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帆战舰-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下,冯澄世可受不了了,那冯澄世可是一个实在人。

    一看郑成功给自己赔礼。冯澄世当时就感动的把自己的那些委屈忘记了大半,急忙说道:“大将军,万万不可如此。您可是折杀我也。全是下官无能所致,还请大将军治罪!”

    郑成功笑着说道:“澄世无错,只是以后工部的那些官员悠着点用土著人吧。多少增加一些存活的措施,这样损耗下去可是不行的。需要用到土著人的地方那么多。何况日后我们打倒鞑子,复我大汉河山后,那需要建设的数量不是海量,还能这么搞吗?你亲自跟那些工部的人解说一下吧!”

    冯澄世苦笑着说道:“大将军,这都是他们手下留情了。你不知道,在我们刚刚抓到土著人那会儿,这帮人的手段那可真是惨无人道,差不多每天都上百个人死去。要不是现在看到土著人的损耗太大,那扑捉的速度跟不上,恐怕现在的土著人都没有余剩的。”

    郑成功闻言不由的苦笑,“我会派人再去抓土著人,但你也得嘱咐那些官员多少叫那些人增加一些存活的措施吧!”

    “恩。”

    冯澄世本来也没有准备辞职,只是想以退为进,让郑成功明白工部的难处。

    有了郑成功的道歉,冯澄世见好久收,没有再提辞职的事。未完待续。

    《

 第二十二章 海盗变强盗

    《

    冯澄世报告完,王忠孝忙站出来。

    “大将军,这是今年的户部报告,这份报告还得你亲自批示才行。”王忠孝将一份报告交给了郑成功。

    拿着报告,郑成功看了一遍,再次苦笑了。

    王忠孝的这份报告上提出了缩减军队的开支让郑成功头疼的事。

    现在郑家的底盘上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让政府的开支急速增大,现在政府的户部官员已经有些在叫屈了。

    当然那些官员也知道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是希望暂时性的缩减军队的开支,暂时让军人的待遇回到明朝时的酬薪。他们表示只要度过了这段困难时,必定会恢复军人的待遇。

    郑成功对于提出这个方案的官员们很是无奈的,文贵武贱的思想还是根深在这些旧官员身上。一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想过要消减自己集团的利益,而是首先想着要克扣军人的薪水。

    有时郑成功都会想到有着这种思想的官员是不是玩无间道的,要是郑成功签署了这份报告的话,那困怕明天就有着一大帮军士带着战舰投靠清朝了。

    毕竟安庆战役后,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心生了异样,不看好反清复明的形势。

    还有一部分是在郑成功实施的改革中,自身利益严重受到损害的。看到郑成功顽固地要推行改革,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着想,就想着投靠满清。

    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江浙的商人地主,以及一些学八股文出身考取到功名的书生。

    如果不是郑家军还有着很强的实力,如果不是军队还忠于自己,不然怕是有很多要背叛自己,投靠满清了。

    因此郑成功绝对不会苛刻军队,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政权的。

    郑成功对于那个提出缩减军队开支的王忠孝很是恼火,不过考虑到这几年王忠孝打理户部也有几分功绩。

    郑成功也强忍下来,对着王忠孝说道:“缩减军队开支的那个提议,我不同意。你让户部的官员再重新整理出一份报告来。告诉户部的官员,军队的开支不可能会缩减,至于财政上缺口的问题我会解决。”

    “是,我会转告户部的。大将军,属下先告退!”

    “嗯!”

    王忠孝心里也明白,那次郑成功坐上龙椅,当众呵斥大将军有不臣之心时,已经在他们两人心中出现了裂痕,自己也不再是大将军的心腹了。

    那次过后,只要不是公事,王忠孝都不会在郑成功面前出现。

    看着王忠孝后背的身影,郑成功很是恼火。

    王忠孝竟然敢将提出消减军队开支的意见,他的思想早在四书五经等影响下僵固了,根本就跟不上新时期进步的脚步。

    一遇到问题,只会想到节流,而且是愚蠢的节流方法。至于开源来来去去也就是那几样,增税等。

    是时候该找一个人替代王忠孝了。

    找一个新的户部尚书还不急,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一笔钱来弥补财政上的赤字。

    可这么大一笔钱从哪里来啊!

    税赋,自己之前刚颁布政令,说三年不收税。

    自己以诚信立家,好不容易获得了治下百姓的信任,绝对不能自个打自己的嘴巴。

    海上贸易需要季风帮助,才能顺利进行贸易。夏季的商船已经出发了,这个时候再组织商船也来不及了。

    打劫!

    打败了葡萄牙、大跨了荷兰,现在南洋大部分实力都是华夏的船舰在航行。

    再假装海盗打劫华夏的商船,会严重挫伤华夏海商的利益,也就是会损害郑成功的利益。

    当初答应让施琅洗白上岸,其实也是郑成功知道南洋不适合再让施琅干无本买卖了。

    不单是不让施琅干海盗,而且还要让许龙率领的南洋舰队打击南洋的那些海盗,维系海上秩序,好让那些海商能安心出航,开张贸易,刺激经济,增加税收。

    无本买卖也不行,那到底该从哪里短时间弄到一大笔钱呢?

    郑成功低头苦思,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

    郑成功一抬头就看到高挂在书房的地图。

    看了一眼,郑成功突然发现还是有几个地方很适合可以干无本买卖的地方。

    扶桑!小鬼子的!

    不单可以抢鬼子的,还可以抢高丽棒子,抢安南,抢缅甸的。

    只是以前是海上抢劫商船,现在变成了陆地抢劫城池。

    以前是海盗,现在是海盗加强盗。未完待续。

    《

 第二十三章 减租减息

    《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蛋。这句话至理名言啊!

    郑成功想着能尽快建设好底盘,规划了一大堆工程建设,结果到最后发现钱不够了,人也不够!

    没钱没人这些工程最后都会变成烂尾,所有前期投资都打水漂了,坑了自己也坑了百姓。

    郑成功可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为了能想办法凑够资金,郑成功想到了抢劫。

    要想从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出现了大批自由劳动者,他们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二是原始资本积累。

    单纯依靠用合法的手段造成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历史上英格兰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的土地所有者是通过圈地运动、海盗劫掠活动、血腥的殖民掠夺、贩卖鸦片等掠夺的手段,加速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完成了工业化大生产。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郑成功不想通过掠夺汉人的方式来积累原始资本,那么只能通过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来积累。

    海盗劫掠活动让四海集团积累了丰富财富,可惜这种来钱快的方式暂时要停止了。

    一开始没有派人探索美洲的航线,真是一大失措,不然就直接去美洲开抢黄金白银了。

    算了,美洲没法去,那扶桑、高丽国、缅甸、安南等国就等着做殖民地吧!

    郑成功派人给林习山、许龙、施琅、黄梧个人都送去了一封信。

    由林习山牵头,合理安排人员,然后去扶桑、高丽、安南、缅甸去抢,钱也要,粮食也要,人也要,只要是有用的都要。

    虽然现在财政出现了危机,但郑成功也不可能派出大量的军人去干强盗。

    军人杀人不是问题!

    但杀人,抢劫,甚至是……

    这些当过海贼,当过强盗,除非是退役,不然这些人都不能再继续在军队服役了。

    不然郑家军就变质了,再想清除这毒囊就难上加难。

    在思考实际需要和保障军队的

    郑成功决定抽调五千兵马当强盗就行。

    调令一份份发出去,郑成功处理完原始资本积累的问题后,开始处理军务。

    连续两月的征战中,我军的实际战损超过了三百多人。

    这个月新近招揽了二万八千多人,同时一直以来零零碎碎收编的绿营兵也有三四万人,现在我军兵力已经恢复到安庆战役前的数量。

    但新增的军士与战损的老兵,在战力上却是有颇大差距。

    这些士兵还要去军校严格操练一番,才堪大用。

    我军新近占领江浙、安徽、淮北等地,战线拉长,兵马不足,暂时是无力主动出击了。

    满清接连遭遇失败,损失惨重,无法同时对付郑家军和大西军。

    大西军的宝庆战役失败,多年征战的老兵大半阵亡,再加上孙可望和李定国的内讧下,大西军别说出击了,连守成都有点困难。

    李成栋的底盘被郑家军和大西军的底盘包围着,除了困守一地,再无争夺天下的机会了。

    四方都无力出击下,华夏大地难得出现了一时的平静。

    在卢若腾、王忠孝等文官的组织下,统筹粮食分配、安定民心,组织百姓回归家园复耕,所有的一切都被他调度得井井有条。那些逃入山林的百姓都安返家园,利用分配到地谷种开始补耕。

    再加上郑成功多次派人维修水利的作用,今年九月份百姓的收成比往年好的多。

    为了能帮助百姓减轻负担,郑成功多次派人下乡劝说,再加上给出了不少补偿措施,大部分地主都呼应郑成功提出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息交租政策。

    原则上地主应当将原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

    郑成功治下的官府承认的借贷关系,年利息一般不得超过一分半,如债务人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两倍者,本利停付,原借贷关系视为消灭。

    百姓得到了实惠,地主阶级在郑成功给出的补偿措施下,也没有发生太大的争论。

    很多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看到郑成功是有意压制租息,又看到办工厂、海上贸易很很高的利润,比起地租来说,划算地多。

    他们纷纷拿出多年累积的财富开始投资实业,或者组团开张海上贸易。

    至于那些顽固不灵的地主,继续苛刻农民的,郑成功不会一刀就将他们斩了,那样最会给社会带来不安。

    谁不响应,没关系。

    水利工程,不好意思,没有你们的份。

    你们的田地怎么办?

    我有没有禁止你使用江河,你可以派人去抬水灌溉啊!

    你的孩子想入学?

    不好意思,名额满了!

    至于什么时候有?

    额,有的时候会告诉你的!

    为什么别人的都可以免徭役,就你家需要?

    额,排到你家了,所以需要服徭役。

    不去?

    呵呵呵……大牢那边会留着你的位置的!

    在各种各样的软刺下,所有看不清形势的人都明白了郑成功所谓“会耐心教育”到底是啥玩意。

    高压下,顽固的地主也只能跟随着郑成功的指挥棒走,减租就减租,减息就减息。

    将近一年的治理,奠定了郑家集团最坚实的基础。未完待续。

    《

 第二十四章 沙盘

    郑成功安排完军务,叫人传召姚启圣。

    姚启圣走进书房,忙拱手说道:“大将军,传召下官有何事?”

    郑成功起身笑着说道:“走,带去你见一样好东西!”

    姚启圣听到,也笑着说道:“是何东西,让大将军如此高兴。下官也是好奇了!”

    “到时你就知道了!”郑成功吊了下姚启圣。

    姚启圣带着浓浓地好奇心,跟着郑成功走向一间厢房。

    打开门,姚启圣走进一看,房间中央正摆放着一个沙土坑。

    一开始姚启圣还反应过来,越走近,心里越是吃惊。

    到最后,姚启圣整个人都目瞪口呆了,他吃吃地喊道:“大将军,这是淮北沙盘!”

    郑成功很得意,用手指着沙盘,说道:“熙止,这是我让军事学院的侦察兵走遍淮北,实地考察后,按照一比两千米的比例制成的,这是徐州、这是淮阴,这是淮河,怎样?”

    看着这沙盘,郑成功心里很是欣慰。

    刚重生那会儿,郑成功看这个时代的地图,总是感觉很别扭。

    军事地图都弄地有点像抽象画了。

    山川河流就是几道浮线,城池关口就是几个方框,距离什么的只能靠将军自己的经验了。

    除了这些就再没有其他的破玩意。

    怪不得在古代打仗的时候,总是看到将军、军师之类的派人去寻找当地人。

    他丫的,不找当地人的话,根本不知道路在哪里?

    姚启圣感叹道:“此物甚妙,大将军,有此物的话,以后行军打仗就更加容易布阵出击了。只是这沙盘不易携带即是!”

    郑成功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熙止,看墙上挂着的是什么!“

    姚启圣听到忙抬头一看,墙上高悬着一张大大的地图,正是淮北地图。

    房间中样摆放的沙盘一开始就吸引了姚启圣的所有目光,才会没有注意到墙上的地图。

    郑成功叫警卫将那副地图放了下来,铺在一张书桌上。

    郑成功拿出一把木质三角板,以及几个小旗,说道:“熙止,今天带你来看着沙盘和地图,主要是请教一下,如果我军北伐的话,从哪里攻打比较好!”

    姚启圣听到沉思了一会儿,又看了下那沙盘和地图,谨慎地说道:“大将军,个人认为,与其我军北上攻打满清,不如引诱清军南下,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消弱满清八旗骑兵的威力!”

    “可清军经过几次失败,还会轻易南下吗?”郑成功问道。

    “会,只要我军能耐得住耐心,满清一定会南下的!”姚启圣肯定道。

    郑成功问道:“为什么?”

    姚启圣用手中的纸扇指着一天水道说道:“因为它!”

    郑成功顺着姚启圣的纸扇看过去,“京杭大运河!”

    “对,京杭大运河!大将军,南北朝可以出现在过去,但绝对不会出现在现在。北方的土地经过上千年的垦种,土力已经养不活那么多人了。如果没有漕河将几百万石的漕粮、东南的贡赋和官吏商民每年不下亿万件的消费品运送到北方,北方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现在我军掌控着这京杭大运河的,漕粮无法北上。不出两年,满清必然会逼得主动南下攻打我军,好控制京杭大运河!”姚启圣解释道。

    郑成功听到了,想了想北方的地理。

    关中地区因为水土流失,早已经不是天府之城,变成了有名的贫苦之地。

    这个时候北大荒还没有开发,单靠华北平原是养不活了那么多人。

    想到这些,郑成功认同了姚启圣的观点,

    可郑成功还是不解道:“熙止,虽然满清一定会南下。但我军跟满清死战,只怕会白白便宜大西军啊!”

    姚启圣自信地说道:“如果满清南下首先对付的是我军的话,自然会让大西军捡便宜。不过,如果满清首先攻打的是大西军,那对我军来说可就大大有利了!”

    郑成功来了兴致说道:“上次洪承畴那老头,放弃了剿灭孙可望的大好机会,也要千里奔袭我军,让我军西进的计划失败了。比起大西军,满清可是更盯防我军啊。熙止,有何计策可让满清先对付大西军!”

    姚启圣摇着纸扇说道:“无外乎示敌以弱、瞒天过海、调虎离山。淮北、江浙地区多水道,不利于骑兵纵横,古往今来,北兵多通过长江上游的襄阳等地攻打南方。再加上我军兵强马壮,满清轻易不会先与我军作战,以免便宜他人。满清不得不南下时,正好大西军起了内讧,孙可望和李定国反目成仇了。而大将军又正好带着大军去南洋剿灭番鬼。大将军觉得满清会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出兵先铲除大西军,然后再集中兵马与我军决一死战呢?”

    大西军内讧,孙可望和李定国反目成仇!

    我带领大军去南洋!

    郑成功摇了摇头,说道:“熙止,你说的这计谋需要的条件太难了。孙可望虽然现在跟李定国不和,但只怕孙可望不会轻易跟李定国闹翻。”

    姚启圣嘿嘿笑道:“现在宝庆战役中,孙可望损失惨重,实力已经不由李定国。一般情况下,孙可望不会在这个时候想着铲除李定国。但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在孙可望耳边造谣说,李定国想要趁机铲除孙可望。孙可望恐慌下,只怕会先下手为强。到时大将军再暗中派人传信给李定国小心,不怕他们不上当,内讧。”

    郑成功小声地问道,“这样是不是太狠毒了些,毕竟现在大西军还是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