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高月)-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都来挑选弓箭!”

    八名侍卫得到杨广的亲口许赏,心中振奋,纷纷上前挑弓箭,片刻,人人都已装备,杨元庆沉思了片刻,对杨广道:“殿下,微臣要部署了。”

    杨广点点头,“孤已经说过,孤的安危就交给你,一切由你负责。”

    杨元庆立刻开始部署,塔高五层,底层反锁后就不用管,第二层安排四人,第三层两人,第三层也是两人,第五层由他护卫杨广,众人一一领命,纷纷执弓拿箭下楼去了。

    杨元庆走到窗前,注视着塔外的情形,这里视野极广,可以清晰地看到山脚别宫和仁寿宫的情形,他看见了,山中从林内出现了大群左卫士兵,正迅速向白玉灵塔围来,其中混杂一名身着紫袍的文官,格外显眼。

    “那人就是柳述!”杨广咬牙切齿道。

    .........

    【六月一日凌晨上架,其实也就是明晚十二点,向大家预定六月保底月票】

    c

第十六章 仁寿宫变(八)

    塔内一时安静下来,杨广从墙角拾起一支木炭,在光滑的白玉墙壁上重重写下了‘大业’两个字,他久久地凝视着这两个字。

    “元庆,你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杨广回头问道。'。。||'

    杨元庆靠在墙壁上,默默地望着杨广写字,他知道‘大业’是什么意思,他也能体会到杨广此时的心情。

    “卑职想,这应该是殿下心中的梦想。”

    杨广赞许地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这确实是我的梦想,这将是我登基后所用的年号,这也是父皇对我的期望。”

    杨广凝视着墙上的‘大业’二字,又像是对杨元庆说,又像自言自语,“父皇将国号定为开皇,也就是开创之意,他就像汉高祖,开创了新的大汉江山,又像文景之治,登基二十年,积累下雄厚的国力,在开皇二十年,父皇立我为嗣,他便改年号仁寿,父皇将安享晚年,将江山交付予我,对父皇是仁寿,而对我却是大隋中兴之开始,所以我决定将年号定为大业,我要建立前所未有的丰功伟业,建立一个强盛的大隋帝国,我杨广也要成为千古一帝。”

    杨广慢慢回过头,深邃的目光注视着杨元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元庆不知不觉也被杨广的雄心壮志所感染,他想到历史上杨广所作出的丰功伟业,以及他最后悲惨死去,落下千古骂名,使杨元庆的热血沸腾起来,他竟生出一种慷慨赴义的勇气,他克制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道:“殿下有雄心壮志,卑职深为敬佩,但想建立大业谈何容易,大隋王朝其实已危机四伏,关陇权贵是锐矛,北方士阀为冷箭,北齐杂胡是利刃,还有突厥、吐谷浑的外患,殿下的大业必将会四面树敌,身临险境,殿下可曾想过,何为盾?何为铠?何以御之?”

    杨广眼前一亮,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这名年轻的小将,杨元庆竟然看透了他所面临的危机,他的话字字说在杨广的内心深处,使杨广竟产生一种知己之感。

    “那你说,何为盾?何为铠?”

    “卑职以为,民心为盾,缓图为铠。”

    杨元庆单膝缓缓跪下,他心中也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个即将登基的君王根本不是什么荒『淫』无耻,荒『淫』无耻不会一声只有三子两女,而且基本是皇后所生,更不是昏庸无能,昏庸无能开凿不了运河,创建不了科举,开拓不了西域,修建不了长城。

    这是一个胸怀雄心壮志的中兴帝王,同时也是面临危机四伏的帝王,杨元庆从内心深处希望杨广不要再重蹈覆辙,如果杨广能听他之言,爱惜民力兵力,以时间换空间,缓缓图之,而不要急于求成,那天下未必会『乱』,那么隋朝不会灭亡。

    如果是这样,他杨元庆甘愿成为杨广的马前一卒,为他的大业竭心尽力,因为杨广的大业,也就是他杨元庆的大业,将大隋王朝建立成为一个真正的汉人王朝,杨元庆生长于斯,他衷心地热爱这个富庶、强盛的大隋帝国。

    杨广连忙扶起他,长长叹了口气道:“你果真是少年奇才,竟然能知道我面临的危机和矛盾所在,不愧是杨素之孙,你的八字建议我记住了,民心为盾,缓图为铠,我更希望,你也能成为我最坚实的盾牌。”

    杨元庆一时沉默了,如果杨广真听进他的纳谏,能爱惜民力,能从容图之,那他也愿意为杨广之盾,但杨元庆知道一点历史,以杨广骄傲自负的『性』格,注定他不会听进自己的劝告。

    他衷心希望杨广不要重蹈覆辙,但同时他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前途尚不明朗的君王身上,杨广可以负他,他却不能负杨广,这样的不对称,他不愿意。

    现在杨广要他发下这个誓言,让他如何开口?他不希望自己像宇文成都一样,把自己束缚在一个风险极大的誓言之上。

    杨广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杨元庆,徐徐问他,“怎么,你不愿意吗?”

    杨元庆的后背已经湿透,他知道自己不能不表态,便缓缓道:“卑职今年只有十五岁,当六十年后,卑职已到垂暮之年时,卑职也仍然愿意为殿下子孙之盾,不仅仅是陛下,我杨元庆在此发誓,我愿永远为大隋帝国之盾!”

    杨元庆并不知道历史会怎么走,但此时此刻,他没有选择的余地,杨广的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他轻轻拍了拍杨元庆肩膀,“你的誓言,我记住了。”

    ............

    山上仁寿宫传来的警钟声和喊杀声惊动了山脚下的仁寿别宫,大臣们纷纷走出房舍,吃惊地向山上仁寿宫望去,数百名大臣议论纷纷,谁都不知山上发生了什么事?

    近五千名在山脚下休息的仁寿宫左卫士兵也紧急动员,向山上疾速奔去,仁寿宫一共有六千守卫,六天一轮,分别由六名直阁将军统帅,今天正好轮到直阁将军贺少康率领的一千左卫士兵值守宫内,其余士兵都在山脚下休息。

    负责仁寿宫守卫的总管是左卫将军史祥,他是北魏名将史宁之子,他昨天当值一天一夜,着实有些疲惫了,今天便在山脚别宫休息,但宫中突然传来的警报声将他惊醒,史祥大吃一惊,他立刻下令五千左卫士兵向山上增援,就在这时,杨素找到了他。

    “史将军!”

    杨素匆匆赶来,叫住了正准备上山的史祥,史祥见是杨素,连忙上前施礼,“太仆有什么事吗?”

    杨素忧心忡忡道:“大臣们很担心太子的安全,太子若有闪失会动摇国本,希望史祥能允许东宫侍卫上山参与护卫太子。”

    上山只有一条甬道,而这条甬道有数百左卫士兵守卫,地形险要,很难杀上去,杨素便赶来找史祥放行。

    史祥面『露』难『色』,“可是圣上有严令,不准东宫及亲王侍卫进入仁寿宫,卑职很难办。”

    杨素压低声音道:“史将军或许还不知道,柳述要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太子,另立新君!”

    “什么!”

    史祥大吃一惊,眼睛蓦地瞪大,“太仆说的可是真?”

    “我有确切消息!”

    杨素并不仅是要史祥下令放行,更重要是他要得到史祥的支持,但东宫侍卫加上晋王侍卫,才一千人,而仁寿宫外面还有数万十二卫士兵,人心叵测,谁也不知道他们的站位,所以杨素要首先争取史祥支持太子,只要扼守住仁寿宫的险要,就算外面的军队都支持杨勇,也无须惧怕。

    史祥的父亲史宁是健康人,太子杨广镇守南方十年,和史家关系很好,史祥也是太子杨广的有力支持者,正是这个缘故,杨素才敢在最关键时刻,来寻求史祥的支持。

    史祥当机立断,拿出自己令箭交给杨素,“凭此令箭,东宫侍卫可随意上山。”

    杨素大喜,接过令箭交给身后的宇文成都,“可速去!”

    宇文成都答应一声,调转马头疾驰而去,杨素又道:“还望史将军全力支持太子。”

    史祥抱拳道:“请杨太仆放心,我会为太子效命!”

    一千东宫侍卫和五千左卫士兵向山上仁寿宫疾奔而去,宇文成都一马当先,他心急如焚,唯恐杨广已遭意外,虽然杨广身边无侍卫,但山上既然传来喊杀声,就说明有人在保护太子。

    ...........

    白玉塔上,杨元庆目光冷然地注视着越来越近的左卫士兵,近千名士兵已将白玉塔团团包围,但还没有发动攻击,杨元庆冷笑一声,他看见一名军官在和贺少康争执。

    “元庆,外面怎么如此安静?”

    杨广扶着墙一瘸一拐走近窗口,他虽多次率领大军出征,但那种集团式的出征和眼前的宫廷政变完全不同,他对这种具体的战术完全不了解,他心中极为担忧,他只有九人护卫,外面却有近千人,他能否逃过此劫?

    而杨元庆做了五年的斥候,这种小规模的攻防战恰恰是他擅长,他十分冷静沉着,心中迅速估算他们的时间。

    “殿下,他们好像内部起了分歧。”

    杨广也看见了,贺少康正和一名军官争吵,贺少康忽然一刀砍倒那名军官,一声长长的惨叫声传来。

    “殿下请安坐,他们要进攻了!”

    杨元庆将箭壶反背在身后,他随手抽出两支箭,搭在弓弦上,在边塞五年,他已经掌握了两龙出水的绝技。

    塔外的千余左卫士兵忽然发一声喊,黑压压的军队开始汹涌而入,两名士兵率先翻上了围墙,杨元庆张弓拉箭,两支箭脱弦而出,向两名翻墙者闪电般『射』去,两支箭同时『射』中敌人,两声惨叫,二人从墙头滚落。

    两支箭阻挡不住杀气腾腾的敌人,又是数十人攀上墙头,但杨元庆的一弓双箭却极大地鼓舞的其他八名侍卫的斗志,他们都是杨坚的贴身侍卫,个个武艺高强,弓马娴熟,众人同时放箭,箭无虚发,霎时间又有八九人被『射』倒。

    杨元庆皆是双箭『射』出,箭如流星,一名名士兵惨叫着倒地,片刻之间,他已『射』杀三十余人。

    贺少康此时已心急如焚,他隐隐听见了山脚军队聚集的号角声,从山脚到仁寿宫直线距离只有五百步,只需一刻钟大军就会杀到,他的家族命运就在这一刻钟内决定,要么立下拥立之功,鸡犬升天,要么贺家被灭九族,他心中对杨元庆恨之入骨,若不是此人的出现,杨广早已死在他刀下。

    此时院门已被撞开,大群士兵冲进了院内,箭如雨发,『射』向宝塔的每一个窗口,三层的一名侍卫被一箭『射』中脖颈,惨叫着从白玉宝塔上坠下,密集的箭雨,压住了宝塔中的侍卫。

    贺少康抽出战刀,厉声大喝:“撞开塔门!第一个冲进宝塔者,赏黄金千两!”

    .......

写在上架之前

    老高这一个多月的新书期走得很嗨,写得也很激情,在书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枭雄新书期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随着今夜上架的来临,老高也将面临真正的大考,皇族的失败使我前所未有地紧张,可以说,六月一日是老高写手生涯以来最关键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将决定老高的前途,老高是否能靠写书来养家糊口?'。。||'

    老高现在失业在家,须靠写书养家糊口,书友们的订阅就是老高的工资,vip书友们也就是老高的衣食父母,希望大家能够订阅老高的书,让老高能安心写书,能保质保量更新,构思出一个又一个精妙的剧情,没有后顾之忧,不用再夹一个旧包顶着炎炎烈日到处去找工作。

    历史本来就是小众,读者并不多,历史写手收入普遍微薄,历史文也难写,不可能做到海量更新,老高每天熬夜写到一两点钟,用心血写出来的文字,您每天最多只须花几分钱、一角钱订阅,几分钱在今天的社会还能做什么?但对老高却是养家糊口的根本。

    枭雄即将上架,恳请vip书友们能订阅支持,更希望喜欢本书的普通书友能够升级一个初v,订阅支持老高。

    老高还是那句话,订阅是尊重,打赏是心意,月票是鼓励。

    恳求所有喜欢老高书的朋友们,能以订阅来支持枭雄,支持老高,感谢大家。

第十七章 仁寿宫变(九)

    早有士兵在院外砍倒一棵大树,百余士兵抱着五丈长的大树冲进院子,杨元庆又换了一壶箭,他大吼一声,“集中『射』撞木!”

    他的声音在塔内回『荡』,下层的侍卫纷纷响应,集中箭矢向抱木的士兵『射』去,短短二十几步,塔上三轮箭『射』出,最前面的二十几人被箭『射』中倒地,但抱巨木的士兵太多,沉重的巨木还是猛地撞上了铜门。

    “轰!”一声巨响,俨如平地一声闷雷,整个白玉宝塔都剧烈晃动了,铜门虽厚,也经不住这惊天一撞,门栓断裂,塔门豁然洞开,数百名士兵一拥而入。

    杨元庆为什么选塔来做防御,他有自己的考虑,宝塔有特殊的构造,楼梯狭窄,旋转而上,只要守住塔梯,对方很难进攻。

    当然,他们人数太少,最终还是会守不住,但他们却赢得了时间,这才是最关键,他已经看见了大群军队从甬道上向山顶奔来,最多一柱香时间,援军就将到来。

    此时,东宫侍卫已经冲进仁寿宫,宇文成都一马当先,挥动凤翅鎏金镗,指挥千余侍卫们向山顶白玉塔冲去。

    很快,史祥率大军已进入仁寿宫,他们立刻封闭宫门,控制宫内局势,此时史祥已经知道,圣上已经驾崩,但史祥心细如发,他控制住了十几名给圣上治病的太医和身边的宦官宫女,他们能证明圣上的死因。

    柳述此刻也心急如焚,他们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一个意外出现的人,几乎将他所有的梦想都毁灭,他现在只剩一线机会,他在一棵树后大喊:“贺将军,再不杀他就来不及了!”

    贺少康眼睛都急红了,他大吼一声,手执一面盾牌冲进白玉塔。

    塔内已展开血肉厮杀,数百名左卫士兵拥挤在一层,两名老尼伏尸在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在铜像背后一架狭窄的铁楼梯上,密密麻麻挤满了一百余名身材魁梧的军士,人人手执长矛,缓慢如蜗牛般向上涌动,最上面的十几人已经被杀死,但他们的尸体依旧被下面人顶着,成为肉盾。

    不断有惨叫声从楼梯上传来,刚『露』头一人便被楼上侍卫『乱』刀砍死。

    贺少康大怒,抢过一杆长矛大吼:“全部给我下来!”

    士兵们纷纷撤下,十几具尸体也从楼梯上滚落,贺少康左手持盾,右手拿矛,跃上楼梯,猛冲而上,贺少康是鲜卑贵族之后,身高足有六尺五,武艺极为高强,尤其力大无穷,号称左右卫第一将,他用盾牌顶住了二楼四名侍卫的进攻,执矛刺杀,神出鬼没,霎时间,四名侍卫被他刺死三人。

    另一人侍卫大骇,调头向三楼奔去,却被贺少康飞矛刺出,钉死在楼梯上。

    局势瞬间急转,贺少康勇猛无比,一口气冲上三楼,后面跟着一百多名叛军士兵。

    咚咚的楼梯奔跑声使杨广脸『色』惨白,他已听出对方到了三楼,他感到一种末日来临的绝望,杨元庆却冷静异常,他经历过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他知道死亡之神还没有来临。

    他拾起长戟,从五楼一跃跳下四楼,惊得杨广站了起来,急呼:“元庆将军!”

    四楼传来杨元庆的声音,“殿下不用担心,有卑职在,可保殿下无恙!”

    此时贺少康的心激动得快跳出来,他离杨广的直线距离已不足五步,只相隔一层楼,一路冲楼的顺利使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但他却不知,楼上还有一名武艺超然绝伦之人,当他刚冲上四楼,一支强劲无比的箭闪电般向他前胸『射』来,他本能举盾相迎,‘喀嚓!’一声,那支箭竟『射』穿了他的盾牌,钉『射』在他的肩窝上,贺少康只觉一阵钻心剧痛,他的后背重重撞在墙壁上。

    贺少康大怒,扔掉盾牌,挥动长矛猛扑而上,在空中一矛刺向杨元庆的咽喉,但杨元庆并不躲闪,他的长戟也迅疾无比刺向贺少康胸膛,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贺少康的长矛离杨元庆咽喉约半尺处停住了。

    杨元庆的脸『色』冷漠如石,贺少康慢慢低头,不可思议望着自己前胸,他的胸膛已被一戟刺穿,他明明感觉对方的速度并不快,但他还是被先刺中了。

    贺少康突然爆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叫,这一声惨叫中包含着他的无尽绝望,在临死前的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自己被灭九族的那一刻,一口血喷出,他身体一软,就此死在杨元庆的长戟上。

    杨元庆将他尸体甩出去,将后面几名惊呆的士兵砸下楼梯,后面一名直殿长不甘心地冲上,却被杨元庆一戟刺碎了他的盾牌,戟尖刺穿他的头颅,将他钉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