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高月)-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停一下,杨元庆又道:“这一次是将丰州所遭遇到的最严峻的考验,大家需要有心里准备,很可能我们中会有人阵亡,这是我不愿看到之事,但也不能不面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是一次机会,是我们彻底打残突厥军的机会,否则,以后我们东进后,永远就有一个后顾之忧,所以这一次,就算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要让突厥人付出更大的代价,让他们至少十年内不敢再南侵。”

    说到这里,杨元庆放下木杆,对李靖点点头,又对众将道:“下面是李司马说具体的兵力部署。”

    杨元庆坐了下来,李靖站起身对众人道:“各位将军,这次在兵力部署上,丰州十万军队留下七万,另外三万部署在灵武郡,八万民团也只留下三万助战,另外五万民团也驻防灵武郡。。。。。”

    这次兵力部署是杨元庆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他的战略目标很明确,既然重创突厥军,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保存实力。

    “十万军队主要以防御为主,分布在四座城池,大利城、九原城、永丰城以及河口城,这四处都是战略要地,只要扼守住这四处要地,突厥军就不敢轻易南下,作战计划大家都应该已拿到手,大家可以仔细看一看,这里我还要提醒两件事,一是四座城池一定要保持紧密联系,要保证信鹰的安全;另外还有一支四城支援军队,约五千骑兵,由我李靖统帅。…《  》…网。”

    。。。。。。。

    会议结束,将军们奔赴各自的防御城池,杨元庆则带着秦琼三人在城头上视察,城头矗立着一架架经过改良过的投石机、石砲和床弩,靠墙一边,码放着堆积如山的滚木礌石,仓库里储藏着大量的箭矢,以及一桶桶来自延安郡的火油。

    杨元庆注视着数千名士兵在大利城北面的旷野中布置防御,看了半晌,他回头对三人笑问道:“这半个月感觉丰州如何?”

    秦琼点点头,“军队精锐,将士归心,人民安居乐业,是一片避兵灾的乐土。”

    杨元庆听得出秦琼语气中的一丝失望,自己这半个月一直在忙碌南迁和防御,还没有和他们好好谈过。

    从秦琼的语气可以听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雄心壮志,或许他还以为自己只是割据一偏域,在这里做一个土皇帝,不参与中原的争霸,杨元庆笑了笑,又问师弟罗士信,“你呢,你感觉如何?”

    罗士信要比秦琼坦率,心中有什么话他藏不住,犹豫一下,罗士信便问道:“难道师兄没有想过率军进关中,和杨伯父合兵一处吗?”

    这段时间,他们三人一直在谈论这件事,他们感到困惑不解,杨元庆为什么不和父亲合兵一处,共谋天下。

    他们三人都是为了谋前途而来投靠杨元庆,如果杨元庆只想在丰州做一个土皇帝,不想参与天下的争夺,那么丰州留不住他的心,尤其是秦琼,张须陀死后,建功立业之抱负已在他胸中熊熊燃烧,‘投明主、争天下、封国公、荫妻子’,这是他一生的理想,在隋朝没有机会,秦琼只能来投杨元庆,他已近四十岁,若再不建功立业,他这一辈子就完了。

    秦琼的目光也注视着杨元庆,他很想知道杨元庆怎么回答。

    杨元庆完全明白了他们三人的心思,便淡淡一笑道:“你们还记得在丰州总管之前,我出任何职吗?”

    牛进达反应最快,他脱口而出,“幽州总管!”

    杨元庆点点头,又道:“我从仁寿四年便开始和关陇贵族恶斗,这十几年死在我手中的关陇贵族有多少?你们认为,我在关陇会能得到多少支持?其实牛将军已经把答案说出来,我的选择是东进,而不是南下,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我也一时说不清楚,但你们只要记住一点,将来我们的军队一定会进入中原。”

    这是杨元庆第一次明确告诉了他们自己的野心和战略目标,秦琼三人对望一眼,眼中都露出了亮色,杨元庆没有让他们失望,果然是心怀天下,秦琼立刻躬身道:“卑职不该乱语,请总管恕罪!”

    罗士信也隐隐意识到了杨元庆和杨玄感之间的矛盾,他为自己刚才的鲁莽疑问而感到羞愧,便低下头道:“师兄,我不该乱问,真的很抱歉!”

    杨元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以后的事情先放一放,现在我们要全力以赴对付突厥,应该是我说抱歉,你们刚到,就让你们面临一场大战。”

    “师兄,打仗一点问题没有,和突厥作战都是我们期盼已久,你尽管安排,我们都愿在第一线作战!”

    罗士信跃跃欲试,心中充满了对这场大战的渴望,秦琼却比较老成,他沉思一下道:“总管,我认为应该让天下人都知道,丰州在抵御三十万突厥大军寇边,在奋力保卫国土和人民,这对你的名声很有利。”

    杨元庆点了点头,站在女墙前眺望远方的旷野,他仿佛看见了浩浩荡荡开来的突厥大军,热血再次在他心中沸腾,他傲然一笑,“我已经派人去洛阳和江都求援,相信天下人很快都会知道,我杨元庆是一个绝不向异族投降的大隋名将!”

    。。。。。。。。。

    三天后,三十万突厥大军终于铺天盖地地出现在黄河北岸,队伍在黄河北岸列开阵势,延绵数十里,气势浩大。

    始毕可汗咄吉立马在黄河边,冷冷地注视着黄河对岸的大隋土地,良久,他回头对众将道:“丰州绝不是我们的终点,只是我们南下的,我们要打到长安去,大隋的财富和女人是属于勇士所有,只要你们能拿得走,一切都是你们的财产!”

    “万岁!”

    数百突厥将领振臂欢呼,他们的欢呼声带动了士兵,整个黄河北岸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可汗万岁!”

    咄吉的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将士的欢呼声足以证明他这一次出兵的正确,只要给他们利益,给他们女人和财富,那么他们对自己的不满和怨恨都会消失殆尽。

    咄吉不由又想到了李渊,他李渊不也是想占领关中吗?那自己就帮他到底,替他占领关中,土地和男人留给他,财富和女人自己带走,他还有什么话说?

    等欢呼声渐渐平息,咄吉手一摆,大将们又安静下来,他又对众人道:“杨元庆始终是我突厥的心腹大患,这一次无论如何要将他杀死,将他的力量彻底铲除,现在我向大家宣布,杀死隋军一人,赏羊五头,杀死隋将一名,赏羊百头,若有拿到杨元庆首级者,官封特勒,赏羊五十万头,奴隶三千人。”

    这是突厥有史以来最高的赏额,拿到杨元庆首级者,这就意味着将能直接建立自己的部落,每个人的眼睛里闪烁一种难以抑制的渴望。

    咄吉缓缓拔出战刀,向大利城方向一挥,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渡河!”

    。。。。。。。。。

    【周一又到了,请大家投老高一张推荐票,争取在历史推荐榜上有个好成绩!】

    ………

第三十四章 枕戈以待

    第三十四章枕戈以待

    丰州的黄河并不宽阔,宽不到百丈,突厥军已经学会了汉人搭建浮桥的简易办法,先拉出一根钢索,牢牢固定在两岸,然后迅速沿着钢索拼接大型羊皮筏子,只用五十只羊皮筏子便拼出一座浮桥,再连续加宽成五排,将它们紧紧捆缚在一起,士兵迅速在上面铺设木板,便架设成了一座宽阔而平稳的大型浮桥。

    不到两个时辰,突厥军便搭建成八座这样的大型浮桥和两座更为坚固的辎重渡桥,三十万大军渡过黄河,浩浩荡荡向大利城杀去。

    始毕可汗咄吉骑马立在黄河南岸边一座高高的土丘前,土丘前还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的大字由于风沙侵蚀而变得有些模糊,但依旧勉强辨认得出来,上面有三个大字:‘警告碑’,旁边是突厥文,下面一行中字:‘犯大隋天威者,严惩不殆’,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记事,这就是十年前薛延陀入侵丰州后,丰州隋军立下的警告,后面高高的土丘,便是埋着数万人头的京观大丘。

    十年前的薛延陀惨败一直是草原人心中的噩梦,大利城也是草原人心中一座不可触犯杀戮之城。

    咄吉冷笑一声,他知道杨元庆就在大利城内,若不将大利城夷为平地,草原人就永远不得翻身,薛延陀人办不到的事情,就让突厥人来办。

    咄吉当即兵分三路,命令兄弟阿史那咄苾率军七万攻打永丰城和河口城,打开突厥大军南下的通道,又命叔父阿史那昆吉率军三万横扫丰州,将丰州的农田、乡村、城池全部踏为平地,他自己则率二十万大军向十里外的大利城杀去。

    突厥大军终于兵压大利城,杨元庆站在城头上,默默注视着远方黑压压的突厥大军向大利城缓缓开来,他不由想起十年前一幕,薛延陀十万大军也同样出现在城外的旷野里。

    但薛延陀远远不能和突厥大军相比,远处突厥大军内军旗铺天盖地,鼓声震天,尘土飞扬,凭着经验,他迅速判断出,这至少是二十万大军,那么其余十万军队呢?

    杨元庆明白了咄吉的策略,他并不愚蠢,没有把军队全部压在大利城上,而是分兵各进。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军队,城墙上同样也站满了密密麻麻的隋军士兵,大利城也是隋军防御的重点,有三万隋军和一万民团,共四万大军,正如大利城是草原胡人的噩梦之城,大利城同样也是丰州乃至大隋的精神之城,只要大利城不倒,那么草原人就无法南下中原。

    经过十几年的扩建和修葺,大利城的面积已经比从前扩大两倍,分为外城、中城、内城,中城和内城便是从前的半圆型城池,和十几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而外城是后来修建,呈长方形,周长十余里,集中居住普通居民和各种集市,此时城内已是一座空城。

    外城城墙高四丈,宽三丈,可同时容纳四辆马车在城头并行,都是用烧制的大城砖砌成,高大坚固,每隔六十步就有一座马墙,宽四丈,凸出墙体外三丈,因墙面外形像马面而得名,主要是为了与城墙互为配合,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

    外城城墙直接抵在山壁上,和中城城墙并不直接相连,而是通过空中木制吊桥和中城相连,即使外城失守,隋军也可以迅速通过吊桥退到中城继续防守。

    大利城已经被打造成一座防御能力极强的巨型城堡,突厥军队想攻下它,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二十万突厥大军在三里外驻扎下大营,一座座突厥穹帐在旷野里拔地而起,宽八里,向北延绵数里,密密麻麻的穹帐一顶挨着一顶,气势壮观。

    “总管,敌营内有大型攻城器!”一名亲兵校尉指着突厥大营中一个个矗立的巨大物体低声喊道。…《  》…网

    杨元庆点点头,他也看见了,那是巢车和云梯,还有牛皮斗蒙和攻城槌,很明显,这一次突厥是有备而来,不像上次攻打雁门,临时制做简易的攻城梯。

    这时杨元庆还看见了排梯,这是一种大型攻城梯,类似云梯,但比云梯更宽,下面是一座一丈高的木台,上面是用十余根五六丈长巨木拼成的排梯,直接搭在城墙上,并装有抓城铁钩,军队便可以成群结队地沿着梯子冲上,阴山内有的是这种笔直高大的巨树,这也是逃入突厥的隋朝工匠教会了突厥人。

    杨元庆的心情变成沉重起来,以大利城的坚固或许勉强能防御住这种攻城器,但永丰城和河口城就危险了,他不由低低骂了一声,“该死的汉奸!”

    咄吉也在大营前注视着这座令草原人心惊胆颤的城池,看起来确实比中原的城池要高大坚固,城楼上飘扬着一面巨大的大隋赤旗,城墙上站着密集的隋军士兵,至少有一万五千人。

    “你们说,杨元庆在不在这座城池之内?”咄吉用战刀一指远处的大利城问身后众将道。

    一名万夫长躬身道:“卑职认为,以杨元庆身先士卒的性格,他应该在大利城。”

    另一名万夫长也道:“他是主将,他若不在大利城会影响军队士气。”

    咄吉笑了笑,“你们说得不错,他确实该在大利城内,这么坚固的城堡,他不躲在这里面,会在哪里?”

    这时一名部落俟斤上前建议道:“可汗,攻打这座大利城恐怕会死伤惨重,我建议可以绕过这座城池不打,我们继续向南进发,去攻掠别的城镇,这样可以避免突厥军队过多死伤。”

    俟斤是大部落酋长的称号,这名俟斤叫阿木台,是突厥第四大部落塔塔部的首领,他的意见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这次南下他们是来掠夺财物、抢夺女人,而不是来血战拼斗,损失人马,同时也是他们骨子里对杨元庆的一种惧怕,再加上大利城的种种传说,使他们攻打杨元庆没有了信心。

    咄吉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道:“你的意思是不是在提醒我,把大旗上的金狼头改成金羊头?”

    阿木台的脸蓦地红了,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先不用和杨元庆血战,应该先去收获战利品,等最后满载而归时,再攻打大利城,顺便把杨元庆的人头带走。”

    他的话刚说完,咄吉便抡起鞭子狠狠一鞭抽在他身上,怒斥道:“战都没有战,何来战利品?突厥人是狼,不是羊,看见强大的敌人我们是要冲上去咬死他,撕碎他,而不是夹着尾巴逃跑,我知道你害怕杨元庆,今天我就让你打第一战,你若不敢,就给我滚回草原做去,将塔塔部改名为羊部。”

    后面的十几名万夫长都笑了起来,刺耳的嘲笑声使阿木台的脸胀成猪肝色,耻辱和激愤使他失去了理智,他大吼一声,“塔塔部不是羊,塔塔部是勇士的部落,从不畏惧敌人!”

    “好!你们就表现出来让我看看。”

    咄吉立刻回头令道:“塔塔部要攻第一战,给我击鼓喊杀!”

    ‘咚!咚!咚!’的巨鼓声震天敲响,突厥大营内的喊杀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是突厥人的催战方式,阿木台已经恢复了理智,他心中暗暗懊悔,但他已经下不了台了,这时候怯战会使他颜面丢尽,他只得一咬牙道:“塔塔部可以出战,但我们部落只有三万军队,攻城只能是送死,只让我们出战,这不公平!”

    “我也会派三万军队与你一同出战!”

    阿木台万般无奈,只得猛抽一鞭战马,向自己的部落奔去。

    咄吉冷冷地看着他的背影,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这个阿木台也是前段时间反对自己的人之一,他早就想收拾塔塔部了。

    。。。。。。。。

    突厥大营内的战鼓声使大利城上空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杨元庆注视着突厥大营内的军队调动,在突厥大营的东南角,一支五六万人大军在迅速集结。

    杨元庆也回头喝令:“击鼓备战!”

    隋军的战鼓声也轰隆隆敲响了,一万隋军在城墙上迅速部署,一万民团军作为操械手,也进入了各自的位子。

    这一次隋军的防御准备得非常充分,不像雁门城守军没有大型防御武器,只能靠人肉博命,大利城外城十几里的城墙上部署了二百四十架大型投石机,可以将数百斤的巨石抛出去四五百步远,这种两丈高的重型投石机至少需要一百五十人挽拉,但经过张雷改良后,将前拉的老式投石机改为后拉型,利用投石机上皮带弹力射出,并利用水井轱辘的原理,将拉拽发力变成双绞盘,这样,一架投石机只需要二十人便足够操纵。

    张雷不仅是大隋第一弩匠,他同时也是一个军事机械奇才,不仅设计了绞盘式投石机,还设计了类似连弩的排弩,就是利用床弩,一次射出十支兵箭,威力强大,三百步外可洞穿盾牌,这种床弩只要两个人便可操作,也是用绞盘上弦,城头上有四百部这样的床弩,对付密集的攻城军队,杀伤力惊人。

    此外还有石砲,这种石砲是配合投石机,是一种短距离重型发石机,优点是准确性高,号称巢车杀手,五十步内,可将巢车击碎。

    在隋军激昂的鼓声中,一万隋军和一万民团操械手已经枕戈以待,杨元庆目光冷酷,他要用最残酷的杀戮使突厥人几代人都难忘这一战。

    。。。。。。。。。。

    【周一,向大家求推荐票,老高现在历史推荐榜上排第三,大家投票保持住!】

第三十五章 再战大利

    仅仅扎下大营两个时辰后,突厥军便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五万大军俨如黑色的潮水向大利城滚滚涌来,一百架云梯和五十部巢车夹杂在其中,这一次进攻突厥也没有全力以赴,排梯和攻城槌都没有投入战斗。

    突厥士兵高举盾牌,两万冲城兵手执长矛和战刀,士气高昂,后面是三万弓箭兵,他们负责掩护,在‘咚!咚!咚!’震荡人心的鼓声中,他们黑压压地列队向大利城进发。

    一架架云梯和巢车用最强壮的挽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