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毛仲身为大将军,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宫中无人的阔地养养马,种种菜。次要任务才是负责皇宫安全。
  书上也记载说王毛仲“苑中营田草莱常收,率皆丰溢”。
  作为左武卫大将军,霍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不以军功论实力,而以种菜种马草出名,古往今来也就王毛仲一人。
  也可见李隆基的用人本事。
  这任人唯亲是李隆基一辈子也甩不掉的毛病,所有跟他亲近的人都得到重用,但他会用人的特点也彰显无疑。
  他深知王毛仲的才华,打仗不行,行政不行。给他高位,却安排他在宫里种菜种草。
  王毛仲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傲。
  近来王毛仲可谓诸事不顺,首先他谋求陇右节度使的位子,两次给裴旻搅黄了。
  其次,他最看不起太监,对于皇宫里的太监动辄打骂。
  即便是李隆基的近侍,王毛仲也不放过。
  高力士、杨思勖这样级别的宦官也给他骂过,以至于两人见到王毛仲都要退让三分,尽量不与之对上。
  王毛仲对此也是沾沾自喜。
  可现在他发现高力士不知不觉声望已经在他之上,一个他看不起的阉竖,竟然爬在了他的头上。
  王毛仲实在心有不甘,比不过战功彪炳的裴旻认了,比不过一个阉竖?
  王毛仲此次是下定决心,要往上冲一冲,他看上了兵部尚书的位子,意图将现在的兵部尚书韩瑜挤掉。
  对此他有全盘计划,先投其所好,帮着李隆基将此封禅做大,讨得欢心之后,再向李隆基开口索要兵部尚书。
  果然如重文武所想一样,这朝会一开。
  话题立刻围绕封禅之展开……
  王毛仲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夸夸其谈,引经论道,将自己重金请大儒所写且背了一整晚的文章,一字不漏的念了出来。
  好一番大道理,说得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王毛仲竟然口若悬河的说出了这番大道理,就跟太阳从西方出来一样稀奇。
  百官看着李隆基的反应,心底不由的打鼓。
  察言观色是官场必备技能,李隆基前些日子的表现不难看出,这位君王的本意是冲着大张旗鼓的弄一次的,只是劝说的人太多,一时半会儿没有定下来。
  而今他的态度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脸上没有半点的表情呈现一股犹豫,半晌道:“此事无需再提了,朕昨夜想了一宿,忽然念及我朝太宗皇帝的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深感天下黎民艰辛,而今九州方定,百姓刚刚过上富足生活。朕不忍心因封禅一事而伤民之利……此次封禅,无须铺张。无畏的排场能简则简。朕以诚心报天之功,是为天下苍生祈福,而不是炫富于世。”
  大义炳然的一番话,说的满朝文武大感惭愧,纷纷拜道:“陛下心系苍生,贤德圣明,我大唐必定昌隆万胜……”
  王毛仲傻站着,一脸的茫然,外加欲哭无泪。
  李隆基见百官反应激烈,也知裴旻所言不虚。此事传扬出去,天下百姓,谁不念他李隆基的好?
  唯有宋璟、张说这类人明白真正的缘由。
  他们太了解自己这位皇帝了,这根本不是他性格干的事情,定是有人说服了他。
  这个人是谁,以他们的才智,根本不用去猜。
  忍不住在心底感慨一句:“裴公智勇仁德,天下无对。”
  裴国公是身份官职的象征,但是裴公却是对一个人由衷的认可。
  封禅的排场已定,但是接下来依旧有着诸多琐事需要商议。
  如亚献人选,李隆基走后太子监国一事,这些细节都需要好好商议。
  尤其是亚献,亚献是封禅至关重要的存在。
  三献是封禅祭天祭祖最为隆重的仪式,即是初献、亚献、终献。
  初献自然是有皇帝李隆基负责的,这个是必须也是必然。而亚献古来由朝中重臣负责,一般是最高职事官的任务,为高级官员所垄断,终献亦是公卿负责,但远不及亚献重要。
  本来延用古制即可,可此前高宗封禅时,高宗李治听了武则天的意见,以皇后身份行降禅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
  紧接着的唐中宗李显又是一个无能的妻管严,皇后韦氏执掌亚献以宣誓自己的地位。
  而今是依照古制选择朝中重臣行亚献大礼,还是依照新制,以皇后执掌亚献?
  亚献,一个武则天都要争取的职位,可见意义是何等的重大。
  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将武则天争取亚献大礼,视为野心的初显。
  有了选择,自然有了争论。
  最终张说以武则天、韦后为例,围绕着“尊天敬神,事资革正”为主题,说了一大推屁话,将事情定下来了,反对皇后行亚献之礼,改为古制。
  接下来又是太子监国一事,针对太子监国,展开的议论。
  因王皇后无后,李隆基则以庶子李嗣谦继任太子之位。
  李嗣谦方刚成年,从未有监国处理政务的经验。
  李隆基也只是让李嗣谦跟着大儒学习文化知识,压根就没有让他接触过半点的政务,突然负责监国这种大事,自然需要好好地商议。
  李隆基面色如常的听着百官的商讨,心底却翻起了滔天巨浪。


第三十四章 天下父母心
  裴旻在孙府后院大厅住了一宿,直到清晨,坊市一开,青羽盟的高层押着廖晴凤进了府邸。
  府中有了足够的人手,裴旻才放心的准备离开。
  公孙幽来到后院相送。
  这一早都未见到公孙曦,裴旻忍不住问道:“曦姑娘呢?”
  公孙幽望了一眼卧室方向,淡笑道:“还在睡呢,昨夜也没怎么睡。”她也只是假寐片刻,放不下心来安睡,老妪的奇术,让她记忆犹新。
  裴旻同是如此,他打着地铺,一晚上都在担心,会不会睡着睡着,一条蛇就钻进来与他大被同眠了。
  可不是每一条蛇都叫白素贞,又漂亮又友善……
  一个晚上都没怎么睡,只是他体格健硕,人又年轻,看不出来而已。
  “那就让她多睡会儿吧!”对于自己这个小姨子兼徒弟,裴旻还是很宠的。
  公孙幽顿了顿,轻声细语的道:“我们的事,小妹已经知道了。”
  裴旻拉着公孙幽的柔荑小手,道:“那小姨子怎么说?”
  他也看的出来,他们之间的事情,公孙幽并没有告诉公孙曦。
  这点裴旻尊重公孙幽的意愿,没有点破,更没有在公孙曦面前露出什么亲昵姿态。
  而今一切挑明,裴旻心底自然高兴。
  公孙幽温婉矜持,还未成亲这般接触,心底固然有些欣喜,但更多的是娇羞,道:“反应跟你一样,说什么师傅变姊夫了,一惊一乍的……”
  裴旻耳中听到了脚步声,柔声道:“此间事了,我娶你过门!”
  “好!”公孙幽细语轻声的应着。
  裴旻松开了手,顺着原路回到了孙府。
  虽有些困意,但想着颜杲卿的嘱托,裴旻还是以知己的事情为上。
  骑着辛巴,裴旻直奔颜府而去。
  而今颜府日显萧条,府中的丫鬟下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只余下个别管事依旧守着宅院。
  这也是莫可奈何之事!
  颜家固然是儒门世家,祖上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的颜回,但青黄不接谁也无法抗拒。
  颜家传到今日,也只有颜元孙、颜杲卿在士林中站得住脚。
  颜元孙一去,颜杲卿也往凉州赴任,长安颜府彻底没落了。
  现在的颜府由颜杲卿的从弟颜阙疑负责。
  颜阙疑是颜元孙弟弟颜惟贞的长子,没有什么干略,坐吃山空而已。
  虽是一脉血亲,但他们自己不争气,颜杲卿也不可能照顾他们一辈子,自由他们走自己的路。
  唯有还未长大的颜真卿、颜允臧以及仅剩的长辈叔母殷夫人让颜杲卿放心不下。
  敲开了门,门房的孙老,裴旻认识,热心的打了一个招呼,没让孙老声张,只是道明了来意。
  这人要人看得起,首先得上进,有担当。
  哪怕是一个乞丐,他都是靠自己吃饭。
  而颜阙疑自身无才,没有本事过上流生活,还不愿意去干吃力的工作,就靠祖上遗留的家底过日子。
  这类人,裴旻心底看他们不起,也懒得于他们接触。
  孙老也知自己现在家主的德行,不多说,直接领着裴旻进了别院。
  还未走到院里,裴旻耳中已经听到了争论之声。
  “娘,您老在长安呆的好好的,去什么苏州。这一路长途跋涉的,孩儿实在放心不下!”
  “你是担心娘走了,允南不往长安寄钱来吧。”
  “……”
  “阙疑,你已经成家,娘管不了你。真卿、允臧还小,不能让他们有个坏榜样。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也无需再劝。至于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你……”
  还未等颜阙疑开口,裴旻咳了几声,大步走进了院子里,见颜真卿的母亲殷夫人,叫了一声:“殷叔母!”
  见是裴旻,颜阙疑吓的脸色苍白,忙上来问好,一脸尴尬。
  裴旻理都不予理会,直接来到了殷夫人的面前,行礼问安。
  殷夫人脸上也颇为尴尬,毕竟家丑,颜阙疑再如何不肖,也是她的儿子。
  殷夫人也是大家闺秀,出生苏州殷氏。
  略微尴尬之后,殷夫人回礼作福,道:“裴国公太客气了,叔母之称,岂敢担当。”
  裴旻笑道:“您是杲卿的叔母,即是我裴旻的叔母,此来也是替杲卿看望您的。他说他领着母亲迁居到了姑臧,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特让我来看看。”
  殷夫人摇头长叹,都是门房长子,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带着几分苦笑道:“有劳杲卿费心了,去了凉州,还顾念着我们。”
  她做了一个请的架势,让裴旻入内去说话。
  在大堂入座。
  裴旻问道:“适才在外边听,叔母要回江南?”
  殷夫人脸上微红,惭愧道:“让国公见笑了。也确有此意,真卿、允臧还小,原本他们是跟着长兄学文,而今长兄去世。长安这边风气不佳,娘家那边更适合真卿、允臧学习。”
  裴旻敬慕道:“叔母此心可比古时孟母,旻深感佩服。有母如此,相信真卿、允臧一定会成大器的。”
  孟母三迁,不过是县内迁居,而殷夫人却要从长安迁往江南苏州,个中艰辛不言而喻。
  殷夫人为子如此,无怪颜真卿、颜允臧会有历史上那般赫赫成就。
  颜真卿自不用说,书法界的亚圣,他的书法成就不逊于王羲之。
  比之王羲之,颜真卿更是当时少有的宰相才,只可惜他没有遇上真正的明主,一直受到杨国忠、李辅国、元载、杨炎、卢杞等权臣的排挤,给赶出庙堂下放为官多次,但每一次他都凭借超凡的政绩回到朝廷,经历多次大起大落,依旧保持方正本心。
  每每念及颜真卿,裴旻都为他感到遗憾,要是给他一个明主,他相信颜真卿的成就绝不亚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这类名相。
  至于颜允臧,固然比不上他兄长那般惊才绝艳,却也推劾不避强御,是一代名臣。
  看着殷夫人的望子成才,裴旻心底也着实喜欢那个曾经跟他一起为颜元孙守孝的小弟,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女,突然道:“不如这样,真卿也算是我半个徒弟,他懂事聪慧,我素来知晓。我儿小七小八,越来越顽皮,正缺一益友玩伴。不如叔母也搬去凉州如何,那边正在推广文教,我打算将我老哥哥张旭请到凉州,负责此事。真卿于书法一道,极有天赋,若能得张老哥指点,那可再好没有了。”


第三十五章 诅咒未来的自己
  裴旻这个意念是临时起意,主要是受到了殷夫人的影响。
  殷夫人对于颜真卿、颜允臧前途的不辞辛劳,让裴旻想起了娇陈。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岁,顽皮是必然的。
  将近四岁的小七小八开始有了调皮任性的负面属性。
  许是父亲的威严在,小七小八在裴旻面前还好,但是在娇陈尤其是裴母那里,一有不顺心的就会撒娇闹别扭。
  娇陈为此烦透了心,生怕小七小八会成为二世祖,给裴家丢脸抹黑。
  裴旻、裴母对此看的很开,四岁的孩子调皮任性是很正常的事情,好好管教便是。
  裴母不止一次说裴旻小的时候比小七小八顽皮的多,现在还不是一样好好地?
  还这般有出息……
  娇陈依旧不放心。
  对此裴旻也只能以可怜天下父母心来感慨了。
  现在见殷夫人亦是一样,裴旻也体会到了娇陈的感觉。
  颜真卿的成就,裴旻是知道的,不仅是能力出类拔萃,为人上也值得称道,孝悌过人,忠义兼备,诚可谓无双之士。
  正是因为如此,裴旻当初还特地带小七小八来找颜真卿玩耍,让他们有个好榜样。
  小孩子有一个好的榜样,好的玩伴,论及重要不亚于一个好父亲好母亲。
  这好榜样,好玩伴,又舍颜真卿其谁?
  方才动了这般念头。
  殷夫人听了瞬间心动,张旭的大名,她一个妇道人家都听过,若真能师从张旭,那颜真卿于书法一道的前途不可限量。
  当然好处远不止如此,裴旻这般欣赏颜真卿,颜真卿在凉州成材,焉有不给他重用的道理?
  为了自己儿子的前途,殷夫人敢从关中独自回江南娘家,自然有勇气往凉州一行。
  “这个……不太好吧!”
  殷夫人很想一口气应下来,只是心底有些忐忑,不知裴旻图的是什么,这般热心。
  裴旻笑道:“有什么不好的,其实邀请你们去姑臧。晚辈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晚辈有一子一女,现今快四岁了,有些淘气。让他们的母亲特别伤神,真卿是我见过最懂事的孩子之一。另外一个是王忠嗣,也就是王海宾的儿子。只是王忠嗣已经长大成人,不适合当小七小八的榜样玩伴。真卿的年岁正好合适……”
  “过了这个年,我回姑臧的时候,打算在府里开西席。给小七小八请一个大儒,传授他们学业。真卿、允臧若不嫌弃一并来学,殷夫人你看如何?”
  殷夫人也明白了缘由,再次心动了,裴旻现在是什么身份,他请的西席哪里会是等闲之辈?
  先有张旭,再有一个未知的大儒,还有裴旻这尊大神。
  殷夫人没半点迟疑,感慨道:“如此,奴家就带犬子先谢过国公。”
  “各取所需,各取所需!”
  裴旻到没有别的什么心思,是真心为自己的孩子考虑。
  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一临时起意,他亲自培养出了一个可比萧何的名相,加上能与韩信齐名的王忠嗣。
  军、政顶尖人物,他一人培养出了两位……
  商议妥当,殷夫人也将正在后院学习的颜真卿、颜允臧叫了出来。
  颜真卿见到裴旻眼睛一亮,亲昵的上前叫了一声:“旻哥!”
  “别没大没小的……”
  殷夫人想要叱喝,裴旻伸手制止了她道:“没叫错,没叫错。杲卿能当真卿的昕哥,我自然当得了这一声旻哥。”
  颜真卿道:“我跟娘就要去江南了,江南跟凉州隔着好几十个洛阳那么远,正想着有好多问题不知怎么请教呢。旻哥来的正是时候……”
  裴旻摸着颜真卿的脑袋笑道:“放心,旻哥刚刚跟你娘说好了,你们不去江南,去凉州姑臧。到时候你几乎天天都能见到我,有不懂的,尽管来问。”
  “真的?”颜真卿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殷夫人。
  从母亲那里得到了答案,颜真卿开心的欢呼起来。
  裴旻问道:“哪里不明白?”
  颜真卿立刻止住笑声,一脸肃然的将自己遇到的情况向裴旻细说。
  裴旻而今也是书法行家,一丝不苟的给颜真卿解惑。
  至于颜允臧,他年纪还小,很是认生,缩在母亲殷夫人的身侧。
  殷夫人见裴旻认真的指点颜真卿,对于自己的决定更加放心了。
  裴旻并未在颜府久呆,在指点了颜真卿之后,便向殷夫人告辞了。
  他也没有立刻离开颜府,而是找上了颜阙疑。
  颜阙疑看着裴旻,又是羞愧又是敬畏,缩头缩脑的。
  “要是我不打断你们,你想跟你的母亲说什么话?”
  裴旻看着颜阙疑,声音很轻很小,可在颜阙疑的耳中却寒冷刺骨。
  “我……我……”他支支吾吾的,根本说不上来。
  对于颜家的情况,裴旻有着一定的了解。
  颜家也算得上是千年儒门世家,只是不同于孔家人丁兴旺,传到上一代只有颜元孙、颜惟贞两脉。
  颜元孙唯有一子既是颜杲卿,颜惟贞却有七个儿子。
  颜阙疑、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真卿、颜允臧。
  除颜真卿、颜允臧外,其他几子皆以成家。
  颜允南、颜真长、颜幼舆远在外地,定期往长安寄送抚养费。
  颜阙疑就靠几个兄弟的抚养费生活,因故对于殷夫人回娘家的打算万分抵触。
  “我最恨不孝之人!今日是不想你母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