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剑圣-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
裴旻不得不承认,李林甫在权谋争斗上的可怕实力。
他将人性看的无比的透彻。
他不只是了解了李隆基,还在短短的时间里,彻底的了解了王鉷这个人,看出了他致命的弱点。
“看来是时候去拜会拜会我的老上司了!”
裴旻口中的这个老上司,正是程行湛。
裴旻当初进入御史台,程行湛就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第一把手。
对于裴旻的到来,程行湛一大把年纪,依旧亲自出府迎接。
看着自己的老上司八十余岁,依旧精神抖擞,也很是欣慰,亲自搀扶他进府。
当初对于裴旻进入御史台,程行湛热情欢迎之余,也给他上了一堂课,一堂御史台存在意义的课程。
在那位老上司眼中,御史台的权力并非是将百官看管抓起来,而是通过这个结果来警示百官,是以监察制度来预防官员贪渎。
程行湛在位多年一直把握着这个底线,令得御史台成为卓然而外的存在,而非党派之间争权夺势的工具。
直到六年前,程行湛离任之后,御史台为崔隐甫掌控大权,情况渐渐起了变化。
崔隐甫与李元纮、宇文融走的很近,渐渐成为了保守派抵制张说一党派的工具。
对此程行湛气急败坏的破口大骂,悔恨不已。
裴旻离开之后,培养了萧嵩代替自己。
而程行湛也看中了崔隐甫,将他培养提拔。
结果崔隐甫接替了程行湛之后,开始排挤声望与之不相上下的萧嵩,又举荐宇文融代替。
几番一操作,崔隐甫将御史台牢牢的掌握在了手中。
程行湛与裴旻留下来的痕迹,几乎都给抹平了。
裴旻与程行湛聊天的时候,聊到这方面的事情。
程行湛一大把年纪了,说起此事依旧就忍不住心头火起,大骂崔隐甫是白眼狼,将好不容易洗白的旗帜再度抹黑了。
裴旻漫不经意的道:“崔御史大夫秉性还算公正,固然少不了偏帮,却也算是尽职尽责。真要这样下去倒也无伤大雅,就怕万一落在王鉷的手里,那个就麻烦了。”
“王鉷?可是乱提物价的王鉷?”
程行湛早已不问时事,居然也听过王鉷之名,说道:“我听孙媳妇叨唠过,说他官声不好,自他上任之后,诸多生活必需品都提升了不少,他也有心往刑事方面发展?”
裴旻摇头苦笑:“不是发展,是兼职!王鉷现在兼任十一要职,若在加上御史中丞,那就是十二个了。”
程行湛听得都有些傻眼了,他们那个时代,即便有兼职,最多也就是两三个到顶。
身兼十余职位,怎么忙的过来?
裴旻道:“他真要成功继任御史中丞,御史台的情况更糟,比现在怕是要更加不堪。虽说不至于进入武后的局面,却也像差不了多少了。”
程行湛也看出了裴旻的来意,直言道:“国公这是想阻止王鉷接任御史中丞?”
裴旻也不隐瞒,说道:“王鉷一旦接任御史中丞,长安的局面将会更乱。王鉷无人压制,将为所欲为。程公在御史台的威信无人可比,也只有您的人脉,才能定下合适人选。唯有如此,才能防止更坏的局面出现。”
程行湛人老弥坚,看了裴旻一眼,不怀疑裴旻存有私心,但之前裴旻在御史台以及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是有目共睹的。
比起王鉷,裴旻的官声那是相去不可以道理来计。
“即是如此,老夫就帮国公这个忙了!”
程行湛的这句话,定下了御史中丞的人选……韩休。
韩休,是裴旻特别选出来的能臣。
景云元年,韩休被举为贤良,并到东宫回答有关国政的策问,与校书郎赵冬曦被定为乙等,擢升为左补阙,此后历任吏部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才干非常出色,而且格外方正,是一个良臣。
他跟李元纮走的很近,给视为一党,但事实上他有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并没有加入任何党派。
他是最适合的选择。
第十九章 封赏之日,开胃小菜
程行湛在御史台还是很有威信的,干了多年的御史大夫,人脉也是足够。
他这一出面,抵定了御史中丞的人选。
李林甫在人心是算计上果然超乎寻常。
在他的策划下,陈希烈与王鉷走在了一起。
两人一个有资历,一个最得宠,相互结合,堪称天衣无缝。
王鉷知道只要将陈希烈捧为宰辅大臣,就意味着宰相中有了一位自己人,国朝大事也有了先知权跟话语权。
日后自己晋升为相,也有一块垫门砖,百利而无一害。
李林甫的这一招直接击中陈希烈、王鉷的心坎,让他们如正负磁石一般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宇文融在求那空闲的相位,陈希烈、王鉷也在求,矛盾不可避免的。
不过终究不是自己的事情,王鉷固然为了自己愿意赶忙,力度也是有限,并不打算为了刚刚交好的盟友,得罪唐王朝的首相。
但是韩休继任御史中丞之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王鉷将御史中丞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让韩休夺去,焉能受得了?
兼之陈希烈的蛊惑,与李元紘一派,彻底撕破了脸,开始在庙堂上相互攻讦,各自找茬。
而激进派因为失去了张说这位主心骨,暂时退出了这种激烈的斗争,在一旁看着戏。
目前的局势发展与裴旻无关,他也准备着自己的事情。
封赏之日终于到来。
这天一大早,裴旻与王忠嗣在皇宫的正门口等着陇右、河西诸将。
王忠嗣是跟裴旻住在裴府,两人自然一道。
余下诸将都住在长安城中的驿馆,离皇城有些距离。
等了大约半刻钟,高仙芝、李翼德、李嗣业、折虎臣、雷万春等人,一并正装出现在了裴旻面前。
看着身着朝廷颁发的属于各自颜色官服的诸位,裴旻有些不地道的笑出了声来。
他忍不住笑道:“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可你们一个个套上这层皮,怎么看,怎么别扭。也只有仙芝,有些样子。”
这些官服都是这几日朝廷特别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穿起来是极为合身。
但李翼德、李嗣业、折虎臣、雷万春都是三五大粗的悍将,好听的是威武不屈,难听的就是满脸横肉。
这老虎披上了羊皮,本质还是老虎。
穿着一身正经的官服,他们依旧改不了身上的那股彪悍气质,显得不伦不类。
在他身旁的王忠嗣稍微好一些,却也是关中大汉,随着年纪的增长,块头已经超过一米八五的裴旻了,宽大的官服也难掩一身腱子肌肉。这种宽敞的官服穿在身上,也没有半点官员因有的气度。
也只有高仙芝有模有样的,毕竟是帅哥,穿什么都觉得好看。
他说的自然包括他自己。
裴旻早就是一品国公,穿的是最高贵华丽的紫袍,配着金鱼袋。
高贵中又不失武将气度,显得风采十足。
李翼德扯着那粗大的嗓门道:“穿个衣服也这么麻烦,还是陇右更好!”
折虎臣取笑道:“昨夜,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李翼德脸上一红,意外不说话了。
裴旻这里听得是一脸尴尬,知道他们几人昨日是去平康坊潇洒去了。
他们战功彪炳,得到的赏钱也多,平日出生入死的,去青楼找个乐子,裴旻并不在乎。
只是他们这个说法,让裴旻忍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尤其是李翼德、折虎臣,一个貌如张飞、一个样似典韦,他们在一起,那画面……
“走吧!”裴旻不敢想下去,领着一行人向皇宫走去。
裴旻说着简单的规矩,在朝堂文武的注视下,他们一行人仰首挺胸的走进天下权力的中心。
“臣裴旻领陇右副节度使王忠嗣,军使李嗣业、折虎臣、高仙芝、李翼德,都尉雷万春……拜见陛下!”
李隆基对于裴旻麾下诸将并不熟悉,一众人除了王忠嗣,也就见过一个李嗣业,还有仆固怀恩,其余人大多不认识了。
看着一众威武不凡的猛将,穿着官服就跟披着羊皮的老虎一样,忍不住笑赞道:“有如此多的智勇悍将,我大唐焉能不常胜不败?”
他霍然而起,看着一众猛将,以及满朝文武,高声道:“自朕登基以来,内修文治,外扩武功;守土开疆,扫平四夷。今有宵小阿拉伯、吐蕃、南诏沆瀣一气,互为友邦,图谋我大唐疆域。然宵小之辈,焉能匹敌我大唐雄狮?”
“昔年班彪给大汉光武帝的奏章中有一言‘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朕今日也有此意此心,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万千番国,尽归大唐……”
“都尉雷万春,身先百战之锋,气盖万夫之敌,授游击将军,封昌松县子。”
“神武军军使李翼德,斩敌先锋,挫敌锐气,功高至伟,勇如再世之关张,为虎熊之悍将,授宣威将军,封化成县伯。”
接下来李嗣业、折虎臣、高仙芝、王忠嗣,逐一受到李隆基的嘉奖,更亲口述说他们的功绩。
这也跟裴旻写的战报戚戚相关,若无裴旻那细微至毫厘的战报,李隆基做不到今日这般详细的论功行赏。
李嗣业、折虎臣都是武勋,皆授予将军衔位,并且册封爵位。
高仙芝、王忠嗣则另做封赏。
高仙芝横穿两大沙漠,翻越了昆仑山,抵定胜局,如此奇功仅次于裴旻、王忠嗣。
李隆基毫不吝啬夸赞之词,册封高仙芝为北庭节度使、云麾将军、正议大夫、常乐伯爵……
而王忠嗣攻取青海湖,擒杀吐蕃边帅,为唐王朝扩地千里,直接给封为青海湖大都督,怀化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莫离侯……
王忠嗣今年不过二十五岁,已经成为唐王朝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但是满朝文武都在等,对于这些封赏,他们都无人说话,都知道,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之前的这一切都是开胃小菜……
“陇右节度使、按察使、支度使,河西节度使、按察使、支度使、西域大都护府大都护,辅国大将军、兼金紫光禄大夫、御史中丞,凉国公裴旻……”
这一连串的官职爵位念下来,赏赐还未下,已经让人高山仰止!
第二十章 封赏厚重
对于裴旻,李隆基也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至武后以来,我朝军事疲敝,以致群丑乱舞!突厥、吐蕃、突骑施等宵小,横行于世。裴卿忠义贯于神明,威惠孚于士卒,怀韩白之奇策,兼卫霍之骁勇,陷阵摧坚,机权果达。鏖斗屡合,令群丑败奔,功盖天下……”
“朕破格特封裴卿为武威郡王,加封骠骑大将军,上柱国,晋封光禄大夫,令御史大夫衔,赐丹书铁券,以彰显功绩……”
李隆基话还未说完,堂下已经一片哗然。
即便早有所传闻,李隆基会破例封王,这亲自听说,依旧忍不住讶然。
终唐一朝,极少有受封异姓王的。也只有武后时期,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他们策划神龙政变,逼宫窜唐自立的武则天,受封五王。
余者也只有唐初战乱时期,为了安抚地方诸侯,才有异姓王一说。
武将至今,未有一例。
裴旻此次受封异姓王,无疑是开了先河。
宇文融神色大急的看着李元紘,希望他能站出来反对。
身为文臣,他就看不得武臣势大,而且对象还是裴旻,这个自己力主打压的存在。
裴旻若是受封异姓王,那权势威望提升一个台阶,他又凭什么打压?
而且还给获赐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又称“丹书铁契”,亦是民间常说的免死金牌。
有丹书铁券在手,除非是皇帝本人动了杀心,其他人几乎不可能动得了他。
以李隆基对裴旻的器重,怎么可能对之起了杀心?
一旦今日裴旻成功接任异姓王,受丹书铁券,他的全盘计划就告吹了。
但是李元紘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劝阻?
李元紘又如何不想劝阻?
但是怎么劝?
有什么理由来劝?
裴旻是现今庙堂上仅存的唯一一个从龙元勋,他的束水冲沙法造福了长江、黄河、淮河两岸百万居民,令得这十余年时间,一江两河以往经常泛滥之地,极少受灾。
还有他早年负责御史台时,整肃朝廷吏治风气,接手兵部时改革兵制。
这一些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显眼的功绩,用在裴旻这里却是微不足道。
修乌鞘岭,开陇山,可谓千古壮举。
仅以文治而论,都非同寻常。
再说武功,自唐王朝立国以来,真正能够称得上敌人对手的也只有突厥、突骑施、吐蕃、薛延陀、高句丽、新罗。
薛延陀为太宗覆灭,高句丽也亡于高宗之手,新罗这个时候已经没落,一直抱着唐王朝的大腿。
唯有突厥、突骑施、吐蕃依旧强势。
他们一个称雄北地,一个纵横西域,一个西南为王……
而裴旻入主西方之后,北灭突厥,西破突骑施,之前更是以河西、陇右、西域之兵,力克吐蕃、阿拉伯的联军,打胜了唐王朝最辉煌的一场胜利。
要说唐王朝至今,最辉煌的战役,在这之前,必定是李靖灭突厥之战。
经过隋末动荡,突厥之强,千百年来未有如此,他们的可汗甚至有入主中原的雄心。
唐王朝也不得不屈辱的定下渭水之盟,但经过四年蛰伏。
唐王朝通过离间,抓住了突厥大雪霜冻的天时,一战功成,一雪渭水耻辱。
这是唐王朝抵定东方霸权的一仗,这一仗向东方宣告了华夏,始终是华夏,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
而今时今日,裴旻这一次的大决战却比之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直接打残打废了吐蕃,并且教训了纵横亚欧非大陆所向无敌的狮王,让西方更进一步的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无比强盛的大唐。
纵观裴旻武功,甚至可以说,开元朝决定国运的战役,他都亲自参与,而且多是亲自指挥。
这种功绩累积起来,即便卫青、霍去病都比及不上。
封异姓王,是名至实归的。
李元紘找不到任何理由借口来拒绝。
既然找不到借口,只能一言不发。
宇文融见李元紘无动于衷,想要亲自出班,刚想迈出脚步,却发现自己也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不知不觉,他发现自己视为对手意图打压的存在,在各方各面的功绩,都将之死死的踩在脚下,连质疑的空间机会都没有。
他不甘心的收回了脚步。
这时,却听李隆基的话还未说完。
“我朝有今日之盛,裴卿居功至伟,朕欲开凌烟阁,供奉裴卿画像,以彰显功绩。”
此言一出,更是让满朝文武羡慕嫉妒恨。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
但并非只存放二十四功臣,其他各朝名臣但凡立过盖世功劳的,也会给搬入凌烟阁。
但是还是那句话,开元朝还没有一个功臣有这个先例。
不管是李隆基的谋主刘幽求、张说,还是治世奇才姚崇,治吏能臣宋璟,都不在此列。
作为一个唐朝人死了都想去的地方,江州司马的白居易,落笔就提:“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更拟共君何处去,且来同作醉先生。”仅做过三年“九品芝麻官”的鬼才李贺,也曾写诗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凌烟阁上留下自己的画像,那是唐朝所有官员最期待的事情。
裴旻不过三十五,居然拔得头筹,成为第一个开元朝凌烟阁功臣。
怎么能不叫人羡慕嫉妒?
尤其是王鉷,他都已经傻眼了。
他满以为有机会有本事与裴旻斗一斗,但是今日这封赏让他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裴旻的面前,自己不过是一个小丑。
一个讨个圣心圣意的小丑,而庙堂上的这个人,虽跟他一样也讨得了圣心圣意,可他用的方式是煌煌大道。
凭借自己的军功实力,一步步走到了今日。
自己跟这样的人斗,有半点胜利算?
一瞬间,王鉷发现自己怂了,心底发怵,前所未有的心虚。
裴旻也想不到李隆基会给如此厚重的封赏,也呆了呆。
李隆基很满意裴旻的反应,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作为一个王朝的皇帝,李隆基坚信一点,自己诚心以待,换来的必定是一片赤胆。
第二十一章 主动放权,肺腑之言
封赏至此算是告了一段落。
至于钱财等封赏,自也少不了,但对于此刻的裴旻来说,早就是身外之物了。
此次朝会的重心就是封赏。
封赏过后,朝会也到了尾声。
不过裴旻在散朝之前,如约的向李隆基申请辞去了自己河西、陇右支度使、营田使的权利,并且辞退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的职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