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县丞恍然道:“这也就难怪了,刘县令本不是官场之人。自然不了解这官场中的内幕了。这官场上从上往下拨钱粮,又有那次能给足额足份的?按惯例,拨到县署衙门的,能有二成就很不错了。”

刘泽气愤地道:“平原百姓遭灾,已是水深火热,对朝庭赈灾的钱粮早就是望眼欲穿,可恨竟然有官员敢贪污老百姓的救命粮,真是岂有此理!”

丁县丞苦笑一声道:“真要是有人贪污朝庭的赈灾钱粮,这倒也好办了,自然有御史参上一本,该抓的抓,该杀的杀,但许多的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朝庭的钱粮从上往下拨,每经一道手,就少一成,俗称雁过拨毛,你若说他贪污吧,可这钱粮却并没有搁到他的口袋里,你又如何治他的罪?”

刘泽奇道:“既然无人敢贪墨,这笔钱粮又落到了何处?”

“花钱的事还不容易?这署衙破旧了得整修吧,各级官员的薪俸得开支吧,还有各级官员的往来得招待吧,等等,总之这些理由个个冠冕堂皇,最终真正能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十不存一。”

刘泽不禁大为感叹,看来这古今官场皆是乌鸦一般的黑,盖莫能外。“既然本官担任了这个平原县令,为民请命自然义不容辞。衙署破旧可以以后修,官员薪俸也不急在一时,但平原的万千难民可不能等,这些可都是百姓的救命粮,无论如何,我都必须亲自到国相府一趟。”

丁县丞迟疑了下道:“刘县令若执意前往,下官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丁县丞客气了,你我同署为官,理当精诚合作,但讲无妨。”

“刘县令初仕平原,对平原的情况想必不甚了解。这平原国,有三个人可是得罪不得。第一就是平原国林海林国相,别看这位林国相面善和气,手段其实相当的狠,在这平原国可是说一不二响当当的人物,刘县令此番前去要得来多少便是多少,千万不可与之争执,若要被他忌恨,只恐刘县令今后仕途蒙尘。第二便是平原都尉刘平了,这刘家可是平原国的第一大士家豪族,在平原国可是树大根深,想当官若没有刘家支持,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地,就连林国相也得给刘家三分薄面。这刘平原本是纨绔子弟,好勇斗狠,捐了钱才当上的这平原都尉,倚仗家世,目中无人,这个人刘县令以后须多提防一点,不可与之深交,亦不可与之不交。”

“那还有一人是谁?”

“这平原国既然叫国,那国王便是平原王了,虽然平原王不理俗务,整日里飞鹰走狗、赏花弄草,但人家可是帝王贵胄,手下的那些管事个个如狼似虎,横行无忌,所以平原王的势力更是不能招惹的。这当官嘛,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关键是如何把握尺度,不可枉自断送了前程。”

刘泽心中暗道,这丁县丞倒与红楼梦里送贾雨村护官符的那门子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刘泽道:“丁县丞得解官场三昧,却不知……”

丁县丞苦笑道:“刘县令是说下官虽精于此道,却缘何只做得个县丞小官?刘县令有所不知,这官场之水深不可测,丁某无钱无势无后台,自然是无人提携,何况年过半百,去日无多,唯有混吃等死而已。我观刘县令英少英才,气度不凡,光是舍身堵决口为民请命这一点,就足以认定刘县令是那种敢做敢为能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假若刘县令朝中有靠山的话,那将来肯定是鹏程万里。所以丁某便斗胆进上一言,算是给刘县令一些提点,至于是也不是,刘县令可自行斟酌,下官告退。”说完,丁县丞施礼退了下去。

刘泽转头看了一眼在那儿眯着眼打盹的贾诩,道:“贾师爷,难道你不准备给本官提点建设性的意见?”

贾诩慢悠悠地睁开眼,道:“那个丁县丞已说得头头是道,何况平原县我亦是初来乍到,能有什么意见给你呀?不过——”

“不过什么?”

贾诩微微一笑道:“主公是何等样的人,自然不需诩多说,如果就连平原国这几个虾兵蟹将都搞不定的话,那属下估计得拍拍屁股走人了。”

刘泽大笑,贾诩说的可是实话,自己的心思可不在这小小的平原国上,如果真得连几个小虾米都搞不定的话,还谈什么跨州连郡争雄天下。

“文和说得好,明天我倒要会会这几个不可得罪的大人物!”

第二天清早,刘泽只带了四个贴身的护卫便直赴国相府而去。递上了门帖,那门人一看他是平原县令,倒也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传。少顷,出来将刘泽引入二堂。

国相府的格局和县署倒也差不了多少,就是面积足足比县署大了二倍有余,显得十分宽绰。二堂之上,国相林海正在同众僚属议事。刘泽上前便是揖了一礼,道:“平原县令刘泽拜见林国相。”

林海身材略微发福,笑容可鞠,起身相扶,道:“你我同城为官,何须客气。听闻刘县令初至平原便舍身堵得决口,解百姓之疾苦,如此贤行非大勇大义之人不可当之,刘县令可谓是平原百姓之福星。”

刘泽含笑道:“些许微功,何足挂齿,林国相谬赞了。下官初至平原,就已听闻林国相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林海哈哈一笑,将堂上诸官一一引荐,刘泽少不得一一见礼,官场上的客套话自然也少不了。却见一人面沉似水,颇为冷傲,与堂上诸人的一团和气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斜眼打瞧着,嗤之以鼻。林海倒是笑呵呵地将他介绍给了刘泽。

“这位是本国掌管军务的刘平刘都尉。”

敢情这就是丁县丞口中那不可得罪的二号人物!刘泽揖了一礼,道:“下官见过刘都尉。”

伸手不打笑脸人,刘平显然对众人刚才的虚言奉承颇为不满,却也不好发作,微微欠身,算是还了一礼,而后道:“本官还有公务在身,就不相陪了,告辞!”说着,扬长而去。

也许林海等人早就见识惯了刘平的作派,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继续在那儿扯东道西。刘泽可是为那赈灾的钱粮而来,那有闲功夫他们在这儿磨矶,寒喧了几句后直接就切入了主题。

“林国相,下官此次前来拜访,不为别事,下官临出京时,大司农署专为平原百姓拨下了赈灾钱粮,现在平原百姓饥寒交迫,单等这朝庭的赈灾钱粮度过难关,请林国相看在百姓生死危亡的份上,高抬贵手。”

林海面上一沉,笑意全失。“朝庭赈灾,滋事体大,本官岂敢延误。陈薄曹,平原县的赈灾钱粮可曾发放下去?”

第214章讨要钱粮

薄曹椽主管的正是钱粮帐薄,陈薄曹恭声道:“回国相,平原县的赈灾钱粮昨日已发放下去,领钱粮的正是平原县的钱粮胥吏。”

刘泽盯着他,目光凛然,厉声道:“张大司农可是亲口许诺给平原县拨付一百万钱十万斛米的赈灾钱粮,缘何平原县领到的只有五分之一的数目?陈薄曹的意思难道是只管平原县二成的民众,剩下八成的百姓就去喝西北风吗?”

陈薄曹被他盯得直发毛,冷汗直流,无助的目光投向林海那边。

林海干咳一声,目光严峻地道:“陈薄曹,可有此事?”

陈薄曹吱吱唔唔地道:“拨付给平原县的是……是这个数,剩下的计划拨付给安德和高唐……这个早些已支会过国相……”

林海一拍额头,哈哈大笑道:“哦,看来这人老了倒真是糊涂了。刘县令,按理说这上头拨下来的钱粮理应拨到贵县,但你看这平原国,洪水泛滥,遭灾的可不只是平原县吧,高唐安德也同样水患成灾,本官身为平原国的父母官,又如何能厚此薄彼,眼睁睁地看着高唐安德百姓受灾不去救吧?”

刘泽冷眼打瞧,这林海果然是老狐狸一个,理由到是冠冕堂皇,可鬼才知道这些钱粮的真正用处!当下不卑不亢地道:“林国相,据在下所知,此次黄河决口,受灾最重的当属平原县,全县十之七八的土地被淹,高唐安德两县虽也受灾。但所淹土地不过十之二三,灾情远较平原县为轻。若只拨付二成的钱粮给平原县,于情于理恐怕都说不过去吧?真要是因此而激起民变,恐怕也不是你我可以担待得了的?”

林海面色陡然一变,不过很快地又恢复了常色。

“刘县令为民请命,本官倒是钦佩不已呀。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从这黄巾乱起,民生凋敝,田地荒芜,本国的赋税入不敷出。更何况这钱粮从上头拨下来。层层盘剥。在洛阳,在青州,每经一道手,都要克扣掉两成。落到国相府之时。早已是不足六成。刘县令真要是全额讨要,本官也真是无能为力。”

“噢,那依林国相的意思这钱粮自打从大司农府上拨出来之后。每经一手,便克扣两成?那好办,在下明日便前往青州去讨个说法,凭什么朝庭拨下来的赈灾钱粮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截留?是那条王法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刘泽一无惧色,正气沛然。

林海脸色大变。“这……恐怕不妥吧?”

刘泽冷冷一笑道:“有何不妥,朝庭的赈灾钱粮本身就是急民之所急,救民于水火,可现在这笔钱粮却被人层层克扣,中饱私囊。在下虽然职微言轻,却也不能视百姓疾苦于不顾,青州府衙、洛阳部署,不管他们谁吞没了这笔钱粮,不给个说法在下绝不善罢甘休!”

林海微微皱眉,敢情刘泽真是个愣头青,官场的规矩一点都不懂。他暗自思量,莫不是这竖子有什么后台不成,说话竟如此的硬气?想想他还未上任,大司农府的赈灾钱粮就已经拨到了平原国,而且还指名派发给平原县,这倒是件不寻常的事,看来得好好查查他的背景才是。

不过现在刘泽叫嚣着要去青州府查帐,倒让林海头疼不已,这事情真是要闹大了,谁都没好果子吃,看来得安抚一下他才是。

“刘县令初入仕途,后生可畏,但这事真要是闹到龚刺史那边,恐怕不好收场。既如此,本官且将准备派发给高唐安德的赈灾钱粮全数给平原,刘县令,你看如何?”

刘泽在心底里暗暗冷笑,这林海惧怕事情闹大,这里面肯定藏有猫腻,既然已经破开了脸,也无须再留什么情面。“高唐安德两县虽然灾情较轻,但同样需要钱粮赈济,下官又岂能无视两县的灾民于不顾。若是这赈灾钱粮真用到灾民身上,下官自无话可说,但凡有人中饱私囊挪作他用,就算告到京城下官也定要讨个说法。”

林海目光游离,闪烁不定,含混地道:“刘县令言重了,此等赈灾钱粮乃朝庭下拨救灾之用,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没有敢贪墨挪用。陈薄曹,你速去府库中再提取三成的钱粮交付平原县,救灾如救火,千万别耽搁了。”

陈薄曹面露诧异之色,不过他还是拱手称诺。

能给到五成,刘泽此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也就以公务繁忙之由拱手告退。

“林公……真要给他五成的钱粮?”陈薄曹看着林海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要知道在平原国,林海可从来是说一不二,从来没有人敢和他直言抗辨。

“有点意思,看来这个刘泽倒也是个人物,敢和本官这么说话,这平原国还真找不出第二个!给他吧,这点钱粮,算个屁,不过这好戏还在后头呢。”林海的脸色相当的阴沉,他想了想,回头吩咐道:“林福,你去趟洛阳,打探一下这个刘泽是何来路?”

林福是他的管家,连声地应了。

等刘泽回到县署不多时,那三成的钱粮如数地被送了过来,直惊得丁县丞一干人等目瞪口呆。刘泽也顾不上多做解释,立即着手安排向灾民们发放赈灾的钱粮,毕竟灾民们都眼巴巴地就等这些粮食来救命了。

义阳亭长那边刘泽也不敢拖延,治理黄河险工险段的任务相当的紧迫,在黄河讯期来临之前,必须完成险工段的加固和维护,否则讯期的时候黄河再来一次大溃决真的让刘泽可就吃不消了。

支付给河工的钱粮一文不少的发往了义阳亭长那儿,义阳亭长激动不已,当即表示誓死也要修好大堤。

此次平原县受灾的百姓约二万多户接近十万人口,本来朝庭下拨的赈灾钱粮就不足数,被层层盘剥掉一半之后,更加地捉襟见肘了,初步地估算,这些粮食也就够灾民维持一两个月而已。而这十万灾民后续的生活何以维济,春播的种子也还没有着落,农时可不等人,一晚三分薄,本来平原县遭受水灾春耕备耕已经落了后,如果种子的事还无法落实的话,秋后的饥荒无疑将是灭顶之灾。

刘泽看着空空如也的账薄,苦笑着摇摇头。点卯的时辰早就过了,前来应卯的胥吏衙役廖廖无几,少了一多半。

这几日整车整车的钱粮拉进了平原县署的大门,众胥吏和衙役们看得是心花怒放,干活时热情高涨,劲头很足。但这位新来的县太爷却没有一点给胥吏衙役们发薪俸的意思,而是将钱粮全数地分发给了城外的灾民,搞得大伙心灰意懒,连卯都没几个人应了。

张飞气得暴走,大发雷霆,在凤凰谷时军令如山,敢以身试军法的人头早就职落地了,到了平原县这帮兔崽子们压根就不买账,这几日公务相当繁重,居然大多的胥吏衙役连卯都不应了。

刘泽制止住了冲动的张飞,他明白这些当差的不容易,本来薪俸就很微薄,几个月不发薪,教人家如何养家糊口。但这些赈灾钱粮刘泽可是在林海面前夸下海口的,一文一毫都要用在受灾百姓身上,胥吏衙役们的薪俸只能是拖一拖了。

可拖得越久,胥吏衙役们就更加地怨声载道了,工作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关羽提议先从汇通天下钱庄临淄分号那边调一些钱过来应应急,临淄和平原相隔不远,只需几日路程。

张飞大眼珠一瞪,气呼呼地道:“俺光听说当官的搜刮民脂民膏,还没听说哪个当官的往里面倒贴钱的,大哥你当的这叫个啥官?”

众人皆笑,刘泽亦笑道:“三弟敢情把这当官当成了捞钱,这可和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为官一任,自得造福一方,一门心思地就知道捞钱,岂不成了昏官贪官?”

“反正俺没见过象你这样当官的。”张飞依旧是埋怨不断。

刘泽笑道:“三弟说的也在理,咱现在也算是一任父母官了,虽然不贪不捞,可也犯不着自掏腰包。”

“那大哥可曾想好如何给下属差吏发薪俸,如何解决春播种子的事?”关羽询问道。

“这个嘛,我自有计较,放心吧,不出十日,钱粮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刘泽卖了个关子,故作神秘地说道。

过了两日,刘泽也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春耕备耕上来。

此次黄河溃决,淹没了平原县七成以上的耕地,洪水所到之处,村庄淹灭,道路毁弃,沦为一片水乡泽国。决口堵住之后,洪水消退,但黄河水的泥沙淤塞堆集,所有的界碑标记都湮灭无踪,需要官府重新丈量勘测田地。

这项工作自然列在首位,不核定田地的归属春耕生产就无从谈起。刘泽立即召集各乡三老、亭长、里正,组织人手对田地进行丈量勘测,而勘测所依据的,正是县署备案的土地档案。

丁县丞用忧虑的眼神注视着刘泽。“刘县令,真要是如此行事恐怕不妥吧?”

第215章丈量田亩

“有何不妥?”刘泽正安排几名书佐将档案卷宗搬到车去,笨重的竹简几乎装了满满的一大车。

丁县丞迟疑了一下,还是开了口。“本县的土地大多属于几大士族所有,刘县令真要是按帐册上的数目核查丈量,恐怕会遭到各大士族的抵制反对。”

东汉末年的土地兼并相当地严重了,全国大约百分之**十的土地集中在了大大小小的豪强地主手中,这也就是黄巾起义之所以爆发地重要根源,平原县的情况自然也不例外。

“这倒奇了怪了,黄河水患,田园被毁,本县依律办案,核查丈量土地,就是为了各家确权,尽快耕作,他们缘何会反对?”

“这个……刘县令初来本县,有些详情恐还不太了解,勘查确权,本身没有错,只是刘县令真要是拿着帐册去核查,只怕……哎,难办呐!”丁县丞话说了半截就打住了,只是摇头叹息一声。

“丁县丞的意思是这些士族有意隐瞒田亩数量,偷逃田税了?”刘泽很快就明白丁县丞话里的意思了。

丁县丞苦笑道:“值十报五,这早已是不成文的规矩,象刘家这样的豪族更是瞒报七成土地,刘县令真要是按账册去核查这些土地,这些士族恐怕都要跳出来反对。”

“岂有此理!赋税乃国之根本,这些士族公然偷税漏税,目无王法,难道真得是无人处置了吗?”刘泽早就料定这些豪强地主有隐匿土地的情况。只是没想到会如此的严重,居然敢瞒报一半以上的土地,怪不得朝庭国库空虚。

“这些士族有钱有势有靠山,又岂是我们这些小官小吏敢得罪的,所以大多的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人敢去稽查。”丁县丞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

刘泽重重地拍了一下几案,道:“今天本县倒是亲眼看看,是何人胆大包天,敢偷逃田税!”刘泽知道核查土地将会困难重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