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争鼎(寂寞剑客)-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刘邦当即扭头喝道,“立即派出飞骑,号令六军合击邯郸!”

    “诺!”帐外亲兵轰然应诺,仅仅过了不到片刻功夫,十数骑快马便从濮阳汉军大营内飞驰而出,分六路奔着赵地去了。(手打中文网7*24小时不间断更新纯手打小说m)

    ##########

    当刘邦号令六军,准备合击邯郸时,楚军已经悄无声息进至沙丘邑附近的密林里。

    五千多楚军将士奔波了一整夜,吃过干粮之后就纷纷进入了梦乡,只有百余骑斥候骑兵散布在密林边缘,负责警戒。

    说起来,楚军现在也有五百多匹战马,再加上从齐地、魏地抢来的七百多匹骡马,差不多也够组建一支骑兵了,但这仅仅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要想组建骑兵可没那么容易,除了要有足够的战马,还得有精于骑射的士兵。

    项庄要的可不是一群骑马的步兵,他需要的是真正的骑兵!

    当然,只要时间足够,项庄有足够的信心将这五千多人全部训练成优秀的骑兵,可惜的是,项庄现在根本没时间!所以,组建骑兵的事情只能以后再说,项庄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组建一支小规模的斥候骑兵。

    张良对楚军的弱点洞若观火,项庄和尉缭又岂能不知?

    流窜作战的最大弱点就是不能及时掌握敌军的部署情况,所以,一个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敌军的重围。

    历史上,这样的战例很多。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就是因为他没有清军的情报。

    历史上最著名的流寇之王李自成,就被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之围给逼入了绝境,几千人缩在商洛山中进不得,退也不得,如果不是建奴大举入侵迫使明廷调走了边军主力,李自成当时就要饿死在商洛山中了。

    只有红军例外,可红军之所以能够冲破国军的重重包围,最大的凭仗就是上海特科提供的源源不断的情报。

    楚军同样没有情报支持,先前流窜魏地、齐地,之所以连战连捷,并且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那是因为魏地、齐地守备空虚,现在刘邦大军已经回师,这次流窜赵地作战就绝不会再像前两次那样轻松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啊。

    现在,项庄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一百多骑斥候骑兵!

    项庄从五千多人里挑选了一百多名能骑善射的锐士,组建了斥候队,由先登营左司马公孙遂亲自兼任队率,项庄还给每名斥候配备了两匹好马,以备随时替换,为了保密,项庄并没有给斥候队配马镫,这玩意可是个大杀器,留着真正组建骑兵时再用。

    这会,项庄、尉缭和武涉正围坐在草地上,对着地图讨论战术。

    林子外面不远便是沙丘邑,从沙丘邑往南不到两百里便是邯郸了。

    沙丘邑虽然不大,却是座历史名城,商纣王曾在这里建别宫,放养各种奇禽异兽,著名典故“酒池肉林”形容的便是沙丘苑台,战国时期,提倡胡服骑射使赵国跻身强国之林的赵武灵王最后就饿死在沙丘宫里,再后来,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后也病死在沙丘宫。

    从沙丘邑往南,就开始进入赵地的核心区域了,这一片区域不仅城池众多,村庄镇甸更是多如牛毛,更兼阡陌纵横,坞堡林立,几乎就没有成片的森林了,而且赵地多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因此楚军过了沙丘邑之后就很难再隐匿形踪了。

    偷袭邯郸城门不是问题,无论是乔妆胡人进城,还是假扮贩夫走卒进城,或者干脆派水性好的锐士从排水道口潜入,甚至多管齐下,都值得尝试,真正的难题是,五千大军怎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动到邯郸城外?

    邯郸方圆几百里都是平原,人烟又密集,又没有森林,怎么隐匿形踪?五千楚军总不能从天上飞过去,或者从地下打个洞钻过去吧?可只要从地面上走,就必定会被人发现,一旦行踪提前暴露,偷袭也就变成强攻了。

    三人已经商讨许久了,还是没什么好办法。

    “实在不行,那就强攻吧。”项庄道,“既然是打仗,伤亡总是难免的!”

    自从走出大别山以来,楚军还真没有打过什么大仗,偷袭敖仓只伤亡了几十个人,偷袭临淄算是遇到了一点抵抗,可也只伤亡了两百多人,不过这次强攻邯郸,伤亡只怕就不会小了,尤其是先登营五百死士,此战结束怕是剩不下几个了。

    尉缭却摇了摇头,不无担忧地道:“上将军,老朽担心的却不是伤亡,而是刘邦会不会在邯郸设好口袋,等咱们往里钻?”

    武涉凛然道:“军师,你是说刘邦已经识破了咱们的战略?”

    尉缭摇头道:“刘邦不过是个市井无赖,又岂能识破老朽的战略?不过,刘邦身边的张良、陈平却都是不世出的智者,常言道,可一可再不可三,咱们已经连续偷袭魏地、齐地得手,再想偷袭赵地得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项庄不禁默然,对啊,怎么把这茬给忽略了?

    尉缭的战略固然厉害,固然可以破掉刘邦席卷天下的大势,可刘邦帐下的张良、陈平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刘邦失势?

    如果张良、陈平已经识破了尉缭的战略,那局面可就复杂了。

    保守估计,九天前刘邦就该知道临淄被烧毁的消息了,有了这九天时间,足够刘邦做出充分的布置了,难不成,邯郸真的已成危途?###############################################################PS:感谢:蓝色沸点星、5420520、最後的疼爱是手放开、sgqsdxsw、七夜飞雨、1314亲切亲切、L黎颖、zwtlxl兰特、飘流De鱼饵、二个人的阳光、星空的物语、爱无年限、残忍C、不看方圆、蓝色碎发、剑道始祖、爱哭的小紫、安静的温柔、等书友的慷慨打赏,非常感谢。

    ;

正文 第82章 赵地狼烟

    武涉看看尉缭,又看看项庄,问道:“上将军,邯郸还去不去?”

    项庄沉吟片刻,向尉缭道:“军师,要不不去邯郸了,直接奔袭壶关?”

    尉缭摇了摇头,叹息道:“上将军,张良要真识破了老朽的战略,又岂会只在邯郸布下口袋?对于我军的下一步行动,他也肯定会预做布置的,壶关是天险,我军若能一举攻下则还好,如果攻不下,被韩赵两军困在壶关峡谷之内,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那怎么办?”武涉皱眉道,“邯郸不能去,壶关也不行,难道去燕地?”

    项庄、尉缭同时苦笑摇头,楚军当然不能去燕地,燕地远离中原腹地,地广人稀,补给困难,到时怎么活下去都是个问题,而且燕地频临边塞,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匈奴胡骑,楚军要真是去了燕地,那可就是正中刘邦下怀了。

    武涉顿了顿,又道:“要不,再杀回齐地?”

    “绝对不行!”项庄断然道,“韩信多半已经回师齐地,这时候再杀回齐地,那不是老虎头上扑苍蝇,找死吗?”并非项庄妄自菲薄,韩信将兵之能,那是史所罕有的,就凭楚军这五千多残兵,对上韩信几十万大军,那绝对是有死无生。

    尉缭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道:“上将军,还是兵少啊。”

    楚军还是兵少,如果兵多,如果有五万精兵,则完全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大张旗鼓猛攻邯郸,吸引刘邦及各路诸侯注意,另一路则直扑壶关,略韩地,再从河东直下关中,到了那时候,刘邦他再心有不甘,也只能仓促回师关中了。

    刘邦一旦回到了关中,其席卷天下之势也就破去大半了。

    尉缭说完,便与武涉同时望向了项庄,最后的主意肯定还是要项庄来拿的。

    项庄默然,都到这时候了,自己还有退路吗?伸头是一刀,缩头还是一刀,那还不如勇往直前,没准还能从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邯郸尽可以不去,赵地尽可以不掠,壶关却不能不下,关中更是不能不去,没说的,拼了!

    当下项庄喝道:“不去邯郸了,直接去壶关!”

    说此一顿,项庄又道,“大军也不用隐匿形迹了,前面人口密集,就是想隐匿形迹也不可能了,那就索性明火执仗急行军,没准还能鱼目混珠,蒙混过关!”

    ##########

    邺县东郊,周勃的两万精兵正沿着驰道向邯郸逶迤进发。(手打中文网7*24小时不间断更新纯手打小说m)

    周勃大军一路北上,密布邺县境内的烽火台便纷纷点起狼烟,向邯郸示警。

    邺县县令已经接到赵王密令,不管汉军还是楚军,只要发现有大军进入赵地,便一律点燃烽火示警,同时关闭所有城门,城中甲兵、民壮悉数登城,严加防范,赵军这么做既是为了不让楚军蒙混过关,同时也是为了提防汉军趁机攻夺赵地城池。

    说到底,张耳只承认自己是刘邦盟友,却不认为自己是刘邦的臣子。

    急促的马蹄声中,一员白袍小将催马来到汉将周勃身边,又以手中马鞭指着邺县低矮的城墙对周勃说道:“父亲引大军前来赵地助战,邺县县令不但不领情,居然还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简直就是好赖不分,不如孩儿带兵打了下来?”

    “冠夫不许胡闹!”周勃轻声喝斥,语气里却充满了溺爱。

    周冠夫是周勃独子(周亚夫此时尚未出世),不久前才刚来到周勃军中。

    周冠夫今年刚满十七岁,长得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英气逼人,身高八尺五寸,膂力过人,能开七石硬弓,善使一对短戟,有万夫不当之勇!周勃给儿子起名冠夫,就是希望儿子能够勇冠万夫,不想长大了竟真的悍勇过人,由不得周勃不欢喜。(手打中文网7*24小时不间断更新纯手打小说m)

    虽然遭了父亲喝斥,周冠夫却浑不在意,又道:“父亲,樊哙真是被项庄斩的?”

    “嗯。”周勃的脸色立刻变得无比严肃,沉声道,“樊哙武勇不在项羽之下,却还是在战阵上被项庄给斩了,他日你在阵前遇到项庄,千万不要力敌,知道吗?”

    “父亲,孩儿不惧项庄。”周冠夫扬了扬手中双铁戟,喝道,“孩儿手中这对铁戟,当斩尽天下豪杰,区区项庄,又何足道哉?”

    “不许胡说!”周勃终于变了脸色,厉声喝道,“你小小年纪,竟敢如此狂妄?!”

    周冠夫见周勃真的动了怒,这才低头不说话了,不过心里却还是不服气,想着他日真要是在战场上遇到了项庄,非要阵前斩将不可!都说项庄现在是天下第一,要是斩了项庄,他周冠夫不就是新的天下第一了?

    ##########

    沙丘邑左,漳水之畔,五千楚军正向西急进!

    为了尽可能地抢时间,项庄决定放弃昼伏夜行的行军方式,改在白天急行军,行军路线也不再走偏僻小道,而是沿着大路笔直行军,一百多骑斥候骑兵已经全部撒出去,一来查探敌情,二来驱赶前方道路上的行人,为大军行进扫清障碍。

    然而,大军才刚刚渡过漳水,不可预料的情况就突然出现了!

    项庄骑着乌骓马,正随着大队人马不紧不慢行进时,骑坐在他马鞍前的魏悦无央忽然手指前方叫嚷起来:“夫君你看,那好像是狼烟?”

    “狼烟?!”项庄闻言顿时心头一凛,急顺着魏悦无央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南边几里外有座小土台,一道醒目的浓烟已经从土台上冲霄而起,可不正是狼烟?

    骑马跟在项庄身后的尉缭、武涉以及桓楚、季布、虞子期诸将也纷纷色变。

    “上将军,那边更远处,还有狼烟!”很快,又有亲兵手指更远处大叫起来。

    其实,不用那亲兵提醒,项庄、尉缭等人也都已经看到了,狼烟示警,这绝对是狼烟示警!看来尉缭的担心已经成为事实,张良已经识破了他的战略,赵地已经有所防备,楚军再想乔妆汉军蒙混过关,已经是不可能了!

    又过了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公孙遂便带着十余骑从南边飞奔而回。

    公孙遂的马鞍前赫然还摁着个赵军小卒,到了项庄马前,公孙遂才将那赵军小卒狠狠掼落在地,然后冲项庄作揖禀报道:“上将军,小人拔了南边的一座烽火台,斩首两人,还抓了个活口!”

    赵军小卒翻身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求饶:“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哪……”

    项庄策马来到小卒跟前,沉声说道:“本将军问你话,你若如实回答则可活命,若有半句假话,立斩不赦!”

    赵军小卒连声道:“小人一定如实回答。”

    项庄指了指不远处被公孙遂拔掉的烽火台,问道:“这烽火台是什么时候建的?又是谁让你们建的?”

    “这烽火台是五天前建的,是郡守大人下的令。”

    赵军小卒说此一顿,又道:“小人还听说,不仅巨鹿郡建了许多烽火台,就是南边邯郸郡还有北边的恒山郡也建了很多烽火台,郡守大人明令,只要发现大队人马进入赵地,不论是燕军、齐军、汉军还是楚军,都要点起烽火。”

    项庄轻轻颔首,又跟公孙遂使了个眼色,公孙遂会意,当即翻身下马,又铿然拔出横刀架在了赵军小卒脖子上,厉声喝道:“小子,你敢撒谎?”

    “啊,不不不不是,小人说的都是真的。”赵军小卒顿时吓得屁股尿流。

    项庄再使了个眼色,公孙遂顿时一脚踹在赵军小卒屁股上,骂道:“滚!”

    赵军小卒如蒙大赦,连滚带爬走了,项庄又扭头吩咐公孙遂道:“传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奔袭壶关!”尽管行踪已经暴露,可项庄还是没有改变决定,还是那句话,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既便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

    ##########

    邯郸,赵王宫邸。

    赵王张耳回国就病倒了,而且病势迅速恶化,没两天就无法起床了。

    这会,张耳正召集国相贯高相以及世子张敖议事,就在片刻之前,南边、东南边燃起的烽火就已经传递到了邯郸,与此同时,邺县、魏县也相继谴飞骑来报,有四路汉军已经大举进入赵地,距离邯郸已经不到五十里了!

    张耳早已经接到刘邦飞报,知道这是周勃、王吸、梅鋗、傅宽四路大军到了,剩下夏侯婴、郦商两路大军估计也快进入赵地了,只有项庄楚军残部到现在都还没有消息,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已经进入了赵地?

    张耳有些不放心,问贯高道:“国相,各处关口应该都修好烽火台了吧?”

    “大王放心,巨鹿、邯郸、恒山三郡二十余县,所有关口已经遍布烽火台,只要有大军进入赵地,不管是哪国军队,大王都会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这点自信贯高还是有的,这不仅仅是为了防备楚军,更是为了防备汉军,他又岂能掉以轻心?

    贯高话音方落,就有内侍入内禀报道:“大王,北望台起狼烟了!”###########################################################PS:有个事情说明一下,楚汉争霸时期,有两个韩信,一个就是齐王韩信,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另一个是韩王韩信,这个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历史上,为免混淆,韩王韩信通常不叫韩信,而叫做韩王信。

    ;

正文 第83章 名将周勃

    “北望台?”张耳沉声道,“那一定便是楚军了!”

    说此一顿,张耳又吩咐贯高道:“国相,立即派出飞骑,将楚军的动向传达给周勃、王吸等各路汉军,包括楚军后续的动向,也要及时转呈给汉军,再号令各郡各县,守好城池都不要轻易出战,就让汉军去跟楚军打。”

    “诺。”贯高揖了一揖,领命去了。

    目送贯高离去,张耳的目光又落到了张敖身上。

    张敖是张耳的嫡长子,今年已经三十岁了,早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暴乱时,张敖就开始跟着张耳南征北战了,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不过遗憾的是,张敖生性懦弱,缺乏魄力,因此张耳很担心在他死后,赵国会被别的诸侯国吞并。

    张敖膝行上前,细心地替张耳拽了拽被褥,关切地道:“父王,今天好些没?”

    张耳叹了口气,伸出干枯的手轻抚着张敖脸颊,说道:“儿哪,为父死后,你可千万要谨慎治国,小心当政哪,若有文事不决,可问国相贯高,武事不决,可问上将军赵午、次将军白宣,切记,切记哪……”

    ##########

    邺县北郊,周勃大军正逶迤北上。

    急促的马蹄声中,周冠夫飞马来到周勃马前,于马背上作揖禀报道:“父亲,赵王谴飞骑来报,沙丘邑附近发现了一支汉军,约五六千人!”

    “五六千人?”周勃冷然道,“那定是楚军无疑了。”

    周冠夫点点头,又道:“赵王信使还说,楚军并没有向邯郸进发,而是绕过大陆泽,径直奔信都县去了!”

    “嗯?”周勃脸色微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