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象已经等于被架空,成了副官。
    但他不仅没有表现的不愿意,还显得开心不已。
    曹性一用力,其与张白手平举,剩下的八只手已高高举起,再用力的往下一甩,大声喊道:
    “努力!”
    六人发出洪亮的喊声。
    任命安排之后,曹性又与在座之人聊了几句,曹性等人起身,张白,与被叫过来出任假军侯的义从什长,留了下来继续吃喝沟通感情。
    至于剩下的桌席,曹性是不用去的,站在前面向剩下的所有人,说几句祝贺好吃好喝的好话,就转身离开。
    圣象八旗在吃香的喝辣的,身为正兵的海师在忙碌,这是很少见的场面,一场犒劳的宴席,吃了数个时辰,一万余占人旗兵,连肚皮都撑大了,很多人吃的饱嗝连连,还不停的往下灌。
    地位高的曹犇、于罗等人,都没这样奢侈的吃过,更何况是平常挨饿受冻的普通占人士卒,只恨没多长几张嘴,没多长几个肚子。
    占人低迷的士气,因为一场大宴,而变得气愤高涨,剩下两成没改汉姓者,又有大半改了汉姓。
    如此,一万余圣象八旗,未改汉名的剩下数百人。
    拥汉拥曹的气氛,迅速发酵。

第262章 龙川港口
    夕阳西下,海浪拍打着海岸,激起一层层浪花,海水不时飞溅上岸头,落在木制码头上。
    码头的木材很新,不止是这样,周围的地面都很新,铺满地面的砂石,密密麻麻的新树墩,放眼望去,除了没有规律的椰子树、芭蕉、龙眼、芒果等新老果树,还有种的整整齐齐的橘子树苗。
    不远处,一个周长五里的木墙,将这个码头牢牢的围在里面,木墙外果树同样保留,而满是木墩的地面,不再以橘子树苗为主,而是开垦成了耕地。
    耕地里的树墩都是被火烤过,已经伤失了生机,树干成了铺设码头、房屋、寨墙等,树枝成了柴火、木炭,树叶堆积成了有机肥,其深深埋在地底的树根,在树墩被烤火之后,生命在慢慢流逝,最终变成天然的肥料。
    更外围,有着一个大壕沟包围这里,壕沟内侧,一座连片的砖石城墙已经建有半人高,虽说岭南气候暖和,四季如夏。
    但这接近小冰河时期的初冬,更多的百姓,都换上了厚衣服,而在这砖石墙工地上,上万施工的青壮,此时都是一身短打,还汗流满面。
    这些施工的青壮都是曹军屯兵,挥舞着手中砖石的同时,不时往码头木墙方向往,心跟着都去了那里,手中的活自然慢了很多。
    屯兵都是以里聚居,往常这时候,总会有屯兵里正喝骂,说一些:
    主公仁德,救我们与水火,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给我们分地,给我们做媒,让我们前年还在饿肚子等死的流民,今年就过上了有家有业的富庶生活!你们怎么还能偷懒?你们的良心都在哪里?
    你们这些都是吃过断头饭的,你看看,你比那些流民可不一样,吃、穿、田、女人,一样不少你们的,可不能偷懒对不起主公!
    ……
    等等,这类的话。
    而此时,这些里正也好不到哪去,眼睛看木墙的方向,比屯兵还勤,一旦有巡视的乡吏经过时,这些里正往往都是放下手里的活,奔向乡吏,与其说上几句。
    屯兵们的眼睛也被里正带走,都瞩目看着他们的里正与乡吏,一个劲的看他们的口型,幻想着前几日看的新兴戏曲,而自己就是那懂得看唇语的孙猴子,话说这孙猴子就被天上至高神,东皇太一翻手,压在了崖山的一座五指山下。
    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转世凡间的水神共工救出,去完成东皇太一,给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撞倒,致使天塌,靠姐姐女娲帮忙补天赎罪,的共工,与趁东皇太一与天界天尊外出之时,将天宫闹的天翻地覆的孙猴子。
    这两人安排的自海路,向未开化西方的传扬道法之旅,有没有开启。
    但愿生活在水声火热,未开化的西方野人,能在这两位赎罪的大神帮助下,以获得上天的诸班天尊、天神保佑,以此进入文明世界。
    南方信仰共工的很多,连同山越八旗都命名为了九头蛇,而九头蛇相柳就是共工麾下头号神将。
    不过,现在这些在建城墙的屯兵们,想的不是这些神话中的神灵,而是一位他们心中的活神仙。
    码头之上,一行文武官吏正列队等待,看穿着,有军司马级的高级将领,有身穿县令服侍的地方官员。
    而且身着县令官服还有两位。
    县令为真千石高官,地方官员再之上就是两千石的太守,再然后就是在朝的九卿、三公了。
    州刺史只是地方监察官,实权有限,为六百石。
    县有大小,大县为千石,小县为四百石,区分就是按人口来,或者说在籍缴税的人口来,在籍人口以万人为分水岭,在籍万人以上为大县,设县令,在籍万人以下为小县,设县长,当在籍人口小到一定地步时,连县长前面都要加个次字,为次县长,仅三百石。
    此地地处交州,交州地广人稀,州内称得上大县的以前是一个都没有,现在一年内冒出了两个。
    交州不比中原,人口本身就少,算上山中越人、蛮人、占人等,也没超过百万,而占大半的越、蛮、占是不在籍的,剩下的小半三四十万汉人,全是地方豪强的私人部曲,小家小户自耕农是无法抵抗山中强人的劫掠的。
    东汉士家豪强土地兼并、隐瞒户口严重,人口稠密的中原,因为隐户严重,在籍缴税人少,拖欠赋税严重,一县都多是县长,乃至次县长。
    而本就人数少十多倍的交州,更是如此,因此自汉武帝建州以来,全州一个县令都没有,县长都是稀少,次县长一抓一大把。
    这两个县令不是他人,正是此地的龙川县令,还有东部的揭阳县令。
    港口就是龙川新建的天然良港,龙川县令朱丙,手拿一条丝巾,不停的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也不知道是穿多了,还是站累了。
    此时的他比当初刚刚和曹性相遇时更胖了,以前像是冬瓜,现在整个人一大水缸,胖的连脖子都看不到了。
    码头上精瘦的工人,不时投来羡慕的眼神,此时普遍吃不上饭,肥胖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是一种“美”。
    这肥胖的朱大县令旁边,就是揭阳县令皇甫郦,相比较他,两人就是壮和胖的本质区别。
    皇甫郦一身黄金比例的身材,如果脱掉衣服,可以看见虬结树根似的肌肉,还有那充满力量的六块腹肌,配上八尺有余的身高。
    哪怕是加厚了的官服,都掩盖不住他健硕魁梧的身躯。
    除了两位县令,身旁还有龙川的县尉、县丞等官吏,以及两位身穿士人儒服的老少两人,从容貌上还有些相似。
    还有就是身着儒服,但长着淡蓝色的眼睛,卷曲浓密的淡黄色卷发,哪怕是宽大严实的纯阳巾搭配儒服,都掩盖不住他异族人的身份。
    肥胖如缸的朱大县令,身材高大健壮的将门世家皇甫郦县令,一身富态的爷俩,身穿儒服蓝眼人,一行人就这样默默的等待着。

第263章 贝西法
    一行各色的人,看架势已等待多时,朱丙都站的人发虚,实在顶不住,找来了一个石头坐在上面,本来是有马扎的,不过已经被他一屁股给坐烂了。
    皇甫郦目不斜视的看着海的方向,突然眼睛一亮,轻声说道:“来了!”
    “哪呢?”朱丙连忙站起,望眼过去,什么都没有,艰难的抬头,看向一旁高了他小半个身子的皇甫郦,忍着后颈肥肉挤压的疼痛,开口问完,只觉自己问了一个超傻的问题。
    除了海上,还有哪?
    想垫着脚尖又垫不起来,着急了好一会儿,总算看到了满满冒出来的船帆,累的气喘如牛的朱大县令没好气的说道:“这船帆怎么从海水里面升起?难道来自海底神宫?”
    “县寺,地是圆的!”
    一旁的黄邵开口说到。
    黄邵为龙川县尉,四百石官员,乃他的下官,可作为千石县令的朱丙一听他开口,哪怕不明所以,也闭上了嘴,老实的像个主人手里温顺的猫。
    一旁的县丞蔡松看着摇了摇头,地是圆的这一说,每周都有组织的理论课,经常有说,还做过很多实验来证实,差的就是最后一步的驾船环球了。
    但朱丙作为曹军势力边缘人物,上课培训,能躲就躲,躲不了也在哪睡觉。
    平日里县中公事,也都是县丞蔡松、县尉黄邵全权处理,遇事全看黄邵拍板,又掌握着县里的屯兵、手卒,就算是县丞蔡松,都是听他的,不像是平级,而更像是麾下的谋士、文官。
    朱大县令嘛,每天好吃好喝,妻妾成群陪于床,努力的生出了一大堆儿女的同时,敬职敬业的做着傀儡。
    一旁的儒服爷俩和蓝眼异族好奇的看了朱丙一眼,这是他们的事情,两人不好过问,又看向海的方向。
    舰队已经整个身子露出了水面,三桅海船、单桅海船,加起来有近百艘,哪怕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也显得浩浩荡荡。
    蓝眼异族不由自主的看向码头,停在角落的半旧小船,那是一艘比大型渔船还大了几分的船只,看起来能装载二十多人,或等重的货物,船上摆着一排船桨,即没有船帆,也没有船舱,连块遮风挡雨的布都没有。
    龙川港口很大,除了两边停靠的大量渔船,空出来中间的泊位,都够近百海船的舰队停靠。
    跳板搭上码头,大量海师陆战军鱼贯而下,接管了港口的防务,接着就是身材高大威武,每人都身着铁甲,装备精良的虎豹义从。
    曹性在两百虎豹义从的层层保护下,下的旗舰,踏上龙川县的土地。
    皇甫郦、黄邵等人连连上前前去迎接,肥胖的走不动的朱大县令一下被甩在了最后。
    皇甫郯、黄邵都是实权超过他的人,着儒服的老爷子,自日南太守之位退休,异族又不细通礼仪,也就都没等他。
    只有蔡松尴尬的回身,前去搀扶。
    怎么说蔡松也是朱丙的旧吏出身,明面上的身份也是朱丙的亲信,里子面子都不能抛下他。
    呼吸着带有泥土芬芳的土地,曹性看着皇甫郦等人,不等他们见礼,先行微笑着拱手行礼:“俪师兄!黄邵!这位是?”
    曹性一脸惊叹的道:“士老先生!您怎么来了?还有这位黄发是?”
    “草民!士赐士廞贝西法,参见讨逆将军!”
    一旁的皇甫郦、黄邵跟着行礼。
    曹性仔细的看了看三人一眼,细细咀嚼着士廞这个名字,觉得有些耳熟,同时疑惑怎么会有叫贝西法的这号蓝眼人在这里。
    这时一个断断续续,如同风箱的声音想起:“下官朱丙……参见……讨逆将军。”
    “诸位免礼!”曹性长袖一挥,开口道。
    众人起身,侍立一旁,站在其中的朱丙最是显眼,不过几十步,差点没把他给累晕了,此刻正如鼓风机一样,大喘气。
    按长幼官职顺序,曹性先向士赐问候道:“士老先生,看长相,这位小哥是你的孙子?”
    “正是!”士赐相比数月前,人苍老了很多,身材有些佝偻,柱上了拐杖,还需搀扶,其扭头看向扶着他的孙子:“这是我的嫡长孙士廞,乃我长子,巫县长士燮之长子!”
    说这话时,士赐脸上带着一丝骄傲,士燮师从名儒,举茂才,任巫县长,可谓年轻有成。
    其长孙士廞精通儒经,自幼多才,乡里多有雅名。
    曹性一听他的身份就乐了,怎么说有些耳熟呢?原来是士燮的长子,历史上对士燮的儿子记载很多,除了反吴的那位士徽,就是这位长子名气大些。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内心暗暗为自己选择先处理士燮的事情,而感到庆幸,看着架势,显然是自己先一步赶到了,不然收到士燮任交趾太守的消息了,士赐可不会再这么好,送长孙上来。
    “嗯!不错!生的儒雅,颇有其父之风,士老先生有此贤孙,真让曹某羡慕啊!不知何时某才能做上这祖父呀!可怜我的长子才刚刚学步!”
    曹性嘴里自嘲感叹,眼睛不时偷偷看向士廞。
    士赐活了几十年,都快入土了,哪里听不出他话里有话,却假装没听懂的打着哈哈:“会有这一天的,再过十五年就好!”
    见对方装傻,曹性先将他晾在了一边,又跟皇甫郦、黄邵、朱丙、蔡松四人,寒暄了几句。
    让朱丙一脸的受宠若惊。
    最后,将目光投在了蓝眼人身上:“贝……”
    “小的贝西法!将军!”其恭敬的提醒了一句。
    “哦!贝西法!”曹性想了起来,定睛看着他:“你从何而来?又为何事?”
    “小的自西方最大的帝国而来!”说到这时,贝西法脸上露出骄傲,之后开口道:“前来贵国行商,蔡县丞见我汉语还算流利,特叫我前来拜见您!”
    曹性看向蔡松,见对方点了点头,这贝西法长得西方面容,白色皮肤,且不像西域、西部鲜卑,那些多少跟汉人有些混血的白人。

第264章 安息帝国来客
    显然是纯种的白人,不像是传说中的黑眼睛、黑头发罗马人,也不像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同样不似印度那黑头发、黑眼睛,皮肤也是白人中最黑的雅利安人后裔。
    此刻能让贝西法骄傲的称为大帝国的,整个世界只有四个,一为此刻的大汉,二为罗马,三安息,四为贵霜。
    大汉不用说,罗马、贵霜都是黑头发、黑眼睛,皮肤一白一黑。
    如此一排除,就只剩下安息了。
    “你来自安息帝国,或者说帕提亚帝国!”
    曹性此言一出,贝西法活见鬼了一般,曹性语不惊人死不休,接着说到:“你们和罗马或者说大秦,以及安息的战事如何?”
    安息帝国就是乃波斯第三帝国,第一帝国被希腊马其顿人亚历山大所灭,亚历山大占领波斯之后,他本人一死,很快马其顿帝国也分崩离析。
    而波斯第二帝国就是建立在这基础上,为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
    这时候丝绸之路已经贯通,塞琉西帝国与大汉互通使者。
    安息为波斯第三帝国,建立于西元前170年,西与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后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
    东与由华夏草原上混不下去,西迁中亚,南下印度西北的月氏所建立的贵霜帝国接壤。
    安息夹在罗马、贵霜中间,没少被两大帝国摩擦。
    如今已建国有近四百年,几乎与大汉同岁,如今也跟大汉已经,年老迟暮,各地军阀割据。
    贝西法惊讶的呆了,多年的海上行商,无数次的死里逃生,什么没见过,此刻却还是忍不住如此失态。
    “将军知道我们安息帝国?”
    “还好吧!跟对罗马与贵霜知道的一样多,你可能不知道,贵霜就是发自我北方草原的月氏。”
    曹性微微一笑,一脸的高深莫测。
    “什么?贵霜是来自汉朝!”
    曹性又与贝西法聊了一些,从安息的起源,聊到罗马、贵霜的起源,其所知之渊博,将贝西法这个波斯人,给惊的五体投地,他说的很多历史,贝西法只是一知半解,用他仅会的一些,又能对的上号。
    见惯了曹性无所不知一面的曹军一系还好,一旁的士家爷孙与朱丙,下巴都要掉一地。
    朱丙看向曹性,首次感到,或许自己能与他沾上关系,也是不错,作为傀儡,除了有越积越多的把柄在他手中,也经常被监控,但吃穿用度,钱财、女人,每一样少过他。
    每次战争胜利、每季,都有女子送往他处,环肥燕瘦,少妇、少女,应有尽有,有时还一次送数位女子。
    两年时间,努力耕耘的他,添了九位子女,还做浈阳县长时的两个儿子,更是得已与曹军办的书院就学,与曹军文武高官的儿子,还有一些曹军游学此处的假子,一同读书。
    除了没有实权,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曹军高官的待遇,他可谓是加倍享受。
    士赐更是吃惊,一时忘了正事,还是一旁的士廞等曹性、贝西法聊完之后,开口说的话,才想起来。
    士廞最先从崇拜中走出,扭捏的看向刚刚还在钦佩的曹性,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曹讨逆,我的两位叔父呢?”
    曹性回头一看,士廞一下子脸红了,刚刚还在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又说这话,难免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心。
    “是曹某之过,士老先生与贵公子的到来,我怎么能忘了这事!”
    曹性转头跟龚都一说:
    “穿士壹、士武两位功曹过来!”
    龚都离开后,曹性连连抱歉,将士赐、士廞两人都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士廞更是有些认为曹性是个“好人”。
    不一会儿,士壹、士武二人,跟着龚都一起走了过来,随舰队北上龙川港口的人,多少都晒黑了些,曹性更是黑了一层。
    但士壹、士武不仅没黑,看起来还吃胖了一些,哪有刚刚从战乱地区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