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殖民海外-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剩一个叛将还在与秦琪交战,回身一看,同伴擒的擒,死的死,一下子吓破了胆,掉头就跑。
    秦琪打马就追。
    “杀进去!八旗军将士们随我冲锋!”曹真一声令下,五人同样压上,其麾下的八旗军紧追其后。
    叛将矮种马速度太慢,曹真等人眼看着就要追上,只要在叛将进城之际,在城门口拖住敌军,两千八旗步兵很快就能追了上来。
    城门上,守将的无情的命令声传出:
    “快快关城门!射箭!射死这群毛头孺子!”
    叛将眼看着只有几十步距离的城门被关了起来,眼中透露着绝望与哀求。
    “嗖~”
    计划失败,一直憋屈着自己的秦琪一箭射出,穿过了这位叛将的胸口。
    曹真不得已,只能撤军,带回了三位俘虏。
    中军黄龙“曹”字帅旗之下,曹性暗叹可惜,再次派人前去劝降,赵慈风声水起,连攻下了七城,在这势头下守将抵抗意识强烈,拒不接受投降。
    改变计划的曹性对吕范下达命令。
    本是贴身护卫统领,没有领军作战机会的吕范出列,充任两千屯兵,兼五百八旗军配合,攻向西门。
    吕范这只攻城军有大半是没打过硬战、战斗意识薄弱的江夏屯兵,在战场的紧张情绪下,连阵型都排不整齐。
    “停!整理队形!”
    “立盾,保护好头部要害!”
    “缓慢前进!”
    吕范不时下达命令,攻城军动不动停下整队,哪怕在射程以外,盾牌也始终高高举起,前进的速度很慢,没有一丝奋力冲锋,尽快杀上城楼的紧迫感。
    总算进入了射程之后,面对不停飞射而来的羽箭,攻城军将精力全放在了盾牌上,盾牌一个挨一个,阵型越挤越紧,生怕羽箭射了进来。
    吕范领着五百敢战的八旗军位于屯兵的最外围,将他们团团保护在队伍中间,也是他们的身影,让屯兵们不至于直接崩溃。
    两千五百攻城军,像龟爬,用了小半个时辰才走完几十步距离,叛军已经举起了巨石、檑木,等待他们搭建长梯,冲撞城门。
    盾牌龟壳里的吕范倒好,取出背挂着的弓箭,张弓射箭,将一位举巨石,举的手臂发酸的叛军,射下了城墙。
    吕范的射击成了模范,“龟壳”不时露出一个个空隙,阵型里的弓箭手趁机张弓射击,羽箭刚飞出去,队友就默契的用盾牌将其护住,也不管有没有射中。
    硬生生把攻城战,打出了防守射击一样的效果,双方互射了一个时辰,鸣金声响起,直到战斗结束,一次触碰城墙都没有。
    吕范退,黄邵又领着两千屯兵、五百八旗杀向了南门,叛将赶紧带人前去支援。
    同样的战术,黄邵退韩忠上,韩忠退,曹勇上,曹勇退,曹真上,连秦邵、赵峰两人都有幸同时统领了三千屯兵,攻了一次城。
    曹性玩起了车轮战术,凭借着人多,可以轮流休息,预将人少的对方彻底拖垮,同时还可以给麾下的在场的每一位屯兵,来一个实战演练,让他们熟悉战场。
    眼看着一天就要过去了,刘巴急了:“讨逆校尉!天色已晚,如此攻城方法,恐怕十日之内都难以攻下!平江夏之乱的军队很多,有刺史王使君,南阳秦府君,长沙邢府君,等等十数只,到时怕落人口舌。”
    曹性暗自吐槽,这厮这哪是在求人啊,看那趾高气扬的架势,他嘴上宽慰道:“莫着急!”
    刘巴急迫的面容不减,心知说了一句废话。
    “公佑,各军情况如何?”
    曹性打听起了其他各军的动态,历史上,没有自己,赵慈也被平定了,劳师动众,不建立战功是不可能的。
    彻底归心的孙乾扛起了参军的职责,拱手回到:“王刺史会同荆北五千郡国兵,以秦太守为先锋,位于江夏江北紧挨着南郡的竞陵县内,与落在叛军手里的竞陵守军交战。
    五溪蛮多有骚动,荆南四郡太守去而复返,留在了本郡境内防备。
    江夏太守及郡治西陵刘县令,以两千郡国兵独守空城,面对赵慈一万主力,苦苦支撑。”
    竞陵在江夏最西部,离江夏中部的西陵太远,沙羡离西陵却只隔了一条大江,及一个小县,急行军,几日就能到达西陵城下。
    近是近,但曹性还不想与赵慈主力相遇,赵慈乃山越人,手下也都是山越兵,这些常年与野兽作伴的猎户,个人战力很高,又擅长箭术,一旦打起来,自信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也很容易发生。

第127章 江夏之战(五)
    思索了几个时辰的蒋琬,没有辜负曹性对他的期望,想出了符合其要求的一计:
    “主公!整个江夏江南沙羡县、鄂县、下雉县、平春县,四县都在赵慈手里,而其根据地正是江夏南部水泊、山林之中。
    不如我军用水师封锁大江,断其粮食补给,再用包围江南四县,迫使赵慈南下回防!从中寻找战机,破一城而震慑三城,争取一举拿下江南四县!”
    江夏江南四城,首当其冲的沙羡县城为两千,余等只有千人上下,留下五倍之兵包围沙羡,再留一万水师守大江。
    剩下四万大军,足以同时用十倍兵力包围三城。
    曹性当机立断:“新建的赤壁水寨为大江咽喉与中转站,不可弃,沙羡又是江夏咽喉,拿不下也要将城中山越叛军困在里面,以免影响我等布局,因此需要一位有勇有谋又稳重的将领,诸将之中,我看经验老道的蔡将军最合适。”
    曹性看向蔡阳嘱咐道:“蔡将军,某留八千屯兵,两千正兵,再由廖化领镶白旗的两百旗兵,及参军李封助你,你只需要把沙羡看好,有机会的话,拿下沙羡!不知可否?”
    这任务以及格的分数完成很容易,等于送战功给蔡阳,但要交高分,甚至满分卷,却很难。
    战斗力高的就两千正兵加两百镶白旗,八千屯兵打不了硬战,如果是野战,还很有可能拖后腿,总体战力,实际与两千山越叛军不分伯仲。
    优势在于人数带来的信心,还有对方被人数所震慑,以及建立工事防守,此消彼长,困住沙羡的叛军还是可以的。
    “诺!”蔡阳大声领命。
    “事不宜迟!吕范你领五千屯兵留守赤壁水寨,余等趁天未黑整理好行礼,不要拔营,吃过晚饭之后,借着夜色出发登船。”
    诸将立马开始行动,见头号贴身保镖吕范面色担忧,曹性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别担心,有龚都在,而且,某天生命硬!”
    黄昏时曹真领着数千士卒,又发起了一次佯攻,就是不让叛军好好休息。
    夜幕降临之后,廖化带着一万人中仅有的,数百夜盲症不严重的士卒,分成五队,一个打着数根火把,在夜里发起车轮战,山越叛军被惊扰了一整夜。
    白天蔡阳指挥的攻城再次开始,三面城门,不定时的发起攻击,每次少则两千,多则四千,有时还同时攻击几面城墙。
    两千叛军跑来跑去,四处防守,等到中午,一连续在紧张的战场上,度过了一天一夜,一直没吃顿好饭,没怎么休息的山越叛军再也不跑了。
    两千人分成三队,防守三面城墙,一直未遭到攻击的东面,只留下一个几十人当岗哨。
    不管曹军攻城不攻城,都不再来回支援折腾了,完全没有发现旌旗蔽空的曹营,大半都是空的。
    沙羡县旁边就是平春县,都处于大江南岸,且都在江边不远,江夏江南剩下的鄂县、下雉县也都在大江南岸的边上。
    夜里出发,有意降低了船速,路途也没用上一个时辰。
    找了个平缓的摊头,船队放下舢板,四万大军先后登陆,径直杀向了平春县城。
    此时正是中平三年的二月十五,圆月已经爬上了山坡,挂在东方,在它照耀下的大地,一片光亮。
    “天时不利啊!”
    蒋琬望着圆月,为自己的失误而自责。
    “这跟白昼有何区别?”不愿遮拦的刘巴说的很直白。
    这么亮的天,偷袭太容易被发现了,可事已至此,再返回也是不可能,不如放手一搏。
    蒋琬第一次献计,需要的是鼓励,此时还不是抱怨的时候。
    曹性调整好心态,脸上浮出一丝认可的微笑:“公琰,夜袭目的唯二,一曰:夜色掩护,二曰:人已入眠。
    此时虽没了的掩护,可晚上还是晚上,天再亮也需要睡觉,此时已过二更,接近三更,山越叛军怕早已入睡。
    偷袭的效果还在。”
    蒋琬心知曹性在安慰自己,脸色只是稍微缓和一些,内心的自责却更甚。
    曹性说着说着,突然计上心头:“公琰真神算也!这举江南必下!”
    蒋琬、刘巴、刘贤等人露出疑惑的表情,这点打击就得失心疯了。
    曹性没时间想他们怎么想,迅速下达命令:“立马通知指挥登陆的李典,叫他让大军回船上来。
    留两千正兵,八千屯兵,及曹真五百正黄旗,以韩忠为主将、曹真为副将,连夜赶往平春,在离平春十里之时停下来,并分成三路,包围以十里为禁区,暗暗包围平春。
    到了地方,全军只打帐篷,睡上一觉,不可点火,不可声,现在天色这么明亮,也不需要点火!
    快四更时起身,预计月亮已经开始落下山头,但还没完全落下,借着这个短暂的时间,三路人马慢慢摸向平春县城。
    等月亮完全落下,天色变得漆黑,也是敌军最熟睡之时。三路大军同时发起突袭,争取一举拿下平春!”
    “诺!”
    听到有大仗要打,传令兵兴奋的应道,不只是他,曹性使出利用时间差的一个突袭,让闻者都露出了兴奋。
    “重复一遍!”见传令兵情绪激动,曹性不放心的强调一下。
    在没有电报、电话等通讯设备的时代,能当上传令兵,本身就记忆力超强,不然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根本无法有效的传达命令。
    传令兵口述了一遍曹性的命令,内容一致,曹性才点头,并同时派了三位传令兵过去。
    收到命令的韩忠,激动的对着曹性的方向连连叩拜,大声喊着:“绝不辜负主公的栽培与期望!”
    之后打起十二分精神开始点兵。
    刚刚登陆的大军再次返回船上,船队紧急启航,加快速度,开向了鄂县。
    到达鄂县之后,再次放下舢板登陆。
    曹性命令李典为主将,公孙恭为参军,周朝两百正红旗为副将,连同两千正兵,八千屯兵,以平春同样的计策,杀向鄂县。

第128章 江夏之战(六)
    曹性领着两万大军,来到下雉县时,已经是四更。
    “快!迅速登陆,一举拿下下雉城!”王忠充当起了零时指挥官,指挥着大军,其主将曹鹰在一旁正慢悠悠的擦拭着,早已经一尘不染的阔剑。
    两万大军,有着正白旗三千人,王双领镶黄旗两百人,还有四千正兵、两百虎豹骑,与屯兵达到对半的比例。
    是四路大军人数最多,战力也是最强的。
    骑在他那枣红色大宛马上的曹性,面上充满了威严和镇定,自己却能感觉到,握着缰绳的手心有些冒汗。
    一蒋二刘三位文士也骑上了战马,刘贤更是披上了一身铁甲,显得威武雄壮,还带着别的将领所没有的儒雅。
    真是一员儒将也,何时能为我所用。
    感叹一句,见大军完成了登陆,曹性就急忙下达了命令:“全速前进,在天变黑之前,赶到下雉城下!”
    传令兵刚要走。
    刘巴阻止道:“讨逆校尉,大军刚刚登陆,连阵型都没摆好,如此前进,将有大半走散,介时未战先减员过半,且走散之后,恐怕有大量逃兵,他们何时才能回来?”
    曹性看向刘巴,霸气的道:“别人的军队走散了,会有逃兵,某曹军不会,走散了,再难也会回到部队!”
    曹性手一挥,只觉一股浓浓的威慑力四处扩散:“通知火头军,天亮之时,我要在下雉城内吃上一顿刀削面!”
    “诺!”
    一旁老资历的文武,从他的身上,再次发现了陌生、神秘的味道。
    不怕走散的信心,来至于恒产,士卒的田地、住宅、家人都在自己手里,还怕走丢了?丢了之后继续做流民?做贼寇?
    两万曹军无声的快步前进,不时有体力弱的掉队,队形越走越散,拖着长长的队伍。
    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十余里外的下雉城下,最后下船出发的还在十里之外。
    “到了多少人?”曹性问向王忠。
    王忠挠挠头:“回主公,队伍走的太散,曲、屯、队等都有失散者,实数不好计算,预估在八千人左右!且多是正兵与旗兵。”
    “好!八千足矣!”
    抬头看了看只剩余晖的月亮,天空越来越黑,下雉城头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火把,巡逻岗哨更是少之又少!
    曹性一声令下:“曹鹰,给我杀上去!砍下叛军守将的头颅来见我!”
    曹鹰露出兴奋的诡笑,拱手行礼:“诺!”
    城头一位稚气未脱的少年岗哨,头颅一点一点,如同小鸡啄米一样,正打着瞌睡。
    旁边一位头发鬓白的同伴,更是坐在地上睡着了。
    下雉在江夏最东,再过去就是扬州地界,现任扬州刺史,乃一位只知道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党人。
    刚刚因为灵帝解除党禁,得以上任的他,每日里与同伴把酒言欢,还嫌时间不够,哪里愿意做这做好了没奖,做错了要挨罚的跨州境平叛之事。
    赵慈也是看清了这点,只留下一千战力低的老弱守下雉。
    长梯轻轻的搭在了城墙上,王双悄无声息的爬了上去,跳上城头之后,看着还在睡觉的一老一少,两位叛军岗哨,王双刀背连砸,将两人敲晕过去。
    曹鹰随其后跳上了城头,看着王双仁慈的一面,转头看向他处。
    两位旗主带头先登,城下旗兵受到激励,前仆后继的登上城头。
    “当当……”
    城门楼上的岗哨刚醒来想撒泡料,见城墙上黑影连片,不时传来轻轻的金属摩擦声,定睛一看,这根本就是一群人影,吓得他连忙跑了回去,敲响了警钟。
    “现在才知道!晚了!亮火把!”
    曹鹰一声令下,城头猛然亮起了上百只火把,城下更是火把连天,如同正发生巨大火灾的现场。
    “王双你带人拿下城门楼,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城,王忠你带人与城门楼相反方向,沿城墙继续进攻,接应大军登城!”
    “诺!镶黄旗随我来!”王双大喝一声,领着一百余人杀向城门楼。
    楼上一个什的老弱山越刚要前来阻挡,王双一个流星锤甩了出去,将唯一的青壮,同时也是什长,砸飞出几米远。
    剩下白头老人格外珍惜性命,掉头就跑,只留下三位半大少年不知所措。
    “投降免死!”王双一声大喝,身旁的旗兵,再用山越语说了几遍,少年们才放下了武器。
    “驾~”
    城门被打开,策马以待的两百虎豹义从,提高马速,奔进了城内,手中火把扔进了沿途的建筑物,四处放火,制造混乱。
    曹鹰本人则带着五百正白旗,下了城墙,直奔县衙所在。
    正值守将领着几百号山越前来支援,守将喝道:“来者何人,我乃下雉县长赵牟,识相的,速速放下武器投降!”
    “叛军也敢称县长!”曹鹰冷笑一声,阔剑高举当头斩向了守将。
    守将连忙双手握枪柄两侧,向上招架,曹鹰冷笑更甚,沉重的阔剑。一剑砍得守将虎口迸裂,长枪脱手,阔剑像切西瓜一样,把他的脑袋砍成了两半,且两边大小都差不多,匀称的很。
    守将的脑浆激发了曹鹰的戾气,阔剑继续挥舞,山越叛军不是断头就是断身子,头颅、肢替飞舞,伴随着滚烫的鲜血喷射。
    “啊!妖怪呀!恶鬼呀!”
    鲜血中戾气曹鹰越杀越重,当着叛军的面,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上的血液,染的满口的猩红,大晚上的碰到这种情况,叛军吓得大声呼喊。
    “放下武器!投降!”正白旗一位军候喊到。
    胆子被吓破的山越叛军,感觉手中的武器,就是引鬼上身的法器,赶紧扔在了地上,跪地投降。
    正白旗上前收缴了兵器,之后把他们都围了起来,一位叛军屯长发现不对,慌忙道:“你们要干什么?我们已经投降了!”
    慢步走了过来的曹鹰,紧盯着这位叛军屯长,吓得他坐到了地上。
    “唰~”
    阔剑发出破空声,叛军屯长的头颅瞬间不见了踪影。

第129章 江夏之战(七)
    “杀!一个不留!”
    五百正白旗旗兵露出暴虐、残忍的笑容,在曹鹰的带领下,将近三百位俘虏全部砍翻在地。
    下雉县城不到一个时辰就落到了曹军手里。
    清晨的阳光照耀进,比当初浈阳宽敞也更气派的县衙内。
    堂中正大光明的匾额下,曹性坐在原本属于县长的位置,左首是苏双,及其它文士,右首是曹鹰,及其它武将。
    原本用来处理公文的桌案,现在正摆着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