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家,何至于落到此等地步!
“三弟尽管放宽心,江东军的势力还不敢伸到我幽州来!我已安排了一处宽敞的宅院,你们好生休息吧!反攻冀州之事暂且不议,幽州近期乱事频繁,先安定好局势再说罢……”袁熙的话中,透着些许的无奈。

第五百七十五章 烟消云散

可惜,袁尚在幽州的安稳日子也没能过长久,天佑七年九月,正是秋高马肥之际,周瑜遣赵云领飓风营两万余骑兵、青州营一万精锐步兵,得柳城乌桓峭王派出的向导之助,进兵幽州。
幽州,地广人稀,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因公孙度势力崛起,割据了辽东、右北平等郡,实际在袁熙统治之下的,不过辽西、渔阳、广阳、代郡、上谷、涿郡等地,且不断受到来自北方的胡族骚扰,幽州百姓贫敝不堪,倒有不少人往东迁到了公孙度的地盘上,而镇守幽州的兵力有一半葬送在了官渡战场,故袁熙的可用之兵不超过三万,精锐更少,大多数是可以勉强守城的郡国兵,要他们面对兵精粮足的江东军,实在不堪一战。
本来在是否快速进兵幽州一事上,周瑜身边的诸位谋士尚有分歧。主张暂缓进兵的人理由是冀州初平,当先稳定冀州局势,再徐图幽州及乌桓、鲜卑各部。而贾诩等数人坚持宜速进兵幽州,理由是袁氏在乌桓、鲜卑各部影响力甚大,袁尚、袁熙非常可能得到乌桓、鲜卑各部的襄助,不断骚扰冀州,这样的情况下,冀州,甚至青州都始终难以安定,唯有迅速扫荡掉袁氏的残余势力,河北方可称安定。
周瑜采纳了贾诩的意见,下令高顺派出飓风营精锐骑兵迅速北上幽州,凭借着赵云的统兵能力以及飓风营远超胡族的优良装备。周瑜非常有信心能获得胜利。
得了冀州之后。江东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故此次赵云出兵,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皆可骑马赶路,江东军的步兵平日里也都要练习骑马行军,故其倒也没耽搁了路程。
赵云大军昼夜兼程,急速行军,很快便攻下了无极城,幽州震动。袁熙和袁尚忙派出使者寻到乌桓各部首领,以重金相诱,以蹋顿为首的乌桓各部纷纷出兵。甚至连原先站在江东军这一边的柳城乌桓峭王也突然反悔,得了袁熙的好处后,亦派出骑兵试图合攻赵云。与此同时,袁熙集结了他所能控制的全部兵力。与乌桓各部准备合围无极。
敌军的动作,早有密布在各地的精武卫及时地将情报传回。面对多处受敌的局面,赵云当机立断,留管亥之青州营守无极城,自率飓风营将士,绕道上徐无山,攀崎岖小道,出卢龙寨,跋涉五百多里,越白檀、平岗、鲜卑庭。向东直指柳城!
离柳城二百里时,乌桓军乃发觉,急忙派出快马通知各路人马。蹋顿、袁尚、袁熙慌忙与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集合乌桓骑兵前来迎战。两军相遇于白狼山下。
白狼山,乃幽州要塞之一,在山的主峰以西分水岭上,有一巨大的白石砬子,远看象一只绵羊,也似白狼和白鹿,所以得名。
白狼山一山突兀。白狼水斜斜流过,四周皆是平原,非常适合骑兵的突杀。赵云登上白狼山顶,纵目四望,黑压压的乌桓骑兵如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数量确实不少,但装备实在太差。仅有少数骑兵身披盔甲,武器完备,很多骑兵只穿着兽皮袍,手持粗糙的木叉,连一支弓箭都没有!
赵云的嘴角浮现几丝冷笑,手指山下乱糟糟的敌阵,对左右高声道:“敌军数量虽多,装备甚差,行军布阵更是没有章法,今日大胜必属于吾等!”
说罢,赵云下令以薛兰为前锋,领三千精骑,自山上俯冲杀下,自己率领中军紧随其后,目标便是乌桓各部中实力最强的蹋顿所在之处!
果不出赵云所料,在薛兰部精骑的强力冲击之下,乌桓兵的阵式顿时大乱!呼啸而下的飓风营精骑们抛射出无数的手斧和投枪,借助着飞快的速度,无情地夺走了数千乌桓人的性命!
悠忽之间,在乌桓人的慌乱之中,赵云亲领一万余飓风铁骑如狂风骤雨般随后杀入!锋利的骑枪挑开了阻在前方乌桓骑士的胸膛,鲜血在天空中激射,雪亮的斩马刀旋风般扫过,乌桓骑士的头颅顷刻间便滚落尘埃!
赵云依旧是一身的白色戎装,亮银盔、亮银甲、白色战袍、涯角枪、胯下神骏的白龙驹,就像是一团白色的旋风!一番冲杀下来,他的战袍上已沾满了斑斑血迹,当然,那都是敌人的。
冲透敌阵之后,赵云一催胯下白龙驹,加速向着蹋顿所在的黄色大旗方位冲去!在他的身后,是数百名飓风营精锐。在隆隆的马声中,蹋顿的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振作精神,呼喝自己的随从上前阻截。
骑兵的冲锋之势既成,除非面前时铜墙铁壁,否则,谁也阻挡不了。
“嗖嗖嗖”,一阵密集的羽箭射出,竟然是乌桓人一向视为不善马战的江东军骑士,在奔腾的马上射出了一支支精准的羽箭。
猝然打击之下,数百蹋顿亲随啸叫着上前阻截的势头就是一滞,而赵云已然单枪匹马杀到了蹋顿的面前!
蹋顿的武力在乌桓各部算是很厉害的,但在赵云面前,却走不了二十个回合,便被赵云一枪挑落于马下!
两个时辰之后,白狼山下已经归于平静,只有白狼水里流淌着的一股股血水在告诉世人,方才这里发生的大战是多么地惨烈。是役,赵云以两万飓风营精骑大破乌桓各部联军,乌桓部首领连同蹋顿在内共死了三人,其下的各级小王死伤三十余,战死的乌桓战士逾三万余!
赵云乘胜攻下了乌桓重镇柳城。战后,赵云共收得乌桓各部降者二十余万,至此,乌桓人已彻底臣服于大汉军威之下。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之内的乌桓人,只要听到赵子龙之名,莫不战栗。
失去了乌桓人的支持,幽州已不可守,袁熙、袁尚二人赶紧携带家眷和金银细软,领着心腹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周瑜采纳贾诩之计,并没有令赵云继续追击,大军在幽州以稳固局势,同时声称等待公孙康将袁熙、袁尚的首级送来。
果然,不久之后,公孙康设下埋伏,杀了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濮丸,并将首级送给赵云,表示归附之意。而并州高干,也终于下定决心,向周瑜投诚,冀青幽并四州,终于重新纳入朝廷版图之内。
名望达至海内的袁氏家族,在汉末群雄并起的年代,自袁术、袁绍始,至袁谭、袁熙、袁尚终,终于烟消云散。
p

第五百七十六章 进军巴蜀

就在高顺、赵云的大军在河北大地上纵横驰骋之际,远在西南的巴郡,发生了一件大事。
巴郡本是古巴国之地,秦王于周赫王元年设立巴郡,郡治江州县。始皇帝统一天下后,巴郡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控长江上游之咽喉,扼入蜀之要道,地理位置可谓是十分重要。
如今实际控制巴蜀广大地区的刘璋,若是失了巴郡,则蜀地门户大开,很难守得住了。故此,刘璋任命了以才干著称的李严为巴郡太守,全力准备,抵御强敌的入侵。
而李严在巴郡太守任上的表现十分称职,“处理事务像流水般迅速而又条理,决定重大事项的取舍时毫不犹豫”,巴郡各地在其治理下,民乐境安,百姓皆感其德。
对此,刘璋自是喜闻乐见,多次赏赐金银绸缎等物于李严,时常褒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深得刘璋信任的重要人物,于天佑七年的三月,突然大开城门,举城投降了自夷陵领兵杀来的江东水军都督甘宁。
甘宁得了江州后,随即分派人马,进占永安、垫江、阆中江阳等城。大军势若破竹,兵锋直指广汉,被阻于梓潼。
江东大军突然来攻,巴郡陷落,顿令蜀地震动。
刘璋急忙召集文武各官前来商议对策,却有多半数的人或明或暗地劝说刘璋献出益州,刘璋虽然生性懦弱,却并不傻,坐拥益州这么个大州。不战而降,他该如何对得起将这份庞大家业传于他的父亲刘焉?
刘璋这次勇敢了一回,在斥责了一番那些主降的下属后,他力排众议。任命张任为主将,集结雷铜、吴懿、刘循、刘璝四部共计六万人马,前往梓潼支援守将严颜。同时,刘璋发出多道命令,令益州犍为、牂牁、永昌各郡郡守,迅速集结兵力,援救成都。
而江东军的后援部队,则源源不断地自长江水路运了上来。这些军队,以驻守荆州的各部为主,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可谓是兵精粮足。

江东军与益州军之间正式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些诡异的情景。
江东军主帅甘宁率水军坐镇巴郡,派前锋猛将陈到领兵猛攻梓潼城,而梓潼守将严颜乃巴蜀勇将。年纪虽大了些,却不怯阵,陈到一时倒也无法获胜。
梓潼城被大军所围,粮草吃紧。严颜派出多道快马求援,但其周边的县城。有粮就是不愿供给,或是拖拖拉拉地。致使梓潼守军人心浮动。而张任的援军,早已集结待命,却因后勤辎重迟迟不能到位,无法出兵。
刘璋大怒,查办了几名负责督办粮草的官吏,却也无济于事,后续接任的官员无一例外地摆出难为之处,倒出许多苦水,令刘璋一时也急切不得。
事实上,偏安多年的益州,久无战事,粮库亏空,兵械库陈旧,早已不堪重负,加之张松、法正这几年在益州暗中发展了不少愿意投入江东阵营的官员,这些人或坐镇一方,或掌管兵粮,只要稍加阻绊,张任的大军便需迟延不少时日方能出发。
前方求援的信报雪片一般飞来,张任情急之下,匆匆令吴懿领其部带上所有已经筹集好的军粮先行。吴懿紧赶慢赶,刚刚行军到涪水关,便传来了梓潼城破之消息。
原来继陈到之后,江东军黄忠部也于数日前赶到了梓潼城下,由于缺粮且迟迟得不到救援,严颜一怒之下,率部出城血战,却中了黄忠的回马箭,负伤被擒。严颜乃巴蜀老将,忠骨铮铮,不愿投降,朗声道:“我巴蜀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
黄忠钦佩其忠勇,亲手为其解缚,温言宽慰,并待为上宾,严颜心存感激,再则对刘璋迟迟不派援军,附近郡县见死不救等情状深为不满,遂纳首拜倒,表示愿意归顺。
黄忠、陈到闻言大喜,忙扶起严颜,让其先好好休息一番。二人一面将此喜讯派快马报于甘宁,一面整顿兵马,准备继续进军。
五日后,二人所部人马浩浩荡荡杀到了涪水关,涪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得了吴懿所部为后援,信心大增,遂紧闭关门,严防死守。
涪水关为蜀北要塞,天险自成。其地群山环抱,涪水中流。关口险峰壁立,直插云天,关下江流湍急,浊浪翻卷。关前道路狭窄,无法展开兵力,确是易守难攻,黄忠、陈到所部将卒虽然奋勇,连攻三日,却也无法入关。
这一日,黄忠营寨之中,忽然迎来一名樵夫打扮的人,向黄忠呈上一封密信,黄忠打开一看,却是一幅简易地图,绘出了在涪水关之侧,有一条人迹稀少的古道,经由此道,可绕过涪水关而从其背后攻之。
涪水关后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若能从此道行军,攻下涪水关还不易如反掌?黄忠非常高兴,细问来人,得知来人系张松和法正所派,心中更为踏实,忙令人请来陈到,二人议定,由陈到率三千精兵自山间古道翻山而行,从背后攻击涪水关,黄忠则率主力佯攻,以吸引守兵之注意。
是日,陈到精选的三千悍卒在那樵夫领路之下,悄悄地攀爬上了古道,古道崎岖蜿蜒,年久失修,极难行走,一路之上坠下山崖的士卒足足不少于两百人!好在那樵夫对此路较为熟悉,终于在两天之后领着陈到这三千人走出了山岭,杀到了涪水关后!
当江东军将士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涪水关后时,杨怀和高沛二将已知天命难违,二人急寻吴懿,却得报吴懿所部仓促间后退了二十里,一副不闻不问之态。杨怀和高沛心中明白,这吴懿怕是也里通了江东军,小小的涪水关,如今两面受敌,哪里还能守得住?
杨怀对高沛耳语几句,然后脱下衣甲,面朝成都方向磕了三个响头,横剑自刎。这个勇敢的巴蜀汉子,用自己的鲜血来证实自己那不屈的心,以及对刘璋的忠诚。
高沛在杨怀身旁大哭一场,后割下杨怀的首级,打开关门,向江东军投降。

第五百七十七章 雒县之战

夺下了涪水关,江东军声势大振,黄忠、陈到设宴安抚新降的高沛,以安其心。高沛于席间倒也慷慨而谈,直说刘璋暗弱昏庸,好无进取之心,将一个好好的巴蜀大地给糟蹋了,自刘璋一下,人人甘于平庸,倒是逼走了许多有雄心的俊杰,今巴蜀败亡,只在朝夕之间。
酒席散后,黄忠唤过陈到,低声问道:“今观高沛,其人如何?”
陈到生性粗豪,闻言想也没想地回道:“高沛快人快语,不愧蜀中好男儿!今投我军,当重用之。”
黄忠摇了摇头道:“也不尽然!想那刘焉、刘璋父子管治巴蜀数十年,根基日深。高沛乃其帐下勇将,必多受其恩,今日其闭口不谈刘氏之恩,反尽言刘氏之怨,非坦荡君子所为也!再则,其之表现反常,须得当心有诈!”
陈到细细一想,高沛之行迹着实可疑,忙拱手道:“一切唯汉升将军之命!”
黄忠手抚雪白的长髯,呵呵笑道:“此事简单,一会唤高沛到我帐中,一探便知!”
半个时辰后,高沛被黄忠派人请到了他的大帐之中,刚入帐中没几步,高沛便觉气氛迥异,果见黄忠端坐帅案之后,面沉似水,陈到手扶佩剑,怒目相视,不由得心中一沉。
“高沛!你好大的胆子,竟用诈降之计欺骗我等!左右,给我拿下!”黄忠一声暴喝。吓得高沛两腿一软。差点就瘫倒在地上。
杨怀临终之语,便是让高沛拿他的人头去诈降,以取得江东军的信任,适时反戈一击,除掉黄忠、陈到等人,以缓解巴蜀危局。高沛依计而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计策竟然会被黄忠识破!
帐中的甲士轰然允诺,手持长戟便向着高沛围了过来,高沛心中慌乱。真的以为自己行迹败露,忙拔出宝剑,嚎叫道:“尔等无故犯我疆土,恨不能生食汝肉!”
说罢。高沛用剑砍翻两名甲士,正待窜出大帐,却突然感觉到了一股异常阴冷的杀机,偷眼看去,黄忠的手上已多了一副铁胎弓,一支冷森森的狼牙箭正瞄准着自己。
高沛暗叫一声“不好”,眨眼之间,狼牙箭已经如闪电般射入了他的背部,高沛顿觉全身的力量如潮水一般退去,眼前一黑。跌倒在地上。
陈到抱拳,满脸的钦佩之色,“汉升将军只小试牛刀,便让高沛自暴行迹,末将佩服之至!”
消除了一个心腹之患,黄忠心中不免得意,大笑道:“过奖了!尔虞我诈乃兵家常态,若没有主公之教诲,只怕吾等皆中其计也!”
两日后,甘宁再派魏延领所部一万人赶到。黄忠、陈到、魏延三人合兵一处,浩浩荡荡顺江而下,连克江油、绵州两城,距成都已不到两百里!
直到这时,张任集结的数万兵马。方于数日前得到足够的军粮,张任便是急红了眼。一路催大军急行,也只赶到了雒县。而江东大军也已经杀到了雒县城下!
张任立刻带着雷铜、刘循、刘璝等将领登上城楼,手搭凉棚一望,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但见江东军军容整肃,行军布阵井井有条,显是训练有素的精兵,且其无论盔甲还是武器装备皆远超巴蜀之兵,难怪巴蜀的险恶地势也阻挡不了他们!
张任环顾左右,见众人面色皆忧,心中不由得长叹一声,为将者当效君命,江东军如此强盛,若不能敌,唯有战死而已!张任当即下令,全军死守雒县!
雒县,是成都外围的重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多年的休整之下,城高墙厚,易守难攻,陈到指挥本部人马攻了一阵,见成效甚微,便鸣金收兵了。
晚间众人商议军情,魏延提议,雒县难攻,而张任死守,若是硬攻,江东军损失必大,不若择道绕行,一举攻下成都,则雒县之兵必降。
黄忠微微有些心动,但仔细一想,便回道:“文长,成都较之雒县要大上许多,城墙更高更厚,守兵更多,且粮草充足,我军便是绕过雒县,短期内攻不下成都,便会面临张任自背后夹击之威胁。那时,腹背受敌,将士必苦矣。”
黄忠是甘宁亲自任命的正印前锋,魏延、陈到皆受其节制,他既如此说,魏延便也不再坚持,但如此尽快攻下雒县,击败智勇双全的张任,委实也令三人费了一番脑筋,也没想出更好的对策。
正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步入大帐,交给黄忠一封火漆好的密信,黄忠展开一看,立时大笑起来,道:“天助我也!张任这厮的死期不远矣!”
第二日,魏延集结本部人马,继续攻打雒县北门,张任亲临矢雨,指挥着士卒们打退了江东军几波的进攻。战至午后,突有侍卫来报,吴懿将军自涪水关撤兵后,已绕道返回,现正在西门外,准备入城,共守雒县。
张任心中有些不快,他没想到吴懿此人面对强敌竟然畏手畏脚,不敢救援涪水关守军,方导致了杨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