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噶褚哈大怒,刚想开口呵斥时,旗兵一把将梅勒章京噶褚哈拉扯出门,边走边喊道:“大人不好了,郑家军攻入城了,快跑吧!”
噶褚哈听到大吃一惊,“什么?怎么会这样。郑家军不是刚退兵吗?”
旗兵哭喊着说道:“我们被骗了,郑家军刚退不久就返回偷袭了我们!”
梅勒章京噶褚哈这个时候也恐慌了,知道自己被郑家军抓住是什么后果,忙大喊道:“快护我突围!”
上百个骑兵拥护者噶褚哈出门,爬上战马,飞奔向西门,准备逃亡南京。
这个时候逃命要紧,那还顾得上衣服没穿。
全身****骑在马背上,跨下在颠簸的马背上抹擦下都掉了一块枯皮。
三月的春风还是有些阴冷,冷风吹过,噶褚哈感到全省上下凉透天。
这个时候,噶褚哈也没办法去顾忌这些。
尽快逃出城,不要给人堵在城内才是上策。
只要逃出城,凭借着自己的快马一定要逃回南京城的。
眼看西门就在眼前了,噶褚哈心中生出无尽地喜悦。
回去一定要跟那些抢掠回来的汉家女人大战几百回合,才能消自己今天的怨气。
噶褚哈都想着回去南京的事情时,突然砰砰声响起,上百骑战马如倒豆般纷纷扑通摔下马。
旗兵穿着棉甲还好,多少能抵消一些冲击力。
噶褚哈就惨了,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将五脏六腑都摔的有些移位。
而且全身****,摔下马在地上滚了几圈后,全身皮肤多处被沙石磨破,全身火辣辣的。
城头上一千多名郑家水师的枪口正冒着丝丝浓烟,刘国轩站在城头上看着倒地的清兵哈哈大笑起来。
“我就知道会有逃兵,没想到还有可能是捕到一条大鱼。来人啊,将这些都给我看管好了。找个军医给他们看病,绝对不能让他们死了!”
噶褚哈还在头晕目眩中,就被郑家军捆绑起来,嘴里还塞了一口臭袜子。
随着城头最后一个旗兵给砍杀,镇江城全部落入了郑家军手中。
镇江府衙内,林习山坐在主位看着台下恭敬站着的镇江守将高谦和知府戴可进。
“两位深明大义,能临阵起义,大将军必定会重赏你们的!”
高谦和戴可进忙齐拱手说道:“吾等也是久仰国姓爷大名,恨不能能相见!”
林习山虽然觉得他们很恶心,但为了大将军着想,只能说道:“会有机会的,现在镇江收复了,以后就是吾主……,是大明的国土。你们两个务必要安抚好百姓,谁敢趁乱犯事,杀无赦!我会也会派兵协助你们管理好镇江的。”
“是,下官定会做好战后的善后工作的。”
“你们先下去吧,你们的功劳,我会派人上报给大将军的!”
“下官告退!”
高谦和戴可进退下后,刘国轩进来在林习山耳边嘀咕了几句。
林习山听到火冒三丈,喝到:“那女的一家是不是全给杀光了!”
刘国轩点了点头,“连个孕妇都不放过!”
林习山阴沉地说道:“听说永厉皇上,一直觉得宫里的人手少。身为忠义的大将军手下,怎么能不为皇上解忧。来人啊,给噶褚哈净身,送去肇庆皇上行宫!”
刘国轩一开始听到要让噶褚哈做太监,还高兴了一会,但马上就说道:“就这样便宜他了!”
林习山看了一下刘国轩说道:“既然噶褚哈有****的癖好,我们应该满足人家。就让他光着身体上路去肇庆吧!对了,别忘了给人家蜜蜂水,省的别人说我们郑家军不懂礼节。”
刘国轩听到一阵胆寒,全身光溜,再加上蜜汁水,噶褚哈还有命活着去到肇庆吗?
。。。
第五十六章 乡绅文士的能耐
在知道郑家军攻克杭州时,清江宁(南京)巡抚蒋国柱、提督管效忠就连夜派人送出十几封告急信。
二月底,满洲三千八旗兵、八千绿营兵在满将玛尔赛、吐尔玛率领下由庐州乘船四十艘到达南京,增强了防守力量。
三月二日,知道郑家水师攻克江阴,提督管效忠把储藏在江宁库中的全部红衣大炮安置在城头,将江宁府周边所有县乡的兵马都调回,守卫江宁。
从连夜逃回的败兵中听到镇江被攻克,清巡抚蒋国柱悲哀地在奏章中直接写道:自海逆于京口得志后,贼势大盛,于三月四日,已溯江逼近江宁。时因城大兵分,力薄难支,若无大军救援,江宁实难保全。
……
郑军水师于三日攻克镇江,清镇江守将高谦、知府戴可进献城投降。
林习山任命右武卫周全斌、后冲镇黄昭入城防守,知府戴可进仍署知府事留下来协守。
其部下兵马继续进攻南京,镇江一下,南京就在眼前。
在郑家水师入江的时候,郑成功率领的十万大军也启程杀向南京。
这个时候身为曾经的文坛领袖钱谦益的影响力就体现出来了。
古代皇权不下乡。
朝廷的管制最多也就是到县镇一级,至于乡村以下就只能由着乡绅们自行管理了。
村民利益受损,一般也是直接告到乡绅族长那里去,求公道。
那个时候乡村,皇上的威严还不一定有村长、族长、乡绅那么大。
族长、村长说什么,这些村民、族民就做什么。就算说要造反,都有大半的族民、村民跟随。
而乡绅族长为了能减轻税赋,都会着重培养族里的一些人去考科举。
考科举需要名师指导,考上了也会尊主考官为座师。
而这些考取到功名的人在族里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这就造成了古代乡绅和文士联系紧密。
联姻、师徒等关系下,形成了密集的关系网。
万历三十八年考取一甲三名进士,十多年江南文坛领袖,还做过几届主考官。
钱谦益那可真是人面广,情面大。交往广阔,门下学子一大帮。
钱谦益也只是发出去十几信,但不到两天整个江南乡绅文士豪强望族都行动了起来。
如果派人去劝说投靠满清,或许钱谦益会被很多人唾骂,甚至断交。
但劝人响应郑成功,这件事却是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满清在江南的暴行严重威胁到了江南当地的豪门氏族,以及百姓的生活安全。
同时满清刚占领江南时,对这些豪族进行了一番横征暴敛。
这些豪族心存怨气,都想要驱驰鞑虏。
只是满清也知道当年在江南杀戮太多,生怕这里会起民变,一直派重兵驻守。
但随着郑家军三番四次大败清军,江南的清军兵力吃紧,连江宁(南京)都有些保不住了,那还顾得了那么多。
而且郑成功一贯好的名声,再加上把持的海上贸易也不独食,肯让出很大一部分利益,让大家利益共沾。
没看到福建那些家族个个都赚得金钵满盆,江南的这些家族早就眼红到死了。
钱谦益书信一送到,胆大的立马呼朋叫友,组织青壮勇士,准备杀清去。
胆小的不敢亲自杀敌,但也力所能及的给以帮助,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江南当地的乡绅文士也奔向宣扬郑成功,这个说他仁义无双。
那个说他出生时有光照室,室内尽明。
甚至还有人说郑成功出生时有云气青色而圜如车盖,当其上终日,望气者以为至贵之征,非人臣之气。
反正郑成功就不是一个凡人,他是来解救天下贫苦百姓的,你们该支持他,拥戴他。
怎么支持他呢?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江南山地多、河川多、森林多、雨水多、道路少。
如果没有当地的熟悉地形的百姓,想顺利通过,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在豪族乡绅的配合帮助下,广泛发动江南百姓。
不懂敌情,没关系。
有大把的百姓会跑过来告诉你,清兵的情况。
不熟悉地形,没关系。
当地的百姓熟悉,想去哪里,他们带着你抄近路去。
河流多,水文以及相连的河湖港汊多,大军通过麻烦。
郑家水师船大,不适合江河航行,没关系。
撑船的、打鱼的船舟,由这些乡绅说动,抽调用来护送郑家军。
反正是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粮有粮。
在这些乡绅的宣扬,在百姓的帮助下,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除了帮助郑家军进军外,苏州县城内,一个族长正在大骂投靠了满清的一个本地千总,
“汝既读书,须知忠义。汝背明投清,玷辱祖宗,岂不自耻乎!郑成功仁义布于四海,汝当事之。不然有何面目见祖先,吾家没有此等逆子逆孙,必除于族谱之上,不得入祖堂!”
听到族长威胁要在族谱上除名,那个千总立马吓得跪下保证,只要郑家军一到,他立马就开门投降。
这样的情景在苏州城不少地方出现,或是小兵或是把总。
当郑成功带着大军来到苏州时,无数的乡绅文士都站在城门口恭候着,苏州知县被几个绿营兵捆绑着跪下一旁,一脸死相。
看着郑成功,一个乡老忙上前帮忙牵马。
郑成功可不敢在这些人面前那么傲慢,忙下马握着乡老的手说道:“明严愧不敢当啊!明严在此谢过众位乡亲父老!”
说完,郑成功忙俯身拱手向这些人行大礼。
那些乡绅文士看到也忙回礼:“大将军严重,此乃我等份内之事!”
郑成功起身拉着乡老向城内走去,说道:“众位,外面风寒,快快随明严进城!”
进城后,郑家军在严厉的军法下,根本不敢扰民。
看到郑家军威武的气势,严明的纪律,不但是百姓,连那些乡绅文士都觉得自己的投靠郑成功的选择太正确了。
有这等雄兵,何惧清军。
苏州的府衙内,郑成功和乡绅文士交谈地很是愉快。一片歌舞升平,军民和谐的景象。
唯独有一个意外是,这些乡绅为了确保他们今后在江南的利益不受影响,希望能把江南的豪族沈家嫡女嫁给郑成功为妾,以作连襟。
郑成功现在妻妾也不少,再多一个小妾也没什么的。
只是娶妻当娶贤,纳妾纳色。
都不知道那个沈家嫡女的模样时怎么样的,郑成功哪敢随便答应,只是打了马虎糊弄过去。
郑成功知道这次没有答应,下次这些人还会想着办法送女人过来的。
当夜郑成功招来姚启圣,暗示他。
如果沈家嫡女漂亮的话,就答应他。不漂亮的,换个漂亮的来,我也答应了。
姚启圣忙点头表示明白,隔天姚启圣就跑去走访沈家。
这种事本来该是姚启圣或者其他手下的女眷去的,但行军当中,郑家军中那有女眷。
其他人又不放心,一旦给王忠孝这些死守礼节的人知道,又会一通谏说,让人心烦。
也就是姚启圣对这些不重视,才辛苦他一趟。
姚启圣和沈家族长随意地聊着不着调的话题时,刚好沈家嫡女从后面出去一趟,从前门回来了。
刚好她回来要给自己的父亲见礼,刚好姚启圣没有来得及躲避。
姚启圣迅速瞄过了沈若兮的容貌后,就暗暗记载心里。
明代女性可谓是最压抑的时候,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跨。
能让姚启圣见上一面,都是郑成功得势的结果。
不然以沈家书香门第之家,怎么可能让姚启圣一个大男人看到沈家未出嫁的嫡女。
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姚启圣再聊了几下,就回去了。
苏州府衙的书房中,姚启圣忙表示沈家嫡女真的很不错,知书搭理,容貌清秀。
其他的郑成功都没注意,就是注意到了最后一句容貌清秀。
颜好,一切都好!
第五十七 应天府战役(上)
河南信阳清军大营,洪承畴接到了江宁巡抚蒋国柱的救急文书。
左标提督李本深劝说道:“大人,宝庆有屯齐将军十万大军坚守,一时半刻大西军还攻不下来。现在江宁危机,我们不如先去救援江宁?”
洪承畴断然拒绝道:“不行!湖北的兵马都被抽调走了,万一宝庆被攻破的话,大西军就可顺势席卷湖北。一旦襄阳被被叛军占领,郑家水师强行封锁长江的话,我大清根本无法渡江。这样江宁就是守住了,也迟早会被攻陷的。一定要先打败大西军,确保襄阳城,我们大清兵马才可以源源不断渡过长江,从容对付郑家军!”
李本深忙拱手说道:“小的明白了!”
洪承畴说道:“现在江宁危机,不能再拖了。必须先击败大西军!”
洪承畴即传令教人马起程,一日要行二日之路,如迟立斩;一面令右标提督张勇星夜去宝庆,教屯齐不要出战,务必坚守宝庆城。
……
郑成功同意纳沈若兮为妾,一切都好处理。
为了拉拢江南乡绅,同时也是为了尊重苏州豪族沈家,虽然是纳妾,但也是要大办的。
只是现在还在出征,操办婚礼不合适,经过两家协商,攻占了应天府后,再举行婚礼。
在苏州休整了一天,安抚了百姓,接见完那些乡绅文士后,大军继续朝着应天府进发。
有了百姓的帮助,郑家军行军迅速,两天就杀到了南京城下,跟郑家水师汇合。
南京又称金陵、建康、江宁,是华夏四大古都之一,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诸葛亮曾陈赞说过“钟阜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因此南京城有“龙蟠虎踞”的美誉。
南京城北倚长江,水源充沛,运输便利,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是水运集散地。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四面环山,为兵家要冲。
自古南京城和襄阳城就是南方最重要的两大军事战略要地。
那一方诸侯能同时占有襄阳和南京城,长江以南的广阔地盘可以说就是他囊中之物。
围绕南京城和襄阳城发生的争夺战不计其数。
襄阳城破,南宋亡。
南京城破,国党退守台湾。
姚启圣和陈永华策划的计谋就是,要趁满清与大西军交战僵持时,出兵夺取应天府和襄阳府。
以郑家强大的水师,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只是没想到李定国那么凶猛、满清那么垃圾,竟然接连大败。
现在湖广眼看就要落入大西军手中了,郑成功只好全力出击,以求能迅速攻占南京城。
就算不能独霸南方,也必须能占据明朝的经济中心江淮江南地区,才有希望能参与到争夺天下的游戏当中。
明朝旧都南京城是1366年,朱元璋下令开始兴建的。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
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x20厘米x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
33。68公里长的城墙,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
两百多年的沧桑,高大的城墙依然屹立。
南京城外还筑有一座外郭。
朱元璋造好南京城,带着他的儿子们登上钟山观察都城的形势。
他们发现宫城离开钟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宫很容易被击中,而且还有一些重要制高点,如南面的雨花台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对城防非常不利。
朱元璋又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外郭呈菱形,主要是利用黄土丘陵筑成,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墙。
看着那坚城,郑成功发现要想攻克南京这种坚城简直是一件艰苦的事。
郑成功让郑家水师横垮在长江边上,炮口对准南京城。
时不时就会有炮弹落在城墙附近,炸死了几个清兵。
南京城头上的火炮射程没有郑家军里经过改良的火炮射程远,根本就伤害不到郑家舰队,反倒是会惹来无数的炮火,火炮被销毁,清兵被炸死。
反击没有效果,后面也放弃给郑家军对轰的打算了。
没有火炮,清兵只能躲在女墙背后,根本不敢出头。
士气低落,如果不是有6000多八旗兵在一旁监视着,怕早就一哄而散,做逃兵了。
应天府衙内召开军事会议,议定防守措施。
护军统领玛尔赛双眼怒视了在座的清文武官员后,喝道:“现在保卫江宁是最重要的事情,谁敢当奸细,想反叛,我杀他全家。”
说了重话后,玛尔赛将紧崩着的脸放松了下,说道:“江宁城高池深,就算城中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