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硬汉兵王-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花园区是柏林德军最后一处支撑点,由于该阵地有政府办公厅、国会大厦、最高统帅部等象征第三帝国权力的最高首脑机关,所以,柏林守备司令部,把党卫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在这里……

  苏联红军的崔可夫上将,指挥的近卫第8集团军,首先向该阵地发起了进攻,当天下午,苏军跨过了兰德维尔运河,占领了德军的通讯枢纽,掐断了柏林与外界的主要通讯联络……

  深夜,第3突击集团军在库兹涅佐夫上将的指挥下,向国会大厦外围的内务部大楼发起强攻。德军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29日深夜,在德军几乎全部阵亡的情况下,这座大楼才被苏军攻占。

   1945年4月29日凌晨1时,自知大势已去的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十二年的情人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

  婚礼也只能在防空的地下室内,举行一场象征性的简单婚礼……

   苏联红军攻占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

   希特勒在死前召见了贴身的警卫人员,并告诉他们说:“我马上就会自杀。我命令你们,从地下室杀出血路,你们逃走后,向西边突围……”

   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手枪的扳机……

  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处理完了希特勒和爱娃的后事以后,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培尔,先用夹带******的糖果,哄骗自己的孩子吃下,然后,戈培尔再和自己的妻子服药一同身亡,追随元首希特勒夫妇而去……

  ………………

  苏军攻占德国的国会大厦的战斗,其实还在进行着,第3突击集团军第150步兵师,是最接近国会大厦的部队。

   1945年4月30日下午6时,苏军再次向国会大厦发起冲击,与2000名德军展开战斗,争夺每一个楼层和每一个角落……

  靠着源源不断的兵力,苏军逐渐粉碎了德军的抵抗。

  在战斗中,即使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的楼层,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也不肯投降……

  苏军只好一层楼一层楼地与德军搏斗,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德国的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

   30日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

   5月1日凌晨3时55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对苏联红军的崔可夫说:“我想告诉您一件绝对机密的事,您是我通报此事的第一位外国人,我们的元首希特勒,已于昨天,自杀了……”、

  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接着要求苏军先停战,然后等到德国组成新的政府后,再进行谈判……

  苏联红军的崔可夫立即用电话,将情况向上级总指挥朱可夫做了报告……

  十几分钟后,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了最高指令:“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

   1945年5月1日9时45分,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苏军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

  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去,让全德国无条件投降……

   德军大势已去,1945年5月2日7时,德军的司令官魏德林上将,前往苏军的崔可夫的前沿指挥所,签署了柏林全城投降令……

  至中午时分,柏林剩余守军约15万人全部投降……

  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

  此役苏军共歼灭德军80万人,俘虏38余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缴获飞机4500架……

  而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

   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在柏林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当苏联红军士兵进入柏林城内的大部份地方后,进行了抢劫、**妇女和杀害平民事件……

  这种恶劣的情况,持续了几周后。直到彻底占领了德国后,苏联红军的军方和苏维埃秘密警察组织,才开始阻止这些恶劣的行径……

   数天后,远在东北的华胜利,得知了欧洲战场上的同盟国,打败了曾经强大无比的德国纳粹,并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真是大喜过望!

  因为,华胜利知道,苏联红军现在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出兵中国东北,助中国打败侵华的日军指日可待了……


第795章 中国收复十城失地,苏联谋定出兵北东

  第795章中国收复十城失地,苏联谋定出兵北东

  远在东北的华胜利,得知了欧洲战场上的同盟国,打败了曾经强大无比的纳粹德国,并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真是大喜过望!

  因为,华胜利知道,苏联红军现在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出兵中国东北,助中国打败侵华的日军指日可待了……

  1945年5月,为配合盟军在中国沿海登陆抗击日军,国军决定发动福州反攻战,收复福建省福州市。

  5月6日,国军第80师及海军陆战队与地方部队,正式发动进攻,向驻福州的日军外围阵地突破,国军另以一部,向闽江口右岸长乐方面的日军,发动强攻……

  日军第13军辖下之独立混成第62旅团7000余日军,在旅团长长岭少将的指挥下,据守阵地顽强抵抗国军的进攻,战斗极其惨烈……

  日军独立混成第62旅团,两次发动反击,均被国军挫败。

  5月8日,国军发动全线总攻,攻占了福州外围所有的日军据点,日军死伤枕藉,被迫向福州城区撤退。

  国军乘胜追击,向城区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日军兵败如山倒,纷纷向连江、漳港方向溃退……

  5月9日,国军正式攻克福州。这是国军抗战中收复的最大城市。

  5月11日,国军攻克长乐县,并继续追击溃逃的日军……

  5月13日,国军攻克连江县……

  日军残部2000余人经福鼎道,向浙江省境内退去,在途中这些溃逃的小鬼子们,又遭到国军层层截击,死伤惨重。

  6月6日,日军在福鼎,再次被国军保安队截击,日军伤亡更加惨重。

  日军为了解救和接应日军步兵第62旅团,驻守浙江永嘉、乐清的日军黎罔支队3000余人,于5月26日经瑞安、平阳南进。

  6月9日,日军黎罔支队3000余人,在桥门墩附近与步兵第62旅团残部会合,然而会合后,立刻遭到国军猛烈攻击,日军大败,乘夜渡飞云江向北撤退。

  6月18日,日军被迫完全退出永嘉,6月23日国军攻克浙江省乐清市驻守的日军,并将此地收复……

  此时,国军新编第61师也加入战斗,从侧面猛烈攻击日军,先后攻克黄岩县、海门县,日军残部2500余人,被迫登上运输艇从海上逃跑……

  福州反攻战胜利结束。

  此役,国军以一个师及海军陆战队6000多人的兵力发动反攻,先后与日军1万多人交战,击毙日军7500余人。基本歼灭日军独立混成第62旅团,重创日军黎罔支队,收复城池10多座,取得了战役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反攻信心……

  华胜利得知了中国军队的福州反攻大胜利的消息后,倍受鼓舞,他下令所部的东北抗联独立旅围困在黑龙江北部与苏联接壤各地的日军要塞。

  华胜利特地下令:全军要围而不攻,困敌于要塞之内,切断粮道等补给供应线……

  华胜利特别严令所部的各团各营切勿对驻中苏边境的日军进攻,不必要做无谓的牺牲,因为华胜利知道,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打日军,让关东军覆灭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早在几个月前的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在雅尔塔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三国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斯退丁纽斯和艾登。

  这是苏、美、英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一共开了八次首脑会议,四次工作午餐和晚餐会议,多次双边会谈,多次外长会议……

  会议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早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就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过:“一旦德国最后垮台,那时,我们苏联就有可能把必要的支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就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

  这是斯大林第一次明确表示在对德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三方还就苏联出兵东北的政治条件进行了试探性的会谈。

  在雅尔塔中的1945年2月8日,斯大林同罗斯福秘密地讨论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问题。

  斯大林提出了苏联出兵的条件,他说:“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将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苏联要参加对日作战。”

  斯大林继续说:“如果这些政治条件能得到满足,人民就会理解这是涉及国家的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将这项决定,向最高苏维埃解释。”

  2月10日,莫洛托夫将斯大林关于苏联出兵的条件协定草案,递交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

  当天,斯大林同罗斯福再次会晤,对草案作了修改,成为正式文本。但是,斯大林向罗斯福表示,大连不能成为国际港口,苏联需要得到旅顺港周围的海军基地……

  英国没有参与协定草案的制定,美、苏两国也没有同英国商量。

  但是,2月11日,斯大林和罗斯福却邀请丘吉尔,在协定书上签字。

  直到这时,丘吉尔才看到了协定的文本。于是,这个协定就成了,也就是。

  主要内容是: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的作战,其条件为:

  一、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1、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2、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

  3、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苏美双方约定,对协定要严格保密……

  此刻,“十分得意”的容斯大林,兴致勃勃地走到地球仪旁,用手指推动地球仪,向莫洛托夫描绘了苏联的边界线,他的眼光随同他的手指在苏联东部版图停住了:“这边怎么样呢?将来,千岛群岛是我们的了,库页岛全是我们的了,您看,多棒呀!就连旅顺口、大连都是我们的了。”

  说到这,斯大林吸了一口烟,缕缕烟雾渐渐地飘散开来。斯大林意犹未尽,又用烟斗沿着中国东北划了一条线,激动地说:“就连中长铁路也是我们的了。中国、蒙古——一切正常……你瞧,对我们的边界我还能不满意!”

  1945年5月开始,苏联向远东滨海地区和后贝加尔运去了136,000节车皮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共发出火车1692列。其中,运送步兵的为502列,运送炮兵的为261列,运送坦克兵的为250列,运送工程兵和其他部队的为670列。

  在调运高峰中,每天晚上发出的火车平均为26列。当时从西线调到远东的苏军,有三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一个坦克集团军,共12个军,39个师,使苏军在滨海地区和后贝加尔的兵力增加了一倍。

  调往后贝加尔地区的各路大军首先在乔巴山会合,然后向展开地域开进。从卡雷姆斯卡亚到乔巴山的铁路是单轨,无法保证正常的车流量。因此,部队常常要靠两条腿走很长的路。

  机械化牵引的炮兵部队和机械化兵团在赤塔和卡雷姆斯卡亚下车后,至少要行军600至1200公里,即使从乔巴山到中蒙边界也要走250到300公里的路……

  ……

  华胜利知道,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侵华的日军的日子快要到来了,他通过与进入苏联的东北联军的主要将领周保中的电报往来中,已经洞悉了苏联已经有出兵中国东北打日军的之意图……

  华胜利知道,国与国之前的往来和帮助,背后都是有利益跟着的。华胜利想不得不得用苏联的红军打强大的关东军,而胜利之后,也要想办法,让苏联红军在华所得的利益做到最小甚至让他们得不到利益……

  此时,斯大林在严肃地考虑一个重要的问:“苏联红军要出兵中国东北,进攻强大而顽强的日…本关东军,应该派谁去完成这次事关大局的远东作战的指挥任务呢?”


第796章 点将出兵北东灭关东军

  第797章点将出兵北东灭关东军

  华胜利知道,国与国之前的往来和帮助,背后都是有利益跟着的。华胜利想不得不得用苏联的红军打强大的关东军,而胜利之后,也要想办法,让苏联红军在华所得的利益做到最小甚至让他们得不到利益……

  此时,斯大林在严肃地考虑一个重要的问:“苏联红军要出兵中国东北,进攻强大而顽强的日…本关东军,应该派谁去完成这次事关大局的远东作战的指挥任务呢?”

  经过慎重考虑后,斯大林选择了华西列夫斯基。

  斯大林对自己的这个爱将华西列夫斯基,太熟悉不过了。

  华西列夫斯基曾作过总参谋长、身经百战的苏联元帅,有着神奇的经历。他的神奇不仅仅在于他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也神奇在一九二○年八月的一天晚上,他刚满二十五岁就被任命为四二七团团长,可是第二天清晨就因拒不执行旅长下达的无法执行的命令,而被送进革命法庭,由团长降到排长。

  这以后,他完全凭着自己的勇敢精神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从排长直到走进元帅的行列;更为神奇的是,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二日,他乘车行驶在被成百上千辆坦克、汽车碾压过的克里米亚通往塞瓦斯托波尔的路上,竟触上一枚地雷,剧烈的爆炸将他抛出十几米远,而他却安然无恙。

  华西列夫斯基深得斯大林的信任。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七日夜里,斯大林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召见了华西列夫斯基,对他说:“你可腾出必要的部队加以训练以便调往远东。德国投降以后,你可能被派去领导远东的战事。”

  一九四五年四月初东普鲁士战役结束后,华西列夫斯基调离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开始策划远东战事。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对关东军作战最重要的是时间。德国战败以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结束世界大战,这就要求确保全歼关东军。

  而要达此目的,单靠远东现有的兵力、靠未经战争洗礼的将帅是无法完成的,他建议斯大林,不待西线作战结束,即分期分批地从西方战场,抽调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和部队,充实到远东……

  斯大林接受了华西列夫斯基的建议,下令三四月对远东部队换装,将先进的六百七十九辆t…34坦克,调往远东,将原卡里利阿方面军司令部,成建制调往远东伏罗希洛夫市。

  同期,苏军调往后贝加尔的部队有:第三十九集团军、第五十三集团军、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第五集团军调往滨海地区。

  根据苏联红军统帅部的命令,部队的调动很快展开,在很短的时间内,远东的兵力兵器增加了一倍,总兵力达八十个师一百五十万人、两万六千门火炮、五千五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三千八百架作战飞机、六百七十艘舰艇。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苏军对关东军都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希特勒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日寇更加势单力薄,陷入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重包围之中。

  但是,日本法西斯统治集团,并没有从它们德、意、日轴心国伙伴的毁灭中吸取教训,仍在继续做它的“大东亚帝国”的美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