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幻之盛唐(猫疲)-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于法老运河吃水的问题,目前能够穿过这条运河,抵达地中海的主要是负载在一千料至两千料之间的,海鹘和斗舰两个级别,但对活跃在当地的各色海盗和商船来说,这些多层甲板和复数桅杆的战船和武装商船,已经是了不得庞然大物了。

    就算是曾经的地中海霸主,东罗马的海军那些庞然大物,在航程和速度上也所有不及的。

    而且他们被认定是大唐官方的身份,而受到隆重的欢迎,和相当高规格的礼遇和重视,并初步给以相应的便利,正在逐渐将海上贸易中,传统由阿拉伯人把持的领域,给排除出去。

    现在拜占庭人过来了,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国内进行操作,圆上这个弥天大谎的口子。

    至于朝中,似乎有文武朝争激化愈演愈烈的倾向。现正因为一桩虚冒军功的事情,扯皮的不可开交。

    自昔日的范阳残部内讧后,截至今夏,就有大小五股先后向仆固怀恩的河北行营和安东都护府投降,眼见北境底定边患渐去,那些边镇军将为追逐最后一把的军功,掀起一番对外攻掠开拓的盛宴,对于那些边境藩部杀掠的不免狠了些,把因为灾荒而跑来内附的一些藩部,也当成叛军残孽给屠灭掉,于是云中、平卢以及松漠都督府境内的藩部再起波澜,其中甚至包括仆固怀恩出身的仆固部的远支。

    然后平卢道里行御史杜帧,举告平卢大将,营州讨击使高辅成,滥杀亲藩,至靖边不安。以这封御史台的进奏为导火索,扯出一大批人来,枢密院和政事堂各自有人跳出来,在朝堂上相互揭举质地,撕咬城一团,关于是剿是抚,如何追究和善后的问题,不但是朝中吵得沸沸扬扬,连洛阳诸多文抄,也成了多方相互攻击乃至浑水摸鱼的战场。。

    朝堂之外,

    几经反复,一直没有下文的乾元年间的河北粮台案,也最终有了一个结果,洛口、回洛诸转运仓和河北各地正仓、军仓,涉及亏空多达四十多万石谷米。

    有唐一代,仓廪制度已经进入相当完善的阶段,全国粮仓分为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常平仓、义仓6大类;形成一个庞大的仓廪系统。

    除了太仓专管国家粮食储备、转运仓负责中转漕粮、常平仓经营平籴平粜业务、义仓负责民间调剂之外;以正仓和军仓数量最多也最重要。

    其中正仓的主要职能;是收纳租税;支付廪禄与递粮。天下的田租和地租皆先行缴入正仓,然后按照需要调配支出。

    其中廪禄是发给官员的钱米,包括土地、实物和钱货三项。土地是各级官员从官府分得的职分田收益,钱货是各级官员从官府按月获得的钱料收入;统称为月俸。实物是官员从官府获得的禄米收入。

    递粮是支付驿站、漕运丁夫在运输途中所需的口粮,也是正仓担负的一项主要出给任务。这两大类也是维持国家行政机构正常运转的支出大头。

    而军仓系统大致分为军镇仓、镇戌仓和烽铺粮储三极;一般设在戌边军士驻防地区。天宝以后15个道中;共设置59个镇军。皆设有专属大型军仓,作为战时储备。

    其中平卢节度使2个军;范阳节度使11军;河东节度使4军;皆有大量的亏空,直到移镇交接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彻底暴露出来。

    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去向,据说被挪用去作为低买高卖,囤积居奇谋取厚利的本钱,不但地方本官这么做,军中上下亦是如此,其中甚至牵涉到登州海外商团的一些人。战后百废待兴之世,粮食依旧是及其重要的支付手段,

    当初,身为度支转运使兼司农卿的第五岐想清仓查账,结果阻力重重,先是闹出地方官私自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然后暴死在都察院,然后是诸军移镇闹饷闹粮,几次调查都无果而终。

    泰兴朝之后,当年的一些阻力,随着背后的势力烟消云散,已经不存在了,天子小白重新过问了这件事情,于是已经是主管国家财计的度支宰相第五岐,通过调动新组建的漕营,再次突击沿漕诸仓,结果发现除了个别有所缺损外,其余大都是都是满仓,一连十多地皆是如此,仿佛当年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这位毕竟当任租庸调使、转运使、户口色役使多年的,并没有那么轻易能糊弄过去,于是当即下令立刻将这些仓粮调运东都,入圆壁仓城,于是多方震动,其中的弊情再也掩盖不住。第五岐落脚的郑州府衙很快被络绎而至的访客踏平门槛。

    因为这些仓粮都是通过那些商家和大户,临时借用来填仓应付的,其中一部分甚至来自海外。一旦真被朝廷调走,那就是从上到下受到损失的无数人要急跳脚了。

    事情一口气揭出来太多惊人爆料,然后轮到第五岐反而要头疼了,一旦涉及和牵扯出来的人和层面太多太大,就算是始作俑者的皇帝的决心,也变得不那么可靠。然后他向我求助了。

    虽然他列位宰臣中的排名很靠后,却算是与我这一方关系最密切的一位宰辅了,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上溯到龙武军还在剑南的时期。

    自从他入阁后,我当然不能奢望依靠过去的扶持和恩惠,就能轻易影响和指使一位宰辅,但是大方向上无损利益根本的前提下有所倾向,还是可以做到的。御史台和吏科是暂时不能指望,他主导的户科房又不给力。

    事实上作为这个国家军事系统地位最靠前的三个人,都处于严重不务正业的怠业状态。

    一个枢密使忙住纳小妾,然后安抚群雌弼弼的后宅,忙着处理在层出不穷的家务事纷争而乐在其中;另一个枢密使醉心与打猎和游宴,到处营造自己的别墅和田庄,剩下一个则迷恋上了房中术,不但到处收集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古籍孤本残书,还组织人从域外翻译到中土来。

    事实上,真正的事务反而是那些枢密副使和知枢密们,操心的更多。就算皇帝想要开个内廷小会,能够凑齐两个就算了不起了。

    。。。。

    伏尔加河口上的伊提尔都城,正在迎来一天最炎热的时候,光着膀子汗流浃背的人群,却簇拥在河口初级出来的浅滩上,将上游漂下下来的木排拆开,按照长短粗细分类,堆码成一个个高高的木垛。

    可萨汗国,作为横跨黑海和里海的广大地域,统治着西比尔人、撒拉古尔人、乌提格尔人、保加利亚人、莫尔多瓦人、格乌兹人、马扎尔人、哥特人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希腊人,以及西北部森林地区的斯拉夫部落等等众多人种,采取宗教宽容政策;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的宗教信仰都在汗国内部长期并存的北方大国。

    正在享受新兴贸易线路所带来的巨大财富。

    来自大唐安西和北庭的商队,分别通过乌古思突厥游牧的咸海草原,和黠戛斯人生活的东西伯利亚南部叶林,进入恩巴河地区和乌拉尔河地区附庸可萨人的突厥别种佩切涅格人的领地,再穿过顿河河口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阿拉斯罕草原,抵达顿河下游、伏尔加河下游和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库班河地区和达吉斯坦草原。

    最终到可萨汗国核心地区的达捷列克河流域,在伊迪尔、沙克尔、哈仑、巴伦加尔、萨曼塔尔、马他喀等贸易城市进行货物的集散和中转,

    其中相当一部分贸易产品沿着里海沿岸,穿过马扎尔人聚居的亚速海北岸,到达塔曼半岛和可萨人在克里米亚的属地,进入传统黑海贸易圈,或是通过第聂伯河和多瑙河下游之间的地区,从陆地进入保加尔人王国的境内。

    不过这些状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可萨人很早就用联姻方式,一拜占庭组成反对阿拉伯人的战争同盟,当拜占庭军队在小亚细亚对阿拉伯人发动进攻时,可萨人在外高加索从后方攻他们(例如在764年的战争中)。现在显然又加上了来自东方的塞里斯人。

    自从塞里斯公主到嫁到可萨汗国后,不但带来诸多塞里斯人饮食衣冠的风俗时尚,也在这座多元文化混杂的城市中,带来了诸多的新变化,比如在伊迪尔城居民区和集市里,随着塞里斯商人的入驻,建造起带有瓦顶飞檐等鲜明塞里斯人风格的宅院和牌坊。

    而模仿中土的亭台楼阁,也随着陪嫁的工匠出现在王室的庄园中,甚至还新建了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公主陪嫁而来的佛教僧人,在这座名为音素寺的建筑里,最显眼的由塞里斯人工匠建造的高耸木制佛塔,作为城中最高的建筑,常常俯视着这座河口城市,成为伊迪尔人最热衷拜访的景观。

    而在某些外力力量的推动下,习惯游牧迁徙的可萨人,在希伯来长老会的支持下,从乌拉尔河流域的森林中收取大批木材作为贡赋,开始尝试在海上造更大的船只,以通过相对安全的海路将商品直接送往里海北岸和黑海西岸,直接进入拜占庭帝国直接控制的小亚细亚行省境内。

    这样就避开了南方阿拉比亚人在的军事优势,也就避开了长期饱受阿拉比亚战争威胁的河中诸国,同样也是压缩这些以贸易为主业的城邦国家的生存空间,迫使他们做出相应的选择。

    因此,哪怕在最炎热的夏天,

    大批的奴隶和工匠,聚集在海岸边上,通过河流漂流到下游出海口,等待阴干的木材堆积如山,特地挖出来的干船坞上,大船的龙骨已经逐步成型,

    在这些忙碌的人群中,巨大伞盖之下,来自塞里斯宫廷的大宦官,一身紫衫绣衣黑纱噗头马前卒公公,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员。

    他正在眯着眼睛巡视工程的进程,他也是造船计划的监管者,代表的是塞里斯王后。

    作为死在长安宫变中的那位马督工的胞兄弟,新君登基后,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和清算,不过好在他平日相对低调的多,又把全部家底都拿出来花钱打点,可是还有人不想放过他,于是他想办法走了楚国公主和独孤驸马的门路,自请成为新封的义兴公主独孤雯陪嫁蕃域的内臣,总算躲过那些在新朝谋上位的阉宦们惨烈的倾轧。

    然后他发现,来到这个完全陌生外域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挟天朝上国之威势和唐人富足强盛的名声,他的人生,似乎在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这些可萨突厥的臣民,并不象国人想象中的那么蛮荒不化,相反这些蛮子相当的有钱,而且懂得享受,对遥远的大唐帝国充满各种推崇艳慕和梦幻一般的揣测,很快让代表塞里斯帝国宫廷文化和上层贵族生活方式的他,足以狐假虎威混的如鱼得水。

    到处参加可萨贵族、官员和富商举办的会宴,一边见识他们的风俗和交流方式、一边鼓吹大唐的富庶繁华。来自各方馈赠,各色价值不菲的土产和金银钱币器物,堆满了他的居室。他甚至学会了好几种语言的简单交流方式,

    不过,仅仅是在那些可萨人殷勤的供奉和巴结下,舒服的混日子,已经不是他所要的全部,他还要更多的东西,比如像班超那样扬名异域的机会。

    因此他开始作为塞里斯王后的代表,积极的参加各种公开活动,慢慢频繁出现在可萨人的话题中。自从塞里斯公主来到伊迪尔后,就深得那位库兰可汗的专宠,而出现在议事朝会上的次数和时间也便的越来越少。

    有传闻说,这位可汗是沉溺于塞里斯国度所带来新奇巧妙的玩乐和享受当中,甚至连他的嫔妃妾侍奴婢,都被这位异国公主调教的服服帖帖,争先恐后的讨好这位后宫的新女主人。至于可汗的后宫,偶尔会传出类似拷问的惨叫声之类的传闻,就被大多数人当作笑谈忽略了。

    亲自参与这个商业背景十足的造船计划,也是马前卒光大异域名垂千古的人生目标一部分。相比那些可萨人把奴隶当畜生一般消耗品使用的做法,管理过宫廷诸多杂役的他,驱使起来显然要更有效率。

    比如安排竞争制度,用对比悬殊的赏罚来激励他们。

    此外,他还得到了国内的秘密援助,来自朝中某些势力从人力到物力上的支持,派出几只蕃军以义从为名入境助战,安西都护府甚至给他派来了一队老军,作为训练公主卫队的教头。手中有钱,手下有兵,顿时让这位形同流外域外的大公公,重新抖擞振作起来。

    他甚至拥有一小支各族阉人训练成的卫队,残酷的手段训练和组织他们,因为他们经常在造船厂负责监工,所以也被称为厂卫。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一个阉奴信使跑了过来道,气喘嘘的道

    “宫廷传出的命令,由于可汗的身体不适,今天将有王后出席朝会,代为听取传达朝臣的意见。。”

    “达干和伯克们,已经集体进宫觐见可汗。。”

    。。。。。。。。。。。

正文 第六百零五章南下

    第六百零五章南下

    游船过了密州、海州、泗州、就是楚州,地方风味,也从重咸重卤的河南菜,转变为偏酸喜鲜的淮北菜。

    新从河南析分出来的淮北道,包括后世的安徽大部和山东部分地区,现任都督的治所,亦在楚州。现任都督,虽然被我谢绝拜见,但还是投其所好,给我送来了当地的特色食谱和厨子什么酸汤芋仔,酸笋鱼、鱼咬羊、苔干羊肉丝、羊绣球、熬三鲜。

    最有特色的还是鱼咬羊,顾名思义取尺长桂鱼,自口中掏尽内杂,然后填以不足岁的小公羊背肉丁,略炸再慢炖,出汤如乳,鱼嫩羊酥,所谓鱼羊合为鲜,鱼咬羊就是取鲜中之鲜的意味,

    由来自都督府的大厨,为我们现做淮菜,作为美食感想的奖赏,他的名字将入录新编纂的《食典》中。

    只是一连吃了好几天酸口味的菜肴,几个小女孩子再加上阿雯依旧是胃口好得很,让同行的家臣们好像有些失望,这月把来给几个小女孩儿上面下面给灌注了不少,却没有一个有所反应,果然是年纪太小的缘故么。

    不过这次,是一听新开的罐头,摆在案上,让她们逐一品尝。

    “牛肉?”

    这是雨儿不假思索的回答

    “鲸肉?”

    小苹果有些犹豫的第二个回答

    “貊肉?”

    哥舒家的小姐妹的答案

    “兔肉。。”

    咂着嘴巴小丫头的回答

    “鱼肉。。”

    汉中王家的浓浓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浓浓,你太狡猾了。。。”

    小丫头叫嚷起来。

    “这鱼可多了去了。。”

    “这可是海豹肉。。”

    我笑眯眯的给出最终的答案,一把抱起小丫头按倒膝盖上。

    “你们都说错了,接受我的惩罚吧。。”

    “这不算,你拿我没见过的东西来凑数。。”

    小东西呱呱叫道。

    据说在流鬼国(南勘察加半岛)以东,窟说部(库页岛)以北的冰海沿岸,有大量海中大兽,浮冰而栖,掠海而食,伊其形意,或曰之海狮、海象、海牛、海豹、海狗林林种种不一而论。

    见人船不惊,冰上人乃猎而取之,皮毛肉脂皆有大用,后有南船食尽捕杀之,其皮多胶而耐寒能避水,皮下有厚脂可食可燃,肉质更胜大鲸,往来诸船皆往趋利,遂成惯例。

    其中以海豹肉,最为鲜美,大有取代鲸肉的趋势。

    “江口到了。。”

    这时船上通报道。

    后世的魔都上海还淹没在一片盐碱滩涂和荒草中中,连泥沙冲积而成的崇明大岛,也只是个小小只有海鸟落足的沙洲。

    按照我们的计划,到了长江江口,从这里溯水而上,就可以到达天下繁华数一数二的扬州,观赏完二十桥明月夜的胜景后,再往上游行船,就是金陵石头城,感受下历代南朝的帝王气,然后重新南下,过台州到新划归的领地翁山县看看,看完后再向南行驶,就是两大采邑之一的夷州了。

    作为封邑,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沿海引种了大量名目繁多的水果,通过定期往来于大陆沿海各埠的快船,一直行销到北方去,现在正当时果木最繁茂的季节,不由让人充满了期待。

    。。。。。。。。。。。。。。。。。。。

    洛阳城中,铜驼坊邸平里,最大的酒家食肆缃望楼,已经被人包下来,高达六层的主楼各层中,来自几家大行院和教坊的歌ji舞姬,在台上莺歌燕舞,

    一干休假调养完毕的军将,也即将还镇前的会餐中,逐一与相熟或是不相熟的同袍拼酒道别。再加上一些女性相好,下次见面就是数年后了,所以充斥着一种略带离别惆怅而欢乐的气氛。

    龙武军素来会赚钱,也会花钱,

    而龙武军军律森严,条令繁复,唯一比较放得开的就是对士兵生理问题的处理,每次大战后都会有尽可能的找一些风尘女子,来为那些士卒缓解压力,这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因为人手有限的原因,做战最勇猛的士兵,才能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