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前思后,李成栋睁开眼,喝到:“够了,不必再说。我意已决,我亲率大军出城迎战清军!”
李成栋多年威望下,手下将士不敢反驳,忙忙齐拱手喝到。
“尊令!”
“好!诸将即刻回营,整肃军马,准备出战!”
厅中众人一齐起身,向李成栋行礼后相继离开…………
李成栋一面加派斥候打探敌军情报,另一面对麾下士卒进行动员,意欲鼓舞起士卒地军心士气。
二月二十九日午时,信丰城外十五里,李成栋率领四万大军列阵等候着清军到来。
李成栋坐在骏马上,转头问道:“元胤,其他人都准备好了吗?”
李元胤忙回答说:“义父放心,其他人都已经按照计划准备好了!”
“嗯,如此甚好,此战务必要取胜,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此战若败,明军就再无出击的能力了。
到时是生是死,都只能仰仗其他人了。
“义父,不必担心,此战我军必胜!”李元胤安慰道。
李成栋望着远方尘土飞扬,久经战场的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只不下于万人骑兵军队,他们前进的速度非常快。
李成栋看到,忙举起手中的帅令,喝到:“全军准备,准备迎战!”
不多时,胶商率领的清军已经跑到离明军只有四百米的距离。
在胶商一声喝令下,清军刹然而止。
胶商策马出阵,看到李成栋厉声喝到:“李成栋,你这反复无常的小人。我大清对你不薄,你竟然反叛,不自量力对抗我大清,实乃自取灭亡!若你此时下马投降,我还可向大清请求饶你一条狗命,不然必诛你九族!”
清军在什官的指挥下,忙齐声喝到:“下马投降,饶你狗命!”
上万的清兵齐声呐喊,其声势浩大。
面对清军如此声势,李成栋部下明军慌乱起来。
赣州大败后,为了补充兵马,李成栋临时强招了不少新兵。
这些新兵刚刚征募不到一个月,从未经历过战事,被清军气势所骇,心生恐惧。
见此景,李成栋手中帅令一挥,怒喊道:“杀!”
随着战鼓声轰隆敲响,立时四万明军顿时如潮水向清军杀过去。
胶商也毫不犹疑地厉声吼道:“杀!”
一碗茶的功夫,两军就重重地撞在一起。
六多万兵马在拼死搏杀,刀光剑影,漫天血舞。
清军虽然精锐,但劳师远来,有些疲倦。
明军虽然以逸待劳,但新兵不少,不够强悍。
一时间,两军成胶着状态,谁也奈何不得谁。
一直注视着战局变化的李成栋看到这种局面,忙大手一挥,三只响箭带着尖锐的哨声直刺云霄。
不一会儿,郝尚久高喊着“杀,大家随我杀啊!”
明军左阵突然杀出了一万骑兵,正以锥形冲锋阵型向清军侧翼杀去。
明军右阵杜永和带着上万步兵也向清军侧翼杀了过去。
三面夹击下,清军顿时抵挡不住,被杀的步步后退。
胶商一看,忙狂喊:“撤退,快撤退!”
清军一听到撤退的鸣金声,立马扯开步子朝着北面狂奔逃跑。
李成栋看到清军败了,忙急促明军,追杀清军败兵。
一路斩杀的清兵,让李成栋看到了大败清军的希望。只要能消灭这只清军,自己一定能坚守的住。
李成栋疾呼明军追杀,没有注意大军已经追赶了将近二十里,远离信丰城。
一直引军追赶的李元胤忽然骑马来到了李成栋身旁急声说道:“义父,情况有些不对!”
李成栋忙问道:“元胤,有什么情况?”
“义父,这清军似乎一直在疑惑我军追赶,而且此处是一盆地,孩儿认为不意再追赶!”
李成栋一听,忙张目四处望,果然此处是一个低洼的盆地,四周多小山丘。
李成栋也是久经战事的老将,知道不妙,正要喝令大军停止追击的时候。
突然,一阵震天的鼓声响起,不远处的山丘用处无数的旗帜。
征南大将军——潭
平南王——尚
靖南王——耿
靖远将军——何
……
一直撤退的胶商也停止了脚步转身面向明军。
李成栋看着四周涌出来的旗帜,面色惨白。
中计了,十面埋伏!
谭泰一声令下,无数的箭雨从高丘不断地射往明军,瞬间就造成了明军伤亡上千人。
伴随着箭雨,两侧两万八旗骑兵策马狂奔,挟裹着踏碎一切的威势,如天崩地裂,如惊涛拍岸,向李成栋的明军冲来。
成千上万匹健马同时踏击大地,大地都在战栗、在颤抖。
最前面的一排骑兵将手中的长矛压了下来,上万支锋利的长矛刺穿了一切阻挡的人马。
八旗骑兵如滚滚铁流瞬时撞开明军前军,继续往前冲刺。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有着大量新兵的明军都恐惧到了极点,死亡的阴影无情地侵蚀着几乎每一个人。
“啊~!”在惊恐万分的尖叫声中,一个新兵首先崩溃转身逃跑了。
逃兵对苦苦支撑的明军产生了巨大的反面影响,不少新兵纷纷跟随着亡命奔逃起来。
剩下的明军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纷纷拼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不顾一切地夺路奔逃起来。
被清军围攻得左右难支的李成栋,已经没有能力做出任何应对措施;
只能怒喊一声,“随我杀出去!”率领亲卫杀出重围,逃向信丰。
转眼之间,形势对调,追杀者变成了被追杀者。
清军一路追杀明军,只杀到信丰城下,被城上的守兵一阵箭雨,将清军逼退,李成栋率领的败兵才退回城内。
回到信丰,一点算,出兵前的七万大军,现在只剩两万八千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 信丰战役(二)
信丰军营中,士气低落、哀鸿一片。
受了轻伤的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挤靠在一起,双目无神,表情呆滞,重伤的士兵则被遗弃在军营角落,除了等死他们别无选择,事实上以明朝当时的医疗水平也根本无法救活他们。
更多的士兵则表情冷漠,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乱世人命如草芥啊,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再见到明天的太阳,哪还有心情去关心别人?
看着凄惨的景象,李成栋黯然无语。
李元胤说道:“义父,现在我军伤亡惨重,幸存的士兵也多带伤。城外的清军不下十万人,我怕据城坚守也撑不了多久。”
杜永和听到怒骂道:“现在除了坚守还有什么办法,当初我就劝过惠国公,不要出城作战,是你劝说要出战的。现在这种情况,现在你满意了!”
李元胤没有理会埋怨,朗声说道:“义父,为今之计,只能是派人向郑成功救援了!”
“郑成功!”李成栋有些疑惑地说道:“他会来吗?”
“义父,唇亡齿寒,孩儿必定会劝说他救援我军的。”
这个时候还能有其他选择吗!李成栋默默地点了点头,
李元胤向李成栋施了一礼后,起声离开了。
李元胤趁清军还没有完成对信丰包围时,带着十几亲兵杀出去,朝厦门跑去。
征南大将军谭泰听到有明将逃出城了,气的责打了看守那领域的将军。
仗打了那将官,谭泰将自己的手下都召集到军营中,问道:“诸位,李成栋派了一小将冲出城,朝东面跑去。各位觉得李成栋是何意?”
耿仲明立马回答道:“莫非是想向明朝伪皇帝求救?”
何洛会摇摇头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也应该是朝南方逃去,而不是逃向东。”
尚可喜犹豫了下说道:“有可能是向郑海寇救援。”
胶商不屑地说道:“李成栋七八万大军都被我大清杀得个片甲不留,就凭郑成功他三四万兵马能顶的什么用?哈哈哈……”
尚可喜劝说道:“将军,虽然郑海寇不足为虑,但也小心此人与李成栋联军抵抗我大清。我大清虽然不惧怕两人,但同时攻打两军的话,伤亡无可估量!”
谭泰听到也觉有些道理,忙问道:“那以你之见,当如何?”
尚可喜说道:“将军不由派一人招降郑海寇。”
谭泰有些疑惑地说道:“郑海寇会投降吗?上次我大清就像招降此人,但被他一口回绝了!
尚可喜笑着说道:“郑海寇不投降也没关系,到时我大清可放出话去,就说郑成功有意投靠我大清就行!”
“这有用吗?”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已经投靠我军了,世人对郑成功抗清的决心一直是有待怀疑的。就算明军有人能够识破此阴谋,但李成栋、瞿式耜等人恐怕就没有这等眼力了。一个不好,李成栋等人甚至会误会郑成功。只要郑成功不能跟李成栋联军,那么郑成功肯不肯投降,又有什么关系呢!”
谭泰听到很高兴,忙说道:“好,就照你的计谋行事。何洛会,你去福建厦门招降郑海寇!”
“是,奴才这就去!”
谭泰率领着十四万大军将信丰团团包围住。
当时信丰东门外桃江河水泛涨,不能涉渡。清军即在西、北两门外和南门旱路上挖濠栽桩,防止明军突围。
建好工事,三月初一日,清军开始攻城。
架好神威大将军炮,朝着信丰城轰隆起来。
城头上李成栋也让炮兵手反击,两军就用上百架神威大将军炮相互对轰起来。
看到火炮占不到便宜,谭泰令旗一下,战鼓敲响。
七十多辆有专挡箭矢的铁牌楼车开始推进,像一座座高塔般往信丰移来。每辆车后隐着数十名弓箭手。只要到达城门前,便可以从竖高达两丈的大铁板后往城头发箭,掩护其它人的进攻。
同时当耧车搭上城墙时,战士还可直接跨上墙头,攻入城内去。
上万绿营军将木盾举到头顶,快步向城墙冲去。数千名扛着云梯、推着冲车也朝着城墙去。
清军还没有跑到城墙下,就迎来了城上的箭雨。
箭矢如蝗,不断地收割清军的性命。
很快城上的明军也迎来了清军的反击,更多的弓箭射向了他们。
箭只在空中不断地交织着,谱写着四万的奏章。
“弓箭手,不要停!”李成栋挥舞宝剑,声嘶力竭地喝令连连。
密集的羽箭如蝗如雨,如乌云遮蔽天空。凄厉的呼啸声不绝于耳。
攻城和守城的士兵都拼命地将箭囊中地羽箭向对方倾泻出去,起先还要稍做瞄准。
到后来根本就是看也不看,机械地重复着抽箭——上弦——开弦——送弦地动作。
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清军开始了在蚁附攻城。
“杀!”在如蝗飞矢的掩护下。
一队队清兵推着大木桩简陋钉成的冲车,顶着数层厚牛皮庇护。
来到城下。对城门和城墙发起了撞击。轰隆隆的巨大撞击声,把号角和军鼓都压过了。
“擂石滚木,全给我******丢下去。”
“弓箭手,不要停!”
“快!把油全倒下去!”
城楼的呼喝声此起彼伏!
乘着箭雨的间隙,守军士卒匆匆忙忙将滚开的沸油从城楼上倾倒下去。
沸油不断地滚下,根本无处躲闪的清兵顿时被烫的皮肉脱裂,捂着伤口,惨叫地从云梯跌下。
城下冲车上蒙覆的牛皮有效地阻挡了沸油,躲在车内的清兵并没有受到多大伤害。
正当他们感到庆幸的时候,突然听到恐怖的声音。
“扔火把!”
落下的火把,让滚油立时嘭地燃烧了起来,将城下变成一片火海。
除了少数几个身手敏捷的清兵连滚带爬,能从火海中脱离,其他的全葬身在火海中了。
此时,日已西垂。西边的天际一片血红之色,与熊熊燃烧的城墙交相辉映着。
“铛铛铛……”急促的鸣金声从攻城军阵中响起。
还在激战中的清兵听到急忙后撤。
“呼~~!”城楼上的明军士兵不约而同地长长舒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一丝轻松之色。有些人甚至忍耐不住身心的疲惫。直接瘫坐在地上。
更多的人则在上官的指挥下,清理起一片狼藉的城楼来。
李成栋在几名将军的簇拥下,缓步来到城上,望着敌军退却的方向,表情凝重非常。
“今日损失了多少人?”转过头,李成栋对身旁的杜说道。
“阵亡了三千一百多,还有千多人被受重伤!”郝尚久神色肃然地回道。
杜永和面带忧虑地说道,“大人,是不是向皇上求援?”
李成栋摇头说道,“皇上那边是指望不上。只能期望郑成功的大军能早些回援!再换一批人上来守城,夜间尤其要谨慎戒备,断不可给敌军可乘之机!”
下达了命令后,李成栋慢慢走到城边,凝望着厦门的方向,神色复杂。
第一百一十七章 信丰战役(三)
三月三日,李元胤感到厦门郑府。
李元胤恭敬地向郑成功行了一礼,恭声说道:“元胤代我义父,恭贺漳国公光复漳州郡!”
“多谢!李兄与我年纪相仿,就不用那么多虚礼,就以表字相称即可!”郑成功笑了笑回道。
李元胤没有把郑成功客气地话当真,他朗声说道:“漳国公,元胤这次前来,是希望漳国公遵守同盟之约,出兵解救我军之困!”
“明严与惠国公有盟誓之约,今惠国公有困,明严自当出兵!”郑成功点头诚恳地说道。
李元胤听到高兴地拱手说道:“谢漳国公,信丰存亡都依仗漳国公,还请漳国公早日派兵支援。”
郑成功忙点了点头说道:“嗯,我会尽快出兵的。李兄连日来赶路也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
李元胤在下人的带领下去偏厢休息时,一路敲锣打鼓的清军使者何洛会到了厦门。
厦门府衙大厅,跟随河洛会来的上百清兵都给挡在外面,何洛会走进府衙大堂的时候气势依然都很足。
走路时河洛会眼睛一直往天花板上看的,如果不是前面有人带路,只怕会一头撞倒柱子上,把鼻子给撞歪。
看着他作态的样子,郑成功觉得很搞笑,强忍着笑意说道:“请问尊姓大名?”
何洛会傲视着郑成功说道:“本官乃正黄旗固山额真何洛会,今奉征南大将军谭泰之命前来招降你等!”
郑成功说道:“哦,只是征南大将军派来的使者么?抱歉,我们还以为是从满清皇帝派来的!你请回吧!”
河洛会哼哼冷笑一声,眼睛又朝天花板上看过去。“不过疥藓之患,岂劳天子费心。我足以当之。”
甘辉看到这清使者那么傲慢,顿时跳了出来,怒视着他喝到:“你这厮算什么,敢如此大胆!莫要来恼犯著你家爷爷,好歹把你们尽杀了!”
甘辉想上前打河洛会,杨才、余宽等人忙拉住甘辉,不让他动武。
郑成功也有些不太高兴,催促道:“多言无益,何大人,还是早些将征南大将军的书信呈上吧。”
河洛会听到拿出一封书信没有交给郑成功,而是直接宣读起来。
“力尽不胜天,则投明而事,乘时建功,此豪杰事也。今两粤未平,今铸闽粤总督印以相待。吾欲见将军者,商地方故也……如若不然,待大军到来之时,死无葬生之地!”
姚启圣听到后问道:“漳泰有意招降国姓爷,可有凭证?莫不是以此为缓兵之计吧!”
“只要郑成功愿意投降,我主可即可派遣人员上京进奏,为郑成功讨赏!”河洛会看着郑成功,“郑将军,祸福荣辱,惟其自取。征南大将军所书,勿谓言之而不预也。”
郑成功没有跪地归顺,也没有勃然大怒,面无表情地说道:“你远来劳顿,可先下去歇息!”
河洛会听到刚想开口的时候,郑成功已经先说了,“来人,送何将军下去歇息!”
警卫听到,连给河洛会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就半推半拉的送出门外了。
看到河洛会走了,姚启圣笑着说道。“大将军,看来李成栋危险了!”
郑成功点点头,却没有说话,默然思索着什么。
“姚参军,你为何有此猜测?”甘辉大惑不解地询问道,“满清鞑子明明只是准备投降国姓爷……”
除甘辉外,帐中其余诸将亦是疑惑不已,直直地看向姚启圣。
姚启圣解释道:“如果真是要招降国姓爷,也怎么会是满清征南大将军派出的使者,又怎么会大张旗鼓,来的使者又怎么会这么傲慢。依熙止之见,这招降之计,恐怕是想稳住我军,不要支援李成栋。”
姚启圣继续说道,“再者,满清使者态度傲慢,会让外人以为是大将军有意投降满清,借此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