤敌人,绝对是一件战场上的利器。

依目前的条件,建一个炼油厂提炼石油完全是痴人说梦,但土炼油的方法,到笔记本上查一查便可找到,技术要求也不高,虽然效率低下污染环境,但这两个问题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

平原城郊的这处庄园,还是去年没收白敬家产是查抄回来的,刘泽便将它改为土炼油作坊,真要在县城里炼油的话,浓烟滚滚气味呛人,非让百姓抱怨不可,这个庄园远离城镇,环境清幽,最适合用作炼油作坊。

刘泽命人拉来十几口大锅架了起来,将黑乎乎的石油投入到了锅中,盖上特制的锅盖,锅盖的顶端,连接着一根长长的管子,管子的末端插入到旁边的木桶里。而后点燃木柴,大火旺烧。

土炼油的技术很简单,就是利用石油中不同物质的的不同沸点,沸腾汽化之后再经过长长的管道冷凝后获得成品,按沸点的不同,最先获得的是汽油,接下来便是柴油和煤油了,最后留在锅底的便是沥青和一些黏稠的东西了。

张飞看着木桶里面颜色红暗的液体很纳闷,大哥大张旗鼓地搞了半天,就为了这东西?

“大哥,这是啥玩意?似水非水的,又有什么用?”

刘泽微笑不语,取了一瓢汽油泼在了一块石头上,用火点燃了,瞬间腾腾的烈焰将那块石块给包围了。

“真是奇了怪了,石头也能着火?”张飞顿感兴趣,凑上来看个究竟。

试验之后,刘泽很是满意,虽然自己土炼油生产出来的汽油和后世那些加油站所售的汽油完全不同,估计标号也只能在六十以下,但其燃烧起来却一点也不逊色,反正现在也无须往汽车里面加,能用做燃烧罐就很不错了。

汽油最容易挥发,刘泽将生产出来的汽油装入密封性好的陶罐之中,便将罐口糊严实了,将汽油罐贮存在避光阴凉的地窖之中。柴油和煤油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保存。

汉代使用的油灯全是用动物的油脂制成的,燃烧时间短而且还有明显的异味,刘泽命人将油灯之中的油脂更换为煤油,不仅油灯的光亮度成倍地提升,而且燃烧的时间也比动物油脂要长很多,众人皆是大为惊奇。

在刘泽打井取水抗旱保产的成效下,平原的秋收季节来到了,虽然要比往年减产两三成,但百姓的口粮总算是保住了。但别的州郡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连年的大旱,饿殍遍野,没有粮食吃的流民甚至将树皮都给啃光了,赤地千里,白骨遍野。

在这种情形下,各地黄巾的的残余势力纷纷重新崛起,中平五年春二月,郭太在河东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四月,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大肆攻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