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东周郎(草牛)-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肃闻言道:“文休先生之心,我已了解。只是我却不认同先生的观点。百姓乃社稷之本,先生饱读诗书,门生无数,如今正是回报社稷,反哺百姓之良机。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家主公自江东起兵以来,势如破竹,如今已据有九郡之地,带甲数十万。更加难得的是,我主尤为重视民生,善待百姓,令其休养生息,所行各类新政皆以民生为考虑的重点。文休先生,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吧。”
许靖略微尴尬地笑笑,轻轻点头道:“苍梧偏僻,却也听到不少关于扬州的消息,我有些门生弟子早已经去扬州施展抱负去了。听闻州牧周大人礼贤下士、以诚待人,推行的新政既受百姓欢迎,又给官府带来了很多利益,我确实佩服。因为要顾及颜面,方才有些话我没说。之所以我这么痛快地答应出仕,也有这样的原因在其中。我很想看看,三五年之后的苍梧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新气象”

第三百四十四章 突来幸福

鲁肃爽朗地大笑,对着许靖施礼道:“文休先生乃世之名士,苍梧就拜托给你了。你的门生弟子如愿出仕,在苍梧境内,先生可自由安排。我听说你的学生袁沛、邓子孝、徐元贤皆为世之良才,先生前往莫要埋没了他们啊。”
许靖正色回道:“袁沛、子孝、元贤等人随我浮涉沧海,历尽艰辛,方至此地。他们如愿出仕,正好当我的左膀右臂,你我自然不用担心。只是境内暴民不少,短期内难服,大军如离去,恐难自保……”
鲁肃朗声笑道:“这有何难?我留一员偏将统兵三千,听候先生调遣南海我军还有精兵三千,先生可和子扬太守保持密切联络,以相互支援。”
许靖喜道:“如此则甚好有此三千将士,至少我可以固守城郭,为将军守住后方,解将军之忧。”
“好”鲁肃大声道,“我已修书,主公即会调遣能吏前来,相助文休先生。苍梧原有官吏,还请择优尽量使用,以维持局面之稳定。”
许靖闻言点头道:“子敬将军所言皆为真知灼见,靖记下了。将军尽管放心地在前方作战,苍梧郡一应事宜,我会及时派人向周大人汇报情况,将军勿虑。”
第二日,鲁肃眼见着许靖在太守衙门升堂办公,赈灾调动、邻里纠纷、安抚土著,各类民政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方放心地离去。此时,东城营的将士已集结在城外,鲁肃领着数十亲卫匆匆策马赶来,迎风立在猎猎作响的帅旗下,拔出腰间宝剑,高声叫道:“出发”
“咚咚咚”,军中鼓手奋力地敲响了牛皮战鼓,东城营各部按照排列好的阵型井然有序地开始移动,最终汇成一道浩浩荡荡的洪流,直奔郁林而去。
秣陵,州牧府。
接连得到南海和苍梧被平定的喜讯,周瑜的脸色依旧淡然,尽管心里高兴,但总有种隐隐的不安,就像是有一块石头压在心头,总是让人不舒服。
此次鲁肃率军征讨交州,进展过顺,易成骄兵。而自古以来,骄兵必败。但这还不是周瑜最为担心的,他了解鲁肃,此人敦厚仁义,处事谨慎,当不至因为骄傲轻敌而大败。
但岭南自古就是百越之地,南岭山脉阻断了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逐渐成为蛮荒之地。历史上,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才得到逐步的开发。
从地理气候上看,岭南山脉相连,河流纵横,空气温润,北方人极难适应这种炎热潮湿的气候,而终年的风吹日晒雨袭,蚊侵虫噬,出没于丛林间的毒蛇猛兽,都将是江东将士们要面对的敌人。
周瑜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从鲁肃的军报中得知,仅仅攻占了南海和苍梧两郡后,便有五六百名士卒因水土不服而生病,无法继续征战,只得停留在当地休养。而南海和苍梧都是最接近扬州和荆州的地域,士卒们尚能适应,如果到了日南、九真一带,更是典型的热带丛林气候,蛮烟瘴雨无数,那时生病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周瑜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虽然他是后世的穿越客,知道如果有抗生素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伤病,但是此时此刻,在东汉兴平二年的古代,周瑜不可能造出这样的药物。
周瑜唯一想到的方法,便是派人去民间遍寻能预防蛮烟瘴雨的草药,再跟随运送到交州的粮草一起,送到鲁肃的手上。同时,周瑜也嘱咐鲁肃,最好的方法还得靠他们在交州本地解决,向久居当地的百姓请教,以获得良方,或是将当地的郎中请入军中治疗,方能对症下药。
这一日,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夕阳都已沉没不见,周瑜方抬脚往后院走。这些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是这个时辰回去,甚至还要晚些。幸亏有诸葛瑾在一旁协助,他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这让周瑜轻松了许多。
周瑜刚刚走入后院,便有一个娇小的身影直撞了过来,周瑜忙伸手扶住,仔细一看原来是服侍邓渝的贴身丫鬟之名叫春花。春花被周瑜扶住,一时害羞,忙像个受惊的小鹿一般跳了很远,方施礼低声道:“拜见主人,奴婢该死,不小心惊扰了主人。”
见春花那含羞的模样,周瑜心中暗感好笑,脸上却淡然道:“没事,不过看你如此慌张,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春花定了定神,方拜倒道:“恭喜主人,贺喜主人了……”
周瑜忙问道:“何喜之有啊?莫非是夫人……”
春花把螓首点得如鸡啄米似的,一张清秀的小脸透着喜悦的光芒,“恭喜主人,夫人……她有喜了”
“太好了”,周瑜三步并作两步,几个跳跃便跑到了内屋之中,果然见邓渝正神色安详地斜靠在榻上,一名须发皆白的老郎中正在收拾药箱。
邓渝见到周瑜,看他那满脸的喜色,便知道他定是见过春花了,便招手笑道:“瑜哥哥,你且过来。”
周瑜很听话地走过去,坐在邓渝身旁,拉起她那白皙的小手,目露感激之色,道:“夫人,你……”
老郎中很识趣地出屋去了,屋内只余周瑜和邓渝二人,两人四目对视,柔情蜜意都通过眼神流露了出来,整个屋里充斥着温馨的气息。
良久之后,邓渝忽然翘起了樱桃小嘴,嗔道:“方才我喊你瑜哥哥,你怎么不回我渝妹妹,而是喊我夫人?难道我已不是你心中的渝妹妹了么?”
周瑜赶忙解释道:“渝妹妹你千万莫误会,方才有外人在场,我才那么叫的,毕竟,我可是堂堂的扬州牧啊。”
邓渝星眸流转,瞥了周瑜一眼,幽幽地道:“此话也未必就是真心话吧?我知道你心里除了我,还装着一个千娇百媚的小乔妹妹呢,怎么样,够沉吧?”
周瑜苦笑道:“此时此刻,我心里只有一个渝妹妹了……对了,郎中怎么说?脉象都还好吧?”

第三百四十五章 郁林军屯

见周瑜说到正题,邓渝也不好再借题发挥,老老实实地回道:“脉象很好。这位老郎中可真是经验丰富,他都说是阳刚之脉象呢。”
“这么说,是男孩?”周瑜喜滋滋地,幸福自天而降,让他从头到脚都透着甜蜜。
“他说是的,不过……我喜欢女孩,我可以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培养成窈窕淑女,那该多好啊。”邓渝的目光中有许多憧憬。
周瑜紧紧握住邓渝的手,呵呵乐道:“那简单,咱们再接再厉,再生一个就是了……”
一抹红霞飞上邓渝的脖颈,她含羞低头,用低弱的声音回道:“哪个还要和你再生啊……”
周瑜温情脉脉地道:“当然是我最心爱的小鱼儿了。这段时间你且安心休养,我会加派人员来服侍你,记住,一定不要动了胎气。”
邓渝温顺地点了点头,忽现犹豫之色,道:“不过……我每日里都要练武的,不然就荒废了,以后有了紧急事情怎么帮你?”
周瑜心中温情涌动,柔声回道:“渝妹妹的话很有道理,我杂务繁忙,你如有空能帮我是最好不过。至于练习武艺,为了身体计,舞剑练拳就免了,你可以练练内功啊。师父新近传我一套内功心法,专用于强身健体的,我待会教给你。”
邓渝温柔地将身体靠在了周瑜的怀中,轻声问道:“瑜哥哥,要当父亲了,你一定很兴奋吧。我也很期盼他的出生,要不……你先给他起个名字吧?”
周瑜想了一想,道:“取名字可是大事,我要向母亲说明,按族中的规矩办。不过,若是我取,我就给他取名为周循。循,行顺也。意味着这孩子长大后凡事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古语云,循天者,与道游者也。希望他能顺应天命、广播仁义吧。”
“周循?这个名字很好啊,”邓渝喜道,“大哥的孩子名叫周峻,咱们的孩子名叫周循,一听就知道是哥俩,挺般配的。”
二人说笑间,周母领着几名贴身丫鬟走了进来,满脸的喜悦。接着,周瑜被周母赶了出来,说是她们娘俩要说些安胎保胎的悄悄话,周瑜无奈,只得苦笑着离开。
自次日始,邓渝便被全家人密切关注着、爱护着、保护着,就像是在保护珍贵的国宝一般。邓渝初时还不适应,待感受到大家的良苦用心后,便坦然接受,全家人都在开心地等待着小主人的降临。
周瑜沉浸在家庭给他带来的温暖时,南征交州的大军正蹒跚地行走在郁林郡的丛山峻岭之中。连续的征战,加上崎岖的山路,消耗了将士们大量的体力。炎热潮湿的气候,屡有毒虫猛兽出没的丛林,却在不断地夺取将士们的生命。
按照鲁肃在军报中所述:“郁林多大山,绵延数百里,丛林荒芜,人迹不至,豺狼毒虫出没无常,屡有士卒受其害。然我军斗志不减,粮秣充足,故出其不意袭取布山,郁林太守儋萌趁乱避走,未知下落。郁林功曹番歆熟悉地理民情,为人正直,素有威望。已委其暂任太守,以镇布山,然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领方、安广、增食、临尘、广郁九县闻讯后均派使来降,足见儋萌之暴*已触民怒,主公之威望享誉海内。今屯兵于布山,观军中减员十之一二,皆为水土不服之故。肃有一策,闻知合浦、朱崖洲诸郡瘴气更甚,毒泉众多,守兵甚少,欲留半数部众在布山屯田,另征募当地百姓,他们熟知地理风物,则可大为减少我将士伤亡。待合浦、朱崖洲归入版图,再以屯田之兵为主力,往东南攻取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如此轮休之法,既可休养士卒,也不耽误军事行动,一举两得矣。”
周瑜得信后,挥笔回道:“轮休之法,实为妙招。大军远征岭南,可渐服当地水土,征募土著居民入军,需防其半途溃散或通敌叛乱,可从十夫长中精选百人,令其领土著部,以诚心感召,以平等待人,料可服也。交州征伐,前期以突袭为主战法,直取敌酋首,再犁庭扫穴,余众皆可降。然此时料敌已有防备,宜稳扎稳打,巩固既有地盘为主。待大军适应岭南气候地理,走山路如履平地,当可直捣交趾亦。”
郁林郡,郡治布山。
在县城东侧,有大片的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着。鲁肃正领着部下在勘察土地情况,有了当年治理鲁庄的经验,鲁肃指挥起来井井有条,“这里地势甚平,可以修建营舍……从这里到那里,要深挖水渠,将坨坨江的清水引入,以便于浇灌作物……那里地势高,适合修几座粮囤……”
随着鲁肃的手指方向,便有士卒快步走到位,放置不同大小的石块,以区分不同的区域,还有鲁肃帐下的文吏在纸上写写画画,很快地,五千人规模的屯田基地便在纸上成了规模,布局合理,令人叹服。
在回城的路上,又有好奇的侍卫见鲁肃心情甚好,便低声问道:“将军,郁林这个名字挺奇怪的,此名到底从何而来?”
在布山休养了几日,洗去风尘,换了新衣,吃到了新鲜的酒食,鲁肃的心情自然不错,他闻言回道:“你可能不知,此地本名为桂林郡,后为南越武帝赵佗所有。我朝高祖皇帝英明神武,采用羁縻手段,仍封赵佗为南越王,使得他不得不年年朝贡。后来南越国宰相吕嘉叛乱,反对旧附我朝,割据了此地。元鼎五年武帝刘彻派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军南下,于元鼎六年平定南越国,调整郡县设置,改桂林郡为郁林郡。”
“哦,原来如此,”那名好学的侍卫重重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我见此地居民服饰与我大汉迥异,讲话我也听不懂,不知是何族?”
鲁肃笑道:“你还真有心。夷巢十万古西瓯,聚啸南江最上游。据书籍记载,灵帝建宁三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受冠带,开置七县。是以当地居民以乌浒人为主,辅以俚、绔等百越民族,皆爱穿黑色短衣短袖短裤,头戴尖顶竹笠。他们和我们汉人一样,勤劳朴实,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们以诚信待他们,他们必然也会以诚信待我们。”

第三百四十六章 高筑楼台

侍卫“哦”了一声,大概是有些不以为然。大军千里迢迢地攻占了郁林,吃尽了辛苦,还死了不少兄弟,到了这里后还要和当地百姓平等,那自己的苦不是白吃了么?血不是也白流了么?
鲁肃听出了侍卫话音背后的意思,便沉下脸来,肃然道:“我已颁发军纪,严令三军不得扰民,不得有掠劫财物、强抢民女之举,违令者~~斩”
侍卫见鲁肃对待此问题如此严肃,不由得吐了吐舌头,又伸手挠了挠头,心中暗道:“虽然将军这次是小题大做了,但值此风口浪尖,自己可别犯了军纪,让将军也为难了。”
就在鲁肃大军在交州势如破竹之时,远在幽州的公孙瓒却陷入了深深的麻烦之中。三月间,原幽州刺史刘虞旧部阎柔、鲜于辅、鲜于银、齐周、辽东乌桓峭王苏仆延率各部人马自辽东南下,袁绍令上将麹义统兵十万自界桥北上,两军在鲍丘会师。
公孙瓒闻讯自提六万大军赶到鲍丘。在茫茫的草原上,旌旗蔽日,人喊马嘶,两只数量庞大的军队对阵厮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战况之惨烈,便是天上翱翔的秃鹰也看不下去,展翅远飞。
公孙瓒虽有精锐的白马义从,怎奈阎柔、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欲为主复仇,使出了全身的解数,死战不退,加之乌桓骑兵的袭扰、鞠义十万大军的侧击,公孙瓒大败而退,军中士卒被斩首两万余人,草原上处处皆是残肢断臂,过不了多久便成为累累的白骨。
此役过后,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郡原刘虞的部下纷纷杀掉公孙瓒所置长官,与鲜于辅、刘和的兵马联合,易帜与公孙瓒作战。联军实力大增,而公孙瓒的军队士气低落,屡战屡败,公孙瓒于是逃回易京坚守。
易京,本名易县,位于易河之阳。在夏朝时,即有一个叫易氏的民族生活在易水流域。其后有易氏、白狄、鲜虞、中山国世居易水。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分封诸侯,召公封地在燕,即后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燕昭王迁都于易水,建燕下都。在这里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使得燕国一度强盛起来。后来燕王喜时期,燕太子丹派荆轲渡易水西去刺秦,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回到易京的公孙瓒此时大有“风潇潇兮透骨凉”之感,眺望宽阔的易水奔流不息,就算是豪迈粗勇的他也不禁生出些苍凉悲怆之意。
不过刚强的公孙瓒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被打倒的。他收拢散兵,派出亲卫召集四周忠于自己的军队,很快又集结起了数万人。为抵御联军的进攻,公孙瓒灵机一动,下令临易河挖十余重战壕,又在战壕内堆筑高达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筑有营垒。堑壕中央的土丘最高,达十余丈,公孙瓒自居其中,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只与妻妾住在里面,又囤积粮谷三百万斛。公孙瓒又让妇人习为大声,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用来传达命令。
长史关靖不明所以,特来询问,公孙瓒答道:“昔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关靖明白这是“龟缩”战术,只守不攻,绝对是坐以待毙的笨方法,他很不赞同,但又无法说服公孙瓒,只得怏怏离去。好在公孙瓒在军中素有威望,忠于他的士卒很多,过了几日,袁绍靡下大将鞠义领兵来攻易京,公孙瓒只是坚守不出,鞠义围攻了数月,粮草耗费无数,却成效甚微,只得退兵。公孙瓒遂得意洋洋地对身边的人说道:“怎么样?我这个方法好吧?袁本初能乃我何?”
自此,公孙瓒基本很少出高楼,整天在里面饮酒作乐。他又疏远宾客,致使身边没有一个亲信,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了。从此以后,公孙瓒很少出来打仗,名震边关的一代枭雄自此消沉,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和穷途困顿的公孙瓒相比,袁绍此刻却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本已占据青、冀两州的他,击败公孙瓒之后,幽州、并州大部皆纳入了自己的地盘,怎不令他欣喜?
袁绍又采纳田丰之策,封刘虞之子刘和为护乌桓校尉,总督乌桓各部,封阎柔为护乌桓司马,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则被编入鞠义军中,各领本部人马攻打易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