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高月)-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震身上盖着一床厚厚的毛毯,目光闪烁,在思考着什么?

    杨玄感的横空杀出打乱了他计划,使他对李渊的信心有些动摇了,李渊还有可能夺取江山吗?

    他知道南方的萧梁在蠢蠢欲动,他知道瓦岗寨的李密风头正劲,他也知道河北的窦建德在厚积薄发,但这些人都不足为虑,他唯一担心的是杨元庆,此人有头脑、有眼光、有手腕、有耐性,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此人伏蛰于丰州,一样在等待时机。

    独孤震觉得自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他在支持李渊的同时,应该给独孤家再留条后路,就像韦氏家族的态度,他们公开承认韦师明和韦纶是韦家子弟,实际上就是在给杨元庆表明了态度,他们同样也是在给韦家留下一条后路。

    丰州军中应该有一个姓独孤的人。

    。。。。。。。。

    独孤震的马车缓缓在独孤府前停了下来,独孤震走下马车,立刻吩咐道:“去把独孤雷速速给我找来。”

    独孤震回到自己书房,不多时,家人在们禀报,“老爷,独孤雷到了。”

    “让他进来!”

    很快,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走进书房,躬身施礼,“侄孙独孤雷参见家主。”

    独孤雷是独孤震之兄独孤陀的庶孙,在独孤家族中地位低下,他是少府寺的弓弩署丞,只是一名从九品小官,但他却技艺精巧,尤其善于造弩,能制造极为高明的弩机,当年工部尚书宇文恺曾对他赞不绝口,夸他是大隋造弩第一人,虽然很有本事,但在重士轻匠的独孤家族,独孤雷却没有出头的机会。

    独孤震此时想到了这个人,就是看中了他的制弩才华,独孤震微微一笑道:“有一件事,事关家族兴衰,我想让你去做。”

    独孤雷口齿笨拙,不善于言辞,家主居然把事关家族兴衰的重任交给他,令他不胜惶恐,他结结巴巴道:“家主。。。请吩咐!”

    “从现在开始,你改名叫张雷,可带十几名弩匠去丰州九原县开一个卖弓弩的铺子。”

    说到这,独孤震压低声音道:“你要想办法成为丰州军的大匠,要被杨元庆所器重,不到迫不得已,绝不能公开你独孤家族的身份,你明白吗?”

    “侄孙明白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毒心李渊【求月票支持!】

    霍邑县位于临汾郡以北,是上党郡、西河郡、龙泉郡三郡交界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尤其霍邑县以北是高壁岭,山势起伏陡峭,像一座巨大的屏障阻断了北上道路,而霍邑县以东也同样是山脉连绵,介山、霍山、乌岭山三座大山脉延绵千里,将河东道南部一隔为二。(

    。)

    当年杨素大军东征汉王杨谅,就是在霍邑县与杨谅军最后决战,张须陀在高壁岭上一把火烧死十余万人,斩杀萧摩诃,大败杨谅。。cc 书包网cc

    时间一晃过去了十一年,霍邑县因为它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而变得又不安静起来,河津贼帅毋端儿率八万大军进占霍邑县为老巢,分兵掠夺上党、西河、龙泉各郡县,奸淫烧杀,所过之处,赤野遍地。

    此时,河东道讨捕大使、太原留守李渊率两万大军南下,与贼军对阵,在轰隆隆的鼓声中,两军在汾水西岸展开惨烈厮杀,李渊率中军一万步兵结成步兵大阵,用强弓硬弩顶住敌军主力攻击,而次子李世民率五千骑兵攻击贼军左翼,侄子李孝恭也率五千骑兵攻击贼军右翼。

    “咚!咚!咚!”激荡的鼓声响彻汾水西岸,喊杀声震天,精良的装备使隋军虽然以少战多,却丝毫不处下风,李世民率军一次又一次地冲击,渐渐地,毋端儿的中军越来越稀薄,已经可以看见中军帅旗。

    李世民见机会来临,立刻高声大喊:“传我的命令,斩断贼军帅旗者,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隋军士气大振,攻势如潮地向敌军帅旗冲去,李玄霸挥舞大锤,在敌军群中横冲直撞,所过之处尸横累累,在他锤下要么脑浆迸裂。要么骨断筋裂,死亡之态令人触目惊心,他杀开一条血路,向大旗冲去,一路所向披靡。

    帅旗插在一辆马车上,旗杆如手腕粗细,高约两丈是一面绿色大旗,上面写了一个斗大的‘毋’字。

    眼看杀到大旗前。李玄霸大吼一声。挥锤向旗杆砸去,就在这时,一条钢鞭却比他快一拍。沉重的钢鞭击打在旗杆上,旗杆‘喀嚓!’断裂,轰然倒下。

    李玄霸大怒。回身望去,只见旅帅尉迟恭从另一边冲出,速度快如奔雷,一把夺走了帅旗,奔跑着大喊:“帅旗倒了!帅旗倒了!”

    李玄霸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他挥锤向运载帅旗的马匹砸去,只听一声长嘶,马匹被砸得头骨碎裂,惨死倒地。

    他用锤指着尉迟恭大骂:“鲜卑奴。敢抢我的功劳!”

    帅旗被夺,贼军士气动摇,开始全线崩溃,数万贼兵四散奔逃,李渊见胜局已定,下达了投降不杀的命令。【w。w。cm

    |我&|】

    隋军骑兵用长蛇阵包围,贼军士兵逃遁无门。无数士兵跪地投降,这一战,贼帅毋端儿全军覆没,八万大军被斩杀近两万,逃走者仅千余人。其余近六万人全部投降,贼帅毋端儿则被乱箭射杀。

    李渊见降卒极多。他心中大为得意,这时,次子李世民上前施礼道:“父亲,此战首功是孩儿手下旅帅尉迟恭夺得,孩儿事先明言,夺下帅旗者赏银千两,官升三级,恳请父亲升为他鹰扬郎将,赏赐银两,以明军功!”

    李渊看了一眼身边众将,见许多人眼中皆有不服之色,便呵呵笑道:“二郎不用着急,所立军功者甚多,待统计完毕,一并封赏。”

    李渊不露声色地虚晃一招,将李世民的请求推了回去,诸将眼中皆有不服之色,必有其缘故,他若不弄清原委,怎么能草率封赏。

    李世民听出父亲语气中推脱之意,他心中黯然,躬身行一礼,退了下去。

    李渊望着儿子的背影,不由暗暗点头,儿子才十六岁,便能鼓舞士气,率军独挡一面,不亚于当年的杨元庆,他回头对行军司马武士彟低声问道:“为何诸将对重奖夺帅旗者不满?”

    武士彟声禀报道:“夺帅旗者叫尉迟恭,是二郎手下的旅帅,招募时间不长,没有什么资历,加上他又是鲜卑人,众将对他都有点成见,关键是此人性格火烈,言语上从不让人,因此得罪人极多,大家背后都骂他‘鲜卑奴’,现在又要赏银千两,官升三级,故众人不服。”

    李渊点点头,原来是这样,这倒有点麻烦,不过该升该赏却不能含糊,否则赏罚不明,三军将来不肯效命。

    这时,几名从太原赶来的送信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远远便大喊,“李使君!”声音颇为焦急。

    李渊脸一沉,待几人奔近,他不悦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为首士兵躬身道:“禀报使君,洛阳传来紧急消息,杨玄感再次造反,攻占了关中!”

    李渊‘啊!’地喊一声,如五雷轰顶,他惊呆了。

    。。。。。。。。。。

    太原城李府,李建成和李世民穿过一条走廊,忧心忡忡地来到父亲的书房前,他们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来找父亲了,父亲从霍邑回来,便将自己关在书房内,已经整整三天,茶饭不思,任何人也不见,所有人都为李渊担心到了极点。

    兄弟二人当然知道父亲为什么痛苦,长安被杨玄感抢先占领,使父亲多年的计划变成水中之月,极度失望沉重地打击了父亲,但兄弟二人认为,事情还没有到那么糟糕的程度。

    两人站在书房外彷徨,不知该怎么劝父亲,这时,刘文静匆匆赶来,他刚从外地回来,也知道了长安被杨玄感攻占之事。

    他走上前笑道:“怎么,你们父亲还想不通吗?”

    李建成摇摇头叹道:“不知道,没有一点消息。”

    刘文静拉开嗓子喊道:“叔德兄,我是来给你报喜,要不要听?”

    半晌,房间里传来李渊沉重的声音,“进来吧!”

    片刻,李渊又道:“建成和世民一起进来!”

    李建成和李世民对望一眼,还是刘叔父厉害,一句话便动父亲了,李世民声问道:“世叔又什么喜事?”

    刘文静神秘一笑。“马上就会知道了?”

    三人走进李渊的书房,李建成兄弟二人有些愣住了,他们原以为三天无人收拾,书房一定又脏又乱,父亲也一定精神萎靡,容颜憔悴,可是眼前却和他们想的大不相同,房间里依旧整洁。只是桌上摆满了地图。父亲虽然容颜有点憔悴,但神采奕奕,精神非常好。

    兄弟二人同时明白过来。父亲并不是因为受到打击而关在书房里,而是积极思考对策,桌上几张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李渊微微一笑。对刘文静道:“先声明,不是因为你有什么喜事,而是我已经想好了,所以你不要居功。”

    刘文静呵呵笑道:“那最好不过,三天不去衙门,估计你的政务都堆积如山了。”

    李渊请刘文静坐下,李建成和李世民不敢坐,都站在一旁,李渊瞥了他们一眼。“你们也坐下吧!”

    李建成和李世民只得在一旁恭敬坐下,李渊先问李建成,“窦信走了吗?”

    窦信是窦威长孙,在三天前给李渊送来一封急信,这封信就放在桌上,李建成连忙道:“回禀父亲,窦信还未走。在等父亲的回信。”

    李渊点点头,这才对刘文静笑道:“先你的喜事吧!我是要听一听。”

    刘文静不慌不忙道:“我听杨玄感奇袭长安得手,所以我特来恭喜明公,杨玄感替明公铲平了通往长安之路,明公取长安必将事半功倍。”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眼睛同时一亮。刘文静果然目光独到,别人看来都是灾难。他却看出来是机会。

    李渊眯着眼睛笑了,他也想通这个问题,刘文静和他是不谋而合。

    刘文静又笑道:“杨玄感占领关中,关中各大世家对明公的到来,必然是婴儿盼父母,明公夺取关中也更加容易顺畅。”

    “我也是这样考虑,不过先等杨广之军去和杨玄感血拼一场,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我再出兵关中,收拾残局。”

    到这,李渊的目光里露出一丝忧虑,“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杨元庆,我认为以杨玄感的才能居然能奇袭关中得手,有点不可思议,这背后必然有杨元庆的策划,如果我们进攻关中,杨元庆会不会出兵帮助杨玄感,或者等我们击败了杨玄感,他以平叛的借口来对付我们,会不会有这种可能?”

    刘文静沉思片刻道:“听杨巍出现在杨玄感队伍中,那就印证了明公的猜测,杨玄感起兵,背后是有杨元庆的影子,但杨元庆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让杨玄感满足一下关中王之梦吗?我觉得不是,他是要自己夺取关中,我觉得他已经猜到了我们,或者是别的关陇贵族要夺取关中,所以他先借用杨玄感的手来削弱关陇贵族,引发关中大乱,同时杨玄感本身也是一个诱饵,迫使我们提前起事,一旦我们起兵进军关中,他肯定也会借口平乱出兵,明公,我认为他就在等这一刻。”

    这时,李建成心地插口道:“杨元庆会有这么绝情吗?不管杨玄感死活,那毕竟是他父亲。”

    李渊冷笑一声,“多少年前他们间的父子亲情便断了,杨玄感第一次造反的时候,考虑过杨元庆的死活吗?”

    李建成不吭声了,这时李渊缓缓道:“我们夺取关中的真正敌人并不是杨玄感,而是杨元庆,我们必须要先压制住杨元庆,才能出兵关中,其实杨元庆并不可怕,他的丰州有一个最大的隐患。”

    李渊目光阴冷道:“我考虑了三天,我已决定,我们起兵须北联突厥!”

    。。。。。。。。。。

    【第四天了,恳请大家继续助老高争月票榜!呼唤月票!】

    ……

第二十一章 居安思危【3061张月票加更】

    夺下灵武郡后,大大小小的搬迁事宜便摆在五原郡以及丰州军府官员们的案头,将各种战略物资南迁是丰州官员的共识,官员们开会协商后,一致决定先将生铁库以及冶炼所南迁灵武,一方面固然是生铁是丰州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另一方面,灵武郡靠近矿源更近,而且拥有储量丰富的石炭。

    十一月中旬,满载着二百万斤生铁的两千多辆大型雪橇便浩浩荡荡出发了,同时出发的,还有一千余户铁匠和冶炼匠,他们拖家带口,载着各种家什,也踏上了南迁之路。

    杨府后宅,杨元庆快步来到了一间小院前,他停住了脚步,一名丫鬟正好从院中出来,向他行一礼,“参见老爷!”

    “江姑娘的身体怎么样?”杨元庆关切地问。

    这间小院是江佩华的院子,前两天江佩华受寒感恙病倒,病体一直未愈,杨元庆特地前来探望。

    “好一点了,老爷要探望姑娘吗?”

    “替我通报一下!”

    丫鬟进去了,片刻出来行礼道:“姑娘请老爷进去。”

    杨元庆走进了院子,院子很小,种了几株梅树,显得淡雅清幽,杨元庆走进外屋,又挑开皮帘进了里屋,屋子里十分温暖,弥漫着浓浓的药香,江佩华斜靠在床榻上看书,脸上略有些苍白,尽管是在病中,依然是那么高雅从容,楚楚动人。

    见杨元庆走进房间,江佩华嫣然一笑,“今天怎么会有空来看我?”

    他们在一起生活两年,全家人每天都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彼此已经非常熟悉,江佩华骨子里那种对男人的戒备,在杨元庆面前不存在了,她非常信任杨元庆,在潜意识中,杨元庆已经是她的依靠。

    杨元庆在她面前坐下。两个小丫鬟都知趣地悄悄退下。

    “还能看书,看样子应该好多了。”杨元庆笑道。

    “医生说再静养两天便好了,其实我哪天不在静养,你说说看,我整天躺在榻上,骨头都要断了。”

    江佩华幽幽怨道,语气里带有那么一丝撒娇。

    “医生的意思是,让你不要出屋子。嗯!你需要什么。比如需要什么书,告诉我,我去帮你找。”

    江佩华抿嘴轻笑道:“你是一州总管。整天忙碌,这点小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敏秋会替我找书。”

    江佩华想起一事。又问道:“听敏秋说,我们要搬去灵武郡,是真的吗?”

    杨元庆点点头,“灵武郡气候更加暖和,适合居住,而且丰州太靠近边境,直接受东西突厥威胁,以前隋朝强大时,还感受不到这种威胁。现在隋朝实力下降,突厥实力强盛,这种威胁也就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转移南下,昨天已经开始了搬迁,先是军资武器搬迁,等明年开春。灵武郡那边屋舍造好后,便是粮食和人的南迁,不过那时你们可以坐船去。”

    “嗯!其实我现在就想坐雪橇,活动活动身子,实在是躺得难受。”

    江佩华挣扎着要坐起来。她放在被子上的几本书却滑落在地上,她伸手去捡。杨元庆却替她捡了起来,却握住了她白皙而光滑的手。

    江佩华一惊,她要挣脱杨元庆的手,杨元庆却没有放开,就这么静静地望着她,江佩华蓦地一红,慢慢低下头。

    其实他们一起生活了两年,彼此之间早有了默契,只是双方都没有捅破最后一层薄薄的纸,江佩华心中已经接受了杨元庆,否则她就不会让他单独在自己的房间里。

    “元庆,这样不好!”江佩华低低声道。

    “哪里不好?”杨元庆笑问道。

    江佩华咬了一下嘴唇道:“你把我千辛万苦救回来,不惜得罪突厥,最后我却变成你的人,别知道了,会说你闲话。”

    “你还当你是义成公主吗?”

    江佩华摇摇头,“义成公主已经死了。”

    “那就行了,既然义成公主已死,那我想娶的,就是一个普通民女江佩华。”

    江佩华低低叹了口气,话虽然这样说,但实际上丰州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义成公主,她认为义成公主已死,不过是自欺欺人。

    “元庆,为了我,你和突厥胡酋结下了大仇,我心里一直很抱歉。”

    杨元庆微微一笑,“我不要你抱歉,我要你补偿我,以身补偿。”

    “你。。。。。。”

    江佩华忽然娇羞难抑,心中跳得厉害,低下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裴敏秋的声音,“江姑娘的病好点了吗?”

    她是在问一个丫鬟,江佩华吓了一大跳,慌忙从杨元庆手中抽出自己的手,推杨元庆一把,“你快走!别被她看见了。”

    她心中紧张得就像做贼被发现了一样,杨元庆站起身,却趁她不备,迅速低下头在她唇上吻了一下。

    “我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你才救你!”

    他深深看了江佩华一眼,转身走了,江佩华呆住了,她是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