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剑圣-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行俭精于阴阳、历术,他竟然将阴阳、历术融入安营扎寨之中,别出心裁,妙在其中,忍不住道:“这就是闻喜公传说中的四十六诀?”
  库狄氏笑道:“是《四十六诀》不假,却也不是传说中的。昔年先夫在皇宫赴宴,宴会上武后曾询问先夫百战百胜,可有什么妙诀?先夫从武后的眼中看出了些许贪婪,特地将原稿送至河东老家收藏,以免先人留下来的宝贵知识因武后的自私心思而毁于一旦。”
  裴旻大赞:“闻喜公高见,承传下来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闻喜公这《四十六诀》,真要失传,未免太可惜了。实乃兵家莫大的损失……”
  见丈夫的心血,得继承者如此肯定重视,库狄氏也不免满心喜慰道:“当初我儿光庭问我可有夫郎的手札,老身便知国公的心意,经过一番观察,国公确实适合继承卫公、邢国公以及先夫的遗志。”
  “这……”裴旻突然将手中的书卷一合,惊喜的看着库狄氏道:“难道……”
  库狄氏从容笑道:“莫不是以为这盒子里只有《四十六诀》?”
  裴旻将手中的手札,放在一旁,再次往盒子掏着,将手札都取了出来,露出了底下的书籍,最上面的一本并未写有名字,也不知是怎么书。
  裴旻取在手中,翻开书页,是一章序文,但见清秀的字迹写道:“恩师苏公,神略翕张,雄谋戡定,术略之奇,天下鲜有。憾文不擅书,未留兵法于世。行俭深受师恩,代笔而书。”
  继续翻看下去,原来是裴行俭根据苏定方当年传授他兵法时,口述的情形,以纸笔记录下来,亦可以说是苏定方的军事心得。只是苏定方在文采上稍逊风骚,未能亲自留下兵书。
  他将未有书名的书取出来,果然如他想想的一样,在下面是大唐军神李靖的《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霸国箴》、《韬钤秘书》、《韬钤总要》、《卫国公手记》、《兵钤新书》、《弓诀》……
  见喜不胜喜的裴旻,库狄氏道:“昔年卫公传兵法于邢国公,邢国公又传兵法于先夫。只可惜先夫逝世二十余年,未能亲自行师事,言传身教,一切只能靠国公自己对书领悟了。”
  裴旻慎重的道:“老夫人放心,裴旻绝不辜负先人与您老的厚望……”他实在太过高兴,说话都卷起了舌头。
  他小心翼翼的将所有书籍、手札放入木盒,将木盒移在身侧,一手轻轻扶着,好像怕它会自己长腿跑了一样。
  裴旻心不在焉的完成了聚餐,又心不在焉的陪了裴母逛了逛当年她生活的地方,心不在焉的听着当年的往事之后,一头扎进了书房,兴致勃勃的翻阅起先贤的宝贵知识。
  他没有一本一本的研究,而是一开始将三人所有的用兵心得都过了一遍眼:发现李靖、苏定方、裴行俭他们用兵一脉相承,但是特点各有不用,各有自己的风格。
  李靖用兵奇正结合,重于布局,堪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苏定方擅于用奇布阵,行军作战如疾风烈火,最善于把握战机,以少胜多;至于裴行俭他擅于用谋,能够洞彻人心,临敌谋算。最关键的是裴行俭还精于阴阳五行,就如《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一样,在历史上多次预算天气,以气候取胜。
  四十六诀中,便有两诀,单独说阴阳五行、天文历术。
  三人特点不同,各有神妙,但毫无例外,厉害非常!
  看着他们的用兵心得,军事理念,让裴旻大呼过瘾,热血澎湃。
  足足一夜过去,由不知觉。
  知道娇陈送来早餐,裴旻才顶着两个熊猫眼讶异的道:“竟然看了一整夜!”
  娇陈笑道:“可不是,昨夜妾身想来叫裴郎,但见裴郎那专注的模样,自行去睡了。要不是担心裴郎身体,妾真不想来打扰。”
  裴旻不舍得将手中的兵书放下,说道:“先人的智慧,当真是无穷无尽,让为夫受益匪浅!跟他们一比,方才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可多着呢。”
  娇陈道:“郎君现在多大,在过三四十年,未必就逊色他们。”
  裴旻将娇陈搂在怀中,道:“还是夫人说的有道理,不过为夫的对手可不是他们。是吐蕃、是大食、是拜占庭,为夫要学会他们的本事,用我们东方的兵法,征服西方!”


第七十二章 归宗,毒杀
  裴旻在河东这几日,除了跟绛州刺史、闻喜县令以及他们的班子团体,礼节性的吃过一次饭,聚过一次餐。
  其他时间大多都沉迷于自己的小书房,书不离手的研读着李靖、苏定方、裴行俭遗留下来的兵书,大有乐不思蜀的感觉。
  李靖、苏定方、裴行俭的兵书论其质量道理未必就比《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更加高明深奥。
  但是兵学亦如科技一样,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创新的。
  李靖、苏定方、裴行俭他们三人前后不超过百年,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强的军事家、战术家,用兵思想与理念符合这个时代,也符合大唐的特点,战术体系。
  与裴旻而言,三人承传下来的军事经验,对于他的作用启发,远比《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更强,更加容易吸纳理解,另之受益匪浅。
  认祖归宗的事情也在有序的进行着。
  开元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正好是小七小八的两个满月,也是裴母、裴旻认祖归宗的大好日子。
  辰时未到,裴家宗祠以张灯结彩。
  裴家的直系成员渐渐向裴家祖祠聚集,不管他们心底对给裴家“抹黑”的裴旻如何不满,但是他们离不开裴家。而且在内心也寄予那么一点点希望,希望能够有机会抱上裴旻的大腿,从而走上仕途之路。
  不论怀着什么心思,他们都不能不来。
  也不只有裴家人,绛州刺史、闻喜县令以及周边的县令宿老皆不请自来,希望能够结个善缘。
  尤其以绛州刺史最为热情,与裴旻的自请出朝不同,地方上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想往庙堂钻的。
  绛州刺史深知自己的外官的地位到了尽头,节度使的职位是绝无可能轮到他的。唯一的出路是入庙堂进六部,经过六部的洗礼,获得足够名望政治资本。至于能不能再进一步,听天由命。
  只是外官入朝,除非政绩超群,意外入皇帝法眼,走门路获举荐是最直接也最常用的法子。
  绛州刺史知道裴旻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不求他能举荐自己,只要在皇帝面前提一提他的名字,他进入庙堂的机会也能增加许多。
  裴家人见平日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一个个都舔着脸的来参加裴母、裴旻的认祖归宗,心底更是震撼。
  就好像两个世界的人,汇聚在一起一样,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辰时方至,裴母一身诰命官服与一身正装的裴旻、娇陈以及七小八一同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了裴家宗祠。
  在家主裴沛与族中宿老的见证下,裴母、裴旻祭拜了裴家的列祖列宗,并在太公裴玄与裴父的灵位前叩了首。
  裴沛也请出了族谱,将裴父重新归为裴玄一门,并在旁边写上了裴母的名字,成为裴家名正言顺的媳妇。
  他们之下也多了两脉,一脉是裴旻,另一脉则是小八。至于小七,虽然也记载了家谱中,却算不上是血脉。
  古人对传宗接代这回事是看的极为重要,视为男子的责任,与女人无缘。即便身份地位再高,也避免不了。
  就说人尽皆知的例子:武则天与太平公主,他们谁是李家人?
  答案毫无疑问的是武则天,武则天的身份是李家媳妇,而太平公主却是武家媳妇,严苛的说,太平公主算不上是李家人。
  裴母见自己的心愿终于达成,泪珠忍不住滚了下来,哽咽道:“你爹嘴上虽然不说,但娘知道,他还是很想进裴家祖坟的。等有空了,将之迁到这里可好?”
  裴旻安慰道:“一切都听娘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裴旻认祖归宗,可谓几人欢喜几人愁。
  最伤的自然是裴理一脉,所谓树倒猢狲散。
  原本执掌裴家大权的他们,一下子大权旁落给贬至地方教书或是直接革除宗族,巨大的差异让他们接受不了。
  尤其是裴云,在此之前,他父亲是裴家下一任继承人,而他含着金钥匙出身,自幼享受着裴家少爷的特权,在家族中鹤立鸡群。
  可今时今日,最疼爱他的爷爷给下了大狱有死无生,父亲成了帮凶,没有十几二十年,出不了牢房。
  只是短短的几天,裴云便从高高在上的豪门子成了人人嫌弃的乞丐……
  那些巴结他的人,那些与他称兄道弟的人,现在一个个见他如见瘟神一样,避让不及。
  人情人暖,莫过于此。
  “白眼狼!一群白眼狼!”裴云坐在简陋的马车里,骂骂咧咧的,身子东癫西倒,让他更是不满,厉骂道:“没用的东西,怎么驾车的。”
  马车外的马夫没有应话,嘟囔的道:“还以为自己是裴家少爷?一辆好的马车也没有,怪车夫……”
  马夫的嘀咕声清楚的传至车内,好似一记耳光,重重的打在了裴云的脸上。
  裴云失魂落魄的坐在车内,悲哀的想到:“现在连一个下贱的车夫都敢跟我顶嘴……”
  想着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裴云眼中透着无尽恨意:“不过一个歌姬生的杂种,我裴云若有出头日,定要让你百倍偿还。”
  他想着父亲自首前的那番话,裴云眼中燃起一丝希望,只要自己能加入其中,等到大势一成,夺回裴家又岂在话下?
  到时候……
  “今日之耻,必将百倍偿还。”
  裴云起誓着。
  随即从袋囊中,倒出一把柿饼,选了其中最大的一个,放在嘴里咀嚼着……
  不知为何,嘴里的柿饼有着一股生涩的味道。
  裴云皱了皱眉,想了想还是将手中的半个塞进嘴里一并吃了。
  他最爱吃柿饼,即便柿饼有些变味,也不舍得丢。
  反正吃不死人,最多闹几天肚子。
  裴云又从柿饼中选了一个最大的,放在嘴里吃着。
  这一个柿饼味道甘、涩,是正宗的滋味,裴云化悲愤为力量,三两口的吃了干净。
  似乎意犹未尽,裴云又挑了一个最大的,正想吃胃里突然一阵抽搐,想要呼喊,却喊不出来,凸瞪着眼睛,双手难受的掐着喉咙,白沫嘴角溢出,喘不过气。
  他“啊、啊、啊”的叫了两声!
  无声无息的倒在了马车里。
  马夫对此毫不知觉,只以为自己这个落魄的主人在发泄自己的无能。


第八册 风起陇右


第一章 似曾相识的话
  裴旻并未在河东久待。
  裴母认祖归宗之后,给了她一天时间缓解情绪。
  裴旻一行人于第三日离开了闻喜县,面对裴家,他只带走了族长裴沛的小儿子裴晨霖。
  裴晨霖敦厚老实,精于珠算心算。
  裴旻这个身怀乘法口诀以及各种简便算法的高材生,在多位数的运算中都不及他。
  如他这样的人物,负责库房器材的管理是再合适不过了。
  只要裴旻一继任陇右节度使,陇右七万五千兵马的军械粮草衣甲军饷皆归他调配。
  如此巨额之数,真要让他全权负责,其他事情也不用干了。
  交给别人除了张九龄、袁履谦、顾新可以信任,他人又不属于他的嫡系。
  这军事物资,至关重要,哪有将物资交给外人的道理?
  张九龄、袁履谦前者是宰相才,后者在行政上是第一把手,没有安排他们负责资源调配的可能。顾新的干略逊于张九龄、袁履谦,却擅于安抚人心也有大用,让他负责库房同样是屈才。
  裴晨霖的出现,正好让裴旻眼睛一亮,解决了他心中的难题。
  至于裴晨霖是否如他表面上的那般可靠,这点日后自有定论。
  真要行偷鸡摸狗之事,别说裴晨霖,就算是张九龄、袁履谦,他都不会轻饶。
  这一点他也明的跟裴沛说了,军纪是他的底线,不论是谁,即便是他自己,触犯了,也要受罚。
  裴沛对他的儿子极有信心,打着包票。
  裴旻也将之带了出来。
  见裴晨霖得到器重,裴家宗族子弟,自是满心羡慕。
  这回长安若是走水路,逆流而上,更加颠簸。
  裴旻依旧选择走陆路,以裴母的舒适为主。
  又花费了八日,方才顺着官道,进了长安。
  裴旻先将裴母、娇陈送入府中,将库狄氏赠送给他的兵书收放好,直接进宫找李隆基去了。
  内侍将裴旻接到了武德殿,听着殿里的舞乐之音,心知李隆基又在拨弄他的爱好。
  李隆基已经处理完夺取河西九曲地的战后事宜,有了些许空闲,履行着他梨园崖公的身份,考验着梨园歌部、舞部的精进。
  听裴旻求见,他直接打了一个手势让高力士将裴旻迎入殿中。
  李隆基不雅的斜靠在胡床上,见裴旻进来也不动弹,只是手指了指一旁的席子,继续看着表演:对于自己人,他永远都是这个模样,一点皇帝样子也没有。
  裴旻也知李隆基的性子,只是微微告了礼,在一旁坐下看表演。
  殿前表演的是李龟年的渭川曲,这位乐圣在继任乐营将之后,手上有着大量的先人遗留下来的曲谱资源,终于创出了集合西北民族音乐、融秦声汉调于一体的法曲乐……渭川曲。
  渭川曲繁弦急管,清飏宛转,短时间内风靡长安。
  李龟年也因此名望大作。
  裴旻听着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的表演,不由抚掌称道。
  这乐圣,确实大有本事。
  再看舞部表演,经过他一番近乎军事化的改制,舞部的表现也极是显眼。
  原来没有赏罚制度,人人都想出彩一些。类似于抢戏一样,行抢舞之事,只盼自己能表现的出色一点,以赢得李隆基或者裴旻的亲睐,得以提升地位。
  这对于配合性极强的舞蹈来说是致命的缺陷。
  但自从裴旻提出了赏罚制度,抢舞非但不能得到亲睐,反而会踢出梨园,有效遏制了不良风气。在彼此的配合上,有着显著的提升。
  他来的时候,歌舞已经到了尾声。
  不一会儿,音乐停歇,舞者也收起了舞姿。
  “好!”李隆基抚掌大笑道:“李营将的渭川曲,朕是百听不厌讷!舞部现在也是极好,尤其是配合上,更有独到之处。所有舞者皆守本分,如若军队一般严谨。群舞唯有配合,方显大气。有赏,统统有赏。”
  这梨园越发的让他满意,心底格外舒畅。
  禀退了李龟年一行人,李隆基看了裴旻一眼道:“裴家的事情都解决了?”
  裴旻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道:“只是去认祖归宗而已,又能耽搁几天。若非是我娘心愿,臣还不愿意跑这一趟。”
  李隆基的性格本就不会怀疑自己信任的人,何况现在的世家,根本不足以对皇室造成半点危害,不以为意的道:“老人家的心愿,理当为他达成,这是身为人子的本份。今日静远入宫,可是想去陇右了?”
  “陛下妙算!”裴旻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道:“陛下待臣恩宠备至,让臣休假了好几个月,得以陪伴家人。再不任职,只怕朝中的谏官忍不住要弹劾臣了。而且臣也不想继续颓废下去,为陛下守卫疆土,才是第一要事。”
  李隆基感慨万千地说道:“也是如此,静远才让朕又爱又恨讷!一边想将静远留在长安,你我君臣相宜,谱写一段美谈。可没有静远在边疆戍边,镇住那些宵小,朕心底又不踏实,睡的不安稳。”
  裴旻笑道:“即便臣受皇命在外,一样能跟陛下君臣相宜。为大唐戍边,于充当陛下护卫有什么两样?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为大唐戍边,也就是当陛下的护卫。”
  李隆基拍腿大笑:“静远言之有理!朕有你当护卫,天下宵小,谁敢放肆!朕自远当在长安,高枕无忧。”
  裴旻听了这话,莫名觉得有些耳熟。
  突然他想到了历史上记载了一件真人真事:
  天宝三年。
  李隆基心血来潮对高力士说:“将军,现在天下太平无事,朕欲高居无为,将天下都交给李相处理如何?”
  高力士当时估计吓傻了,这世间哪有将皇权相让的皇帝,战战兢兢的道:“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若权力交给李相,他羽翼威势一成,谁还能动他?”
  李隆基当时就火了,最贴心的高力士竟然没向着他,一脸怒色。
  高力士吓得直接跪伏在地道:“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
  李隆基这才缓和下来。
  李隆基的“高居无为”其实就是在后宫享乐,将皇权交给李林甫。
  现在裴旻听着李隆基这“当在长安,高枕无忧”,怎么有同一个意思?
  裴旻古怪的看着李隆基,不知这个英明还是糊涂的皇帝,脑子里想的到底是什么!


第二章 陇右节度使
  裴旻猜不透也懒得去猜了,至少目前的李隆基还没有出现怠政现象,对于政务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