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峡闪礁鋈耍潜闶强兹诤脱钚蓿蚝獬扑俏按蠖孜木伲《畹伦妗保馑颊饬礁鋈朔绞撬钗磁宓娜恕
拿不下架子的祢衡暂居在一间小客栈内,满指望凭着他的名声,门前会有络绎不绝的人来看他,朝廷会哭着喊着求他去做官,可是他失望了,一个来看望他的人也没有。
当时司马朗、陈群等人亦很有名,荀彧主管尚书台,权势很大,便有人劝祢衡去见他们。祢衡却是很为不屑,他认为司马朗、陈群不过是酒店里跑堂的沽酒儿,荀彧也不过是专门哭丧吊孝的人。
眼看着盘缠即将用尽,为免流落街头般无奈之下,祢衡只得递了个名帖给当朝少府孔融。孔融初来许都时,被任命为将作大匠,后被升为少府监,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一见到祢衡的名帖,孔融大喜,他早就听说祢衡的才名,此时自然热情接待。
祢衡有求于人,便也收敛的自己张扬的个性,对孔融礼数有加,孔融更喜,热情款待,又劝说祢衡搬到自己的府中居住,便于交流。
数日后,因荆州牧刘表尚未承认许都朝廷,曹操便与众人商议派人前往荆州去说服刘表,荀攸出了个主意,道:“刘景升最好结纳名流,须得派一个有文名之士前往,方可成功。”曹操道:“谁人可担此重任?”荀攸推荐孔融,道:“孔文举可当其任。”荀攸去见孔融,说明了朝廷欲让他出使荆州的意思,孔融想了想,向荀攸说道:“吾友祢衡,字正平,其才十倍于我。此人宜在帝左右,不但可备行人而已。我当荐之天子。”
于是孔融写了一封奏章给天子刘协,向他浓重推荐祢衡,孔融洋洋洒洒地写道:“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锒;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世宗继统,将弘基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陛下睿圣,纂承基绪,遭遇厄运,劳谦日昃;维岳降神,异人并出。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之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若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词,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制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阳阿》,至妙之容,掌伎者之所贪;飞兔、颍а櫍惚挤牛肌⒗种币病3嫉惹也灰晕牛勘菹麦粕魅∈浚匦胄裕蛄詈庖院忠抡偌H缥蘅晒鄄桑嫉仁苊嫫壑铩!
刘协将此奏章转给了曹操,曹操对祢衡开始产生了兴趣,能让当朝名士孔文举大力推荐,认为是“仲尼再生”的人,必然很有才华。于是曹操便派人去请,谁知祢衡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把架子端得高高的,不肯立刻前来。曹操顿时就不高兴了,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好大的架子难道不知我在许都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么?竟然如此不给面子。生气归生气,表面上过了几日,祢衡觉得自己的架子差不多该放下了,便来拜见曹操。二人见面后,曹操却不给祢衡看座,也没给他好脸色看,祢衡心知曹操故意在为难自己,心中腾起一股怒火,便仰天长叹道:“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
曹操加不高兴了,心想你小子也太狂了,但是他隐忍不,呵呵笑道:“吾手下有数十人,皆当时英雄,何谓无人?”祢衡拱了拱手,昂然道:“愿闻其详。”
曹操以双目直视祢衡,脸上带着骄傲的神情,口中说道:“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典韦、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李通为先锋;夏侯惇、夏侯渊乃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安得无人?”
“哈哈哈”祢衡仰天长笑,笑声中,曹操脸色连着数变,祢衡似没有看到一般,朗声道:“曹公此言差矣此等人物,吾尽识之: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典韦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李通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揉袋耳”

第三百六十八章 祢衡之死

曹操终于忍耐不住,双手死死按住案几,一双小眼睛满是怒火,瞪着祢衡,沉声道:“那你有何能?”
祢衡自信地昂了昂头,回道:“天,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
典韦一直在曹操身边护卫,见祢衡如此狂妄嚣张,对自己的主公如此不敬,把自己这些人也比作是酒囊饭袋之徒,不禁大怒,上前两步,拔出腰间的利剑,想要杀掉祢衡。
曹沉地道:“吾正少一鼓吏。早晚朝贺宴享,可令祢衡充此职。”
祢衡在曹操面前泄了一通之后,心下畅快,听得曹操的话,也不反对,应声而去。
望着祢衡那飘飘然的背影,典韦气得咬牙切齿,道:“主公,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曹操叹了口气道:“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气量太小,不能容物。他不是自以为自己很厉害么?就让他当个鼓吏以辱之。”
祢衡自然不是省油的灯,智商其高的他,对曹操的心思哪能不明白?当鼓吏就当鼓吏嘛,照样可以与众不同在祢衡当鼓吏的时候,他不停地寻觅着机会找曹操的别扭,既让曹操生了气,却又拿他不得,这便是祢衡的手段。
对祢衡这样的行为,曹操头疼无比。杀了他吧,易如反掌,但为了这点小事,会贬低他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形象,对于后续的人才招揽很是不利,属于得不偿失。不杀吧,祢衡委实可恨,不光口出狂言,还说什么“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意思曹操个污浊不堪的人,其实是抱怨曹操有眼不识金镶欲,竟然让他这个天下名士当个小小的鼓吏。
郭嘉不愧是鬼才,他给曹操出了个主意,让曹操写了封推荐信,把祢衡推给了荆州牧刘表。刘表性好结纳天下名士,久闻祢衡之名,欣然接待。
初时刘表对祢衡礼遇有加,然祢衡本性暴露,又复他那所谓的名士作风,名为颂德,实为讽刺,让刘表心里很不舒服,但他也怕落下个心胸不阔、不识人才的名声,不敢对祢衡怎么样,只是每日里好酒好菜供着,也不给他安排具体的职务。
刘表的意思,祢衡也看出来了,但他就是装作不知,每日里和一帮清流学士高谈阔论,指点天下,什么话都敢说,无所畏惧。这些话传到了刘表的耳里,刘表担心会对自己有不好的影响,便模仿曹操所为,向襄阳太守黄祖推荐了祢衡。
刘表身边的人感到不解,问刘表道:“祢衡戏谑主公,何不杀之?”刘表和善地笑笑,回道:“祢衡数辱曹操,而曹操不杀他,是因他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杀之,使我受害贤之名也。吾今遣去见黄祖,使曹操知我有识。”众皆称善。
刘表此举实有深意,他知黄祖出身于荆州地方大族,虽在官场多年,但性子仍然较急,如果祢衡触碰了黄祖的逆鳞,黄祖气急之下,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说白了,刘表这一招叫“借刀杀人”。
可怜的祢衡仍然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到了黄祖处,他心想,曹操、刘表那是多大的官啊,也奈我不得,小小的一个太守自然更是不在话下了。
黄祖见是刘表推荐了祢衡,自是不敢怠慢,摆下酒宴盛情款待。不知不觉间,两个人都喝得有些飘飘然了。黄祖知道祢衡是名闻天下的文人,在许都呆了一段时间,便大着舌头问道:“听说天下俊杰都去许都投奔朝廷了,君认为许都城里哪些人可算得上人物?”
祢衡故作高深地笑笑,大手一挥,回道:“皆为庸庸碌碌之辈,只有我的好友孔文举和杨德祖可称得上是人物。”
黄祖见祢衡话中的口气很大,便试探地问道:“似我这样的,能算得上人物么?”
祢衡哈哈一笑,以手指黄祖,道:“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
黄祖大怒,猛地一拍案几,骂道:“你以为我是木头人泥巴人么?太放肆了”
黄祖随即命身旁的武士将祢衡推出门去斩。祢衡破口大骂,黄祖的酒劲上来了,一句也没听见,趴在案几上,沉沉睡去。
待到黄祖醒来,他的手下端上来祢衡的人头,黄祖登时吓得一个激灵,他立刻明白,自己是中了刘表的借刀杀人之计了。颇为后悔的黄祖光着脚就从屋里跑出来,看着祢衡的无头尸身呆呆地出神,半个时辰之后,黄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用手掌轻轻拍拍自己的脑袋,下令在风景如画的鹦鹉洲边厚葬祢衡。
刘表得知祢衡死于黄祖之后,一点也不意外,但还是当着手下众人的面错呀不已,并派人写了一篇极尽赞美之词的文章,前去鹦鹉洲边吊唁。
消息传到许都,曹操终于感到轻松了许多,笑着对左右道:“腐儒舌剑,反自杀矣”
周瑜得到消息后,也不由得轻叹几声,祢衡,你再有才华,智商再高,那又如何?从后世得来的经验是,智商人人不低,情商高的人方能有更大的成就。祢衡亏就亏在情商太低上,恃才傲物,目无上级,你不死谁死?
不过,另一个人却让曹操感头痛,此人便是坐拥青、冀、幽、并四州之地,带甲百万的袁绍。
袁绍本拥有冀州和青州两大州的地盘,击败公孙瓒后,幽州大部分土地也落在了他的掌握之中,其后他派大将潘凤、张郃频繁出击并州,吕布虽然勇猛,手下却缺少谋臣,几场大战之后,吕布败北,只得收缩兵力于并州南部,伺机杀回中原。并州北部数郡皆落入袁绍之手。
此时的袁绍,无论是地盘还是实力,都远远强过曹操,且他一直以关东诸侯的盟主自居,当时曹操他委任的副盟主,他又曾几次派兵救过曹操,故袁绍并未真正把曹操做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他原先的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公孙瓒身上。

第三百六十九章 邺侯袁绍

袁绍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放弃了迎接天子的绝佳良机,却让曹操占了个大便宜。自此,袁绍就一直在内心中纠结着此事。现在,曹操迎天子都许,许昌成了当然的政治中心,曹操也成了皇帝当然的代言人,随心所欲,号令四方,这是袁绍始料未及的,虽然他口头上依然强硬,不肯承认自己犯了错误,但他心中实在是后悔不迭。
当许都朝廷派来的使节宣诏封袁绍为太尉时,袁绍初时很是高兴,当朝太尉,那可是三公之,百官第一啊,此后袁家就不是四世三公,而是五世三公了,那是多大的荣耀可是当袁绍得知曹操当了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时,他的脸顿时就沉了下去。有了大将军之职,太尉一职就是个空有其名的虚职,连一兵一马也调拨不动。且太尉一职还在大将军之下,意味着袁绍从此就矮了曹操一头,这让袁绍如何能接受?
袁绍随即表示不能接受太尉一职,并且上书一封,希望天子能够迁都鄄城,理由是那里物产富饶,可供朝廷日常之需,且鄄城为古城,历史悠久,早在五帝时即有记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历山雷泽均在县境。”
曹操自然是一口回绝了袁绍的无理要求,他还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书责备袁绍,道:“你地广兵多,而专门树立私党;不见你出师勤王,但见你兵与他人互相攻伐。”
袁绍明知这是曹操的意思,却也无可奈何,上书为自己辩解。替袁绍写这封奏章的人仍是陈琳,文笔优美,精彩非常,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字:冤我袁绍太冤了,在洛阳时便与张让等宦官作斗争,为替朝廷伸张正义,又举起反董的大旗,领导反董大业等等。袁绍一再申明的是,自己对汉室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一直都在做着匡扶汉室的努力,殚尽竭虑,丝毫不敢懈怠。
在奏章中,袁绍还欲将太尉一职让给陈纪。陈纪,自元方,颍川许人,著名的颍川陈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子陈群亦在朝中为官。此时,陈纪的职务是大鸿胪卿,主管外交事务,位列九卿之可谓是高官显贵。袁绍这番举动明显是不从朝廷号令,陈纪战战兢兢,自是不敢接受。
曹操万万没有想到,袁绍居然会不接受太尉的任命,他本来以为,袁绍会和他的想法一样,都不会把所谓的官职当做一回事,这些官职都是名义上的。曹操自然也不会想让袁绍到许都来任职,袁绍也不会傻到自己来到此时曹操才现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了,袁绍此人是极爱面子的,让他当个徒有虚名的太尉倒也罢了,关键是太尉要听自己这个大将军的命令,那袁绍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曹操开始头疼了,袁绍的意见不可不听,毕竟现在他的实力数倍于自己,许都新朝廷刚刚建立不久,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旦袁绍大军来攻,会不会有人里应外合都很难说。
曹操心知肚明,他和袁绍之间迟早有一场决战,但他希望的决战时间绝不是现在。现在袁绍实力强过曹操数倍,且兖州、豫州地处中原,南有袁术、刘表,西有马腾、韩遂,北有吕布,东有刘备,强敌环伺,根本没有机会与袁绍决战。何况,在曹操的心目中,他最大的敌人周瑜远在江东,正在积极征伐交州,此人方是不光如此,在目前的情况下,袁绍还是曹操要利用的势力,如果这时为了官职之事导致二人公开反目,那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想到这里,曹操非常后悔当初的决定,思来想去,曹操决定放弃大将军之职,让袁绍担任,自己则担任司空一职。
曹操知道,做这样的事对自己的威望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很伤面子,但他必须得这么做,因为曹操个非常务实的人。为了实现自己最终的目标,曹操可以忍,可以掉些面子,他宁愿损失一些个人威望,也要将与袁绍的关系继续维持下去。
没过几日,天子刘协便下了诏书,曹操辞去大将军一职,改由袁绍担任,曹操改任司空一职,同时封袁绍为邺侯,督幽、并、冀、青四州事,赐天子节钺,以及只有天子才能拥有的虎贲卫士百名。
可是,袁绍那边却毫无反应。
按照惯例,接到天子的诏书后,如果接受,应该立刻上书谢恩,如果不接受,也该有所表示,当然,这在皇权至上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袁绍如此举动,曹操却是心里跟明镜似的,对于袁绍的想法,面子,还是面子的问题。袁绍定是不愿拾别人的牙慧,这个大将军的职务,是曹操让给他的,而不是本来就应是他的,那他不是很没面子?
对付爱面子的人,曹操自有办法。新年过后,他想派个有分量的人前去邺城一趟,亲自宣布朝廷的任命,帮袁绍找回面子。这个人,曹操想来想去,觉得孔融最合适。
孔融得到这个任务后,顿时脊背上直冒凉气。他在北海时,和袁绍的长子袁谭打了半年多的仗,算是结下了仇怨。如今出使邺城,如果袁绍趁机报复,那自己岂不是老命休矣?
不过孔融是个极其聪明的人,经过细致的分析,他很快明白了曹操的用意。袁绍目前还不敢公然反抗朝廷,自己以天子代表的身份前去,生命安全还是有保障的。曹操此举,其实是想让自己和袁绍间的矛盾能有所缓和。
果然,孔融到了邺城后,受到了袁绍的热情接待。孔融本是当世名士,又担任着少府之职,位列九卿,他亲自前来宣读诏书,算是给了袁绍足够大的面子。
邺城之行,使得孔融和袁绍二人尽释前嫌,袁绍也慨然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此后便以大将军、邺侯自称。袁绍自然不知,三年前,朝廷也曾给公孙瓒封过同样等级的官职,令他督青、并、冀、幽四州事。让苦大仇深的袁绍和公孙瓒二人继续死掐,曹操明摆着是在这堆火上又浇了一桶滚烫的油。

第三百七十章 徐州刘备

将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之后,曹自领司空。司空位列三公,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是三公之末。但曹怎么会甘心与此?他大胆地革新了朝政体系,规定司空为百官之首,与此同时,曹还担任了车骑将军之职,典京师兵卫,掌宫卫,其余部队的军权,自然还是被曹牢牢地抓在手中。
就在曹在许都忙于稳定局势,逐步地控制了朝政之时,徐州方面的局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刘备自得到富可敌国的东海糜家大力支持后,在东海不停地招兵买马,很快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