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大人,到底是什么事?”对面的刘大元略显急切地低问道。
“平西王惨败,尚可喜被郑家军所杀!郑成功让我投降,不但可以保住性命,甚至还可以继续做官!”罗托先将书信转递给一旁的刘大元后,缓缓回道。
“什么?”堂内的清将惊呼出声,其余人也皆现震惊之色。
“消息确凿无误么?”刘大元急声问道。
“应该不会有错。”洪承畴无奈地点了点头,“城外的尸体、旌旗,还有平南王的首级,证明郑成功应当没有说谎!”
听到吴三桂大军败了,只要不是太过愚笨,就能分析出吴三桂战败意味着什么。
“洪太师,现今我等当如何?”罗托缓缓抬头,沉声问道。
洪承畴仰天长叹一声,怅然说道:“今大计不成,贵阳已无坚守的必要了。我们趁夜突围,汇合平西王、安远靖寇大将军再图他计!”
说完,洪承畴心中不免松了一口气。
被困在贵阳城这么多天,洪承畴心里也早已感到厌烦,若不是对内外夹击的计划还抱着信心,认为能够击败郑家军。如果不是害怕清顺治帝会责怪,洪承畴或许早就想办法谋求突围了。
听到洪承畴下令突围,堂中的将校都感到一丝高兴,他们早就像逃离贵阳这个鸟笼了。
正当清军将领都准备收拾,为突围做准备的时候,刘大元说道:“太傅若要撤出突围,请准许下官留下死守贵阳。下官不才,愿与贵阳城共存亡。以报销朝廷”
洪承畴听到面色虽然未变,但眼中却瞬间闪过一丝凌厉之色。
但很快,洪承畴就恢复正常,面无表情地说道:“准!”
洪承畴很干脆地应允刘大元的请求,随即将手一挥,“就留三千兵马给你,其他人都下去准备吧!”
说完后,洪承畴第一个举步离去,甚至看都未看六大元一眼。
刘大元在后面恭敬地喊道:“谢大人!”
第七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八)
寅时,贵阳西门后大街上,除却留守阻敌地士卒外,其余将近六千清军齐聚于此。
城门后,洪承畴身穿皮甲,手持长剑,慨然长喝道:““开城!”
为了突围,堵塞西门的沙石被洪承畴下令连夜搬走了。
沉重的铁皮包裹的木门缓缓开启,城内清军蜂拥而出。
清军悄然地想出城,然后趁郑家军不备,猛攻西门外的营寨,好突围而出。
静悄悄地靠近郑家军营,正当清军准备暴起,发动进攻的时候。
突然军营内外无数火把瞬间如同星星点灯般,将昏黑的夜色照的如同白天般明亮。
郑成功骑着狮子骢纵马出列,喊道:“洪太保,何苦姗姗来迟!”
听到郑成功喊自己太保,洪承畴眼睛一亮。
洪承畴在没有降清时,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
郑成功没有喊洪承畴在满清的太傅官职,而是喊他在大明的官职,就是表明如果他肯降的话,照样可以高官厚禄。
洪承畴半晌之后,叹息了一声,昂头说道:“洪某有负国姓爷的厚待了,吾已是花甲之年了,已无脸面再行那反复之事。见谅了!”
洪承畴转身对手下喝到:“不死战,必无生路!杀!”
喊完,洪承畴挥舞着宝剑,不顾自己老弱的身体,放声大吼着纵马向前冲。
银盔上的血缨和散露在盔外的银丝白发随风不住舞动。
看到洪承畴到最后还是不肯投降,郑成功叹息了一声喊道,“杀!”
一听郑成功下令,等候多时的赫文兴高举右手,声嘶力竭地下达着命令,随后手臂重重落下。
“开火!”
“砰!”
数千发子弹劲矢从枪管喷出,带着凄厉的尖锐声,狠狠地穿向外涌的清军。
“举盾!冲过去!”
清军阵中传出声声厉吼。
已出城的清军都是刀盾步卒,他们高举盾牌,列成密集地阵型,快速朝着地郑家军防御薄弱地阵地冲过去。
在他们身后,源源不断的清兵向外涌来,列阵,冲击……
郑家军的其他火枪兵开火、上弹、开火、开火,如同机械般操作着。
密集的子弹,稀疏的箭雨……将清兵一个个击穿在地。
举着盾牌,迎着泼水般的子弹狂奔,贵阳的清军士卒脑中所想的事情只有一件————突破郑家军的防御,逃出去。
损失了上千兵马,清军终于突进了郑家军前不足百米。
正当清军放下盾牌,抽出利刀,准备接身战时。
冲在最前面的清军只觉得路面猛地一沉,整个人都掉进了咕隆。
冲在最前面的清兵虽然知道情况不妙,想要停下来,但后面的人却没有看到,继续往前冲,将前面的推下了沟渠。
清兵接二连三地栽了下去。
“啊~!”人的凄厉惨叫声此起彼伏,但随即迅速便归于沉寂。
看到手下如下饺子般掉入那沟渠,洪承畴苦笑一声,“果然是连一条生路都不给!”
再抬头的时候,一发子弹正好击中他的胸口。
洪承畴地下头看着胸口迸裂的鲜血,笑着从马背摔下来。
在摔下来的那瞬间,这一生就瞬间从洪承畴脑海中闪过。苦读的日子,中进士那欣喜的神情,手握重兵围剿叛贼时的意气风发,被满清俘虏时提心吊胆,投降后尴尬的处境……
悔不当初啊!
只怕日后要被人骂成奸臣了。
洪承畴带着不甘悔恨重重地摔在地上,死了!
看到洪承畴摔下马,再也没有起身,郑成功厉声喝道,“洪承畴已死,你等已身陷绝境,抗则必亡。何不尽早归降?”
听到郑成功喊洪承畴死了,还在想办法逃跑的清兵停下了脚步,转身向主帅位置看去。
洪承畴没有骑在马背上,那个位置周边的人都低下头看着地面。
所有的清军顿时反应过来,洪承畴是真的死了。
主帅的死让这些清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茫然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罗托疯狂地喊道,“洪太傅还没有死,快杀,杀光这些狗贼!”
郑成功一抬手停止了火枪兵的射击,吼道:“住口!转头看看你身边的士兵,你当真要断送了他们性命?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盏茶工夫内若再不弃械归降,全部格杀无论!”
被郑成功这一吼,罗托微楞片刻,缓缓转身,看了看那些剩余将士。
个个尽皆伤痕累累,满面绝望之色。
罗托抬头仰望苍穹,痛苦地低下头。“都丢了兵刃,投降吧!”
众清军士卒在罗托的带领下,尽皆伏倒于地,齐声喊道:“我等愿降!”
随着罗托的弃械投降,南方清军再无一只大军了。
刘大元主动要求留下其实就是想在洪承畴走后,投降的。
在城头上听到洪承畴死了,看到突围的清军都投降了。
不待郑成功派人喊话,刘大元就主动开门投降了。
被围城的这些天,贵阳城的百姓终日都是在惶惑不安中度过,既为粮食的缺乏而忧愁,又担心城破之后是否会遭遇屠城的噩梦。更担心清军在失利后,会不会拿自己这些百姓当做党箭板。
这么多天,百姓们几乎就没有出过门,家门是用木板钉地死死的,就怕那些是士兵冲进来打砸抢劫,家家户户胆战心惊地躲在屋内不敢看,不敢听,更不敢问。
以往厮杀声震天的今天却是出奇的安静下来了,将近中午时候,一队队士兵沿街巡逻着,同时还有几个大嗓门的士兵一路高喊,“乡亲父老们出来,清军已经投降了,国姓爷来解救你们了。大家放心,我们郑家军是绝对是不会伤害你们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郑家军士兵喊了一遍又一遍,等到下午时分,那些百姓没有听到破屋的打砸声,也没看到有士兵闯进来,都小心翼翼地走出了家门。
一队一队持枪握刀的郑家士卒迈着整齐的步伐巡逻在街道上,他们所穿的衣甲,与清军士卒大不相同。
看到百姓出来了,郑家军都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
看到士兵黑堂堂的脸孔中,灿烂的笑容,百姓们安下心了。郑家军果然是如传闻是仁义之师啊!
贵阳府衙内,郑成功坐在主位。听着姚启圣等将士统计此战的战果与损失情况,同时也为商讨下一步的具体战略。
目前贵阳府已落入我军之手!”姚启圣缓缓说道:“更为可喜的是,经这近两个月的征战,清军在南方的主力已被我军击败。可以说,无论攻略湖广,还是赣桂,清军一时之间都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来阻挡我军。此外,贵阳之败,必然给京师的满清形成极大震动,甚至直接憾动北方的满清的统治。而目前,满清北方治下诸州民心都不太稳固,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一旦能引得某处民变,很可能就会形成燎原大火。属下认为可人前去北方联系各方反清义士,一旦我军北伐的时候,或许能成为我军的助力!“
郑成功点点头说:“好,这件事我会安排国家调查局的人去办!你继续!”
“据各部队的统计,此战我军共击杀敌军三万八千余人,俘敌一万千余人,还有2000余重伤之人,由于施救较晚估计都活不下来了。”姚启圣说道,“此外,缴获敌军的粮食6000余石,但这些粮食大都清军从百姓手中抢夺的,属下认为还是还给百姓为好,不然只怕大半的百姓都活不过这个寒冬……”
郑成功说,“就照你说的办,千万不能让百姓因为饥寒而死去。”
“是!”姚启圣点点头,“至目前为止,已知斩杀清军游击将军以上将领二十三人,其中清伪太傅洪承畴被流弹所杀。平南王尚可喜听说是被平西王吴三桂战马踏死的。清总兵罗托、刘大元投降了等人!”
“熙止,虽然洪承畴投靠了满清,当了汉奸,但也当属人杰,而且在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也是对百姓有贡献的。让人去找一副好的棺木,为洪承畴收殓。明日派人送他的尸首回家乡安葬吧!”
华夏的百姓都讲究落叶归根。
就算不幸客死他乡,亲朋好友也会千方百计地送尸首回家乡安葬的。
让洪承畴死后能落叶归根,而不是将他的尸首传令天下,也算对他的尊重了。
姚启圣忙说到,“是,属下会亲自安排好的!”
处理完洪承畴的事,郑成功继续说道,“即可遣使向南京报捷,还有将清军战败,洪承畴战死的事传令湖广、广西、贵州等地,让他们尽快投降,不然一旦大军杀到,绝不宽恕!”
“是,大将军!”姚启圣刚准备离开安排人员的时候,突然转过头问道,“大将军,要不要也派人向广东报捷!”
“也好!”郑成功沉思了一下说道。
贵阳大捷的消息初一传到南京,立时引起满城欢庆。
郑家军击败了清军大军,夺取湖广之后,整个反清形势已变得一片大好。
以前,满清一直占据着湖广,时刻要担心满清会从湖广出兵攻打东南各省。
虽然郑家军一直打着胜仗,但百姓心里却是一直没有安全感的。
现在郑家军攻占湖广后,有着强大的郑家海军看守长江,清军是飞不过长江了。
南京承上下,百姓一片欢欣鼓舞,人心大振。
不少人,尤其是那些一早就跟随郑成功起兵反清的老臣更是开始期冀郑成功黄袍加身的那天,他们也有从龙之功,享受荣华富贵了。
第七十七章 各方态度的转变(上)
贵阳的战事虽告终结,但林林总总的善后事宜却是数不盛数,令人难得片刻清闲。
诸如投降的安排、降兵的收编、对贵州诸府文士百姓的安抚等等……
为了尽快恢复治安和生产,郑成功下令让南京政法学院、厦门政法学院的大四学子提前毕业,全部安排到贵州来实习。
表现好的话就可以转正当公安局局长、民政局局长等,干不好的话,就滚回去补修,甚至直接开除。
有姚启圣、有政府学院的学生等人从旁协助,一切皆有条不紊进行之中。
这一日,郑成功正在翻阅着贵州户籍册时,突然张大山走进说道,“大将军,晋王世子李嗣兴求见!”
晋王世子?他来做什么?郑成功皱起眉头,望向姚启圣。
姚启圣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郑成功回答道,“请他去大堂,我更衣后就来!”
“是,大将军!”
不多时,约十七八岁、相貌儒雅的李嗣兴步入大堂。
李嗣兴不卑不亢地向郑成功行了一个大礼,朗声说道:“下官拜见王爷。”
“李贤侄不必多礼,虽然我与你父亲并无深交,但也敬仰他许久。来,请坐!”
“谢王爷!”
李嗣兴恭敬地坐下,说道,“小侄此次前来是特来恭贺王爷击败清军,一举收复湖广、赣桂几省。王爷用兵如神,实在不愧大明郭子仪、岳王爷再世!”
郑成功含笑地摆摆手说道,“不值得贤侄如此夸奖,若论兵法,为叔可是比不上你父王。”
李嗣兴摇摇头说道,“哪里!我父王不如王爷才是。王爷拥兵三十余万,掌管南方七省。我父王现今只能退守云南一地,哪里敢跟王爷比!”
听到李嗣兴如此抬高自己,贬低他父王。
郑成功心生警惕,他不会是用话语来挤兑自己,然后好让老子交出贵州、广西等地,还给他李定国屯兵吧!
如果是这样,那他是在做梦。
郑成功摇摇手说道,“贤侄,我们两人就不要再相互恭维了,免得外面听到,还说我们两个不知廉耻呢!”
李嗣兴忙说道,“是这么一回事,就是这么一回事。王爷当的起这称誉!”
郑成功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呵呵呵,不知你父王此次遣你前来除了道贺,还有何事?”
“启禀王爷!吾父王命小侄前来拜见王爷,一则是恭贺王爷;二则是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父有一女,甚是贤惠,闻王爷有一子,甚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清。此诚美事,请郑王爷思之。””
“哦?”郑成功听了李嗣兴的话后,显得颇为诧异,“不知晋王欲求我哪一子?”
“闻王爷次子郑聪聪明伶俐,且尚未婚配,故大胆向王爷提亲!”
郑成功听到沉思着,一旁的姚启圣却是不住地给郑成功打眼色,希望大将军答应这个要求。
思虑良久,郑成功开口道,“贤侄啊,婚姻大事,本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我家犬子与蜀王虎女从未见面,这两人观感如此也不清楚,就这样答应怕是不妥。不如约个时间,让他们见上一面。贤侄觉得如何?”
郑成功都这样说了,李嗣兴哪敢反对,笑着应和道:“王爷说的是,那就约个时间,到时两家人见个面,也好联络一下感情。”
郑成功微笑着说道,“好,那就定个时间,吾也是早就想见一见晋王了。”
李嗣兴也是笑着说道,“我父王也是对王爷仰慕依旧,那王爷你看下个月十五号,怎么样!”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定在下个月十五号。贤侄一路奔波,当是累了。来人,送世子去厢房休息。”
李嗣兴听到忙站起来拱手道,“谢王爷,小侄先下去了!”
郑成功笑着说,“贤侄不是外人,在这里住下,当自己家一样!”
“是!”
下人听到喊声,忙跑了过来,指引着李嗣兴走向了厢房。
李嗣兴一走,姚启圣立马说道,“大将军,你该答应的。只要你跟李定国联姻了,日后就是想降服李定国、收编大西军都比较容易。”
郑成功捂着额头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只是,哎,我不想让我的孩子都成了政治上的牺牲品。政治婚姻,对我家的小子,还是李定国的女儿都不公平啊!”
姚启圣听到郑成功这样说,觉得很是奇怪,自古以来儿女婚姻大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怎么还要考虑他们的想法,根本没必要啊。
大家都不是这样过一辈子的吗?
郑成功看到姚启圣迷惑的眼神,根本不想解释了,不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郑成功说道:“熙止,此乃吾之家事,你就不用多想了!”
姚启圣想开口劝说的,但看到郑成功坚定的眼神。
姚启圣也清楚郑成功那温和的性格下面的固执,知道劝说不了郑成功。
姚启圣道:“是,下官明白!”
没过几天,郑成功还在为次子的婚姻之事烦恼的时候。
张大山走进大堂,说道:“大将军,李定国义子李元胤,永厉使者瞿式耜求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