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铁等人纷纷点头道:“大哥说得是至少也要打一仗再走让周瑜知道咱西凉铁骑的厉害我们支持大哥”
第二日,曹操派来催促马超出兵的信使来了好几拨,马超也已经整军完毕,却没有出发的迹象。直到西凉军的斥候回报确认发现了周瑜军的骑兵部队,马超的眼神中顿时充满了期待,全身杀气陡然升腾而起,手握虎头湛金枪的他远看就像是个杀神一般。马超将虎头湛金枪高高举起,翻身上马,号令全军出发。
虎头湛金枪是马超最为心爱的兵器,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在凉州,曾有数十员远近闻名的猛将便败在此杆枪下。
西凉大军行不多远,便看到前方的道路上有一支骑兵部队已经严阵以待,看规模约有三四千人,阵势却是森严有度,装备也是非常精良,一看便是精锐之师…

第四百九十一章 棋逢对手

当虎头湛金枪和涯角枪在空中再次撞击在一起时,马超和赵云已经对战了近百回合了。
初见马超出阵,赵云见此人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加上装束,狮盔兽带,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不由得赞了一句:“好一个西凉锦马超”
马超看见赵云,见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浓眉剑目,威风凛凛,也由得夸了一句:“常山赵子龙,果是一员猛将”
二人未战,便起惺惺相惜之感。
马超只是想让江东军尝一尝西凉铁骑的厉害,并不是想和江东军拼命,徒增己军的伤亡,故在阵前提出与赵云单挑,若是他胜,则让赵云让出一条通路,让西凉军返回凉州。
赵云得到的命令是监视西凉骑兵,不让他们帮助曹操撤军,然后截击曹操的部队。他眼见五万西凉铁骑呼啸而来,无边无际,而飓风营只有四千人左右,尽管较西凉普通轻骑兵要为精锐,但如硬拼的话肯定不是对手,因此赵云对马超的提议当即赞同。
两军的鼓手开始擂击牛皮大鼓,沉闷的鼓声在战场上响起,宛如声声惊雷,炸响在每个将士的耳旁。
鼓声中,赵云和马超二人越战越勇,你来我往,各使奇招,又战了百余合,仍旧是不分上下。
马超看其外貌并不粗猛,却是天生神力,此刻也觉得身体有些疲乏。他不知道,赵云师从于当世武术大师童渊,是其关门弟子,童渊晚年将其一身所学尽皆传授给赵云,因此赵云的内力悠长,足可应对马超的天生神力。
马超抽个空隙,将战马一带,跃出半丈远,高声对赵云道:“大家半斤八两,战个平手,再斗下去亦无意义。我西凉军并不想与贵军为敌,不如让开道路,放我等回凉州,如何?”
赵云在马上拱手道:“西凉马孟起果然是青年俊杰今日就放你们西凉军归去,希望他日相见,不再是敌人”
马超亦拱手回礼,豪气干云地大笑道:“此亦马某所愿也子龙兄,山高水长,有缘再见”
赵云将涯角枪高高举起,往左右一分,飓风营的将士们自觉地分往左右两侧,将道路让了出来。马超哈哈一笑,策马扬鞭,率先穿过了飓风营的兵阵,在他的身后,黄尘滚滚,铁蹄乱飞,五万西凉铁骑呼啸而过。
就在方才马超策马经过赵云身边时,他暗聚内力,传音给赵云道:“曹孟德就在我军后面”赵云听了精神一振,待西凉军团通过后,立即下令,布好阵势,准备迎敌。
果然,半个时辰过后,赵云便看到在远处的官道之上尘烟滚滚,一支大军正向己军方向行来,挑头一杆黄色大旗,上书黑色的两个大字:“夏侯”。
赵云唤过部将薛兰、李封,低声叮嘱了一番,二将领命而去,随后,二将将飓风营三千轻骑兵分为两部,各领一部,与中部的八百重骑兵呈品字形布阵。
曹操坐在马车中,心神不宁。前方斥候不断地传来最新的消息。
“报马超部西凉军已经出发,方向正北。”
“报马超部西凉军遭遇周瑜军赵云部”
“报马超与赵云单挑,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报不知何故,赵云部让开通路,放马超所部过去了”
“啪”的一声,曹操一掌重重地击在案几上,案几上的茶盏被这一掌之力拍翻,茶水四溅。
“可恶的马超西凉军与周瑜竟然早有勾结”曹操的额头上不自觉地渗出了些许汗珠。看来周瑜早有准备,猜测到自己要走陆路撤往汉阳,故而派出了精锐部队阻截自己。敌军既然早有准备,今日这一仗必是恶战片刻之后,曹操冷静下来,吩咐马车旁的侍卫道:“传令给夏侯惇将军,令他的部队立刻赶上去,穿过我中军,协助夏侯渊将军破敌”
此时,夏侯渊正策马出列,准备再次单挑赵云。
赵云怒极而笑,大声叱道:“夏侯渊鼠辈,明知我方于马孟起恶斗一场,欲欺负我体力难济乎?”
夏侯渊哈哈大笑道:“赵云,你凭你这点人马阻截我军,如螳臂挡车,痴心妄想我敬重你是条汉子,不如投降我家主公,包你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赵云怒喝道:“我乃汉臣,曹操乃是汉贼,汉臣与汉贼自是势不两立,尔等速来受死”
夏侯渊脸色一变,胸中的怒火熊熊燃烧,立刻下令攻击。偏将张野手下有两千名骑兵,亦是曹军中的精锐,便即排好进攻的阵型,呼叫着杀来。
“准备放箭”赵云的命令下达,两侧薛兰、李封的轻骑兵们各自取下背后的飘雪弓,瞄准、放箭。
当漫天的箭雨倾泻而下,张野大吃一惊,他的部队刚刚开始加速,敌军的箭矢就到了,他们用的都是什么弓箭?怎么射程这么远?
可惜没有人给张野答案,仓促间张野的骑兵倒下一大片,将他们的进攻阵型彻底搞乱。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箭雨又蓬勃而至,张野竭力躲闪,胳膊和腿上也各中了一箭,身体的疼痛告诉他,对面的敌军异常强悍,实力远超所想。
就这么会功夫,伤亡已经超过半数,不能再往前冲了,否则还是继续会倒在冲锋的路上。张野迅速下令撤退,就在他调转马头的时候,一支白色羽箭凌空射下,夺去了他的性命。
夏侯渊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手下这支训练有素的轻骑兵部队,这么轻易地就被赵云击败,不禁败得太快,败得突然,还败得挺惨。最后撤回本阵的骑兵只有半数,还有不少人身上挂了彩。
令夏侯渊更加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曹军军阵的正对面,那八百名重骑兵,连人带马都裹在了黑黝黝的铁甲里,在赵云的带领下,正在缓缓启动。
“踢踏踢踏踢踏踢踏”八百名重骑兵的马蹄声在战场上异常沉重,节奏则是越来越快,终于开始加速,义无反顾地向着曹军冲来…

第四百九十二章 铁甲重骑

当三千两百只裹着马蹄铁的马蹄飞快地在大地上敲击,传出的就是一阵阵惊雷般的蹄声。“轰隆隆轰隆隆”,每一声都惊得士气不振的曹军将士眼皮抖动,每一声都像重重地敲击在他们的心窝上。
“布拒马阵长枪兵、巨盾兵快上”夏侯渊声嘶力竭地喊道,毕竟是久经战阵的老兵,尽管面对的是凶神恶煞一般的重骑兵,夏侯渊属下的巨盾兵还是快步上前,将手中的巨型皮盾固定在地上,随即,长枪兵们将三丈长的拒马枪斜着插入土地,锋利的枪尖对准了前方,在阳光的直射下,枪尖反射着耀目的光线。
步兵对付骑兵最为有效的手段便是拒马阵,以长达三丈的拒马枪来阻挡骑兵的进攻。当战马冲刺起来以后,根本没法回头,骑兵便只能紧咬牙关冲入步兵的兵阵中。那锋利的枪尖可以轻易地戳入战马或是骑兵的身体,使其跌落尘埃。
其次便是弓箭,当骑兵整体加速之后,很难左右移动,自如躲避箭矢,正是可以用弓箭收割敌军性命的时候。可惜,赵云率领的八百名重骑兵连人带马全都用铁制盔甲罩得严严的,夏侯渊的弓兵们射出的箭矢落在他们身上,都纷纷弹向一旁。
就在夏侯渊等人期待着己军的拒马枪可以阻挡住赵云的进攻,至少也会收割百余条性命的时候,变化陡生。
薛兰、李封所部轻骑兵突然启动,飞快地加速,自两翼包抄过来。重骑兵胜在强大的冲击力和防御力,而轻骑兵则胜在快速、机动、灵活,因此薛兰、李封率领的三千轻骑兵很快便超过了赵云的重骑兵,旋风一般向着曹军兵阵冲来。
距曹军兵阵还有五十步左右的距离时,两支轻骑兵部队突然改变方向,划着弧线自曹军的拒马阵前冲过,在改变方向的同时,三千轻骑兵们自马鞍下取出锋利的投枪,借助着战马冲刺的强大惯性,将手中的投枪掷出。
“嗖嗖嗖”,三千支投枪密如蝗虫,疾如闪电,准确地投入了曹军的兵阵之中。
“噗噗噗”投射在一把巨盾之上的几十支投枪带来海潮一般的力量,顿时将巨盾掀翻,甚至有力量奇大的投枪,枪尖直接穿透了皮盾,将躲在盾后的士卒刺死。
更多的投枪则越过了巨盾,或从盾牌间的空隙投射而入,将曹军的长枪兵、弓箭兵们纷纷钉在了地上曹军中顿时一片慌乱,惨叫声此起彼伏,殷红的鲜血不时在空中绽放为鬼焰般的血花,再汇聚在地面上,慢慢地渗入土中。
就在这一刹那,曹军本已布好的拒马阵顿时破绽百出在逐渐加速的奔驰中,赵云将脸部的铁罩拉下,只露出了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在他的身后,八百名体格强健的铁甲重骑也不约而同地拉下了铁罩。与此同时,铁甲战马的速度开始明显加快。
“杀”赵云取出悬挂在马鞍下的两把长刀,左右分开,将长刀的根部往马鞍两侧特制的孔中一插,再反向一旋,轻微的“咔哒”声传来,两把长刀已经固定牢靠。从远处看,这两把长刀就像是生长在战马身上一样,锋利的刀锋幽幽闪光,一旦冲入曹军的兵阵,这两把长刀将会成为曹军士卒的噩梦,凡是被长刀碰到的,借助着战马冲刺的巨大力量,无不身首异处。
“杀杀杀”八百铁甲重骑也纷纷给胯下的战马安装好了锋利的“翅膀”,再随着赵云一起取出巨型骑枪,人如虎、马如龙,八百重骑兵宛如一大片乌云疾速扑来,带着漫天的杀气,遮住了天上的日光,也遮住了曹军将士们心头的希望。
夏侯渊端坐在战马上,口中连连倒吸凉气,重装骑兵他也曾见过,但从未见过像对面的这支骑兵部队装备这么精良,气势如此逼人的。单单看他们轻骑兵和重骑兵的熟练配合,便已至化境。看来赵云是有备而来,今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飓风营的轻骑兵们用投枪将曹军的兵阵搅乱之后,赵云一马当先,领着八百名重装骑兵随即杀到。
面对冲刺而来的骑兵,转身逃走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因此曹军将士忙重新集结布阵。然而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赵云率先杀到。
赵云大喝一声,杀进了兵阵,沉重的骑枪抡圆了重重地砸下,一名曹军小校首当其冲被砸得筋骨寸断,当场七窍流血死于非命,赵云执枪在手顺势一招横扫八方,又有六名曹军士兵被扫得横飞出去,在空中拖出六道长长的血箭,人未落地便已气绝身亡。
为了使战马的“翅膀”有更大的杀伤力,八百名铁甲重骑分散开来,每行十人,间隔四五丈,如同一头头猛兽扑进了曹军的兵阵。此时如果从空中俯瞰,以赵云为首,八百名铁甲重骑如同一把把锋利的钢刀切入了豆腐之中,将曹军兵阵分割开来。又犹如一大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水面,掀起了一层一层的涟漪,推动这些涟漪向前的,正是雄壮的铁甲重骑。
一名曹军悍卒怪叫几声,低头躲过战马“翅膀”,揉身扑进,试图抱住一名铁甲重骑兵,然战马速度很快,他这一抱落了空,跌落在地,未及起身,便被后面的一匹铁甲战马践踏而亡。
一名重骑兵骑枪挑飞了一名曹军士卒,尚未来得及回枪,就有三杆长枪自斜里突然刺出,纵然有铁甲的保护,枪尖无法刺入身体,重骑兵仍感受到了自枪尖传递过来的巨大冲力,几丝鲜血自他的嘴角沁出……
夏侯渊见己军阵型被赵云的铁甲重骑冲击得七零八落,无数的年轻战士失去了性命,不由得怒火中烧,双目变得赤红,再也忍耐不住,拍马迎上前去,截住了一名重骑兵。
虽有铁制盔甲的保护,使用巨型骑枪的重骑兵仍不是夏侯渊的对手,他使尽全身的力气,仍没法阻止夏侯渊的大刀荡飞了自己的骑枪…

第四百九十三章 惨败而归

夏侯渊眼神冷厉,大刀迅速回转,快若流星,疾奔重骑兵的左肩而来,重骑兵躲避不及,锋利的刀刃砍破了铁甲,深没入肉,血花四溅。
身可死,冲锋之势不可停
重骑兵哼都不哼一声,右掌快速击出,将夏侯渊的大刀自左肩推下,一阵剧烈的疼痛传来,伤口处顿时血如泉涌,铁面罩之下,重骑兵的脸色顿时一片惨白。没有了夏侯渊的阻碍,重骑兵连人带马快速掠过,继续向前。
夏侯渊终于截住了一名重骑兵,将他斩杀于地。当那人跌落马下时,脸上的面罩也随之脱落,露出了他那张年轻英俊的脸庞,只是他的神色依旧刚毅,显示出超出其年龄的成熟。
即便是夏侯渊再多斩杀数人,对于大局已经无济于事。不到半注香的时间内,赵云率领着八百铁甲重骑已经凿穿了曹军的兵阵,虽然折损了数十骑,虽然他们已经是浑身浴血,但他们成功了,曹军的阵型已经彻底散乱,死在铁蹄、“翅膀”、骑枪之下的曹军士卒不下三千人。
这时,薛兰、李封率领着三千轻骑兵再次如飓风般席卷而来,再一轮的投枪过后,夏侯渊悲痛地发现,他所率领的一万人马已经损失殆尽,除了躺在地上的死伤者之外,还能够拿起兵器作战的将士已不超过五百人方才的那一次冲锋,让赵云的铁甲重骑消耗了很多体力,在休整了片刻之后,赵云再次举起骑枪,高声道:“莫要走了夏侯渊,活捉了他”
飓风营的将士们士气高涨,纷纷高喊着“活捉夏侯渊”,催动胯下战马,试图将夏侯渊围住。夏侯渊鼓足了力气,却也敌不过那么多人的围攻。就在这关键时刻,曹军的后方烟尘滚滚,原来是夏侯惇领军来援。
赵云见曹军援军已到,己军方才一番恶战,体力消耗甚大,也不适合再进行剧烈的战斗,便下令撤出战场,留下薛兰部殿后。夏侯惇见夏侯渊已是惨败,又见赵云所部进退有度,便也不敢贸然追击,救下夏侯渊后下令本部人马后退一里驻扎,随后赶紧派人向曹操报告战况。
曹操得到战报后心中大惊,他绝没有想到周瑜的军队会及时地赶到自己的前面,并在自己的撤军道路上驻扎了这么精锐的部队。但在表面上,曹操还是宽慰了夏侯渊一番,没有按照军法治他的罪。
此时,天色已晚,曹操便只得下令全军宿营。
眼见向北退兵的道路已不可行,即便是冲过了赵云的这道阻截,后面也不知周瑜还安排有多少人马在等着他们。就在天黑以前,曹操得到线报,周瑜至少调动了五六万大军渡江北上,这引起了曹操的警觉。经历了这几个月与周瑜对恃的时间,曹操更加觉得周瑜是其平生最强劲的对手,自己走错一步,便将会万劫不复。
曹操召集心腹人员商议后,决定立刻转变行军方向,转而向西,以避开周瑜大军的尾追堵截。同时,曹操令除夏侯渊、夏侯惇两部的人马外,其余各部继续向北进发,曹操授权各部将领可以根据战场情况相机决定如何作战。
自乌林向西,有个最大的拦路虎,便是茫无边际的云梦泽,到处是河湖、沼泽、湿地,且曹操决定避开大路走小道,这条撤军的道路自是崎岖难行。因为此等原因,周瑜也不会想到曹操会突然向西撤退,路上的阻截兵力自然也不会多。
第三日,待其余各部人马上来之后,曹操便随着夏侯渊、夏侯惇的一万多人马向西进发了。曹军其余各部则继续向北,往汉阳方向撤退,一路之上遭遇到了赵云、鲁肃、王越、祖郎、徐逸各部的顽强阻击,曹军在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之后,最后只有数千人辗转回到了襄阳,十余万士卒中,约有半数投降,其余的不是死在了突围的战场上,便是死于缺医少食的路途之中。
曹操转而向西撤军,确实出乎周瑜的预料,他只安排了臧霸的斥候营在乌林的西边阻截,且因臧霸所部皆为骑兵,无法在湿地、沼泽中行军,便只有在官道上选择险要之地筑起要塞。
周瑜不断得到乌林北方的战报,得知曹军的大部队都在往汉阳方向撤退,但他始终未见到曹操的中军旗号,心中怀疑曹操另辟蹊径,走了不同的撤军路线,便令臧霸将斥候们散开,四处侦探。
臧霸得令后急忙照办,然为时已晚,曹操的中军随着夏侯渊、夏侯惇的人马,冒着濛濛细雨,踏着泥泞的小路,已经绕过了他的阻截要塞。
这条路是艰难的路,就连曹操也吃了不少的苦头,阴雨不断,全身衣裳尽湿,为不引起追击的周军注意,全军基本都以干粮为食,不敢生火做饭,这也让一些士卒叫苦不迭。
曹操却从不叫苦喊累,他的脸色依然沉静,在大军休息之时,他亲自冒雨巡察,不时地勉慰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