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争鼎(寂寞剑客)-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哥,大哥!”肥锱冲肥铢大笑道,“哈哈哈,这回咱们发财了,发财了!”

    话音未落,肥铢已经狠狠地扇了肥锱两记耳光,却把肥锱打了个云里雾里,肥锱捂着红肿的脸,吃声道:“大哥,你这是干吗呀?”

    “干吗?”肥铢恼火道,“你还有脸回来?”

    “大哥你这是咋了?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那好,我问你,谁让你去洗劫钟离、曲阳县了?唵?!”

    “这不是大哥你说的么?在边境挑起争端,好帮助大王下定决心跟齐汉结盟……”

    “我是让你在边境挑起争端,可没让你去洗劫,更没让你去杀人,可你倒好,不仅洗劫了钟离、曲阳两县,还屠戮了两万多人!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的鲁莽,彻底断绝了咱们肥家投归楚国的退路,现在咱们只能跟着英布一条道走到黑了!”

    事情还得从三个月前说起,三个月前,汉使陆贾找上了肥铢,希望肥铢能够在英布面前敲敲边鼓,促成淮南国的倒戈,在收受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之后,肥铢、朱买便开始在英布面前进馋言,游说英布背弃楚国,转而跟齐汉结盟。

    虽有肥铢、朱买、马业等佞臣的游说,英布却始终下不了决心。

    为了“帮助”英布早下决心,肥铢便安排肥锱在边境挑起争端。

    不过,肥铢从来就没想过要把所有的宝都押在齐汉两国身上,除了收受汉使贿赂,游说英布跟齐汉结盟外,肥铢还在暗中与楚国眉来眼去,肥铢很清楚,淮南国就快灭亡了,肥家若不想跟着淮南国一起灭亡,那就必须及早谋求出路。

    本来,肥铢打的是两面投机的念头,如果楚国灭了淮南国,那就顺势投降楚国,如果淮南国被齐汉吞并,那就投降齐汉,可是现在,由于肥锱的鲁莽,投奔楚国的退路就绝了,肥锱杀了这么多楚国百姓,项庄还能饶得了他们兄弟俩?

    “你呀,你呀。”肥铢指着肥锱鼻子,气不打一处来,“真是比猪还蠢。”

    肥锱扁了扁嘴,不以为然道:“有啥大不了的,不就杀了几万百姓么?项庄小儿不肯放过咱们,咱们肥家还不乐意投奔他呢,哼,就说这淮南大战,淮南军、齐军加起来足有二十万大军,兵力一点不比楚军少,怕他个鸟。”

    “你懂个屁,毕书是那么好对付的?”肥铢说罢,又叹息道,“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拼尽全力跟楚军死磕了,若是淮南国将来被齐国或者汉国吞并,咱们肥家好歹还能有条活路,若是让楚国给吞并了,咱们可就全完了。”

    ##########

    五天后,楚国大军终于兵临彭城城下。

    大军扎营,毕书便带着数百亲兵纵马来到了泗水南岸,负手站在泗水河畔,望着奔流不息的浩瀚江水,毕书不禁微微有些出神,三年多前,他在这里与韩信大战一场,最后若不是英布攻破了齐军大营,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结果。

    时隔三年,他毕书再次带着大军出现在了泗水河畔,淮南军却成了他的敌人,而齐军则成了淮南军的盟军,世事无常哪。

    ##########

    毕书站在泗水河畔感慨万千,英布却在王宫里骂娘。

    “都怪你,你,你,还有你,都怪你们,你们这群蠢货,猪,寡人被你们害惨了!”英布挨个指着朱建、张买、肥铢、马业的鼻子,破口大骂,甚至连蒯彻都挨了骂,因为背弃楚国转而跟齐汉结盟一事,蒯彻也是赞成的。

    蒯彻倒没有收受汉使的好处,他是真心在替淮南国打算。

    局势已经非常明显,随着楚国国力、军力的持续、快速膨胀,项庄席卷天下的大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淮南国也越来越成为楚军北上逐鹿中原的绊脚石,本着远交近攻的铁则,楚国对淮南国下手是迟早的事。

    所以,与其等待楚国撕毁盟约,被楚军杀个措手不及,那还不如主动摒弃跟楚国之间的盟约,转而跟齐、汉两国结盟,藉于唇亡齿寒的道理,假如楚国真对淮南国动手,齐、汉两国必然不会袖手旁观,若如此,淮南国或者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英布显然不会考虑得这么深远,他认为眼前的危机就是这些大臣们引发的,若不是这些蠢货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言,又暗中挑唆戎卒在边境挑起事端,他英布又怎么会撕毁跟楚国之间的盟约?若不毁盟,楚军又何至于大军压境?

    英布将几个大臣骂了个狗血淋头,直到骂累了才气呼呼地坐回席上。

    蒯彻叹息一声,硬着头皮劝谏道:“大王,楚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这个时候再追究是谁的责任毫无意义,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分头行事、巩固城防,别等到楚国大军开始攻城了咱们却还没有准备好足够的守城物资,那就麻烦了。”

    “对对对,大王,现在还是赶紧分派任务,巩固城防吧。”

    “臣也赞同国相和上将军的建议,还是巩固城防要紧哪。”

    蒯彻话音方落,朱建、许猜、张买、肥铢、马业等大臣便罕见地表示了赞同,英布想想也有道理,当下分派肥铢调兵谴将、把守各门,朱建、许猜筹集粮草军械,张买、马业则募集民壮输送滚木擂石,蒯彻则带人前往薛郡联络齐国大军。

    待一切分派停当,英布又命利几取来已经好几年未曾披挂过的黄金铠甲,披挂停当,然后径直出了王宫,穿过大街直奔南门而来,作为淮南国的国君,大敌当前,英布无论如何都得给淮南百姓以及将士们鼓鼓劲,打打气。

    不得不说,英布在淮南将士心目中的威信还是相当高的。

    尽管英布已经好几年没有披挂上阵,平时也不怎么去军营,可是英布一出现,沿街开过的淮南将士顿时便纷纷欢呼起来,感受着将士们的崇拜,听着他们热烈的欢呼声,英布胸中沉寂已久的热血便也渐渐地沸腾了起来。

    ##########

    薛郡,十万齐军正沿着驰道浩浩荡荡南下。

    大军堪堪进至滕县郊外,天色便黑了下来,韩阖当即下令全军就地扎营,又命曹窋进城通知滕县县令准备军粮草料,这是约定谷成的规矩,但凡大军出征,沿途各郡、各县都得提供粮草,否则就是失职。

    曹窋去了约半个时辰,便带着个又矮又瘦的中年男子进了韩阖的大帐。

    “太子。”曹窋冲韩阖揖了一揖,又手指那矮瘦男子道,“这是鲁县孔县令。”

    又矮又瘦的孔县令赶紧上前长长一揖,恭声道:“鲁县县令孔文,参见太子。”

    韩阖淡漠地摆了摆手,直截了当地道:“孔县令,大军所需的粮草你带来了吗?”

    “回禀太子,城中粮草已经全部带来。”孔县令忙道,“就在帐外,请太子清点。”

    韩阖欣然点头,当下与赵炎、申屠嘉掀帐而出,却只见帐外停着廖廖十几辆牛车,韩阖不由得蹙紧了眉头,这才十几车,撑死了也就三百石,就是熬成粥也不够十万大军每人喝上一口,能济得什么事?当下韩阖冷然道:“孔县令,就这些?!”

    孔县令叹了口气,神情黯淡地答道:“太子,就只这些了。”

    “孔文!你敢糊弄本太子?”韩阖勃然大怒,“马上回去,再征?!”

    “太子!”孔县令仆地跪倒在地,惨然道,“太子,民已无粮可征哪!”

    “这个本太子不管,总之,明日大军开拔之前你必须把军粮解到营中,五千石,一石都不准少,哼!”说罢,韩阖即拂袖进帐,一旁的赵炎本想劝说几句,可是嘴唇嗫嚅了两下,最终却还是什么都没说,齐军缺粮哪。(未完待续)

正文 第391章 韩信用兵

    第391章韩信用兵

    彭城郊外,荒野枯寂。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早在楚国大军到来之前,方圆几十里的百姓就已经逃进了彭城,这会,彭城郊外的荒野上早已不见半个人影,只留下一地狼藉,几只田鼠正在逃难百姓留下的杂物堆里游走,不时还会昂起尖尖的小脑袋警惕地扫视四周。

    毫无征兆地,荒野上突然响起了“咚”的一声闷响。

    霎那之间,正在杂物堆里寻找食物的几只田鼠便发出吱的一声尖叫,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躲进了不远处的地dòng里,一只田鼠壮着胆子半躲在dòng口想观察一下情形,紧接着便又是咚的一声闷响,那田鼠便嗖地缩进了dòng里。

    枯寂的荒原上,上百匹挽马正牵引着二十辆大车缓缓向前。

    沉重的大车上,则竖立着二十面足有两人多高的行军战鼓,二十个袒xiōnglù背、浑身肌ròu虬结的大汉犹如二十尊铁塔肃立在战鼓前,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照在这群大汉古铜sè的肌肤上,远远望去,犹如二十尊黄金战神。

    倏忽之间,二十大汉同时举起巨大的鼓槌,重重地砸在牛皮鼓面上,一道道jī昂高亢的声làng霎时从二十面牛皮大鼓上炸响,又汇聚成一个巨大的音符,那一声“咚”的巨响,几yù震碎枯寂的荒原,也轻易点燃了楚军将士心底的熊熊战火。

    站在高耸的鼓架上望下看去,只见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尽是无穷无尽的兵甲汪洋,从鼓架下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那一队队汹涌的兵甲,那一排排高耸的长矛,那一面面冰冷的盾牌,还有那一片樱红的流苏,几yù遮蔽整个荒原。

    万军之中,两百名身材健壮的力士扛抬着一百支足有一丈多长的牛角号,缓缓向前,另有一百名féi头大耳、肚腩凸出的壮汉跟在后面,鼓起巨大的腮帮奋力吹奏着,霎那之间,悠远至仿佛来自地狱的号角声顿时便冲霄而起。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jī昂的战鼓声越来越高昂,越来越密集,犹如疾风骤雨敲打在楚军将士的心头上,那一声声低沉的号角,犹如来自九幽地狱的召唤,霎时便点燃了楚军将士心中的熊熊战火,一股无影无形的肃杀气息霎时便在原野上无尽地弥漫开来。

    悬孤的骄阳下,二十万楚国大军犹如无尽无尽的蚁群,漫过荒凉的原野,漫过低矮的山梁,碾过纵横jiāo错的阡陌,汹涌向前,前方,视野的尽头,一座庞大的城市已经lù出了隐隐的轮廓,那是彭城,曾经的楚国国都,如今的淮南国国都。

    彭城,南mén望楼。

    英布面沉似水,一瞬不瞬地盯着南方无尽的旷野,倏忽之间,一声隐隐约约的鼓声传入了他的耳际,肃立英布身后的féi铢、朱建、张买、马业等人也是齐齐变sè,楚军,楚国大军终于到来了。

    英布脸上lù出了一丝痛楚之sè,他的淮南国,怕是很难逃过此劫了。

    不过很快,痛楚之sè便从英布脸上隐去,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丝莫名的狰狞,眸子里更是lù出了一丝疯狂之sè,寡人虽已是垂幕之年,淮南国虽然疲弊,却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灭掉的,来吧,毕书,让寡人看看你究竟有几斤几两?

    视野前方,彭城巍峨的城廓已然在望。

    万军之中,毕书的右手忽然间缓缓扬起,霎那间,数以百计的令骑便从毕书身后向着四面八方飞驰而去。

    上将军有令,全军停止前进!

    此起彼伏的号令声中,正汹汹向前的楚国大军便纷纷停了下来。

    急促的马蹄声,子车师、西乞烈还有虞子期诸将已经策马来到了毕书身后,子车师于马背上抱拳一揖,朗声道:“上将军,我军士气正盛,趁势攻城吧!”

    书却摇了摇头,淡然道,“传令下去,全军就地安营扎营。”

    诸将面面相觑,虞子期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今我军两倍于淮南军,兼有器械之利,如何不战?”

    毕书摆了摆手,淡然说道:“淮南军虽然兵力不及我军,却有强援在外,在希望没有丧失之前,他们必定会拼死力战,我军于急切间定然难以破城,如果勉强攻城,只会白白消耗兵力,更会折损了锐气,不妥。”

    说着,毕书忽然想起了第一次淮南之战。

    第一次淮南之战,韩信本有足够的时机攻破彭城,却非要等到楚国援军到来再动手,只怕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吧?因为在没有击灭援军之前,守军心存希望,必定会拼死守城,就难免会给齐军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韩信选择了按兵不动。

    这一次,毕书同样选择了按兵不动,他要等齐国援兵。

    事实上,毕书之所以选择按兵不动,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这次救援淮南国,齐国真的只派出了一路援军?韩信用兵,从来不会给人留下余地,作为当世罕有的大兵家,他岂会不知道淮南之战事实上就是齐楚之间的战略大决战?

    娄敬步履匆匆地走进了韩信的寝宫,眉宇间更是充满了忧郁之sè,宿卫郎将曹窋深夜前来传诏,让他火速进宫见驾,这由不得娄敬不担心,莫非大王预知自己崩卒在即,所以要托付后事了?一想到这里,娄敬便忧急如焚。

    此时的齐国可谓内忧外患,实在离不得大王哪!

    娄敬三步并作两步匆匆走进寝宫,却见大王袒背俯卧在软榻上,公羊太医正在给他金针施xùe,听到脚步声响,韩信微微侧头,对娄敬微笑道:“来了?”

    望着韩信脸上那丝若有若无的红润,娄敬不觉长长地舒了口气,然后长揖到地,恭恭敬敬地向韩信见礼道:“臣,参见大王。”

    正好公羊太医已经施完了针,便扶着韩信坐起身来,又替他披上了锦袍。

    韩信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对娄敬说道:“亚相,寡人连夜召你前来,只为一事,明日一早寡人便要率领大军出征了,国中之事就全都拜托你了。”

    “啊?”娄敬闻言先是一愣,旋即脸sè大变道,“大王要亲征?”

    韩信点了点头,叹息着说道:“唉,太子终究还年幼,虽有子矜辅佐,怕也不是毕书对手,寡人若不亲征,则淮南之战必败。”

    “可是……”娄敬呐呐地道,“大王您的身体?”

    韩信摆了摆手,说道:“有公羊太医随行,无妨。”

    娄敬沉思片刻后又道:“大王,赵国可是楚国的盟国,临淄城内如今只剩五万更卒,却不知道大王打算带走多少人马?”娄敬不能不考虑,如果韩信带走了临淄绝大部份军队,一旦赵国大军渡河来袭,齐军该如何抵挡?

    韩信微微一笑,说道:“临淄城内的五万更卒,寡人不会带走一兵一卒。”说此一顿,韩信又道,“不瞒亚相,早在太子率军出征前,寡人就已经命上将军前往琅邪集结军队了,此时此刻,胶东、琅邪两郡的更卒应该已经完成集结了。”

    娄敬闻言顿时心头一凛,难怪当初征兵诏令颁下之后,只有济北、临淄、薛郡以及梁地各郡的更卒赶赴鲁县集结,琅邪、胶东两郡的更卒却是按兵不动,娄敬当初还tǐng纳闷,现在看来,敢情大王早就有了周密的安排。

    彭城南郊,楚军大营。

    五面屏风在毕书大帐里一字排开,每面屏风上都悬挂着一张地图,地图上标注着一个个纵横jiāo错的箭头,在地图下方还有大量的文字注释,如果韩信见了必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五幅地图上描绘的霍然就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五场战役。

    第一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二幅:明攻蒲阪,暗渡阳夏;

    第三幅:背水结阵,大破赵军;

    第四幅:堵塞潍水,水淹龙且;

    第五幅:垓下之战,霸王败殁。

    毕书微躬着背,在五扇屏风前逐一驻足观摩,尽管他观摩这五扇屏风已经不下千次,甚至是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这五扇屏风上的态势图,但是既便是这样,在每次观摩地图时,毕书都还是无比的仔细,就仿佛是第一次观摩。

    仔细观摩完了全部五幅地图,毕书再次陷入了沉思。

    “用兵之道,无非是以正合,以奇胜。”毕书一边沉思,一边喃喃低语,“韩信纵然是亘古罕有的大兵家,也无外乎此道,以正合,以奇胜?”

    足足沉思了好半晌,毕书霍然转身大步走到了大帐正北最大的那扇屏风前,那扇屏风上悬挂的却不是韩信的辉煌战绩,而是一幅巨大的淮南地图,毕书伸出右手食指,顺着临淄一路往下,经鲁县、胡陵、留县、彭城,最后停在了一个点上。

    然后毕书的眸子便逐渐明亮了起来,是了,就是这里了!

    ps:抱歉,第一更来晚了,不过好消息,剑客感觉写作状态有所恢复了。

    !@#

正文 第392章 蛮族之争

    一秒记住【t,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淮南大战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荆襄大战却还在酝酿之中。

    南阳郡和南郡已经成了巨大的兵营,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汉军开始源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