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我们这些年的心血,难道你们想看我们这些年的努力付之东流?陇右战略因素重大,而且是河西最有力的支援。你们都来河西了,日后我需要你们支援的时候,又找谁去?”
  “人嘛,我会调些人过来帮我,不过不会多。陇右,不会大动。至于谁跟谁,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具体何人,我自会斟酌。你们也无需自荐,对于你们,我可不比对我自己了解的少。谁合适,自有分寸……”
  听裴旻主意已定,李翼德、李嗣业、仆固怀恩、郭文斌等将也只能听命而行了,彼此都是一脸的遗憾,当中又带着几分的希望。
  裴旻见状顿了一顿,笑道:“也许不用那么悲观,会有未知情况也不一定呢!”
  他并不知李隆基会不会从他身上开先河,但是历史上多镇节度使的先例就是李隆基开始的,未必不会由他这里开始。
  诸将自然不知道裴旻暗指的是什么,只是怀着几分忐忑的心,等着裴旻的挑选。
  这还没过两日,连镇陇右节度使的命令再次传到了凉州……
  登时整个陇右军都安心了,与他们而言,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
  裴旻得到李隆基的圣旨,也怔了怔,想不到还真如他心底期盼的一样,李隆基在他身上开了先河,将大唐西方的精兵重镇托付于他一人了!
  “臣裴旻接旨谢恩!”
  一瞬间裴旻心底也有些感动,陇右加河西,权势之重,他无疑坐稳了开元朝第一人的宝座了。
  裴旻现在的官职是凉国公,河西、陇右二镇节度使,凉州大都督,陇右按察使,兼任御史中丞、辅国大将军……
  这个头衔几乎直追当年秦王李世民了,当然跟李世民一比,还是有些差距的。毕竟人家是秦王、天策上将军、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
  这报个官名,念都要念好一阵子。
  裴旻这个河西节度使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杨敬述祭旗。
  午时即到!
  刑场周围已经人山人海,百姓们得知了即将处斩杨敬述的消息,都争先恐后地挤过来,想要一睹年轻节度使的风采。
  裴旻还未出现,两千多名整装待发的兵士早已静静地站在刑场四周。
  风吹拂着旗帜和战袍,兵士们手持兵刃,纹丝不动,显示出良好的训练和纪律。
  他们并非是陇右军,而是地地道道的凉州兵。
  前任凉州大都督薛讷带出来的凉州兵。
  他们有一部分身上还带着伤,有的甚至少了胳膊,少了腿……
  但是他们依旧努力着维持着自身的次序。
  作为凉州兵的一名小校,哥舒翰披着新战袍和铠甲,负责维护治安。
  想着此次跟裴旻北上回鹘的经历,哥舒翰心中充满了自豪与荣耀。
  未来的千秋万代述说裴旻在十万回鹘军民中,仗剑回鹘王帐,逼迫回鹘族长杀突厥使者,除族长叛逆这一壮举的时候,也必然回提及他哥舒翰的名字。
  他虽不及鲜花绚丽,却也是鲜花旁边的一片绿叶,与有荣焉。
  只是想想,哥舒翰就是激动。
  此时此刻的哥舒翰根本不知自己未来的成就,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改邪归正的恶赌鬼。虽然有一腔的壮志雄心,但未来的路到底如何,他怎么预料的到?
  现在的他,能够跟着裴旻当一片绿叶,已经觉得自豪了。
  五十步外的人群突然嘈杂起来,随着充满拥戴之意的欢呼震耳欲聋地响起。
  哥舒翰精神一振,毫无疑问,自己的偶像来了。


第五十二章 讨个说法
  百姓兵士潮水般向两侧分开,裴旻一人一骑来到战士们的面前。
  这也算的上是裴旻的特征之一。
  一般而言,地位越高,排场就越足。
  以裴旻现在的身份地位,出入有个百八十人的护卫队,那是正常之事。
  但身怀超凡剑术的他,出入向来不超过十人。
  遇到了危险他人是老老实实的呆着,而裴旻却要高吼一声:“兄弟们住手,让我来!”
  今日这种特殊的场合,他竟单人单骑的来了。
  虽是一人,气场却丝毫不弱半分!
  围观的百姓人声鼎沸,欢呼雀跃。
  “裴国公!”
  “裴帅!”
  “裴节度!”
  各种的呼声不绝于耳。
  哥舒翰明显的感受到,周边的气息都粗重了。
  这也难怪!
  此次大战,凉州军几乎刻上了耻辱的烙印。
  他们原本跟着薛讷虎步西凉,多年前更是横行西北,深入草原腹地大杀四方,威风八面。
  可不久前,一万突厥骑兵,轻而易举的攻破了边防线,将他们三万兵士杀的落花流水,伤亡过半。
  要不是折虎臣以三千虎贲拼着性命殿后,那就是全军覆没的局。
  尽管主要原因在于杨敬述胡乱指挥,但战打的如此难堪,伤亡如此惨重,凉州军上下皆引以为耻。
  是裴旻!
  裴旻及时的出现,废除了无能的杨敬述,并且带领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将十万突厥军全歼于戈壁。
  是裴旻洗刷了他们身上的耻辱,西凉军对于面前这个身高七尺,肩膀宽阔,面容清瘦的年青统帅充满了敬意。
  裴旻来到台前,目光却看着在行刑台上杨敬述。
  杨敬述此人让他深刻认识到了“文人”一旦无耻起来是何等的下贱,何等的没有底线。
  面对公审,面对确凿的证据,杨敬述依旧振振有词置身事外,一副与我无关的模样。
  为了让自己的品德“完美无瑕”,他甚至拒绝承认与毛涵的关系,将勾结突厥的一切都推卸到毛涵的头上,一股完全不知的模样。
  毛涵气急之下,抖出了杨敬述的老底。
  杨敬述母亲已死五年,但是他知当做不知,一副母亲健在的模样。
  古人以孝为先。
  身为官员更是需要以身作则,为了给天下人当一个表率。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官,只要父母双亲去世,都必须去官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
  这种制度称之为“丁忧守制”。
  五年前正是杨敬述仕途最关键的时候,一旦去官丁忧,为母亲守孝,多年的拼搏努力都将化为虚无。
  杨敬述为了自己的前程,隐瞒了自己母亲去世的消息,一直至今,他都未曾回乡。
  谁想得到风评官声不错的杨敬述,竟然是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辈……
  最为可恨的是即便是千夫所指,众叛亲离,他也决口否认自己的一切作为,将无耻展现到了极点。
  裴旻本就不打算留他性命,见他死不悔改,对他的判罚更不容情。
  原本他还略微顾念李隆基的感受,但李隆基也传来消息说不在过问杨敬述之事。
  裴旻心底明白,他之前留下的后手起作用了。
  杨敬述罪无可赦,李隆基又放手此事。
  裴旻直接下令杨敬述斩首示众……
  杨敬述即便是此刻,依旧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高仰着头,一副自己是烈士的态度。此刻他要是说的了话,指不定还会如史上那些慷慨就义的英雄一般,留下千古名句呢。
  要不是裴旻知道杨敬述的所作所为,还真以为自己判罚错了。
  裴旻在台上先向下面的人群伸手致意,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你们都叫我裴帅!裴节度!但其实在这之前,我们根本没多大关系。我在陇右,你们在河西,我识得陇右的每一位将校,对于你们,也就认识几位军使……”
  无论是凉州兵还是周边百姓,全都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这位信任的节度使的开场白竟然是这么一句话。
  “不过,我虽不认识你们,可是我了解你们。原因你们也应该知道,你们的前任统帅薛都督是我太公,没有薛都督,就没有我裴旻的今日。与你们不曾往来,从与他的书信中,却了解你们的实力。”
  清澈有力的字句直接送入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刑场成千上万的兵士百姓聚精会神地听着,谁也没再大声喧哗,黑压压的校场鸦雀无声,偶尔一两声咳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太公不只是一次与我说起,某士可用矣!他的语气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北击默啜那一战,也证明了你们的实力!”
  听到这里,凉州军情不自禁的挺起了胸膛。
  北击默啜,薛讷年近七十挂帅北伐,一路长驱直入。打的奔放之极,遇敌必战,凡战必胜,虎步西垂,所向无前。
  那是凉州军最辉煌的时刻。
  裴旻扫视台下数不清的涌涌人流,高声道:“可是之前突厥入侵,你们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不过一万突厥军,竟让你们失了至关重要的边防线,重兵囤积的边境,在是敌人三倍的情况下,短短一夜之间失守……”
  刚刚仰首挺胸的凉州兵士瞬间就底耸着脑袋,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是你们言过其实?还是你们无能?”
  裴旻的声音陡然拔高,“都不是……折虎臣将军以三千凉州兵,反冲十倍之敌,阻击了突厥兵三天三夜!赵颐贞将军以微弱的伤亡,将突厥降户覆灭,岑云将军固守番禾,突厥望而生畏,不敢来攻。谁敢说你们没有实力?”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这是《春秋左传》里的一句话,这句话现在可以完美的用在你们身上,杨敬述便如书中的赵括,纸上谈兵,胡乱改变薛都督的布防,以至于边防线不堪一击!直接导致突厥兵临城下,长驱直入!战后统计,因为杨敬述的无能,前线将士阵亡人数共计一万三千八百九十六人!”
  “不只是如此,杨敬述失败之后,还不知检讨,反而与突厥结构,勾结外辱,意图将凉州限于生死存亡之境。”
  “无耻之尤!”
  “今日,我便在尔等面前,诛杀此贼。不为别的,就为前线一万三千八百九十六条英灵讨个说法,让他们能够安息!”


第五十三章 故技重施?
  裴旻这话音一落,台下的军民百姓不约而同的齐声高呼:“讨个说法!”
  山呼海啸!
  裴旻看了看时辰,一声大喝,道:“押上斩首台!”
  在两个粗狂的刀斧手的押解下,杨敬述给强行按在了斩首台上。
  见杨敬述这个罪魁祸首出现在了斩首台上,行刑场上喧哗一片,群情激愤。
  青天白日下,刀斧手的刀锋反射着凛冽的寒光。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杨敬述累死三军,今日我以他血,祭祀英灵……”
  裴旻激昂嘹亮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登时将那些愤怒的嘈杂之声压了下去。
  “行刑!”
  这一声令下!
  转眼之间,台上刀光闪烁,杨敬述的人头滚落在了地上。
  在杨敬述人头落地的那一刻,绝大多数的士兵和周边百姓泣不成声,留下了欣慰的泪水。
  凉州边境阵亡的万余人,大多都是凉州本土人,不说校场上人人披麻,至少有半数人,与阵亡的兵将有着直接的亲属关系。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诸位也别太难过。我裴旻向诸位保证,此事决不再有,我会重拾你们的辉煌,领着你们开创新的未来!”
  裴旻就如纳粹的小胡子一样,舞动着拳头,将气氛带向了最高潮。
  下面的哥舒翰只觉得胸膛发紧,几乎不能呼吸,只觉得自己的全身血液都是热的。
  他知道裴旻的这番话已经引起了凉州军的共鸣,今日过后,整个凉州军的心都将紧紧的聚集在高台上这个少年的麾下。
  他们将上下一心,开拓更加辉煌的未来!
  河西之地,真正的精华就浓缩在凉州。
  凉州定,河西稳,凉州安,河西平。
  哥舒翰就如小迷弟一样,看着高高在上的裴旻,眼中透着几分崇拜。
  与此同时,在人群中,三人凝重的面面相觑,他们彼此互望一眼,各自点了点头,悄然退出了人群,分散而行。
  在姑臧城南不起眼的一家小客栈,他们三人重新聚在了一起。
  “大哥、二哥,你们怎么看?”一位身材魁梧,一脸横肉的壮士带着几分不安的戳着手指,这是他的老毛病,一紧张就搓手指。
  魁梧的壮士叫苏武,与汉朝的苏武同名同姓,但是品性什么的一天一地。
  汉朝的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而这个苏武却是一个贪杯好色之徒。
  在他对面的两人一个矮小精干,双臂奇长,给人一种猴子的感觉,另一个中等身材,脸容古挫,一对眼神深邃莫测,予人狠冷无情的印象。
  矮小如猴的叫耿侯,脸容古挫的叫乐奇。
  他们三人身份都不低,苏武是沙洲都督,乐奇是伊州都督,耿侯则是瓜州都督。
  他们皆是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
  河西这边情况复杂,军制与陇右有些不同。
  陇右节度使最大,以下则是军使,治下的十一州是不治都督的,唯有鄯州治都督,这都督通常是由节度使兼任。
  裴旻之前在陇右的官职也是鄯州都督,陇右节度使、按察使。
  河西却不一样,因为河西地处偏西,境内疆域广阔,人口又稀少,而且环境复杂,周边异族贼寇甚多。
  军使是没有出兵的权力的,为了维护治安,河西诸州皆设有一个都督,有即时调兵的权力。
  因故河西这里的军制节度使最大,次之轮到各州都督,接下来才是诸军军使。
  乐奇、耿侯、苏武三人分别是三州都督,彼此领地相连,表面上往来不多,实际暗地里已经拜了把子,相互以兄弟相称,相互组成了一个战线,同进同退。
  乐奇最大,耿侯次之,苏武最小。
  河西之前的节度使都是遥领的,属于虚衔,可以说是并未落实,没有安置节度使。
  三人在地方占地为王,又是天高皇帝远,好不自在。
  如今莫名多了一个顶头上司,三人心中自然有着小九九。从原本的土皇帝,变成了大臣,自是极不乐意。
  三兄弟自得知裴旻当任河西节度使之后,在第一时间聚在了一起商议对策。
  只是他们尽管听过裴旻的威名,却不了解他,也不知道他这个河西节度使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变化,商议不出结果。
  最后一致决定一方面深入了解裴旻,知己知彼,另一方面以不变应万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们查到裴旻资料的同时,裴旻也开始履行河西节度使的职责,传令诸州都督来姑臧议事。
  乐奇、耿候、苏武三人乔装先行,抵达了姑臧,正逢裴旻斩杀杨敬述,他们一并凑了一个热闹。
  结果发现裴旻比他们想象中的厉害,竟然以此举,尽收凉州军的心。
  河西七州,凉州最强,甚至堪比乐奇、耿候、苏武他们三人的总和。
  这凉州归心,意味着裴旻能够在河西横着走,除非他们余下六州齐心合力一致对外。
  不然谁也治不了裴旻这个节度使。
  但是让他们六州合力也不可能,真要那么干,几乎等于造反了。
  三人之中,苏武能力最是平庸,他能坐上沙州都督这个位子全靠他哥,他哥苏文是个人物,智勇兼备,用兵灵动,曾经遏制过沙州的贼患,受到地方百姓的爱戴。
  只是后来不幸染病而亡,苏武阴差阳错继承了沙州都督的职位,一干就是多年。
  “怕什么!”老二耿候一脸的凶相的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当他的太上皇,我们做我们的土霸王,互不干涉才好。他真要闲手长,管到我们兄弟头上,那就让他明白,龙游浅滩之时,鹰有折翼之日。”
  乐奇身为老大,是三人中最富有智谋的一个,笑道:“三弟莫怕,二弟也别小觑了裴旻。裴旻此人年纪轻轻,取得如此成就,本事定不一般,不可大意。只是你们察觉没有,裴旻今日的举动,于昔年在陇右的时候有些相似?”
  耿候、苏武想了想,一并大悟。
  苏武道:“当初他斩了韩庄,今日是斩了杨敬述,还真是一样的。”
  耿候道:“那时他也将陇右的所有军使邀请到了鄯州。”
  乐奇双手一合,笑道:“故技重施尔,裴旻必然又玩老一套。杀人立威,恩威并施,我们不跟他抬杠,顺着他一点,准没事……”


第五十四章 根基之地
  杀了杨敬述,也了却了裴旻的一桩心事。
  回到大都督府,裴旻直接找到了大都督府的管事胡老。
  “您未来可有什么打算?如果不嫌弃,继续留在都督府吧,我初来乍道的,由您老帮着打理家务,那是再好没有的事情了。”
  大都督府并非是薛讷的私宅,属于公家的财物。
  修缮改良可以申请朝廷支付的,新都督上任,旧都督的一切自然要搬出都督府,当然也包括佣人什么的。
  裴旻这里没有这个顾虑,薛讷能够信任的对象,他自然也能够信任。
  与其重新招募人手,不如留下薛讷用了多年的老人。
  可靠可信还很实用,长安裴府的管事宁泽就是薛讷介绍的,一直帮着他打理长安的府邸。至今为止,一切都处理的妥妥当当,没出过纰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