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的话分明就是给大家打气,审配闻言笑道:“主公英明,我军不可不防,却也不必惧怕,水军只是在水中凶猛,一旦上了岸,那还不是任由我河北骑兵宰割?”
袁绍低沉地嗯了一声,示意审配继续说明敌情。
审配轻咳一下,继续道:“江南少马,周军中骑兵数量甚少,撑死了不会超过万骑,这是周军的软肋。而我河北精骑至少有十万之众,远占上风。骑兵将是我军取胜的关键。”
袁绍哈哈笑道:“北人善马南人善舟,世人皆知此理。我河北有并州铁骑,还有幽州精骑,加之乌桓、鲜卑各部骑兵的相助,较之周军自是强大甚多。不过,我等也不可小视周军的骑兵,其统领常山赵子龙、臧霸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其部下士卒也都训练精熟。”
辛评之弟辛毗回应道:“我河北骑兵何等骁勇?纵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那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骑,不也照样灰飞烟灭?”
审配陪着众人笑了几声,继续道:“步兵方面,周瑜的军中有陷阵营、牛渚营、东城营、飞龙军、豫州营等各部,约十五六万人马,分散在各地驻守。其中最为厉害的便是高顺统领的陷阵营,陷阵而夺其志,据说无战不胜。不过,在我河北精兵面前,那可就难说了。”
袁绍也乐道:“正南一向谨慎,这番话倒是有些轻敌了。据我所知,周瑜帐下的张辽、徐晃、王越、太史慈等人,都是世间难得的勇将。不过我河北兵多将广,确是不惧他们。对了,听说周瑜还招募不少屯田兵,平日里以种植稻谷为主,他们可能上得战场?”

第五百零六章 大战将临

审配轻轻摇头道:“农就是农,兵就是兵,一心岂可二用?周瑜虽有近二十万的屯田兵,但战力很弱。试想,一手持长矛,一手举锄头的兵,还怎么打仗?”
众人闻言皆轰然大笑,周瑜所部的战力他们并不了解,只是听说很强,未探虚实不免心中无底,审配的话无形中减轻了他们心头的压力。
袁绍也随着众人大笑一阵,方朗声道:“经正南方才的一番分析,想必各位对敌情俱都有了了解。可以说,我军完全有实力击败他们!唯一需要的是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抗敌。时已隆冬,行军不便,刘备、周瑜的军队都未有大的动作,正好给了我军充分的准备时间,来年春暖花开之日,便是两军决战之时!”
年将至,中原大地白雪飘飞,雪势一直延伸到了江南,一夜之间,秣陵城一片银装素裹,远远望去,更显雄伟。
周瑜一行的车马缓缓驶进秣陵城门,周瑜一身戎装,端坐在马上,脸色沉静,看不出路途之中的辛苦。周瑜望望整整齐齐列队于城门两旁的守卫士卒们,他的穿过城门,再看看城内街道上来往不停的人流,挂满了商品的店铺,心情顿时舒坦开来。自赤壁之战后,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回来了,秣陵更显繁华。
“文和先生,我们回家了!”周瑜朗声对着身后的一辆马车道,不待回应,周瑜清叱一声,双腿夹紧马腹,胯下骏马如通心意,加快了脚步,直往州牧府而去。
为避寒风,马车四周遮盖了厚厚的布帘,这时,布帘一挑,贾诩露出了头,向四周张望一番。他的须发微微有些发白,清瘦的脸庞上洋溢着笑意,招手唤过一名近卫,低声道:“汝速去酒坊,给我买十坛龙潭液送到我家中,可别耽搁了,即刻便去!”
周瑜回到家中之后,见到久别的大夫人邓渝、赤壁之战后回到秣陵的二夫人小乔、爱子周循以及周母等人,自是一番欢聚,各叙别情。当晚周瑜宿于邓渝房中,二人近一年未见,都有说不完的悄悄话。邓渝见周瑜更显英姿勃发,周瑜见邓渝逾有大家风范,各自心中欢喜,执手相看两不厌,月色漫拢,红烛下,轻帐中,别有旖旎风情。
第二日清晨,精神焕发的周瑜早早地便到了府邸之旁的州牧府衙,那是他日常办公的地方。出乎他的意料,留守秣陵的诸位文官武将们都已集结在一起,等着与他相见,甚至连藏书院的几位大儒也都来了。
周瑜忙与众人一一相见,询问别后情况,在作战期间,后方的重要情报也都会呈报给周瑜,他此刻的询问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关怀,让人如沐春风,毫不矫揉造作。
日的办公,周瑜全部用来处理扬州、交州、荆州、徐州等地的重要事务。寒冬季节,与袁绍的军队作战没法展开,全部的军事动员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之相对应的,是对粮草辎重的庞大需求。
在发起讨袁联盟之时,周瑜便已下定了决心,要趁着己军士气正旺的时候,给袁绍的势力来个狠狠的一击,将其主力消灭,为今后收复冀青幽并四州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周瑜占得地利、人和,加上贾诩的毒计,使得曹军中瘟疫流行,约有近半数的曹军士卒死于疾病,加上江东军队战力的强盛,装备的优势,虽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伤亡,但基本都是处于优势状态,到了曹操匆忙撤军之后,一路追杀,更是缴获无数辎重粮草。
随着曹操主动放弃江陵、襄阳、宛城三座重镇,江东军队在收服荆州全境的过程中也未遇到大的困难,一些负隅顽抗的小股部队,在己军的强大攻势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损失也非常小。
随后,周瑜自叶县挥军北上,进到许都附近,坐观刘备、袁绍、曹操三军相斗,在颜良、文丑劫走天子的关键时刻,方派出赵云、臧霸的骑兵部队截击,获得大胜,也仅仅损失了两百骑而已,此战中缴获了许多河北军的武器装备、粮草辎重,让周瑜感叹河北的富裕,袁绍在军备上的投入还真的不低!特别是趁敌军阵脚大乱之机俘获了近千匹并州骏马,让赵云和臧霸喜笑颜开。他们不仅补充了损失的马匹,还有了充裕的后备军马,加上前面几次做战的缴获,飓风营和斥候营已经能够做到一人双骑了,作战的机动性将大为增强。
再看攻占徐州的攻防战,张飞手下也就两三万人左右,纯粹以守城为主,坐等江东军队攻城。陈宫也舍得在攻城器械上的投入,一辆接一辆攻城车、投石车、井阑,无数的箭矢投入战斗,攻城的将士们都穿戴着全套的防御护具,使得江东将士在占据整个徐州的征伐中损失甚小,而士气更加高涨。
连日征战,江东军队各部可以说较为疲乏,正好趁着冬季来临之际休整一番,明年开春便可出征。还有数量颇为强大的后备军尚未动用,加上这次对战的颜良、文丑这两支河北精兵糟糕的表现,给了周瑜充足的信心。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周瑜乃下定了与袁绍一战的决心。如今袁绍大失人心,正是对付他的关键时刻,若是此刻泄了气,让袁绍缓过劲来,整顿好冀青幽并四州的兵马,必将是一番苦战,且胜负难料。要知道,冀青幽并四州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人口数量,都远远超过了中原一带,就算是施行了数年新政的江东,也只是略超而已。
若是能一战击败袁绍主力,加之利用汉室、伏皇后的影响力,连周瑜自己心里都十分清楚,天下霸业十年内即可图之。若是战不能胜,则袁绍势力必涨,中原恐要落入他手,袁绍可另立新君以对抗江东,那时再谈天下霸业,就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
此战的意义不亚于与曹操的赤壁之战!且不容失败!

第五百零七章 谋立新君

周瑜下定了决心,并说服了贾诩、诸葛瑾、鲁肃等一众手下,趁此良机,倾全部力量定要打赢这一仗在周瑜回秣陵之前,以皇后诏书封陈宫任徐州刺史,鲁肃任豫州刺史,张昭任兖州刺史,吕范任荆州刺史,孙权任交州刺史,诸葛瑾任扬州别驾,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另潘濬升任九江太守,孙乾升任丹阳太守。
这一系列的官员任命,体现出了周瑜的意图,即交州、扬州、荆州以稳定为主,为前方作战提供粮秣、武器、后备兵源方面的支援,鲁肃统领豫州境内的江东军队联合刘备的军队准备渡黄河北上,陈宫则统领徐州境内的江东军队准备进攻青州,而张昭统领着张辽、徐晃、程普等精锐部队,征伐兖州各郡,然后可以自东平一带渡河,进攻内黄。
对于孙权的任用是周瑜深思熟虑的。经过近几年的考验,孙权始终视周瑜为长兄一般,毫无2心,周瑜已经可以放心地给予其一定的权力了。交州八郡,也是未来南征、扩大疆域的重点,交给年轻有为的孙权管理几年,应该会有乎预料的成绩。
至于刘备方面的安排,周瑜也想到了,以皇后诏书的名义,任命刘备为大将军,名义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周瑜还慷慨地把冀州、幽州两地的刺史之位让给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以此激励他们奋勇攻打袁绍,也顺带告诉刘备,中原一带已是我周瑜的地盘,你们就别想了。
周瑜还推荐曹任并州刺史。此刻,能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对付袁绍,哪怕是暂时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曹实力虽衰落得厉害,龟缩在并州一隅,但周瑜相信曹的能力,让他去对付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那是绰绰有余。
同时,周瑜还让伏皇后给辽东公孙康、益州刘璋、凉州马腾、韩遂等人都升了官爵,以安其心,抚其异。就连原先朝廷派到关中一带的钟繇、裴茂等能臣,周瑜也都给他们升官加爵,又暗中派人前去游说,让他们能以汉室为重,继续效忠朝廷,不要唯曹命是从,做汉室的叛贼。
钟繇、裴茂二人本是汉臣,虽颇受曹重用,内心中还是以汉臣自居,如今天子驾崩,新君未立,自是愿意接受皇后的封赏,但他们还不认同周瑜对他们领导,因此还是在观望着局势的进展,暗中也支援曹一些钱粮。
钟繇、裴茂如此行为,已让周瑜非常满意,无论如何,一个稳定的关中,可以掩护豫州的西面,其作为凉州和中原的缓冲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看来“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威力乎想象啊,周瑜暗自感叹,一面加紧准备战争物资,一面策划另立新君之事。
伏皇后为天子刘协生有儿子,长子名刘冯,可惜出生仅数月便夭折了,次子名叫刘熙,年仅一岁,这次在颜良率兵袭击皇宫时死兵之中。得知刘熙的死讯后,伏皇后几度昏厥,醒来后长呼“熙儿”,久久不能绝,旁人皆侧身流泪。
因汉灵帝刘宏在位时,荒淫无度,仅育有刘辩、刘协二子,刘辩死于董卓之手,刘协又被文丑刺死,刘宏一脉算是彻底无后。周瑜广派人国搜寻汉室宗亲之后嗣,并动用了精武卫的庞大力量,终于在会稽郡找到了任城王刘佗的长孙刘元。自刘佗死后,其家道衰落,又遭遇了黄巾军的多次掠夺,刘佗子刘建迫不得已南迁入江东,以耕地为生。
时刘建因劳过度病死数年,刘元年方六岁,其母范氏坚持不改嫁,独自抚养刘元,艰辛异常。
周瑜派出的人寻到刘元时,正是新年的前夕,刘元母子所居住的茅屋内,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范氏将房屋打扫干净,将邻居接济的黍米煮熟,煮了两个拣来的蛋,正准备和刘元吃顿年夜饭。
来人敲门进屋,待范氏得知事情原委时,面对从天而降的绝佳机遇,范氏的神色在一阵惊惶之后回复平静,出身于大家闺秀的她自是见过些世面,这些年辛劳的生活也打磨了她的意志,如今她只想和儿子能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
继位成为新君,既是强烈的诱惑,又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前天子刘协被河北大将文丑刺死的事情范氏已经听闻,她知道,儿子登基后,虽然可以过上锦衣欲食的生活,但结局未必就比一个普通百姓好。
然而,来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咄咄气势也让范氏胆怯,若是不从,只怕今晚就难以过得去,如今她们母子的性命可是掌握在周瑜的手里。想到此,范氏压抑住声音,对来人道:“兹事体大,容我仔细思量,明日答复。”
一夜的辗转反侧,范氏终于想通了,既然上天安排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天子,那就不要拒绝,顺势而为,反正自己孤儿寡母的,一向以仁孝知名的周瑜也不会使出恶毒的手段,大不了军国大事一切皆听他的就是了。
范氏遂应允来人,携子去秣陵,并主动表示一切皆听周大人的安排,只求能保母子平安,衣食无忧。
新年过后,刘元随其母范氏到了秣陵。刘元母子刚一进城,便被秘密地接入了州牧府,周瑜在密室中与二人会面。周瑜见刘元敦厚贤良,范氏知书达礼,心底便有了数,随后,周瑜单独与范氏密谈了约一个时辰,誓言保证其母子二人身家安全,待刘元登基后,自是以臣属之礼相见,至于锦衣欲食更加不在话下,以江东的富庶,足可以让她们俩过上比先帝们更好的日子。若日后替汉室征讨不臣,扫平天下,再收复漠北、臣服东夷、占据南洋、收服西域,重振我大汉雄风,则新帝的功绩不可估量。
周瑜在话中留下了伏笔,既没有说要一直尊奉刘元为帝,也没有说自己要取代新帝,而是含糊地说了句“重振大汉雄风,新帝的功绩不可估量”,这句话中的意思,范氏自然也能听得出来。

第五百零八章 改元天佑

范氏见周瑜长得英俊潇洒,气质斯文儒雅,态度诚恳有加,心中便先暗喜三分,又得到了周瑜的亲口保证,她便彻底地放下心来。
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之中,若能像周瑜描述的那样,快快乐乐地生活足矣。至于军国大事,自己一个妇道人家,儿子又幼小无知,哪里会懂,还是交给周瑜去处理吧。日后儿子长大了,想要亲政的话,那时再商量也不迟。不过,读过史书的范氏心里清楚,如今汉室皇权衰落不堪,除非生重大变故,刘元想要执掌朝政是不可能的事。
在来秣陵之前,范氏便已想好,自己的底线是要保住母子俩能够平安、富足地度过一生,既然已经得到周瑜的承诺,那后面的事情就听由他们去安排吧。就算是最后禅位于外姓,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室没落的责任可不在她们母子俩肩上。
见过了周瑜,范氏母子第二个见的人是刘备。
自从天子刘协被颜良劫走,死于文丑枪下之后,刘备便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本来他已经占据了朝政的核心位置,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四方,逐渐地建立自己的势力。但刘协一死,伏皇后二人又被周瑜接去了江东,刘备便知大势已去。
看看自己手下的兵马不过三万,仅占据许都周边数郡,又失去了号召力,而周瑜拥兵数十万,据有扬、交、荆、徐四州,得到了伏皇后后,周瑜以皇后之诏令处理后事,号令各地,势力强过自己太多,刘备便只得忍住心头的失落,放下对周瑜占据徐州的仇恨,和周瑜结成了讨袁联盟,期待着能在击败袁绍后,取得河北之地,再图天下。
天子刘协死后,他的后事由刘备负责料理,因刘协年纪尚青,曹操并未替刘协修建陵墓,故而刘备只得在许都城外选了一处风水不错的地方,临时以石料、木材建了墓穴,草草地举行了仪式便下葬了。
随后,周瑜找到刘备,提出刘协无后,当遍寻天下的汉室宗亲,寻到合适的人选以继承大统。对于周瑜的目的,刘备心知肚明,然他却没有理由也无力反对,只得赞同,并同意定都秣陵。
这几年一连串的挫折也不断地消磨着刘备的雄心壮志,使得他的心态逐渐生了变化,帐下虽有关、张等猛将,却没有良臣辅佐,能提出展的战略,加之周瑜对刘备礼遇有加,没有趁机将他的人马灭掉,又把他抬上了讨袁联军盟主的宝座,让刘备也下不了分裂的决心。此时的刘备已经没有足够的勇气冒着身家丧失的危险,挺身而出对抗周瑜了。
当然,后来刘备对当时的决定十分后悔,但那时他已无力回天了。刘备也曾派人暗中联络袁绍,希望能够秘密联手,共同消灭周瑜。袁绍亦是当世豪杰,对于刘备鼠两端的行为十分不屑,再说他当时自信满满,也不在乎刘备那所谓的“皇叔”身份和两三万兵马,便当场拒绝了。如此,刘备只得无奈地将自己绑在了周瑜的战车上,跟随着周瑜一起准备迎立新君,讨伐袁绍了。
在范氏母子面前,刘备表现出长辈的尊仪,言谈举止间甚为和蔼,他招手示意刘元到他的面前,面带笑意仔细端详,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端正贤良,必是一代明君也。”
范氏见皇叔刘备对待自己母子宛如一家人一般,心里大获安慰,毕竟都是姓刘的啊。刘备那敦厚的长者风范也给范氏吃了一颗定心丸,看来今后有些家事还是要倚仗他的,未来他就是刘家的中流砥柱了。
第二日,在秣陵临时的宫殿中,刘元归宗认祖,拜伏皇后、董贵人为母。伏皇后、董贵人自从经历了颜良之乱,对很多事情的态度生了重大转变,甚至有了淡出世事的想法。因此,对于周瑜找到的未来新君刘元,她们从心底里既不憎恶,也不喜欢,只是在面上浮出几丝笑容,口头勉励了一番。
经过一番准备,在江南一片明媚的光中,刘元于三月初三正式登基,由于周瑜替他们修建的新宫殿尚未完工,便暂时居住在州牧府旁的临时住所,周瑜特意令人将其修葺一新,增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