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帆战舰-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子去死!”

    正当刘国轩怒睁着眼,准备死掉的时候。

    一把大刀横扫过来,挡住了金砺的大刀。

    “镗!”

    两柄刀相撞发出刺耳的巨响,金砺此时倒退几步,横刀注视着来人。

    看到自己没有死,刘国轩深吐了一口气,绷紧的身体也放松了下来,抬头看着救了自己一命的人。

    刘国轩喊道:“甘大哥!”

    中军提督甘辉转头看着眼前这个小将,骂道:“你这个小子,不要命了。打不过还不会跑啊!死撑着干鸟!”

    给甘辉一骂,刘国轩也知道自己任性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敢回话。

    甘辉也没有继续责备刘国轩,他转过头看着金砺,喊道:“欺负一个小孩,算什么英雄。来,我跟你玩玩!”

    金砺没有回话,他四下一看,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绝望的神情。

    不一会儿,城门这不大的地方,已经被郑家军包围了。

    自己两千多亲卫此时也持刀护卫自己身边,警惕着越来越近的郑家军。

    金砺知道自己已经失去逃出去的最后机会了,他双眼一睁,带着死志,双手持刀准备跟甘辉死斗了。

    金砺刚迈出一步,甘辉也持刀准备迎战了。

    突然金砺手中的刀滑落,整个人一软,扑通摔倒在地。

    甘辉忙向前一看,金砺身后的心腹大将王进此时正反握着刀柄,四周清兵怒视着他。

    王进将手中的刀一扔,跪在地上连喊着:“我愿降,大人,小的愿降……”

    甘辉看着眼前的王进一阵厌恶,但为了大局着想,他也只能忍下拿刀砍死王进的冲动。

    “降者不杀!”

    甘辉气聚丹田出一声振聋聩的怒吼声,巨大的声音在狭小的城门处显得那么清晰洪亮!

    “降者不杀!”数万郑家军同时厉声怒吼起来,声势浩荡!

    剩下金砺的亲兵你看我,我看你。

    随着一个清兵放下了兵器,很快丧失斗志的清兵,“啪嗒!”“啪嗒!”纷纷效仿丢弃兵刃蹲地抱头。

    “来人将这个清将送去随军大夫那边医治!”

    “留下一镇兵马看守住这些俘虏,其他人随我去夺取府衙、仓库!”

    “是,提督大人!”

    甘辉一扬手中大刀招呼起自己的部下向城内杀下去。

    三个多时辰后,温州城中的喊杀声、惨号声统统归于沉寂,温州之战结束了!

    温州府衙内,郑成功坐在主帅椅子上,询问道:“我军战损情况如何?”

    陈永华回答道:“除了在城门处阵亡了39名士兵外,另有100多人受轻伤,医治一段时间后可恢复!”

    郑成功点了点头,询问道:“我军战果如何?”

    “击杀清兵974人,俘虏1万3余人。至于仓库内的钱粮还需要时间清点,暂时不清楚!”

    郑成功微微点头朗声对陈永华说道:“复甫,即刻派人向福建报捷。并请林将军尽快率水师准备攻略舟山!”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人手返回庐江报信!”

 第三十四章 北伐(三)

    拿下温州,为了不骚扰百姓,郑家大军都驻守在城外,郑成功只带着三千士兵和一千警卫营入城掌管纪序。

    一入城,郑成功就派人贴公告安民,为了能取得百姓的信用,郑成功仿汉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郑成功之前攒下的好名声,再加上郑家军入城后与民秋毫无妨,鸡犬不惊。

    温州的百姓也从战争的恐慌中慢慢镇静了下来,恢复了日常生活。

    百姓感谢郑家军的严明,自发赍牛酒到寨****。

    郑成功欣喜,忙叫人拿金银偿还。

    一时间军寨欢声遍野。满清旧军,愿从军者听从,不愿为军者给赏归农。

    温州百姓听到无不仰颂。

    安抚完百姓,温州府衙内的议事厅中,姚启圣拱手对郑成功说道:“恭喜大将军,首站顺利攻取温州,开了一个好头。”

    郑成功挥一挥手说道:“不过是得一城,不值一提。”

    姚启圣点了点了头,说道:“大将军,现在温州一下,你准备攻取何地?”

    郑成功问道:“熙止认为我军当攻取何地为好?”

    姚启圣说道:“若大军乘船跨海北上,攻取浙江舟山,由吴淞口进入长江,顺江而上攻打江阴、瓜州,直取南京,可迅速平定江南,此乃上策。若审能如是,以堂堂正正之师北伐,攻取江浙,乃中策。若西取江西,与云贵大西军鼎足相投,以抗清军,此为下策。”

    郑成功思考了下说道:“上策太险,万一清军堵塞江道,到时我军进退不得,败亡之道!中策当好,我军兵马比清军多,当以堂堂正正之事北伐!”

    姚启圣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下官建议大将军广派人手联系各方义军志士,响应我军,有助于我军北伐!”

    郑成功听到问道:“以熙止之见,我军何人可担此重任?”

    姚启圣说道:“陈永华细心谨慎是合适人选!”

    郑成功低头思虑了一下,说道:“就派陈永华去联系江南的各路义军志士,以策应我军北伐!”

    ……

    陈永华听到郑成功的指令后,马上动身出发去江南联系各路义军志士。

    为了安全之见,同时也是为了掩人耳目,陈永华改名陈近南。

    郑成功听到陈永华给自己取名为陈近南后,楞是呆住了几分钟。

    你是陈近南,哪谁是韦小宝啊!

    他的七个娇妻又在哪里?

    能引荐给我吗?

    陈永华不知道郑成功内心的想法,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

    陈永华走的时候,还跟郑成功要了一大批金银珠宝,以便必要时可以贿赂江南的文武官员。

    陈永华去联系内应,郑成功让将人将金砺押了过来。

    一看到金砺押过来了,郑成功忙走上前亲自他解绑说道:“不好意思,下人不懂事,让金将军受罪了!”

    金砺松了松手,活动了一下手臂,但确实一直没有说话。

    郑成功看着金砺说道:“温州上下诸将,闻我名皆降,汝何不早投降?”

    金砺睁目怒叫曰:“忠臣岂肯事二主乎?”

    郑成功听到大笑起来,说道:“汝忠臣乎?你本明将,后降于清,何来忠臣之说。”

    金砺听到面红赤潮,嘴硬道:“那是明朝有亏于我,将辽东拱手让给了满清。我无奈下才降清的!”

    郑成功哈哈笑道:“现在我郑家军气势由鸿,满清却是实行暴政,惹得民生沸腾,起义不断。将军,识时务者为俊杰,何不则良木而栖!”

    金砺听到不知道该作何回答。

    郑成功看到金砺在犹豫,忙大声喝道:“将军身为汉人,且助纣为虐,帮一个横征暴敛,残害汉人的异族为主,他日有何面目对祖宗。我劝金将军弃暗投明,效仿李成栋、金声恒,成全金将军之忠!“

    金砺并不是笨蛋,满清对汉人提防的态度,早就让他心生不满。

    以满清对汉人苛刻,他在损兵折将后,自己回去,那也是只有死路一条。

    金砺在郑成功给了自己这个台阶后,立马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金受教了。如不听将军之言,金某险些误入歧途。金某随将归顺将军!”

    郑成功忙扶起金砺,说道:“快快请起,金将军肯加入我军,我军定当如虎添翼,真乃明严之幸!”

    金砺趁势起身后,说道:“处州、台州、金华三府守将乃是我心腹手下,我愿意去劝降他们,以助明公。不识能相信否?”

    郑成功忙拱手谢道说:“此明严所愿也。来人,将金将军的坐骑牵来。明严在此等候将军,还望将军早归!”

    金砺抱拳说道:“定当不会负将军信任!”

    说完,金砺骑上马就朝着处州府跑去。

    王忠孝听后摇头说道:“大将军,此举孟浪了。他此去必不来矣!”

    郑成功听到摇了摇头说道:“金将军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

    嘴里说的好听,郑成功内心却是暗思:他现在不来投靠我,还能去哪里?

    继续跟我对抗,别说笑了。现在他三万大军都差不多丢在温州了。他拿什么坚守。

    老子现在有十几万大军,怕过谁?

    金砺走后,郑成功没有过问,只是令人在温州筹备军粮。

    三日后,军粮筹备妥当,金砺还是没有回来。

    郑成功手下不少人都大骂金砺此人言而无信,大将军错信了此人!

    郑成功笑而不答,只叫大军起兵朝处州府杀去。

    行军一日,当郑家军走到处州城门前,只见大门正开,处州文武官员都恭敬地耸立在一旁。

    看到骑在前头的郑成功,处州知府急忙跪下说道:“恭迎大将军!”

    郑成功跳下马,忙走过去扶起为首的几个官员说道:“众位请起,明严怎敢受此重礼。众位快快请起!”

    郑成功拉着处州总兵赵文熙的手,一同入城。“赵将军能弃暗归明,真乃处州府百姓之福。”

    赵文熙忙说道:“不敢,赵某也是多得金将军提醒才会醒悟。”

    郑成功听到问道:“那怎么不见金将军呢?”

    赵文熙回答说:“金将军劝说我后,就启程去台州了。”

    金砺前两天单人匹马来到处州,唤出赵文熙,让他投降。

    赵文熙一时有迟疑未决者,金砺喝到:“我尚且投降,何况汝乎?”

    赵文熙听到才不再犹豫,决定投靠郑成功。

 北伐(四)

    就这样,在金砺的帮助下。

    郑家军兵无血刃就夺取了处州、台州、金华三府。

    金华府衙,郑成功抬起一杯水酒对金砺,“这一杯是我敬金将军的。如果不是你,又不知道要有枉死多少士兵!”

    金砺忙举起酒杯说道:“不敢,全仗大将军声望,郑家军雄威,我才能顺利劝说他们投降的。”

    郑成功说道:“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不用谦虚!”

    金砺听到说道:“大将军,这三府是我的心腹手下,我能劝说的了。但绍兴、杭州等府的守城将士皆是定南将军刘之源的手下,刘之源此人乃满清一条忠狗,想劝说他难以登天。”

    郑成功问道:“那他手下有多少兵马?”

    金砺想了下说道:“大概有五万人马,原本是准备剿灭四明山叛军的。”

    郑成功将杯中的酒一口喝尽说道:“既然他甘心做满清的走狗,那么就让他见识下我郑家军的厉害!”

    金砺也将杯中的酒喝尽说道:“大将军,末将有个不情之请。”

    郑成功说道:“金将军请说?”

    金砺说道:“满清皇太极对我不薄,我不想跟清军对阵,恳请大将军准许末将归老。”

    郑成功劝说道:‘金将军仁义,不愿意面对旧主,我又怎么会为难将军你,归老之事且吾再提。将军,不瞒你说。南洋哪里有广阔的领土等待我们去开阔。将军若有意,你可领兵去哪里?“

    金砺听到来了兴致说道:“我平时对南洋之事也略有所闻,末将愿为我们汉人在海外开疆辟土。”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那好,金砺听令!”

    金砺忙站起拱手喝到:“末将听令!”

    “我命你率步兵两千,水师一千去马六甲,一处叫狮城的地方驻守。记得要在当地最高山处叫石匠凿出“汉疆领土”一行汉字。”

    虽然不明白郑成功为什么特意吩咐这件事,金砺忙喝到:“末将领命!”

    “嗯,你这边准备好了的话,就是福州找洪旭将军,他会帮你安排的!”

    ……

    杭州府衙内,浙江巡抚肖起元担忧地对定南将军刘之源说道:“刘将军,现在海寇大举入侵浙江,金砺那个狗贼已经投靠郑海寇,金华、台州、处州三府已经沦陷。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刘之源不屑地说道:“别人怕他郑成功,我刘之源可不惧怕他。”

    肖起元可没有刘之源那么有信心,“可现在郑家军有十多万,又刚攻克温州、台州,气势正盛!”

    刘之源傲气地说道:“肖巡抚不用担忧,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现在郑海寇只有十万兵马,而我军有五万大军。我据城守之,他能奈我如何?”

    肖起元听到刘之源说起的孙子兵法中的,他心中稍稍放心了点。“只是郑海寇以水师起家,听说拥有战舰上前艘。”

    刘之源听到哈哈哈大小起来,说道:“杭州湾口较宽,自口外向口内渐狭,到澉浦为20公里,海宁一带仅宽3千米。且水道水道弯曲,浅的不过三四十米,大船不易通过。如果郑海寇敢驾驶船舰过来,那更好,老子就将派兵将水道堵塞,来个瓮中抓鳖。”

    听到刘之源说起头头是道,肖起元也放心了,说道:“杭州安危就托付刘将军了。”

    刘之源拍胸口保证道:“肖巡护大可放心,有我在,杭州必然安然无恙!”

    ……

    陈永华自父亲在同安战役中**而死后,就对满清怀着异常的痛恨,也在那一天开始成熟起来。

    日夜苦读,才能在一帮才智杰出的政法大学中以第一名毕业。

    除了读书外,陈永华也学他的偶像祖逖,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几年下来,陈永华剑术也算了得,但等闲二三个人近不了身。

    正因为陈永华可算能文能武,姚启圣才敢派遣他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出去游说各路义军志士响应郑家军北伐。

    陈永华用陈近南的名义,打着郑成功的旗号游走在江浙,那真是如鱼得水。

    现在郑家军大举北伐,浙江的温州几个府都已经被打下了。

    现在满清还能不能保的住江浙地区,还真的不好说。

    如果郑家军真的在攻下了江浙,那自己动了他的人,那不是找死吗?

    上至官史衙役,下至商户百姓,有很多人都知道近来活跃的陈近南。

    但他们都抱着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陈近南在浙江的游走都当做没看见。

    陈永华就这样行动自由地在绍兴府游说了几个有声望的文士答应响应郑成功。

    眼见郑成功兵不血刃就收复了金华、台州、处州三府,陈永华越发对自己感到不满。

    大将军都收复浙江半个省了,自己却一事无成,要自己何用?

    陈永华绝对不容易大将军第一次交代的任务,就这样无所作为。

    陈永华低头思考浙江的形势后,是夜连夜赶路直奔宁波上虞。

    陈永华不想再这样小打小闹了,他准备干一场大的。

    要想实行这计划,就需要兵马。

    陈永华没有兵马,他准备跟别人借兵来实行自己的计划。

    首站他就准备劝说张煌言。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人。

    少年时期,张煌言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

    1645年(清顺治元年、明弘光元年),清军大举南下,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投笔从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

    后被清军击破,逃亡浙东。

    战败后,张煌言深感不足,自此更加努力练习骑射,并在浙东招募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屯田拒守。

    陈永华来到上虞县平冈寨前,山寨前几个持枪的民兵看到有人,忙举枪对准陈永华,喊道:“什么人,来这里做什么?”

    陈永华忙拱手喝到:“同安陈近南求见张侍郎,有要事禀告,劳烦通报!”

    随着山寨的民兵向张煌言通告后,张煌言一头雾水,陈近南?没听说过。

    张煌言问道:“他有说什么吗?"

    民兵回答道:“他说有要事禀告!”

    “让他进来!”张煌言说道。

 第三十六章 北伐(五)

    山寨忠义堂,张煌言坐在正位看着眼前青年,说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

    陈永华拱手向张煌言说道:“张侍郎见谅,陈近南是后进生的化名。学生真实姓名叫陈永华,乃是招讨大将军郑明严旗下的参军。”

    郑成功原是尊奉隆武帝,隆武挂了后,就遥奉永历帝,一直是不承认鲁监国正统地位的。

    张煌言却是尊奉鲁监国的,隆鲁政权的正统之争让张煌言对郑成功一向不怎么待见的。

    张煌言听到来的这个人竟然是郑成功的手下,顿时有些不悦地说道:“郑成功派你来是做什么的?”

    陈永华抬起头看着张煌言说道:“久闻张侍郎素怀驱驰鞑虏,匡扶大明之大志。”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样?”

    “如果是的,学生恳请张先生适黔粤之拥戴,是用归藩。”

    “休想,忠臣不事二君,我是绝对不会改门换闾的!”

    陈永华面色庄重地喝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