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王侯-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抱到宫里来养,总之,不能让他吃苦。”

“太后放心,臣的子嗣,不敢说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但是总不至于吃苦。如仙心地良善,对于这个天赐,也像疼自己的儿子一样。”

“那就好,如果她敢欺负哀家的外孙,哀家是不会跟她善罢甘休的。还有,你要你娘,把天赐抱来,哀家抱不上孙子,抱抱外孙,也是可以的。说起来,昨晚上起火的时候,哀家还想着,就这么去了,也没什么要紧。只是还没见到孙儿,见到老主,难免有些不好交代。再想想两个苦命的女儿,哀家就总觉得,无颜去见老主。”

永寿连忙拉着母亲的手安慰着“母后,您不要乱想了,您吉人天相,长命百岁,不但能看到孙子,就连重孙子,也要指望您来带呢。”

“算了,别安慰我了,哀家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本来到了京师,就不大习惯这里的气候。这次又遭了这么一场惊吓,日子已经不多了。在哀家闭眼之前,只希望能看到你们大家都欢喜,再能看到自己的孙儿和外孙,也就能安心的去了。承祖,你现在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对吧?”

“回太后的话,正是如此。”

“别叫太后,叫母后吧,跟着永寿叫,这样,哀家就觉得咱们是一家人,心里痛快。回头哀家会和厚熜说一声,不管他将来有多少子嗣,但是哪个孩子娶了你的女儿,哪个孩子就是我大明的太子。”

“臣,谢太后恩典。”

与方氏开出的交易条件不同,蒋氏说的,就是不包含利益因素牵扯的恩典,自然就是要保证,杨家在未来也能保持荣华富贵。看来通过了太后方才的考核之后,蒋太后现在,就是真拿自己当了女婿看待。

她并不知道,嘉靖已经知道永寿和杨承祖的事,还在用自己的力量打掩护,同时,也要想办法,在不引起嘉靖怀疑的前提下,给杨承祖尽可能多的保障。

等到杨承祖离开时,永寿跟了出来,来到无人之处,永寿一把就拧住了杨承祖的耳朵,顺势转了起来。

“我在那比画半天一,你没看到啊,居然还傻傻的选第二条路。知不知道,你当时都快把我吓死了,谁知道母后是试验你,还是动真的。万一你选了二,母后让人端出两碗鹤顶红来,我们倒是可以一死了之,可是咱的天赐怎么办?难道真指望如仙她们啊。”

杨承祖虽然被她拧的一劲告饶,但依旧赔着笑脸“秀嫦夫人,就别生气了,高抬贵手啊,耳朵拧掉了,五官不全,我就没法做官了。再说,宫里那么多耳目,奴婢们看到,影响不好吧……”

“呸,本宫才不怕呢。反正咱两的事,万岁和太后都知道了,惹急了,过几天我就搬到你家去住,让郭九姐去做丫头,本宫给你做大房。我问你,刚才为什么选二啊。就算选了一,我们也可以偷偷来往,只要做的隐秘些,母后是不会知道的。”

“可是那样,就对不住你了。你当初没名没分的跟了我,又为我生了儿子,已经算对不起你了,怎么能再让你吃亏。”杨承祖拉着朱秀嫦的手,后者甩了甩之后,还是顺从的让他牵着,只是小声娇嗔着“笨!都说你聪明,可是在本宫看来,你就是个大笨瓜,居然不动脑子的。”

“也不是啊,我也是动了脑筋的。如果太后想处死咱们,又怎么会把宫人啊,还有万岁都打发走,只留咱们三个,这不是要搞死咱们的态度么。再说了,太后一向疼我,我是不相信,太后会要我的命的,更不相信,太后舍得杀你。还说什么夫妻合葬,都想到了这一层,怎么可能真下的了手?所以选一呢,说不定太后一生气,认定我是个负心薄幸之人,就真的不让咱见面了,选了二,咱们倒是能长相厮守,做一对真夫妻。”

永寿听后,先是大喜,后又大怒“好啊,你居然连母后都敢算计,今天本宫不打死你,就对不起母后她老人家。把耳朵伸过来,别让本宫费力气。”

两人又追打了一阵,永寿两条胳膊挂着杨承祖的脖子,人趴在他的背上,反复的摇晃着“虽然不能住到你家里,可是今后,咱们也不用再那么偷偷摸摸了。张氏那老妖婆,这次算是帮了咱的忙了。可是我不会感激她的。母后这次虽然没事,但是身体也受了损害,原来那么好的身体,现在也垮了下来,这件事不能这么算了。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我要张家付出代价,要母后她老人家高兴。”

“高兴么,这很简单,冲个喜了。比如万岁大婚,这不就是喜事么。”

“那不算,光有喜事不算什么,万岁大婚之后,我要让张家办丧事,办的越多,越大越好,你办不到,我就打天赐的p股。这就叫父债子偿。”

“打啊,打烂了之后,我们再生个更好的,要一对龙凤胎,保证太后到时候一高兴,身体立刻就好了。……别拧,真疼的!不就是张家办丧事么,这事也不算太难,可是现在,时间不合适。万岁大婚之前,总要图个喜庆,先替太后找回点场子,等到大婚之后,再让老妖妇看着她两个兄弟上路,你觉得这样怎么样?”

第九百六十六章定标杆

慈庆宫大火之后,原有的宫室建筑被烧的面目全非,大半建筑物都不能再住人,只能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宫殿。这个工程,以往一般是内廷的太监来负责,可是这次,嘉靖天子却坚持把活计交给了杨记旗下的营建队伍来做。

杨承祖从东南,替天子刮了几十万现银的地皮回来,木料之类的物料也很是筹备了一批,从工料到资金,都不缺乏。为了修建宫殿,杨记又捐出了三万两银子,加上皇宫的拨款,这次宫殿的重建,共计准备了白银十二万两有余,算的上一项大工程。

这种工程,对于太监来说就是肥肉,宫里有不少人惦记着,可是张佐却率先发了话,连工带料,都用杨记的,如果谁敢说个不字,改日被杨大都督请到东厂喝待客茶时,可别怪张佐没先给大家提醒。有他这个态度在,宫里那些想伸手的太监,也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够分量惹的起这尊大神。

毕竟张太后和夏皇后身边的宫人,整体换了一茬,张太后身边的亲信,都被杨承祖找罪名给除了。一口气弄死太后身边几十名亲信宫人,有这个事在前,宫里的人对于杨承祖也有点害怕,不敢随便去招惹。

还有些人在私下里传着一些不怎么靠谱的谣言,比如听说永寿千岁,似乎和这位大都督有染。有人看到过,永寿千岁在宫里拧大都督的耳朵。那亲热劲,就像是一对热恋中的男女。

还有人说,夏皇后似乎被杨大都督占了便宜,自从被大都督问过话之后,夏皇后晚上就总做噩梦,大喊大叫,嚷嚷着什么你别过来,再过来就死给你看之类的话。白天的时候也怕生人怕见光,总是蜷缩在角落里,人变的有些疯癫。按照一些老太监的说法,这分明像妇人被男人强要了身子之后,才有的表现。

这些谣言的内容太过离奇,传播范围并不怎么广,再后来,就连传谣言的人都失踪了,就没人再说。总之杨记的大批工人到宫里开始了营造,工地上忙碌的热火朝天,那些工头都是杨记选派出来的,忠诚可靠。有些太监试着去接触了几次,发现无懈可击,根本没有自己做手脚的地方,只能无奈的离开。

杨记的经营范围多,招募的工人也多,有手艺的进了工坊,够条件的进了军营。总归也有一些是只有力气或是只会做泥瓦木工,这样的人,除了做建筑工之外,也没有太多的作用。其中一部分,可以到部队里做夫子,帮着搬运粮草,安营扎寨修营房。大部分人,就只能靠着杨记揽工程,靠力气换饭吃。

以杨记的体量,他们倒是不担心没有工作,存放粮食需要粮仓,工人提供宿舍,连带医馆膳堂之类的福利性建筑,都有着干不完的活。像是这种皇宫的大工程,虽然大,但是这种工程,即便是内廷来做,也是由太监承包下来,再转包给其他的工头。层层发包下来,最后干活的人,手艺反倒未必强过杨记的这帮工人。

做这种工程,杨记是不图赚钱的,料用的都是好料,工程也是追求万年不坏,那些负责营造的太监来看过几次,本来是想挑毛病的,最后却全都成了苦瓜脸。

“这……这是怎么话说的,杨记这样做事,是不行的啊,都像他们这么搞,今后我们就没活路了。要么,以后营建的事都给他们做,要么,就得咱们自己往里赔银子。”

一些小宦官,去找了自己的干爹或是老祖宗诉苦,可是这些在宫里很有地位的老太监,也只能摇摇头“这个人,咱们动不了,厂卫一体,又和公主那里有瓜葛,就连张老伴伴,都被他杀了,我们,又能怎么样?看着吧,这人总不能一世富贵,等到有朝一日他蹦达到了寿数,再慢慢收拾他不晚。”

工地上,杨承祖头上扣了一顶铁盔,陪着同样扣着铁盔的嘉靖,巡视着工程进度。他是看不懂图纸的,也不大懂建筑,但是有这个态度在,下面的工人不敢偷懒怠惰也就够了。

参照后世的安全帽,所有进入施工区域的人,都被他强制要求戴上了这种盔,可是真正安全帽是用什么材料制做又是如何制作的,他也不知道。大多数工人都是戴的柳条编的斗笠,而像他和嘉靖这种身份,就是一顶同样形状的铁盔,看着反倒像是日本的足轻。

嘉靖边走边道:“这工程的事,朕是不懂的,可是朕听张佐说了,宫里已经有人开始叫苦,到他面前去说这些工人的坏话。要么是说他们的活计不好,还有的说,这些人里藏着匪徒,自从他们进宫后,宫里就丢东西。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人做的好,那些该杀的奴婢,已经知道害怕了。就冲这一条,不光是这慈庆宫重建,将来其他的建筑,也要交给杨记来做。那些奴婢,只知道贪朕的银子,却不知道做事,全都该死。”

“陛下,让下面人做事,总是要让他们得好处的,如果为万岁做事,却不能分到油水,将来您就找不到肯做事的人了。臣和他们不一样,这次算是请罪,哪敢沾油水,可是那些公公们不能和臣比,他们没有那么多来钱的路子,又想谋个富贵,也是也不容易。”

“朕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么,可是他们把工程拿到手,转头就包出去,撒手闭眼什么都不管了,这就太混帐了一些。三弟写信来,也跟朕提过,皇陵那边的情形更严重,不少人想要插一手,从工程款里搞些钱。如果不是三弟顶的住,那皇陵还不知道要被修成什么样子。”

工程这种事,工程越大,可做手脚的地方越多,嘉靖现在口袋里有了钱,本身又是个喜欢奢侈的性子,用起钱来手脚就大。上次娶陈皇后时,一是他对这个皇后不满意,二是当时国用不足,婚礼办的不算奢华。

可是这次迎娶雪娘,被他看做生平第一大事,光是婚礼用款,就做了三十万两的预算。除此以外,他还准备修改明朝的祭祀习惯,把天地合祭改成分祭,这就又要修建一批祭坛,开支也大的吓人。

这次重修慈庆宫,其实就是为了将来修建那些祭坛做预算摸底,搞清楚建筑里各个环节的实际开支是多少,并以此为标准,将来太监再想骗钱就困难了。

这种断人财路的事,也只有杨承祖有胆量做,嘉靖天子也只对他放心。听到皇帝提起陆炳,杨承祖心知,这个历史上嘉靖天子的宠臣,虽然因为自己的出现被搁置了四年,但是现在,怎么也该他重新归来,进入朝堂。未来的大明,朝廷上必然有他的影子,而至于自己,现在要做的是先消灭内鬼,把内部的毒瘤挖出来。那只害群之马,终归是要清除掉,大家心里才能安定。

第九百六十七章捉鬼(上)

天色将黑时,杨承祖从工地回了灯市口的家里,一干滑县旧部,都已经早早的在院子里侯着。一人得到,鸡犬升天,大明的宗族力量及牵扯大的惊人,这方面,杨家倒是很有优势。杨大兴人丁单薄,没有多少宗族力量可以仰仗,杨承祖发迹后,也同样没有多少宗族需要他提挈照顾。有一些人拿着族谱上门认亲的,也都被他打发到锦衣卫里,再后来就没了生息。

真正与他亲厚,需要他予以关照的,倒是当初那些滑县旧人,一个小旗所里混出来的人物。像王铁头做到了理刑千户,就算是滑县旧人中混的最好的一个,其他人虽然没到这么高的位置,但是整体上说,也比当初在小旗所时强的多。

其中大部分人,都在安陆守卫王府时立过功,靠着杨承祖保举,四五品的前程都是有的。父辈那一辈的老人,则在河南,差不多都进入了河南千户所供职,像是与杨承祖换过贴的段彪,现在都调动到陕西,坐了陕西锦衣千户,实际掌握了一省。

对于这些人来说,不管自己是否承认,他们都是杨承祖这个团体里的人,算是荣损与共的关系。像是杨府家宴这种代表着亲密和身份的宴会,于霍虬等人来说,就是难得的赏赐,对这些滑县旧部来说,就是寻常事了。大家都是乡亲,很多是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也没那么多规矩,在院子里三五成群的说笑,或是打闹着。

宋国恩拿了大红贴子挨个的发过去“我婆娘又有了,再有两个月,我就又要做爹了,大家到时候记得来喝喜酒。”

“宋哥,你这生孩子的速度,怕是快赶上杨哥了,你家前面也是三个女娃,这次如果是个男娃,就和我家的大丫头定个娃娃亲吧。”

王铁头挤过来,朝那人背后一推“闪边去,哪都有你,这娃娃亲,没你的事,我的闺女已经定下了,是吧国恩,你这次要是个儿子,就得给我当女婿。”

见杨承祖回来,众人上前来见了礼,杨承祖也没什么架子,挨个过去打了招呼,或者拍拍肩膀,朝胸口打上一拳。等到了屋里,下人们将酒席流水价端上来。这种家宴倒是没有太多讲究,大家猜拳行令,闹的乌烟瘴气,也没什么尊卑之分。

王铁头连赢了几拳,满面通红的说着“慈庆宫重建这事,这回又是咱杨记做的,这工程要是做好了,今后的活是少不了。最近有些人,上门来找我婆娘,又是送钱,又是送面料,就是想在材料供应里掺一手。不过您放心,我那蠢婆娘虽然糊涂,但是这事上还是明白的,东西没敢收,人也都赶走了。这事,是杨哥的脸面,是万岁盯的,能按钱算么?办好了,万岁给两句好话,比起赚银子来,可要紧得多了。”

杨承祖点点头,拍了拍王铁头的肩膀“大家看看,想当初在滑县,他铁头就是个只知道打群架的混人戆货,这才几年时间?你们这些人里,就属他活明白了。咱们这个商号也好,还是锦衣衙门也罢,第一不是为赚钱,第二不是为好名声,图的就是天子一个笑脸。万岁高兴,就是咱们第一等要紧的事情,比起这个来,其他都是扯淡。再说,万岁高了兴,我们还怕没钱赚么?跟你们交个底,张嘉胤张大老爷,咱那老县尊,这次在东南巡按的不错。我向万岁保举了,过段时间,就放他去扬州巡盐。金梁,铁柱,你们几个,跟着过去。张家弟兄前者送了我五百张淮北盐引,等到慈庆宫修好,万岁能把盐引凑到一千。拿这一千张盐引,就能还回二十几万斤盐。有咱厂卫的旗号,路上没人敢查,咱们就支他五十万斤盐,还怕没钱拿么?”

宋国恩停了筷子“承祖,你的意思,是不是要动盐法了?”

“我就说么,咱们滑县这帮老兄弟里,国恩老哥你的脑子是最灵的一个了。当初宋叔送你进卫学,让你读书,说是要考科举,依我看,这步棋是走对了。你要是不跟我去安陆,说不定现在也考上举人功名了。我这刚一说,你就猜到了,没错,我就是要动盐法。杨记在九边卖粮食,是赔本在做的,我倒是不在乎赔钱,能让边军不挨饿,比赚钱重要。可是呢,当初这开中法实行的时候,边军一样是不挨饿的,九边附近都有商屯,粮食到手也方便,还少了路上运输的损耗。自从弘治五年,废了开中法,改了折色法。那些盐商就算得了救,往常要运粮去九边换引,人累的像乌龟一样。现在呢,安心等着支盐就好,不受风吹雨淋,颠沛流离之苦,安心发大财,可是九边的粮价,就成了这个样子。就算我们杨记再怎么做,那的粮食也是不如京师吃着方便。”

他到过西北,见过边军疾苦,杨记在九边搞粮食销售,这些人也自然是知道其中问题的。都纷纷点头附和,表示那些盐商自从改了折色法后,日子过的实在是太舒坦了一些。

宋国恩道:“承祖,咱们是发小的兄弟,你听我一句,那些盐商其实也不容易。商屯这个,我听人说过,苦的很。鞑子打进来,边军挡不住,那些种地的逃不了,可能连性命都丢了。再者说,像是张家兄弟这种勋贵,手里拿着盐引可以优先支盐,那些商人把粮食送到了地方,拿着盐引却可能是废纸。当初改折色法,也是因为盐商们不肯守支,朝廷没了办法,现在要改回来,恐怕,盐商们还是不答应啊。咱的仇人已经不少了,我知道,现在你有圣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