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行人步入了孔庙,参拜至圣先师孔子。
  对于孔子这个人,后世人对他褒贬有加。更有的甚至将千秋功过,归罪他一人。
  其实那些贬低孔子的人,大多有一种通病,一方面他们将孔子视为圣人,以圣人的标杆来衡量他,一方面将他的过错无限放大,从而达到诋毁的效果。
  却不知孔子如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这类伟人一样都是人,是人皆有犯错的时候。
  相比孔子这辈子对华夏文化卓越贡献,后世个别标新立异者,更喜欢研究他那若有似无的缺点。而不了解真相的人,往往信服这些标新立异的言论,从而人云亦云。
  裴旻文科出身,自然知道孔子对华夏文化的承传有着多大的贡献。
  在春秋时期,有一种说法叫做学于贵胄。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权学习知识,寻常百姓天生就是劳动命,没有资格学习文化。
  贵族天性也瞧不起百姓,不与白丁为伍。
  是孔子,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说法!
  他打破了这个约束。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一切有教无类。
  所以孔子弟子门客三千,有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家,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有教无类这个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跨时代地意义,正是因为孔子的有教无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他诸子百家也争先效仿孔子的做法,轰轰烈烈的文化革新百家争鸣也因此诞生。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推动百家争鸣这一局面的正是孔子,先有孔子,才有百家争鸣。
  这话虽有些夸大,也不否认“有教无类”是历史的必然性。
  就算没有孔子,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也会走上这条道路,但那可能是百年之后的事情。
  孔子的这一思想,直接推动了整个华夏百家文化的发展,呈现了文化争鸣的盛况,是毋庸置疑的。
  不说他的儒学,仅凭这一点,孔子的功绩便值得任何华夏子孙敬重。
  至圣先师,四个字,孔子当之无愧。
  对于如此人物,裴旻敬重备至,恭恭敬敬的领着小七小八上香礼拜。
  突然孔庙前,一阵锣鼓喧天。
  在高台上一位须发皆白,却又中气十足的老儒生喝道:“今日是上元佳节,上元节自然少不了猜灯谜。今年诸国来贺,长安汇聚了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英雄豪侠以及异国友人。在这举国欢庆之日,本庙亦顺应喜庆,准备了多道灯谜,以供他人猜玩,并且备上了几分薄礼,以为彩头!拔得头筹的将得到去年新科状元王维,王摩诘的字画一副。”
  裴旻远远听了,不免有些意动。
  又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师傅,我们一起去看看?”李白意动的看着远处的高台。
  裴旻麾下的王昌龄、王之涣与王维并称三王,彼此关系密切。
  而李白在鄯州与王昌龄、王之涣交好,经常从两人口中听过王维的事迹。
  王昌龄、王之涣的才学皆是当世一流,但是他们面对小他们许多的王维却推崇备至,甚至自愧不如。
  李白早有与之一会之心。
  裴旻不只是历史上,现实中也听过王维的大名:王维是河东蒲州人,出身河东王氏,是长安众所周知的神童,才华早显,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才名动长安。当初裴旻还在长安御史台任职的时候,已经听过王维之名,只是无缘一见。
  王之涣曾邀请王维来陇右任职,但不知为何王维并未答应,而是选择在长安考科举,并且成功考得状元头衔,成为长安风头正盛的麒麟儿。
  裴旻还未应答。
  小七小八也已经闹了起来!
  “看花灯,猜灯谜,先猜灯谜,后看花灯!”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对于小七小八,裴旻是无求不应。
  裴旻、李白、王忠嗣一如既往的开道,轻轻推开人众,挤到了最前头。
  上面的庙祝给了第一个谜面!
  随着礼花纸屑飞舞,如对联般的条幅从高处落下。
  只见条幅上写道:“半吞半吐,打一字!”
  吕!
  裴旻脑海中闪过这个字来,猜谜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娱乐方式,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有了猜谜一说,此道雅俗共赏,是充满想象力,趣味性的一种文字游戏。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历来深受广大百姓喜爱。
  谜语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谜面、谜目、谜底。
  谜面是考者给出的题目,谜目是猜射的范围,谜底自然是答案。
  半吞半吐即是谜面,打一字则是谜目,谜底自然就是“吕”字。
  也许是第一个谜题,答案特别简单。
  裴旻一瞬间就想到了答案。
  不过还未等他开口,已经有人抢答道:“是‘吕’字!”
  庙祝笑道:“恭喜这位公子拔得了头筹!请收下引信,灯谜结束之后,凭引信数量,领取相应礼物。”
  裴旻眺望过去,却是一个五短身材的青年,他倨傲的从侍从手里接过引信,对着身旁与他差不多身材的同伴,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说什么,裴旻听不懂,但那腔调无疑是日语。


第四十八章 天真无邪的小七
  但凡中国人,对于小日本皆有与生俱来的仇恨。
  裴旻也算是个小愤青,碍于形势,大唐往西发展,在所必然。对于悬壶海外的日本,未能有任何行动,只能在一些小事上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
  比如禁止鉴真东渡,强制让日本改为倭国等等事情,稍稍发泄一下。
  裴旻心底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大唐真正举目无敌的时候,当做练兵,顺手将岛国灭了。
  现在的倭国,以那时大唐的实力,要灭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见几个倭国人在他面前得意洋洋,心低登时不爽了,眉头都皱了起来。
  似乎因为拔得了头筹,几个倭国人特别高兴得意,与周边伙伴嬉笑过后,又改说华夏语,还刻意提高了声音道:“这种简单的谜题,与我内田一郎而言是小菜一碟。新科状元王维亦不过如此嘛……”
  他这话音方落,他身旁立刻有同伴拍马道:“内田公子才高九斗,要不是我们日出之国不能参加科举。新科状元必然是内田公子的囊中之物,哪里轮得到王维那家伙……”
  他们一唱一和,对于言语中充满了对于王维的鄙夷嘲讽。
  “岂有此理!”李白眉头一挑大有动手之意。他心性豁达,从未有文人相轻的思想,与王维并不相识,可神交已久,对于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本事也推崇备至。
  莫名来的跳梁小丑,居然如此诋毁王维,李白年少气盛,哪里忍得住?
  裴旻一把拉住了他,摇了摇头,道:“这里人多,不便动手。”
  他并非制止李白出手,只是周边聚集了太多的人,一旦动起手来,相互推搡,难免引发动乱,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为了几个小日本,伤了大唐百姓,坏了百姓参加节日的好心情,大是不值。
  不过小日本目中无人,也不能不给个教训。
  一直坐在裴旻肩上的小七也嫌弃的看了不远处一眼,道:“爹爹,小七好讨厌他们。那么矮,还没我脚底高呢!”
  正好到庙祝宣布第二谜题的时候,周边都无人出声。
  小七清脆天真的声音一时间特别响亮。
  瞬间引起一阵轰然大笑。
  裴旻是标准的东北汉子的身形,六唐尺一寸,用后世的计算方式就是一米八五左右,而内田一郎一行人五短身材,一米六都不到。小七坐在裴旻的肩膀上,相比起来真不到她现在的脚板心。
  内田一郎瞬间脸色躁红,身形是他的最大的软肋。他来唐朝求学近乎二十年,饱读四书五经,自诩学得了唐人的所有文化,早已后来居上。但是面对唐人的普遍身高,让他自内心深处有着极大的自卑。
  这让一小鬼在这大众面前挑明,顿觉颜面尽失。
  “抱歉,小孩子,童言无忌,说了实话,得罪之处,还请海涵!”裴旻一脸“歉意”的道歉。
  小七见裴旻道歉,真以为自己惹祸了,忙道:“是我说错话了,不应该说你矮,你比我高……”
  “噗嗤!”
  裴旻憋着这口笑,实在没忍住。
  内田一郎脸色更黑,周围的哄笑声更大了。
  如今大唐如日中天,身为唐人,国家荣誉感极强。
  内田一郎与他的同伴一唱一和的数落王维的不是,他们早有不满之心,故而万众一心,皆为天真无邪的小七点赞。
  小日本欺软怕硬,面对这局面,哪敢肇事,憋着一口内伤,带着几分怨毒的看着裴旻一伙人,愤然的用日语对身旁的亲友道:“我们要赢下这次比赛,然后将奖品丢了,要他们知道。他们推崇的新科状元,在我眼中,什么也不是……”
  裴旻也在想着主意,顺便对李白轻声说道:“先在比试上赢过他,别让他继续嚣张下去!”
  有李白在场,还用他出手?
  裴旻对于李白的文学素养,还是极为信服的。
  当然猜谜靠的不只是文化知识,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太白,他的想象力谁比得上?
  庙祝也不想事情闹大,继续开始了第二题。
  遇水则清、遇火则明!
  还是猜字!
  李白应口就来:“登!”
  “好!”周边传来了轰然叫好声。
  第三题:
  刽子手的嘴脸!打一官名!
  这第三题,不再是猜字,比前两题深奥许多,但是依旧简单。
  裴旻已经想到了答案。
  李白正想开口,让另外一人抢先了一步:“宰相!”
  又是一阵叫好声。
  不管是谁猜中的,只要是他们唐人,不是自大傲慢的倭国矮子,都能引起欢呼声。
  三题过后,第四题又来:
  蟋蟀对鸣!打一古词句。
  这第四题,显然又比前三题更难。
  李白胸有成竹的道:“《木兰辞》的第一句,唧唧复唧唧。”
  内田一郎铁青着脸,第二道第三道题,他也想出了答案,只是慢了一步而已,但第四题,他思路还未展开,已给对方答出,让他一时难以接受,肃然的等着第五题。
  第五题:“绝代有佳人,猜左传一句。”
  周边一时间无声,这题目到了最后,果真越来越难,也将周边情绪都带动了起来。
  裴旻一时间未有想到。
  李白也暗皱眉宇,想着究竟那一句能够对的上“绝代有佳人”这五字谜题。
  过了好一会儿,裴旻突然听到身旁怯生生的传来一句话:“是不是美而无子?”
  裴旻看了身旁的娇陈,突然恍然,笑着大赞:“妙哉,夫人,果真才思敏捷!”
  李白也叹道:“师娘这是真人不露相,白佩服。”
  周边人听到答案,亦是一阵惊叹,万众目光都聚在娇陈身上。
  若非她蒙着面,只怕以她长安第一名伶的身份,早已让人认出来了。
  小八拍手大笑:“娘亲好棒!”
  小七见李白、娇陈手中都有引信,撇着嘴,抱着裴旻的脑袋道:“爹爹,你也来一个嘛!”在她眼中,自己的父亲可是最厉害的,怎么能让还不到他脚板底高的矮子比下去。
  “好!就来一个!”裴旻应道。
  庙祝这时笑道:“第六个灯谜,也是最后一题了!是一幅画,一首诗,也是我们的奖品……”
  他拿出了一幅画,画中是一个低眉含笑的绝色佳人,边上还写着一首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第四十九章 悲催的内田一郎
  裴旻位于高台的最前面,能够近距离的欣赏王维的这副杰作。
  王维号称诗佛,他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故而有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是诗坛上一面不倒的旗帜。
  王维这首《相思》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借助红豆一物,深寓自身相思之重。
  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他在画中也体现了这一点,画中的女子极为传神,手里捧着可以成为相思子的红豆,一副思念着谁的表情。
  诗画合一!
  “好诗好画!”李白看着这幅《相思》也是大为心动。
  如今他手上的引信最多,只要答对这最后一题,这画就是他的了。
  能收藏一副如此绝品字画,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内田一郎与一干倭国留学生,看着庙祝手中的画与诗,眼中情不自禁的露出了嫉恨的神色。
  庙祝高声道:“最后一个谜题就是画中的女子,就打一个字!”
  庙祝说完谜目,登时引起了一阵议论之声。
  一幅画就打一个字,没有半点提示,也没有多余的叙述。
  毫无疑问,这最后一个谜题是最难的一个。
  裴旻看着画中的女子,一时半刻也想不出谜底。
  看了四周一眼,李白在低头苦思,娇陈也微皱眉头,一副思索的模样。
  那群倭国人也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纷,猜着字画背后的意思。
  画近在咫尺,周边灯火通明,裴旻目力惊人,能够看清王维的每一处用笔,但不论是细节还是外形都无法辨别出这是什么字来。
  裴旻一行人思索良久,都是不明所以。
  李白囔囔自语着:“这副《相思》绘画手法写实,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他一点一点分析着《相思》深层的意境,却一无所获。
  裴旻听后面有人叫道:“画卷太远,我们后面人如何看得到?”
  但听身后他人叫囔,庙祝却无动于衷。
  裴旻心下沉吟,必然不是深层的东西,若以细节论,传给大众才算公允,这凌空高挂,后面人岂不吃亏?
  王维名声显著,又岂会犯这等错误?
  无视诗句,无视画法,只看画中的美人……
  脑中灵光一闪,霍然顿悟!
  裴旻笑道:“这幅字画是奖品,却非最终的奖品吧!”
  庙祝笑道:“前五个谜题皆是在下所编,唯有这最后一个,出于王状元之口。他特地吩咐,谁猜的谜底,可自行抉择。”
  “那我就不客气了!”裴旻说着,双手将肩上的小七高高举起来,道:“来,帮爹爹一个忙,将画卷夺来。”
  小七依言伸出了小手,庙祝也不拒绝,主动的将画卷交给了小七。
  内田一郎见自己除了第一题,自己居然一无所获,又听王维只负责最后一题。之前的谜题都不是他的手笔,唯有这最后一题才是他的杰作,心底更加不是滋味,不服道:“这算什么谜底?”
  “一寸佳人,为之夺也!”裴旻没有理会内田一郎,而且看着庙祝笑道:“想来王状元也是打算将这幅画送给能够猜出他谜底的人物!”
  庙祝作揖道:“公子高智,王公子正有此意。”
  小七手中拿着画卷,这才心满意足的道:“爹爹好厉害!”
  李白也忍不住一拍手掌,叫道:“是了!便是如此。这谜,谜底就是一个夺字。”
  一寸佳人,这谜题并不难,难就难在,它藏在了画中。
  一经点悟,旁边围观众人顿时一阵议论,纷纷赞叹。这谜出的确实是妙……
  庙祝这时也将另外一幅画交给了李白,六个谜题李白一人答对两个,裴旻、娇陈、内田一郎还有一个路人各一个,头筹毋庸置疑了。
  李白的奖品是一副山水画,王维山水画的功底毋庸置疑,李白也尤为满意,小心翼翼的将奖品收着。
  庙祝高声道:“今日谜会到此为止,谢诸位捧场。此后会有人在大殿四周挂上全新的谜题,以供诸位玩乐!贺上元之喜……”
  他作揖离去,四周也随即高挂了近乎百个灯谜,聚在一起的游人也渐渐四散开来,往四周看谜题去了。
  裴旻见那群倭国人如都败的公鸡一般,笑盈盈的来到他们面前道:“我有几个谜题,你们可以猜猜!今天,打一国名,牛犊桥上蹦,打一成语,大米,也是打一成语,有才你就来,依旧打一成语!记得,联系起来哦……”
  他说着也不理会他们,直接领着众人去周边看新的谜题去了。
  留下那群倭国人,以及还未散开的百姓,各自沉吟念着裴旻留下来的谜题。
  李白也听到了裴旻的谜题,低头沉思,半晌过后,莞尔一笑。
  内田一郎等人纠结着裴旻留下来的谜题,彼此商议着。
  内田一郎道:“牛犊桥上蹦,牛是十二生肖中的丑,牛犊即是小丑,桥上蹦,跳梁小丑!”他眼睛一瞪,怒道:“这是说我跳梁小丑?”
  又有人道:“大米,应该是葛洪《抱朴子》中的诸如此类吧!”
  “有才你就来,我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